浅谈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一、商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许朝山[2](2020)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针对目前经济形势所提出的方针政策,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产教两界专家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优化上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但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目标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结构性矛盾突出,院校间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数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企业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中发挥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教育生态学中生态平衡理念,以教育生态多样性为出发点,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开展研究。围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首先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从就业“结构性矛盾”、专业“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以及“四方协同”治理体制四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对应的解决问题对策。本研究通过系统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业、市场和高校的四方产教生态系统的平衡、持续发展过程,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状态模型及调整动力学模型,以及依此模型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式。为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产业升级中的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方面,针对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区域差异较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制约了企业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发展。盲目扩招高职人才,可能会引起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失衡,产生区域多所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相同领域专业,造成人才培养局部过剩。优化设置下的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模具行业为例,进行专业优化设置。分析了模具行业人才多方面需求,针对模具专业六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PISA模拟测试的方法量化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评价,通过创新与实操结合开展职业能力测试,效果显着。专业设置中应用教育生态学中的最适度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生态学理论中的生态优势,对区域模具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的研究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常州科教城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企业、院所和学校等产学研合作育人。对地方转型中的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的研究发现,常州市产业-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分布基本合理。依此提出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的研究方面,按照“政府依法管理、高校依法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原则,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治理体制与治理能力建设。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于大数据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内部治理体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专业建设引向功能性改革,高端化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运用教育生态学和系统学理论,构建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以此分析该系统危机程度,提出调控策略。(2)在实践方面首次给出智能制造行业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分析、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专业设置及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案例。(3)在机制方面首次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构建“政府调控、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四方协同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

陈琼琼[3](2020)在《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进入新工科建设时期,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职教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日益重要。基于新工科视阈下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视角,聚焦在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上,力图探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职教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情感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研究发现,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具备程度略高于一般水平,职教师范生的情感素养最优,其次为知识素养,最后为能力素养。职教师范生存在知识范围较为狭窄,批判创新能力较为缺乏。工程实践素养较低等问题。美国、德国和日本职教师资培养强调教育技能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侧重职前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经验。我国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加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遴选优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践实训平台,构建完善的职教师范生实践制度。实现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融合,推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跨界整合,实现专业结构的交叉融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瞄准产业前沿和技术变革,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面向新工科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教师合作共同体。完善职教师范生培养的制度保障体系。健全规范化的评估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资源支撑体系,改善职教师范生的就业环境。

栾国锋[4](2020)在《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民办高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是以国家非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办学经费由其自筹资金解决。但民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其资金使用需求,学校存在过度负债经营现象,加之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较高。探讨如何有效防范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是保持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ZC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面临的财务风险,研究财务风险成因并提出防范建议。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探讨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和特点。其次,通过对ZC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筹资、运营及投资角度识别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之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构建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进行评价,评价以后得出学校存在轻度的财务风险。然后,从筹资、运营、投资三个方面分析ZC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成因。最后,根据ZC民办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以提高ZC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姚斌[5](2020)在《西安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民办高校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的历史机遇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产业化进程加速,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民办高校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打造品牌特色。民办高校的管理层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在办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积极实践,民办高校在大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逐年得到改善,但民办高校对于品牌形象的管理还普遍处于探索阶段,对品牌形象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认知,用品牌战略的高度来规划民办高校品牌形象,并进行系统有效的经营管理,是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品牌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这样的一种背景,本文以西安PH民办高校为例,以品牌的内涵、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危机管理、CIS理论等品牌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阐述,根据PH自身特点,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PH品牌形象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PH在品牌形象管理中存在品牌形象规划不足、学科特色优势不突出、师资结构不均衡、科研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对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品牌形象管理的相关理论,从品牌形象定位,强化品牌规划,改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传播,强化品牌维护等五个方面,提出西安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的有效措施,促进西安PH民办高校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PH学院高层管理者制定品牌形象管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陕西民办高校在相关领域研究。

周继良[6](2019)在《商学国际认证视角下我国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路径——基于我国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的数据分析(2004~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参与商学国际权威认证是我国大学商学院提升自身实力和水平、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有效路径,甚至可以说是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商学院行列和建成商学一流学科的重要制度安排。商学教育国际认证主要有三项:一是美国大学发起的AACSB认证,二是英国的国际MBA协会认证,三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发起的EQUIS认证。我国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的数据统计(2004~2018年)分析表明,商学院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参与国际认证的重要性,但是整体进程比较缓慢,仅有少数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和实力较强的单科院校商学院通过了有关国际认证。我国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存在认证体系结构差异、学校类型层次差异和地区分布差异。我国一流商学院和商学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切实做好商学国际认证的制度安排,选择合适的国际认证体系,确立和明晰商学教育的使命与愿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招生策略的改变并构建社会媒体合作机制。

黄文琳[7](2019)在《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力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教育的普及,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逐渐转移升级,对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亦持续增加。中职教育是对地方贡献高质量专业性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力地推动地区的经济繁荣。“双创”背景下,具备财经商贸专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更成为地区创新创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能忽视的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职业指导促进储备人才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与稳定的职业目标。因此,在中职学校为财经商贸专业的学生开展长期的职业指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为地区发展提供储备人才、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智力内核。当前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专业化要求愈来愈严格,而相关专业的学生却在职业选择上越来越迷茫,导致就业矛盾与问题愈演愈烈。因而,现实情况要求对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进行升级与创新。就业乃民生之本,本文认为中职学校针对财经商贸类学生的职业指导设计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优化职业指导目标设计、完善职业指导制度、丰富职业指导课程、多元职业指导手段等方面化解人才需求矛盾,培育出具有职业选择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财经商贸人才。本文以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职业指导为研究对象,注重中职学校与财经商贸类专业的特点,概括了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特质,剖析构建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现实困境,借鉴了S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体系的设计与建议,以期对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陈雅璐[8](2019)在《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存在与发展,首要前提就是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者队伍。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与提高的重要基石。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既符合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又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建设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的和谐发展及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关于廖世承,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着名的教育改革家和心理学家,一生致力于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在其一生的办学过程中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颇丰。本论文通过历史研究法和文本研究法,以廖世承在东大附中、光华附中和国立师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主线,借助大量的文献史料进行发掘与探讨,试图从历史的视角对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获得对当今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使之服务于当今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改革。本论文通过对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总结了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得出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对当今教师队伍建设的四点启示,包括以师范教育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关键;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保障。

苏立[9](2019)在《我国民办高校治理问题的研究 ——基于上海J学院的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公办高等教育服务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民办高校治理经验,成为我国公办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民办高校的发展进程,也是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校治理不断规范的过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理架构。然而,与公办高校相比,我国民办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产权不清,资金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不足。导致民办高校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民办高校的定位模糊,和公办高校竞争地位不平等是主要原因。这种局面导致民办高校在税收优惠和教师待遇方面长期面临法律和政策适用方面的无所适从,学校举办者和出资者的权益保护或存在法律缺失或缺乏落实条件,从而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在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对其治理困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治理的理论主张,并结合上海民办J学院案例,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治理经验、问题以及改进建议。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对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总体的介绍。其次,界定相关概念。最后,提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法律的演变进行回顾。分析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政策的演变的原因,对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所走过的误区和现实阶段所面临的定位问题的历史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新的治理观点。第三部分,提出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理论依据与分析分类治理的现实必要性。第四部分,案例实证研究,以J学院为例,概述其当前的治理现状,并在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分析J学院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结合J学院治理问题的思考,为J学院的治理提出建议对策。总之,本论文认为我国民办高校治理首先应当进行营利与非营利分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理顺营利性私有产权和非营利社会产权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采取不同的治理结构和鼓励政策,营造民办高校与与公办高校的公平竞争环境。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

程欣[10](2015)在《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加深,一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指标往往会带动该国的全球影响力指标。经过多年的磨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高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却不是贸易强国,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最终将表现为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是经济学门类中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专业,研究这个有着庞大毕业生规模的专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当前,在就业难的压力之下,许多应用型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都在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转变,但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应怎样改革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形势和认识,本论文提出了核心研究问题:如何在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中融入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了全面深入地回答该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案例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描述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我国高校国际经贸教育的历史追溯,主要是对从萌芽、起步、探索到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从中梳理出一些经验和值得深思之处。第三部分为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基于就业能力改革的探索,对英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的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一定的改革经验。第四部分为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现状调研,包括了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计的文本分析,用问卷与访谈调查的方法洞悉了毕业生和企业雇主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了解了当前的课程现状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并获得了相关的课程改革建议。第五部分从就业能力的视角探讨了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应如何改革,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及重建的措施,其次对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并尝试构建了要素设计的框架,最后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革进行了阐述和探究。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要明确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目标,在课程目标的重建中,要注意让学生尽早明晰就业能力要求及其重要性;并加强与国际经贸企业的合作,体现企业界的参与。第二,在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首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类型、学分比例、学习进程、学习场所这四个方面的改革。其次应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如适当精简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增加每门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注重课程的质量,而非数量;结合当前经贸形势增加新的内容。最后在对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要素进行框架设计时应体现出基于就业能力的特点。第三,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就业能力。要做到采用多种方式将就业能力嵌入到课程教学中,如贸易情境模拟、研讨、团队业务合作、经贸业务软件操作、真实业务案例分析、双语课程、企业现场的学习等;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如配备学业导师、设置专门的办公时间与学生交流、聘请国际经贸企业的资深业务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在课程中穿插专门提高就业能力的专题讲座、提供配套的辅助支持等。第四,在课程评价方面,应明确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考核且激发学生的就业能力,尤其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同时应注重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不仅记录学校给出的课业成绩,也记录学生们在就业能力培养中的进步,这既有助于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也有助于企业雇主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毕业生。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国外高校该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本土特色,探索出就业能力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为高校正在展开的将就业能力融入课程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商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问题本质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现有不足及原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基本概念
        1.3.2 主要范畴
        1.3.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理论研究
    2.1 教育生态学概述
        2.1.1 教育生态学的产生
        2.1.2 教育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2.1.3 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2.1.4 城市教育生态学
    2.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型
        2.2.1 产教生态系统
        2.2.2 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
        2.2.3 产教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
    2.3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1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2 美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3.3 加拿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升级中的高职就业“结构性”矛盾
    3.1 产业升级的典型行业分析
        3.1.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3.1.2 全国智能装备技术技能人才数量需求测算
    3.2 产业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
        3.2.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的产业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
        3.2.2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3.3.1 新基建新内涵
        3.3.2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的新发展
        3.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3.3.4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化设置下的高职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案例
    4.1 模具行业概述与人才需求分析
        4.1.1 区域模具制造行业与专业设置优化
        4.1.2 模具制造行业分布
        4.1.3 模具行业人才规划及需求
        4.1.4 模具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变化及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4.2 模具专业调整的专业评估指标构建
        4.2.1 专业评估值指标的内容
        4.2.2 指标观测点的说明
    4.3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与反思
        4.3.1 指标应用实施
        4.3.2 应用反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
    5.1 建设常州科教城,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
    5.2 常州科教城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机制
        5.2.1 政府主导,营造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环境
        5.2.2 集聚整合,共建资源共享平台
        5.2.3 跨界合作,实行产学研协同育人
        5.2.4 产教融合,创办产业学院
    5.3 常州区域高职院校专业-产业偏离度研究与实践
        5.3.1 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5.3.2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5.3.3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机制
    6.1 基于现代国家治理体制,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服务水平
    6.2 基于大数据治理,构建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
        6.2.1 打造大数据治理平台,以信息化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水平
        6.2.2 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引导社会力量介入专业设置和调整
    6.3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构建四方协同的规范和保障机制
    6.4 基于多元主体,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调整机制
        6.4.1 完善职业教育学术委员会职能
        6.4.2 优化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评价体系及机制
    6.5 基于共同治理,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制
    6.6 加强专业自身治理体制建设
        6.6.1 专业内涵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治理方式转变
        6.6.2 专业优化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功能性改革
        6.6.3 专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附件1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院校)
附件2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企业)

(3)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研究
        1.2.2 职教师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概述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素养
        2.1.2 教师素养
        2.1.3 核心素养
        2.1.4 教师核心素养
    2.2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2.2.1 新工科
        2.2.2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2.2.3 职教师范生的核心素养的内涵
        2.2.4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特征
    2.3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2.3.1 全面发展理论
        2.3.2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现状及成因
    3.1 调查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问卷编制与实施
    3.2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状况
        3.2.1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状况
        3.2.2 职教师范生知识素养的现状
        3.2.3 职教师范生能力素养的现状
        3.2.4 职教师范生的情感素养现状
    3.3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3.3.1 知识整合能力不足
        3.3.2 批判创新能力不够
        3.3.3 工程实践能力较弱
    3.4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3.4.1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3.4.2 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4章 国外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的培养
        4.1.1 坚持能力导向的培养理念
        4.1.2 注重职教师资的职业生涯发展
        4.1.3 规范化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4.1.4 课程体系凸显学术整合取向
    4.2 德国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的培养
        4.2.1 “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4.2.2 课程设置强调三性融合
        4.2.3 职教师范生培养强调产教深度融合
        4.2.4 评价制度注重动态化调整
    4.3 日本职教师资职前核心素养的培养
        4.3.1 多元化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模式
        4.3.2 构建宽基础的课程体系
        4.3.3 综合化的职教师资培训主体
        4.3.4 职教师范生培养的终身化
    4.4 启示
        4.4.1 教育技能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
        4.4.2 职前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4.4.3 终身学习技能的侧重
        4.4.4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强调
第5章 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5.1 加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5.1.1 遴选优质新工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5.1.2 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践实训平台
        5.1.3 构建完善的职教师范生实践制度
    5.2 构建复合融通的专业课程结构
        5.2.1 实现专业结构的交叉融合
        5.2.2 推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跨界整合
        5.2.3 实现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融合
    5.3 打造多元复合的师资队伍
        5.3.1 瞄准产业前沿和技术变革,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5.3.2 面向新工科打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5.3.3 构建教师合作共同体
    5.4 制度保障
        5.4.1 健全规范化的评估管理机制
        5.4.2 构建多元化的资源支撑体系
        5.4.3 改善职教师范生的就业环境
第6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
        2.1.2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收益均衡理论
        2.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3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3 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识别
    3.1 学校概况
    3.2 财务管理现状
        3.2.1 财务管理模式
        3.2.2 经费收支情况
        3.2.3 预算管理情况
    3.3 财务风险识别
        3.3.1 筹资风险
        3.3.2 运营风险
        3.3.3 投资风险
4 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评价
    4.1 评价方法概述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财务风险评价
5 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5.1 筹资风险成因
        5.1.1 学费收入方面
        5.1.2 财政投入方面
        5.1.3 贷款融资方面
    5.2 运营风险成因
        5.2.1 资金回收方面
        5.2.2 办学特色方面
        5.2.3 预算管理方面
        5.2.4 内部控制方面
        5.2.5 财务人员方面
    5.3 投资风险成因
        5.3.1 投资决策方面
        5.3.2 投资监管方面
6 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6.1 筹资风险防范建议
        6.1.1 学费收入方面
        6.1.2 筹资渠道方面
    6.2 运营风险防范建议
        6.2.1 资金回收方面
        6.2.2 预算管理方面
        6.2.3 内部控制方面
        6.2.4 财务人员方面
    6.3 投资风险防范建议
        6.3.1 投资决策方面
        6.3.2 投资监管方面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表1
附录2 调查问卷表2

(5)西安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品牌的内涵
    2.2 品牌定位
    2.3 品牌形象
    2.4 品牌危机管理
    2.5 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
    2.6 CIS理论
第三章 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调研与分析
    3.1 PH民办高校的基本情况
    3.2 问卷调查的设计
        3.2.1 调查目的
        3.2.2 问卷设计
    3.3 问卷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3.3.1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3.2 校友与在校生部分调查数据对比分析
        3.3.3 教工调查反馈差距较大项目的分析
第四章 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现状
        4.1.1 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4.1.2 重视学校发展定位的经营管理
        4.1.3 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一定的办学特色
        4.1.4 注重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
        4.1.5 面临外部因素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2 PH品牌形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1 品牌形象管理不到位,系统规划不足
        4.2.2 品牌内核发展力不足
        4.2.3 教学品质仍需提升
        4.2.4 学科专业优势特色不突出
        4.2.5 科研能力滞后影响品牌发展
第五章 PH品牌形象管理的措施
    5.1 准确品牌形象定位,树立品牌竞争理念
        5.1.1 审查品牌形象定位
        5.1.2 树立品牌竞争理念
    5.2 引入CI系统,强化品牌规划
        5.2.1 理念识别系统(MI)方面
        5.2.2 行为识别系统(BI)方面
        5.2.3 视觉识别系统(VI)方面
        5.2.4 完善品牌形象管理机制
    5.3 强化良好品牌形象,改善不良品牌因素
        5.3.1 强化已有良好品牌形象
        5.3.2 完善保障机制,建设一流师资
        5.3.3 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5.3.4 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品牌”学生
    5.4 加强品牌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4.1 建立“全媒体”形态的宣传矩阵
        5.4.2 强化PH学院与社会媒体的沟通与联络
        5.4.3 强化公共关系传播作用
    5.5 加强品牌维护,强化品牌危机管理
        5.5.1 树立超前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
        5.5.2 完善品牌形象预警机制
        5.5.3 建立品牌形象管理评价机制
        5.5.4 更新或延伸品牌形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西安培华学院品牌形象管理的调查问卷
致谢

(6)商学国际认证视角下我国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路径——基于我国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的数据分析(2004~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述评
二三项国际权威认证的基本标准
三我国商学院通过三项国际权威认证的情况分析
    (一) 我国商学院通过三项国际权威认证的具体情况
    (二) 我国商学院通过三项国际权威认证的内在结构与分布
        1. 认证体系结构
        2. 学科类型结构和学校层次结构
        3. 地区分布
        4. 时间分布
四商学国际认证视角下我国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正确理解一流商学教育和一流商学学科的本质与内涵
    (二) 慎重选择符合自身教育特点与需要的合理化认证体系
    (三) 确立和逐步明晰商学教育的使命与愿景
    (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五) 积极推动招生策略的改变
    (六) 构建社会媒体合作机制

(7)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主要动态
        二、简要评价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双创
        二、职业指导
        三、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CIP模型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二章 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要求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目标、原则与价值取向
        一、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目标
        二、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原则
        三、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建立职业指导体系的特殊要求
        一、专业知识的特殊要求
        二、职业能力的特殊要求
        三、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第三节 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发展趋势
        一、职业指导保障政策与管理机制愈加丰富
        二、创新创业与职业指导的课程形式更加多样
        三、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主动性加强
        四、职业指导服务平台建设逐渐转型
        五、校政企合作日益紧密
        六、职业指导成效反馈与评价凸显立体化
第三章 S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案例分析
    第一节 S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建设环境
        一、S校财经商贸类专业概述
        二、S校建设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体系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S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建设特色
        一、整合了“三运行”指导模块
        二、实施“双创”+“全真实性”教学模式改革
        三、实行“单课双任务”课程改革
        四、构建了“校、政、行、企”生产教育一体化机制
    第三节 S校开展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效果评价与启示
        一、S校开展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实施成果
        二、S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改革带来的启示
第四章 中职学校开展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组织与管理改革任务艰巨
        一、系部与学校职业指导部门难以配合
        二、创新创业与职业指导服务流程与制度亟待改善
        三、创新创业与职业实践基地建设形式化
    第二节 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困难重重
        一、指导队伍建设专业性特色不鲜明
        二、外聘人员成长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三、指导人员评价指标较为单薄
    第三节 职业指导课程改革缓慢
        一、职业指导课程内容仪式化
        二、职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
        三、职业指导课程实践平台项目建设经费缺乏
    第四节 职业指导成效反馈评价的重点把握不清
        一、重视证书而忽略能力评价
        二、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反馈与评价
第五章 中职学校开展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的建议
    第一节 明确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组织管理与责任,建立四方联动制度
        一、明确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组织管理与责任
        二、建立校政行企四方联动职业实践基地制度
    第二节 优化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人员培养,健全信息化服务平台
        一、优化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人员培养
        二、健全职业指导信息化服务平台
    第三节 改进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课程,创新实践指导方法
        一、改进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课程
        二、创新职业指导实践方法
    第四节 健全职业指导有效评估与反馈机制,重视发展性评价方式
        一、构建侧重反馈行动效果的评价机制
        二、构建侧重考核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政策制定
        1.1.2 学科发展
        1.1.3 个人条件
        1.1.4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廖世承
        1.2.2 教师队伍建设
    1.3 国内研究综述
        1.3.1 廖世承国内研究现状
        1.3.2 教师队伍建设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从国立东大附中时期到国立师院时期
    2.1 重实验——国立东南大学附中时期1919-1927
        2.1.1 五四浪潮与教育实验运动
        2.1.2 以实用主义推动教师开发课程与教材
        2.1.3 以科学评价辅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2.1.4 以民主制度激发教师强化道德养成
    2.2 教员不是贩卖知识的雇员——光华大学附中时期1927-1937
        2.2.1 在私立学校中寻找办学自由
        2.2.2 在训政制度中强化人格磨砺
        2.2.3 在政策指令中促进美感教育
        2.2.4 在重教氛围中提高教师待遇
    2.3 伟大的人格是国难教育的保障——国立师范学院时期1938-1947
        2.3.1 国难当头,实施社会教育提高民族精神
        2.3.2 师范教育的使命和内容
        2.3.3 艰难聘请名师,提升师院师资质量
第三章 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3.1 师范教育的使命
    3.2 教师是学校的命脉
        3.2.1 教师的标准
        3.2.2 教师应有的道德素养
        3.2.3 教师应有的智能素养
    3.3 教师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主体
        3.3.1 民主管理者的角色意识
        3.3.2 教师的民主参与管理权
        3.3.3 教师民主管理学校的机制
第四章 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启示
    4.1 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4.2 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启示
        4.2.1 以师范教育为基础
        4.2.2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
        4.2.3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关键
        4.2.4 以现代学校制度为保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民办高校治理问题的研究 ——基于上海J学院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1.2.1 概念界定
        1.2.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民办高校治理的相关研究
        1.3.2 对国外私立大学的借鉴与启示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2.1 改革开放前我国近代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2.2 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2.2.1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8年)
        2.2.2 规范调整阶段(1998年-2016年)
        2.2.3 最新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第3章 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历程的反思
    3.1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误区
        3.1.1 “教育产业化”的误区
        3.1.2 对“教育产业化”的反思
    3.2 我国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份的尴尬
        3.2.1 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份的由来
        3.2.2 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份带来的尴尬
    3.3 分类治理:民办高校治理的前提
        3.3.1 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理论依据
        3.3.2 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必要性
    3.4 分类治理的不同路径
        3.4.1 非营利性治理路径
        3.4.2 营利性治理路径
第4章 上海市J学院治理状况及问题分析
    4.1 J学院的发展现状
        4.1.1 学校资产与人员配备
        4.1.2 J学院的组织结构
    4.2 J学院治理现状
        4.2.1 国家法律政策的规范和支持
        4.2.2 非营利性内部治理结构
        4.2.3 适度市场化的运营策略
    4.3 J学院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4.3.1 产权归属问题尚未解决
        4.3.2 办学经费来源单一
        4.3.3 董事会治理不规范
        4.3.4 校长职业化程度不高
        4.3.5 党组织角色和作用模糊不明
        4.3.6 师资队伍待加强
        4.3.7 利益相关方参与治理的机制不顺畅
第5章 国外私立大学的治理经验和比较
    5.1 美国私立大学及其治理
        5.1.1 美国私立大学的简史回顾
        5.1.2 美国私立大学的治理
    5.2 日本的私立大学及其治理
        5.2.1 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5.2.2 日本私立高校的治理演变
    5.3 美国与日本私立高校治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5.3.1 共同的经验
        5.3.2 美国和日本分类治理的差异
        5.3.3 对我国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启示
第6章 分类前提下提升我国民办高校治理能力的路径分析
    6.1 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包容多元的民办高等教育价值观
    6.2 加强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建设的力度
    6.3 政府扶持力度应加大且更手段更丰富
    6.4 完善民办高校评价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附件

(10)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中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课程
        二、国际经贸专业课程
        三、就业能力
    第五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我国高校国际经贸教育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萌芽阶段(1949年之前)
    第二节 起步阶段(1949—1977年)
    第三节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第四节 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第三章 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基于就业能力课程改革的探索
    第一节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改革
        一、国际经贸专业的现状
        二、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第二节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改革
        一、国际经贸专业的现状
        二、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第三节 就业能力视域下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
        一、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课程的总体目标
        二、课程内容注重与职场内容的对接
        三、教学实施以生为本,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旨
        四、课程评价重视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
        五、课程持续关注雇主和毕业生对课程效果的反馈
第四章 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现状调研
    第一节 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设计:文本分析
        一、教育目标与学习结果
        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三、与就业能力的关联度分析
    第二节 毕业生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问卷与访谈调查
        一、课程学习目标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价
        五、专业课程与就业能力
        六、对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建议
    第三节 企业雇主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访谈调查
        一、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
        三、对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建议
第五章 就业能力视域下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第一节 课程目标
        一、专业的定位
        二、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重建的措施
    第二节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结构的优化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要素设计框架
    第三节 课程实施
        一、采用多种方式将就业能力嵌入到课程教学中
        二、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第四节 课程评价
        一、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评价
        二、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一、研究贡献
        二、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商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D]. 许朝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D]. 陈琼琼.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4]ZC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 栾国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西安PH民办高校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 姚斌. 长安大学, 2020(06)
  • [6]商学国际认证视角下我国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路径——基于我国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的数据分析(2004~2018年)[J]. 周继良. 高等教育评论, 2019(01)
  • [7]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指导研究[D]. 黄文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廖世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陈雅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1)
  • [9]我国民办高校治理问题的研究 ——基于上海J学院的案例[D]. 苏立.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D]. 程欣. 南京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浅谈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