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公基隧道工程资料汇编与归档技术综述

鹅公基隧道工程资料汇编与归档技术综述

一、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喻博[1](2019)在《大规模拆除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及资源化潜力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更新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拆除废弃物。拆除废弃物的粗放式管理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给城市环境治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大规模城市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拆除废弃物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拆除废弃物产生量的准确预测和资源化潜力的科学评估被认为是有效开展废弃物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缺乏基础数据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导致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快速、准确以及高效的预测大规模拆除废弃物的产生量和估算其资源化潜力。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现有拆除废弃物产生量的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单位建筑面积产量法可有效预测大规模城市更新过程中拆除废弃物的产生量,并构建了基于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和总建筑面积的产生量预测模型。接着,本文又系统地归纳了这两项基础数据指标的获取方法,提出基于现场测量以及现有行业标准数据可准确地测算拆除废弃物的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和Google Earth可快速且准确地获取既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然后,本文对深圳市范围内的36家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以及对51位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厘清了拆除废弃物资源化的主要路径和关键环节,并明确了各主要路径和关键环节所涉及的关键信息和基础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拆除废弃物固定式处理流向模型和移动式处理流向模型,并分别建立了基于“经济效益”的非惰性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估算模型和基于“质量守恒”的惰性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估算模型。最后,本文以深圳市509个城市更新项目为例,预测了深圳市大规模城市更新过程中拆除废弃物的产生量、组成成分以及比例,并估算了其资源化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建筑类型、结构类型既有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不同;对于建筑类型而言,旧城区最大(1369.51kg/m2),城中村次之(1254.66kg/m2),旧工业区最小(1114.86kg/m2);对于结构类型而言,框架结构最大(1312.03kg/m2),其次为框剪结构(1214.91kg/m2)和砖混结构(1212.09kg/m2)。(2)拆除废弃物组成成分包括混凝土、砖砌块、砂浆、钢筋、铝材、瓷砖、塑料、石材、玻璃、铜材和木材。(3)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处理和移动式处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4)不同种类拆除废弃物,其资源化潜力不同。(5)深圳市城市更新过程中预计共产生拆除废弃物49.42百万吨,其中混凝土最多,为24.07百万吨、其次为砖砌块15.85百万吨,而后砂浆和钢筋,分别为4.89百万吨和1.79百万吨,这四种废弃物占总量的94.28%;非惰性拆除废弃物的资源化潜力高达21298.55百万元,惰性拆除废弃物的资源化潜力为可生产再生砖18.39百万吨、再生砂浆7百万吨、轻质墙板4.2百万吨以及再生骨料28.32百万吨。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大规模拆除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及资源化潜力估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本研究所提出的大规模拆除废弃物产生量预测方法、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测算方法、既有建筑总建筑面积获取方法以及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估算方法可以作为通用性方法应用于其他区域。本研究测算的各项基础数据指标可用于深圳市或其他相似区域的研究。此外,研究结果还有助于指导政府部门规划拆除废弃物资源化企业和填埋场的数量、地点和规模,为制定因地制宜的拆除废弃物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黄举铭[2](2018)在《安全生产中介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发挥第三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作用,对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生产中介业务活动中存在的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安全生产中介存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和根本性原因,并提出了以校地和校企合作两种模式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建议。获得如下认识:(1)研究认为,安全中介服务存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有两个,一是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作为一种组织机构,存在组织缺陷。二是作为中介机构技术人员的重要来源之一的高校,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2)安全中介服务存在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不成熟、不完善,而安全生产理论不成熟的根源在于系统学不成熟、不完善。(3)要建立系统学必须进行思维范式的创新,必须重新回到系统思维范式,建立起新的系统思维框架、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系统演化机制、事故发生机制和事故控制模式,以此建立系统安全控制理论基础,这才是建立系统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的有效途径。论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如下认识:(1)由于系统的开放性,基核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在基核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系统组织结构,输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信息)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中输运,最后向环境输出物质和能量,推动了系统的发展演化。(2)无论是系统的整体还是系统的衍生和派生结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不断地向平衡状态演化,这种演化的方向是由于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决定的。(3)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内部运移都是通过结构实现的,系统发生事故的本质在于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和内部运移超过了系统结构承受的最大极限,导致系统结构的破坏。(4)系统的安全控制包括事故的预防、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和系统的功能恢复三个方面,都必须从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和内部运移的系统结构动力学进行安全控制。(4)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存在问题的一般性原因和根本性原因,提出建立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建议。分别从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两种模式出发,对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同时认为只有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第三方风险管控体系,提升工程建设第三方检测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陈旭[3](2017)在《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技术和结构的创新,大跨径悬索桥得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此类桥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因此,在建桥梁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风险分析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将风险理论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明确桥梁施工风险定义,构建桥梁施工风险分析总体框架。(2)结合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特征,从施工技术、成本费用、工期、质量、人员安全五个方面对大跨径悬索桥进行施工风险分析。通过查找相关桥梁建设施工潜在风险资料构建大桥施工风险因素清单,为桥梁施工风险识别奠定基础。(3)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加劲梁悬索桥施工风险识别模型。基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原理,并借助Matlab编写源代码求解各风险权重值并按大小排序,确定大桥施工主要风险因素。(4)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基于ALARP准则的风险矩阵法及专家调查法,建立了加劲梁悬索桥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围绕施工技术等风险因素从施工概率估计、损失后果估计两方面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得出大桥总体施工风险等级。(5)针对“五峰山长江大桥”实际工程,按本文建立的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风险评估体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大桥施工总体风险等级,针对风险等级程度提出了施工风险预防与控制的相应措施。

秦峰[4](2015)在《公路隧道养护与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铭[5](2012)在《上海城建集团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城建集团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立项开发新一代企业业务管理平台是一项提升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该背景下着重论述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就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是该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实施的基础。第二章对该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用例建模,主要讨论了该系统中的基础信息管理功能、项目进度与状态管理功能、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功能、项目信息汇总于分析功能以及工程重大阶段检查与验收处理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构成该系统最重要的业务内容。第三章讨论该软件系统的设计,分别着重讨论了软件架构、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数据表及其关系、内部业务逻辑层的通用管理机制的设计以及面向用户的主要业务流程如项目进度管理流程、现场事务管理流程、质量及安全检查事务流程、工程检查与验收事务流程等的设计方案及分析,最后在第四章讨论该软件的主要实施配置、主要业务模块的程序实现以及概要讨论该软件系统的测试方法与过程。该软件系统目前进行试运行阶段,初步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用户友好、业务功能较为完整,初步达到该系统的开发目标。

金鑫[6](2011)在《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性态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中,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是最引人关注也是研究的最多的课题,同时是隧道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以阳宗隧道、朝阳寺隧道为依托,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深埋分离式大断面隧道及浅埋小净距大断面隧道V级围岩典型断面在台阶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三种施工工法下围岩应力、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了公路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优化了施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得出的内容如下:①大断面隧道开挖拱顶及拱底处围岩压力较小,甚至出现拉应力,拱脚处围岩压力较大,其中,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受左、右洞开挖的影响,靠近中夹岩侧拱脚处围岩压力最大。②大断面隧道施工围岩变形较普通隧道复杂。拱顶下沉及拱底隆起值均较大。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围岩水平变形受左、右洞开挖影响较明显,但水平位移最终变化值不大,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不大。③支护结构内力值在不同施工工法下相差较大。小净距大断面隧道施工中,靠近中夹岩侧支护结构的内力较大,建议加强此处的支护强度。④通过对大断面隧道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表明,在三种施工工法下,隧道的围岩、支护结构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围岩受力均匀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是大断面隧道施工较合理的施工方法。

赖瑛[7](2010)在《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以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以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为地缘背景,运用类型学、断代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及资料整理,深入细致地研究祠堂建筑时代特征及地域特征。论文从祠堂文化的宏观描述到祠堂建筑具体特征的分析,拓展了广府祠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实了地域建筑研究体系,促进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并对当代宗族复兴所面临的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断代依据。本选题尝试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维度,厘清广府祠堂发展脉络、揭示建筑时代特征。广府祠堂建筑的发展与其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基于广府祠堂现存实物基本为明以后修建,根据祠堂在明至民国期间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将祠堂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明早期以前祠堂“早期发展阶段”、明中晚期祠堂“成型阶段”、清早期祠堂“延续阶段”、清中期祠堂“成熟阶段”、清晚期祠堂“程式化阶段”、民国时期祠堂“衰退阶段”。通过对各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宗族制度、文化氛围等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解读,剖析祠堂建造高峰迭起、技艺推陈出新的缘由,对由此而产生的祠堂发展概况进行宏观描述,并对各历史阶段建筑的平面形制、构成元素、梁架形式、建筑装饰、建筑材质等进行微观而细致的剖析。本选题亦立足于珠三角广府地域范围内的空间维度,归纳总结祠堂建筑地域特征。地域特征首先体现在自成一体的建筑形制上。首先从广府祠堂空间的组合形式入手,对祠堂构成的主要元素、辅助元素进行分类,对建筑路、进、间概念及其组合常见形式的特点、盛行时期作分析并作实例分析。然后对祠堂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即堂、廊的建筑形制进行分析:堂廊一路三进三开间等形式的常见平面格局,驼峰斗拱式、瓜柱式、博古式等三种常见梁架形式的结构特点和使用位置,外观造型如前堂门面、垂脊、镬耳山墙、蚝壳墙等的分类、特点及地域差别进行分析,再对祠堂的辅助构成元素如衬祠、牌坊、照壁、拜亭等功能与形制进行分析。地域特征还集中反映于风格突出的建筑装饰。广府祠堂建筑装饰手法多样,最典型的就是传统的“三雕一塑”即木雕、石雕、砖雕、灰塑,而且载体不一。部分装饰如正脊、门枕石、柱础、墀头因年代不同而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为祠堂建筑的年代判断提供辅助信息。琳琅满目的装饰不仅题材多样,而且蕴涵丰富,寄托庶民生活趋吉避邪的情愫。本选题最后探讨广府祠堂建筑的保护、修缮、利用问题。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之一就在于相关成果能够为该类型历史建筑的保护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现代化建设潮流中,广府祠堂建筑的保护状况虽然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但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本文最后就文物保护中重要一项内容“修缮”进行分析,对广府祠堂建筑修缮应遵循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展开思考,对广府祠堂建筑保护和合理适度的古为今用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曾蔚[8](2008)在《同步碎石桥面铺装粘结层层间应力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桥面铺装粘结层破坏是导致桥面铺装病害的一个主要原因,铺装层与桥面板间的接触粘结状态比较复杂,层间既包括粘结层材料的粘结力,也存在混凝土集料与桥面板间的摩阻力,确定粘结层的刚度或模量也很困难。在行车荷载、温度应力作用下,铺装层内部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引起不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或者由于铺装层与桥面板层间粘结力差,抗水平剪切能力较弱,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以致剪切破坏。剪切破坏直接导致有害物质下渗,下渗速度的大小又受使用期间桥面铺装层裂缝大小所支配,而粘结层是阻止有害物质下渗到桥面板的最后一道防线,因而分析粘结层的力学控制指标以及材料性能应用研究对防止桥面铺装病害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形式、病害的调查,分析其病害与粘结层关系,提出用同步碎石作为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的优越性。利用有限元理论,借助ANSYS手段对同步碎石粘结层进行了系统的荷载应力分析;依据桥面铺装温度应力与普通路面温度应力的差异性,计算了同步碎石粘结层温度应力变化。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同步碎石粘结层的抗裂性能,计算出了粘结层的疲劳寿命;通过室内剪切试验、拉拔试验、抗渗性等试验研究确定了同步碎石粘结层沥青、碎石的选材要求以及沥青的最佳撒布量范围,提供了施工工艺参考。综合其力学状态与直剪试验指标分析,推荐出层间工作状态;以及与其它防水粘结层进行施工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对比分析,得出同步碎石作为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具有优越的性价比与最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有限元理论对桥面铺装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研究了不同桥型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应力变化范围。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了同步碎石粘结层层间荷载、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2、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对桥面铺装和粘结层的抗裂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计算。当各结构层在车轮荷载及温度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小于其极限抗拉强度时,得出其在一次荷载作用下的开裂应力和反复荷载作用下开裂的疲劳寿命。3、模拟桥面板对同步碎石桥面铺装粘结层分别进行剪切试验、拉拔试验、抗疲劳试验、抗渗性试验、温度敏感性试验,由试验数据进行正交分析研究得出:同步碎石作为防水粘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抗高温敏感性以及很强的粘结性能。4、通过与其他粘结材料进行性能对比分析得出:同步碎石粘结层抗剪强度大,高温抗剪、低温抗裂性能最优,容易满足高温抗剪与低温抗裂的不利要求。5、通过直剪试验得出:同步碎石粘结层抗剪强度>卷材类>涂膜类;同步碎石粘结层抗剪强度最大可达2.36Mpa;得出常温时[τ] = 0.60~0.65 Mpa;高温时[τ] = 0.30~0.40 Mpa。6、综合粘结层层间荷载应力、温度应力以及疲劳寿命,提出同步碎石桥面铺装粘结层的层间应力工作状态:[τ]R≥0.4 Mpa;并通过直剪试验验证其正确性,可为设计、施工与选材提供借鉴。7、利用净现值法对五种桥面防水粘结层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等因素,得出同步碎石作为防水粘结层时其性价比最高,提出同步碎石粘结层应用前景最为广阔。

宋金灿[9](2005)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基本建设领域内主要有两大建设投资主体: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政府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投资项目,因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人与业主通常为同一主体,投资人对自己的市场行为负责,而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人通常为纳税人,业主往往为建设单位,二者的割裂,再加上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大多具有非盈利性、公众使用、政府代理性等特征,同时缺乏监管机构对工程的监管与约束等问题,极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滋生腐败现象,因此就需要建立起适应政府工程特征的管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项目管理机制、资金管理机制、投资控制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等。这种模式是一种以实现公平、经济、效率为目的的管理模式,这是我国政府投资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首先对主题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介绍了我国自建国以来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其中的弊端和危害并对改革现有管理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就美、英、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分析了加入WTO 之后,国际形势对我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影响,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内容包含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设计、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完善该管理模式的配套改革。本文旨在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特性进行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以保证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并以效益为目标,从而实现纳税人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阐明了我国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用规范分析方法对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评价。

王进志[10](2001)在《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文中研究指明介绍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的编制、归档工作。

二、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规模拆除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及资源化潜力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预测拆除废弃物产生量的研究
        1.2.2 测算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的研究
        1.2.3 获取总建筑面积的研究
        1.2.4 拆除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案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案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概念阐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城市更新
        2.1.2 拆除废弃物
        2.1.3 资源化潜力
    2.2 图像识别技术
        2.2.1 技术简介
        2.2.2 方法与原理
    2.3 Google Earth
        2.3.1 数据源
        2.3.2 界面环境
        2.3.3 主要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拆除废弃物产生量预测模型
    3.1 产生量预测模型
    3.2 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的测算
        3.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3.2.2 测算方法和步骤
        3.2.3 测算结果及与现有研究对比
    3.3 总建筑面积的获取
        3.3.1 获取方法和步骤
        3.3.2 数据库的建立
        3.3.3 误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评估模型
    4.1 样本量的选取与基础数据的收集
    4.2 拆除废弃物流向模型
        4.2.1 固定式处理流向模型
        4.2.2 移动式处理流向模型
    4.3 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估算模型
        4.3.1 非惰性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估算模型
        4.3.2 惰性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估算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案例简介
    5.2 产量预测
        5.2.1 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
        5.2.2 总建筑面积
        5.2.3 预测结果
    5.3 资源化潜力评估
        5.3.1 非惰性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
        5.3.2 惰性拆除废弃物资源化潜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局限性和后期研究建议
        6.3.1 局限性
        6.3.2 后期研究建议
附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0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基本信息
    附录二 “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现场测算记录表
    附录三 旧工业区既有建筑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
    附录四 城中村既有建筑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
    附录五 旧城区既有建筑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
    附录六 深圳市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再生产品种类明细
    附录七 深圳市2010-2017年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基本信息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学术论文
    学术竞赛
    申请专利
    申报项目

(2)安全生产中介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线路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
        1.2.3 技术线路
2 安全生产中介概述及其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生产中介概述
        2.1.1 安全生产中介的组织形式
        2.1.2 安全生产中介的特征
        2.1.3 安全生产中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1.4 安全生产中介的作用
        2.1.5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与相关部门、团体和企业的关系
        2.1.6 国外安全生产中介发展简介
    2.2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存在的问题
        2.2.1 安全评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2 安全生产标准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3 安全检测检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4 安全培训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5 安全托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6 职业健康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7 隐患排查、分级管控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3 现有研究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3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一般性原因之一——组织缺陷
        3.1.1 组织形式存在缺陷
        3.1.2 法律定位存在缺陷
        3.1.3 公益性存在缺陷
        3.1.4 独立性存在缺陷
        3.1.5 监管存在缺陷
    3.2 一般性原因之二——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3.2.1 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2.2 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2.3 教学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3.2.4 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5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3.3 根本性原因——基础理论不完善
        3.3.1 事故致因理论不完善
        3.3.2 安全系统科学原理不成熟、不完善
        3.3.3 安全生产理论不完善的具体表现
        3.3.4 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不成熟的根本原因
    3.4 本章小结
4 建立系统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的路径及其探索
    4.1 建立系统学必须重新回到系统思维范式
    4.2 新的系统思维范式探索
        4.2.1 对系统的再认识
        4.2.2 对系统分析方法的探索
    4.3 对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探索
    4.4 对系统事故发生的动力学机制探索
    4.5 对系统安全控制模式探索
    4.6 本章小结
5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建议
    5.1 安全中介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5.1.1 安全中介机构的资源弱势
        5.1.2 我国高等学校安全专业资源优势
        5.1.3 我国高校安全专业没有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5.1.4 高校安全专业发展也需要加强社会服务
        5.1.5 健全安全生产中介体系需要高校加强社会服务
    5.2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建议
        5.2.1 “产学研用”一体化安全生产中介机构
        5.2.2 一种新型的中介机构
    5.3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安全生产中介的模式
    5.4 “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实现形式
    5.5 “产学研用”一体化成功范例
    5.6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安全生产中介的价值意义
    5.7 本章小结
6 校地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型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探索——以老区和贫困地区为例
    6.1 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校地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2 指导思想
    6.3 基本原则
    6.4 主要任务
    6.5 支持政策
    6.6 组织实施
    6.7 本章小结
7 校企合作建立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探索——以工程建设第三方检测为例
    7.1 隧道工程第三方检测存在的问题
    7.2 隧道工程第三方检测机构面临的风险
    7.3 隧道工程第三方检测机构风险控制
        7.3.1 检测风险及控制
        7.3.2 管理监督风险及控制
        7.3.3 技术风险及控制
    7.4 建立工程建设第三方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议
        7.4.1 建立工程建设第三方风险管控体系的关键
        7.4.2 建立工程建设第三方风险管控体系的形式——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用”第三方工程中介机构
        7.4.3 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用”第三方工程检测中介机构的价值和意义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悬索桥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1.1.1 国外悬索桥发展概况
        1.1.2 国内悬索桥发展概况
        1.1.3 悬索桥发展趋势
    1.2 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1.2.1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
        1.2.2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中存在高风险性
    1.3 国内外风险分析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国外风险分析发展及研究现状
        1.3.2 国内风险分析发展及研究现状
        1.3.3 风险分析在桥梁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桥梁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加劲梁悬索桥施工风险识别
    2.1 加劲梁悬索桥简介
    2.2 桥梁施工风险概述
        2.2.1 桥梁施工风险基本概念与特征
        2.2.2 桥梁施工风险识别方法
    2.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桥梁施工风险识别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层次分析法
    2.4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原理
        2.4.1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原理概述
        2.4.2 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权重排序的特征向量法
    2.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加劲梁悬索桥梁施工期风险识别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劲梁悬索桥施工风险评估
    3.1 桥梁风险概率估计
        3.1.1 桥梁风险概率精细计算方法
        3.1.2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风险概率估计
    3.2 桥梁风险损失估计
    3.3 桥梁施工期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3.3.1 蒙特.卡罗方法
        3.3.2 故障树分析法
        3.3.3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3.4 桥梁风险评估的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3.4.1 模糊数学理论概述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的建立
    3.5 基于ALARP满意准则的桥梁风险决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五峰山大桥施工风险分析
    4.1 工程概况
        4.1.1 项目简介
        4.1.2 主要技术标准
        4.1.3 地震动参数
        4.1.4 气象水文条件
    4.2 五峰山大桥施工风险专项识别
        4.2.1 五峰山大桥施工技术风险识别
        4.2.2 五峰山大桥施工成本费用风险识别
        4.2.3 五峰山大桥施工工期风险识别
        4.2.4 五峰山大桥施工质量风险识别
        4.2.5 五峰山大桥施工人员安全风险识别
    4.3 五峰山大桥施工风险专项评估
        4.3.1 五峰山大桥施工技术风险评估
        4.3.2 五峰山大桥施工成本费用风险评估
        4.3.3 五峰山大桥施工工期风险评估
        4.3.4 五峰山大桥施工质量风险评估
        4.3.5 五峰山大桥施工人员安全风险评估
        4.3.6 五峰山大桥施工总体风险评估
    4.4 五峰山大桥施工风险应对措施
        4.4.1 五峰山大桥施工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4.4.2 五峰山大桥施工成本费用风险应对措施
        4.4.3 五峰山大桥施工工期风险应对措施
        4.4.4 五峰山大桥施工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4.4.5 五峰山大桥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上海城建集团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概述
    1.1 项目管理基础
    1.2 项目管理的主要方法
    1.3 项目管理工具
2 需求分析
    2.1 基础信息管理
    2.2 项目部功能
        2.2.1 项目进度与状态管理
        2.2.2 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
    2.3 集团管理功能
        2.3.1 项目信息汇总和分析
        2.3.2 项目检查与验收管理
3 软件设计
    3.1 系统数据库设计
    3.2 业务调度层设计
    3.3 项目部功能模块设计
    3.4 集团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4 系统的软件实现
    4.1 系统开发和实施
    4.2 项目部模块实现
    4.3 集团管理模块实现
    4.4 软件测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性态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及隧道施工数值模拟理论
    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计算程序功能介绍
        2.1.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2.1.2 MIDAS/GTS 数值计算软件介绍
    2.2 隧道施工数值模拟理论
        2.2.1 隧道开挖模拟基本思想
        2.2.2 实现卸载的方法
        2.2.3 施工过程的模拟
第三章 分离式大断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3.1 研究内容与目的
    3.2 阳宗隧道工程概况
        3.2.1 阳宗隧道工程地质情况
        3.2.2 阳宗隧道工程主体设计状况
    3.3 阳宗隧道软弱围岩段不同开挖方法施工模拟研究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计算步骤
        3.3.3 研究目标点选取
        3.3.4 计算结果分析
        3.3.5 各开挖方法的比较及评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净距大断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4.1 研究内容与目的
    4.2 朝阳寺隧道工程概况
        4.2.1 朝阳寺隧道工程地质情况
        4.2.2 朝阳寺隧道工程主体设计状况
    4.3 朝阳寺隧道软弱围岩段不同开挖方法施工模拟研究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计算步骤
        4.3.3 研究目标点选取
        4.3.4 计算结果分析
        4.3.5 各开挖方法的比较及评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7)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选题研究缘起、意义、方法
        1.1.1 本选题研究缘起
        1.1.2 本选题研究意义
        1.1.3 本选题研究方法
    1.2 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珠三角广府建筑研究现状
        1.2.2 宗族研究现状
        1.2.3 珠三角祠堂研究现状
    1.3 本选题研究范围
        1.3.1 空间范围
        1.3.2 时间范围
        1.3.3 对象范围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广府祠堂建筑兴建背景、发展概况及时代特征
    2.1 广府祠堂的起源与前期发展
        2.1.1 宋元时期广府祠堂发展及其背景
        2.1.2 政治地位的初步涉猎
        2.1.3 明早期广府祠堂发展及其背景
    2.2 成型阶段:明中晚期广府祠堂
        2.2.1 明中晚期广府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2.2.2 明中晚期广府祠堂发展概况
        2.2.3 明中晚期广府祠堂建筑时代特征
        2.2.4 此阶段典型祠堂实例分析
    2.3 延续阶段:清早期广府祠堂
        2.3.1 清早期广府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2.3.2 清早期广府祠堂发展概况及建筑时代特征
    2.4 成熟阶段:清中期广府祠堂
        2.4.1 清中期广府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2.4.2 清中期广府祠堂发展概况
        2.4.3 清中期广府祠堂建筑时代特征
        2.4.4 典型案例分析
    2.5 程式化阶段:清晚期广府祠堂
        2.5.1 清晚期广府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2.5.2 清中期广府祠堂发展概况
        2.5.3 清晚期广府祠堂建筑时代特征
        2.5.4 典型实例分析
    2.6 衰退阶段:民国时期广府祠堂
        2.6.1 民国时期广府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2.6.2 民国时期广府祠堂发展概括
        2.6.3 民国时期广府祠堂时代特征
        2.6.4 典型实例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祠堂建筑形制研究
    3.1 广府祠堂空间组合形式及其特征
        3.1.1 祠堂建筑构成元素分析
        3.1.2 祠堂建筑总体形制分析
        3.1.3 路、进、间组合形式、特征及实例分析
    3.2 广府祠堂建筑构成主要元素形制及特点
        3.2.1 平面形制
        3.2.2 梁架类型及特征
        3.2.3 外观造型地域特征比较
    3.3 广府祠堂建筑构成辅助元素功能与形制
        3.3.1 牌坊功能与分类
        3.3.2 衬祠功能与形制
        3.3.3 照壁的功能与形制
        3.3.4 拜亭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府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4.1 广府祠堂多样的装饰艺术手法
        4.1.1 广府木雕工艺发展及其载体
        4.1.2 广府石雕工艺发展及其载体
        4.1.3 广府砖雕工艺发展及其载体
        4.1.4 广府灰塑工艺发展及其载体
    4.2 广府祠堂装饰突出的历时性特征
        4.2.1 正脊形态及其演变
        4.2.2 门枕石类型及其演变
        4.2.3 柱础形态及其演变
        4.2.4 墀头形态及其演变
    4.3 丰富的装饰题材与文化表达
        4.3.1 装饰题材丰富
        4.3.2 珠三角广府祠堂装饰的吉祥文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余论:广府祠堂建筑保护、维修与利用思考
    5.1 广府祠堂建筑的保护现状
    5.2 广府祠堂建筑现存维修状况分析
    5.3 文物建筑修缮原则思考
        5.3.1 “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5.3.2 “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可识别性”、“可逆性”等原则
    5.4 广府祠堂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思考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古籍、史料、方志
    着作
    期刊杂志
    工具书
    论文集
    学位论文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同步碎石桥面铺装粘结层层间应力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沥青砼桥面铺装常见病害与粘结层关系
    2.1 桥面铺装病害调查与分析
        2.1.1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构造
        2.1.2 病害调查
        2.1.3 病害原因分析
    2.2 铺装层病害与粘结层关系
        2.2.1 疲劳开裂
        2.2.2 粘结层剪切破坏
        2.2.3 温度裂缝
        2.2.4 桥面板的反射裂缝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间荷载应力分析
    3.1 层间应力理论
        3.1.1 广义模型
        3.1.2 粘弹性层状体系
        3.1.3 考虑横向剪切影响的平板弯曲元素
    3.2 防水粘结层结构分析
        3.2.1 层间接触条件
        3.2.2 复合结构体系的解
        3.2.3 层间应力计算理论
    3.3 模型建立
        3.3.1 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3.3.2 有限元模型
    3.4 不同荷位计算分析
        3.4.1 横桥向不同荷位时桥面铺装层力学特性分析
        3.4.2 纵桥向不同荷位时桥面铺装层力学特性分析
        3.4.3 不同轴载时桥面铺装层力学特性分析
    3.5 层间应力计算分析
        3.5.1 层间剪应力计算分析
        3.5.2 桥面铺装结构层间法向拉应力分析
        3.5.3 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荷载弯曲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层间温度应力分析
    4.1 桥面与路面温度差异
    4.2 桥面温度场理论
    4.3 层间边界条件
    4.4 铺装层温度场计算
    4.5 桥面结构温度场解析解
        4.5.1 桥面结构温度场的数学表述
        4.5.2 桥面结构温度场解析解
    4.6 温度场的特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4.6.1 桥面最高、最低温度
        4.6.2 温度速率
    4.7 温度场解析解的修正
    4.8 粘结层温度应力分析
    4.9 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
    4.10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同步碎石粘结层抗裂性能研究
    5.1 层间裂缝分析
        5.1.1 裂缝的基本理论
        5.1.2 荷载等效法分析反射裂缝
        5.1.3 层间防裂设计
    5.2 粘结层的抗裂性能
        5.2.1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断裂破坏
        5.2.2 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断裂破坏
    5.3 同步碎石粘结层的抗裂性能
        5.3.1 同步碎石粘结层断裂机理
        5.3.2 同步碎石粘结层的疲劳寿命
    5.4 同步碎石粘结层疲劳寿命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6.1 异步碎石工作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6.2 同步碎石作为桥面防水粘结层可行性分析
    6.3 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6.3.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6.3.2 试验结果与试验分析
        6.3.3 层间抗剪强度验算
    6.4 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6.4.1 试验过程及原材料选择
        6.4.2 最优沥青撒布量及石料撒布量确定
        6.4.3 单一粒径碎石与级配碎石防水粘结层性能对比试验
        6.4.4 国内常用防水粘结材料性能对比试验
    6.5 温度稳定性试验
    6.6 抗老化试验
    6.7 不透水性能试验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同步碎石粘结层施工技术研究
    7.1 常用施工设备
    7.2 同步碎石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7.3 工程质量验收
    7.4 与其他材料粘结层相比优缺点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背景
    1.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手段
    1.5 研究特点
2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2.1 政府投资工程的概念
    2.2 政府投资项目及其管理体制概述
    2.3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及政策分析
    2.4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
3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3.1 政府投资项目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3.1.1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
        3.1.2 政府投资项目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2 当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的弊端
        3.2.1 案例介绍
        3.2.2 从案例看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的弊端
        3.2.3 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3.2.4 目前工程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3.2.5 目前体制的危害性
    3.3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弊端的深层次原因
        3.3.1 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
        3.3.2 项目参与方众多与投资管理上体不明的矛盾
        3.3.3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与建筑市场的逐步规范之间的矛盾
4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4.1 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
        4.1.1 美国的管理模式
        4.1.2 英国模式
        4.1.3 日本的管理模式
        4.1.4 香港的管理模式
        4.1.5 新加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
    4.2 国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4.2.1 深圳市建筑工务局
        4.2.2 石家庄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4.2.3 以上海、重庆等为代表的代建制模式
    4.3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4.3.1 政府投资工程的透明度极高
        4.3.2 项目的决策机制
        4.3.3 项目的监督机制
        4.3.4 承包商资质管理
        4.3.5 充分依靠专业人士和中介组织
    4.4 WTO 及GPA 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招投标模式的影响
        4.4.1 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采购的影响
        4.4.2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标底与国际惯例的比较
    4.5 国际管理模式的借鉴
        4.5.1 对政府投资项目与非政府投资项目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4.5.2 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的管理充分发挥咨询组织和专业人士的作用
        4.5.3 政府投资项目向私人资本开放
        4.5.4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采购应市场化
        4.5.5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要完善
5 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建议
    5.1 总体思路
    5.2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设计
        5.2.1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模型
        5.2.2 目标模式的设计
        5.2.3 目标模式下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
    5.3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几条具体措施
        5.3.1 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采购制度
        5.3.2 建立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5.3.3 实行建设资金直接支付,推进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5.3.4 对政府投资工程建立严格的财政审计制度
        5.3.5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制度
        5.3.6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机制
    5.4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5.4.1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法律体系
        5.4.2 加强政府监督,防止代理人问题的产生
        5.4.3 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保险和担保制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0)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档案内容的确定
3 分项工程完工资料内容的编制
4 分项工程完工资料填报频率的规定
5 编制中应注意的事项
6 声像档案的采集及整理
    6.1 具体内容
    6.2 质量目标
7 竣工资料的汇编、归档
8 公路工程综合卷汇编、归档的内容
9 施工技术文件材料的汇编、归档工作
10 竣工文件图表的汇编、归档
11 声像档案的汇编及归档要求
12 鹅公岌隧道竣工资料归档成果
13 结束语

四、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规模拆除废弃物产生量预测及资源化潜力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喻博. 深圳大学, 2019(09)
  • [2]安全生产中介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D]. 黄举铭.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8)
  • [3]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风险分析[D]. 陈旭. 南昌航空大学, 2017(01)
  • [4]公路隧道养护与检测[A]. 秦峰. 第二届全国桥梁、隧道养护与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5]上海城建集团工程信息管理系统[D]. 张铭.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6]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性态的数值模拟研究[D]. 金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7]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 赖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8]同步碎石桥面铺装粘结层层间应力分析与应用研究[D]. 曾蔚. 长安大学, 2008(08)
  • [9]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 宋金灿. 重庆大学, 2005(01)
  • [10]鹅公岌隧道工程资料编制、归档技术总结[J]. 王进志. 西部探矿工程, 2001(S1)

标签:;  ;  ;  ;  ;  

鹅公基隧道工程资料汇编与归档技术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