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Contin 用于癌症疼痛治疗的直肠给药

MexContin 用于癌症疼痛治疗的直肠给药

一、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龙[1](2021)在《癌痛平贴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癌痛平贴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为癌痛平贴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分析,阐述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癌症疼痛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和导师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关于癌症疼痛的理论进行探讨。2.临床研究: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癌痛平贴剂组和正常给药组进行治疗,观察癌痛平贴剂对患者癌症疼痛、肿瘤进展、强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及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实验研究:构建小鼠肿瘤细胞植入诱导癌症疼痛模型,并使用癌痛平贴剂干预。通过行为学观察小鼠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并检测小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等指标。结果:1.理论研究:癌症疼痛的治疗大法是消癌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中药外治是在身体表面直接给药,药力直达病灶,可以迅速和有效地减轻疼痛,同时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已经正气不足,脾胃吸收功能削弱,不能抵抗攻伐,单纯内服疗效不佳,中药外治法更具优势。癌痛平由蚤休、鼠妇、制南星、制白附子、制乳香、荜茇组成,共奏消癌解毒,祛痰散瘀之效。2.临床研究:癌痛平贴剂减少癌症疼痛第三阶梯治疗药物约40%的使用量(p<0.05),有效降低副反应。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癌痛平贴剂改善病人情绪功能,抑制腹泻、恶心等症状,能大幅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p<0.05)。更值得注意的是,癌痛平贴剂组的病人的疾病进展时间远远长于正常给药组(癌痛平贴剂组:56.11天,对照组:43.56天,p<0.05),这说明癌痛平贴剂具有较好的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3.实验研究:构建小鼠骨癌疼痛模型,并通过行为学证实模型小鼠对急性机械痛觉超敏及热痛觉过敏。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发现小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标记蛋白Iba1在模型组表达显着升高(p<0.05),证实癌症疼痛诱导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骨癌疼痛模型组,模型组+癌痛平贴剂干预组,癌痛平贴剂干预组四组,每组8只小鼠。结果显示癌痛平贴剂有效缓解小鼠的癌症疼痛。结合FISH荧光和qRT-PCR等发现,癌痛平贴剂促进小鼠脊髓中miR-150-5p的表达,并靶向抑制CXCL12的表达,进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细胞实验发现被脂多糖活化的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使用癌痛平含药血清干预后,miR-150-5p的表达上升,下游CXCL12和Iba1的表达显着下降,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结论:癌痛平贴剂是传统中医理论指导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创造出的贴剂。根据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临床应用癌痛平贴剂不仅能改善病人疼痛还能延缓病人肿瘤的生长,降低第三阶梯治疗药物的使用,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2.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癌痛平贴剂通过上调小鼠脊髓中miR-150-5p的表达,抑制CXCL12的表达,进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效缓解小鼠癌症疼痛。3.细胞实验研究发现癌痛平含药血清通过激活miR-150-5p并靶向抑制CXCL12,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且miR-150-5p与CXCL12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对癌症疼痛的抑制作用。

夏中颖[2](2020)在《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基于胃癌患者癌性疼痛爆发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爆发痛发作频次高,本研究观察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提供新的方法。方法:该研究纳入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晚期胃癌的癌性疼痛患者,以肿瘤临床分期、爆发痛发作频次、止痛药使用剂量为分层因素,以是否接受针灸治疗非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依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予以的止痛药物为基础的规范止痛治疗。爆发痛发作时,针灸组立即予以针灸治疗,取穴足三里、内关,观察针灸治疗后1min、10min、30min、1h、2h时的疼痛缓解程度;药物组依照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予以止痛药物止痛,观察使用止痛药后1min、10min、30min、1h、2h时的疼痛缓解程度;予以止痛治疗后,观察并统计24h内止痛药副作用发生情况,24h内的下次疼痛发作时间。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评价,以NRS评分记录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疼痛缓解率及疼痛评分变化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疼痛缓解持续时间,疼痛副作用发生情况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根据入组治疗后24h内的消化道反应和皮肤毒性等评价安全性。结果:对52例患者进行基线资料统计。治疗前,针灸组和药物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可比。治疗后1min时针灸组完全缓解的共20例,部分缓解的7例,无效2例;止痛药组治疗后1min时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22例,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h时针灸组完全缓解的共16例,部分缓解的共12例,无效的1例;止痛药组2h时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2例;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爆发痛发作频次、不同止痛药使用剂量的患者中,针灸均有更快的止痛效果,药物起效平均需要30min,针灸组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药物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药副反应针灸组比药物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缓解胃癌癌性爆发痛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等级,延长疼痛缓解时间,在爆发痛发作时对于临床分期III期的患者可以用针灸替代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且安全性更强;对于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爆发痛发作频次、用药情况的患者,针灸均具有缓解癌性爆发痛的作用,且安全性好;对于临床分期晚、疼痛程度重、止痛药剂量大的患者,针灸虽然也能止痛,但是相对于临床分期较早的患者止痛效果差。

杨东亮,何家伟,柴丽娜,滕亮,乔逸,杨志福[3](2018)在《儿童癌痛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的药学监护》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童癌痛镇痛方案设计,促进儿童癌痛治疗合理用药。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癌痛的镇痛治疗,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直肠给药的用药方案,并进行用药监护。结果:保障癌痛患儿安全有效使用阿片药物,使患儿癌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儿童癌痛患者镇痛用药方案制定,突显个体化用药理念,提高儿童癌痛镇痛治疗水平。

罗凌燕[4](2016)在《手拈散合四逆散治疗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手拈散合四逆散治疗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提供可借鉴的治法、手段和途径。方法:本研究将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纳入标准选择7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原发病基础治疗+内服洛芬待因片(2片×0.2g:12.5mg,Bid)。治疗组:原发病基础治疗+口服洛芬待因片(2片×0.2g:12.5mg,Bid)+内服手拈散合四逆散(1袋/次,250ml/袋,3次/日,3袋/剂)。两组都以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患者的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卡氏评分(KPS评分)和疼痛评估的变化情况,评价此方的临床疗效。结果:1.患者的NRS评分方面: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组间NRS评分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各组NRS评分比较也有意义(P=0.000<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NRS评分均有显着的下降,且治疗组用药后NRS评分下降幅度显着于对照组用药后的NRS评分。2.患者的疼痛疗效方面: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疼痛疗效比较有意义(P=0.008<0.01),说明治疗组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方面: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各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比较有意义(P=0.00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组间中医证候症状积分比较也有意义(P=0.01<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组间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亦有意义(P=0.009<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各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均有显着的提高,且用药后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症状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中医症候改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4.患者的KPS评分、QOL评分方面: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各组KPS评分、QOL评分比较均有意义(P=0.000<0.01,P=0.000<0.01),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组间KPS评分、QOL评分比较无意义(P=0.102>0.05,P=0.28>0.05);说明两组用药后的KPS评分、QOL评分均显着高于用药前,但两组用药后KPS评分、QOL评分无明显差异。5.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数据方面:据统计学分析,用药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沉、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均值仍均高于正常值;红细胞压积均值仍均低于正常值。两组自身用药前后对比,治疗组血浆粘度用药后均比用药前显着降低(P=0.000<0.01),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200用药后均比用药前显着升高(P=0.004<0.01,P女=0.003、P男=0.008均<0.01),血沉、全血粘度1用药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女=0.099、P男=0.065均>0.05,P女=0.18、P男=0.722均>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数据用药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说明用药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数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治疗组用药前后组内比较,除了血沉、全血粘度1无变化,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200数值均有所改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数值用药前后组内比较无明显变化。6.安全性指标数据方面:对血常规(RBC、WBC、PLT)、肝功(ALT、AST)、肾功(Cr、UREA)以及凝血功能(PT、APTT、FIB)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药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用药后两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拈散合四逆散可明显降低气滞血瘀型中度癌痛患者的NRS评分,并可有效改善其中医症候,此方法在控制气滞血瘀型中度癌痛方面安全有效,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李季,李巍,夏群,马静[5](2014)在《美施康定与奥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痛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比较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与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痛的效果。方法将136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吗啡组(66例)和羟考酮组(70例)。2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无显着性(P>0.05)。2组分别给予吗啡控释片及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痛,观察2组直肠给药起效时间及副反应。结果2组癌痛治疗药物起效时间长短差异有显着性(P<0.05)。2组癌痛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起效时间更短,而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副反应更小。

张莹[6](2011)在《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致蓄积中毒一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报道并分析1例疼痛患者使用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镇痛过程中出现蓄积中毒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病例报告的形式并结合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分析。结果吗啡缓释片说明书上并未有直肠给药途径,该患者使用吗啡缓释片塞肛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结论在临床中不推荐吗啡缓控释制剂作为直肠给药,如果无法避免需要使用该途径时,也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尤其老年患者,应更加谨慎使用。

黄秋明,李俊[7](2011)在《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晚期癌痛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治疗癌痛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两名作者独立收集国内相关数据库文献资料,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共有10篇文献,888例癌痛患者纳入分析,两种给药途径总有效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0.70,1.89),P=0.58];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除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口服给药要小以外,在便秘、头晕嗜睡、排痰困难、排尿困难等方面的发生率与口服给药相当,在10~60 mg剂量范围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现有证据提示硫酸吗啡控释片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等效。受纳入文献的质量限制,其疗效与安全性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药动学来评价。

曹博[8](2010)在《基于ACCESS癌痛数据库的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西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明确中西镇痛药物在治疗癌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应用其他辅助方法减轻不良反应,增加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通过建立包含表、查询、窗体、报表等项目的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该数据库中检索2005年到2009年内的中文医药学期刊与癌痛有关的文献,查找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回顾性研究与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文献数287篇,中医治疗有35篇,中西医结合治疗45篇,双膦酸类药物85篇,阿片类药物50篇,芬太尼贴剂63篇,非甾体抗炎类药物9篇。结论:1对比临床抗癌痛常用药物美施康定,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痛时的不良反应发生少,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1)2西医抗癌痛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特点是1)阿片类药物在癌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非甾体药物的文献量及报导较少。3)骨转移疼痛的用药临床研究日趋增多。4西医镇痛药的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直肠、经皮给药,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最少。5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和便秘占不良反应的首位,神经系统头晕不良反应次之;呼吸抑制、药物成瘾性不良反应少见。6二磷酸盐类药物常见的临床不良反应为发热。

钟星[9](2009)在《奇正消痛贴联合美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QOL)的重要因素,癌痛处理是癌症患者姑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是WHO的三阶梯止痛方案,主要部分就是药物治疗(非阿片类及阿片类),但长期使用毒付作用明显,依赖性强,易产生耐受性,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师的应用。中医对疼痛的研究有悠久历史,从宏观的角度可以把病因概括为气滞、血瘀、寒凝、湿阻、痰饮等,并提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大类,即“虚”与“实”两种主要证型。总的来说中医药对癌痛的治疗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中药外敷应用最广,为体表直接给药,有传统的膏剂、散剂及现在发展的酊剂、巴布剂等。奇正消痛贴是一种已上市中药贴剂,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疗效确切。本研究以癌性疼痛为出发点,以癌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奇正消痛贴外用联合美施康定缓解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效应机制。所有临床资料均来自东直门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诊断明确且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奇正消痛贴联合美施康定组),奇正消痛贴每人每日1贴外贴于疼痛最明显部位,美施康定10mg起始Q12h口服,7日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至少一月仍有疼痛者,可再次按随机数字表入组,同时计为另一人次。研究中心共收集病例63例,进入统计的病例共61例,美施康定组30例,联合用药组31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等一般资料分组均衡;疼痛强度、生活质量(QOL)、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疼痛伴随症状等基线资料分组均衡。②镇痛疗效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病例分别为美施康定组4例(13.3%),联合用药组8例(25.8%);部分缓解(PR)病例分别为美施康定组9例(30.0%),联合用药组10例(32.3%);轻度缓解(MR)美施康定组10例(33.3%),联合用药组10例(32.3%);未缓解(NR)病例分别为美施康定组7例(23.3%),联合用药组3例(9.7%)。总有效率为美施康定组76.7%,联合用药组90.3%。③生活质量(QOL)改善程度比较:QOL评分治疗前美施康定组均数40.3667±1.09805,联合用药组均数42.9677±1.19990;治疗后美施康定组44.0000±0.91977,联合用药组46.7419±1.08456。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着差异性,说明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QOL)的作用。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着差异性,说明两组无明显区别。④体力状况(卡氏评分)改善情况比较:Karnofsky评分治疗前美施康定组均数67.1667±2.53349,联合用药组均数67.3548±2.71735;治疗后美施康定组69.5000±2.60801,联合用药组69.5484±3.01781。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着差异性,说明均有明显改善患者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的作用。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卡氏评分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着差异性,说明两组卡氏评分无明显差异。⑤持续镇痛时间和起效时间相比较:美施康定组在0.5小时内起效有17例(56.7%),联合用药组19例(61.3%),起效时间均数为美施康定组57.7586±6.88392分钟,联合用药组38.5484±5.35409分钟,经t检验,差异性显着(P<0.05),两组起效时间显着不同,联合用药组少于美施康定组。持续镇痛时间美施康定组10.1333±0.44135小时,联合用药组11.4516±0.24468小时,经t检验,差异性显着(P<0.05)。⑥伴随症状:将伴随症状量化后进行比较,治疗前美施康定组得分均数0.5±0.20761,联合用药组1.0±0.20739;治疗后美施康定组1.7667±0.37689,联合用药组1.5161±0.20145。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着差异性,说明均有明显副作用,加重了疼痛伴随症状。美施康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着差异性,说明两组伴随症状无明显区别。结论认为,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美施康定组,疼痛强度改善比美施康定组更明显,奇正消痛贴能显着提高美施康定的镇痛效果。持续镇痛时间联合用药组长于美施康定组,起效时间短于美施康定组,说明奇正消痛贴能延长美施康定的持续镇痛时间,缩短起效时间。但是在改善癌痛患者体力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方面,两者联合应用与单用美施康定比较,并无显着区别,对美施康定副作用无明显改善。

赵雩卿,刘端祺,战淑君[10](2008)在《中国癌痛治疗十年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文献复习,回顾总结我国十年癌痛治疗现状。方法:对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sc)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进行联合检索。结果:自1t997年至2006年,我国治疗中重度癌痛的口服阿片类药物主要是吗啡控缓释制剂(美施康定和美菲康)。结论:尽管癌痛治疗在我国已经受到多方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用药简单,用药量不足,向基层医生和患者普及宣传不够,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

二、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癌痛平贴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癌症疼痛的中医理论研究
        1. 古代学者对癌症疼痛的认识
        2. 中医对癌症疼痛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认识
        2.1 病因认识
        2.2 病机认识
        2.3 治疗原则
        2.4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癌症疼痛
        3.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症疼痛研究进展
        3.1 针灸法
        3.2 中药外治
        3.3 穴位透入
        3.4 黏膜透入
    二 现代医学对癌症疼痛的认识
        1. 癌症疼痛的类型
        2.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方法
        2.1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
        2.2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
        2.3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
        3. 癌症止痛的原则
        4. 其他止痛治疗
    三 MICRORNA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在癌症疼痛中研究进展
        1.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癌症疼痛的关系密切
        2. microRNA与在癌症疼痛相关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研究
        3. CXCL12与癌症疼痛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肿瘤病灶变化评价
        2.3 疾病进展时间
        2.4 生活质量的变化
        2.5 吗啡日均使用量
        2.6 安全性观察
    3. 讨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 小鼠癌症疼痛模型的建立与疼痛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动物
        1.3 方法
        1.4 小鼠疼痛行为检测
        1.5 统计
        2. 结果
        3. 讨论
    二 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与MIR-150-5P在小鼠癌症疼痛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动物
        1.3 方法
        1.4 组织提取及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1.5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1.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
        1.7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
        1.8 统计
        2. 结果
        2.1 癌症疼痛导致小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2.2 脊髓中miR-150-5p的表达随着小胶质激活被抑制
        3. 讨论
    三 癌痛平贴剂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小鼠癌症疼痛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动物
        1.3 方法
        1.4 小鼠皮肤刺激性考察
        1.5 小鼠疼痛行为检测
        1.6 组织提取及免疫荧光
        1.7 荧光原位杂交
        1.8 蛋白免疫印迹
        1.9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1.10 小胶质细胞的培养及处理
        1.11 双荧光素酶实验
        1.12 统计
        2. 结果
        2.1 癌痛平贴剂改善肿瘤细胞植入诱导小鼠骨癌疼痛,抑制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2.2 癌痛平激活脊髓中miR-150-50p的表达,并抑制CXCL12的表达
        2.3 癌痛平在体外水平促进小胶质细胞中miR-150-50p的表达,并靶向抑制抑制CXCL12的表达,阻碍小胶质细胞活化
        3.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不足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2)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癌性疼痛研究进展
        一、癌性疼痛评估
        二、癌性疼痛发生机制
        三、癌性疼痛治疗现状
        四、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局限性
        五、癌性爆发痛的研究进展
        六、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癌性疼痛的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癌性疼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癌性疼痛的中医内治法
        三、癌性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四、针灸止痛机制
        五、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结果
        (一) 基线资料
        (二) 结果
        (三) 结论
        (四)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儿童癌痛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2.1 药师会诊前疼痛治疗方案
    2.2 药师会诊后疼痛治疗方案
    2.3 用药注意事项
3 讨论
    3.1 儿童癌痛疼痛评分法
    3.2 药物与剂量选择
    3.3 给药途径
    3.4 个体化用药
    3.5 用药教育

(4)手拈散合四逆散治疗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病例来源
    (三)诊断标准
    (四)病例选择标准
        1.病例纳入标准
        2.病例排除标准
        3.病例脱落标准
        4.病例剔除标准
    (五)临床试验方法
    (六)治疗方法
    (七)观察指标
        1.疗效观察
        2.不良反应的观察、判断、处理措施及安全性评价
    (八)疗效评价
        1.疼痛缓解评价标准,VRS 法和(或)NRS 法则较为客观且简便易行。
        2.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
    (九)疗效分析
    (十)统计学处理
临床资料
    (一)两组性别构成比较
    (二)两组年龄构成比较
    (三)原发病种分布情况
    (四)疼痛部位情况
    (五)用药前KPS评分比较
    (六)用药前QOL评分比较
    (七)用药前NRS评分比较
    (八)用药前中医证候症状积分比较
    (九)用药前血液流变学数据的比较
    (十)用药前安全性指标的比较
研究结果
    (一)治疗组与对照组NRS评分比较
    (二)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三)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疗效直观图
    (四)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比较
    (五)用药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比较
    (六)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七)中医症候疗效直观图
    (八)治疗组与对照组KPS评分比较
    (九)治疗组与对照组QOL评分比较
    (十)用药后血液流变学数据的比较
    (十一)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数据的比较
    (十二)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的比较
    (十三)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一)中医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三)癌痛的中医治疗
        1.内治法
        2.外治法
        3.针灸疗法
    (四)导师经验及本研究的实际意义
    (五)手拈散合四逆散配伍分析及方药的中西医浅析
        1.出处
        2.配伍分析
        3.方药的中西医浅析
    (六)本课题的研究特点及研究结果的分析
        1.本课题的研究特点
        2.研究结果的分析
    (七)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美施康定与奥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痛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用药方法
    1.3 疼痛程度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基于ACCESS癌痛数据库的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西药物不良反应原因的研究与探讨
    综述二 中西抗癌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概述
正文
    第一部分 建立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
        1 建立数据库
        2 数据库文献资料
        3 结果与意义
    第二部分 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奇正消痛贴联合美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资料
    2 研究方法
诊疗标准
    1 病例入选标准
    2 有关指标评估标准
    3 观测指标
    4 临床疗效评定
    5 记录内容与方法
    6 操作流程
    7 统计处理
    8 伦理学问题
研究结果
    1 入组情况
    2 疗效资料
    3 脱落病例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结论
    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肿瘤病人的生活生活质量评分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癌痛平贴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陈云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针灸治疗胃癌癌性爆发痛的临床观察[D]. 夏中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儿童癌痛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直肠给药的药学监护[J]. 杨东亮,何家伟,柴丽娜,滕亮,乔逸,杨志福. 现代肿瘤医学, 2018(08)
  • [4]手拈散合四逆散治疗气滞血瘀型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 罗凌燕. 云南中医学院, 2016(12)
  • [5]美施康定与奥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痛的对比研究[J]. 李季,李巍,夏群,马静. 淮海医药, 2014(05)
  • [6]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致蓄积中毒一例[J]. 张莹. 华西医学, 2011(11)
  • [7]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晚期癌痛的Meta分析[J]. 黄秋明,李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1(02)
  • [8]基于ACCESS癌痛数据库的中西抗癌痛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防治[D]. 曹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9]奇正消痛贴联合美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 钟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中国癌痛治疗十年回顾[A]. 赵雩卿,刘端祺,战淑君.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2008年世界镇痛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微创疼痛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8

标签:;  ;  ;  ;  ;  

MexContin 用于癌症疼痛治疗的直肠给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