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淋巴丝虫病防治研究

九江市淋巴丝虫病防治研究

一、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王丽萍[2](2021)在《基于LFD-RPA的主要肠道血吸虫核酸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消除血吸虫病的攻坚阶段,日本血吸虫病疫情整体处于极低水平,但境外输入性病例时有报道,迫切需要更加快捷、敏感的检测方法,用于病例诊断或风险识别。目的: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方法,建立能简单、快速识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核酸的可视化检测技术,初步评价其对血吸虫中间宿主或终宿主感染早期的检测价值,并通过试剂、时间的折算,分析成本投入情况。方法:以日本血吸虫SjR2和SjG55A作为靶基因,结合Primer Premier 5软件及手工辅助设计引物,通过简易检出限、特异性确定引物序列,初步建立RPA检测方法。以RPA检测为基础,设计探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LFD-RPA检测方法。以PCR方法为平行对照,评价建立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敏感性、特异性及不同终止方式检测结果。制备不同比例混合的阳性钉螺和阴性钉螺基因组,评价LFD-RPA方法的最低检出混合度。分别取毛蚴感染后不同时期钉螺样本,用解剖镜检法判断钉螺感染情况,提取钉螺样本DNA,评价LFD-RPA方法对钉螺不同感染阶段的血吸虫核酸检测能力,进行RPA、PCR的平行检测。LFD-RPA方法检测现场采集的钉螺样本,RPA、PCR为平行对照,评价LFD-RPA方法的检测效果。以曼氏血吸虫SmCOX1为靶基因,结合Primer Premier 5软件、手工辅助设计筛选引物,确定最终引物序列,初步建立RPA检测方法。以RPA检测为基础,设计探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LFD-RPA检测方法。以文献中针对曼氏血吸虫Sm1-7基因设计的引物为基础,设计特异性探针,探索最佳反应温度及时间,建立LFD-RPA检测方法。以PCR为平行对照,评价建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及与特异性。建立40尾、80尾曼氏血吸虫尾蚴梯度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简称“40尾组”、“80尾组”),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收集小鼠粪便及血清,提取DNA,用PCR、RPA、LFD-RPA方法进行平行检测,全面评价LFD-RPA方法检测曼氏血吸虫早期感染的效能。随后,收集本实验室常用的血吸虫核酸检测生物学技术的基础数据,包括需要的试剂盒或主要试剂的具体名称、单盒价格、单盒反应次数以及来源。计算不同检测方法的每个样本投入成本,包括每个样本检测所需的试剂成本、劳动力成本。以每个样本投入试剂成本、劳动力成本为基础,在设置阴参、阳参的单个样本检测情况下,计算每次检测投入试剂成本、劳动力成本。同时,将96个反应作为不同检测方法批量检测总量。计算批量检测情况下,每个样本检测投入试剂成本、劳动力成本。并按照实验所需仪器数量将每种方法的技术要求划分为简单、一般、复杂、极复杂四个等级,对LFD-RPA和其他核酸检测方法的成本和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以日本血吸虫SjR2、SjG55A为靶基因的LFD-RPA检测方法以及以曼氏血吸虫SmCOX1、Sm1-7为靶基因的LFD-RPA检测方法,各方法的最优反应参数均为39℃、20min。冰上静置、滴加DNA提取液或酚氯仿三种终止LFD-RPA反应的方式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以SjR2、SjG55A为靶基因建立的LFD-RPA方法对含有日本血吸虫靶基因的质粒和成虫基因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copies/μl、102copies/μl和1fg/μl、10fg/μl,SjR2-LFD-RPA更佳,优于对应RPA、PCR方法。SjG55A-LFD-RPA方法与曼氏血吸虫、阳性双脐螺、埃及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大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SjR2-LFD-RPA方法和埃及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大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但可检出曼氏血吸虫、阳性双脐螺,提示与曼氏血吸虫有交叉反应。SjR2-LFD-RPA、SjG55A-LFD-RPA分别能最低检出2000只、1500只阴性钉螺中的1只阳性钉螺,最低检出混合度均高于对应RPA、PCR。SjR2-LFD-RPA、SjR2-RPA、PCR方法均可检出20组1:50的混合阳性钉螺,3中方法的敏感性均为100%。检测日本血吸虫实验室感染钉螺发现,血吸虫感染前6w的钉螺均镜检阴性,自7w出现镜检阳性钉螺,7~11w钉螺镜检阳性率分别为10%、30%、20%、40%、30%;SjR2-RPA在钉螺感染后的1d、3d、5d、1~11w 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90%、70%、50%、70%、60%、70%、60%、50%、20%、30%、70%、50%、50%、50%。SjR2-LFD-RPA 在钉螺感染后的1d、3d、5d、1~11w 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90%、80%、70%、70%、60%、60%、70%、70%、30%、30%、70%、50%、50%、5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SjR2-LFD-RPA、PCR、RPA的总检出率高于解剖镜检法。对现场采集共1550只钉螺的31管钉螺混合DNA的检测结果显示,SjR2-LFD-RPA的检出率为12.90%,其他方法均为阴性。建立的SmCOX1-LFD-RPA对质粒、曼氏血吸虫成虫基因组DNA检出限达到 10copies/μl、1fg/μl,均高于对应 RPA 及 PCR。建立的 Sm1-7-LFD-RPA 对质粒、成虫基因组DNA的检出限更高,达到1copies/μl、1fg/μlSmCOX1-LFD-RPA、Sm1-7-LFD-RPA对曼氏血吸虫、阳性双脐螺特异,与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阳性钉螺、华支睾吸虫、大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无交叉反应。检测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模型的样本发现,不管是40尾组还是80尾组,SmCOX1-RPA和PCR对感染后1~8w的混合血样、混合粪样均无阳性结果出现。SmCOX1-LFD-RPA、Sm1-7-LFD-RPA检测40尾组混合血样和混合粪样时,均是自感染后3w开始出现较浅条带,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检测条带越来越明显,分别在感染后第8w和第6~8w时条带颜色达到最深;检测80尾组混合血样和混合粪样时,SmCOX1-LFD-RPA、Sm1-7-LFD-RPA均是自1w开始出现较浅条带,1~8w期间条带颜色逐渐变深,感染后第6~8w的条带颜色达到最深。总体上,Sm1-7-LFD-RPA的条带颜色要比SmCOX1-LFD-RPA的明显清晰一些。不同检测方法的成本比较及分析中,计算每次检测总成本后发现,PCR(453 RMB/次检测)>LFD-RPA(400RMB/次检测)>冻干粉态RPA(330RMB/次检测)>LAMP(300RMB/次检测)、液态RPA(300RMB/次检测)。每次检测时间排序为:PCR(2~2.5 h/次检测)>RPA(0.8~1 h/次检测)>LAMP(0.5~1 h/次检测)>LFD-RPA(0.4~0.6h/次检测)。以96个反应为一批量检测,计算不同检测方法的每批检测时间为:PCR(2~2.5 h/批检测)>RPA(3.2~4 h/批检测)>LAMP(2~4h/批检测)>LFD-RPA(1.6~2.4h/批检测)。批量检测情况下,每个样本检测投入总成本情况:LFD-RPA(112.77 RMB/批量每个样本)>冻干粉态RPA(61.92 RMB/批量每个样本)>LAMP(60.64 RMB/批量每个样本)>液态RPA(51.06 RMB/批量每个样本)>PCR(5.81 RMB/批量每个样本)。按是否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分析实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PCR检测方法和RPA归为“复杂”,而LAMP检测方法和LFD-RPA检测方法“简单”。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核酸检测LFD-RPA技术,具有较低检出限,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获取方式直接。SjG55A-LFD-RPA可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混合钉螺的检测,SjR2-LFD-RPA对曼氏血吸虫有交叉反应。基于SmCOX1、Sm1-7靶基因建立的LFD-RPA检测方法具有较低检出限,和其他虫种无交叉反应,有望用于曼氏血吸虫早期感染宿主识别。LFD-RPA作为较新的核酸检测技术,目前检测成本较高,但由于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今后用于血吸虫病现场检测及风险监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雷蕾,龚艳凤,李志宏,郑建刚[3](2021)在《2018年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掌握江西省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情况,为今后加强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对江西省原丝虫病流行区的在册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个案随访调查,并通过线索调查搜索遗漏患者,对各流行区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进行调查。结果 2018年,江西省尚存慢性丝虫病患者802例,分布在56个县(市、区)。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85.41%为70岁以上者;有淋巴管/结炎、淋巴水肿或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等症状者分别占58.60%、93.89%、17.21%和3.62%。全省在56个流行县(市、区)设立了273个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点,2018年共开展关怀照料活动306次。结论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但仍应加强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工作。

黄帅钦[4](2018)在《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被生物控制的分子机制初步探究以及MIF细胞因子在湖北钉螺对日本血吸虫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功能分析》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2.5亿人感染血吸虫,还有78个国家和地区的将近7.79亿人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20万人死于血吸虫病,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湖北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其在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湖北钉螺还可作为一种鱼类吸虫-外睾吸虫(Exorchissp.)的中间宿主,研究发现应用无害的外睾吸虫能够成功地在其媒介钉螺体内对血吸虫幼虫进行生物控制,即钉螺在先感染外睾吸虫之后可以拮抗再入侵的血吸虫幼虫,后进入钉螺体内的血吸虫幼虫发育全部不正常、受阻,并最终全部被杀死。本文首先对血吸虫病疫区江西省星子县鄱阳湖流域进行生物控制资源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在2012-2016年间共解剖野生鲶鱼494条,其中感染外睾吸虫的鲶鱼共有325条,总的感染率约为65.79%,总的平均感染强度为14.21条;在2012-2015年间共检查了 19528粒钉螺,其中外睾吸虫阳性钉螺总数为216粒,感染率约为1.11%,血吸虫阳性钉螺为12粒,感染率约为0.06%。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鄱阳湖区鲶鱼外睾吸虫感染率很高,湖北钉螺外睾吸虫的感染率也要远远高于血吸虫的感染率,表明外睾吸虫的资源较为丰富,不仅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未来生物控制方法的普及和实施提供支持。鉴于目前在湖北钉螺内在分子和细胞机制等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极为匮乏,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唐崇惕教授和郭跃博士、上海兽医研究所的林矫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乔中东教授以及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王升跃教授共同合作对四种不同感染情况的湖北钉螺转录组进行测序以及差异表达谱进行分析,我们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可能在生物控制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分子,例如MIF(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和TRX(Thioredoxin,硫氧还蛋白)等;通过数据分析、文献查阅和实验验证,并结合生物控制过程中所观察到的表型,我们确定了本文中所重点研究的目标分子湖北钉螺MIF,即OhMIF。MIF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宿主抵抗外来微生物和病原入侵以及免疫细胞促炎症反应中均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在本文中,我们根据钉螺转录组中得到的湖北钉螺MIF(OhMIF)全长cDNA序列,成功地从钉螺体内对OhMIF进行了克隆,接下来我们利用点突变以及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对重组OhMIF蛋白(rOhMIF)和其突变体OhMIFP2G重组蛋白(rOhMIFP2G)分别进行了表达和纯化,并对其互变异构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rOhMIF呈现出依赖于第二位脯氨酸(Pro2)的D-多巴胺互变异构酶活性,并且该酶活性能够被哺乳动物MIF特异性抑制剂ISO-1所抑制,表明该结合位点是保守的;除此之外,我们又分别对rOhMIF和rHsMIF(人类MIF重组蛋白)的D-多巴胺互变异构酶活性的动力学常数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出rOhMIF对底物的亲和力以及催化效率要均低于rHsMIF;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证实rOhMIF还呈现出利用DTT作为还原剂来还原胰岛素的氧化还原酶活性,而哺乳动物MIF则是利用GSH作为还原剂;而且,我们还通过体外注射实验证实rOhMIF和其突变体rOhMIFP2G均能够促进ERK1/2的磷酸化和活化,表明rOhMIF的互变异构酶活性对于该功能的发挥并不是必需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证实OhMIF在钉螺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钉螺血淋巴细胞中定位在细胞质;同时我们还发现当钉螺感染血吸虫之后,OhMIF的表达量有着明显的上调,表明其在钉螺对于血吸虫入侵进行免疫防御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究OhMIF在钉螺免疫系统中的功能,我们首先根据细胞体积和细胞颗粒密度对钉螺血淋巴细胞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并采用体外喂食法对OhMIF在钉螺体内的表达量进行敲低;实验结果显示OhMIF敲低之后能够显着地降低吞噬性血淋巴细胞在总的循环性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同时较大体积以及较高颗粒密度血淋巴细胞的比例也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表明OhMIF在血淋巴细胞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实验证实OhMIF能够有效地促进吞噬性血淋巴细胞向着血吸虫感染部位进行迁移。由于我们从上述四种不同钉螺样品的转录组测序和差异表达分析中只是拿到了很少一部分数据,为了以后能够更好、更加深入地进行后续的研究,接下来我们又采用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究生物控制作用的内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共得到了 46162条独立的湖北钉螺unigene,利用iTRAQ技术共鉴定到了 3811个蛋白,分别对得到的基因和蛋白进行功能分类和注释分析,并以此作为数据库,对四种不同感染情况钉螺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然后针对其中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两组差异蛋白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即Common组(146个)和Only组(195个),经过功能分类与注释分析,找到了一些可能在钉螺免疫防御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蛋白。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利用外睾吸虫在钉螺体内对血吸虫进行生物控制的表型、四种不同感染情况钉螺转录组测序和差异表达分析以及MIF的研究进展和功能综述,进而确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目标分子-OhMIF。接着我们又对OhMIF进行了鉴定及其生物学活性的测定和分析,发现OhMIF在不同吸虫感染情况钉螺体内以及不同时间血吸虫感染钉螺体内的表达量均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又通过实验证实OhMIF在钉螺对于血吸虫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以后更广泛、全面地探究该生物控制过程的内在机制,我们还通过转录组与蛋白质组相结合的方式鉴定出了一些可能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差异表达分子。本文是首次对湖北钉螺免疫相关分子进行功能性的探究,相信本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或许可为以后钉螺中其它关键分子的研究提供模板,本文中的内容也将会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探究和理解宿主与寄生虫的相互关系。但是由于这些方面研究的信息和材料尚且不足,很多的实验研究仍处于早期的探讨摸索阶段,难免会存在许多不足和短缺之处,我们今后会更加仔细、全面地对钉螺的免疫防御系统展开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地了解钉螺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生物控制提供更加详细的科学依据。

钟芳敏[5](2016)在《阿维菌素B1a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分子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Sreptomyces avermitilis)产生的一类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初由日本学者大村智和美国默克公司研究组在日本静冈土壤中发现并分离,后经鉴定其为一个新种,并且发现其发酵液对动物寄生虫及多种农业害虫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它由A1a、A2a、B1a、B2a、A1b、A2b、B1b和B2b等8个组分组成,其中B1a的驱虫活性最强。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生物农药的认识,阿维菌素作为一种生物农药而备受人们青睐,然而目前的工业生产阿维菌素B1a的菌株产量并不是很高,因此提高菌株的生产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从诱变育种和分子改造两方面提高菌株产阿维菌素B1a的效价。首先对出发菌株A3进行复壮,得到编号为A19的菌株,其B1a的产量为3050μg/mL。然后使用二乙烯亚胺对复壮菌株A19进行诱变处理,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突变株A270,其阿维菌素B1a产量为4372μg/mL,较A19提高43.3%。接着对A270菌株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和再生,筛选到B1a突变株A1102,其B1a产量为4509 μg/mL。选取原生质体诱变筛选所得到的优良菌株A1102,A1116,A1124,A1142,A1119和A1022作为基因组改组亲本,分别用紫外照射5min,0.3%二乙烯亚胺作用15分钟,50 ℃热灭活5 min等方法灭活后等比例混合,40%PEG 6000静置处理30 min,诱导多亲本间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组改组,经3轮基因组改组,最终筛选得到菌株G310,其B1a产量为5451 μg/mL,较A1102和A19菌株分别提高20.9%和 78.7%。利用基因敲除手段,将高产菌株G310基因组DNA上阿维菌素合成基因簇中的aveD基因进行敲除,导致产物中的A组分消失,筛选突变菌株结果得到一株aveD基因敲除的菌株AK10,其产量为5950μg/mL,较G310和原始菌株A19分别提高9.1%和95%。同时由于阿维菌素的聚酮合成酶aveA1基因中第二个modu1e的DH为部分活性,即部分催化碳23位上的轻基脱水反应。而下游的合成酶各个domain不能区分此位置上的脱水发生与否,就直接进行下游反应,造成在产物中组分1和组分2相当。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酶构建敲除质粒和替换质粒的方法,将已经证实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红霉素DH替换原始的DH结构,实现DH的完全脱水功能,从而减少或完全消除羟基组分,以期得到只产阿维菌素“1”组分的菌株,提高阿维菌素B1a的产量。

肖建珍[6](2015)在《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文中提出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广泛地运用到卫生防疫工作的成功实践和伟大发明,同时也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从1952年到现在,经历约62年的历史考验。六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爱国卫生运动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卫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背景范围内,开展了具有区域特色富有成效的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20世纪50年代的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以区域研究为特色,尝试还原当年的历史事件。课题共有三个章节,分别从江西爱国卫生运动的兴起、过程回顾及当时的表现展开由浅入深的分析、研究。第一章节的研究内容,结合了当时国内的社会背景,对发起爱国卫生运动已经具备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进行回顾。以此为基础,把建国前后江西的卫生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这也是为第二部分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二章节的研究内容,立足于建国后的江西省情,章节稍有些琐碎,但它们都是卫生运动的有力见证。从一开始卫生机构组建与宣传,到接下来的反细菌战与除四害运动,到后来的城乡卫生改造和建设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第三章节的研究内容,通过指示精神、领导及卫生负责人等的相关讲话稿,对卫生运动取得的成绩、卫生运动中的不足及经验教训,进行呈现和概括总结。选题的尾声,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笔者阐述自己对江西卫生运动的理解与认识,以此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地方特色的卫生运动研究。

冯欣宇[7](2012)在《中华按蚊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1828隶属按蚊属(Genus Anopheles)、按蚊亚属(Subgenus Anopheles)的赫坎按蚊种团(An. hyrcanus group)。中华按蚊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其分布区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多年的研究显示中华按蚊在我国不同地理分布区,生态习性和媒介效能存在一定差异,故亟待深入阐明其遗传学基础。本研究基于mtDNA-COI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检测中华按蚊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程度,并分析免疫相关基因在赫坎按蚊种团成员种的适应性进化。本课题的研究策略如下:①对中华按蚊部分基因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发现与冈比亚按蚊免疫相关基因同源性高的contig。②设计引物,建立扩增中华按蚊,及其近缘种免疫相关基因的反应体系。③在中华按蚊分子鉴别的基础上,分析Toll6和SRPN14基因,以及mtDNA-COI的多态性,检测我国中华按蚊群体的遗传差异和结构,探讨不同群体的遗传分化现象。④分析赫坎按蚊种团不同成员种的SRPN14及Toll6基因序列,探讨该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和选择模式。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在中华按蚊基因组中获得了19条contig与GenBank数据库的免疫相关基因同源性高,其中17条为冈比亚按蚊的免疫相关基因。2、成功扩增获得了中华按蚊的2个免疫相关基因部分片段,分别与冈比亚按蚊的信号通路基因Toll6和编码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的效应基因SRPN14同源。3、分析了来自我国16个群体459个个体的中华按蚊mtDNA-COI序列,比对显示共251个单倍型,其中41个为群体间共享,家系网络图显示各单倍型呈高水平的平行演化;群体内序列差异最大的是河南(11.83246±3.59614,6.71265±3.57225),最小的是辽宁(4.30562±1.88608,2.60952±1.65685),各群体内单倍型之间的差异性范围为0.709(云南)-0.998(安徽)。云南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均较大,最大的是与四川群体之间,Fst为0.6220;但9对群体之间的Fst为负数,提示其间的遗传分化极小。AMOVA计算结果显示群体内遗传变异大于群体间,群体内差异占总差异的83.14%,群体间占16.86%。所有群体的Fst值为0.168,提示中华按蚊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中等水平。Mantel检验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差异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增大(R2=0.006,P=0.073),群体遗传分布格局符合距离隔离模型。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结果均显示我国中华按蚊群体处于近期扩张状态。4、分析中华按蚊16个群体的免疫相关基因Toll6和SRPN14的多态性,结果均显示其序列类型数目多,而在群体间共享的非常少;序列的变异在群体间非常小,仅占总变异的5.05%(Toll6)和5.37%(SRPN14),差异主要存在群体内个体间;所有群体的Fst值为0.055(Toll6)和0.054(SRPN14),其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分析Toll6和SRPN14基因中华按蚊群体间的适应性进化,结果显示均受到负选择压力的影响,足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5、分析赫坎按蚊种团9成员种的免疫相关基因Toll6和SRPN14的多态性,结果均显示其多态性程度在种间大于种内;聚类关系显示,基于Toll6基因的拓扑结构与依据ITS2和形态特征的种间亲缘关系一致;而基于SRPN14基因的结果存在部分差异;Toll6和SRPN14基因的进化在成对种间均是受到负选择压力。媒介按蚊对疟原虫的免疫反应可决定其在蚊体内的生存和发育,故按蚊免疫相关基因应是新型疟疾控制方法中最具潜力的目标基因,按蚊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也将为病原体-媒介的共进化关系提供新的解释,为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龚艳凤,李志宏,金锦扬,张昆照,郑建刚[8](2008)在《江西省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江西省慢性丝虫病的患病情况,估算慢性丝虫病患病人数。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所调查乡(镇),在抽取的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村调查慢性丝虫病患病情况。结果75个流行县共调查249个流行乡(镇),708个流行村,703489人,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674例。患者以象皮肿为主,占92.88%;年龄以>60岁居多,占89.91%;病程以≥20年者为主,占93.62%。全省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为0.10%。全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推算数为24103人。结论江西省遗留慢性丝虫病患者人数众多,关怀照料工作任务繁重。

徐幼林[9](2007)在《庐山区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庐山区丝虫病流行与防治资料,总结消灭丝虫病后丝防工作经验。[方法]经半个多世纪的摸底调查、普查和复查,查清了丝虫病的流行程度、范围、虫种和蚊媒,积极治疗感染者。[结果]1984年达到基本消灭,1996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并通过达标验收。[结论]近年调查显示,防治措施行之有效。

许明锋,沈明杰[10](2007)在《2006年我市科技创新十大亮点》文中认为本报讯(记者 许明锋 实习生 沈明杰)2006年我市科技创新亮点频出。前日,我市科技工作者结合实际,综观全年,评选出了全市2006年科技创新十大亮点: 1、国家星火有机硅材料产业基地的核心企业-江西星火有机硅厂的″50KT/A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及?

二、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基于LFD-RPA的主要肠道血吸虫核酸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2 血吸虫病的实验检测技术
        1.3 LFD-RPA检测技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3.1 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的LFD-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3.2 快速检测曼氏血吸虫核酸的LFD-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3.3 LFD-RPA检测方法的成本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FD-RPA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提取
        1.5 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1.6 LFD-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1.7 LFD-RPA方法的检测效能评价
    2 结果
        2.1 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2.2 LFD-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2.3 LFD-RPA方法的检测效能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LFD-RPA检测曼氏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实验模型构建及样本采集
        1.3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重组质粒构建及平行PCR对照的建立
        1.6 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1.7 LFD-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1.8 LFD-RPA对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样本的检测评价
    2 结果
        2.1 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2.2 LFD-RP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2.3 感染小鼠样本的检测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LFD-RPA反应的成本比较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基础数据
        2.2 仪器方面
        2.3 技术要求方面
        2.4 成本方面
    3 讨论
    4 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主要肠道血吸虫检测方法、特点及成本整理表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申请专利与发表文章
致谢
附件

(3)2018年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
    1.5 伦理学声明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病例分布情况
        2.2.1 地区分布
        2.2.2 人群分布
    2.3 患者症状
        2.3.1 淋巴管/结炎
        2.3.2 淋巴水肿(象皮肿)
        2.3.3 乳糜尿
        2.3.4 鞘膜积液
    2.4 关怀照料情况
3 讨论

(4)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被生物控制的分子机制初步探究以及MIF细胞因子在湖北钉螺对日本血吸虫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血吸虫病与血吸虫
    1.2 日本血吸虫
        1.2.1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1.2.2 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结构
        1.2.3 日本血吸虫病的症状
        1.2.4 中国血吸虫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情况
    1.3 湖北钉螺
        1.3.1 湖北钉螺的分布及分类
        1.3.2 湖北钉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1.4 外睾吸虫及其生活史
    1.5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的生物控制
    1.6 转录组比较分析湖北钉螺MIF (OhMIF)的差异表达
    1.7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研究进展
        1.7.1 MIF的发现
        1.7.2 MIF的结构
        1.7.3 MIF的生物学功能
    1.8 立题背景及依据
第二章 鄱阳湖区生物控制资源初步调查及湖北钉螺MIF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2.1 实验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鄱阳湖区野生鲶鱼外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与统计
        2.3.2 鄱阳湖区钉螺外睾吸虫及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与统计
        2.3.3 OhMIF在四种不同感染情况钉螺中表达情况的验证
        2.3.4 OhMIF的编码序列及理化性质分析
        2.3.5 OhMIF多重序列比对及分析
        2.3.6 OhMIF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2.3.7 OhMIF的结构预测及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湖北钉螺MIF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检测与分析
    3.1 实验目的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湖北钉螺总RNA的提取
        3.3.2 OhMIF基因的克隆以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3.3 OhMIF基因的原核诱导表达、纯化及浓缩
        3.3.4 重组OhMIF蛋白多巴胺互变异构酶活性初步测定
        3.3.5 氨基酸位点特异性突变
        3.3.6 N端脯氨酸对于重组OhMIF多巴胺互变异构酶活性是必需的
        3.3.7 ISO-1可有效地抑制重组OhMIF多巴胺互变异构酶的活性
        3.3.8 重组OhMIF多巴胺互变异构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3.3.9 重组OhMIF氧化还原酶活性的检测
        3.3.10 OhMIF抗血清的制备与纯化
        3.3.11 互变异构酶活性对于OhMIF促进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并不是必需的
    3.4 讨论
第四章 MIF细胞因子在湖北钉螺对日本血吸虫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4.1 实验目的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OhMIF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变化
        4.3.2 OhMIF在湖北钉螺体内的组织分布
        4.3.3 OhMIF在湖北钉螺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4.3.4 dsRNA介导的OhMIF表达水平的敲低
        4.3.4.1 OhMIF dsRNA的合成
        4.3.4.2 OhMIF表达水平的敲低及检测
        4.3.5 湖北钉螺血淋巴细胞的鉴定与分类
        4.3.5.1 基于血淋巴细胞的体积进行分类
        4.3.5.2 基于血淋巴细胞的颗粒密度进行分类
        4.3.6 敲低OhMIF表达水平能明显减少吞噬性血淋巴细胞的比例
        4.3.7 OhMIF在血淋巴细胞的成熟与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3.8 OhMIF能够促进血淋巴细胞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迁移和附着
        4.3.8.1 OhMIF在湖北钉螺体内能够促进血淋巴细胞向血吸虫感染部位的迁移
        4.3.8.2 OhMIF能够在体外促进血淋巴细胞向血吸虫抗原的迁移和附着
    4.4 讨论
第五章 湖北钉螺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相结合鉴定生物控制血吸虫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分子
    5.1 实验目的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阴性湖北钉螺转录组分析
        5.3.1.1 湖北钉螺原始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5.3.1.2 转录组数据的从头组装
        5.3.1.3 转录组数据基因注释信息统计
        5.3.1.4 转录组数据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析
        5.3.2 四种不同感染况钉螺全蛋白的完整性鉴定
        5.3.3 利用iTRAQ技术对钉螺蛋白质组的测定与质量评估
        5.3.3.1 肽段匹配误差分布
        5.3.3.2 钉螺蛋白质鉴定的基本信息
        5.3.4 iTRAQ蛋白质组学全谱分析
        5.3.4.1 GO功能分类注释分析
        5.3.4.2 KOG功能注释分类分析
        5.3.4.3 KEGG注释通路分类分析
        5.3.5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5.3.5.1 差异表达蛋白统计
        5.3.5.2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注释分析
    5.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图表索引
附录2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阿维菌素B1a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分子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符号说明
绪论
    1 阿维菌素及其重要衍生物
    2 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
        2.1 阿维菌素生物合成途径
        2.2 阿维菌素生物合成中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3 阿维菌素B1a高产的育种策略
        3.1 诱变育种
        3.2 代谢工程育种
        3.3 基因组改组
        3.4 基因敲除育种
    4 阿维菌素B1a高产的发酵策略
    5 国内外阿维菌素B1a育种及研究现状
    6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阿维菌素B1a组分高产菌株的选育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菌种
        1.2 培养基与溶液
        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1.4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阿维链霉菌高产菌株选育简明技术路线图
        2.2 孢子诱变
        2.2.1 出发菌株A的复壮
        2.2.2 阿维菌素B1a筛选方法的建立
        2.2.3 阿维链霉菌的孢子萌发
        2.2.4 二乙烯亚胺对孢子的致死曲线
        2.2.5 阿维链霉菌对链霉素的耐受度
        2.3 原生质体诱变和再生
        2.3.1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2.3.2 酶解破壁制备原生质体
        2.3.3 原生质体的再生
        2.3.4 原生质体计数
        2.3.5 紫外诱变原生质体
        2.4 基因组改组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孢子诱变
        1.1 原始菌株A的复壮
        1.2 分光光度计及HPLC法测定阿维菌素B1a含量相关性
        1.3 孢子悬液中菌丝的显微生长图
        1.4 二乙烯亚胺对阿维链霉菌的致死曲线
        1.5 阿维菌素对链霉菌的耐受度
        1.6 二乙烯亚胺诱变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高产阿维链霉菌的结果
        2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2.1 阿维链霉菌的生长曲线的绘制
        2.2 不同浓度的甘氨酸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再生的影响
        2.4 不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2.5 紫外照射时间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2.6 原生质体诱变与再生结果
        3 基因组改组
        3.1 亲本原生质体灭活
        3.2 基因组改组结果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O-甲基转移酶基因aveD基因的敲除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菌株,载体和质粒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培养基
        1.5 主要溶液
        1.6 本实验所用PCR引物
        2 实验方法
        2.1 确认是否存在O-甲基转移酶基因aveD基因
        2.1.1 菌体培养
        2.1.2 链霉菌总DNA的少量快速提取
        2.1.3 aveD基因扩增
        2.1.4 aveD基因片段回收
        2.1.5 构建含aveD片段的pMDaveD质粒
        2.2 aveD基因敲除质粒的构建
        2.2.1 扩增aveD基因的上下游片段
        2.2.2 扩增上下游片段的PCR验证
        2.2.3 PSK1、PSK3和PSK5质粒的构建
        2.2.4 PSK8质粒的构建
        2.2.5 P0J10质粒的构建
        2.2.6 PSK10质粒的构建
        2.3 敲除质粒导入阿维链霉菌
        2.4 敲除菌株的验证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1 验证阿维链霉菌中是否存在O-甲基转移酶基因aveD基因
        2 敲除质粒的构建
        2.1 arveD基因上下游片段的扩增
        2.2 PSK1、PSK3和PSK5质粒的构建
        2.3 PSK8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2.4 POJ10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2.5 PSK10质粒的构建和筛选
        2.6 验证菌株是否具有Thio、Apra和Apc抗性
        2.7 敲除菌株的筛选
        2.7.1 敲除菌株的PCR验证
        2.7.2 敲除菌株发酵液组分的分析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聚酮合成酶aveA1的脱水酶基因替换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菌株和质粒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培养基
        1.5 主要溶液
        1.6 本实验所用PCR引物
        2 实验方法
        2.1 聚酮合成酶aveA1的脱水酶基因的敲除质粒的构建
        2.1.1 脱水酶基团上下游目的条带的扩增
        2.1.2 上下游片段的目的条带回收
        2.1.3 脱水基团敲除质粒GSKA1的构建
        2.1.4 脱水基团敲除质粒GSKA2的构建
        2.2 含红霉素eryAⅡ module 4脱水酶基因替换质粒的构建
        2.2.1 GSKA3的构建
        2.2.2 GSKA4的构建
        2.3 敲除质粒和替换质粒的效果验证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1 聚酮合成酶aveA1的脱水酶基因的敲除质粒的构建
        2.1.1 阿维链霉菌脱水基因的扩增
        2.1.2 GSKA1质粒的筛选
        2.1.3 GSKA2质粒的筛选
        2.2 含红霉素eryAⅡ module 4脱水酶基因替换质粒的构建
        2.2.1 GSKA3质粒的筛选
        2.2.2 GSKA4质粒的筛选
        2.3 敲除质粒和替换质粒的效果验证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2.1 脱水酶替换菌株的筛选
        2.2 阿维菌素“b”组分的敲除
        2.3 对比高产菌株与低产菌株基因及蛋白的差异
        2.4 发酵工艺优化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简要说明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动因及区域性研究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阶段性内容研究
        (三)爱国卫生运动中国特色的研究
        (四)不同角度爱国卫生运动的研究
        (五)国外对爱国卫生运动的研究
    三、创新与不足
    四、史志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史志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兴起背景
    第一节、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渊源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缘起
    第二节、爱国卫生运动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建国前后江西省的医疗卫生发展概况
第二章 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过程
    第一节、组织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卫生宣传教育的开展
        (一)宣教机构
        (二)宣教形式
        (三)宣教活动
    第三节、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措施
        (一)宣传组织反细菌战
        (二)开展除“四害”的工作
    第四节、开展城乡卫生的改造和建设
        (一)基本卫生设施建设
        (二)环境卫生改造
第三章 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第一节、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的成就
        (一)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面貌呈现新景象
        (二)促进了生产丰收,改善了群众的健康状况
        (三)给群众传播了卫生科技知识
    第二节、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局限
    第三节、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教训
        (一)坚持政治挂帅和领导重视,负责干部亲自动手,是爱国卫生运动顺利开展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紧密联系群众是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巨大胜利的关键
        (三)宣传与组织工作,必须相辅而行,两者缺一不可
        (四)从生产出发,密切结合生产,发扬相互协作精神,是使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五)正确贯彻执行中西结合、土洋并举、点面结合、以土为主的方针,是消灭疾病的正确路线
        (六)做好定期检查督促,表扬批评,广泛开展协作友谊竞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宁都、零陵、江陵三县协作友谊竞赛书
    二、进行曲歌词
致谢
读研期间的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7)中华按蚊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中华按蚊的基本生物学
    二、我国中华按蚊群体的遗传差异和结构
    三、按蚊的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一部分 中华按蚊免疫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鉴定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和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mtDNA-COI和免疫相关基因的中华按蚊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和分析
    四、讨论
第三部分 SRPN14及Toll6赫坎按蚊种间分子进化研究
    一、材料禾口方法
    二、结果和分析
    三、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8)江西省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1.2 调查内容
    1.3 病例分类
2 结果
    2.1 患病情况
    2.2 地区分布
    2.3 性别与年龄分布
    2.4 病程
    2.5 与防治前微丝蚴率的关系
3 讨论

(9)庐山区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特征
2 丝虫病流调与防治历程[1]
    2.1 调查摸底治疗阶段 (1955—1965年)
    2.2 普查普治阶段 (1970—1980年)
    2.3 复查复治阶段 (1981—1983年)
3 防治对策
4 基本消灭丝虫病考核抽查[1]
5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监测[1]
    5.1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内监测情况 (1985—1996年)
    5.2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监测情况 (1996年后)
6 消灭丝虫病后的丝防工作
7 经验

四、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LFD-RPA的主要肠道血吸虫核酸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D]. 王丽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3]2018年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现况调查[J]. 雷蕾,龚艳凤,李志宏,郑建刚.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01)
  • [4]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被生物控制的分子机制初步探究以及MIF细胞因子在湖北钉螺对日本血吸虫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功能分析[D]. 黄帅钦. 厦门大学, 2018(08)
  • [5]阿维菌素B1a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分子改造[D]. 钟芳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1)
  • [6]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D]. 肖建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 [7]中华按蚊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 冯欣宇.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8]江西省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J]. 龚艳凤,李志宏,金锦扬,张昆照,郑建刚.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8(06)
  • [9]庐山区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分析[J]. 徐幼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7(06)
  • [10]2006年我市科技创新十大亮点[N]. 许明锋,沈明杰. 九江日报, 2007

标签:;  ;  ;  ;  

九江市淋巴丝虫病防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