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示踪法单孔裂隙岩渗流研究

同位素示踪法单孔裂隙岩渗流研究

一、Study of fissured-rock seepage flow with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single borehole(论文文献综述)

李仁海[1](2020)在《甘肃北山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及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释放出来的放射性核素,会分散到水中,并通过地下水的载体作用从地质圈迁移到生物圈。地下水流速流向有助于了解地下水赋存状态和查明地下水循环模式,可为开展核素迁移、处置场址长期安全评价等研究提供依据。充分认识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运动规律,有助于评价处置场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地下水流速流向成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水文地质研究中关键参数。获得地下水流速流向数据,可为地下水渗流场模拟及高放废物处置库水文地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相关成果对于推动充电法流速流向测定在低渗透裂隙岩地区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前人资料获取了区内地形地貌特征、气象水文特征、基础地质特征;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充电法分三种试验条件测定区内钻孔BSQ11地下水实际流速和流向,注水试验法测定BSQ11地下水渗透流速,获得了钻孔BSQ11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概化研究区地质结构和和含水层特征,开展了研究区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出钻孔BSQ11周边地下水流场。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是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SO4型,TDS平均值为4.35g/L。2、区域内浅层地下水样品中δ18O和δD相对富集;沟谷地带土壤饱和渗透系数(Kfs)最大值为7.39×10-4 m/s,最小值为1.94×10-6 m/s,在垂向上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减小。3、充电法测定钻孔BSQ11地下水实际流速过程中共进行33次电位观测,获得25个地下水实际流速值,总体上看浅部地下水实际流速介于4.48×10-4~4.58×10-3m/s之间,平均值为1.26×10-3 m/s,地下水流向介于41~70°之间。4、注水试验法计算出钻孔BSQ11渗透系数介于7.04×10-6~1.03×10-5 m/s之间,平均值为8.31×10-6m/s,地下水渗流速度介于2.11×10-7~3.08×10-7m/s之间,平均值为2.49×10-7m/s。5、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表明地下水在钻孔BSQ11四周的流向为从从南西流向北东;渗流模型范围内地下水沿着断层F1、F2走向方向流动,垂直于断层F3走向方向流动;模型计算的地下水系统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46.61m3/a,总排泄量为45.38m3/a,均衡差为1.23m3/a,基本达到平衡状态。

王朋辉[2](2019)在《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广西桂林甑皮岩地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岩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巨大但分布不均,生态系统功能重要但脆弱,人口密度大但经济欠发达。保障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相关双赢关系,需要对南方典型岩溶水系统的深入研究。桂林甑皮岩古人类文化遗址受水害威胁,岩溶管道发育、分布并不十分清楚,径流、排泄等水动力过程的认识存在分歧。利用野外调查,示踪试验,钻探物探等基础资料分析,水化学、同位素测试分析,水位动态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等方法和手段,对甑皮岩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的介质场、水动力场、水化学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系统介质主要为溶洞及NS、NE、NW裂隙,最大渗透主轴方向为NE-SW和NW-SE向。岩溶发育具水平、垂向分带特征。P1-P2-P3轴线以西岩溶弱发育,为系统的局部隔水边界,以东岩溶强发育。垂向上分为两个岩溶强发育带,深部岩溶不发育。岩性、构造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分带的决定因素。洞穴系统为构造控洞成因,沿层面三层阁楼式展布。(2)系统划分为NS和NW-SE两条径流系统。P2中的岩溶泉为地下水水平径流遇局部隔水层阻滞,转为垂向径流,承压水流在岩溶强发育区出露形成。(3)水化学类型以HCO3-Ca类型为主,Na+、Mg2+、SO42-含量高是由于C12H25SO3Na以及硅酸盐类物质的输入。ZK10中Ca2+、SO42-浓度低的原因是SO42-被还原为SO32-,足量的SO32-与Ca2+反应,生产CaSO3沉淀后输出。(4)大气降水是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补给高程上限为155 m,黄村断裂为研究区西北的补给边界。提出神经网络与WTF结合的方法,计算2017年补给系数为18.33%,补给量为1.325×104 m3/a。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甑皮岩岩溶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靠性较强。(5)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事件响应的空间变异由岩溶发育程度、含、导水介质类型以及介质之间的连通性决定;时间变异体现在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滞后时间的差异,这是由累积降雨量、前期降雨量、地下水埋深以及导水介质类型决定的。时空变异特征具体表现为:岩溶强发育、扩散流导水的含水体水位对降雨的响应表现为缓升缓降,水位自相关性强;发育岩溶管道的含水体水位表现为陡升陡降,水位自相关系数衰减速率快,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短,互相关函数图呈多峰型。

孙志伟[3](2019)在《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及含水层水力层析扫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的流速、流向作为含水层渗流场重要的参数,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防治、污染物运移和工程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地下水埋藏于地表以下,想要直接测量地下水的流速流向十分困难,地层中非均质含水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会引起地下水运动的复杂性。地下水的流动特性可以反映含水层渗流场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地下水流速和流向的探测不仅可以得到含水层渗流参数,还有助于对非均质含水层的刻画。然而,传统水文地质学中测量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方法周期长,难以保证精度;基于点稀释原理的人工同位素示踪法,所用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有损试验人员的健康并且会对地下水会造成污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方法,把温度作为示踪剂,通过对温度数值的测量进而探测出地下水的流速、流向。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研究具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易于测量,并且不会改变地下水渗流场的物质组成等优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其研究成果如下:(1)研制了地下水流速流向温度示踪探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流速流向探头、试验砂箱系统、水循环系统、渗流流速调节系统等重要部分,可以模拟出不同温度状态下的不同的地下水水平流速,并且研制了可以360°旋转的地下水流向温度探头。(2)开展了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探测研究。利用地下水流速流向温度示踪探测试验系统,在地下水流速的研究中,分析了在不同地下水渗流速度条件下,地下水水温、流速探头尺寸和流速探头内热流流速对进出探头两端温度差值的影响;在地下水流向的研究中,分析了在不同地下水渗流流向条件下,地下水水温、地下水渗流流速和流向探头内热流流速对进出探头两端温度差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温度示踪的流速、流向经验公式。(3)研究了地下水流速对含水层渗流特性刻画的影响。通过自行研制的地下水含水层层析扫描试验系统,开展了有无地下水流速条件下的抽水试验,分析了地下水流速对含水层渗流特性刻画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地下水流速条件下,正演得到的监测井内水位变化、拟合曲线K值、总水头中低水头区域范围、压力水头分布等数值以及反演得到的含水层渗流特性分布场等信息全面优于无地下水流速情况。

陈亮,何健健,高为壮,李月奇,姚斌斌[4](2017)在《单孔反稀释模型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前人在反稀释模型公式推导过程中的不足,将反稀释模型和渗流场畸变理论相结合,重新推导了反稀释模型相关公式,在推导过程中仔细区分孔水流速、含水层达西流速等相关量的差异,有助于消除误解.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利用两种不同粒径的均匀砂,在不同水头差下对反稀释模型进行室内试验验证,对由土层不均性产生的误差,采用流速二次修正参数较好地消除了该误差,试验结果表明反稀释模型是正确的.将模型应用于含水层达西流速的计算,计算得到的模型值与试验值相差不大.

万继伟,陈艳国,崔超,雷升云,宋健健[5](2017)在《引汉济渭工程黄三隧洞地下水渗流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引汉济渭工程黄三段深埋长输水隧洞岩性复杂多变,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为深入分析黄三段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手段,对黄三隧洞沿线钻孔、大坪隧道、良心河、沙坪河等区域进行现场测试及取样室内分析。通过对温度、电导、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地下水流速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水文地质测绘、试验等基础性工作,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力联系及连通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三隧洞南部和中部存在富水带,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围岩可划分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贫水区,分别占隧洞全长的7.9%、15.4%、76.7%;实际揭露涌水量与原设计预测情况一致,验证了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严珺凡[6](2016)在《岩土体渗流场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土体中的渗流是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如何掌握岩土体内部渗流场的分布和运移规律,是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渗流监测技术因监测原理、方式和材料等局限,无法满足岩土体渗流监测、分析、评价和预警的需求。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简称DFOS),突破了传统监测技术的局限,可对被测物的温度和应变分布等实现连续、长距离和分布式测量,是21世纪工程监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论文针对岩土体三种渗流场,即岩体裂隙渗流、砂性土渗流和粘性土渗流,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简称DTS),研发出了一种内加热型碳纤维感测光缆,提出了温度特征值的概念,建立了温度特征值与渗流速率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岩土体渗流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室内模型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论文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总结了已有岩土体渗流场的监测技术及其不足,介绍了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优势和在岩土体渗流场监测中的适用性。(2)对岩土体渗流场进行了划分,即岩体裂隙渗流场、砂性土渗流场和粘性土渗流场,并分别对这三类渗流场的特点和水流运动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应的监测技术不足进行了评述。(3)提出了内加热型光纤测温技术的原理,并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该原理的内加热型碳纤维感测光缆,提高了岩土体与渗流间温差,大大增强了渗流场DTS监测的敏感性,使监测量程和精度得到了很大改善。(4)针对岩体裂隙、砂性土和粘性土三种渗流场的特点,采用DTS测温技术,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温度特征值(△T)的概念,建立了 △T与渗流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证明了该监测系统能够对三种岩土体渗流场进行有效和定量的监测,为岩土体渗流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5)建立了岩土体渗流场DTS监测系统。结合岩土体渗流的特点,提出了岩土体渗流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渗流场监测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包括事件点监测、全局监测、定量监测的一套完整的渗流场监测方案;介绍了渗流数据的表征和再处理方法。(6)结合常州某基坑抽取地下水过程,采用分布式增温感测光缆,验证了基于DTS的岩土体渗流场监测技术的有效性,详细介绍了现场试验的操作步骤,测温光纤的埋设和监测方法。通过对抽水全过程9天的监测中,得到了测试位置附近岩土体在抽水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并发现了温度异常点,找到了事件点的位置;通过对事件点温度数据的重点分析,推断出在抽水过程中,在砂性土层中产生了稳定的渗流。

张佳宁[7](2016)在《基于综合检测方法的玄武岩区水库渗漏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施工质量及选址问题导致的堤坝渗漏的事件时有发生。堤坝渗漏会导致水工建筑的库水位无法达到设计正常蓄水位,影响水库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严重渗漏的问题则会导致水库废弃,突发的溃坝更会危害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因此,及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坝进行渗漏检测,对保障水库下游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病险堤坝除险加固的过程中,查明堤坝的渗漏原因,判断渗漏通道是合理选择防渗措施的前提。多期喷发玄武岩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其原生节理、风化卸荷裂隙较为发育,多期喷发玄武岩接触部位多为泥质及碎石填充,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及灌浆处理难度较大,普遍存在堤坝渗漏隐患。以往单一的探测手段获取的结果通常存在多解性,并不能准确的判断渗漏原因,确定渗漏部位,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检测,通过之间相互拟合验证,可以有效地提高准确性。本文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某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多次勘察及灌浆防渗的基础上,利用综合示踪试验对玄武岩区水库进行渗漏探测,以达到判断坝下出水点的主要补给来源,确定堤坝渗漏部位,划分渗漏强度等级的目的,进而丰富典型多期喷发玄武岩区水库渗漏的探测方法。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原生柱状节理,风华卸荷裂隙以及多期喷发玄武岩接触部位为水库渗漏提供了天然地质条件,是导致水库渗漏的主要原因。2)左坝肩存在绕坝渗漏问题,局部存在较强的渗漏区,重点渗漏部位在防渗墙与左坝肩基岩浅部接触带垂直坡面30m范围内,是坝下明流的主要来源。3)坝址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及灌浆难度较大,虽然进行了多次灌浆,但仍存在渗漏问题。4)本次检测采取工程地质钻探、地下水位观测、孔内水温观测、连通试验及孔内地下水流速测定5种方法检测结果吻合较好,渗漏原因及渗漏通道的判定具有一致性。

陈小勇[8](2016)在《水库防渗帷幕渗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广泛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建成于80年代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水库大坝防渗帷幕探测工程为背景,依据地下水渗流分析原理,建立地下水渗流计算模型,计算帷幕在不同工况下的渗漏量,确定水库的最优帷幕深度。南门峡水库是一座位于青海省互助县的中型水库,在防渗施工设计中沿防渗线进行了先导孔地质钻探、压水试验,同时还进行了孔间电磁波CT、孔内温度场测试、钻孔全景成像等,直接和间接获取了帷幕的地质信息,通过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推测水库的渗漏区域及渗漏模式;通过钻孔全景成像统计了帷幕线上岩体裂隙数量、宽度及产状,利用钻孔裂隙测量法计算出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并利用压水试验渗透系数校正了裂隙测量法所获取的渗透张量,获得帷幕线上岩体的渗透张量主值及方向;依据地下水有限元渗流理论,利用有限元地下水渗流模拟软件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沿渗透张量主方向选取了三个剖面,建立渗流分析模型,计算各工况下水库坝基的渗流量,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建立左右坝肩渗流模型,模拟计算左右坝肩不同帷幕深度工况下的渗漏量,确定水库的最优帷幕深度,并计算在最优帷幕深度工况下、设计防渗控制标准及不同蓄水位工况下水库的渗漏量是否小于水库允许渗漏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地下水渗流原理的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结合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有限元地下水渗流模拟软件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建立坝基渗流模型。2.通过探测试验,获取并详细分析了南门峡水库在防渗处理设计中的探测试验结果。利用压水试验、电磁波CT测试、温度场测试等探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水库的渗漏区域及渗漏模式,探测结果相互吻合,相关性较强,三种探测手段综合利用可准确分析探测剖面上的渗水位置及防水薄弱地带,在水库防渗帷幕渗漏探测中是可行的,在同类水库防渗帷幕渗漏探测中值得借鉴。3.利用钻孔裂隙测量法提取了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并利用压水试验渗透系数对其校正,校正系数在1周围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小,渗透张量主方向与裂隙发育方向一致,与传统测量法相比能得到较好反映原位地质环境裂隙岩体的渗透能力及主渗流方向,为建立水库地下水渗流模型提供可靠的参数。4.建立地下水渗流模型,模拟坝基不同帷幕深度工况下地下水渗流量的变化情况,对比灌浆前后渗流量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误差较小,所建模型可用于水库地下水渗流研究中。建立左右坝肩渗流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地下水的渗漏量,确定左右坝肩最优帷幕深度,并计算最优帷幕深度+设计防渗控制标准+不同蓄水位工况下水库的渗流量小于水库允许渗漏量,满足水库的运作要求。

秦孙巍[9](2016)在《电驱法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是当前渗流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油气开发、污染迁移、危废填埋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学在研究过程中均发现低渗透岩体在低速渗流阶段其渗流曲线与达西定律有明显偏差,但因受限于实验方法和条件,难于获取岩体在低速渗流特别是启动阶段的实验数据,使得在低渗透岩体低速渗流机理和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研究能够直接测量低渗岩体启动压力梯度和低速渗流状态的方法是当前低速渗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开展低速非达西流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本文对低渗岩低速非达西流研究中低速渗流状态测量方法、低流速渗流实验方法、启动压力梯度测量方法以及低速非达西流机理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1.以动力学手段分析电解极化过程,提出了采用电解极化示踪法测量低速渗流状态,设计实现了低速渗流传感器、测控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电解极化示踪法能够测量μL·min-1级别的低速渗流状态;2.从电动现象的原理出发,分析了电渗泵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设计制作了用于低速渗流实验的电渗泵,进行了电渗泵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渗泵的最大输出压力为1.179MPa、流量的分辨率为73.48nL·μL·min-1·V-1,能够在保证输出压力的前提下为低速渗流实验提供μL·min-1级别的稳定流量;3.根据电渗泵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运用电渗泵进行低速渗流实验的电驱法,介绍了电驱法基本步骤和启动压力梯度的测量方法,设计了相应实验装置及测控系统,并采用等径毛细管束模拟岩心和真实低渗砂岩岩心进行了低速渗流实验。结果表明,电驱法可以直接测量启动压力梯度,能够在μL·min-1级别流量条件下获取更多的渗流状态实验数据,等径毛细管束模拟岩心的渗流曲线为不过原点的直线、毛细管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低渗砂岩岩心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存在低速非达西渗流;4.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非等径毛细管束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模型,给出了孔喉分布与渗流状态的关系,分析了不同孔喉分布条件下的低速渗流状态,并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了流量与压力梯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孔喉分布差异是导致低速非达西流的主要原因。论文提出的电驱法为低渗透岩体低速渗流实验及启动压力梯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直接测量岩体的启动压力梯度、可以更好的观察岩体中μL·min-1级别流速时的渗流状态。建立的非等径毛细管束理论模型,将岩体内部孔隙结构特征与渗流规律相结合,能够较好表征不同孔喉特征时的低速渗流特征,为低速渗流规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导,解释了岩体在低速渗流时的不同渗流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王聪超[10](2016)在《交叉裂隙岩样渗透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灰岩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交叉裂隙岩样和充填砂裂隙岩样进行了围压、轴压、渗透水压力、裂隙结构面粗糙度、裂隙面积及隙宽、充填砂粒径、充填砂厚度等因素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的三轴渗流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成果有:(1)对灰岩岩样进行劈裂后,对裂隙面进行图像处理,使用MATLAB软件对裂隙图片进行处理,导入相关编程根据比例关系求得裂隙面积及隙宽,将图形处理应用于裂隙隙宽测量中,使裂隙隙宽和裂隙面积的测定更加准确。(2)对交叉裂隙岩样,轴压固定,进水端面水压恒定下,垂直交叉和多裂隙交叉岩样渗透系数随围压增大呈对数递减关系;围压固定,进水端水压恒定,垂直交叉裂隙渗透系数随轴压增大呈指数递减关系,而交叉多裂隙渗透系数随轴压增大呈线性递减关系;轴压、围压都固定时,渗透系数与渗透水压呈一次线性递增的关系。(3)对充填砂单裂隙岩样,轴压保持稳定,进水端水压恒定情况下,渗透系数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围压恒定,进水端水压恒定条件下,渗透系数随轴压的增大而减小;同等隙宽条件下,充填砂粒径越小则充填裂隙岩样的渗透系数对应的越小,反之越大;充填砂厚度对单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影响显着,同轴压和围压条件下,充填厚度越大,充填砂单裂隙岩体渗透系数越大。(4)垂直交叉裂隙岩样的渗透系数与裂隙面积呈立方或超立方关系,粗糙度系数值小于13时渗透系数与裂隙面积呈三次函数关系,粗糙度系数值大于13时渗透系数与裂隙面积呈四次函数关系。(5)对垂直交叉裂隙岩样渗流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拟合出渗透系数与轴压围压的函数关系式,渗透系数与JRC、裂隙面积的函数关系式。(6)充填砂单裂隙岩样的渗透系数随裂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二次函数关系。

二、Study of fissured-rock seepage flow with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single borehol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f fissured-rock seepage flow with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single borehole(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北山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及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流速流向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甘肃北山地区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3.2.1 浅部地下水补给特征
        3.2.2 径流与排泄特征
    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
    4.1 充电法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
        4.1.1 试验原理
        4.1.2 试验方法
        4.1.3 流速和流向确定原则
        4.1.4 结果及分析
    4.2 注水试验法测定地下水流速
        4.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4.2.2 结果及分析
    4.3 两种方法测得的钻孔地下水流速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1.1 模拟范围的确定
        5.1.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5.1.3 含水层条件概化
        5.1.4 边界条件概化
        5.1.5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5.1.6 模型源汇项分析
    5.2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
    5.3 地下水渗流模型的建立
        5.3.1 模型空间离散
        5.3.2 模型校核
        5.3.3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广西桂林甑皮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系统概述
        1.2.2 岩溶作用机理与发育特征研究
        1.2.3 岩溶水系统的介质结构及水动力过程
        1.2.4 岩溶地下水补给评价方法研究
        1.2.5 岩溶水对降雨补给的动态响应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和地貌
        2.1.2 研究区气候
    2.2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2.2.1 地层与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与水文地质
        2.3.1 地表水
        2.3.2 地下水
3 岩溶水系统介质发育特征
    3.1 地表裂隙介质发育特征
        3.1.1 裂隙采样区域与方法
        3.1.2 裂隙发育特征
    3.2 裂隙介质渗透张量
        3.2.1 渗透张量计算方法
        3.2.2 渗透张量计算
        3.2.3 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
    3.3 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3.3.1 地下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与分带性
        3.3.2 地下岩溶发育规律的成因
    3.4 岩溶洞穴系统发育特征
        3.4.1 岩溶洞穴系统的分层性
        3.4.2 洞穴成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岩溶地下水径流系统划分
    4.1 示踪剂与试验设备
    4.2 试验过程
    4.3 试验结果
        4.3.1 第一次示踪试验结果分析
        4.3.2 第二次示踪试验成果
    4.4 地下水径流系统的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来源及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变异特征
    5.1 水样采集与测试
        5.1.1 野外采样与测试
        5.1.2 室内测试
    5.2 岩溶地下水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变异特征
        5.2.1 电导率EC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成因
        5.2.2 氧化还原电位与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
        5.2.3 主要溶解离子的时空变异特征及物质来源
    5.3 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来源与评价
        5.3.1 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来源
        5.3.2 岩溶水系统补给量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位对降雨的响应特征及动态预测
    6.1 数据与方法
        6.1.1 数据
        6.1.2 研究方法
    6.2 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特征及成因
        6.2.1 地下水位波动分析
        6.2.2 自相关与互相关分析
        6.2.3 滑动窗口互相关分析
    6.3 岩溶地下水位动态模型
        6.3.1 向量自回归模型
        6.3.2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6.4 岩溶地下水位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及含水层水力层析扫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境同位素示踪研究
        1.2.2 天然温度场示踪研究
        1.2.3 示踪稀释法研究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下水流速流向温度示踪探测试验系统
    2.1 概述
    2.2 试验砂箱系统
    2.3 渗流流速调节系统
    2.4 流速流向探头
    2.5 数据采集设备
    2.6 水循环系统
    2.7 试验步骤
        2.7.1 地下水流速试验步骤
        2.7.2 地下水流向试验步骤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探测研究
    3.1 概述
    3.2 不同地下水温度与温度差值?T的研究
        3.2.1 DS组试验结果分析
        3.2.2 地下水温度与温度差值?T综合分析
    3.3 流速探头型号与温度差值?T的研究
        3.3.1 内表面积与温度差值?T结果分析
        3.3.2 外表面积与温度差值?T结果分析
    3.4 流速探头内热流流速与温度差值?T的研究
        3.4.1 ZL-1 组试验结果分析
        3.4.2 ZL-2 组试验结果分析
        3.4.3 ZL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3.5 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向探测研究
    4.1 概述
        4.1.1 流体横掠单管流动分析
        4.1.2 热源分析
    4.2 地下水渗流流速与温度差值?T的研究
        4.2.1 DW组试验结果分析
        4.2.2 地下水渗流流速与温度差值?T的综合分析
    4.3 不同地下水水温与温度差值?T的研究
        4.3.1 DD-1 组试验结果分析
        4.3.2 DD-2 组试验结果分析
        4.3.3 DD组综合试验结果分析
    4.4 探头内热流流速与温度差值?T的研究
        4.4.1 GN-1 组试验结果分析
        4.4.2 GN-2 组试验结果分析
        4.4.3 GN组综合分析
    4.5 综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地下水流速流向的含水层水力层析研究
    5.1 概述
    5.2 地下水含水层层析扫描试验系统
        5.2.1 试验仪器
        5.2.2 非均质层析砂箱含水层制作
        5.2.3 试验步骤
    5.3 基于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正反演研究
        5.3.1 建立非均质含水层数值模型
        5.3.2 非均质含水层渗流特性反演研究
        5.3.3 基于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正演模型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4)单孔反稀释模型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渗流场畸变效应
2 单孔反稀释模型再推导
    2.1 模型假定
    2.2 反稀释模型再推导
3 模型验证试验
    3.1 试验仪器
        3.1.1 试验槽
        3.1.2 数据采集量测装置
    3.2 试验材料
        3.2.1 上覆土层材料
        3.2.2 含水层材料
        3.2.3 其他材料
    3.3 试验方案
    3.4 试验步骤
4 试验数据与分析
    4.1 流场畸变校正系数取值
    4.2 反稀释模型验证
        4.2.1 A组
        4.2.2 B组
        4.2.3 B组误差分析及修正
        4.2.4 流速二次校正参数β的计算
        1) A组
        2) B组
        4.2.5 B组修正后数据对比
    4.3 达西流速求解
5 结论

(5)引汉济渭工程黄三隧洞地下水渗流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综合示踪法探测地层地下水原理
    1.1 天然示踪方法
        1.1.1 温度示踪原理
        1.1.2 利用电导值进行渗漏示踪
        1.1.3 溶氧值示踪原理
        1.1.4 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地层渗漏的基本原理
    1.2 人工示踪方法
        1.2.1 单孔稀释法测定渗透流速的原理和方法
        1.2.2 测量孔中的垂向流
2 综合示踪现场探测及室内试验分析研究
    2.1 天然示踪探测成果分析
        2.1.1 钻孔地下水、附近地表水电导分析
        2.1.2 钻孔水温度分析
    2.2 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
        2.2.1 水化学综合分析
        2.2.2 主要离子分析
        2.2.3 环境同位素分析
        2.2.4 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总结
    2.3 钻孔地下水流速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6)岩土体渗流场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岩土体渗流场监测的重要性
    1.3 岩土体渗流场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渗流场监测设备和安装形式
        1.3.2 现有监测技术的不足
        1.3.3 渗流场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1.4 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及其在渗流场监测中的应用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岩土体中的渗流场及其监测
    2.1 概述
    2.2 岩体中的渗流场及其监测
        2.2.1 岩体中渗流场的特点与发育过程
        2.2.2 裂隙中渗流场分布及水流运动规律
        2.2.3 岩体中渗流场的监测
    2.3 砂土中的渗流场及其监测
        2.3.1 砂土中渗流场特点与发育过程
        2.3.2 砂土中渗流场分布及水流运动规律
        2.3.3 砂土中渗流场的监测
    2.4 粘土中的渗流场及其监测
        2.4.1 粘土中渗流场特点与分布规律
        2.4.2 粘土中渗流场的监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土体渗流场DTS监测技术
    3.1 概述
    3.2 DTS分布式光纤测温原理
    3.3 内加热型的DTS测温技术
    3.4 碳纤维内加热光缆的设计和封装
    3.5 温度特征值的定义
    3.6 N2S-DTS-M6主要技术及性能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土体渗流场DTS监测系统
    4.1 概述
    4.2 岩土体渗流场DTS监测系统构成框架
        4.2.1 监测采集模块
        4.2.2 数据传输和储存模块
        4.2.3 决策模块
    4.3 岩土体渗流场DTS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4.4 岩土体渗流场DTS监测方案
        4.4.1 岩土体渗流场感测光缆布设方案
        4.4.2 岩土体渗流场的定量监测
        4.4.3 岩土体渗流场的事件点监测
        4.4.4 岩土体渗流场DTS综合示意图
    4.5 监测数据的表征与再处理
        4.5.1 温度数据矩阵表达形式
        4.5.2 温度数据的平滑和降噪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体裂隙渗流场DTS监测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原理
    5.3 监测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
    5.4 监测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砂性土渗流场DTS监测试验研究
    6.1 概述
    6.2 试验原理
    6.3 监测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
    6.4 监测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粘性土渗流场DTS监测试验研究
    7.1 概述
    7.2 试验原理
    7.3 监测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
    7.4 监测结果与分析
        7.4.1 碳纤维光缆温度均匀性分析
        7.4.2 温度特征值的确定
        7.4.3 温度特征值T_t与渗流速率V间的关系
        7.4.4 渗流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常州某基坑渗流场现场监测试验
    8.1 地理地质概况
    8.2 现场监测设计
    8.3 试验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7)基于综合检测方法的玄武岩区水库渗漏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玄武岩区内水利水电工程研究
        1.2.2 堤坝渗漏探测方法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条件
    2.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 地质条件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2.3 地质构造
    2.3 工程概况
    2.4 重点检测部位
第3章 检测方案
    3.1 检测方法选取
        3.1.1 水文地质钻探
        3.1.2 压水试验
        3.1.3 孔内地下水流速测定
        3.1.4 流场法
        3.1.5 分段式示踪试验
        3.1.6 温度场法
    3.2 检测方案制定
第4章 渗漏检测分析
    4.1 基于水文地质勘察的水库渗漏分析
        4.1.1 地层结构及构造特征
        4.1.2 岩体完整性
        4.1.3 岩体透水性
        4.1.4 分析结果
    4.2 基于流场法的水库渗漏分析
        4.2.1 左岸观测孔水位相关性分析
        4.2.2 坝址区渗流场分析
        4.2.3 分析结果
    4.3 基于孔内地下水流速测定的水库渗漏分析
        4.3.1 渗漏通道判定原则
        4.3.2 孔内地下水流速测定结果分析
        4.3.3 分析结果
    4.4 基于分段式示踪试方法的水库渗漏分析
        4.4.1 示踪试验设计
        4.4.2 示踪试验时间-电导率曲线性态研究
        4.4.3 左岸示踪试验数据分析
        4.4.4 分析结果
    4.5 基于温度场法的水库渗漏分析
        4.5.1 温度异常区与渗漏相关性分析
        4.5.2 分析结果
    4.6 综合分析
        4.6.1 检测断面综合分析
        4.6.2 坝址区渗漏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水库防渗帷幕渗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水库渗漏与防渗研究现状
        1.2.2 岩体裂隙渗透系数研究现状
        1.2.3 水库渗漏探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参与的工作及获取的成果
2 渗流理论及渗漏探测技术
    2.1 渗流分析基本理论
        2.1.1 渗流基本定律
        2.1.2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2 渗流分析有限元法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2.2.2 有限元法计算分析
    2.3 裂隙岩体渗透参数取值理论
        2.3.1 渗透张量计算原理
        2.3.2 渗透系数主值及主渗透方向
        2.3.3 渗透张量计算
        2.3.4 压水试验对渗透张量系数的校正
    2.4 防渗帷幕渗漏探测技术
        2.4.1 地质钻探法
        2.4.2 单孔压水试验
        2.4.3 电磁波CT技术
        2.4.4 温度场测试
        2.4.5 钻孔全景成像
    2.5 本章小结
3 南门峡水库工程概况
    3.1 南门峡水库病险情况
    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2.1 地层岩性
        3.2.2 地质构造
        3.2.3 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动参数
        3.2.4 岩溶发育特征
    3.3 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3.3.1 含水岩组的地下水类型
        3.3.2 地下水径流特征
        3.3.3 水文地质边界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帷幕渗漏范围探测分析及渗透参数取值
    4.1 左坝肩渗漏探测及渗漏范围分析
        4.1.1 压水试验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4.1.2 岩体电磁波CT试验分析
        4.1.3 温度场测试异常分析
        4.1.4 探测结果对比及渗漏分析
    4.2 坝基渗漏探测及渗漏范围分析
        4.2.1 压水试验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4.2.2 岩体电磁波CT试验分析
        4.2.3 温度场测试异常分析
        4.2.4 探测结果对比及渗漏分析
    4.3 右坝肩渗漏探测及渗漏范围分析
        4.3.1 压水试验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4.3.2 钻岩体电磁波CT试验分析
        4.3.3 温度场测试异常分析
        4.3.4 探测结果对比及渗漏分析
    4.4 帷幕线裂隙岩体渗透参数取值计算
        4.4.1 钻孔裂隙参数提取
        4.4.2 渗透张量计算及校正
    4.5 本章小结
5 水库帷幕渗流数值模拟分析
    5.1 渗流有限元模型
        5.1.1 边界条件及物理模型
        5.1.2 网格划分
        5.1.3 参数取值
    5.2 不同帷幕深度下工况模拟计算
        5.2.1 坝基不同帷幕深度下模拟计算
        5.2.2 左坝肩不同帷幕深度下模拟计算
        5.2.3 右坝肩不同帷幕深度下模拟计算
    5.3 不同防渗帷幕渗透系数工况下计算
    5.4 不同蓄水位工况下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电驱法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低渗透岩渗流实验研究现状
        1.2.2 低渗透岩低速渗流规律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线路与研究方案
        1.3.3 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非达西流概述
    2.1 达西流与非达西流
    2.2 高速非达西流
    2.3 低速非达西流
    2.4 非达西流的判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渗非达西流测量技术研究
    3.1 渗流状态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3.2 电解质示踪法的数理模型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模型的解析解
        3.2.3 模型的流速估值
        3.2.4 流速对电解质示踪的影响
        3.2.5 测量位置对电解质示踪的影响
        3.2.6 扩散系数对电解质示踪的影响
        3.2.7 温度对电解质示踪的影响
    3.3 电解极化示踪法原理
        3.3.1 电解极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3.2 示踪源的空间尺度
        3.3.3 示踪源的形成时间
        3.3.4 示踪源的浓度
    3.4 电解极化示踪法测控系统研究
        3.4.1 示踪源发生器
        3.4.2 电导测量
        3.4.3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4.4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3.4.5 传感器设计
    3.5 电解极化示踪法测量渗流状态实验研究
        3.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5.2 电解电压对测量的影响
        3.5.3 电解时间对测量的影响
        3.5.4 测量的重复性误差
        3.5.5 测量的线性误差
        3.5.6 流量传感器的测量性能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渗非达西流电渗泵装置设计
    4.1 电渗泵研究现状
    4.2 电渗泵的原理及分类
        4.2.1 电动现象
        4.2.2 电渗泵的原理
        4.2.3 电渗泵的流型与流量
        4.2.4 电渗泵的输出压力
        4.2.5 电渗泵的类型
    4.3 单级电渗泵设计及其性能
        4.3.1 电渗柱的制备
        4.3.2 电渗泵的组装
        4.3.3 电压对输出流量的影响
        4.3.4 电压对输出压强的影响
        4.3.5 溶液对电渗泵的影响
    4.4 多级电渗泵设计及其性能
        4.4.1 并联电渗泵
        4.4.2 串联电渗泵
    4.5 复合电渗泵设计及其性能
        4.5.1 复合电渗泵的设计
        4.5.2 复合电渗泵的输出压力与流量
        4.5.3 流量传感器的标定
        4.5.4 复合电渗泵的稳定工作时间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驱法低渗非达西流实验
    5.1 电驱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5.1.1 电驱法原理
        5.1.2 实验装置
        5.1.3 实验步骤
    5.2 模拟岩心渗流实验
        5.2.1 毛细管束模拟岩心
        5.2.2 20μm等径模拟岩心的渗流特征
        5.2.3 10μm等径模拟岩心的渗流特征
        5.2.4 模拟岩心的启动压力
    5.3 低渗透岩低速非达西渗流实验验证
        5.3.1 岩心物性特征
        5.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5.3.3 水单相饱和渗流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渗非达西流理论模型
    6.1 非达西渗流相关理论
    6.2 非等径毛细管束饱和渗流模型
        6.2.1 模型的建立
        6.2.2 非等径毛细管束模型的孔隙结构特征
    6.3 单个毛细管通道的渗流特征
        6.3.1 单个独立毛细管通道的渗流特征
        6.3.2 单尺度孔道分布的通道渗流特征
        6.3.3 多尺度孔道分布的通道渗流特征
    6.4 多个毛细管通道的渗流特征
    6.5 非等径毛细管束饱和渗流模型的正演
        6.5.1 匀质岩体的正演
        6.5.2 两类通道岩体的正演
        6.5.3 通道分布成连续函数的岩体正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交叉裂隙岩样渗透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
        1.2.2 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确定方法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裂隙岩体渗透试验基础理论
    2.1 岩体裂隙结构面特性
        2.1.1 隙宽
        2.1.2 粗糙度
        2.1.3 裂隙面连通率
        2.1.4 裂隙面温度
    2.2 裂隙岩体渗流规律
    2.3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裂隙岩样制备及渗流试验方案
    3.1 材料选取及岩样制备
        3.1.1 试验材料选取
        3.1.2 灰岩岩样制备
        3.1.3 岩样裂隙制备
        3.1.4 充填砂材料选取及渗透系数测定
        3.1.5 灰岩岩样制作的设备装置
    3.2 岩样筛选及裂隙特征测量
        3.2.1 未劈裂时筛选
        3.2.2 劈裂后筛选
        3.2.3 岩样端面裂隙隙宽及裂隙面积测量
        3.2.4 岩样裂隙面粗糙度测量
        3.2.5 岩样参数
    3.3 裂隙岩体渗流特性试验过程
        3.3.1 渗透系数计算原理
        3.3.2 裂隙岩体渗透特性试验过程
        3.3.3 渗流试验设备装置
    3.4 渗流试验方案
    3.5 试验流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叉裂隙岩样及充填裂隙岩样渗流特性研究
    4.1 交叉裂隙岩样渗透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4.1.1 渗流应力耦合试验结果分析
        4.1.2 裂隙粗糙度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分析
        4.1.3 裂隙面积对渗透系数影响试验分析
    4.2 交叉多裂隙渗透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4.2.1 渗流应力耦合试验结果分析
        4.2.2 渗透系数与裂隙面积关系试验分析
    4.3 平行裂隙渗透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4.3.1 围压对渗透系数影响实验分析
        4.3.2 渗透系数与裂隙面积试验分析
    4.4 充填砂单裂隙渗透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4.4.1 渗透系数与应力关系分析
        4.4.2 充填砂粒粒径对渗透系数影响试验分析
        4.4.3 充填裂隙面积对渗透系数影响试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4.5.1 交叉裂隙岩样渗流结论
        4.5.2 平行裂隙岩样渗流结论
        4.5.3 充填砂单裂隙岩样渗流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Study of fissured-rock seepage flow with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single borehole(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北山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及地下水流数值模拟[D]. 李仁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中国南方典型峰林平原岩溶水系统研究 ——以广西桂林甑皮岩地区为例[D]. 王朋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基于温度示踪的地下水流速流向探测及含水层水力层析扫描研究[D]. 孙志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单孔反稀释模型理论与试验研究[J]. 陈亮,何健健,高为壮,李月奇,姚斌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5]引汉济渭工程黄三隧洞地下水渗流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分析研究[J]. 万继伟,陈艳国,崔超,雷升云,宋健健. 水利水电技术, 2017(08)
  • [6]岩土体渗流场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D]. 严珺凡. 南京大学, 2016(05)
  • [7]基于综合检测方法的玄武岩区水库渗漏检测研究[D]. 张佳宁. 吉林大学, 2016(09)
  • [8]水库防渗帷幕渗漏分析研究[D]. 陈小勇. 贵州大学, 2016(03)
  • [9]电驱法低渗透岩石低速渗流规律研究[D]. 秦孙巍.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10]交叉裂隙岩样渗透特性试验研究[D]. 王聪超.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同位素示踪法单孔裂隙岩渗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