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向公众讲文学

名人向公众讲文学

一、名家为大众讲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朱荣荣[1](2021)在《新华艺专校史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晓燕[2](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石磊[3](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姜宝昌[4](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提出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蔡敏[5](2021)在《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文中指出陆澹安是二十世纪重要的通俗文学作家。对其生平与着述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陆澹安其人的了解,展现民国时期重要的通俗文学作家的共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当时俗文学创作的总体走向。对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俗文学与市民生活及文化、文学思想的联系,更加深入地探究民国报人对传统文学文化的认知和再利用。为此,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对陆澹安的俗文学创作与批评展开研究:第一章,对陆澹安的交游和文学创作进行考述。陆澹安一生涉及的领域很广,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所以在交游考这一节本文将对陆澹安与通俗文学作家、弹词作家及艺人、戏剧演员和俗文学学者分别进行论述。对陆澹安的文学创作也进行了分期:文学积淀期(1894—1914)、小说及新剧创作期(1915—1932)、俗文学创作与研究期(1932—1949)、着述与文学创作期(1949—1980),尽可能完整地呈现陆澹安一生的创作、着述情况。第二章,研究陆澹安的俗文学创作。本章对陆澹安的弹词创作及对唐宋传奇、《聊斋》和元曲改写的白话小说展开论述,探讨弹词开篇和唱篇弹词的创作,明确《啼笑因缘弹词》是第一部以现代题材小说作为改编对象的弹词作品;以及其俗文学改写作品的改写手法、改写原因及价值。进而明晰陆澹安俗文学作品具有的教化民众的人文价值、情理真实的文学价值和推动普及的传播价值。第三章,主要集中在陆澹安对俗文学的批评与研究。其中对《水浒传》《红楼梦》等章回小说的批评全面细致,但由于当时的文化政策以及文化界对俞平伯和胡适文学思想的批判,陆澹安也受到了牵连,其小说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成为专门诠释小说、戏曲词语的开山之作;而在对唐宋传奇、《聊斋》和元曲选本进行选择时,也体现了选者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精神,是其时社会流行趋势和读者的审美趣味的反映。

向倩[6](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白鹤[7](2020)在《李辉传记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世纪老人在李辉的传记文学中是个独特的存在,他们均诞生于20世纪初期,曾见证新中国成立后走向发展的每个重要关头,尤其是他们都亲身经历了“十年文革”。在这场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运动中,老人们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如何在平复创伤与走向新时代中寻得发展,对于他们,甚至是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至关重要。世纪老人身上承载的历史记忆对于新时代呼唤人的存在价值及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李辉的传记文学创作多从这些老人的回忆入手,将现实与过去联系起来,展现真实历史中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深刻挖掘潜隐历史的光辉和老人们坚挺的人格魅力,为现实社会中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更是响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论断: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对历史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因此,对于李辉创作的关于世纪老人的传记文学研究很有必要。首先,论文第一章表面论述李辉的创作历程,看似是李辉从“亲近世纪老人”到“记录时代历史”成长为成熟传记作家的心路历程,实则是老人形象的形成轨迹。在“亲近世纪老人”的叙述中突出老师贾植芳与同学陈思和对李辉的帮助,在此支持下李辉逐渐走近世纪老人的生活,在与老人们的交往中近距离书写他们的生活,向世人介绍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世纪老人们,传达他们的真实情感;与老人们的聊天促使李辉下定决心走向历史书写,“记录时代历史”,李辉的创作得到大家认可,因此出现了“李辉现象”,以及对于李辉现象的解读,从另一层面分析了李辉创作涉及的着重点,至此便说明了李辉为何要进行历史书写以及历史书写的对象与方向。其次,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写了李辉眼中的世纪老人,以及他们在当时背景下的选择,突出这些老人们的内心世界,讲述了李辉传记文学作品中记录较多的几位老人一生的经历,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对社会民众具有引导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界大家,所以李辉的书写更具挑战性与公众吸引力。“从历史走向真实”说明了历史与记忆的互通和记忆与现实的连接,表明李辉书写中的老人形象是在历史中接续现实,用记忆让现实充满生机,突出了李辉记叙世纪老人的宏观视角;传记文学因其特有的纪实性,使得“记忆中的历史片段”就是世纪老人在过去时代中所作所为所感所想的再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中沉淀自己的灵魂,最终获得升华。再次,论文第三章延续第二章的研究角度,从李辉以其非小说虚构式的叙述来剖析世纪老人经历了苦难生活,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所坚守的精神力量,明确老人们的存在对于现今社会的重要作用。总结概括了李辉及老人们拥有求真的价值取向、向善的写作目的和深刻的现实追求,表达了世纪老人们“追求公平”、“呼唤自由”、“创造新我”、“展望未来”的积极心态,借传记文学表达历史与现实冉冉共生的观点,提倡作为关心人类发展的人们,应该要重视历史的存在,不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再次表达对老一辈人的尊敬与热爱。这一章突出表现的是李辉传记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和所体现出来的老人形象的精神境域,重点在于让深埋的知识分子的灵魂精神重现社会,引领现今社会中的人奋发图强。最后,论文第四章从社会角度和人文角度深入分析了李辉传记文学创作中老人形象所蕴含的价值。李辉的创作为刻板的历史增添了人情味,为文化界研究这些世纪老人生活做了有效的材料补充和系统的梳理,为后来人珍藏了社会发展历程中最闪耀的记忆,也为中国知识分子寻找和呼唤人文精神指明了道路,更是以李辉自己的传记创作方法为众多的传记文学创作者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李辉关于世纪老人记忆的传记写作符合时代中人们对良善人性以及力量和精神的呼唤,是指引国民精神世界向前发展的优秀文学作品。

齐永光[8](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不仅强调了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广义媒介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媒介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学者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数字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员温程辉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2000TB,在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共享化方面,数字化在图书、文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在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的数字化进程必将持续加速,甚至会衍生出媒介融合下全新的传播生态。当前对于文学数字化的研究,大多为传统行业整合数字技术,从某一行业视角进行某类文学的数据库详细建构的情况。本文首先对文学的载体——媒介的演变及其传播理论进行梳理,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呈现出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文学载体的演变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随后着力研究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产生的新的文学内容和形式及其变化,进而探究媒介融合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宏观的媒介融合视域,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数字化发展中的产生的问题,并由此思考如何走好文学的数字化传播之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支撑,从以龟甲、帛、纸等为媒介,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文学的传播介质在表现形式、呈现方式和传播优势方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今数字化进程下的文学传播相较从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海量文学信息借助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更新和进化。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特性:全民参与、消费娱乐功能凸显、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嬗变演进。具体来看,在媒介融合视域背景下,文学在文语转换、音视频结合和多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下的文学传播特点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二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内容更具时代特征;三是文学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较之以往也有鲜明的改变。分析发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从内容上看,文学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创作者的题材创作活力下降;文学的深刻性存在消解的倾向;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的发展还缺乏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从媒介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上看,读者的部分选择权淹没在海量文本里;数字化进程中产生大量的版权争议;网络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化带来的重要课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现阶段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为追求利润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数字化的文学传播也带来部分伦理与道德上的困境;数字化传播影响下部分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研究认为,在媒介融合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得以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冲击始终是高悬在文学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并结合文学接受理论、符号论与文化表征、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坐标体系,研究提出的以上三个角度存在的问题有赖于文学创作主体、媒介传播者以及相关社会环境下的人员进行反馈沟通。首先,文学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优质的内容为导向,在注重读者反馈的基础上紧抓优质内容,通过全面媒介素养的提高,始终以优质文学内容为抓手,巩固文学根基。其次,文学的发展还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分重视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媒介融合技术的支持下渐进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拓宽文学发展新渠道。最后,当前文学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规则体系的支撑,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无可替代地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文学数字化进程中源源不竭的动力。唐代书法家李邕曾说道,“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书法如此,文学亦然。正所谓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也只有摒弃过时的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让文学能够借助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进一步焕发生机,迭代传承。总体看,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学传播方式和内容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归纳了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反思了当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议,为今后关于媒介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也为今后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唐卓[9](2020)在《从推动职业进步到新闻抗战 ——1931-1936的左翼记者群体研究》文中认为风云际会的1930年代,中国新闻界诞生了一支新力量——左翼新闻记者群体。在新闻史的书写中,左翼新闻记者群体从不缺席,但他们只占篇幅的寥寥数语,以至于只见其骨架,不见其躯干,关于这一群体如何界定,他们为何走上左翼的道路,从事了什么活动,讨论了什么议题,为何解散等问题,目前学术界的回答重复度高、细节不详。本文以中国新闻学研究会、记者座谈会、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三个左翼新闻记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紧扣1931-1936之间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活动转型,试图厘清这一群体的历史面目,为抗战背景下自由知识分子思想转型提供新案例。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思路,以及划定了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了历史上第一个左翼新闻记者群体,以及他们的社团: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活动平台:《文艺新闻》,纵观这一群体的活动,可以看出最初的左翼新闻记者关心的议题在新闻学术方面,他们立志在新闻界做新的创造,推动中国新闻业进步。第三部分围绕记者座谈会的活动转型展开,起先,记者座谈会倡导建立新的新闻学、批判报刊的商业化、提倡记者自省和自我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国难之下的左翼新闻记者群体暂时搁置了推动职业进步的目标,而踏上了新闻抗战的道路,理解这一转型有助于厘清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真实历史面貌,另外,他们的活动还推动了民族抗战话语体系在新闻界取代“报纸独立”、“新闻至上”等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体系。第四部分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这一群体在成立初期与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有诸多理念上的重合,堪称从中国新闻学研究会手里接过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研究的旗帜,但随着战争的迫近和共产党文化路线的改变,他们接受了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转入地下工作,为对抗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争取党和广大爱国组织的联合做出了贡献。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左翼新闻记者群体的活动转型是由推动新闻职业进步到从事新闻抗战,通过分析转变的历史原因,展现这一群体更深层次的历史面貌,进一步诠释进步自由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理想和守望。

吴守峰[10](2020)在《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瑞清的书法艺术思想,在中国古代书品论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金石学派”。其书法远涉周秦,博综汉魏,正草隶篆,诸体皆备,晚年“纳碑入帖”,笔势雄健,气息苍古,是倡导碑帖相容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李瑞清在书法实践中的探索给予很多关注,而其作为碑派发展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书法实践也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文在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人文等语境基础上,从书法理论、书法史研究和实践修养的综合视角,系统地阐释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理论核心及架构。本文不以书法技术讨论为旨归,而是着重追溯李瑞清艺术思想的渊源,重点探析其书法理论思想的基本艺术观点以及发展递衍的脉络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一百年来国内外关于李瑞清研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章梳理临川李氏谱系群体中既有的人文家学,检视家族文脉带给李瑞清知识架构的渊源;根据历史节点构建其书学分期;通过分析碑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尊孔复礼思想的历史环境,阐述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形成的外界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李瑞清以“气”为核心的审美格调,通过阐释书法审美的“气味”说,诠释李瑞清书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书卷气”的内涵与根源,并结合儒家思想道德观点阐述其“书学先贵立品”的书法艺术理论的思想衍递与传承,以及对其“人正笔正”论的历史解读,品察其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与人格修养,丰满地还原李瑞清在社会体制鼎革后“逸”的风骨与境界及“遗”的气节与格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讨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的三个重要思想依据,论述“以器分派”的形式美问题和它的书学史意义;探讨“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发展演变及对后世书风的影响;从全局观的角度研究“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艺术箴规。第四章从语言规律的视角,结合形态结构和风格要素解析李瑞清的书法艺术,通过“似欹反正”、“雄浑”与“古厚”的语言要素,具体论证其书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与创作特点。第五章分析民国早期,上海学界针对“纳碑入帖”的群体认同现象,并以曾煕、沈曾植二人的观点和建议为例,阐释这一书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包括其学术思想对弟子李健、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四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客观揭示其教育改良的“启智”实践带来的进步性以及对南京大学今天书法风气的学术渍染。结语部分概括李瑞清在书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评价其在书法史发展中的学术价值,试图从中国整个书学史的高度对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与局限进行总结。

二、名家为大众讲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家为大众讲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2)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结语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一、理念的提出
    二、理念的成因
        (一)承学经历
        (二)时代思潮
        (三)自觉意识
    三、理念的表现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四、理念的开拓性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结论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陆澹安交游及文学创作考
    第一节 交游考
        一 陆澹安与通俗文学作家
        二 陆澹安与弹词作家及艺人
        三 陆澹安与戏剧演员
        四 陆澹安与俗文学学者
    第二节 文学创作考
        一 文学积淀期(1894—1914)
        二 小说及新剧创作期(1915—1932)
        三 俗文学创作与研究期(1932—1949)
        四 着述与文学研究期(1949—1980)
第二章 陆澹安俗文学创作研究
    第一节 陆澹安的弹词创作
        一 书场、报刊杂志、电台对陆澹安的影响
        二 弹词开篇的创作
        三 长篇弹词的创作
    第二节 对唐宋传奇和《聊斋》、元曲的改写
        一 改写的手法:白话翻译与情节重组
        二 改写的原因:市民文化与“双百方针”对其改写的影响
        三 改写的价值:传统文学的普及与新生
    第三节 陆澹安俗文学作品的价值
        一 教化民众的人文价值
        二 情理真实的文学价值
        三 推动宣传的传播价值
第三章 陆澹安对俗文学的批评和研究
    第一节 俗文学批评内容、特点与成因
        一 对《水浒传》《红楼梦》等的研究与批评
        二 对唐宋传奇、《聊斋》和元曲选本的批评与研究
        三 对《小说词语汇释》和《戏曲词语汇释》的研究
        四 俗文学批评作品的特点与成因
    第二节 陆澹安俗文学批评的成就与影响
        一 弹词韵书的首开之风
        二 小说、戏曲词语汇释的开山之作
        三 全面细致但有争议的章回小说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第一节 官宦群体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四 其他
    第二节 布衣群体
        一 中行独复——姚椿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四 其他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第一节 宝山袁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二节 华亭顾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第三节 金山高氏
        一 家族主要成员
        二 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一 立德
        二 立言
        三 立功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结语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一 奇崛峭拔
        二 淡雅浅近
        三 雄健简练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李辉传记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老人形象的记录轨迹
    第一节 亲近世纪老人
        一、走进历史书写
        二、老人们的代言人
    第二节 记录时代历史
        一、李辉现象解读
        二、历史与现实互映
第二章 老人形象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从历史走向真实
        一、历史与记忆的互通
        二、记忆与现实的连接
    第二节 记忆中的历史片段
        一、历史的大时代
        二、真实的小时代
第三章 老人形象的精神境域
    第一节 求真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向善的写作目的
    第三节 深刻的现实追求
第四章 解读老人形象的意义与启发
    第一节 解读老人形象的意义
    第二节 解读老人形象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范畴
    第一节 文学传播与数字化
        一、文学的媒介
        二、数字化与数字化传播
        三、媒介融合与文学数字化传播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沿革
        一、符号论与文化表征
        二、文学接受
        三、文学与媒介环境
第二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呈现方式的趋势演变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一、文本的数字化
        二、视听的数字化
        三、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变迁
        一、文本的数字化发展
        二、视听的数字化发展
    第三节 从文本到视听的数字化传播特性
        一、全民参与
        二、承担消费娱乐功能
        三、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演进
第三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内容表达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文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网络文学
        二、IP改编与“超级内容”产业链
    第二节 视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口语表达的新形态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第三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数字化传播交互影响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内容解读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第四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内容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题材创作活力下降
        二、文学深刻性的消解
        三、全球化视角不足
    第二节 网络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信息茧房
        二、产权争议
        三、隐私保护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追求利润与过度商业化
        二、大众传播伦理与道德
        三、数字化传播与健康
第五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为导向
        一、注重读者反馈
        二、紧抓优质内容
        三、提高媒介素养
    第二节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
        一、重视媒体技术的作用
        二、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
        三、拓宽文学发展渠道
    第三节 以规则体系为支撑
        一、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
        三、提供文学传播发展的社会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从推动职业进步到新闻抗战 ——1931-1936的左翼记者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左翼新闻记者群体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点
二.左翼记者群体的发轫
    (一)《文艺新闻》:国民党文化统制政策的幸免者
    (二)交融、同化:左翼文艺思潮和袁殊新闻理念的碰撞
    (三)召集群体的初次实践:中国新闻学研究会
    (四)左翼记者群体最初的目标:倡导新的新闻学以推动新闻业进步
三.左翼记者群体在党派外的发展:记者座谈会和《记者座谈》
    (一)记者座谈会的发起背景及发起缘由
    (二)《记者座谈》在健全职业方面的努力
    (三)由健全职业转向新闻抗战:左翼记者群体在国难面前的责任担当
    (四)《记者座谈》之休刊
    (五)记者座谈的转型体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大势所趋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记者群体: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
    (一)接过新研会的旗帜:建立无产阶级新闻业
    (二)面目模糊:以组织为单位开展工作
    (三)左记联的指南针:新闻为政治服务
    (四)左记联解散再探讨
    (五)“青记”的成立标志着左翼记者群体在历史十字路口做出最终抉择
五.结语
    (一)历史上三个左翼记者群体的关系概述
    (二)左翼记者群体最初的理想:革新中国新闻业的面貌
    (三)抗战语境下左翼记者群体的转型:将职业期待与抗战潮流紧密相融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可考的左翼记者群体人员构成、人物背景及后续职业、政治选择
致谢

(10)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 本文研究框架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家世荣光:临川李氏在学界的影响
        一、李秉绶与岭南画派
        二、李宗瀚与临川四宝
        三、李联琇与钟山书院
    第二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分期
        一、书法酣饫期(1867——1895 问学登科)
        二、书法风格形成期(1895——1911 游宦滇宁)
        三、艺术思想的成熟期(1912——1920 鬻书沪上)
    第三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来源
        一、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二、晚清尊孔复礼的人文思潮
第二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以气为核心的审美观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气味”说
        一、气与味的书法渗透
        二、书卷气的品格诠释
    第二节 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
        一、“品”的格局与操守
        二、“心正笔正”的人格气脉
    第三节 “遗”与“逸”的士人气格
        一、“遗”的气节与格调
        二、“逸”的风骨与气韵
第三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三个重要理论阐释
    第一节 “以器分派”的书学方法论
        一、“以器分派”的内容解析
        二、“方”“圆”笔法与形式的体认
        三、结体韵律与形质研究
    第二节 “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思想内涵
        一、书法与金石学的关联
        二、清代金石气的篆分古意
        三、金石的物性之美
    第三节 “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整体观照
        一、章法的全局观
        二、布白的完形心理
第四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欹正得体”的形式之美
        一、形学有势
        二、“似欹反正”的结体之妙
        三、“似欹反正”的语言价值
    第二节 韵味隽永的风格追求
        一、李瑞清书法风格的形成要素
        二、“雄浑”风格的精神诉求
        三、“古厚”书风的文化自觉
第五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时代影响与成就
    第一节 “纳碑入帖”的书学现象
        一、交游群体的社会图谱
        二、曾熙的碑帖融合论
        三、沈曾植“南北会通”的书学观
    第二节 书法思想的后世传播与影响
        一、书学亲承:李健
        二、思想承续:胡小石
        三、“以书入画”的开新:吕凤子、张大千
    第三节 启智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一、中体西用思想下的教育改良实践
        二、南大文人书风的先导
结语
    一 学术评价
    二 思想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重要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名家为大众讲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华艺专校史文献研究[D]. 朱荣荣. 上海大学, 2021
  • [2]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陆澹安俗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D]. 蔡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李辉传记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D]. 白鹤. 喀什大学, 2020(03)
  • [8]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D]. 齐永光. 吉林大学, 2020(01)
  • [9]从推动职业进步到新闻抗战 ——1931-1936的左翼记者群体研究[D]. 唐卓. 暨南大学, 2020(05)
  • [10]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D]. 吴守峰. 南京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名人向公众讲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