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一、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鼎杰[1](2020)在《马尔库塞论技术与社会主义》文中认为在马尔库塞(Hebert Marcuse)的激进的技术批判思想中,其实隐匿着一条不太受人关注的重要线索,即他关于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的论述。事实上,马尔库塞在激烈地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统治的同时,还关注着变异的现代技术对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决定性影响,并尝试探索一种建基于“新科学”和“新技术”、以“和平生存”为特征的理想社会——乌托邦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什么是社会主义?在马尔库塞那里,从早年到晚年有一个明显的“断裂”:在早年时期,马尔库塞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了早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人的本质的实现;而到晚年时期,他把早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与弗洛伊德主义的本能学说揉和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昭显感受性的解放,技术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同时,他吸收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并以此为理论武器来反思、批判发达工业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性和历史性,认为技术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技术是20世纪以来出现所谓的“极权主义国家”现象的深刻根源。马尔库塞认为,“极权主义国家”是将技术的统治与控制功能推向了极致的必然产物;并且,在技术统治的现代性模式下,社会主义也难逃其厄运。因为,在技术统治盛行的时代,不管是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还是苏联的“集权社会主义”,都不仅无法实现马克思的终极关怀——自由人的联合体,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故此,他提出,应当明确赋予技术以政治价值而发展出一种承载解放力量的新科学和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未来社会主义的替代选择形式——构建一种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最终理想。马尔库塞以苏联社会主义为靶子,展开对所谓社会主义“极权国家”与技术的关系的批判性分析,以及对所谓自由社会的建构(尽管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为我们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技术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和意义。但是,马尔库塞以技术为单一的尺度来衡量社会的性质和发展、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爱欲理论来替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阶级意识理论等等,却是颇为偏激而荒谬的。

李云飞[2](2020)在《技术生态风险的形成及防控研究》文中提出在高度技术化的今天,人类的日常生活与技术发展早已密切相关,技术发展不断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周边环境。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生态风险日益渐增,呈现出风险的不确定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后果严重性等特征。技术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现实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所造成的负面后果充分体现了技术生态风险的客观性和严重性。避免和降低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必须对技术生态风险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生态风险分为两类:技术生态正负效应的冲突,主要是由技术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引发;技术的环境负效应的放大,主要是由利益诱导带来的技术失控和技术决策者的失责,以及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所产生。技术生态风险的发展通过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风险叠加、时间和空间上的风险扩展和生态链的风险传递放大这三个途径。技术生态风险的演化则是遵循“量变到质变”规律,生态风险在量变阶段的集聚最终将导致生态突变。技术生态风险的防控需要建立四个维度。在科学维度,通过科学技术一体化和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体制,为绿色技术提供科学基础。在技术维度,通过技术的生态选择、生态设计和生态使用三方面进行防控。在伦理学维度,通过企业家的创新伦理精神,技术专家的伦理规范,社会公众的伦理素质,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评估四个方面进行防控。在社会维度,首先要进行实现技术发展的政策引导;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再次要重视培养公众参与者的技术风险意识;最后要加强舆论监督,从而能及时预防技术生态风险,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

王张华[3](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来看,影响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科学技术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历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或多或少会对各国国家治理的理念、价值、制度、方式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对国家治理的变革性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全球性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大国,我国陆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突出了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充分说明,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国家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政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采用和适应性改革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试验场”。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公共管理者面前的是必须从现实的真实世界出发,进行理论提炼和话语创新,充分汲取中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营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形态的构建,并探索出与之相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视角聚焦至政府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试图对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分析,以求为加速人工智能同政府治理的融合进程提供助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指出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迎合了时代变迁的整体境域,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焦点议题;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证命题的合理性,阐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意义内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意义和革命性潜质,从技术自身的生产力本质和赋能“政府—社会”关系的价值维度论证命题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将会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工具、机制、方式和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认识更新、技术治理、制度跟进和机制创新四个维度探讨了政府如何实现善用人工智能的行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研究概括了三个关键性的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精准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出现井喷式爆发,使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与人类相匹敌的“智识”,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和替代人类行为的能力,引发了政府治理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嵌入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不仅会引发政府治理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会给传统政府治理的技术体系、价值目标、伦理结构乃至思维理念带来重要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研判和主动应对,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审慎对之,正视其给政府治理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内在的技术逻辑。从技术的种属来看,人工智能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虽然被贴上传统信息技术的标签,但是其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冲击和影响仍然遵循着自身独特的技术逻辑,在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时必须兼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治理结构影响两个层面。从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层面看,决定人工智能独特属性的是三大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资源和算法,可概括为数据和算法两种驱动逻辑;从技术治理的结构影响层面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结构化影响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所解决的信息“连接”和“数据”问题,汲取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髓,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彼此交互、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解决的是信息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端对大数据内容主体的智能化处理问题。三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逻辑进路。为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向善”与“为恶”的双重属性,全文所引入和进一步阐释的“善智”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为发挥人工智能之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上可能进路。从“善智”和“善治”的关系出发,阐发了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何以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以“善智”实现“善治”的有效路径。当然,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嵌入政府治理的过程仍然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出现,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势必会更为深刻和广泛,其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围绕研究的核心议题,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的技术属性出发,将其从传统信息技术的种属中抽离出来,视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技术)加以考量,并以此为切入探讨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可能的颠覆性影响;与大多数研究将其置于传统信息技术框架下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聚焦人工智能独特的技术属性(由数据、算力和算法共同驱动),由此揭示出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数据驱动、算法支配和智能融合的技术逻辑。第二,针对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双重面相所带来的争论,引入“善智”的概念,并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以此超越人工智能技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之争,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描绘一种最佳状态,并以“善智”与“善治”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在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找到联结点,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与谋求良政善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郭延龙[4](2020)在《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人工物是通过技术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存在物。1993年兰德尔·迪珀特(Randall Dipert)最早关注该主题,1998年前后荷兰技术哲学家克洛斯(Peter Kroes)和梅耶斯(Anthonie Meijers)将其发展为成熟的研究范式。现阶段,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伦理价值的失衡、价值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多元化的伦理治理等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探析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背后的哲学基础、“物律”设计方式以及技术治理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唐·伊德(Don Ihde)“人-技术”关系理论、拉图尔(Latour)“人工物社会”思想和维贝克(P.Verbeek)“道德物化”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下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三,基于拉图尔“人工物社会”的思想,从技术人工物中历史唯物论的“人本”孕育、“非人”的新唯物论产生、“非人”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系统地论证了“去中心化”情景下技术人工物,如何从“人本”至“非人”的拓展历程。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去中心化”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四,在维贝克“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道德自由和道德中介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程度决定了道德物化程度。同时,结合智能穿戴服装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五,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情感投射与移情、创造性想象与超越,运用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设计价值的情感模拟,结合强制式调节设计、引诱式调节设计和劝导式调节设计的方式,探索技术人工物设计的“物律”方式。同时,以保姆机器人为例,诠释具体实践语境中的“物律”设计。第六,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责任与价值进行细分,对技术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和元层面行动者,进行“问责”与建构性技术评估。结合公众参与、共享式、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进行调节反馈,最终通过技术内在关系路径、混合式系统路径和价值敏感设计路径,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设计与治理。同时,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诠释。最后,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研究,是从技术内在关系的路径切入,以“物准则”的视角探讨技术设计伦理的全过程。本研究提出了“设计即治理”的技术治理方式,用技术道德化的“前置式”设计方式,将“善”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写入”至技术人工物中,以期待通过技术人工物的“物律”设计方式,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世界贡献力量。

宋伊珺[5](2020)在《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考能源技术生态化对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需要确立能源技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之外,还需重新审视能源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伴随着能源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迎来生产力的极度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的加速进步,但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破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无一不跟能源技术的应用与能源的消耗有着密切的联系。能源技术作为能源发展的核心,是推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这使得能源技术生态化的实现成为人类社会、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论文立足于现有能源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技术生态化实现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出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的问题,并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在能源技术生态化的实现中主要受到技术系统层面、社会系统层面以及自然系统层面的制约。技术系统层面受制于能源技术种类之间、科研机构与能源企业研发部门之间以及能源企业技术研发本部门之间协同作用的缺失。社会系统层面,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着能源技术生态化的转型,政治博弈使得能源技术生态化发展缺少国际支持,而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带来的新的经济风险也进一步制约着其生态化的实现。除此之外,自然系统层面中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过程会引发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能源技术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是阻碍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的问题所在。文化层面的缺失、政策制定及实施的不足以及技术研发的困境是造成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面临问题的原因。文化层面中技术乐观主义、工具理性、消费主义的盛行和泛滥;政策层面中资本投入的不当以及制度与评价体系的缺失;技术研发层面中研发水平不足、生态化思维及产学研联系缺失使得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受阻。应对以上不足,要想解决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的问题,就要针对文化、政策制定及实施、技术研发层面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文化层面不仅要以重视人的主体性以及社会环境对技术的塑造作用来帮助人类走出技术乐观主义,更要以价值理性来指导能源技术生态化的发展,并且引导正确的能源消费观念。配之完善的政策法规约束、具有前瞻性的能源技术生态化评价体系,以及正确的资金投入促进其生态化实现。在技术研发层面也要以生态化的思维构建研发过程、提升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并且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合作来促成实现能源技术生态化。

周效宇[6](2019)在《从技术决定论到技术有限论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与超越》文中指出技术决定论不仅是技术哲学中一种关于技术以何种方式影响社会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颇有影响力的、认为技术可以直接影响一切事物发展规律的社会思潮。在生态文明理论中,技术决定论通常有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两种不同的立场。前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继续沿用工业文明时期技术决定论的思路,认为单纯靠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不需要对技术发展施予太多干预;后者认为科学技术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即便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无法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生态文明立场看似截然相反,但其本质都是将技术视为影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原因,而忽略了其他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两者都把科学技术视作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定性力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不同的生态文明理论:修补论与超越论。修补论认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延续,只需要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加上生态这一维度就可以了,技术发展仍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超越论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彻底超越,是一种全新的文明,故要放弃对技术的依赖。这两种生态文明理论都存在着理论上的片面性,在实践中也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从而不利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本文立足于对技术决定论的全面考察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构建技术有限论(一种新技术论)来真正满足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技术有限论是指不仅技术应用和实现的场景是有限的,而且通过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同时,技术发展不能代替道德、法治发展;不能代替人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人工自然不能取缔天然自然。技术有限论的提出对于回答“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如何看待技术发展?”这一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决定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探究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阐明技术决定论可按照对技术正负二重价值不同侧重,划分为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两种形态,并指出两种技术决定论与生态文明理论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第二,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谈技术悲观主义的影响,介绍技术悲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观点,其认为科学技术直接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的负面作用。第三,从生态文明的角度谈技术乐观主义的影响,介绍技术乐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观点,其认为科学技术史生态环境问题的补救手段,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的正面作用。第四,指出技术有限论是对技术决定论的超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避免进入技术决定论的认识误区,破除技术与人性、技术与环境的二元对立,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技术有限这一观点正确发挥技术的作用。第五,阐明了技术有限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上弥补生态价值缺失和实践上正确定位科技技术作用的重要意义。

王娜[7](2019)在《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全面刷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人与技术之间需要协调的各种问题。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内蕴于技术设计的发端、创造、实现、应用过程中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对抗,以及对技术设计价值体系进程起支配和引导作用的价值原则、尺度、观念之间的对立与冲突。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设计领域中的价值冲突问题也日益频繁、多元、复杂,这不仅是当代技术设计中重要的现实问题,更是技术哲学和价值哲学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技术价值理论的深化发展和系统完善,还有助于确保技术发展中的正确价值方向,对社会其他领域的良好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作用。本研究在阐释技术设计和技术设计价值的概念基础上,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概念进行了确立,认为其含义有两层:一是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在一定的技术设计价值场域中所面临的价值认知的相左、价值选择的两难以及价值行为中是与非的抗争,强调价值抗争发生的激烈程度:二是不同技术设计价值体系之间的取向性对立,同一技术设计价值体系内由于价值级序排列的难于抉择以及价值风险的存在可能而产生的摇摆不定的价值矛盾状态,强调价值关系不协调、对立的呈现状态。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包括冲突主体、冲突客体以及冲突中介三个方面,其本质和最终源头是一种利益冲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技术社会中,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在为社会与技术的发展带来些许启发和动力的同时,更带来了技术设计价值思想和价值实践中的困惑和混乱。对此,要调适、缓和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负面效应,就要先对其形成场域、表现形态、产生根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解和认识,而后为其寻觅一种可能的思维框架和实践进路。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形成场域有三种,即道德域、知识域以及实践域。在道德域中,当人性欲望呈现出恣意冲撞态势的同时,也就颠覆了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的德性价值义务,主要表现为技术设计者的价值意志失禁、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律令统治以及技术使用者的价值敏感弱化。在知识域中,如果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违背了柏拉图传统知识定义中的真、确证、信念三大知识价值原则,那么也就意味着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的价值规则产生了边界变移,主要表现为技术设计者的价值认知由自、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审视偏狭以及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思匮乏。由于实践域隐含着道德与知识在价值方式上“由分而合”的结构化过程,如果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在“道德域”或“知识域”中出现某种不恰当或失度,那么也就意味着技术设计价值在实践域中将会产生某种应然抉择的现实偏离,主要表现为技术设计者的价值判断任性、技术决策者的价值选择悖谬以及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馈缺位。本研究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表现形态进行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划分和阐释。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宏观表现形态有三种:价值模糊、价值捆绑以及价值反弹。价值模糊是指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在面临技术设计价值原则、规范的认知、选择、判断时所产生的技术设计价值意向的困惑:价值捆绑是指技术设计价值主体以附加着其自身利益的价值规范、价值标准为依据,通过对价值客体原初价值意愿和自由价值意志的强势先行篡改、追加,来达成其自身的某种价值目的的行为;价值反弹是指技术设计价值发展方向的偏移或背离,也就是技术设计的发展路径在应然价值与实然价值两个向度上发生了断裂、变移甚至颠覆。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微观表现形态也有三种:道德视角下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知识视角下技术设计价值冲突以及实践视角下技术设计价值冲突,即技术设计中功利性价值与道德性价值之间的冲突、目标性价值与知识性价值之间的冲突、描述性价值与实践性价值之间的冲突。另外,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产生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道德域中的经济利己、知识域中的信仰迷失以及实践域中的责任失度。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的调适是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基于此,通过论证,本研究认为对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进行合理、适度调适具有可行性,并提出调适目标在于为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构建一种以“公共善”为前提、以“道德一知识一责任”为主线的“技术设计价值妥协观”。技术设计价值妥协作为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调适办法,是有原则、有秩序、有条件的,其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作为底线原则的社会他律、作为一般原则的伦理自律以及作为美好原则的责任自觉。总之,技术设计价值活动的未来发展应当是一种“人一技术一社会”的持续良性运行与和谐美好共存,而不是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冯维佳[8](2019)在《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布莱恩·阿瑟是美国技术思想家、复杂性科学奠基人之一,他对技术的结构、本质、起源、发展、进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尝试对技术究竟是什么以及技术怎样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问题作出回答。布莱恩·阿瑟提出了关于技术的三个基本原理(假设):第一,技术(所有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的;第二,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微缩的技术;第三,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effect)或现象(phenomenon)。基于这三个原理,他系统地构建了他的技术哲学思想。在布莱恩·阿瑟看来,技术有其自身的结构,即模块化和递归性层级结构;现象是技术赖以产生的源泉,技术在最深的本质上即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而现象自身又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揭示才能显现;技术起源于利用新的原理和现象,技术发明是一个将需求和现象链接起来的过程;个体形式的技术通过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等方式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而作为技术集群的技术域也有自身的发展周期;技术的进化遵循一种组合进化机制,组合是新技术的潜在来源,新技术是从已有技术中产生,通过组合已有技术而来;而随着技术的进化,也会对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布莱恩·阿瑟关于技术的哲学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综合多学科关于技术的考察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动态逻辑分析,成功地解释了技术进化过程中的连续性问题,并从内部揭示了技术创新的发生机制。对他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系统探究,能为我们辩证地运用模块化方法分析事物、从技术的视角看待目的性系统、合理地处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均衡发展、深入地把握经济与技术的关系等提供有益启示。

王珊珊[9](2018)在《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严雪怡致力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60余年,作为教育事业家,他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作为教育理论家,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了既具有实践意义又具有理论价值的职业教育思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面临不少改革实践问题和关键理论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以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为主线,从思想内涵和当代启示两个维度展开总结分析。在思想内涵上,介绍了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分三个阶段对其思想形成过程进行总结,包括:酝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梳理了每个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揭示了在不同阶段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特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思想核心,包括: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思想、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思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思想、发展技术本科思想。其中,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思想是后三者教育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根源。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详细阐述了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启示上,对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评价,分析了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指出其职业教育思想符合我国社会当前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三点启示:一是立足实践,超越实践,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首要宗旨;二是“在真实环境中教学”、“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三是“使所有学生都成功”,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论文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内涵丰富,需要进一步研究。

陈思[10](2017)在《社会建构论视野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从社会建构论出发,阐述社会建构论视野下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功能,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实践奠定基础,关键问题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科技创新的理论内涵。首先从文化科技创新的关键概念着手,解读了文化与文化产业,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其次,分析了文化科技以及文化科技体系的含义与构成。进一步分析了创新、科技创新与文化科技创新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本质的社会过程性,界定了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包括文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和文化科技创新的对象,建构了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网络。通过创新主体的异质性、创新对象的灵活性、创新活动的对称性提出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行动诠释。厘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结构的社会系统性,界定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要素包括技术要素、知识要素、环境支撑要素和科技服务要素,建构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模型,即网络结构模型、利益博弈模型和组织学习模型。解析了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建构演化性,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网络包括文化科技创新的生成网络、文化科技创新的扩散网络和文化科技创新的集群网络,指出文化科技产业集群的建构机制。廓清了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性,指出了社会整合的基本观点、概念、对象及整合机制,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提出了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社会整合模式。最后针对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论述了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策略,从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体系策略,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环境的社会系统策略,型塑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社会演化策略,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二、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尔库塞论技术与社会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课题来源与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及其技术实现路径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早年时期:社会主义即人的本质的实现
        (二)晚年时期:社会主义即昭显感受性的解放
    二、技术进步: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一)对“革命”理论的质疑
        (二)三种“拯救”尝试的破产
        (三)技术:通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技术异化与社会主义畸形化
    一、技术异化造成“极权主义国家”
        (一)技术异化:“极权主义国家”的缘起
        (二)技术理性:“极权主义国家”的显着特征
    二、技术异化与社会主义畸形化的症候分析
        (一)技术统治:“国家社会主义”的症候分析
        (二)技术合理性的全面控制:“苏联社会主义”的症候分析
        1.经济领域:极致的工业化
        2.政治领域:变质劳动的蒙昧意识形态
        3.文化领域:“现实主义的”巫术
第四章 摆脱技术异化的“新社会主义”
    一、“新社会主义”的筹划和生物学基础
        (一)技术重建:“新社会主义”的筹划
        (二)爱欲的加持:“新社会主义”的生物学基础
    二、“新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和阵地
        (一)“新左派”:“新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
        (二)公社:“新社会主义”的阵地
第五章 对马尔库塞技术与社会主义批判思想的批判
    一、技术决定社会性质的谬见
    二、技术消极功能的片面放大
结语:回到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技术生态风险的形成及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的生态风险成因与防控机制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技术的生态风险成因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技术的生态风险防控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技术生态风险与风险防控理论
    2.1 技术风险
        2.1.1 风险概念
        2.1.2 技术活动的风险
        2.1.3 技术风险的分类
    2.2 技术生态风险
        2.2.1 技术生态风险的定义
        2.2.2 技术生态风险的存在
        2.2.3 技术生态风险的后果
    2.3 技术生态风险可控的相关理论
        2.3.1 技术可控论与不可控论
        2.3.2 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
        2.3.3 系统论与控制论
第三章 技术生态风险的形成与演化
    3.1 技术生态风险的形成
        3.1.1 技术生态正负效应的冲突
        3.1.2 技术的环境负效应的放大
    3.2 技术生态风险的发展
        3.2.1 产品生命周期内的风险叠加
        3.2.2 技术生态风险的时空扩展
        3.2.3 技术生态风险的生态链传递
    3.3 技术生态风险的演变
        3.3.1 技术生态风险的集聚
        3.3.2 技术生态风险的突变
第四章 技术生态风险防控理路
    4.1 技术生态风险防控的科学维度
        4.1.1 科学技术一体化
        4.1.2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体制
        4.1.3 为绿色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4.2 技术生态风险防控的技术维度
        4.2.1 技术的生态选择
        4.2.2 技术的生态设计
        4.2.3 技术的生态使用
    4.3 技术生态风险防控的伦理学维度
        4.3.1 企业家的创新伦理精神
        4.3.2 技术专家的伦理规范
        4.3.3 社会公众的伦理素质
        4.3.4 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评估
    4.4 技术生态风险防控的社会维度
        4.4.1 政策引导
        4.4.2 法律法规约束
        4.4.3 公众参与
        4.4.4 舆论监督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时代境遇之必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初启
        1.1.2 治理转型之诉求:面向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趋向
        1.1.3 研究问题之提出:如何善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1.1.4 研究意义之阐发:描绘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智治图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回顾
        1.2.2 国内研究回顾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知识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认识人工智能:一项正在“挑战人”的新兴技术
        2.1.2 政府治理模式:理念、结构和方式
    2.2 典型范式
        2.2.1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具体释义
        2.2.2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关系辨析
    2.3 理论源流
        2.3.1 汲取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养分
        2.3.2 审视技术治理理论的合理面向
        2.3.3 数字治理理论催生的智慧政府
        2.3.4 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理论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理路
    3.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3.1.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关联
        3.1.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客观基础
    3.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
        3.2.1 以“数据”促“善治”的数据驱动逻辑
        3.2.2 以“算法”谋“善治”的算法主导逻辑
        3.2.3 从“链接”到“互嵌”的智能融合逻辑
    3.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
        3.3.1 公平与公正——应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人
        3.3.2 安全与隐私——应确保安全可靠、尊重隐私
        3.3.3 开放与包容——应实现开放参与、人人赋能
        3.3.4 透明与责任——应实现易于理解、透明负责
    3.4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逻辑
        3.4.1 由传统扩张型政府走向收缩型政府
        3.4.2 由传统封闭型政府走向开放型政府
        3.4.3 由传统粗放型政府走向精细化政府
        3.4.4 由传统电子化政府走向智能化政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运作机理
    4.1 技术与结构的互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结构
        4.1.1 技术的原始吸纳:治理绩效需求催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
        4.1.2 技术与组织互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政府组织形态变革
        4.1.3 政府的自我重塑:政府组织形态变革引致治理模式转型
    4.2 渗透·传导·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微观机制
        4.2.1 渗透:人工智能引致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4.2.2 传导:人工智能带来政府治理结构调整
        4.2.3 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4.3 理念·结构·方式: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具体维度
        4.3.1 思维理念的更新:智慧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核心理念
        4.3.2 治理结构的重塑:多元协同成为政府治理的关系结构
        4.3.3 治理方式的转换:智能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行动特征
    4.4 以“善智”促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现进路
        4.4.1 “善智”引入之必要: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的双重面相
        4.4.2 “善智”之多维解读:基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
        4.4.3 以“善智”实现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关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践审视
    5.1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客观挑战
        5.1.1 人工智能场景下公共行政的责任困境
        5.1.2 人工智能挑战公共管理者的传统角色
        5.1.3 人工智能对传统公共行政文化的挑战
    5.2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技术风险
        5.2.1 安全失序
        5.2.2 公平丧失
        5.2.3 隐私泄露
    5.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5.3.1 智能化治理的中国场景:浙江、广东和上海实践
        5.3.2 智能化治理的世界经验:美国、“英国—欧盟”和韩国
        5.3.3 国内外智能化治理实践的实践反思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行动策略
    6.1 认识更新:提升对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理性认知
        6.1.1 意识层面: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影响
        6.1.2 知识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宣传讲解
        6.1.3 行为层面:打造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组织内文化
    6.2 技术治理:构建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的完备治理体系
        6.2.1 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主体生态
        6.2.2 技术治理内容的全覆盖: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要素层次
        6.2.3 技术适用情景的精准化:开发面向政府场景的人工智能
    6.3 制度跟进:健全政府治理运用人工智能的制度规则
        6.3.1 完善面向智能行政场景的制度法规
        6.3.2 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通规则
        6.3.3 建构智能场景下技术责任应对体系
    6.4 机制创新:完善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实践机制
        6.4.1 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专业机构和领导体系
        6.4.2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
        6.4.3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科学评估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7.1 研究结语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4)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技术人工物的功用与伦理价值失衡
        1.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价值和责任复杂性
        1.1.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伦理治理问题多元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人工物研究综述
        1.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研究综述
        1.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
        2.1.1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界定
        2.1.2 设计伦理的概念界定
    2.2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和类型
        2.2.1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
        2.2.2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
    2.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理论依据
        2.3.1 唐·伊德“人-技术”关系理论
        2.3.2 拉图尔“人工物社会”思想
        2.3.3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去中心化”
    3.1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人本”孕育
        3.1.1 “人-机器”的身体解放
        3.1.2 从“视觉”扩展到“知觉”的身体经验
        3.1.3 “人本”技术情景的成熟
    3.2 技术人工物中“非人”的产生
        3.2.1 “人”与“非人”的认知
        3.2.2 “去中心化”的行为
        3.2.3 “非人本”的存在
    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非人”的扩展
        3.3.1 “非人”行动者的扩充
        3.3.2 “时间”与“空间”的鸿沟
        3.3.3 多元“他者”的共生
    3.4 “去中心化”案例诠释:共享单车
        3.4.1 “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模式
        3.4.2 共享式的“非人”行动者
        3.4.3 复杂的“去中心化”连带责任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德”
    4.1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
        4.1.1 “能力”层级的意向性
        4.1.2 “指向性”层级的意向性
        4.1.3 “多元稳定”的意向性
    4.2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自由
        4.2.1 道德主体的自由
        4.2.2 技术权力的自由
        4.2.3 物准则的自由
    4.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中介
        4.3.1 道德中介的“放大”与“缩小”作用
        4.3.2 道德中介的“居间调节”作用
        4.3.3 道德中介的“异化”作用
    4.4 “技德”案例诠释:智能穿戴服装
        4.4.1 走向设计伦理驱动的“第三阶段”
        4.4.2 “道德化”的技术设计过程
        4.4.3 弥合生命器官的“不在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物律”
    5.1 设计者的道德想象
        5.1.1 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
        5.1.2 情感投射与移情
        5.1.3 创造性想象与超越
    5.2 设计与使用的情景模拟
        5.2.1 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
        5.2.2 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
        5.2.3 设计价值的情景模拟
    5.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调节设计
        5.3.1 强制式调节设计
        5.3.2 引诱式调节设计
        5.3.3 劝导式调节设计
    5.4 “物律”案例诠释:保姆机器人
        5.4.1 创造性的道德想象
        5.4.2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5.4.3 “物律”式的生活调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术治理”
    6.1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与价值
        6.1.1 技术人工物的责任与价值范围
        6.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分配
        6.1.3 技术人工物塑造的“美好生活”
    6.2 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1 技术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2 社会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3 元层面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调节反馈
        6.3.1 公众参与式的责任消解
        6.3.2 多元行动者的共享
        6.3.3 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
    6.4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技术治理路径
        6.4.1 技术内在关系的治理路径
        6.4.2 混合式系统的治理路径
        6.4.3 价值敏感设计的治理路径
    6.5 “技术治理”案例诠释:基因编辑婴儿
        6.5.1 科学价值与公共责任的失衡
        6.5.2 多元行动者技术监督的缺失
        6.5.3 技术治理路径的不完善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技术生态化实现的相关理论
        2.1.1 技术生态化实现的内涵
        2.1.2 技术生态化实现的特征
        2.1.3 技术生态化实现的原则
    2.2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的相关理论
        2.2.1 能源技术的种类
        2.2.2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的内涵
        2.2.3 能源技术系统内部生态化实现
        2.2.4 能源技术生态化在社会系统的实现
        2.2.5 能源技术生态化在自然系统的实现
第3章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的问题
    3.1 在技术系统中实现存在的问题
        3.1.1 能源技术种类之间的技术系统缺乏协同
        3.1.2 科研机构与能源企业技术部门之间缺乏协同
        3.1.3 不同能源企业技术部门之间系统缺乏协同
    3.2 在社会系统中实现存在的问题
        3.2.1 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得能源技术生态化转型困难
        3.2.2 政治博弈使得能源技术生态化缺少国际技术支持
        3.2.3 新的经济风险使能源技术生态化发展缓慢
    3.3 在自然系统中实现存在的问题
        3.3.1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引发新的环境污染
        3.3.2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带来新的生态破坏
        3.3.3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的不可预测性引发生态问题
第4章 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文化层面
        4.1.1 能源技术开发中技术乐观主义的泛滥
        4.1.2 能源技术发展中工具理性的推崇
        4.1.3 能源使用中消费主义的盛行
    4.2 政策制定及实施层面
        4.2.1 能源技术生态化的资本政策投入不当
        4.2.2 能源技术生态化的评价体系缺失
        4.2.3 能源技术生态化的法规不完善
        4.2.4 能源技术生态化的制度不健全
    4.3 技术研发层面
        4.3.1 研发过程缺少生态化思维
        4.3.2 研发水平不足造成能源技术生态化困难
        4.3.3 产学研联系缺失
第5章 推进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的对策
    5.1 加强能源技术生态化的文化建设
        5.1.1 走出技术乐观主义
        5.1.2 摒弃工具理性
        5.1.3 树立正确的能源消费观念
    5.2 加强能源技术生态化的政策实施及监督机制建设
        5.2.1 优化能源技术政策资本投入
        5.2.2 建立完整的能源技术生态化评价体系
        5.2.3 完善能源技术生态化的政策法规
        5.2.4 健全能源技术生态化的制度建设
    5.3 加强能源技术生态化的技术研发建设
        5.3.1 以生态学思维构建能源技术研发过程
        5.3.2 提升科研水平推进能源技术生态化
        5.3.3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能源技术生态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从技术决定论到技术有限论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技术决定论及其发展
    第一节 技术决定论的内涵
    第二节 技术决定论的两种形式
        一、技术乐观主义
        二、技术悲观主义
    第三节 技术决定论的发展过程
        一、技术决定论的滥觞
        二、技术决定论的兴起
        三、技术决定论的衰落
        四、技术决定论的回潮
    第四节 文明发展中的技术决定论
        一、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技术决定论
        二、生态文明进程中的技术决定论
第二章 技术悲观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第一节 技术悲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
        一、“增长的极限”预言与“杰文斯悖论”
        二、全球变暖恐慌与极端环保主义
        三、“科技万能论”批判
    第二节 技术悲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科学技术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惟一根源
        二、科学技术无法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化
    第三节 技术悲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缺陷
        一、在现实中缺乏行动力和可行性
        二、片面强调技术的负面效应而忽视其他因素
        三、低估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章 技术乐观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第一节 技术乐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
        一、乐观的偏见与“摩尔定律”
        二、浅层生态运动的技术乐观主义
        三、来自经济学界的技术乐观主义
    第二节 技术乐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科学技术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惟一手段
        二、科技本身不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三、“绿色律令”:设计符合生态价值的技术
    第三节 技术乐观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缺陷
        一、技术乐观主义的内在逻辑漏洞
        二、技术乐观主义对代际道德的忽视
        三、高估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章 构建超越技术决定论的技术有限论
    第一节 技术有限论的理论渊源
        一、康德与维特根斯坦的划界工作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三、国内学者有关科技限度的观点
    第二节 生态文明理论应走出技术决定论的认识误区
        一、走出技术与人性的二元对立
        二、消除技术与环境的单一因果谬误
        三、克服技术决定论中的化约论认识方法
        四、警惕从技术决定论倒向社会决定论
        五、避免只重视“量”而忽视“质”
        六、防范只重视人的消费活动满足忽视生产活动满足
        七、告别“从摇篮到坟墓”的生产消费方式
        八、警惕技术霸权,提倡技术民主
    第三节 构建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技术有限论
        一、科学技术认识和研究自然的能力有限
        二、科学技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式有限
        三、人类技术化生存的范围有限
第五章 技术有限论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价值
    第一节 理论价值:有助于弥补科技的生态道德缺失
        一、超越技术生存,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超越技术道德,重建反分工精神
        三、克服技术后果与人类行为非对称性,重建二者的对称性
    第二节 实践价值:重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位置
        一、对技术保持理性乐观,警惕“科技万能论”
        二、对技术保持适度忧虑,避免过度恐慌
        三、防范科技滥用,确立责任机制
        四、技术时代居安思危,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哲学视域下技术设计研究综述
        1.2.2 技术价值及其冲突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概念阐释
    2.1 核心概念界说
        2.1.1 技术设计
        2.1.2 技术设计价值
        2.1.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
    2.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构成
        2.2.1 冲突主体
        2.2.2 冲突客体
        2.2.3 冲突中介
    2.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本质
        2.3.1 利益与价值
        2.3.2 利益冲突的本质
    2.4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社会效应
        2.4.1 积极效应——价值启发与价值动力
        2.4.2 负面效应——价值困惑与价值冷漠
    2.5 本章小结
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形成场域
    3.1 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与价值场域
        3.1.1 技术设计价值相关者
        3.1.2 技术设计价值场域
    3.2 人性欲望恣意冲撞的道德域
        3.2.1 技术设计者的价值意志失禁
        3.2.2 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律令统治
        3.2.3 技术使用者的价值敏感弱化
    3.3 价值规则边界变移的知识域
        3.3.1 技术设计者的价值认知由自
        3.3.2 技术决策者的价值审视偏狭
        3.3.3 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思匮乏
    3.4 应然抉择现实偏离的实践域
        3.4.1 技术设计者的价值判断任性
        3.4.2 技术决策者的价值选择悖谬
        3.4.3 技术使用者的价值反馈缺位
    3.5 本章小结
4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表现形态与产生根源
    4.1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宏观表现形态
        4.1.1 价值模糊
        4.1.2 价值捆绑
        4.1.3 价值反弹
    4.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微观表现形态
        4.2.1 功利性价值与道德性价值之间的冲突
        4.2.2 目标性价值与知识性价值之间的冲突
        4.2.3 描述性价值与实践性价值之间的冲突
    4.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产生根源
        4.3.1 道德域中的经济利己
        4.3.2 知识域中的信仰迷失
        4.3.3 实践域中的责任失度
    4.4 本章小结
5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的调适
    5.1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目标与可行性
        5.1.1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必要性
        5.1.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目标
        5.1.3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可能性
    5.2 技术设计价值冲突调适的基本原则
        5.2.1 作为底线原则的社会他律
        5.2.2 作为一般原则的伦理自律
        5.2.3 作为美好原则的责任自觉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注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技术哲学的两大传统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
    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布莱恩·阿瑟论技术的结构和本质
    第一节 技术的模块化和递归性结构
        一、技术构件的模块化
        二、技术具有递归性层级结构
    第二节 技术是现象的集合
        一、现象是技术赖以产生的源泉
        二、技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三、揭示和驾驭现象的方法
第三章 布莱恩·阿瑟论技术的发展与进化
    第一节 新技术的产生
        一、新技术的形成源自采用全新的原理
        二、技术发明是需求和现象链接的过程
    第二节 技术的发展与颠覆性改变
        一、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
        二、技术域的动态生命周期
        三、新技术体的聚集现象及原因
    第三节 技术的组合进化机制
        一、组合是新技术的潜在来源
        二、组合与需求驱动技术的进化
        三、技术进化与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四、重新域定与标准工程的微进化
第四章 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重要启示
    第一节 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展现了独特的审视技术的视角
        二、对技术动态演变机理的深入把握
        三、对技术进化连续性问题的成功解释
        四、对技术创新发生机制的深刻揭示
    第二节 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启示
        一、辩证运用模块化方法分析事物
        二、从技术的视角看待目的性系统
        三、重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均衡发展
        四、经济结构转型亟待技术创新助力
结语
参考文献

(9)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之需
        1.1.2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引性
        1.1.3 严雪怡在我国现当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地位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思路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2.1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形成背景
        2.1.1 建国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1.2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
    2.2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形成过程
        2.2.1 思想形成的酝酿期(1953-1985)
        2.2.2 思想形成的发展期(1986-1999)
        2.2.3 思想形成的成熟期(2000-2012)
第3章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内容
    3.1 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思想
        3.1.1 人才分类
        3.1.2 教育分类
        3.1.3 我国人才分类类型与国际教育分类
    3.2 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思想
        3.2.1 “学校中有工厂,工厂中有课堂”
        3.2.2 “必需、够用”原则与“中专水平”
        3.2.3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师资队伍
        3.2.4 “使所有学生都成功”
    3.3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3.3.1 中高职两者的关系
        3.3.2 中高职衔接不当会出现矛盾
        3.3.3 建立两者衔接的课程标准
        3.3.4 积极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
    3.4 技术本科教育
        3.4.1 信息社会对职业技术发起了新挑战
        3.4.2 必须重视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3.4.3 大力发展技术本科
第4章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4.1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的评价
        4.1.1 立足实际国情融汇东西
        4.1.2 重视技术教育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趋势
        4.1.3 提升技术教育层次顺应时代前进步伐
    4.2 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的启示
        4.2.1 立足实践超越实践
        4.2.2 在真实环境中教与学
        4.2.3 “使所有学生都成功”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严雪怡生平与学术生涯简介
附录2 1953 年至1985 年严雪怡论文汇总
附录3 1986 年至1999 年严雪怡论文汇总
附录4 2000 年至2012 年严雪怡论文汇总
附录5 严雪怡学术论文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10)社会建构论视野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关于文化产业及发展的研究
        1.2.2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1.2.3 关于文化科技创新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化科技创新的概念与理论阐释
    2.1 文化科技的本质及体系解读
        2.1.1 文化科技的本质
        2.1.2 文化科技的基础科学体系
        2.1.3 文化科技的基础技术体系
        2.1.4 文化科技的专业技术体系
    2.2 文化科技创新的概念解析
        2.2.1 科技创新的本质及路径
        2.2.2 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
        2.2.3 文化科技创新的功能
    2.3 社会建构论文化科技创新的理论假设
        2.3.1 理论假设之一:文化科技创新企业主体论
        2.3.2 理论假设之二:文化科技创新是特殊的社会行动
        2.3.3 理论假设之三:文化科技创新社会行动系统论
        2.3.4 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3章 文化科技创新本质的社会过程性
    3.1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分析
        3.1.1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
        3.1.2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价值分析
        3.1.3 文化科技创新的行动者网络建构
    3.2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行动诠释
        3.2.1 创新主体的异质性
        3.2.2 创新对象的灵活性
        3.2.3 创新活动的对称性
    3.3 作为社会过程的文化科技创新
        3.3.1 过程论的基本观点
        3.3.2 过程论中的技术创新
        3.3.3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过程性
第4章 文化科技创新结构的社会系统性
    4.1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要素
        4.1.1 知识要素
        4.1.2 人才要素
        4.1.3 环境支撑要素
        4.1.4 科技服务要素
    4.2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模型
        4.2.1 网络结构模型
        4.2.2 利益博弈模型
        4.2.3 组织学习模型
    4.3 作为社会系统的文化科技创新
        4.3.1 社会-技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4.3.2 社会系统论的文化科技创新
        4.3.3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性
第5章 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建构演化性
    5.1 建构演化的理论演进
        5.1.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创新演化
        5.1.2 社会建构论的创新演化
        5.1.3 两类演化的差异与融合
    5.2 文化科技创新的网络分析
        5.2.1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生网络
        5.2.2 文化科技创新的扩散网络
        5.2.3 文化科技创新的集群网络
    5.3 文化科技产业集群的建构
        5.3.1 文化科技产业的资源共享
        5.3.2 文化科技产业的区域共建
        5.3.3 文化科技产业的合作竞争
        5.3.4 文化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
第6章 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性
    6.1 文化科技创新社会整合的基本观点
        6.1.1 科技社会整合的基本概念
        6.1.2 文化科技的社会整合对象
        6.1.3 文化科技的社会整合机制
    6.2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整合过程
        6.2.1 文化需求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拉动
        6.2.2 文化创意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推动
        6.2.3 文化观念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影响
    6.3 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社会整合模式
        6.3.1 文化科技基础科学的原始创新
        6.3.2 文化科技基础技术的集成创新
        6.3.3 文化科技专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
        6.3.4 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协同
第7章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7.1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7.1.1 文化科技创新政策以政府为主导
        7.1.2 文化科技创新市场以需求为引导
        7.1.3 文化科技创新以文化资源为底蕴
        7.1.4 文化科技创新以后发优势为基点
    7.2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7.2.1 文化产业自主创新意识较差
        7.2.2 文化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7.2.3 文化科技创新转化率低
        7.2.4 文化科技创新基础研究薄弱
        7.2.5 文化科技创新设施建设不均衡
    7.3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文化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角色不明确
        7.3.2 文化科技创新社会体制机制矛盾突出
        7.3.3 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社会演化渠道不畅
        7.3.4 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整合方式失位
第8章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策略
    8.1 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体系策略
        8.1.1 以文化科技企业为创新主体
        8.1.2 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
        8.1.3 培养优秀文化科技创新人才
        8.1.4 建构多重文化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体
    8.2 形成文化科技创新机制的社会系统策略
        8.2.1 培养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8.2.2 建立市场主导的激励机制
        8.2.3 健全国家财政支撑政策
        8.2.4 畅通多种融资渠道机制
    8.3 型塑文化科技创新扩散的社会演化策略
        8.3.1 制定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8.3.2 促进重大项目科技攻关计划
        8.3.3 确立知识产权对创新者的保护
        8.3.4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区域化建设
    8.4 增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整合策略
        8.4.1 重视文化科技创新产品设计理念
        8.4.2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制造能力
        8.4.3 增强文化科技创新产品营销手段
第9章 结论
    9.1 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性分析
    9.2 我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四、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尔库塞论技术与社会主义[D]. 张鼎杰. 广西大学, 2020(07)
  • [2]技术生态风险的形成及防控研究[D]. 李云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 王张华. 湘潭大学, 2020(10)
  • [4]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 郭延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能源技术生态化实现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宋伊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从技术决定论到技术有限论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与超越[D]. 周效宇.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技术设计价值冲突问题研究[D]. 王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布莱恩·阿瑟技术哲学思想探究[D]. 冯维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严雪怡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 王珊珊.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10]社会建构论视野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D]. 陈思. 东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