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廖怡[1](2021)在《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三山五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今挖掘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的重要研究领域。香山静宜园在“三山五园”中占有一山一园,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体现出特殊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对于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和“别垣二景”的个例研究与复建工程正在逐步开展,“别垣二景”之一的见心斋是静宜园内唯一一处具有江南文人园特色的园中园,其保存完好、文化价值突出,值得深入研究挖掘。当今快速发展的三维数字化技术,为见心斋园林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首先在第一章绪论中,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关于古典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方面的不足。第二章本文梳理了信息模型理论源流,分析国内外信息模型建构的实践案例。第三章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探讨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的体系和方法。该信息模型包括园林实体信息、园林空间信息、园林属性信息,建构步骤包括园林数据数字化采集、园林数据精细化分类处理、园林要素信息化保护与管理三个方面。第四章,在见心斋园林数字化采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综合考量了工作环境、条件、效率等因素,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与配准,最终获得见心斋全园点云模型及二维测图。证明该技术在古典园林实体信息数据的获取中的可行性。第五章,在见心斋园林数据精细化分类处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综合风景园林、测绘实操、文化遗产相关理论,提出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需求的要素分类系统。将点云滤波、分类方法应用于见心斋中,探究园林环境中点云数据的分类方法,印证了以上分类系统的可行性。第六章,在见心斋园林要素信息化保护与管理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以数字化采集和精细化分类的结果为基础,构建见心斋园林管理系统,分别利用BIM技术和GIS技术对见心斋内建筑单体和园林环境进行系统性管理。该部分证明了北京皇家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需要BIM和GIS技术的综合应用,文化遗存的数字化管理已成必然发展趋势。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结论。本文首次提出了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该信息模型包含了园林各方面的信息,是集园林实体信息、园林空间信息、园林属性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库,其文件形式是点云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场地模型、文字及图片信息,具有检索、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以上数据中,实体信息数据主要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利用激光雷达处理软件进行分类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古典园林地形环境及假山空间的采集和处理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数据主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在处理时应注意文字和图片信息的匹配度和全面性。已完成的信息模型建构逻辑和方法可靠,预计达到多源信息的可视化录入、管理、查询、展示效果,在北京皇家园林的研究与保护领域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随着未来新兴技术和平台的更加成熟,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中多源信息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会更进一步提高,以更好的实现检索、交互等功能。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琚康和[3](2021)在《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推动着乡村建设的发展与完善。乡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有机载体,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村域的研究尺度出发,对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通过群体决策及综合量化的方法,从乡村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综合运用了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4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其次,通过二次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然后运用区间赋值的方法对乡村原始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最终通过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综合得分值。本文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选取庐江县220个行政村(社区)作为研究单元,运用已建立的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总体布局与基本特征,确定了适合庐江县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的量化标准,系统评价了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发展水平,定量刻画了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庐江县人居环境综合品质整体差异性较大,基本呈现“乡镇中心强,边缘村庄弱”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对庐江县人居环境综合品质及五大子系统品质进行空间分异划分,探究影响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本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宏观尺度束缚,将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落实到具体的村域尺度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定性指标的缺陷,通过指标选取研究,构建了全新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体系,提高了定量化测度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可行性与便捷性。图[33]表[25]参[86]

朱一鸣[4](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工程是全国瞩目的宏大工程,其中跨度最长、淹没土地面积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中线蓄水调水线路已使河南省、湖北省约46.9万居民迁离家乡,庞大的移民数量使得安置点建设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问题。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来自政府的经济基础支持和高水平的科学指导,需要移民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移民安置点的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移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的民生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当下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了解其发展状况,将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按照空间布局特征分为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社区型移民安置点三类,并基于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与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构建了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随后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三例典型移民安置点展开评价,探究研究区域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的各项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主要是:(1)通过对比基于空间布局合理性的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结果与从居民主观性角度展开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发现,两种评价方式在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除去道路系统得分)指标得分趋向一致,在居住质量和公共服务各指标得分中存在较大差异;(2)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不同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从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评价结果来看,新建型移民安置点>社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从人均环境满意度评价结果来看,社区型移民安置点>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后靠型移民安置点。(3)从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与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具体指标得分结果来看,新建型移民安置点在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和社会治理方面得分较高,短板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后靠型移民安置点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得分较高,在居住质量、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得分差强人意;社区型移民安置点生态环境方面得分中规中矩,在经济发展、居住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评分上表现优异,但在文化传承上有较为明显的短板。(4)通过对比两种基于不同角度的评价结果,本文对各类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做了具体分析,建议针对不同类移民安置点“因地施策”,加大资金投入,发挥移民安置点居民主体作用,定位人居环境建设薄弱项,实现均衡化的人居环境发展,消除发展矛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移民安置地区的不断推进。

李彦雪[5](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张春梅[6](2021)在《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在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如何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老年人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需要着力思考的重大问题。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养老模式改变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年宜居社区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做了解读,基于老年人的宜居需求、文献追溯和客观分析构建了适宜本土环境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吴良镛院士的五大系统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系统、设施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和人类系统5个一级指标。为了体现社区空间的代际公平,从老年宜居专项指标和公共指标两个维度构建二级指标体系,专项指标主要体现老年群体的宜居要求;公共指标体现老年人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与其他年龄群体一致性的要求。基于抽样调查、空间兴趣点、DEM地形数据、人口普数据、中国环境监测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运用熵值法对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然后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辽宁省182个抽样社区的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抽样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较差,说明绝大多数的社区尚未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城市比较来看,大连市所属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最高。(2)就空间分布特征:从社区尺度来看,评价值较高的社区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或边缘城区,而评价值较低的社区通常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城区以外的镇/乡镇中心、乡镇附近或离乡镇较远的地区;从市域尺度来看,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区域分异明显,整体呈现“中部-南部凸起,西北-北部凹陷”的分布格局,评价值较高的社区主要分布于大连市和沈阳市,大连和沈阳成为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发展的双中心。(3)分系统研究表明:设施系统和社会系统整体质量差,自然系统整体质量良好,人类系统和居住系统整体质量较高。在五大系统中,平均值较低的指标分别是社区日间照料机构数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数量、无障碍设施建设指数、老年大学数量、老年协会数量、舒适日数、空气质量、户籍登记百岁老年人口,这些是社区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部分。(4)从老年宜居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的对比来看,公共指标的评价值明显高于专项指标;对比中等级别以上社区数量,公共指标是专项指标的2.69倍,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代际不公平现象。从城市尺度和社区尺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大数据挖掘等方法探寻了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是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核心驱动力、社会群体状况是根本驱动力、政府干预和住宅建设是重要驱动力。根据评价结果及机制分析,从基于城市尺度的宏观路径和基于社区尺度的具体对策两方面提出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社区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居家养老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环境提供思路。

刘文卿[7](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李枝坚,张晓刚,曾辉,常文静[8](2020)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范式与研究框架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居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当代生态学研究的新兴命题,基于物质代谢研究成果,系统剖析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提升城市化过程的生态文明水准成为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通过对人居环境视角和社会代谢视角的城市研究进行简要回顾,认为两种视角的有机整合可以弥补各自的理论和方法论缺陷,进而凝练出新的城市生态学研究思路。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概念体系,建构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范式和基本研究框架。这一范式可以从多尺度和多维度反映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的过程特征,厘清城市人为活动和各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关联关系,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解析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为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学科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建构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研究框架,还可以有效推进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中的格局-过程-尺度耦合问题,数据采集、储存与分析问题和效应调控与过程管理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城市代谢研究方法,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向远林[9](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李小龙[10](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二、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7 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
第二章 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理论源流
    2.1 信息模型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1.1 早期信息模型理论
        2.1.2 中期信息模型理论
        2.1.3 近期信息模型理论
    2.2 几种主要信息模型系统的结构
        2.2.1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结构
        2.2.2 景观信息模型(LIM)的结构
        2.2.3 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的结构
    2.3 近年与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相关的实践及评价
        2.3.1 古典园林数字化测绘
        2.3.2 嘉峪关信息化测绘研究
        2.3.3 苏州环秀山庄三维数字化信息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体系建构
    3.1 见心斋园林概况
        3.1.1 见心斋园林造园意匠
        3.1.2 见心斋园林价值评价
        3.1.3 见心斋园林数字化研究特点
    3.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内容与结构
        3.2.1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创新性
        3.2.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内容
        3.2.3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结构
    3.3 实现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步骤与技术条件
        3.3.1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的建构步骤
        3.3.2 见心斋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技术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见心斋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的实体信息采集
    4.1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据采集方案选择
        4.1.1 见心斋园林测绘内容及难点
        4.1.2 各测量技术适用性比较
        4.1.3 数据测量方法确定
    4.2 见心斋园林优化布站方案及数据获取
        4.2.1 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
        4.2.2 三维激光扫描布站要求
        4.2.3 见心斋全园数据获取
    4.3 见心斋全园点云数据预处理
        4.3.1 数据导入
        4.3.2 数据预处理
        4.3.3 点云配准
    4.4 处理结果表达
        4.4.1 见心斋全园三维点云模型
        4.4.2 见心斋园林总览图量化研究
        4.4.3 现状点云正射影像图
        4.4.4 二维图纸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实体信息处理
    5.1 古典园林信息要素的分类
        5.1.1 古典园林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1.2 风景园林理论中已有园林要素分类
        5.1.3 基于测绘需求的园林要素分类的提出案例
        5.1.4 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
    5.2 信息模型建构导向的园林要素分类系统的提出
        5.2.1 古典园林要素量化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5.2.2 信息模型建构导向的园林要素分类的原则
        5.2.3 基于古典园林信息模型建构的园林要素分类
    5.3 点云分类处理在见心斋园林要素中的应用
        5.3.1 点云数据格式对接与转换
        5.3.2 见心斋全园点云数据分类处理的目标
        5.3.3 见心斋园林要素点云量化分类方法
    5.4 点云的精细分类与目标提取在古典园林要素中的应用
        5.4.1 见心斋山地条件下的地面点改进式渐进加密滤波提取
        5.4.2 人机交互提取见心斋假山点
        5.4.3 见心斋各植被单体信息精细区分
        5.4.4 见心斋全园建筑单体分离
    5.5 基于见心斋园林要素特征的点云数据处理
        5.5.1 见心斋各园林要素特征提取及处理目标
        5.5.2 见心斋三维数据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5.5.3 见心斋各园林要素基本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的应用
    6.1 见心斋信息化平台选择
        6.1.1 见心斋信息模型建构中的需求分析
        6.1.2 见心斋信息模型建构中所需的关键平台
    6.2 见心斋三维数据信息的管理
        6.2.1 见心斋园林环境要素的管理
        6.2.2 见心斋园林建筑要素的管理
    6.3 见心斋三维信息系统的应用
        6.3.1 见心斋系统的使用
        6.3.2 信息化视野下的古典园林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人居活动逐渐受到联合国关注
        1.1.2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1.1.3 安徽省市加快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人居环境
        2.1.3 乡村人居环境
        2.1.4 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2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2.3.3 研究现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3.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 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3.3.1 子系统构成要素
        3.3.2 指标层构成要素
        3.3.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3.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3.5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3.6 指标综合评价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案例研究——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庐江县基本概况
        4.1.2 研究单元
        4.1.3 数据来源
    4.2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总体布局与基本特征
        4.2.1 生态环境布局与特征
        4.2.2 经济发展布局与特征
        4.2.3 居住条件布局与特征
        4.2.4 基础设施布局与特征
        4.2.5 公共服务布局与特征
    4.3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指标量化标准
    4.4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研究
        4.4.1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综合品质量化分析
        4.4.2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品质量化分析
        4.4.3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结果
    4.5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优化措施研究
        4.5.1 庐江县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品质优化措施
        4.5.2 庐江县村域尺度下人居环境品质优化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A 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标准化评价结果一览表

(4)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要求实施移民搬迁
        1.1.2 移民安置点民生问题凸显
        1.1.3 改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 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2.3 移民安置研究
        2.3.1 移民安置模式
        2.3.2 移民安置环境容量
        2.3.3 安置点建设研究
        2.3.4 移民社会融入
        2.3.5 移民安置实践
    2.4 相关研究总结
第三章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3.1 总体发展情况
    3.2 发展建设中的冲突
        3.2.1 安置点产业布局单一,难以提供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
        3.2.2 安置点空间无序扩张,生态破坏严重
        3.2.3 安置点空间布局形态“模板化”,失去地域特色
        3.2.4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长效体制不健全
    3.3 社会性问题的初步显现
        3.3.1 快速收缩的常住人口与“空心化”带来的弊端
        3.3.2 原地域、宗族文化的消失
        3.3.3 聚居空间撕裂带来的社会交往问题
第四章 构建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1.1 构建思路
        4.1.2 构建原则
    4.2 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2.3 安置点空间句法分析
        4.2.4 评价指标测算
    4.3 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3 满意度评价结果
    4.4 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对比
        4.4.1 物质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4.4.2 非物质性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5.1 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
        5.1.1 安置点建设资金保障
        5.1.2 安置点产业转型契机
        5.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空间再构
    5.2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5.2.1 新建型移民安置点
        5.2.2 后靠型移民安置点
        5.2.3 社区型移民安置点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梳理
        6.1.2 各类移民安置点现状人居环境评价
        6.1.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6.2 研究创新点
        6.2.1 从空间特征层面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分类
        6.2.2 构建了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6.2.3 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提出相应策略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6.3.2 对于移民安置点建设研究的不够全面
        6.3.3 人居环境优化策略在具体实施层面需待深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调查表
    附录 B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基本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3.3 个体老化与人居需求变化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2.1.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2.1.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2.2.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2.2.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2.3 研究展望
        2.3.1 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渗透
        2.3.2 充分利用多源数据
        2.3.3 探索社区空间的代际共享
3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2 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
        3.2.1 指导理念
        3.2.2 基本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
        3.3.1 自然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2 社会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3 设施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4 人类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5 居住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预处理
        4.2.3 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
        4.3.1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等级
        4.3.2 不同等级社区的对比分析
        4.3.3 分系统差异显着
        4.3.4 各等级社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
        4.3.5 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指数差异明显
    4.4 本章小结
5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机制分析
    5.1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2 影响因素分析
    5.2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影响因子的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5.2.3 影响因子作用的空间分异
    5.3 驱动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
    6.1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宏观路径
        6.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1.2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
        6.1.3 营造敬老的社会氛围
        6.1.4 转变社区建设思路
    6.2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6.2.1 针对分系统评价结果的优化对策
        6.2.2 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的优化对策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3 本文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范式与研究框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城市研究的两种视角
    1.1 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研究
    1.2 社会代谢视角的城市研究
2 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的概念框架
    2.1 从“城市(产业生态)代谢”到“城市人居环境代谢”
    2.2 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的研究框架
        1)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的理论认知:
        2)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的方法建构:
        3)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的决策应用:
3 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的关键问题
    3.1 “格局-过程-尺度耦合”问题
    3.2 数据采集、储存与分析问题
    3.3 效应调控与过程管理问题
4 结语

(9)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3.2.1 远古的呼唤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5.1.3 景观意象提取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城市空间格局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1.2.3 关中地区县城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1.4.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5.2.1 生用保障意识
        5.2.2 人文优先意识
        5.2.3 山水关联意识
        5.2.4 整体融合意识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园林三维数字信息模型建构研究[D]. 廖怡.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村域尺度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评价 ——以合肥市庐江县为例[D]. 琚康和.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一鸣. 西北大学, 2021(12)
  • [5]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D]. 张春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5)
  • [7]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范式与研究框架建构[J]. 李枝坚,张晓刚,曾辉,常文静. 生态学报, 2020(19)
  • [9]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10]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标签:;  ;  ;  ;  ;  

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