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艺奖项的思考

对文艺奖项的思考

一、关于文艺评奖的思考 从评“梅”说开去(论文文献综述)

郭婧文[1](2021)在《媒介语境下梅花奖的嬗变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类奖项中的典范,其组织者主要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官方期刊《戏剧报》的编辑,目的在于扭转当时中国戏剧颓势局面,培养更多的青年艺术人才,推动戏剧剧目的创新发展。三十多年来,梅花奖在传统媒体中孕育,在新媒体中成长;依靠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素养构建出自己的艺术权威力量,助力戏剧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凭借共识性、鼓励性和标准建立的特性形成新时期的艺术批评话语权。最终在完成戏剧艺术门类自救的同时,带领其走向一个更加积极的发展方向。

沈浩[2](2021)在《探析戏曲评奖制度》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戏曲走上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种类多,而且戏曲节目也丰富起来,各种戏曲评奖活动日益增多。针对其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戏曲评奖制度得以出台。戏曲评奖制度是我国戏曲健康、良性发展的保驾护航者,它对戏曲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

王雨[3](2021)在《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文中提出

张昭[4](2019)在《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书写》文中认为在女性文学中,姐妹情谊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对姐妹情谊书写的研究亦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法绕过的论题之一。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整体观照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姐妹情谊的书写,梳理20世纪80、90年代女性文学中姐妹情谊的发展轨迹及其偏离轨道后的几种结果。本文共五部分,即导言、姐妹情谊书写的表征、书写的原因、书写的意义与书写的缺陷及结语。在导言部分梳理出学术界对姐妹情谊的研究现状,辨析本文相关概念,包括新时期文学、女性小说、姐妹情谊。主体部分即姐妹情谊的书写表征、书写原因、书写意义及缺陷。书写表征从青春少女的姐妹之情、风雨下的避难所、姐妹情谊归向何处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剖析姐妹情谊自然的发展脉络、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及在偏离正常发展轨道后的几种可能性。姐妹情谊书写原因从创作历史传统、社会语境两个层面探讨姐妹情谊主题在女性文学中经久不衰的原因。姐妹情谊书写的意义及缺陷从姐妹情谊的社会意义,即解构异性恋霸权,文学意义即开拓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两部分论述姐妹情谊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姐妹情谊的创作缺陷,即伟大的纯粹精神上的姐妹情谊的创作缺失及原因。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主要借鉴女性主义理论对文本进行细读,在具体分析中结合了心理分析中关于友谊的阐述,标示出姐妹情谊在女性一生中的发展轨迹及可能性。在女性文学中,姐妹情谊出现了多种可能性,此论文分析这些可能性并挖掘出造成各种可能性的因素,梳理姐妹情谊在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表现与脉络。姐妹情谊的存在不仅对于女性极其重要,对于和谐两性关系的构建依旧有着重要作用。

吴丹[5](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熊芳[6](2017)在《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中国进入消费时代作为背景,对消费时代以来的中国重要文化现象之一的小说到电影改编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本论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针对小说文本到电影改编的过程当中历史观的演变问题进行探讨。从西方哲学理论到文学传统,罗素、福柯的思想不断影响着我国文学的发展。“权利——话语”的理念从西方到东方,经由古老东方文明的浸润,从小说文本到电影都充满玄妙的想象,无论是从“虚构历史到历史虚构”,还是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历史小说再到新历史主义小说”,在文学的视野当中,如何展示历史、环绕历史、再现历史、复刻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在由计划经济变为消费经济的社会跳跃式的发展当中,从小说文本到电影的转化当中,历史观经历了如何的变化;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强调的某种历史观念在新的消费时代当中哪些被隐去,又有哪些新的思想萌芽,这些都是本章所研究的重点。第二章围绕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审美演变问题进行研究。传统的意蕴格调在强调物欲消费的时代变得模糊不清,崇尚清淡雅致的古典审美观点逐步被快餐式的“视觉霸权”所遮蔽。从追求英雄主义到当下沉湎青春消费、身体消费,审美出现了“日常生活化”的先导趋势。本章围绕精英主义的消解、审美日常化等主要问题,对小说文本自身的变化以及改编过程当中的主题演变,研究如何把握文学和电影当中的“审美表现”元素在艺术上的转换与创新。第三章围绕小说到电影改编作品当中,主要角色的符号化问题。从新时期文学、十七年文学开始,小说文本中的“人”一直都是以非常直观且独立的落脚点存在的。反观消费时代,在面对爆炸式的视觉图景的轰炸之时,大量的符号化的角色充斥于文字和影像当中。“人”的个性和自我不在,角色流入一种“模板式”的表达规律。从“角色”到“符号角色”,实则是在从文本到电影改编当中的一种偷懒和迟滞,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在思想观念愈是自由开放的当下,围绕“角色”的扩展却越来越缓慢和模板化,这不得不引起作者和导演的反思。第四章主要针对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当中“民族性”的讨论。这一章分为两个板块。其一是将“改编”置入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视野当中,强调在欧化的消费观点不断入侵内地的现实之下,作为具有思想教化及审美培养功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如何在眼花缭乱的物质消费诱惑当中孑然一身。其二是围绕文学作品及电影改编作品自身的民族性演化的表达的梳理。从“文以载道”到“纸醉金迷”,我们需要在日益膨胀的消费自信和日渐萎靡的英雄根性当中寻找一种自持。第五章相对于前四章而言要更加细致,主要以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细节化的文本对比研究来体会小说到电影改编作品当中最直接的转化方式。这一节主要围绕小说文本和电影段落的对比分析。虽然文学是以文字线性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思想。电影则是以视觉和听觉为传播主体,通过声、光、画三位一体综合作用于镜头,从而展示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是二者在艺术表现当中依旧保持着某种相似。例如叙事元素、修辞手段以及符号表达等都可以为艺术提供相应的包装。伴随着艺术创作在新的消费时代当中获得的新鲜血液,小说和电影改编作品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再成熟”发展。电影改编在从文字到影像的改编当中也得到了更多宝贵的经验,令文学性元素与电影性元素在“改”与“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幸福的“联姻”。但由于部分改编者忽视了艺术转化的既定规则,盲目且强硬的进行从文学到影视的“转嫁”,也使得改编作品出现一些“硬伤”,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改编”之路上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结语部分针对消费时代之下我国电影改编所面临的尴尬境况,认为当前的从小说到电影作品的改编仍有些操之过急。面对时代的诱惑,电影改编行为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深的可能性和必需性。如疏离文学与影像的本质关系、截断二者互通的艺术性和血脉,生硬的对小说文本和电影进行“嫁接”,反而会使得某些作品“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还是需要对改编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以期获得更多品质优良的艺术精品。

孙小梦[7](2016)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立于1993年,每年春天众多的学者和高校学子会齐聚于此,一同关注、探讨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同时,每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会评选出其最佳影片,这些影片传达了当代大学生特有的审美理念、观影倾向,表达他们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关注和期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的主题聚焦于人性的描摹和社会的呈现。影片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国人在伦理、个人觉醒和自我认同等方面遭遇的困境,同时影片以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待社会变迁,理性反思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主题的传达由青少年和中年人承担,其中青少年角色渴望实现自我,而中年人角色则面临不同的生存和情感困境,寻求满足自身需求的解决之道。人物形象设定与青年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有一定的契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在叙事情节上有所突破,影片在保证叙事流畅的基础上,通过情节线索互动、多样化的情节结构增加了故事吸引力。同时,影片的视听呈现亦可圈可点,一方面它们沿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出色运用了长镜头,另一方面它们也根据时代发展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突破,视听效果越来越震撼。

李徽昭[8](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崔彦玲[9](2013)在《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文中认为本文以女作家的创作切入百年乡土书写,梳理女作家的乡土书写传统,建构女性塑造乡土女性的形象谱系,探询在“乡土”与“乡土女性”两个文学体系中交错、纠缠的作者性别身份、书写立场、写作姿态、文学和社会历史期许、审美追求,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纷繁复杂的文学世界。论文研究范围涉及“近二十年”(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关创作。第一章回溯“五四”至新时期女作家的乡土书写传统,包括对乡土女性形象的塑造。在这一题材领域,女作家的创作既体现出与时代主流话语的共鸣,表现出女性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开阔的文学视野、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也由自发或自觉的性别意识形成了“女性越轨的笔致”,发出了游离于时代话语的女性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乡土女性境遇和命运的独特思考。第二章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现代理性启蒙立场的相关女作家创作。在此,女性主义立场与现代知识分子理性启蒙立场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共同参与了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以来乡土女性生存困境和文化境遇的批判与反思,并对乡土女性自身的文化痼疾进行审视。“启蒙”于此既体现为对乡土社会几千年宗法制男权社会形成的性别歧视传统的冷峻批判,也体现为对以崭新面目出现的“现代性”中隐含的问题的高度警觉。第三章考察女作家基于“反现代”立场对乡土世界与乡土女性的重塑。“民间”作为重要的语义场和话语资源,有效地参与并构建了截然不同于现代理性话语规制下的乡土世界、乡土历史和乡土女性形象。“民间”立场的包容性使得相关书写不仅对时代主流政治话语有所反拨,同时也体现出对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有意疏离和对道德话语的超越,其要旨在于对健全“人性”的体贴与呵护。第四章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急遽的城市化转型所形成的庞大的“进城”潮流在文学中的折射,透视女作家对“进城”乡土女性心态的表现、“进城”乡土女性的苦难书写和常态书写。在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富裕与贫困、掠夺与被掠夺等语境中,立足于社会转型期独特的文学景观,考察女作家对时代、历史、女性等因素敏锐的捕捉、深刻而独到的表现。其中,对进城乡土女性的常态书写尤为生动地体现了女作家在文学实践方面的独特探索。第五章从“日常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考察女作家在乡土创作和乡土女性形象塑造中的审美特征。“日常”不仅是表达现代理性启蒙的有效手段、营造“反现代”意味家园的温馨细节,更体现为对意识形态与宏大叙事有意疏离,藉以还原“原生态”的乡土世界和乡土女性的世俗化生存本相。“地域性”无论对于乡土文学本身抑或是女性文学/性别研究均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其与后两者的共性在于由“差异性”所形成的丰富的美学效果和参差的性别经验。在全球化、一体化无可阻挡的态势面前,地域性不仅为文学提供了形态各异的审美资源和美学风格,而且为我们考察它对“性别”生态的影响,丰富对女性文学的认识维度具有积极意义。结语部分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作家乡土女性书写的意义。本文认为,从“乡土”角度切入女作家创作,有助于纠正关于90年代女性写作陷入“个人化”、“脱离现实”的片面认识和刻板印象。“乡土”之于“女性文学”的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素朴、温和、本色地书写性别关系的模式;而且,在日渐浓厚的消费文化语境中,“乡土”和“女性”的双重“边缘”地位,具有某种类似解构主义的“他者”功能,不期然间构成了时代精神与文学想象主流表达之外的另一维度。

陈洁[10](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关于文艺评奖的思考 从评“梅”说开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文艺评奖的思考 从评“梅”说开去(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语境下梅花奖的嬗变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介变化中的梅花奖
    (一)传统媒体赋予其生命
    (二)新媒体赋予其生机
二、构建戏剧艺术权威的梅花奖
    (一)梅花奖艺术权威的构建
    (二)梅花奖艺术权威的体现
    (三)梅花奖艺术权威的意义
三、转变艺术批评方式的梅花奖
    (一)艺术批评的精英性转为共识性
    (二)艺术批评的反馈性转为鼓励性
    (三)艺术批评的个人风格转变为标准建立

(2)探析戏曲评奖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二、戏曲评奖制度产生的背景
三、戏曲评奖制度的具体内容
四、黄梅戏的评奖制度

(4)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作家及作品概况
    (二) 姐妹情谊小说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四) 概念辨析
一、姐妹情谊书写的表征
    (一) 灼灼其华—青春少女的姐妹之情
        1、孩提时代
        2、闺阁时代
        3、重返少女时代
    (二) 温情方舟——风雨下的避难所
        1 、姐妹同盟
        2 、女性同伴
    (三) 芳草天涯——姐妹情谊归向何处
        1、割据时代
        2 、异性爱缺失的替代品
二、姐妹情谊书写产生的原因
    (一) 历史传统
    (二) 社会语境
        1 、社会转型
        2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勃兴
三、姐妹情谊书写的意义及缺陷
    (一) 社会意义:解构异性恋霸权
    (二) 文学意义:开拓女性文学书写空间
    (三)书写的缺陷:伟大友谊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小结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6)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及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历史观问题
    第一节 从当代小说到电影改编作品的历史观表现
        一、十七年小说整体特点
        二、十七年小说改编电影的两种类型
    第二节 电影文本在改编上的历史观变化
        一、从《霸王别姬》到《霸王别姬》:历史的“英雄”
        二、从《官司》到《集结号》:“英雄”的历史
    第三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历史观案例分析
第二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审美演变问题
    第一节 从高雅到日常:审美的“流变”
        一、审美消费:日常化、通俗化与娱乐化
        二、影像民俗:被消费的色彩
        三、消费“顽主”:王朔和他的“解构高雅”
    第二节 从精英到大众:被“消解”的崇高
        一、精英身份的消解
        二、“大话”系列的流行
    第三节 高雅文本的颠覆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经典的消解问题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角色符号化问题
    第一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角色符号学视阈分析
    第二节 电影人物角色与小说人物角色的横向对比
    第三节 电影人物角色与小说人物角色的纵向对比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人物符号化问题案例分析
第四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分析
    第一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体现
        一、西方文化价值观对中国电影改编的影响
        二、祛除“崇高”
    第二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的持守
        一、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与意象思维的持守
        二、“文以载道”思想的持守
    第三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民族性的发展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电影民族性案例分析
第五章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的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的碰撞初探
    第二节 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中文学语言的变化
    第三节 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中文学语言的融合
    第四节 小说到电影改编中两种“语言”的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价值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聚焦人性和社会的主题
    第一节 丈量人性深度,揭示内心隐秘
    第二节 理性观照社会,反思趋向隐性
第二章 找寻自我价值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渴望实现自我的青少年
    第二节 满足人生需求的中年人
第三章 多元交互的故事情节
    第一节 情节线索的互动
    第二节 多样化的情节结构
第四章 朴实与震撼并存的视听呈现
    第一节 写实与表现同行的镜语和声音
    第二节 于平凡处见深刻的意象和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二、文学留白观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三、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四、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作家的乡土书写传统
    第一节 现代女性文学的乡土女性书写
        一、“五四”启蒙话语体系中的乡土女性叙事
        二、革命话语体系中的乡土女性
        三、女作家笔下乡土女性形象的特征
        四、女性经验与主流话语的裂隙
    第二节 新时期女作家的乡土女性书写
        一、知青经验的两种表达
        二、新启蒙视阈中的乡土世界
        三、极地的“童话”尝试
第二章 现代理性启蒙立场与乡土女性书写
    第一节 基于现代理性启蒙立场的乡土批判
        一、乡土女性的传统文化伦理境遇
        二、商业化浪潮冲击之下乡土女性的新困境
    第二节 乡土女性形象的理性审视
        一、原始落后的母亲形象
        二、“古老”的年轻女性形象
        三、浴火重生的新女性
第三章 “反现代”立场与民间立场的重合
    第一节 对传统女性的温和书写
        一、对主流话语的消解
        二、重新认同传统女性
    第二节 乡土女性的“新历史”书写
        一、以民间立场整合历史
        二、民间立场与性别叙事
        三、富于“民间美”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文化还乡情结——以王安忆小说为例
        一、重构“过去”
        二、理性审美的“生活的形式”
        三、乡村“姊妹”艰辛生存中的温暖
        四、质朴纯真的“女儿国”
    第四节 “追忆在温暖中流逝的美”——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一、对“原始”风景的痴迷与怀恋
        二、重新发现“神性”:乡土世界的“返魅”
        三、对朴素生存状态和生存哲理的执着
        四、缤纷多姿的极地女性世界
第四章 “乡下女进城”:城乡双重视野中的乡土女性
    第一节 乡土女性形形色色的城市向往
        一、基于物质意义的城市艳羡情结
        二、“层层递进”的“城市梦”与“城市病”
        三、精神家园的寻找及主体的生成
    第二节 乡土女性在城市苦难境遇的书写
        一、艰难生存景况的摹写与再现
        二、沦落或死亡的悲剧命运书写
        三、拯救书写与乡土女性主体的微弱光辉
        四、苦难书写模式的局限
    第三节 乡土女性在城市生存的常态书写
        一、淡化冲突的日常书写
        二、乡土女性主体地位的生成与确立
        三、对主流话语的逸出与超越
第五章 女作家乡土女性书写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乡土世界的日常化描摹
        一、日常化作为启蒙的手段
        二、温馨乡土的日常化营造
        三、“原生态”乡土世界的日常化还原
    第二节 “地域”与“性别”的双重维度
        一、具有地域色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二、乡土女性形象的地域性
        三、艺术风貌的地域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回顾
    四、称谓界定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文艺评奖的思考 从评“梅”说开去(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语境下梅花奖的嬗变及其影响[J]. 郭婧文. 戏剧之家, 2021(34)
  • [2]探析戏曲评奖制度[J]. 沈浩. 时代报告(奔流), 2021(09)
  • [3]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D]. 王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书写[D]. 张昭. 云南大学, 2019(03)
  • [5]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6]消费时代: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研究[D]. 熊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研究[D]. 孙小梦.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8]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D]. 崔彦玲. 南开大学, 2013(06)
  •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标签:;  ;  ;  ;  ;  

对文艺奖项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