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

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

一、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崔玉莹[1](2021)在《基于VIIRS数据反演的京津冀大中城市夏季夜间经济总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大中城市是北方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地区,京津冀大中城市的夜间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京津冀地区大中城市的夜间经济总量对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的推动作用。目前,夜光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其它领域,如环境、灾害、渔业,以及重大事件评估且成效显着。但是,迄今很少见到以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研究夜间经济方面的成果。本文首次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反演大中城市的夜间经济总量,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的京津冀地区大中城市夜间经济总量的反演模型,厘清京津冀大中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动态和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去噪处理。由于VIIRS月度合成影像中没有去除噪声、渔船、火光等短暂性光源,研究通过空间角度、地形角度和去噪精度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针对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常用的阈值法和掩膜法的去噪效果。结果表明,基于VIIRS年度合成标准影像的掩膜法整体上优于阈值法,去噪效果稳定,但基于同一掩膜处理长时间序列的夜间灯光影像存在时间误差;阈值法对于去除低阈值噪声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阈值的选取易受主观意识影像,且容易误除低值灯光。(2)构建基于夜间灯光影像反演夜间经济总量的模型。利用掩膜法去噪后的夜间灯光遥感影像与石家庄市区夜间经济总量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京津冀大中城市夜间经济总量的反演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以夜间灯光总量可以有效的反演夜间经济总量,为研究京津冀各大城市夜间经济总量的发展情况提供了新角度。(3)分析京津冀大中城市夜间经济总量的时空变化。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得到了京津冀大中城市夜间灯光总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利用模型反演得到京津冀各城市夜间经济总量,结果证明与实际国情相符。研究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结合夜间经济总量的统计数据,构建京津冀大中城市夜间经济总量的反演模型,获取京津冀大中城市夜间经济总量数据,厘清京津冀各大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布,丰富研究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为研究全国各大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李海旭,郝文霞,张锦,马振刚,李智深[2](2020)在《首都“两区”建设背景下张家口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张家口市建设首都"两区"背景下,结合2015年以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状况,重点对2019年易发多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特征差异分析,以区域自然及人文环境作为重要因素进行灾害成因剖析。基于此,提取自然与人为要素共计6项,与灾害隐患点数量做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获取成灾主导因素。结果显示,年平均降水量、海拔高差、气温年较差与灾害隐患点数量存在正相关。其中,气温年较差与灾害发生相关性显着。结合灾害成因分析结果,提出建立健全地质信息数据库、统筹资源开发和地质保护、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构建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等对策,进一步保障首都"两区"建设成效。

任君宇[3](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陆文[4](2020)在《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家口地区位于永定河上游,为北京的上风上水方向,与首都有着“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的天然生态格局,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张家口地区列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要求逐步提高张家口地区出境水量,而该区域作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长期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已导致区域内部大量河道、湖淖干涸。如何合理调配与利用区域水资源,既满足协同发展规划要求又满足本区域发展需要是当前永定河上游地区(含张家口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尝试利用水文模型刻画永定河上游流域河川径流过程,研究区域地表水资源分布状况。首先基于1951-2016年期间永定河上游流域不同时段的水文数据和基础资料,利用基流分割、M-K趋势检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区域水文气象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Budyko水热平衡理论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减少的贡献,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区域河川径流的具体人类活动形式。然后通过构建区域土壤、土地利用、气象等数据库,利用SWAT模型对区域河川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在进行分布式参数率定与验证的基础上,以张家口地区为例揭示永定河上游地区地表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全球变化背景下张家口地区未来地表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预测,为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20世纪50年代以来永定河上游流域(包括洋河与桑干河两大支流)基流量呈显着下降趋势,大部分子流域基流指数有所上升,地下水对河川径流的贡献不断加大。洋河与桑干河上游的基流指数基本都小于下游,上游的河川径流更多来源于降水的补给。永定河上游流域及其子流域河川径流量显着减小,降水、潜在蒸散基本都呈现出非显着性减小趋势,干旱系数从50年代的2.15上升到现今的2.41,整个流域表现出一定的干旱化趋势。永定河上游流域及其子流域河川径流对降水的弹性系数最大,下垫面参数次之,但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变化。人类活动对洋河下游河川径流减小的影响大于洋河上游,对桑干河上游河川径流减小的影响大于桑干河下游。21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区域河川径流减少的贡献明显增大,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大规模取水、水库拦蓄影响区域河川径流。(2)以2007-2008年为预热期,2009-2012年为率定期,2013-2015年为验证期,采用SWAT模型模拟永定河上游流域内六个水文站的河川径流过程(石匣里、响水堡、天镇、柴沟堡南、柴沟堡东、张家口站)。结果显示,石匣里站(率定期R2=0.77,ENS=0.57,验证期R2=0.79,ENS=0.66)和柴沟堡东站(率定期R2=0.79,ENS=0.61,验证期R2=0.86,ENS=0.79)模拟效果比较好,天镇站(率定期R2=0.45,ENS=0.44,验证期R2=0.72,ENS=0.72)、柴沟堡南站(率定期R2=0.41,ENS=0.29,验证期R2=0.63,ENS=0.47)模拟效果一般,响水堡站(率定期R2=0.12,ENS=-0.07,验证期R2=0.22,ENS=-0.16)、张家口站(率定期R2=0.33,ENS=0.29,验证期R2=0.48,ENS=0.42)模拟效果较差。总体来说,汛期模拟效果优于枯水期模拟效果,洋河上游模拟效果优于下游模拟效果,桑干河流域月尺度模拟效果优于洋河流域,年尺度模拟效果劣于洋河流域。部分站点与时期模拟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包括模型对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过程考虑不足、模型不能刻画春季河流解冻过程、模型对土壤水与地下水刻画能力较差。(3)与历史时期(1956-2003)相比,张家口地区现状地表水资源空间分布(2009-2015)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内陆河流域和滦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较少,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大清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但地表水资源总量已大大减少。其中,张家口市城区、蔚县-阳原盆地,涿鹿-怀来盆地作为张家口地区人口聚居程度较高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减少最为明显。在RCP4.5情景和RCP8.5情景下,伴随着未来降水量增多和极端水文事件频发,永定河上游流域汛期河川径流将明显增大。与2009-2015年的地表水资源情况相比,除RCP4.5情景下的远期年(2076-2100年)外,其余各阶段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情况将明显改善,部分时段的地表水资源量将接近1956-2003年的平均水平。

蒋美琛[5](2020)在《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使用2000年到2018年长时间序列植被遥感数据、气候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等,结合空间分析、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完整地在像元尺度上定量揭示了 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并探究气候与非气候影响因素,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供区域尺度上的生态保护、恢复和优化管理科学指导,为研究全球变化提供重要的区域尺度见解。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对MODIS EVI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8年EVI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植被大部分呈现绿化现象,这种绿化现象基本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局部出现植被退化现象,大体出现在平原地区。(2)论文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探究了 EVI变化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示在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暖湿的气候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但过高的温度或过多的降水反而会抑制植被的生长。EVI的残差趋势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的大部分植被变化是由气候因素主导的,但除气候因素外,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京津冀城市圈,非气候因素也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一类不容忽视的因素。(3)论文建立了相对绿化效益指标,结合R/S重标极差法计算赫斯特指数与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结果,说明了在京津冀地区实施的多项国家、地区级林业工程在整体上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但赫斯特指数所反映出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区内EVI变化不稳定的结果说明了在林业工程的实施中应当科学规划、优选植被种类、适地适树,并加强对现有植被的经营抚育。(4)论文首次使用了华北地区氮沉降地面观测数据,计算了其与EVI变化的相关性,并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说明了以城市扩张、工业和农业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负影响。

曹州[6](2020)在《一种改进的基于RNN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变化检测是指利用覆盖同一地表区域的多时相遥感影像来确定和分析地物变化,广泛应用在土地利用调查、资源动态监测、灾后分析评估和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随着多分辨率、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网的建立,遥感数据量急剧增加,对变化检测的精度和效率设定了更高的期望。大多数变化检测方法忽略了遥感影像间的时间联系,没有充分挖掘时间维度的信息,导致精度较低,泛化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能够挖掘时间序列数据的信息,学者们基于这一特性将循环神经网络引入到遥感变化检测分析中,变化检测的精度得到提高。然而目前循环神经网络在变化检测中的应用多基于光谱特征开展,未能充分利用遥感影像所提供的多种特征,变化检测精度受到制约。为此,本文在对遥感影像特征和循环神经网络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变化检测方法,并围绕遥感影像特征和循环神经网络,对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所涉及的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对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变化检测模型。本文利用遥感影像的多种像元级特征,如光谱特征、纹理特征、遥感指数特征,并利用窗口运算求取均值的方式提取其空间特征,将上述特征输入至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多特征融合,提取像元-空间-时间特征,实现遥感影像变化信息的提取。(2)利用多种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文分别利用Landsat-8卫星影像和Sentinel-2A卫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分析地物变化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精度的同时还拥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应对不同中分辨率影像的变化检测任务,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张红萍[7](2020)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呈现出南北齐发的特点,部分城市甚至陷入“年年看海、逢雨必涝”的困境。从城市水文学角度来看,城市化带来不透水面比率持续增加的现象,是导致城市产生消极水文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未来中国部分地区发生城市洪涝灾害等极端事件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增强。面对城市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尽可能地消除城市建设带来的不利水文效应,是减少“城市看海”的基础途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研究属于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研究的范畴。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重点关注“洪涝”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指标体系法、数值模拟法、遥感与GIS技术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分布研究、城市涝灾害淹没情景研究。然而,结合具有一定现势性的城市下垫面的水文特征,从城市物理空间环境承载洪涝灾害能力的角度,评估城市抵御洪涝灾害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参考“承载力”在物理学中的“度量指标”以及生物学中的“安全保障标准”的定义,本文将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定义为:“以城市地理空间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及功能设施的运行秩序、居民及工商业实体等的社会活动秩序不受影响为前提,城市承载洪涝灾害的能力”。本文综合利用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在研究城市水文响应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评估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的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武汉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研究中。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本文在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承载力”概述的基础上,定义了“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的基本概念与一般形式,并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涵与研究方法。(2)提出了一种基于VIS-W下垫面模型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方法针对广泛应用在生态水量交换研究的城市下垫面VIS(Vegetation,Impervious surface,Soil)模型,其组分“V”和“S”可以反映城市渗透、滞留特征,组分“I”可以反映城市汇流特征的情况,本文将反映城市蓄滞特征的水体“W”扩展到VIS模型中,形成VIS-W(Vegetation,Impervious surface,Soil and Water)下垫面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并结合城市下垫面地形特征、产汇流特征、不利排水地区分布特征,构建出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模型。(3)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阈值检测实现邻近水体的阴影再分类方法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水体与阴影比较容易误分的问题,本文以典型的邻近同质性像素搜索算法区域生长法为基础,根据误分为阴影的水体与真实水体在空间上存在邻近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阈值检测实现邻近水体的阴影再分类方法。本文在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hood Classification,MLC)分类出的植被、不透水面、裸土、水体、阴影结果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阴影进行再分类,提高了原分类结果中的水体分类精度。(4)提出了一种兼顾地形连通性与降雨量的汇水区划分方法针对采用DEM填洼方式获得洼地水流的汇水区划分方法不能较好地反映下垫面库容特征的问题,本文基于多流向算法以及“有源淹没”思想,提出一种以不填洼的DEM数据为基础,顾及地形连通性与降雨量的汇水区划分方法。通过与洪涝灾害事件中的典型渍涝点对比,验证了采用本文方法划分的汇水区划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下垫面的汇流特征以及渍涝风险分布情况。(5)以武汉市为例,评估了城市洪涝灾害承载能力并探讨其改进空间本文将提出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模型应用在武汉市洪涝灾害承载能力评估研究中,得出武汉市主城区范围内的洪涝灾害承载力分布情况为:1)北湖、后官湖、盘龙湖等地区的承载力较弱;2)东湖、南湖等地区的承载力一般;3)长江、汉江等江域覆盖地区的承载力最强。然后,本文结合武汉市主要运行的16处雨水泵站以及2017至2018年新建11项排水防涝工程部署情况,探讨并分析了武汉市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的改进空间。得出:在武汉市主城区范围内,1)新建的黄埔路泵站等五个泵站,可以缓解现分布在承载力为“强”包含长江、汉江江域的汇水区域内的渍涝情况;2)充分利用新建的21号公路明渠、后湖四期泵站、东湖低排水泵站在各地区新增的出江能力,可以提升洪涝承载力为“差”的北湖、后官湖、盘龙湖地区汇水区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3)充分利用新建的港西泵站、江南泵站的出江排水能力,有望提升承载能力为“一般”的东湖、南湖和青菱湖地区汇水区域承载洪涝灾害能力。

杜建涛[8](2020)在《InSAR技术用于张家口地区不同尺度形变监测》文中研究说明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张家口地区还位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和山西地震带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背景非常复杂,地震多发。开展张家口地区高精度、多尺度地表形变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因其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新的测量手段。常规差分InSAR(D-InSAR)技术的监测精度容易受到系统热噪声、时空失相干、大气延迟等误差因素影响,为了克服这些误差,最近几年发展了多种时序InSAR技术,并在地表形变和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InSAR技术在张家口地区的监测应用不足的问题,采用多种InSAR监测技术对该地区进行大范围、高精度地表形变监测,重点分析了城市地面沉降、构造断裂活动和采矿沉陷等多种不同尺度地表形变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张家口地区地质灾害监测和绿色生态发展提供数据资料。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InSAR形变监测的基本技术原理,对近二十年提出的多种时序InSAR技术进行了梳理,归纳各自方法的技术特点及应用范围;研究了多种影响InSAR形变监测精度的误差因素并给出常用的削弱和去除办法。(2)调查了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采用InSAR技术对处于断裂带区的北京和张家口两个地区分别进行了不同尺度的地表形变监测与研究。其中,北京地区重点研究了北京盆地东部沉降区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地裂缝灾害,结果显示北京盆地东部沉降区的最大年形变速率超过-120 mm/year,机场跑道两端的差异性形变速率达38 mm/year;张家口地区重点研究了区域内多条构造断裂的活动特性和崇礼周边山区的地表稳定性,结果显示张家口地区的断裂活动特征不明显,崇礼冬奥会比赛场馆所在区域的地表稳定性良好,周边局部区域因山体破坏具有滑坡等潜在地质灾害风险。(3)以张家口蔚县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D-InSAR技术获取了整个矿区地面沉陷的分布状况,采用小基线集(SBAS)技术得到采矿沉降漏斗的形变时间序列,结合跨沉降漏斗形变剖线的分析,研究了具有空间尺度小、形变量级大特征的采矿类地表形变的时空演化过程;由于InSAR监测结果是地表形变在视线方向(LOS)的投影,针对其无法反映真实地表变形特征,推导了融合多个轨道SAR影像的二维时序形变估计模型,利用覆盖矿区的升降轨Sentinel-1A/B数据成功获取了该矿区麦子坡沉陷区的垂直向和东西向的二维形变时间序列,为采矿形变的精细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采用弹性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对麦子坡沉陷区的形变机理进行反演。该研究结果揭示了真实的采矿形变规律,也为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李鹏[9](2020)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特别是强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地震后短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改变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留下大量的危险隐患,改变近地表系统的内在过程或特性,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区域承载力和恢复力,改变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选取汶川地震重灾的十个县市为研究区,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查阅、野外采样、遥感反演等数据挖掘手段,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运用GIS分析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构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态,分析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地质环境恢复途径和治理方法,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保护模式。推进我国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完善生态地质学理论体系,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社会经济受地质灾害影响明显,随着人类扰动的逐步加深,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刻发生着变化。研究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受汶川地震影响各县市2008年人均GDP均有明显下滑。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不同地类间互有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裸地变化最为显着。2000年和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较好,2010年开始景观格局破碎度、分离度增加,连通性降低,2015年景观格局分布最差,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2)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2981处,整体上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线状分布。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分析可知随着远离发震断层,地质灾害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高程800~1800m范围和坡度8°~24°的区域对地质灾害最为敏感。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价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地质环境稳定性低是研究区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地质环境低稳定性区和较低稳定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5%;地质环境稳定性空间分布沿映秀-北川断裂呈中间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统计数据,在定量遥感方法指导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子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明显,2000-2017年逐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约0.17%/a,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退化区域略高于改善区域,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总体上与降雨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2017年间研究区降雨量大于蒸散量,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水源涵养量水平持续增强;东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土壤保持能力相对较差且变化不明显,研究区东南山地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变化相对明显;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增加的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平均固碳释氧量水平较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南高北低,东南地区多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平,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指数多年普遍偏低。(4)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数据,选择人口密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地表起伏等28个重要生态地质安全指标,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综合主观赋权法(AHP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对生态地质安全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对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5)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偏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偏多;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在研究区北部聚集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西部高海拔山地和东部平原,以及研究区中部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有所下降,近五年下滑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降低的区域主导着整个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发展方向;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高的是汶川县,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低的为青川县,自研究时段开始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逐年下降,生态地质风险极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视角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约束下的“人—地—生”复杂系统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套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动态信息监测与反演—安全状态评价—时空变化分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模型,为生态地质调查、遥感信息反演、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闫丽丽[10](2020)在《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地质地貌特征与土地利用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及其时空变化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反映,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地质地貌是所有土地发生发展的基础,岩性、构造、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研究地质地貌特征和规律,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关于流域地貌发育阶段与地质地貌特征关系研究多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关于流域地质地貌条件对土地利用变化制约作用的定量研究方法还未见报道。本文以嘉陵江流域(广元段)为研究区,以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学原理为指导,结合流域生态学、地统计学和应用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并在野外实地调查、掌握基础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流域地质地貌条件对土地利用变化制约作用的定量化研究。采用面积—高程积分模型划分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并分析流域地貌发育与地质、岩性、地貌和水系等特征参数的关系;从多维度(时间和空间)分析研究区1990~2014年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过程与规律,并选取坡度、岩性、土壤等9个因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概率,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嘉陵江流域(广元段)为研究区,采用面积—高程积分模型(HI值)将研究区划分为老年期、壮年(偏老期)和壮年期三个发育阶段;面积—高程曲线呈S形,符合流域壮年期曲线特征,是地貌发育的均衡阶段。面积—高程积分具有面积和空间依赖性,当面积阈值大于24km2时划分次集水盆地,适合于开展研究区流域地貌发育的定量化分析。(2)通过分析流域地貌发育阶段与地质年代、岩性、水系和地貌等特征参数的关系发现:白垩系地层分布面积由壮年期向老年期逐渐减少,老年期未见白垩系地层分布。老年期(HI值为0~0.35)主要分布有侏罗系、第四系和志留系地层,其他地貌发育阶段则分布较少;就地貌参数来看,老年期海拔、地表切割深度值较其他两个发育阶段(壮年(偏老)期和壮年期)较低,坡度分布相对均衡,表明这一时期流域侵蚀放缓,地形基本稳定,开始向中低山或丘陵发育,坡度缓和。(3)从流域地貌发育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分析来看,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1990~2014年耕地和林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向水域、耕地和林地转化的过程最为显着。流域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面积、速率、强度和综合动态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利用转化的空间格局,但土地利用的变化方向与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选取1990~2014年期间林地和耕地变化斑块,分析流域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变化空间分布关系,其结果发现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土地变化的面积比例有所差异,岩性对土地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较为明显,而高程、坡度、地表切割深度等地貌参数决定了土地变化空间分布主要区域范围。(4)利用1990、2000和2014年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地层岩性等数据,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岩性、坡度、高程等因子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概率,并采用ROC曲线和逐点对比方法检验模拟结果的精度,发现该模型对林地和耕地变化的预测效果较好,在近似的条件下,地质地貌因子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有较强的影响,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利用转化概率的空间分布情况。(5)在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地貌发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叠加土地利用空间概率模拟图,结果发现流域地貌发育不同阶段能反映一定区域内的地质地貌特征,制约土地利用空间拓展格局。如流域地貌发育老年期的林地转化概率高,其原因与老年期高程、岩性、坡度等特征参数相关,与地质地貌条件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相一致。通过这种定量方法快速的划分研究区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IIRS数据反演的京津冀大中城市夏季夜间经济总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夜间经济的相关研究
        1.1.2 夜间灯光遥感的相关研究
        1.1.3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夜间经济发展
        1.2.2 夜间灯光遥感研究进展
        1.2.3 夜间灯光数据处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主要完成工作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京津冀研究区
        2.1.2 京津冀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2 VIIRS夜光影像遥感数据
        2.2.1 NPP-VIIRS简介
        2.2.2 VIIR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
    2.3 夜间经济总量统计数据
第三章 夜光遥感影像处理及分析
    3.1 夜光遥感影像去噪
        3.1.1 掩膜法
        3.1.2 阈值法
    3.2 去噪结果检验及分析
        3.2.1 从空间分布角度分析去噪结果
        3.2.2 从地形角度分析去噪结果
        3.2.3 去噪结果精度检验
    3.3 夜间灯光总量统计分析
        3.3.1 直辖市夜间灯光总量分析
        3.3.2 河北省各城市夜间灯光总量分析
        3.3.3 夜间灯光总量时空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夜间经济总量回归模型
    4.1 回归方程的构建参数
        4.1.1 夜间经济总量的统计数据
        4.1.2 夜间灯光总量数据
    4.2 构建回归模型
        4.2.1 回归结果与分析
        4.2.2 模型验证
        4.2.3 回归精度与反演模型确定
    4.3 夜间经济总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季夜间经济总量时空变化分析
    5.1 京津冀夏季夜间经济总量时空变化
        5.1.1 直辖市夏季夜间经济总量分析
        5.1.2 河北省各城市夏季夜间经济总量分析
    5.2 疫情影响下的京津冀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2)首都“两区”建设背景下张家口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家口地质灾害空间分布
二、张家口市地质灾害防治对首都“两区”建设的影响
    (一)张家口市地质环境影响首都生态环境支撑格局
    (二)张家口市地质灾害影响生态屏障发挥作用
三、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机制分析
    (一)地形条件
    (二)气候条件
    (三)土质水文条件
    (四)其他诱导因素
    (五)地质灾害多发县区人口分布及人为活动因素
四、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一)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方法
    (二)成灾因素与灾害隐患点数量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五、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一)建立地质信息数据库,强化灾害源头治理
    (二)统筹资源开发和地质保护,注重地质环境修复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四)引导公众参与,构建灾害群测群防格局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第2章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水资源评价
    2.2 山地水资源
    2.3 山地水文模拟研究进展
    2.4 水文模型在山地区域的应用进展
        2.4.1 经验模型在山地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2.4.2 概念模型在山地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2.4.3 物理机制模型在山地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2.5 山地水文模拟的难点
    2.6 当前山地水文研究热点与展望
        2.6.1 多过程耦合观测条件下山地水文过程机理研究
        2.6.2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研究
        2.6.3 大数据背景下的多源数据利用与同化
        2.6.4 网络化建模技术研究
    2.7 本研究关注点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气候特征
        3.1.2 地形特征
        3.1.3 水文地质特征
    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4章 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趋势与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 基流分割
        4.2.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4.2.4 双累积曲线
        4.2.5 Budyko框架下径流变化的弹性系数
        4.2.6 Budyko框架下径流变化归因识别
    4.3 结果
        4.3.1 基流分割结果
        4.3.2 干流站点基流年际变化特征
        4.3.3 干流站点年内径流分配
        4.3.4 干流站点径流变化分析
        4.3.5 气象要素变化趋势
        4.3.6 降水-径流响应关系分析
        4.3.7 研究区水热平衡状态分析
        4.3.8 径流弹性系数分析
        4.3.9 河川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4.4 讨论
        4.4.1 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4.4.2 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地表水资源量时空变化模拟模型的构建与模拟
    5.1 模型概述
        5.1.1 水文模块与河道径流演算
        5.1.2 河道汇流
        5.1.3 气候模块
    5.2 数据库构建
        5.2.1 数据来源
        5.2.2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构建
        5.2.3 土壤数据库的构建
        5.2.4 气象数据库的构建
        5.2.5 子流域及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与率定
    5.4 模拟效果评价
    5.5 模拟结果与分析
    5.6 张家口地区现有地表水资源量分布规律
    5.7 小结
第6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径流响应与地表水资源分布
    6.1 引言
    6.2 未来降水情景分析
    6.3 未来最高气温情景分析
    6.4 未来最低气温情景分析
    6.5 永定河上游流域未来气候情景下汛期径流模拟分析
    6.6 永定河上游流域未来气候情景下极端水文事件分析
    6.7 张家口地区未来地表水资源分布特征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1.2.2 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研究
        1.2.3 非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研究
        1.2.4 京津冀地区植被变化研究
    1.3 本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京津冀地理与植被资源状况
        2.1.2 京津冀土地利用状况
        2.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Terra MODIS EVI数据
        2.2.2 气候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2.3.1 京津冀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3.2 京津林地、草地、荒漠化细分类型数据
        2.2.3.3 氮沉降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主要技术方法
    3.1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3.2 Theil-Sen时间序列非参数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
    3.3 Pearson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3.4 多元线性回归
    3.5 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3.6 相对绿化效益指标
    3.7 R/S重标极差分析方法计算赫斯特指数
    3.8 本章小结
4 京津冀植被变化遥感监测
    4.1 2000年-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
    4.2 京津冀区域整体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气候因素对京津冀植被变化的影响
    5.1 多源气候数据连续性检验
    5.2 气候因素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5.3 EVI变化与气候因素的共变性探讨
    5.4 本章小结
6 区分气候和非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6.1 EVI残差趋势空间分布
    6.2 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6.3 非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非气候因素对京津冀植被变化的影响
    7.1 代表性非气候因素的选择
    7.2 造林政策的实施效果
        7.2.1 林地、草地、荒漠化亚类动态变化
        7.2.1.1 林地三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7.2.1.2 草地三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7.2.1.3 荒漠化土地二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7.2.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评价
    7.3 城市扩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7.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7.3.2 城市扩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
    7.4 氮沉降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6)一种改进的基于RNN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
        1.2.2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面临的问题
        1.2.3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遥感变化检测与深度学习理论
    2.1 遥感变化检测
        2.1.1 变化检测基本理论
        2.1.2 变化检测一般流程
        2.1.3 变化检测精度评价
    2.2 深度学习理论
        2.2.1 深度学习基本概念
        2.2.2 反向传播算法
        2.2.3 循环神经网络
        2.2.4 循环神经网络在遥感中的应用
第3章 基于Bi-LSTM的多特征融合变化检测模型
    3.1 特征选取
        3.1.1 光谱特征
        3.1.2 纹理特征
        3.1.3 指数特征
    3.2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3.3 多特征融合模型
    3.4 技术路线
第4章 基于Landsat-8 卫星影像的变化检测实验与分析
    4.1 研究区域与实验数据
        4.1.1 传感器概况
        4.1.2 实验区域概况
    4.2 数据处理与实验设置
        4.2.1 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4.2.2 实验样本选择与划分
        4.2.3 模型参数选择
        4.2.4 对比实验选择
        4.2.5 迁移泛化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基于Sentinel-2A卫星影像的变化检测实验与分析
    5.1 研究区域与实验数据
        5.1.1 传感器概况
        5.1.2 实验区概况
    5.2 数据处理与实验设置
        5.2.1 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5.2.2 实验样本选择与划分
        5.2.3 模型参数选择
        5.2.4 对比实验选择
        5.2.5 迁移泛化实验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洪涝灾害研究现状
        1.2.2 相近承载力研究现状
        1.2.3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研究区域
        1.3.4 论文研究依据的数据资料
    1.4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研究基本理论及研究框架
    2.1 承载力研究相关理论
        2.1.1 承载力研究起源
        2.1.2 承载力研究概念与内涵
        2.1.3 承载力研究基本方法
    2.2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研究基本理论
        2.2.1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概念
        2.2.2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形式定义
        2.2.3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研究内涵
    2.3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研究框架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下垫面分类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依据的数据资料
        3.2.2 研究方法
    3.3 城市下垫面用地分类研究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基于极大似然法的下垫面分类
        3.3.3 基于滑动窗口的阴影再分类
        3.3.4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顾及地形连通性与降雨量的汇水区划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依据的数据资料
        4.2.2 研究方法
    4.3 汇水区划分方法研究
        4.3.1 基于降雨量的基本汇单元分类
        4.3.2 结合汇流累积量分析地表径流特征
        4.3.3 基于降雨与地形连通性的子汇水区划分方案
        4.3.4 结合洪涝事件分析汇水区划方案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武汉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实例研究
    5.1 武汉市洪涝灾害研究概述
        5.1.1 武汉市地理概况
        5.1.2 武汉市降雨渍涝灾害概况
        5.1.3 武汉市防汛治涝相关工程
        5.1.4 武汉市洪涝灾害承载力研究方法
    5.2 基于VIS-W城市下垫面模型的基准库容量分析
    5.3 基于DEM的汇水区汇流能力分析
    5.4 城市洪涝渍涝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4.1 武汉市典型洪涝灾害渍涝点分布情况
        5.4.2 渍涝点与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
        5.4.3 渍涝点与下垫面库容盈余量之间的关系
    5.5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5.5.1 基本评估图件及专业评估指标构建
        5.5.2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研究方法
    5.6 武汉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与分析研究
        5.6.1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图件及指标
        5.6.2 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研究结果
        5.6.3 武汉市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结果分析
        5.6.4 武汉市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改进空间探讨
    5.7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InSAR技术用于张家口地区不同尺度形变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InSAR原理与误差分析
    2.1 InSAR基本原理
        2.1.1 InSAR高程测量原理
        2.1.2 InSAR形变监测原理
        2.1.3 InSAR数据处理流程
    2.2 InSAR误差分析
        2.2.1 失相干误差
        2.2.2 基线误差
        2.2.3 大气延迟误差
        2.2.4 相位解缠误差
        2.2.5 DEM误差
        2.2.6 地理编码误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序InSAR技术及多维形变估计
    3.1 时序InSAR技术简介
        3.1.1 Stacking技术
        3.1.2 PS技术
        3.1.3 SBAS技术
    3.2 多维形变估计方法
        3.2.1 多维形变估计基本模型
        3.2.2 融合多轨道SAR的多维时序形变估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西段形变监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张家口-渤海构造带背景
        4.1.2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
    4.2 张家口-渤海构造带西段整体形变
        4.2.1 InSAR数据处理
        4.2.2 张家口-渤海构造带西段2016-2019年形变速率
    4.3 北京地区形变分析
        4.3.1 北京地面沉降
        4.3.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裂缝
        4.3.3 地面沉降机理
    4.4 张家口地区形变分析
        4.4.1 张家口盆地2006-2011年平均形变速率
        4.4.2 张家口构造断裂活动
        4.4.3 北京冬奥会崇礼赛区地表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张家口蔚县采矿沉陷形变监测
    5.1 蔚县矿区概况
    5.2 数据与方法
        5.2.1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5.2.2 形变监测方法
    5.3 矿区地表形变结果分析
        5.3.1 矿区整体形变特征
        5.3.2 麦子坡矿二维形变时序
        5.3.3 采矿形变反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质地貌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NDVI数据处理
        2.2.2 ET数据处理
        2.2.3 NPP数据处理
        2.2.4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2.2.5 气象数据处理
        2.2.6 其它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趋势分析法
        2.3.2 灰色关联分析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4 人类扰动分析
        2.3.5 信息量模型
        2.3.6 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3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3.1 人口
    3.2 经济
    3.3 土地利用
        3.3.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3.2 人类扰动分析
        3.3.3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研究
    4.1 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4.1.1 灾前地质灾害
        4.1.2 灾后地质灾害
    4.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形成条件
        4.2.1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4.2.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4.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4.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
        4.3.2 地质环境稳定性单指标分析
        4.3.3 因子敏感性分析
        4.3.4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子系统时空演化研究
    5.1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5.1.1 气候因子时空演变分析
        5.1.2 植被覆盖度变化
        5.1.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灰色关联分析
        5.1.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分析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
        5.2.1 水源涵养
        5.2.2 土壤保持
        5.2.3 固碳释氧
        5.2.4 生物多样性维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动态变化研究
    6.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标准化
    6.2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2.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6.2.2 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3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6.4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调控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地质地貌特征与土地利用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流域地貌发育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
        1.2.2 流域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质和地貌
        2.2.1 区域地质背景
        2.2.2 地貌发展简史
        2.2.3 成土母质类型
        2.2.4 地貌类型分析
第3章 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地质地貌特征分析
    3.1 流域地貌发育分析方法
    3.2 地质地貌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3.2.1 数据处理
        3.2.2 地貌特征参数的计算
    3.3 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分析
        3.3.1 流域地貌发育定量分析
        3.3.2 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特征
    3.4 流域地貌发育与现代地质地貌特征分析
        3.4.1 地层岩性特征
        3.4.2 水系分布特征
        3.4.3 流域地貌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流域地质地貌特征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信息遥感识别和提取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4.2.1 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方法
        4.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分析方法
    4.3 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4.3.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4.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 流域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关系
        4.4.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地质地貌特征分析
        4.4.2 地貌发育老年期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
        4.4.3 地貌发育壮年(偏老)期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
        4.4.4 地貌发育壮年期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
    4.5 流域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分析
        4.5.1 流域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4.5.2 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地质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及空间模拟分析
    5.1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与方法
        5.1.1 Logistic回归模型
        5.1.2 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
        5.1.3 Logistic模型检验
        5.1.4 模型拟合检验
    5.2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2.1 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5.2.2 变量的选取
        5.2.3 变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5.3 LOGISTIC模型回归参数分析
        5.3.1 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概率空间模拟
        5.4.1 模型预测能力检验
        5.4.2 未来土地利用转化空间模拟
    5.5 流域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土地利用转化概率预测
    5.6 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山地空间拓展边界划定建议
    5.7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IRS数据反演的京津冀大中城市夏季夜间经济总量研究[D]. 崔玉莹.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2]首都“两区”建设背景下张家口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 李海旭,郝文霞,张锦,马振刚,李智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模拟研究[D]. 陆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2)
  • [5]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D]. 蒋美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一种改进的基于RNN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D]. 曹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7]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洪涝灾害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张红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InSAR技术用于张家口地区不同尺度形变监测[D]. 杜建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9]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D]. 李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地质地貌特征与土地利用演变研究[D]. 闫丽丽.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浅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遥感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以张家口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