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分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

饱和分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

一、饱和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论文文献综述)

戎密仁[1](2020)在《围岩裂隙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和“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大量隧道及地下工程将会穿越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岩体等不良地质区域。不良地质区段受地震波或施工速率影响下的大变形和变形速度快的问题将成为影响和制约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现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对不良地质区段进行注浆加固。然而,裂隙岩体加固体在地震波或不同施工速率影响下的力学性能如何,如何系统评价裂隙岩体的注浆加固效果,现阶段尚属未知。为确保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这些方面已成为目前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论文以围岩裂隙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数值分析、理论分析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裂隙岩体注浆加固体静力和应变速率效应下力学性能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研发制备可调裂隙倾角、宽度的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试验系统,测定注浆加固体力学性能;并建立裂隙倾角、宽度、注浆材料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且获得了围岩裂隙岩体在受压、受拉荷载作用下最优注浆材料。(2)借助高速摄像技术,分析注浆加固体裂纹萌生、扩展规律及其破坏形态特征。并运用分形理论,建立注浆加固体分形维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3)基于加固体破坏形态特征,建立类压杆失稳破坏模型和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根据注浆加固体分形特征与单裂纹能量耗散原理,建立微裂纹断裂损伤模型。(4)分析了注浆加固体微裂纹分布特征,以及属于类压杆失稳破坏模型和剪切破坏力学模型试样的应力应变场演化规律和能量耗散分配规律,进而阐释注浆加固体受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5)测定不同应变速率下注浆加固体的力学性能,并从应力应变场、能量分配规律、微裂纹分布特征的角度,阐述了注浆加固体应变速率效应下力学性能及其破坏特征。(6)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考虑裂隙岩体倾角的注浆后围岩等级评价体系,并通过工程和数值仿真计算,验证了裂隙倾角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和注浆后围岩等级评价体系的工程意义。

卓毓龙[2](2020)在《高应力条件下尾矿力学行为和声发射特征探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土地资源的限制使用,可以预见高堆尾矿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选矿设备和工艺的进步使得尾矿细粒化程度加剧。尾矿坝内应力随着坝体高度的上升而增大,尾矿颗粒的细化和高应力环境对尾矿库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以往对尾矿力学行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均质材料,常规压力,对于高应力下细粒尾矿力学行为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大型高尾矿坝高应力的特点,通过完善高应力下尾矿力学行为室内实验体系,结合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开展高应力尾矿力学行为及声发射特征的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试验尾矿进行三轴压缩、粒度测试、微观扫描、显微图像处理等试验,分析了尾矿粒径分布、矿物成份和颗粒特征,基于非线性数学模型描述了尾矿细观结构,揭示了高应力下尾矿强度演化机理,构建了高应力下的尾矿强度准则。(2)基于Einav提出的修正的相对破碎概念*,对比分析试验前后尾矿颗分试验结果,得到了尾矿颗粒破碎演化规律和分形特征,揭示了尾矿颗粒破碎机理,构建了适用于高应力下细粒尾矿颗粒破碎的预测模型。(3)对比分析不同应力环境下尾矿偏应力-应变关系,基于高应力下尾矿强度准则,提出了考虑应力项的尾矿本构模型;给出了本构模型中所有参数的确定方法,明确了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验证了高应力下本构模型的适用性。(4)根据岩土损伤力学理论构建了高应力下尾矿损伤力学模型和损伤演化方程;基于连续损伤理论中材料破坏是由稳定连续的应变场或损伤场过渡到非稳定状态和突变理论提出了尾矿破坏启动条件,定义了尾矿破坏启动点并就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探究了尾矿破坏启动点的形成机理及其与剪胀点的相关性。(5)依据高应力下尾矿变形过程和声发射信号在时序上具有同步性的特点,探究了尾矿不同承载阶段声发射参量(声发射撞击、声发射能量等基本参数和声发射频段及分形)的变化规律;运用小波包频段分解法和G-P算法对破坏启动点信号及其相邻点的频段能量分布特征和声发射关联维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低频通道关联维数最低点和频段范围62.5-125中能量百分比最高点可作为试件破坏启动点的声发射判据。上述研究成果将有望为大型高尾矿坝性能劣化与溃坝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益栋[3](2017)在《粗粒土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和压缩变形的分形理论》文中认为粗粒土材料在自然界及工程中极为常见,被土力学界及工程界广泛研究。粗粒土是指颗粒含量质量比大于50%的土石混合料,粒径在0.07560mm范围内。粗粒土具有压缩性小、强度高、填筑密度大、透水性强、固结速度快等工程特点,因此粗粒土常作为填料广泛应用于地基填筑、水利、交通等工程中。粗粒土容易发生破碎,引起颗粒粒径、级配分布的改变,影响其力学特性。本文通过粗粒土的冲击破碎试验、单颗粒压缩破碎试验,证明颗粒破碎符合分形模型,揭示颗粒破碎强度的尺寸效应,提出颗粒破碎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根据粗粒土一维压缩试验,揭示压缩变形与颗粒破碎的关系,基于颗粒破碎的分形模型,提出粗粒土压缩变形理论;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粗粒土单颗粒压缩破碎过程和压缩变形过程,从微观解释了破碎模式,验证了粗粒土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和一维压缩变形的分形理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建立了颗粒破碎的分形模型,提出了颗粒破碎分形维数(分维)的计算方法。根据分形理论,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分布M(d)/MT与颗粒粒径d成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为3-D,D为颗粒破碎后质量分布的分维。选取了大理岩颗粒、垃圾炉渣颗粒和生物质炉渣颗粒三种试验材料进行冲击破碎试验,分析三种颗粒材料破碎后的分形模型。颗粒冲击破碎试验的结果表明,颗粒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破碎的分维不同,随着冲击能量增加,颗粒破碎的分维增加,并趋于定值。通过理论推导,揭示了颗粒破碎几率与破碎分维的关系,指出颗粒破碎分维随破碎几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存在极值。随着破碎能量的增加,颗粒破碎几率增大,进而使破碎分维增加。(2)建立了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理论和Weibull修正理论,揭示了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的尺寸效应,导出了颗粒破碎能量平衡方程。根据单颗粒压缩破碎试验,将单颗粒压缩试验的力–位移曲线分为三种类型,并与颗粒形状建立联系。根据单颗粒压缩破碎的分形模型,导出了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σf是粒径d的D-3次幂。对Weibull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以破碎分维修正的Weibull模量m应为D/(3-D)。基于颗粒破碎的分形模型和Griffith断裂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颗粒弹性变形能Ek和产生新表面的破碎能Es的能量平衡方程。(3)建立了考虑颗粒破碎的粗粒土一维压缩变形理论。粗粒土的压缩试验中,颗粒的压缩变形最初是由颗粒的孔隙被压缩而产生的,而后随着颗粒破碎加剧,压缩变形加剧,粗粒土的压缩变形与颗粒破碎密切相关。粗粒土一维压缩变形的参数是颗粒破碎分维的显式函数,loge=loge0-Λlogσ,其中Λ=D/(18-6D)。粗粒土的室内压缩试验和数值压缩试验的结果都验证了粗粒土的一维压缩变形理论。(4)模拟了单颗粒压缩和粗粒土压缩变形试验中的颗粒破碎过程和破碎模式,开发了统计破碎后颗粒数目的算法,揭示了单颗粒压缩破碎机理,基于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和压缩变形的分形理论,给出了颗粒破碎几率、颗粒破碎强度、粗粒土压缩变形的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离散单元法弥补了物理试验的不足,通过接触力传递、粘结键数目和配位数的变化,模拟了颗粒运动、裂隙产生、发展和破碎的过程,给出了颗粒破碎几率、颗粒破碎强度、粗粒土压缩变形的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卫振海[4](2012)在《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岩土材料是具有很强结构性的复杂材料,岩土材料的结构性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的难点和前沿问题。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岩土材料这类复杂材料的结构性问题的研究,了解和掌握这类具有结构性的复杂材料的描述方法,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受环境影响后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材料的结构性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是以构成材料的基础----材料颗粒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充分考察颗粒的几何形态、颗粒表面特征和颗粒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的材料特点和特征,进一步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材料的力学和几何特性。通过对在颗粒尺度上的结构性能的分析,建立起颗粒尺度上的力学特性和几何特征与材料宏观尺度上的特性和性能的联系。通过以颗粒尺度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本文初步建立了岩土这类结构性材料的描述方法,这包括颗粒形态的描述、由颗粒构成的岩土材料结构的描述和与结构有关的材料结构性能的描述;初步建立起了结构性材料的静态分析方法;建立起了由颗粒构成的材料强度理论和与之相应的颗粒链分析方法;提出了由颗粒构成的结构性材料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变化特征三因素的全状态函数理论和由此导出的颗粒材料的本构关系。形成的主要概念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岩土材料的基础----颗粒的几何形态、表面特征和物理特性对材料的宏观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由颗粒所构成的结构形态是影响材料宏观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颗粒所形成的结构形态类型可以分为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两种:简单结构可以分为基本均匀效应的连接体结构、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复杂结构主要是分形结构;(3)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或弹性)性能,决定材料宏观的弹性模量,材料结构的临界强度决定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就是说,材料的结构静态变化,与宏观弹性性能相关,结构临界强度变化与材料宏观塑性性能相关;(4)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状态这三要素,构成了具有结构性材料的材料全状态函数,依据全状态函数可导出相应材料的本构关系。岩土材料的复杂性源于其结构性。经典弹塑性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连续、均匀的无结构材料,属于简单材料。研究岩土材料的理论属于复杂材料力学理论。

高召宁[5](2008)在《自组织临界性、分形及灾变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着沙堆模型实验,开展了工程领域的散粒体系统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的判据的研究;然后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判据对两个典型灾害系统——地震系统和斜坡松散堆积物系统的组构特征和自组织临界性动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主要针对影响公路和铁路的斜坡重力作用灾害,在自组织临界性概念的框架下,分别对灾害的形成机理、运动过程、预测预报和防治对策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课题组先前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粒径级配的沙堆实验。在大尺度下,粒径均匀的沙堆和粒径级配曲线斜率不连续的非均匀沙堆表现为序列的准周期行为或规模的正态分布,而粒径级配曲线斜率连续的非均匀沙堆呈现出SOC特征。2、提出用信息熵来描述自组织临界性系统中幂次分布所包含的信息。首次定义了真实沙堆演化中沙崩大小分布的信息熵,并对沙崩信息熵进行了分析。随着沙堆演化的向前推进沙崩信息熵增大,并在临界态基本趋于稳定,达到最大值。沙崩信息熵体现了系统的无序度,表现了沙堆系统演化的复杂性,这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的潜在作用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沙崩信息熵也表明临界态的趋近可以通过熵的变化来体现,沙崩信息熵大小表明了沙堆当前状态与临界态之间的距离,沙崩信息熵越小表明沙堆当前状态距离临界态越远,沙崩信息熵越大表明沙堆当前状态距离临界态越近,当沙崩信息熵达到最大时表明沙堆系统的临界态已经达到。3、利用筛下沙粒数量构造了关联维数,推导出了关联维数的具体计算公式,计算了单面坡沙堆实验各种粒径级配的分维数。结合沙堆实验得出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沙堆系统,其颗粒粒径具有分形分布,提出了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系统其组构具有分形特点和系统组构的分形结构可以作为自组织临界现象发生的判据的假说,并利用颗粒空间排列具有分形特点的元胞自动机沙堆模型验证了这一假说。4、依据G—R定律,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发现地震活动在空间和能量分布上,当考虑其整体行为时具自组织临界性。利用分形理论中的粗视化网格法,深入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区断层系的分形特点和分形结构的跨尺度特征。建立了分形断裂力学简化模型,给出了地震活动性的b值与断层系的分维数D以及断层面的分维数d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b的物理机制,以及b和D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明了地震的自组织临界现象源于分形几何断层系的自组织临界性的动力学过程,明确了系统组构分形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5、研究了国道317都江堰至汶川K74+775~K75+740段7处斜坡松散堆积物颗粒粒度分布的分维规律,研究表明:斜坡松散堆积物颗粒分布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分维数随着斜坡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分维数越小,斜坡松散堆积物中粗颗粒成分越多,分维数越大,细颗粒成分越多,分维数在2到3之间。以实测资料为依据,从颗粒流理论出发,结合大型相对密度仪和直接剪切仪实验,探讨了材料性质相同的颗粒物质其宏观力学性质与颗粒粒径分形分布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剪切应力系数、正应力系数、内摩擦角和颗粒浓度与粒径分维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粒径分维数D小的斜坡松散堆积物,流动性能差,崩塌流动过程中,斜坡松散堆积物系统与干扰相互作用的效应使松散物沿坡面下落阻碍增强,从而限制了系统各部分敏感性递增的趋势,使得扰动强度不至于总是超过自稳能力,该斜坡松散堆积物系统仍具有自组织临界性动力学特征,进而得出斜坡松散堆积物系统对干扰传播制约的能力是由组构的分形特征所决定的系统自身的性质决定的。6、分析了岩石破坏过程的自组织临界特征。为了研究这种临界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组织程度参数α刻画单元之间的应力转移和局部单元上的应力集中的方法,并以单元的破坏强度服从二次Weibull分布为基础,运用重整化群理论建立了计算力学模型,推导了岩石破坏的临界破坏概率pc。结果表明,当单元的破坏概率p小于临界破坏概率pc时,单元的破坏是独立的和随机的,系统向稳定态演化;当单元的破坏概率p大于临界破坏概率pc时,单元的破坏向宏观贯通的张裂面这一吸引域集中;临界破坏概率pc以及单元承受外载F的能力均与初始条件有关,pc和F/F0随自组织程度参数α增大而减小,且F/F0<1,表明由于应力的转移使得单元破坏应力降低。7、通过对区域滑坡的空间规模分布,以及单个滑坡演化过程的位移时间序列分析,证明了滑坡灾害具有自组织临界性。滑坡一般发生在众多不连续面中强度效应最弱的主滑面上。滑面在演化过程中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临界现象。运用图型动力学模型从图型演化角度分析了滑动面损伤破坏方式的“多米诺效应”和损伤破坏的“链式反应”过程。以确定性的、不可逆的、非线性、非局域和没有特征尺度的动力学规则,描述损伤单元之间的一种自动放大的非局域相互作用的连接过程,引入分布函数φ(p)和ζ(p)刻画断裂态吸引域在相空间的分布。探讨了不同损伤率下,滑面破坏的可能模式。8、分析了自组织临界性系统的可预测性,以及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对灾害预测预报和灾害防治工程的启示。在自组织临界性的概念框架下,将改进的重标极差分析方法即RSH分析方法引入泥石流灾害前兆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中,并在计算赫斯特指数H时,定义一个涵盖序列历史和序列长时记忆信息的时间窗,应用该方法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预测预报。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频率—规模的幂律分布关系,从可靠性设计角度出发,建立了斜坡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并应用于实例的计算。

杨明莉[6](2004)在《煤层甲烷变压吸附浓缩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别以典型的低反应性松藻无烟煤和高反应性云南先锋褐煤为原料,以碱活化一步法工艺制备了煤基活性炭,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松藻无烟煤经炭化和碱活化,BET表面积和极限容积均递增;最可几孔径变小,但无烟煤与其炭化样的的最可几孔径相同,与无烟煤反应活性小、挥发分份少、活化温度下活化剂产生的钾蒸汽挤进煤石墨片层之间,增加微孔数量的活化机理相吻合。提出了建立在园柱形孔基本假设下的杂合芦笙模型,可用于描述活性炭之类的非均匀多孔固体的孔结构;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低温氮吸附法,结合分形理论发现873K下常规方法制备的无烟煤基活性炭存在双重表面分维。用正二十四烷对活性炭进行了表面亲烃改性,减少了其表面的酸性基团量,提高了活性炭表面对甲烷的亲合性,在更宽的压力范围内提高了活性炭对模拟煤层气的分离性能。籍此制备了表面亲烃改性活性炭分离柱,用于对模拟煤层气进行PSA浓缩分离。结果表明,经两次循环,可将含甲烷约60%的模拟煤层气变为近91%的甲烷浓缩气体。提出将不规则多孔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及其所导致的表面各部位能量的非均衡分布看作表面等能量活性吸附位点的不均匀性分布的观点;将吸附质浓度(或压力)作为探测孔径的一种“探针”,当它由小到大时,会优先占据孔径由小到大的孔中的等能量吸附位点,为此提出了修正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描述了活性炭AC-L改性前后对CO2、N2和CH4的平衡吸附行为。设计研制了一套带预处理柱的双柱自控PSA实验装置,克服了原有单柱PSA实验装置气密性不佳、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压力偏低和现有工业装置在配气、操作压力、取样等实验研究性能上的不足;更便于在更大的压力范围内对煤层甲烷的PSA浓缩净化过程及其它气体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在所研制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不同的吸附压力和流量下模拟煤层气在改性活性炭吸附柱中的动态穿透实验,获得了吸附柱穿透曲线。依据吸附柱中改性活性炭对甲烷吸附的S型等温线规律和穿透过程中柱内上、中、下温度波动范围在1℃内的事实,具建立了理想气体、轴向扩散活塞流和线性驱动力的前提下的非线性柱动力学穿透模型;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结果符合实验结果。

彭怀生[7](2003)在《对《散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一书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业志[8](2003)在《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与分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论文对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和分形特征展开了详细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DSA-1型振动直剪仪,对散体的动态参数(动抗剪强度τ,粘聚力c,内摩擦角ψ)进行测试:并试验研究了振幅、振频、水分、激振方式、振动速度、颗粒尺寸、散体的流动性等对动抗剪强度的影响。(2)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散体的动力特性展开研究。分析了散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对散体动强度的有

孙业志,吴爱祥,黎剑华[9](2002)在《饱和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文中研究指明饱和散体结构复杂 ,在振动作用下会发生液化现象。利用分形几何学分析得出散体粒度分布、孔隙分布和颗粒比表面积都具有分形特征 ,服从标度律。振动过程中 ,时间序列、功率谱密度、振动脉冲积分分布、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均服从幂律关系 ,具有分形特征。振动液化的稳态发展过程服从幂律 ,在振动过程中显示出自组织临界性 ,随着循环次数达到一定程度 ,饱和散体应力急剧减小或完全丧失 ,应变急剧增加 ,已不能再承受荷载 ,出现“雪崩”现象。

孙业志[10](2002)在《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与分形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对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和分形特征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散体媒介的弹性波传播和作用机理研究”,以振动作用下散体的动力效应(尤其是波动效应)为线索,对散体的动力特性、液化特征、波动规律、振动助流、振动减阻、振动助滤、分形特征等展开详细全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利用DSA-1型振动直剪仪,对散体的动态参数(动抗剪强度τ,黏聚力C,内摩擦角φ)进行测试:并试验研究了振幅、振频、水分、激振方式、振动速度、颗粒尺寸、散体的流动性等对动抗剪强度的影响。 (2)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散体的动力特性展开研究。 分析了散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对散体动强度的有关性质及与循环次数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建立散体的黏滞阻尼力学模型来研究激励响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散体激励响应的运动方程和简谐激励作用下的振型-位移近似表达式和坐标响应的稳态效应解。利用逐步积分算法求解了散体激励响应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递推关系矩阵,并给出了计算流程图和算例。 (3)利用波动理论,对波在弹性、黏弹性及流动散体介质中的传播和耗散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振动助流机理。 1) 当应变值ε<10-4时,认为散体介质的变形为弹性变形。分析给出了各向同性散体介质中弹性波的波动方程、传播速度和波动能量的表达式,和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的波动方程和能量透过系数表达式,并试验验证了能量衰减与分层介质密度有关。此外,分析了瑞利波及勒夫波的传播特性。 2) 从黏弹性角度来分析松散岩土介质中波的相关规律,给出了三种黏弹性模型及其本构方程:Maxwell模型、Kelvin模型及标准线性固体模型。分析并给出了小变形条件下黏弹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传播向量和衰减向量的复数形式表达式、以及纵波和横波的衰减系数复数形式表达式。 3) 首次利用波动理论解释了流动场中散体的振动助流机理。视流动中的散体为弱横观各向同性介质,给出了P波、SH波和SV波的相速度表达式,分析了它们在流动散体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由波的传播特点得出:在振幅和频率较小的情况下,振波对散体的流动性影响不大;当振幅和频率逐渐增加时,椭球体的偏心率减小,散体间的黏性阻力和内摩擦力降低,散体的松散系数增加,抗剪强度降低,使散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试验结果也印证了此结论的正确性。 (4) 对饱和散体的振动液化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散体振动液化的力学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然后详细研究了饱和散体中的波的传播规律,分析给出波在无耗散情况下的势矢量方程和三种体波的速度表达式,以及具有耗散情形的势矢量的普遍方程式和P波与S波的衰减系数。并利用波动理论和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振动过程中饱和散体介质的二种体波的传播对孔隙水和颗粒的作用情况,首次用波动理论揭示了孔隙水压力迅速升高的原因和饱和散体液化的机理。此外,还对散体液化后的密实现象、液化的影响因素和液化势的判断进行了分析研究。 (5)利用液固两相流理论和波动理论,对高浓度浆体的振动减阻机理进行研究。 分析了高浓度浆体中应力波的反射与透射规律,并利用多重网格法分析了振动波对层流流态转捩的影响。认为应力波在管道垂直方向上传播时逐渐衰减且对层流附面层有较大影响,使边壁浆体的速度梯度减小,并导致边壁剪切应力的降低:同时使附面层的厚度加大,中性稳定雷诺数增加,阻止流态的转捩。应力波的作用以及附面层的改变,最终导致输送阻力的降低。创造性地解释了高浓度浆体管道的振动减阻机理。 (6)通过试验对高湿度细粒散体振动助滤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探讨振动助滤的机理。 1)通过真空施振助滤与真空过滤的对比试验,以及加压施振助滤与加压过滤的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对于高湿度细粒散体,加振都具有较大的助滤效果,可以降低平均含湿率为5~9%。而散体浓度、振动频率博士学位论文和振动方式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小,而且,同种情况下加压比真空的过滤效果也会稍好一些。此外,寻求合适浓度的絮凝剂也是可以适当降低含湿率的。 2)由于振动作用的影响,导致散体颗粒的移动和活化,以及散体介质的液化,使固体颗粒将向滤饼表面移动,使紧缩活动减弱,孔隙率增大,滤饼比阻减小。因此使液体更容易被挤压出来,从而达到助滤的目的。而絮凝剂的作用是通过吸附和架桥作用,将不稳定状态的颗粒群或己经凝结的小絮团结合成表观直径较大的絮团,以利于固液分离。 (7)利用分形几何学,对散粒、孔隙的分形行为、渗流的分形行为、散体振动时的分形行为、散体堆的自组织行为和饱和散体液化的自组织临界性作系统研究。并利用VisualC一(6.0版本)对这些分形行为进行计算机模拟。 1)首次完整系统地将分形理论引入到散体动力学的研究之中,分析得出散体粒度的分布、孔隙的分布和颗粒比表面积都具有分形特征,服从标度律。振动过程中,时间序列、功率谱密度、振动脉冲积分分布,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均服从幂律关系,具有分形特征。用元胞自动机来模拟一维散体堆的

二、饱和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饱和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论文提纲范文)

(1)围岩裂隙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隙岩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2 裂隙岩体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
        1.2.3 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1.2.4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围岩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试验系统及显着性分析
    2.1 引言
    2.2 研究参数选取与试验材料确定
        2.2.1 几何参数选取
        2.2.2 原岩材料选取
        2.2.3 注浆材料选取
    2.3 围岩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试验系统
        2.3.1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3.2 注浆驱动控制系统
        2.3.3 压力稳定系统
        2.3.4 注浆加固系统
        2.3.5 轴向应变与压力控制系统
        2.3.6 浆体空气及压力调节系统
    2.4 力学特性试验与影响显着性分析
        2.4.1 方案设计与试样制备
        2.4.2 试验设计及主要仪器设备
        2.4.3 力学试验结果及影响显着性分析
    2.5 最优注浆材料确定
        2.5.1 受压荷载作用下最优注浆材料
        2.5.2 受拉荷载作用下最优注浆材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及裂纹扩展与破坏特征
    3.1 裂隙几何参数对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3.1.1 裂隙倾角对抗压强度影响
        3.1.2 裂隙宽度对抗压强度影响
        3.1.3 裂隙几何参数对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小结
    3.2 注浆材料对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3.3 注浆加固体裂纹萌生扩展破坏规律及其分形特征
        3.3.1 注浆加固体裂纹扩展及破坏规律
        3.3.2 裂隙倾角对加固体裂纹扩展及破坏规律影响
        3.3.3 裂隙宽度对加固体裂纹扩展及破坏规律影响
        3.3.4 裂纹扩展规律及破坏形态影响规律小结
    3.4 注浆加固体破坏形态分形模型
        3.4.1 盒分形维数模型
        3.4.2 破坏碎块形态分形模型
        3.4.3 破坏碎块空间形态分形模型
    3.5 注浆加固体破坏形态分形特征及其规律
        3.5.1 裂隙倾角对注浆加固体破坏形态分形维数影响规律
        3.5.2 裂隙宽度对注浆加固体破坏形态分形维数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注浆加固体破坏力学模型及破坏机理研究
    4.1 注浆加固体试样破坏形态宏观力学模型
        4.1.1 注浆加固体类压杆失稳破坏模型
        4.1.2 注浆加固体剪切破坏力学模型
        4.1.3 注浆加固体宏观力学模型规律
    4.2 注浆加固体应力应变场演化机理
        4.2.1 注浆加固体应变场演化规律分析
        4.2.2 注浆加固体应力场演化规律分析
        4.2.3 注浆加固体应力应变场演化规律
    4.3 注浆加固体能量分配规律
        4.3.1 注浆加固体能量分配规律
        4.3.2 不同破坏模式注浆加固体能量分配规律
    4.4 注浆加固体微裂纹断裂损伤模型研究
        4.4.1 微裂纹断裂损伤模型的力学表示
        4.4.2 注浆加固体微裂纹断裂损伤模型
    4.5 注浆加固体微裂纹分布特征
        4.5.1 类压杆失稳破坏微裂纹分布规律
        4.5.2 剪切破坏微裂纹分布规律
        4.5.3 注浆加固体微裂纹分布规律
    4.6 注浆加固体失稳破坏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变速率对加固体力学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5.1 变应变速率荷载作用下对加固体力学特性影响
        5.1.1 应变速率对应变变化的影响
        5.1.2 应变速率对峰值应变与峰值强度的影响
        5.1.3 应变速率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5.2 变应变速率荷载作用下加固体应力应变场演化规律
    5.3 变应变速率荷载作用下加固体能量演化及分配规律
        5.3.1 能量演化规律
        5.3.2 能量分配规律
    5.4 注浆体微裂纹分布及破碎规律研究
        5.4.1 微裂纹分形特征及碎块粒径分布特征规律
        5.4.2 微裂纹分布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裂隙岩体注浆加固后围岩等级评价及其应用
    6.1 注浆后围岩等级评价体系研究
        6.1.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RMR指标权重计算
        6.1.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RMR围岩等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6.1.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RMR围岩等级评价模型
        6.1.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注浆后裂隙围岩等级评价模型
    6.2 注浆加固后围岩等级评价
        6.2.1 工程背景
        6.2.2 注浆加固后力学性能
        6.2.3 注浆加固后围岩等级评价
    6.3 裂隙岩体隧道围岩变形监测
        6.3.1 工程实测
        6.3.2 模拟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2)高应力条件下尾矿力学行为和声发射特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尾矿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3.2 颗粒破碎研究现状
        1.3.3 尾矿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1.3.4 岩土特征点研究现状
        1.3.5 岩土材料声发射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强度特性研究
        1.4.2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破碎机理研究
        1.4.3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本构模型研究
        1.4.4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破坏启动点研究
        1.4.5 高应力下尾矿三轴剪切声发射特征探究
        1.4.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尾矿基本物理力学特性
    2.1 概述
    2.2 尾矿粒径分布
        2.2.1 粒径分析试验
        2.2.2 颗粒分布描述
        2.2.3 尾矿分类
    2.3 尾矿矿物成分
        2.3.1 分析方法
        2.3.2 尾矿矿物分析试验
        2.3.3 试验结果分析
    2.4 尾矿颗粒特征
        2.4.1 分析方法
        2.4.2 颗粒形貌特征研究
        2.4.3 颗粒特征测试
        2.4.4 试验结果分析
    2.5 高应力下尾矿应力-应变特性
        2.5.1 三轴剪切试验
        2.5.2 试验结果分析
    2.6 高应力下尾矿强度特性
        2.6.1 常规应力下尾矿强度准则
        2.6.2 高应力下尾矿强度准则
        2.6.3 多因素影响下强度变化规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颗粒破碎研究
    3.1 概述
    3.2 尾矿颗粒破碎试验
        3.2.1 试验方案
        3.2.2 制样过程颗粒破碎分析
        3.2.3 剪切过程颗粒破碎分析
    3.3 尾矿颗粒破碎描述
        3.3.1 颗粒破碎的描述方法
        3.3.2 尾矿颗粒破碎量化表征
    3.4 尾矿颗粒破碎分形特征研究
        3.4.1 颗粒破碎分形模型
        3.4.2 尾矿颗粒破碎分形描述
        3.4.3 分形维数与破碎率B_r~*关系
    3.5 尾矿颗粒破碎宏观机理分析
        3.5.1 水对颗粒破碎程度的影响
        3.5.2 压实度对颗粒破碎的影响
        3.5.3 围压对颗粒破碎的影响
        3.5.4 多因素影响下尾矿颗粒破碎机理
    3.6 尾矿颗粒破碎预测模型
        3.6.1 剪切过程中破碎参量
        3.6.2 临界状态破碎参量
        3.6.3 模型参数确定
        3.6.4 预测模型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本构模型
    4.1 概述
    4.2 理论模型选取
    4.3 非线性弹性模型
        4.3.1 Green超弹性模型
        4.3.2 Cauchy弹性模型
        4.3.3 次弹性模型
    4.4 Duncan-Chang模型
        4.4.1 Duncan-Chang模型
        4.4.2 模型参数研究
        4.4.3 Duncan-Chang模型的改进
    4.5 细粒尾矿本构模型
        4.5.1 模型构建
        4.5.2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4.5.3 模型验证及效果评价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高应力下细粒尾矿破坏启动点研究
    5.1 概述
    5.2 岩土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5.2.1 损伤变量
        5.2.2 等效性假设
        5.2.3 热力学定律
        5.2.4 状态方程
        5.2.5 演化方程
    5.3 尾矿损伤力学模型
        5.3.1 尾矿力学特性
        5.3.2 尾矿剪胀演化机理
        5.3.3 尾矿力学模型
        5.3.4 尾矿损伤演化方程
    5.4 尾矿破坏启动点
        5.4.1 破坏启动点的定义
        5.4.2 尾矿剪切带的形成过程
        5.4.3 幂函数型应变局部化理论的解析
        5.4.4 高应力下尾矿破坏启动点
        5.4.5 破坏启动点的合理性验证
    5.5 高应力下尾矿破坏启动点与广义特征点相关性探究
        5.5.1 高应力下尾矿损伤演化分析方法构建
        5.5.2 高应力下尾矿弹性模量确定
        5.5.3 高应力下尾矿弹性段泊松比确定
        5.5.4 高应力下尾矿广义特征点及其物理含义
        5.5.5 高应力下尾矿破坏启动点与广义特征点的相关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高应力下尾矿三轴剪切声发射特征探究
    6.1 概述
    6.2 尾矿声发射试验
        6.2.1 试验设备
        6.2.2 试验方案
    6.3 尾矿声发射基本参数特征
        6.3.1 高低频通道的定义
        6.3.2 声发射撞击特征
        6.3.3 声发射能量特征
        6.3.4 尾矿声发射信号产生机制
    6.4 尾矿声发射r值研究
        6.4.1 声发射r值定义
        6.4.2 声发射r值特征
    6.5 尾矿声发射RA值研究
        6.5.1 声发射RA值定义
        6.5.2 声发射RA值特征
    6.6 破坏启动点的声发射信号频段特征
        6.6.1 小波包声发射信号频段分解
        6.6.2 声发射信号各频段能量表征
        6.6.3 破坏启动点及相邻点频段能量分布规律
    6.7 破坏启动点的声发射信号分形特征
        6.7.1 声发射能量分形维数计算
        6.7.2 分形维值结果分析
    6.8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粗粒土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和压缩变形的分形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分形理论
    1.3 颗粒破碎研究现状
        1.3.1 颗粒破碎特性
        1.3.2 颗粒破碎强度
        1.3.3 颗粒破碎指标
    1.4 粗粒土压缩变形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颗粒破碎的分维及其变化规律
    2.1 颗粒破碎的分布
        2.1.1 颗粒分布函数
        2.1.2 颗粒分形分布
    2.2 分维破碎几率的关系
        2.2.1 经典团聚体破碎模型
        2.2.2 分形孔隙团聚体破碎模型
    2.3 颗粒冲击破碎试验
        2.3.1 材料性质
        2.3.2 试验方法
        2.3.3 颗粒破碎分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
    3.1 压缩破碎强度的分形理论
    3.2 单颗粒压缩破碎试验
        3.2.1 试验仪器
        3.2.2 特征粒径
        3.2.3 试验方法
    3.3 单颗粒压缩破碎形式
        3.3.1 荷载特征
        3.3.2 破碎形态特征
    3.4 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
        3.4.1 压缩破碎的分维
        3.4.2 破碎强度与分维的关系
        3.4.3 Weibull修正理论
    3.5 单颗粒压缩破碎能量分形理论
        3.5.1 变形能耗
        3.5.2 破碎能耗
        3.5.3 颗粒破碎的能量平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颗粒压缩破碎的数值模拟
    4.1 颗粒流基本理论
        4.1.1 颗粒流程序简介
        4.1.2 运动方程与物理参数
    4.2 单颗粒压缩破碎数值试验
        4.2.1 基本参数
        4.2.2 孔隙率及其转换
        4.2.3 数值试验方法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破碎模式
        4.3.2 应力–应变关系
        4.3.3 破碎颗粒数目统计
        4.3.4 破碎强度
        4.3.5 破碎几率
        4.3.6 破碎能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粗粒土的一维压缩变形理论
    5.1 压缩变形的分形理论
    5.2 压缩变形试验
        5.2.1 试验方法
        5.2.2 压缩曲线特征
        5.2.3 颗粒粒径分布
        5.2.4 破碎指标分析
    5.3 压缩变形的数值分析
        5.3.1 数值模拟方法
        5.3.2 压缩过程形态
        5.3.3 微观破碎机理
        5.3.4 颗粒粒径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岩土材料结构问题研究现状
        1.2.1 实验研究及分析技术
        1.2.2 岩土结构性定量描述
        1.2.3 岩土结构模型理论研究
    1.3 理论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1.3.1 岩土结构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认识问题
        1.3.2 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岩土的结构性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2 岩土材料结构理论概要
    2.1 岩土材料的特征
        2.1.1 岩土材料的颗粒特征
        2.1.2 岩土材料的结构特征
        2.1.3 岩土材料的力学效应特征
    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及相关内容
        2.2.1 建立岩土材料结构模型考虑的因素
        2.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基本假定
        2.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体系
    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分析理论主要思想和内容
    2.4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讨论
        2.4.1 统一理论与多尺度思想
        2.4.2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3 岩土材料的颗粒形态研究
    3.1 颗粒的几何形态参数及其描述
        3.1.1 影响颗粒形态的主要参数
        3.1.2 颗粒形态的描述模型
        3.1.3 平面与特殊曲面构成的多面体颗粒
        3.1.4 多面体颗粒的特性参数
    3.2 岩石结构面及颗粒模拟生成模型
        3.2.1 结构面及节理方法分组及统计
        3.2.2 模拟结构面及颗粒的生成方法
        3.2.3 颗粒生成的模拟程序
    3.3 颗粒搬运生成及生长型模型
        3.3.1 搬运的类型及特点
        3.3.2 搬运颗粒生成理论及模型
        3.3.3 生长型颗粒模型
4 岩土材料颗粒间连接关系及性能研究
    4.1 颗粒形态及接触类型
        4.1.1 颗粒的简化形态
        4.1.2 颗粒间的接触类型
        4.1.3 颗粒间作用力模型
    4.2 颗粒接触类型及弹性域模型
        4.2.1 颗粒接触作用力类型及模型
        4.2.2 弹性域模型及其假定
        4.2.3 颗粒接触面上弹性域的确定
    4.3 小接触面颗粒接触的刚度计算
        4.3.1 二维直面颗粒连接
        4.3.2 抛物曲面颗粒连接
    4.4 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特性分析
        4.4.1 颗粒连接参数对连接性能的影响
        4.4.2 颗粒连接性能对颗粒堆集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水对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
        4.5.1 岩土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4.5.2 粘土颗粒及水的作用
        4.5.3 粗颗粒土的毛细作用模型
5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几何拓朴关系及其描述
    5.1 结构网络模型基本假定
    5.2 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5.2.1 节点
        5.2.2 连接(边)
        5.2.3 网络
    5.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相关统计参数
        5.3.1 节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5.3.2 连接(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5.3.3 网络形态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5.4 特殊类型岩土材料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5.4.1 规则结构网络模型
        5.4.2 简单分形结构网络模型
6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方法
    6.1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条件和内容
        6.1.1 岩土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6.1.2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前提与条件
        6.1.3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6.1.4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假定
    6.2 颗粒连接分析
        6.2.1 颗粒连接的简化模型
        6.2.2 颗粒连接的影响域(Voronoi)
        6.2.3 颗粒连接影响域上的宏观等效参数
    6.3 颗粒链与力链分析
        6.3.1 颗粒链类型及影响因素
        6.3.2 颗粒链的静态受力分析
        6.3.3 颗粒链的稳定性分析
    6.4 统计域分析理论
        6.4.1 统计域的概念基础
        6.4.2 均匀化思想和等效参数
        6.4.3 统计域上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7 静态组构独立分布连接型颗粒材料本构模型
    7.1 模型思路及基本假定
        7.1.1 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7.1.2 基本假定
    7.2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均匀化
        7.2.1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
        7.2.2 颗粒连接体的变形能
    7.3 统计域上的本构模型
        7.3.1 统计域上的宏观位移及应变能
        7.3.2 连接体的端部位移及统计域上应变能的表达
        7.3.3 统计域的等效本构关系
    7.4 本构模型的若干问题讨论
        7.4.1 各项参数所具有的意义
        7.4.2 对影响参数进一步分析
        7.4.3 分析的结论
8 引入形参数的颗粒系统的均匀化理论
    8.1 形参数均匀化方法
        8.1.1 形参数的基本概念
        8.1.2 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8.1.3 考虑形参数影响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
    8.2 常见类型位移模式和结构的形参数
        8.2.1 线性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8.2.2 二次曲线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8.2.3 串联结构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8.2.4 简单分形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分析
    8.3 一般结构形参数的确定方法探索
        8.3.1 一般结构位移模式的表述和已知位移的结构形参数
        8.3.2 受力分布法确定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8.3.3 刚度比近似方法确定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8.4 形参数意义及特点
        8.4.1 形参数与形函数的关系
        8.4.2 形参数的不确定性
        8.4.3 形参数的实用性确定方法讨论
9 稳定土体结构刚度等元胞正交模型
    9.1 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孔的描述
        9.1.1 基本假定
        9.1.2 孔的描述
    9.2 基于等元胞正交模型的土体性能分析
        9.2.1 孔占据的连接体数量的计算
        9.2.2 统计域各方向上连接体数计算
        9.2.3 结构连接体等刚度条件下本构关系
    9.3 带孔结构的性能分析
        9.3.1 带孔结构的折减系数分析法
        9.3.2 孔的分布及特征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9.4 模型分析结果的推广
10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理论概述
    10.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10.1.1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的概念
        10.1.2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10.2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10.2.1 颗粒连接体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10.2.2 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
        10.2.3 宏观弹塑性变形特点与微观结构破坏的关系
    10.3 岩土材料强度模型及其特点
        10.3.1 初始强度模型
        10.3.2 完全破坏强度模型
        10.3.3 考虑统计域结构形态影响的强度模型
        10.3.4 以度分布为基础的能量强度模型
1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模型理论
    11.1 土体简单颗粒结构强度模型
        11.1.1 模型基本假定
        11.1.2 颗粒间的连接强度
        11.1.3 颗粒连接的应力强度
    11.2 统计域上的结构强度
        11.2.1 统计域结构强度的表达
        11.2.2 统计域结构强度模式的讨论
        11.2.3 应力梯度与强度
        11.2.4 连接结构形态对强度的影响
    11.3 一些问题的思考
        11.3.1 岩土材料结构性参数和颗粒大量性的解决思路
        11.3.2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空间特征的分析
        11.3.3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模型分析的几点结论
12 土体颗粒链强度模型
    12.1 颗粒链强度模型
        12.1.1 基本假定
        12.1.2 颗粒链刚度分析
        12.1.3 颗粒链的刚度比较和选取方法
        12.1.4 颗粒链强度
    12.2 摩擦型颗粒链强度分析
    12.3 基于颗粒稳定链的土体强度理论
        12.3.1 稳定链土体强度理论要点
        12.3.2 稳定链参数影响分析
    12.4 颗粒链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思考及其结论
        12.4.1 隧道开挖中的拱及孔洞问题分析
        12.4.2 颗粒链强度理论分析的若干结论
13 分形结构土体强度理论
    13.1 分形结构的特点及其描述
        13.1.1 土体分形的特点
        13.1.2 土体分形结构体的描述
        13.1.3 多重分形结构
    13.2 分形结构的强度分析
        13.2.1 连接点强度的连续化处理方法
        13.2.2 连接点应力强度的计算
        13.2.3 分形结构的应力强度
        13.2.4 应力强度影响因素的讨论
    13.3 分形土体结构强度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13.3.1 孔隙尺度分布与分形结构强度
        13.3.2 土体强度与尺度相关性
        13.3.3 土体结构的重整化方法与包络强度
1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基础
    14.1 岩土材料的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14.1.1 岩土材料的宏观动态变化特征
        14.1.2 岩土材料颗粒的动态变化特征
        14.1.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
    14.2 岩土材料动态分析的概念
        14.2.1 颗粒的状态及连接分布状态的概念
        14.2.2 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与变形分析
        14.2.3 岩土材料中的结构屈服概念
    14.3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原理及方法
        14.3.1 最复杂原理
        14.3.2 最大孔原理
        14.3.3 恒扰动原理
        14.3.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方法
15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马尔科夫模型
    15.1 基本假定和相关解释
        15.1.1 基本假定
        15.1.2 相关解释
    15.2 结构演化模型
        15.2.1 结构连接模态的定义
        15.2.2 结构连接模态的离散化
        15.2.3 结构状态演化递推模型
    15.3 传递概率矩阵
        15.3.1 传递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思路
        15.3.2 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方法
        15.3.3 传递概率矩阵的特性分析
    15.4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及本构关系
        15.4.1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
        15.4.2 考虑岩土材料结构性的动态本构关系
        15.4.3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程序
16 岩土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
    16.1 材料结构状态及状态可达网络
        16.1.1 材料结构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16.1.2 材料结构状态可达网络的概念和类型
        16.1.3 材料结构可达状态网络的分析
    16.2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及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16.2.1 考虑结构性材料弹塑性概念
        16.2.2 岩土材料结构状态的演化特征
        16.2.3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16.3 基于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本构关系模型
        16.3.1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基本假定
        16.3.2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表达式
        16.3.3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一些特例分析
    16.4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讨论
        16.4.1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特点
        16.4.2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构建
        16.4.3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的意义与发展
17 结论
    17.1 主要相关概念的总结和结论
    1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自组织临界性、分形及灾变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探索自然界中的普遍机制
    1.2 自组织临界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组织临界性概念的提出
        1.2.2 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特征
        1.2.3 国内外在SOC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课题研究在山区公路和铁路工程中的意义
        1.3.1 斜坡重力作用灾害
        1.3.2 地震灾害
        1.3.3 自组织临界性在灾害研究中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沙堆模型实验及信息熵分析
    2.1 沙堆模型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大尺度沙堆模型实验
        2.2.1 水槽沙堆模型实验
        2.2.2 有水单面坡沙堆模型实验
        2.2.3 无水单面坡沙堆模型实验
        2.2.4 不同颗粒级配曲线的大尺度沙堆对比实验
    2.3 沙堆系统中的信息熵
        2.3.1 信息熵
        2.3.2 沙崩大小分布的信息熵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大尺度散体组构分维和SOC判据研究
    3.1 沙堆组构的分形特性分析
        3.1.1 沙堆粒径分布的分形描述
        3.1.2 沙堆粒径分布的分维数
    3.2 自组织临界性判据的探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断层系分维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
    4.1 地震中的幂次律现象的普适性
    4.2 中国大陆及各构造区地震活动的SOC现象
        4.2.1 地震中的G-R现象
        4.2.2 中国大陆浅源强震震中的分形特征
    4.3 断层系分形特征的研究
    4.4 地震的SOC与断层系分形的关系探讨
        4.4.1 确定裂纹扩展时的表面自由能
        4.4.2 确定裂纹长度
        4.4.3 断层失稳破坏的分形特征
        4.4.4 探讨b值的物理实质
    4.5 关于地震的可预测性探讨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斜坡松散堆积物粒度分维及其SOC的探讨
    5.1 斜坡松散堆积物粒度分布的分形分析
        5.1.1 斜坡松散堆积物粒度分布的现场测定
        5.1.2 斜坡松散堆积物粒度的分维数计算
        5.1.3 斜坡松散堆积物粒度的分形特征
    5.2 颗粒流一般本构方程
        5.2.1 颗粒流概述
        5.2.2 颗粒流一般本构方程
    5.3 斜坡松散堆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粒度分维数的关系
        5.3.1 相对密度实验
        5.3.2 直剪实验
        5.3.3 斜坡松散堆积物粒度分维与其SOC之间关系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岩石破裂的SOC和临界条件研究
    6.1岩石破坏过程的自组织临界现象
    6.2 岩石失稳破坏的临界条件研究
        6.2.1 建立重整化群模型
        6.2.2 利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确定F′
        6.2.3 确定临界破坏概率
    6.3 本章小节
第7章 滑坡灾害中的SOC现象
    7.1 区域性滑坡中的幂律特征
    7.2 单一滑坡演化的自组织临界性
    7.3 滑面演化过程的自组织临界性
        7.3.1 基于图型动力学的滑面演化过程研究
        7.3.2 图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7.3.3 实例分析
    7.4 本章小节
第8章 SOC在公路和铁路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8.1 SOC系统的可预测性
    8.2 SOC理论在防治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
    8.3 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探讨
        8.3.1 计算H值的R/S分析方法
        8.3.2 RSH算法及其在泥石流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8.4 斜坡崩塌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8.4.1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8.4.2 实例分析
    8.5 本章小节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6)煤层甲烷变压吸附浓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1 总 论
    1.1 引言
    1.2 煤层气的利用途径
        1.2.1 作为可缓解环境压力的一次洁净能源
        1.2.2 作为碳一化工原料
    1.3 矿井煤层气纯化富集的关键技术
        1.3.1 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1.3.2 变压吸附技术
    1.4 吸附理论的研究现状
        1.4.1 吸附平衡理论
        1.4.2 吸附动力学理论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2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 引 言
    2.2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
    2.3 煤基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2.3.1 无烟煤基活性炭的氮吸附等温线
        2.3.2 无烟煤基活性炭的氮吸附特征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2.3.3 无烟煤基活性炭的孔分布
        2.3.4 褐煤基活性炭和无烟煤褐煤混合基活性炭的氮吸附等温线
        2.3.5 褐煤基和混合煤基活性炭的氮吸附特征参数
        2.3.6 褐煤基和混合煤基活性炭的孔分布
    2.4 活性炭及其炭化样的分维
        2.4.1 多孔固体分维的测定
        2.4.2 非均匀多孔吸附剂的杂合芦笙模型
        2.4.3 杂合芦笙模型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活性炭的亲烃表面改性及其吸附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活性炭的亲烃表面改性
        3.2.1 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
        3.2.2 正二十四烷改性
    3.3 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影响
        3.3.1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
        3.3.2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测定
        3.3.3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量的影响
    3.4 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吸附特征研究
        3.4.1 低温氮吸附等温线
        3.4.2 BET模拟
    3.5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
        3.5.1 孔体积随孔径的分布
        3.5.2 孔长度随孔径的分布
        3.5.3 孔表面积随孔径的分布
    3.6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分形维数
        3.6.1 引言
        3.6.2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表面分维
    3.7 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甲烷、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吸附特征
        3.7.1 平衡吸附等温线
        3.7.2 修正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3.8 改性前后活性炭改性前后红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3.9 本章小结
4 双柱自控变压吸附(PSA)实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4.1 引言
    4.2 双柱自控变压吸附(PSA)实验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4.2.1 原料供应区
        4.2.2 产品储存区
        4.2.3 吸附分离区
        4.2.4 控制区
        4.2.5 辅助设备
    4.3 PSA系统的设计的关键技术
        4.3.1 预处理用吸附剂
        4.3.2 吸附剂
        4.3.3 管路连接的气密性
        4.3.4 电磁阀(程控阀)的可靠性
        4.3.5 增压气缸的设计与应用
        4.3.6 计算机控制
    4.4 PSA系统的操作方法
        4.4.1 PSA系统的清空
        4.4.2 配气时系统状态
        4.4.3 测定穿透曲线方法
    4.5 甲烷纯化过程的PSA工艺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模拟煤层气柱动力学的数学模拟
    5.1 概述
    5.2 研究穿透曲线的测量装置和实验方法
        5.2.1 实验装置
        5.2.2 穿透曲线测定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模拟煤层气穿透时吸附柱温度变化
        5.3.2 模拟煤层气穿透曲线的测定
    5.4 模拟煤层气柱动力学过程的模拟
        5.4.1 吸附柱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
        5.4.2 模型方程的求解
    5.5 模拟结果分析
    5.6 PSA气体分离过程模拟面临的难题
        5.6.1 吸附剂骨架结构对流体运动规律的影响
        5.6.2 吸附剂骨架随周期改变的压力的弹塑性变化规律
        5.6.3 吸附剂骨架的变化对流体各组分吸附特性的影响
        5.6.4 吸附剂骨架的变化对流体运移机制和行为的影响
        5.6.5 PSA系统中各种渗流影响因素的耦合问题
    5.7 本章小结
6 模拟煤层气的变压吸附实验
    6.1 变压吸附实验操作方法
        6.1.1 吸附剂装填
        6.1.2 模拟煤层气配制
        6.1.3 PSA工作流程参数设定
        6.1.4 模拟煤层气中甲烷的PSA浓缩
        6.1.5 结果检测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模拟煤层气的净化效果
        6.2.2 PSA过程中压力的变化
    6.3 煤层气浓缩与净化的经济效益分析
        6.3.1 煤层气PSA浓缩净化过程的能耗
        6.3.2 直接经济效益
        6.3.3 环境与社会效益
        6.3.4 间接经济效益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煤基活性炭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
        7.1.2 活性炭亲烃表面改性
        7.1.3 带预处理柱双柱自控PSA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对煤层甲烷的浓缩
    7.2 建议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附录C.PSA控制系统操作方法

(10)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与分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散体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散体动强度试验研究
    2.1 DSA-1型振动直剪仪系统及其剪切技术
    2.2 散体动强度参数的测试
    2.3 散体的动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试验
第三章 振动作用下散体的动力特性研究
    3.1 散体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3.2 散体的动强度和循环效应
    3.3 振动场中散体的激励响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散体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及其效应研究
    4.1 波在弹性散体中的传播规律
    4.2 黏弹性散体介质中波的传播和耗散
    4.3 散体流动场中波的传播与振动助流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散体的振动液化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散体振动液化试验
    5.3 散体振动液化的力学机理
    5.4 饱和敞体振动液化的波动机理和密实现象
    5.5 影响散体振动液化的主要因素
    5.6 散体液化判别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浓度浆体管道输送的振动减阻研究
    6.1 减阻方法简介
    6.2 高浓度浆体管道输送振动减阻试验
    6.3 高浓度浆体振动减阻机理
    6.4 用多重网格法分析振动波对层流流态转捩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湿度细粒散体振动助滤试验研究
    7.1 过滤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7.2 高湿度细粒散体振动助滤试验装置
    7.3 高湿度细粒散体振动助滤试验
    7.4 高湿度细粒散体振动助滤机理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散体的分形行为及其计算机生成
    8.1 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
    8.2 散粒、孔隙的分形行为
    8.3 渗流的分形行为
    8.4 散体振动时的分形行为
    8.5 广义系统非线性理论与散体堆的自组织行为
    8.6 饱和敞体液化的自组织临界性
    8.7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出版专着、参加科研和获奖情况
致谢

四、饱和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围岩裂隙注浆加固体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D]. 戎密仁.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2]高应力条件下尾矿力学行为和声发射特征探究[D]. 卓毓龙.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3]粗粒土单颗粒压缩破碎强度和压缩变形的分形理论[D]. 王益栋.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4]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 卫振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5]自组织临界性、分形及灾变理论研究[D]. 高召宁.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6]煤层甲烷变压吸附浓缩的研究[D]. 杨明莉. 重庆大学, 2004(01)
  • [7]对《散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一书的评价[J]. 彭怀生.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3(02)
  • [8]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与分形特征研究[J]. 孙业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01)
  • [9]饱和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J]. 孙业志,吴爱祥,黎剑华. 矿冶工程, 2002(04)
  • [10]振动场中散体的动力效应与分形特征研究[D]. 孙业志. 中南大学, 2002(04)

标签:;  ;  ;  ;  ;  

饱和分散体的分形行为与振动液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