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野外观测和试验数据对登陆台风“旺风”的风场和湍流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利用野外观测和试验数据对登陆台风“旺风”的风场和湍流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一、采用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对登陆台风"黄蜂"的风场及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强,冯杰,丁瑞强,李建平[1](2021)在《台风目标观测研究进展回顾》文中提出台风目标观测对于弥补常规观测资料不足和提升台风数值预报技巧等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2类理论方法的发展过程和优缺点:基于伴随的非线性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非线性项的影响,而基于集合的方法在计算速度上更具有优势。同时回顾了一些能够代表当前气象观测水平的新装备和新技术在中国近海登陆台风外场观测试验中的应用,并从个例分析和统计分析两个角度总结了开展台风目标观测的有效性。通过总结发现,切线性近似、模式误差、度量范数和集合成员个数等都是影响台风目标观测的主要因素,它们可能会导致识别得到的台风敏感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被忽略。未来应该更加关注台风强度目标观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非线性方法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并探索能够适合我国业务实际情况的台风目标观测实施方案。

雷小途[2](2020)在《中国台风科研业务百年发展历程概述》文中指出台风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十分重视防台减灾工作,在台风监测站网建设、预报预警及台风灾害联防等业务体系建设、台风活动的基础理论及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文章简要回顾了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台风科研业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以纪念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中国防台减灾事业发展做出历史贡献的先辈,旨在为中国的台风科学研究和业务能力建设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陈燕,张宁[3](2019)在《江苏沿海近地层风阵性及台风对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风阵性特征,尤其是在受台风影响时湍流特征对安全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影响,利用江苏沿海5座测风塔2009年6月—2012年11月的梯度风观测数据,分析了近地层风阵性基本特征,并筛选了7个对江苏产生较大影响的台风,包括罕见的正面登陆台风达维(1210),分析台风影响下风阵性特征。研究发现:江苏沿海地区低层的风脉动性比高层强,10 m高度的年平均阵风系数和湍流强度分别为1. 50和0. 20;海陆分布明显影响风阵性,离岸风的湍流强度明显大于向岸风;当风速等级小于6级时,风阵性随风速增大而一致性减小,之后则稳定少变;在台风中心附近,受风速、风向快速多变的影响,湍流强度和阵风系数均远大于台风外围和没有台风影响的情况,湍流强度和阵风系数在30~50 m高度之间增加,在6~7级风时出现风阵性的局部峰值区。

姚日升,涂小萍,黄旋旋,顾小丽,郑铮[4](2017)在《强热带风暴“凤凰”(1416)登陆浙江后风场变化特征》文中指出基于宁波多普勒雷达、浙江省自动气象站、宁波凉帽山高塔梯度观测等资料,对1416号强热带风暴"凤凰"登陆浙江后的风场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凤凰"结构不对称,8级以上风速带主要位于风暴中心前进方向的前侧和右侧。前侧最大风速半径一直维持在60 km左右,最大风速带宽度约为50 km;其右侧最大风速半径为80120 km,随中心北移有增大趋势,最大风速带宽度约100 km;其前侧和右侧最大风速半径在垂直方向上变化不大。"凤凰"前侧TREC(Tracking Radar Echoes by Correlation)风速在1 km高度最强,其上则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右侧13 km高度TREC风速的垂直变化明显小于前侧。宁波凉帽山高塔处TREC风和梯度观测表明:"凤凰"影响期间,高塔上空159 m和24 km高度出现多个风速高值中心;常通量层高度约为159m;常通量层内风廓线遵从对数率,当高塔位于"凤凰"右前侧时塔层阵风系数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当高塔位于"凤凰"中心附近和右后侧时阵风系数明显增大,且层次差异减小;常通量层以上159318 m的塔层风廓线不满足指数率或对数率,阵风系数上下差异不大。

肖辉,万齐林,刘显通,郑腾飞,冯璐[5](2017)在《台风“妮妲”(1604)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深圳350 m气象梯度观测铁塔获取的台风"妮妲"(1604)登陆期间近地多层风观测资料,分析"妮妲"登陆期间风场和阵风系数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妮妲"登陆期间,近地面风速随时间呈增强—减弱—增强—减弱的"M"型特征,风向由西北方向转为南东南;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中风速垂直变化最大的时段为"妮妲"后风圈经过期间;垂直方向上,"妮妲"前外围向前风圈过渡期间风向多变,而其他时段风向随高度基本不变;在"妮妲"前外围、前风圈和眼区经过期间,350 m高度以下的风速随高度的变化遵循对数关系,而在"妮妲"后风圈和后外围时段仅适用于150 m以下高度;在"妮妲"登陆过程中,铁塔观测的粗糙度长度约为0.52 m;阵风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妮妲"登陆前和眼区的阵风系数较大;另外,阵风系数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随着风速增加而减小,尤其是风速小于10 m/s时。

赵小平,朱晶晶,樊晶,贵志成[6](2016)在《强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位于海南文昌市的90 m测风塔观测的强台风海鸥多层测风数据,分析了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风场时空特征、湍流强度、垂直风切变及阵风因子等风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各高度风速呈现"M"型双峰特征,最大风速出现在台风后风圈;台风过境前后,风向旋转了180°;近地层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各高度风速垂直切变符合对数和指数规律;粗糙度长度、风廓线幂指数、湍流强度、阵风系数等风场特性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降低;从台风外围至台风眼,粗糙度长度随风速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特征;台风眼内部风速垂直切变剧烈,前后风圈的风速垂直切变较弱;强风区湍流强度较弱,弱风区湍流强度较强;台风风圈的湍流强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台风眼内湍流强度随高度先减小再增加;台风影响各阶段阵风系数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各高度层阵风系数遵循指数定律;阵风系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阵风系数随风速变化不明显。

廖菲,邓华,赵中阔,刘春霞,梁建茵[7](2013)在《热带气旋科学观测试验及研究进展概况》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缺少针对热带气旋背景下的观测资料,使得目前对热带气旋发展演变机理的认识还很有限,这也是当前热带气旋机理研究及数值模式中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改进的主要瓶颈。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热带气旋的科学试验计划基础上,围绕以提升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预报水平为主线,阐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热带气旋观测试验的科学目标。从大气观测和海洋观测两个方面,总结了包括飞机探测、下投式探空观测、海上观测平台、地面移动观测、浮标探测等针对热带气旋的观测技术发展概况。基于对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分析,从热带气旋背景下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边界层结构特征、下投式探空资料在热带气旋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当前最新的观测研究进展。最后,简要指出了热带气旋观测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周芯玉,梁建茵,黄健,廖菲[8](2012)在《台风“天鹅”、“巨爵”登陆过程风场结构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广东沿海的四部固定风廓线仪和一部移动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对2009年两个登陆台风"天鹅"、"巨爵"的边界层风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两个台风登陆过程中,路径两侧不同的下垫面造成两侧风场结构的明显差异;(2)两个台风登陆过程都出现比较明显的入流和出流,但由于速度和强度不同,入流、出流的位置有明显的差异;(3)两个登陆台风眼区外围混合层的高度均在3 500 m以上。

张容焱,张秀芝,杨校生,吴金城,曲海滨[9](2012)在《台风莫拉克(0908)影响期间近地层风特性》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台风莫拉克(0908)影响范围内的33座测风塔观测资料的分析可知:台风莫拉克越靠近陆地,风场的非对称性越明显,其行进方向的左侧测风塔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右侧测风塔风向顺时针旋转。在远离台风莫拉克的地方风向稳定,湍流强度变化较平稳;在台风莫拉克登陆点附近,风向、风速和湍流强度均会出现突变。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湍流强度与风速的关系未出现IEC标准曲线那样随风速增大稳定减小,其I15达B级和A级及以上的平均湍流强度会在风速7~17 m·s-1形成一个峰值;无论南风或北风,风速越大,各层湍流强度差异趋于减小,同等风速、高度的湍流强度偏南大风均大于偏北大风。位于台风莫拉克登陆点北侧测风塔湍流强度随风速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各高度全部超过IEC标准A级曲线,而位于南侧测风塔湍流强度随风速的变化比北侧小,并随风速增大趋于标准A级曲线;另外北侧测风塔湍流强度大于南侧,且各高度偏北大风湍流强度之间的差异比南侧相应风向明显,表明北侧垂直方向的扰动更强。台风莫拉克阵风系数为1.2~1.7,其随高度变化与地形有关,一般情况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不符合随高度升高减小的规律。

曾智华[10](2011)在《环境场和边界层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热带气旋(简称TC,以下同)结构和强度变化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高影响天气,给实际预报工作带来了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TC结构和强度变化机理了解不多,因此,TC结构和强度变化也被国际台风研究界视为一个难点问题。在过去三十年中,由于观测技术、模式发展和理论认识的不断进步,TC路径预报精度稳步提高。但是,先进的数值模式和卫星探测技术,却未能提高TC结构和强度的预报能力。其原因很多,例如,洋面观测资料不足、模式分辨率不高、模式物理过程和初始场存在着不确定性,其中尤以对TC结构和强度变化物理过程认识不足为最重要。影响TC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究竟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和作用的?这是本文研究的目标所在。本文使用WRF模式和TCM4模式数值模拟方法、涡度方程诊断、滤波技术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别从环境场和边界层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研究它们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和作用,以便提高对这一难题的科学认识。本文使用的资料主要是来自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和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热带预报中心(NHC/TPC)最佳路径资料。海温(SST)资料可以从CDC网站(www.cdc.noaa.gov)获得,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研究所(NOAA-CIRES)气候诊断中心(CDC)提供的雷诺SST再分析(Reynolds SST reanalysis)资料,其水平分辨率为1°经度/纬度的周平均(weekly mean)的海洋表面温度。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产品来计算大尺度要素场,这些资料为一天四次,水平分辨率为2.5°经度/纬度,共17层。采用美国全球模式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和FNL(Global Final Analysis)的分析场作为模式计算的大尺度背景资料。也部分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台风年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作为TC最佳路径资料。首先,研究了环境场(诸如移速和垂直切变)对TC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西北太平洋上还是大西洋上,快速移动和强垂直切变都对TC增强和生命史最大强度起负作用。无论是最强TC还是迅速增强TC仅出现在一个较窄的移速范围(10-25 km h-1)内或出现在相当弱的风切变条件下,这表明TC移速太慢或太快都不利于TC增强,因为TC移动太慢,会使TC混合层湍流混合引起的海洋冷却(海水上翻)加强,抑制TC增强:而TC移动太快又将导致TC非对称结构迅速增强,进而限制TC变强。研究还发现,当TC的移速快于15 m s-1或其环境垂直切变大于20 m s-1时,TC很少增强。在上述统计分析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西北太平洋上新的TC最大潜在强度Maximum Potential Intensity (MPI)经验公式,它包括了作为环境负效应因素的移速和垂直风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 (VWS)影响以及作为热力正贡献因素的海温SST作用。这个新的经验MPI可以更好地解释TC最大强度的观测结果以及环境和热力因子对TC强度的影响。本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北大西洋上热带气旋平均强度要稍微弱于西北太平洋。1981-2003年资料统计的由海温决定的MPI要略高于DeMaria和Kaplan对1962-1992年资料所得的结果。还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大西洋TC包括热力因子的新的MPIM公式,该公式对实际热带气旋的最大强度估计有所改进;又考虑了热带气旋强度的环境动力因子的负作用,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大西洋TC的新的经验最大强度Empirical Maximum Intensity(EMI)公式,该公式不仅包含有海温的正贡献,而且包含热力和动力因子作用,它能更精确估计热带气旋的最大强度。而且,该新EMI能够以明显和直观的方式解释热力和动力因素如何影响热带气旋强度,是对西北太平洋上MPI的发展和完善。本研究统计分析了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水平风垂直切变VWS对不同强度、不同移速和不同纬度TC强度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强的、移速慢的TC和低纬度的TC深受整个对流层深层VWS的影响,尤其是受TC边界层的影响。而弱的、移速快的TC和高纬度的TC,除了受深层VWS的影响,还受到中低层(或中高层)对流层VWS的影响。总体来看,东风切变(尤其是在中低层的东风切变)对TC强度变化作用比西风切变小。其次,研究了边界层过程对TC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依据全球定位系统下投式探空资料观测最新成果,设计了一个适合于TC强风背景下的海表面动量粗糙度长度的新的参数化方案,它可以使得拖曳系数在风速大于40 m s-1时有所下降,更加真实反映实际大气中TC边界层过程变化。使用高分辨率、非静力热带气旋模式TCM4,评估了这个新的边界层参数化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案后,尽管TC的增强幅度变化不大,但其模式最终最大强度比传统的简单外推插值方案有显着增加,其中使用(未使用)耗散加热时最大表面风速增加10.5%(8.9%),最大海平面气压降低8.1 hPa(5.9 hPa)。该强度变化主要是由于下垫面摩擦耗散引起的,也与TC眼墙外表面通量或对流潜热释放有关;由于拖曳系数的不同主要出现在TC眼墙附近,所以该新参数化对热带气旋的内核结构影响很大,它使得TC眼墙切向风增强,眼的“暖心”结构增强。使用多重嵌套、单向反馈的理想WRF模式研究了海洋飞沫(Sea Spray,以下同)过程对模式TC结构和强度的作用,分析了海洋飞沫对模式TC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式TC加入海洋飞沫作用后,TC强度显着增强,其强度增强作用不仅表现在模式TC的边界层风的结构变化,也反映在模式TC的表面层的总体风速变化上。当模式TC引入海洋飞沫后,边界层动力作用增强,摩擦速度逐渐减小,辐合不断增强,边界层径向和切向风显着增加,径向风最大水平梯度也增强。通过涡度收支诊断表明,当TC引入海洋飞沫后,由于边界层动力辐合增强,使得涡度增大,最终使TC强度增强。改进了高分辨率、非静力数值模式WRF中海表面动力粗糙度长度参数化过程,评估了上述参数化对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结构和强度的影响。使用新的边界层参数后发现,在最强平稳强度阶段,该台风平均切向风速、径向风速、垂直风速、温度距平、涡旋动能和绝对角动量轴对称垂直结构上得到明显增强;主要变化均出现在台风的20-40 km半径的眼墙附近,与TCM4理论模式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还表明,大尺度环境垂直风切变无论在增强还是减弱阶段都对此台风强度变化具有负作用。使用高分辨率WRF大气模式耦合简单的海洋混合层模式,设计了不同海洋初始混合层厚度条件下的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洋混合层厚度对TC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当TC临近海洋混合层厚度较小海域时,TC对应的海洋深层的冷水更易上翻,其右后方的总表面热量通量交换减少加剧,最终使得TC强度显着变弱;海洋冷却作用还会增强TC结构的非对称性,而这与海洋冷却作用的非对称造成TC在边界层附近的涡度和散度平流分布不均密切相关。最后,在各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机制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分析和总结了环境场和边界层过程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可能影响,这对实际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采用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对登陆台风"黄蜂"的风场及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对登陆台风"黄蜂"的风场及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台风目标观测研究进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台风目标观测理论方法的发展
    2.1 奇异向量方法及其发展
    2.2 集合方法及其发展
3 台风目标观测实践的发展
    3.1 台风目标观测平台的发展
    3.2 外场观测试验
    3.3 台风目标观测的有效性
4 影响敏感区确定的主要因子
    4.1 切线性近似的影响
    4.2 度量范数的影响
    4.3 集合成员个数的影响
    4.4 模式误差的影响
5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2)中国台风科研业务百年发展历程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百年前的历史积淀
    2.1 古代史志中的台风记录为台风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独特资料支撑(公元前1217~)
    2.2 手绘台风结构及垂直截面旋风理论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台风研究的先河(1879~)
    2.3 台风图集的整编出版为台风研究和防台减灾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1882~)
    2.4 创立的台风预警风球旗语体系被远东各地广为使用至今(1884~)
3 新中国建国后的新篇章
    3.1 台风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设
    3.2 台风年鉴资料的整编(1957~)
    3.3 亚太区域政府间的防台减灾国际合作机构建设(1968~)
    3.4 沿海测台风的雷达建设(1972~)
    3.5 台风科研协作及学术交流机制建设(1972~)
4 改革开放后的能力建设
    4.1 建立上海台风研究所(1978~)
    4.2 出版台风经典着作(1979~)
    4.3 承办国际台风学术讨论会(1980~)
    4.4 参与国际台风试验(1982~)
    4.5 实施国家台风重大科研攻关(1991~)
    4.6 参与台风命名规则的制定(1997~)
    4.7 重组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2001~)
    4.8 登陆台风外场观测试验(2002~)
    4.9 召开登陆台风香山科学讨论会(2006~)
    4.1 0 组建国家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2007~)
5 近十多年的新进展
    5.1 台风双边国际合作(2008~)
    5.2 台风973计划项目(2009~)
    5.3 登陆台风预报示范项目(2009~)
    5.4 台风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10~)
    5.5 台风专业学术期刊(2012~)
    5.6 国际台风科学试验(2014~)
    5.7 火箭/导弹下投探测台风新技术(2015~)
6 展望

(4)强热带风暴“凤凰”(1416)登陆浙江后风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个例概述
    2.2 所用资料及处理方法
3“凤凰”登陆后风场时空变化
    3.1 TREC风场分析
    3.2 高塔处风速及其阵性时空特征
        3.2.1 风速时空变化特征
        3.2.2 边界层低层风速阵性变化特征
4 结论和讨论

(5)台风“妮妲”(1604)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台风“妮妲”概况与观测资料说明
2 近地层风时空特征
    2.1 近地层风时间演变
    2.2 近地层风廓线变化
    2.3 近地层阵风系数变化
    2.4 近地层阵风系数与风速的关系
3 结论

(6)强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数据和方法
2 台风海鸥概况
3 近地层风时间和空间特征
    3.1 近地层风时间演变
    3.2 近地层风空间变化
4 近地层风特性分析
    4.1 风速廓线特征
    4.2 湍流强度特征
    4.3 近地层阵风因子变化
5 结论

(7)热带气旋科学观测试验及研究进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热带气旋观测试验计划
3 热带气旋观测试验进展
    3.1 观测试验的科学目标
    3.2 观测技术进展
        3.2.1 大气探测新技术的发展
        (1)飞机机载设备观测。
        (2)下投式探空观测。
        (3)海上气象观测平台。
        (4)地面移动观测。
        3.2.2 海洋观测设计
4 观测研究进展概述
    4.1 热带气旋背景下海气动量交换特征研究
    4.2 海气通量交换对热带气旋影响的研究
    4.3 热带气旋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
    4.4 下投式探空资料在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5 小结

(8)台风“天鹅”、“巨爵”登陆过程风场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
    2.1 目标台风
    2.2 风廓线仪资料
    2.3 资料处理
3 台风风场结构分析
    3.1 两个台风全风速场的结构分析
        3.1.1“天鹅”全风速场的垂直结构分析
        3.1.2“巨爵”全风速场的垂直结构分析
    3.2“天鹅”、“巨爵”相对径向风分量分析
        3.2.1“天鹅”的相对径向风分量分析
        3.2.2“巨爵”的相对径向风分量分析
    3.3 混合层高度
4 结论

(10)环境场和边界层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研究意义
    1.2 热带气旋外场观测试验
    1.3 影响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物理过程
        1.3.1 大尺度环境强迫作用
        1.3.2 内核动力作用
        1.3.3 下垫面边界层作用
    1.4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科学问题
    1.5 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研究问题
    1.6 论文研究的问题和全文结构
        1.6.1 本文拟解决的的科学问题
        1.6.2 全文的结构
第二章 研究资料方法和模式简介
    2.1 引言
    2.2 资料和研究方法
    2.3 WRF模式介绍
        2.3.1 基本方程组
        2.3.3 时间分裂积分方案
        2.3.4 物理方案
    2.4 TCM4模式介绍
        2.4.1 基本方程组
        2.4.2 主要物理过程
第三章 大尺度环境动力因子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
    3.1 引言
        3.1.1 热力因子
        3.1.2 动力因子
        3.1.3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的
    3.2 西北太平洋观测资料分析
        3.2.1 西北太平洋资料数据和分析方法
        3.2.2 TC强度与SST关系
        3.2.3 TC移速影响
        3.2.4 垂直风切变的作用
        3.2.5 MPI的动力因子
        3.2.6 小结和讨论
    3.3 大西洋观测资料分析
        3.3.1 大西洋资料与方法
        3.3.2 MPI的热力因子
        3.3.3 TC强度的动力因子
        3.3.4 小结和讨论
        3.3.5 新EMI在太平洋应用的改进
    3.4 不同水平风垂直切变廓线的资料分析
        3.4.1 资料和方法
        3.4.2 结果分析
        3.4.3 小结和讨论
    3.5 对比分析和初步结论
第四章 边界层过程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1.1 相关科学问题
        4.1.2 国内外主要进展
    4.2 海表面粗糙度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
        4.2.1 海表面粗糙度参数化
        4.2.2 模式说明与试验设计
        4.2.3 结果分析
        4.2.4 拖曳系数变化对TC结构和强度作用的物理解释
        4.2.5 讨论与小结
    4.3 海洋飞沫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
        4.3.1 试验设计
        4.3.2 海洋飞沫方案特点
        4.3.3 结果和分析
        4.3.4 涡度变化分析
        4.3.5 海洋飞沫对边界层作用的物理解释
        4.3.6 小结和讨论
    4.4 超级台风"桑美"(2006)结构和强度变化的数值研究
        4.4.1 天气概况和简介
        4.4.2 数值试验
        4.4.3 结果分析
        4.4.4 登陆前后结构和强度变化
        4.4.5 小结和讨论
    4.5 海洋混合层厚度对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影响
        4.5.1 模式与试验设计
        4.5.2 海洋过程响应
        4.5.3 TC过程响应
        4.5.4 小结和讨论
    4.6 讨论和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引言
    5.2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物理概念模型
    5.3 环境场和边界层过程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可能影响
        5.3.1 环境场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可能影响
        5.3.2 边界层过程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可能影响
    5.4 特色和创新点
    5.5 讨论
附录 TC螺旋雨带对模式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研究
    1.1 引言
    1.2 方法与试验设计
    1.3 结果与分析
    1.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论着目录
致谢

四、采用外场观测试验资料对登陆台风"黄蜂"的风场及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台风目标观测研究进展回顾[J]. 刘德强,冯杰,丁瑞强,李建平.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6)
  • [2]中国台风科研业务百年发展历程概述[J]. 雷小途.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3)
  • [3]江苏沿海近地层风阵性及台风对其影响[J]. 陈燕,张宁. 应用气象学报, 2019(02)
  • [4]强热带风暴“凤凰”(1416)登陆浙江后风场变化特征[J]. 姚日升,涂小萍,黄旋旋,顾小丽,郑铮.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4)
  • [5]台风“妮妲”(1604)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J]. 肖辉,万齐林,刘显通,郑腾飞,冯璐.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2)
  • [6]强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J]. 赵小平,朱晶晶,樊晶,贵志成. 气象, 2016(04)
  • [7]热带气旋科学观测试验及研究进展概况[J]. 廖菲,邓华,赵中阔,刘春霞,梁建茵. 热带气象学报, 2013(04)
  • [8]台风“天鹅”、“巨爵”登陆过程风场结构特征的研究[J]. 周芯玉,梁建茵,黄健,廖菲. 热带气象学报, 2012(06)
  • [9]台风莫拉克(0908)影响期间近地层风特性[J]. 张容焱,张秀芝,杨校生,吴金城,曲海滨. 应用气象学报, 2012(02)
  • [10]环境场和边界层对近海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影响的研究[D]. 曾智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利用野外观测和试验数据对登陆台风“旺风”的风场和湍流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