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浅谈青海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一、浅议对青海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彭世良[2](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文茜[3](2020)在《城市河流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养育了一方土地,还将人类的文明承载至今。如今,城市化不断扩大,城市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城市生态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城市建设的热潮。如何将景观设计和城市河流生态建设结合是城市滨河区域景观带的开发重点;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以修复和重建河流生态系统为前提,设计创作良好的城市河流湿地景观,达到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共赢的局面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如今河流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不仅限于湿地保护及修复、打造滨河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赏花的场所,还将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等结合打造具有弹性的城市滨河湿地景观带。本文以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湿地公园设计探究为例,总结城市河流和城市空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依据抚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场地特征,对城市河流型公园规划设计做出探究。2017年抚河流域(抚州段)被纳入国家第一批流域水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这对抚河湿地景观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城市河流治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河流湿地对河水水质的影响、河流湿地与城市雨洪管理、河流湿地公园与城市慢行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并结合到设计探究中。

冯艺佳[4](2016)在《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的城市建设范围在过去几年中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扩大,边界线逐渐靠近周边山地。一直以来,山地都是北京市的主要生态涵养地。北京东、北、西三面环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浅山区作为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区域内包含有多种类型的绿色空间,其中不乏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区域。同时,浅山区又面临着强烈的开发建设需求,承载着愈来愈多的人类活动。在对浅山区进行关注和研究之前,已有多处绿色空间成为城市蔓延的牺牲品。因此,如何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浅山优化、科学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论文着眼于浅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绿色空间。通过对浅山区、绿色空间、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明确浅山区绿色空间和理想格局的定义、现状、范围、分类、作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首次提出“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相结合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体系组成。宏观调控包含长期规划和政策法令;中观网络包含自然服务优化网络和人文服务优化网络;微观设计包含场地设计和社区共享。之后,总结其构建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流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提出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策略,并结合荷兰兰斯塔德绿心、美国瓦萨奇山前区和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三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宏观调控策略包括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中观网络策略包括生物栖息、水文过程、地质灾害缓冲、游憩功能和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构建的指导性导则。微观设计策略包括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等。论文进而在镇域尺度上进行了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浅山区这一具体地区为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相结合的理想格局构建并提出实施策略,对研究结论进行校正和完善。本论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基于适当保护的理念,对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保护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实施策略,综合涵盖政策法规、网络构建和微观设计等内容,对于北京乃至我国其它山前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慧敏[5](2016)在《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为了增加林草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中国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工程,对参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农户进行了生态补偿。补偿金数量在行政区域内一般采用统一的补偿标准,未考虑生态建设区域中影响生态补偿金的各种要素差异,致使生态补偿呈现出不合理现象。根据研究区的情况进行补偿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看法,但因地制宜地补偿的依据存在难以量化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生态资源估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采用遥感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的地域特征,可以确定不同地域的补偿标准。为了探讨生态建设补偿在不同区域的合理补偿标准,该文以京津生态涵养区张家口为研究区,应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计量经济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生态建设的概况;其次,从物质的角度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从价值的角度对森林生态贡献的价值分别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进行了估算,再次,对各种生态补偿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补偿中存在的与补偿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再次,应用RS、GIS等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生态补偿体系,对森林生态的补偿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对研究区进行了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实证分析。本文对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研究,引入了反映植被质量的植被指数(NDVI)指标,同时也采用了GIS等技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建立多尺度生态补偿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根据两期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在2000年-2014年间呈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694751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1100473.33公顷。这说明了张家口森林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贡献越来越大。为了揭示研究区覆被动态变化的原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覆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得知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提高、政策制度。(2)基于价值核算理论,从价值角度估算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生态贡献价值,一是借鉴前人研究结果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为219.38亿元/年,四成多贡献北京地区;二是农民参与生态补偿的机会成本的估算为33.41亿元/年。两种估算值分别是张家口地区应该得到的森林生态补偿理论值的上、下限。同时表明,张家口市对北京及周围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明了中央或研究区周边地区对研究区进行补偿的必要性。然后,描述了张家口市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补偿情况,提出了生态补偿存在包括补偿标准高度统一、补偿范围过窄等问题。但由于计算出的生态补偿数量与实际补偿值差距太大,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生态补偿方法来解决补偿问题。(3)基于空间差异性,利用RS和GIS技术,探索并明确影响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确定的关键因子,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生态补偿计算体系,设计了相应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4)以研究区为例,验证构建的生态补偿体系,结果表明:1)该方法是为生态建设补偿方法提供了新思路。2)利用构建的生态补偿体系对研究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金进行计算,从空间的分布看,每年单位面积退耕还林补偿系数最高为涿鹿县,退耕还林补偿系数最低为怀来县,符合实际,也符合公平的原则。利用ArcGIS10.0对单位面积退耕还林补偿系数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将补偿区分为5个等级。从空间的分布看,补偿系数最高值的主体分布在涿鹿县和蔚县。3)利用生态补偿体系计算的研究区各区县每年单位面积补偿金差额较大,与原来的各区县均采用统一的补偿标准相比,补偿金最高的增加了402元/公顷,补偿金最少的减少了531元/公顷,区县最高补偿金额是最低补偿金额的2.14倍。这不仅解决了补偿标准“一刀切”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了生态贡献优先与社会公平的补偿原则。 (5)在全国范围内,地貌、经济状况、社会形势不同的地区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地方森林补偿制度以量化其生态效益。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配套的建议:(1)扩大森林生态补偿范围;(2)逐步增加其他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3)实施区域间补偿中长期规划;(4)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魏振铎[6](2013)在《青海生物多样性的若干问题浅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现有资料,阐述了青海省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特点、造成其消失的主要社会因素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表现,提出了保护与重建的建议。

毛凤成[7](2012)在《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人类活动的加剧、生境的丧失与片段化等问题,使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识,生物多样性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从研究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意义出发,对淳安县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进行了较为全面调查和分析,认为以千岛湖为主的生态环境资源是淳安县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最为宝贵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当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了从法规政策、管理机构、宣传教育以及动植物保护一系列管理体系,但千岛湖的形成是典型的生境岛屿化,千岛湖的水资源环境更是引人注目,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仍存在诸多的胁迫因素。为维护淳安县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建设美好淳安,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措施。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层面上,根据千岛湖镇绿地的功能和生境类型进行植物配置,构建近自然群落,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在千岛湖区乃至县域层面上,立足千岛湖的自然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通过重要物种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古树名木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有害物种(包括入侵种)控制,保护能力与支撑体系建设等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同时,推进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要在继续开展原有生态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战略技术,包括千岛湖城市绿地系统技术、千岛湖万顷林相改造技术、千岛湖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千岛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等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与迁地保护技术;古树名木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等。并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政策体系,提高公共参与意识,加大人才培养与科研力度,以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给淳安县带来生态、社会、经济三重效益,而法规政策、组织机构、资金、科技的保障措施则是必不可少的。

王瑗[8](2012)在《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地处长白山西麓、龙岗火山第四纪活动区的龙湾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流域为研究尺度,分析了30年来该区域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论文研究区后河流域是长白山区典型山间河源小流域,也是松花湖重要支流辉发河上游流域,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多,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流域内地质构造特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发育有中国泥炭储量最大的矿养型的泥炭沼泽湿地——金川湿地,及火山喷发演化而来的火口湖,是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对该流域的保护极具生态意义。本论文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研究区1980年、1991年、2000年和2011年LandsatTM影像、1:50000地形图数据及航拍影像数据,结合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林业规划及林相图等资料,在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系统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信息。以遥感解译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动态变化度量模型,从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趋势到各景观类型的互相转化过程,逐步深入的分析了研究区31年间的时空变化,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流域景观格局及各景观类型间的变化表明:后河流域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景观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变化主要表现在各个地类的构成比例和空间格局上。景观演变过程的结果为:居民用地增加,水田减少,旱田先是快速增加后略减少,湿地先退化再趋于稳定,森林面积略波动增加,但幅度不大。从动态转换过程看,流域内的各景观类型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双向变化。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在景观水平上表现为流域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趋于向有目的的有规划的规则形状改造,且总体上变化不大;斑块水平上,研究区变化剧烈的景观类型分别为水田、旱田和居民地,受干扰明显。(2)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析了研究区流域尺度的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其中自然因素以区域气象因子的年际变化特征为研究对象,应用MIKE SHE水文模拟软件构建了ET0蒸发经验模型,通过耦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得到了流域潜在蒸发能力结果,给出了研究区域蒸发与降水关系,阐述了在目前的气候条件变化趋势下流域的自然来水量减小的趋势;人文因素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市场调控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综合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建设投资、外资利用额、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指数,平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等14项因素与建成区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经分析得知,研究时段内气候因子变化幅度不大,因此,人类活动是后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演化的主要驱动力。(3)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状况建立了一系列反映系统生态、经济产出水平的评价指标。按照能值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对流域内各景观变化涉及的各种生态经济系统分别构建模型。用能值指标评价系统投入产出水平,进而根据研究区1980~2011年由于景观转化引起的生态经济效应的转变,较客观地解释了人类活动进行景观改造的目的。结果表明:各系统单位面积的生态经济投入和产出差别明显,在能值总投入方面,居民地的投入最高,河流、湖泊、水田和旱田其次但远低于前者,湿地、森林最低;在能值总产出方面,居民地最高,湖泊次之,之后依次为湿地、水田、森林,旱田较低。从研究区整体生态经济效益上看,景观格局变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增加2.83×107US$,生态效益减少1.07×107US$,能值总产出增加1.03×1020sej,经济产出增加明显,但生态产出减少明显。从各阶段的变化速率来看,各级能值指标的年变化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流域的生态、经济及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指标值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后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产出影响是使经济效益增长,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也非常明显,可持续发展空间缩小。(4)通过对研究区后河流域的结构与功能价值研究,明确了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对后河流域1980年、1991年、2000年、2011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流域生态系统提供的有物质载体的服务通过能值评估其服务功能价值量,对于没有物质载体的服务通过价值分类利用合理的价值评价方法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1年间,后河流域总价值量呈波动变化,其驱动力来自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流域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1980年的390050.06×104US$显着增加至1991年的396550.68×104US$,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到了2000年的387616.09×104US$、又反弹至2011年的392722.75×104US$,与1991年相比下降2.25%和0.97%。从价值构成上看,支持功能价值的比重最大,约占整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99%以上,其次是调节服务价值,之后是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该构成说明,除表征生态系统基质的支持服务功能外,流域的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对价值量的影响最大,为人类提供科研及休闲活动的场所是该系统最显着的文化功能价值,而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虽然对景观过程影响很大,但创造的价值量小于自然系统的生态价值量。(5)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对后河流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所研究的区域特征,根据生态系统的特性,本文构建PSR模型,其中包括14项分别从人类活动、生态系统、景观尺度刻画流域动态过程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排序赋予权重,得到综合评价指数。其结果是:1980年、1991年、2000年、2011年分别为0.7750、0.7667、0.7189、0.7492,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分类级别,目前后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0.70.9之间,表明该流域主要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是受到政策与经济发展制约的人类活动,流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改变但仍保持自然状态,景观格局相对稳定,结构比较合理,系统活力较强,外界压力小,仍可发挥正常的生态系统功能,系统尚稳定,流域总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处于较好。

王启龙,阴海燕[9](2012)在《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祁永发[10](2012)在《20年来青海湖流域湿地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活动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健康、内部结构和功能组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我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流域的湿地作为研究,分析该区域20年来湿地的空间变化。对今后青海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支持,为实现该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作为研究区,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2000、2010年三期TM影像图进行处理,提取了流域内的湿地信息,并依据三期分类影像图的对比,分别对各湿地类型进行了分析,建立湿地类型转移矩阵和空间变化速率,并且对青海湖流域湿地时空演变的驱动因子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青海湖流域总面积为29661km2,湿地面积在6986.25km2-7068.18km2,其面积占整个流域土地面积的比重大约在24%之间。非湿地面积占整个流域土地面积的76%左右。咸水湖、草甸沼泽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所占比重是流域湿地总面积的93%以上。非湿地增加的面积主要是湿地中的咸水湖、季节性河流、冰川积雪以及永久性河流转移而来。(2)1990年-2010年的20年间,湿地变化面积最快的是冰川积雪和季节性河流,最慢的是淡水湖。流域内湿地动态变化速率最快的冰川积雪湿地,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灌丛沼泽湿地。1990-2000年的湿地变化速度小于2000-2010年的湿地变化速率。(3)湿地萎缩的驱动力因素,主要是20年来温度上升较快,水文环境发生变化,植被、土壤遭到破坏以及人口增加和农畜牧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造成的。

二、浅议对青海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对青海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质遗迹概念
        2.1.2 地质遗迹类型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质公园概念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2.3.3 系统理论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4.1 生态修复概念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6.1 公园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区域地质背景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6.2.2 生物景观资源
        6.2.3 人文景观资源
        6.2.4 其他景观资源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3)城市河流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河流湿地资源
        1.1.2 河流湿地面临的威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对湿地保护和规划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湿地
        2.1.2 湿地公园及城市湿地公园
        2.1.3 河流湿地的定义及特点
    2.2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
    2.3 研究现状
        2.3.1 国外对湿地保护和规划的研究
        2.3.2 国内对湿地保护和规划的研究
    2.4 总结
第三章 国内案例分析
    3.1 辽宁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3.1.1 公园概况
        3.1.2 设计策略
        3.1.3 生态修复措施
    3.2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3.2.1 概况
        3.2.2 设计战略
    3.3 实地调研——以南宁市民生广场滨水景观为例
        3.3.1 公园内部景观设计
        3.3.2 公园内部生态建设
        3.3.3 存在问题和解决建议
    3.4 总结
第四章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营造特点
    4.1 相关理论
        4.1.1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
        4.1.2 海绵城市理论
        4.1.3 低影响开发理念
    4.2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的特征
        4.2.1 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4.2.2 河流湿地景观空间独特性
    4.3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总结
        4.3.1 水安全原则——提倡水环境的安全性
        4.3.2 尊重场地自然原则——强调生态优先与自然保护
        4.3.3 景观特色原则——结合人文、地域及历史
        4.3.4 以人为本原则——注重景观的功能性与使用安全性
    4.4 河流型湿地公园设计策略营造
        4.4.1 项目解读和场地的分析及利用
        4.4.2 生态理念下的空间营造方向
        4.4.3 驳岸设计
        4.4.4 组织交通分析
        4.4.5 植物景观营造
        4.4.6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第五章 抚州市抚河湿地公园现状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建设背景
        5.1.2 区位分析
        5.1.3 设计范围
        5.1.4 上位规划分析
        5.1.5 项目区域条件概况
    5.2 场地现状解读
        5.2.1 周边交通分析
        5.2.2 场地周边高程分析
        5.2.3 水文环境现状
        5.2.4 规划防洪线
        5.2.5 环境现状分析
        5.2.6 基地未来定位分析
第六章 抚河湿地公园设计探究
    6.1 总体规划
        6.1.1 设计结构
        6.1.2 设计目标
    6.2 总平面图
    6.3 分区设计
    6.4 交通分析
    6.5 景观结构分析
    6.6 主要节点设计效果
    6.7 专项设计
        6.7.1 驳岸设计
        6.7.2 海绵设施建设
        6.7.3 植物配置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城市高速扩张背后的环境阵痛
        1.1.2 山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困局
        1.1.3 浅山区:被长期忽略的交界地带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范畴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浅山区绿色空间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
        2.1.1 浅山区
        2.1.1.1 概念界定
        2.1.1.2 基本特点
        2.1.2 绿色空间
        2.1.2.1 概念界定
        2.1.2.2 主要组成
        2.1.2.3 基本功能
        2.1.3 浅山区绿色空间
        2.1.3.1 概念和分类
        2.1.3.2 主要特点
        2.1.3.3 特殊作用
        2.1.4 理想格局
        2.1.4.1 定义
        2.1.4.2 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2.1.5 相关概念辨析
        2.1.5.1 山麓平原
        2.1.5.2 城市边缘区
        2.1.5.3 开放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2.1.1 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2.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2.2 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2.1 国外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2.2 国内浅山区理论研究综述
        2.2.3 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3.1 国外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3.2 国内绿色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2.4 理想格局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
        2.2.4.1 理想格局的发展基础——公园系统(Park System)
        2.2.4.2 理想格局的有益探索
    2.3 本章小结
3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城市发展
        3.1.2.1 城市规模的扩大
        3.1.2.2 建国以来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3.2 北京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3.2.1 自然因素限定
        3.2.2 历史因素影响
        3.2.3 政治因素促进
    3.3 北京市浅山区概况
        3.3.1 区域范围
        3.3.2 历史沿革
        3.3.3 未来发展趋势
        3.3.3.1 区域内的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
        3.3.3.2 以旅游业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转型
        3.3.3.3 更加重视绿色空间的保护
    3.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发展现状
        3.4.1 规划和措施
        3.4.2 问题和挑战
        3.4.2.1 早期的规划和建设对浅山区绿色空间造成一定破坏
        3.4.2.2 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缺少合理的保护方式
        3.4.2.3 场地设计形式和文化缺少整体考虑和控制
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
    4.1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构建思路
        4.1.1 保护加强
        4.1.2 补充修复
        4.1.3 设计创造
    4.2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基本组成
        4.2.1 宏观调控
        4.2.1.1 长期规划
        4.2.1.2 政策法令
        4.2.2 中观网络
        4.2.2.1 自然服务优化网络
        4.2.2.2 人文服务优化网络
        4.2.3 微观设计
        4.2.3.1 场地设计
        4.2.3.2 社区共享
    4.3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基本流程
        4.3.1 明确目标并进行基础资料收集
        4.3.1.1 结合问题确定目标框架
        4.3.1.2 现状调查与分析
        4.3.2 关键因子的GIS综合辨析
        4.3.2.1 自然服务关键因子
        4.3.2.2 人文服务关键因子
        4.3.3 确立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中观网络
        4.3.4 制定指导性导则
        4.3.5 根据导则制定宏观调控和微观设计策略
        4.3.6 目标实施和效益评估
        4.3.6.1 制定阶段性目标和行动计划
        4.3.6.2 定期进行效益评估
    4.4 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主要策略
        4.4.1 基于宏观调控的整体策略
        4.4.1.1 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建设实施的法规体系
        4.4.1.2 明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范围内的补偿与发展机制
        4.4.1.3 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制
        4.4.1.4 案例研究:荷兰兰斯塔德绿心
        4.4.2 基于中观网络的构建策略
        4.4.2.1 生物栖息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2 水文过程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3 地质灾害缓冲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4 游憩功能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5 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指导性导则
        4.4.2.6 案例研究:美国瓦萨奇山前区(Wasatch Front)
        4.4.3 基于微观设计的规划策略
        4.4.3.1 场地设计注重现状肌理和周边关系,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4.4.3.2 挖掘场地乡土文化,使用与保护并重
        4.4.3.3 建立社区共享机制,引导公众参与
        4.4.3.4 实践案例: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发展规划
5 镇域尺度下的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为例
    5.1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现状格局
        5.1.1 苏家坨镇概况
        5.1.2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概况
        5.1.2.1 具体组成
        5.1.2.2 基本特征
        5.1.3 已有的实践探索
        5.1.3.1 相关法规政策和项目实践
        5.1.3.2 探索中的问题
    5.2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5.2.1 宏观调控层面
        5.2.1.1 与现有的相关规划进行协调和对接
        5.2.1.2 出台相关政策法令,建立核心绿色空间内的活动监督机制
        5.2.1.3 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
        5.2.2 中观网络层面
        5.2.2.1 生物栖息优化网络
        5.2.2.2 水文过程优化网络
        5.2.2.3 地质灾害缓冲优化网络
        5.2.2.4 游憩功能优化网络
        5.2.2.5 文化遗产保护优化网络
        5.2.2.6 苏家坨镇浅山区绿色空间中观网络
        5.2.3 微观设计层面
        5.2.3.1 场地设计和文化挖掘
        5.2.3.2 建立互动共享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浅山区相关理论体系的梳理和总结
        6.1.2 多尺度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6.1.3 进行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层面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6.1.3.1 宏观调控层面
        6.1.3.2 中观网络层面
        6.1.3.3 微观设计层面
        6.1.4 镇域尺度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探索
    6.2 创新点
        6.2.1 梳理浅山区及浅山区绿色空间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
        6.2.2 提出从宏观调控、中观网络、微观设计尺度全面构建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体系
        6.2.3 从风景园林视角来看待浅山区绿色空间的理想格局构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有关理论的研究
        1.2.2 国外有关理论的研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调查方法
        1.6.2 分析方法
    1.7 相关研究说明
        1.7.1 研究区域
        1.7.2 数据来源说明
2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2.1.1 森林生态效益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1.3 生态补偿
        2.1.4 空间异质性
        2.1.5 空间维度的生态补偿
        2.1.6 生态补偿方法
    2.2 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核算理论
        2.2.3 机会成本理论
        2.2.4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2.2.5 分配理论
        2.2.6 博弈理论
        2.2.7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生态建设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3.2 研究区生态建设工程
        3.2.1 退耕还林工程
        3.2.2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3.2.3 风沙源治理工程
        3.2.4 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
        3.2.5 塞北林场建设项目
        3.2.6 禁牧工程
        3.2.7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3.2.8 区际的专项生态建设项目
    3.3 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土地覆被变化数据解译过程
    4.1 遥感数据的准备
        4.1.1 图像数据的准备
        4.1.2 DEM数据的获取
        4.1.3 行政边界的数据
    4.2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4.2.1 几何校正
        4.2.2 波段合成
        4.2.3 光谱增强
        4.2.4 拼接与裁剪
    4.3 建立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4.4 遥感影像分类
        4.4.1 分类方法
        4.4.2 建立解译标志
        4.4.3 对图像进行监督分类
        4.4.4 分类结果示意
    4.5 退耕还林地及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4.6 本章小结
5.研究区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价值的估算
    5.1 研究区森林资源及管理现状
        5.1.1 张家口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5.1.2 张家口市林业经营管理现状
    5.2 研究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5.2.1 生态建设前后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情况
        5.2.2 张家口市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2.3 张家口市森林资源变化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贡献
    5.3 研究区森林生态建设贡献价值的估算
        5.3.1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
        5.3.2 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的估算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生态建设补偿分析
    6.1 研究区生态建设补偿情况
        6.1.1 全国性补偿项目描述性分析
        6.1.2 地区间的专项生态补偿描述性分析
    6.2 存在的问题
        6.2.1 补偿标准高度统一
        6.2.2 补偿范围过窄
        6.2.3 资金来源单一
        6.2.4 补偿期限太短
        6.2.5 生态补偿基础性制度的缺乏
    6.3 本章小结
7 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方法的构建
    7.1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生态资源估算中的优势
    7.2 区域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
        7.2.1 构建森林生态补偿体系遵循的原则
        7.2.2 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指标体系的构建
        7.2.3 生态补偿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7.2.4 单位面积生态补偿综合值及生态补偿系数的计算
        7.2.5 聚类分析
        7.2.6 区域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金分配结果可视化表达
    7.3 本章小结
8 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方法的实证分析
    8.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方法
        8.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体系各指标综合值的计算
        8.1.2 单位面积退耕生态补偿系数
        8.1.3 退耕还林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金的确定
        8.1.4 各区县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区县退耕还林单位面积生态补偿综合值分析
        8.2.2 区县单位面积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8.2.3 各区县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8.3 本章小结
9 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配套措施
    9.1 制定科学的“级层”生态补偿政策
    9.2 拓宽生态补偿投融资渠道
    9.3 实施区域内、区域间补偿中长期规划
    9.4 逐渐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9.4.1 健全补偿主体鉴别机制
        9.4.2 建立科学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
        9.4.3 引入竞争机制
        9.4.4 建立有效的社会化监管及评估机制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全文结论
    10.2 全文展望
        10.2.1 研究创新
        10.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青海生物多样性的若干问题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青海省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和特点
    2.1“慢性灾变”仍在继续, 生物简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过程尚未终结。
    2.2 生物的特化 (亦即高原化) 进程仍然处于初始阶段。
    2.3 多次的中小灾变冲击生物多样性, 个体消失和整体消失并存。
    2.4 高原生物的群体性优势突出。
    2.5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在高原周边。
3 社会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及其后果
    3.1 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的社会因素
        3.1.1 乱砍滥伐。
        3.1.2 滥牧滥垦。
        3.1.3 滥捕滥猎。
        3.1.4 乱采滥挖。
        3.1.5 工业污染。
    3.2 社会因素的影响后果
        3.2.1 直接造成若干生物种的灭绝、消失。
        3.2.2 地类改变。
        3.2.3 动物种群和栖息地进一步缩小。
        3.2.4 植物东“退”, 动物西迁。
4 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现状
    4.1 静态调查早已进行, 成就显着, 但与掌握生物种的全貌还有较大距离
        4.1.1
        4.1.2
    4.2 开展了部分动态监测和定位研究, 但不够充分。
    4.3
    4.4 有忽视物种调查研究的倾向。
5 保护现状与建议
    5.1 继续重视生物物种的调查研究工作。
    5.2 进一步摸清家底。
    5.3 继续加强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7)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生物多样性综述
    1.1 生物多样性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2 淳安县生物多样性概况、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地理位置与地貌
    2.2 生物多样性概况
        2.2.1 植被与植物
        2.2.2 野生动物
        2.2.3 千岛湖保水渔业
        2.2.4 城市景观多样性
        2.2.5 遗传多样性
        2.2.6 生态系统
    2.3 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2.3.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2.3.2 国家保护管理机构
        2.3.3 地方保护管理机构
        2.3.4 法规和政策
    2.4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2.4.1 生境丧失和片段化
        2.4.2 资源过度利用
        2.4.3 外来种入侵
        2.4.4 环境污染
3 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3.1 保护原则
    3.2 保护目标
        3.2.1 总目标
        3.2.2 近期保护目标
        3.2.3 远期保护目标
    3.3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项对策
        3.3.1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3.3.2 优先与重点保护对策
        3.3.3 分项保护对策
4 实施重点保护技术对策
    4.1 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4.1.1 绿地系统
        4.1.2 万顷林相改造
        4.1.3 松材线虫病防控
        4.1.4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4.2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保护
        4.2.1 自然保护小区概况
        4.2.2 自然保护小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4.3 古树名木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
        4.3.1 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工程
        4.3.2 林木种质资源建设保护
    4.4 保障措施
        4.4.1 法规政策保障
        4.4.2 组织保障
        4.4.3 资金保障
        4.4.4 科技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8)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空间格局及驱动力研究
        1.2.2 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
        1.2.4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气候
    2.2 资源概况
        2.2.1 植被资源
        2.2.2 植物资源
        2.2.3 动物资源
        2.2.4 地貌资源
        2.2.5 水利资源
    2.3 生态系统结构
        2.3.1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
        2.3.2 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2.4 社会经济概况
        2.4.1 自然旅游资源
        2.4.2 社会经济
    2.5 小结
第三章 数据收集处理与遥感应用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3.1.1 数据获取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分类体系
        3.1.4 信息提取
        3.1.5 土地利用解译结果
        3.1.6 遥感应用的验证
    3.2 小结
第四章 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
    4.1 景观类型的转化特征
        4.1.1 变化信息提取及变化度量
        4.1.2 景观格局及各景观类型变化
        4.1.3 景观动态转化过程
    4.2 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化特征
        4.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4.2.2 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数据资料及分析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计算方法
    5.2 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5.2.1 年平均气温
        5.2.2 降雨
        5.2.3 蒸发
        5.2.4 相对湿度
    5.3 自然驱动因素
    5.4 人文驱动力
        5.4.1 人口因素
        5.4.2 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张
        5.4.3 政策因素
        5.4.5 定量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经济效应
    6.1 流域变化的生态经济效应能值分析原理
    6.2 能值分析步骤与评价指标
        6.2.1 能值分析步骤
        6.2.2 能值分析与评价指标
    6.3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计算
        6.3.1 水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2 旱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3 河流、湖泊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4 湿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5 森林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3.6 居民地生态系统能值计算
    6.4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6.4.1 不同景观类型各时段能值密度分析
        6.4.2 不同景观类型各时段能值总量分析
        6.4.3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
    7.1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成
        7.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构
        7.1.2 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7.1.3 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
        7.1.4 生态系统的社会功能
    7.2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
        7.2.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2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3 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4 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2.5 居民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
    7.3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7.4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7.4.1 支持服务
        7.4.2 供给服务
        7.4.3 调节服务
        7.4.4 文化服务
    7.5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1 支持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2 供给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3 调节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4 文化服务价值估算结果
        7.5.5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估算结果
    7.6 小结
第八章 后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
        8.1.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8.1.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尺度
        8.1.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范畴
        8.1.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概述
    8.2 PSR 模型的构建
        8.2.1 评价模型
        8.2.2 指标体系
        8.2.3 评价方法及标准
    8.3 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
        8.3.1 压力指数
        8.3.2 状态指数
        8.3.3 响应指标
    8.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4.1 单因子评价
        8.4.2 综合评价
        8.4.3 综合评价结果
    8.5 评价结果
        8.5.1 压力分析
        8.5.2 状态分析
        8.5.3 响应分析
    8.6 分析与讨论
        8.6.1 景观面积波动明显
        8.6.2 水文和水质状况恶化
        8.6.3 植被退化
        8.6.4 生物多样性减少
        8.6.5 土壤退化
        8.6.6 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
        8.6.7 功能退化
        8.6.8 结论与对策
    8.7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论文提纲范文)

四、1986-1995年时期
    (一) 文章
    (二) 着作方面
五、1996年以后
    (一) 文章方面
    (二) 着作方面

(10)20年来青海湖流域湿地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湿地概述
        1.2.1 湿地定义
        1.2.2 国内外的湿地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青藏高原湿地研究
        1.3.4 青海湖湿地研究
        1.3.5 GIS 等技术在青海湖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1.4 论文整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整体框架
        1.4.2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气温
        2.1.3 地质地貌
        2.1.4 水文与水资源
        2.1.5 野生动植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状况
        2.2.3 工业与交通
        2.2.4 社区发展
        2.2.5 农牧民生活水平
第三章 研究区数据预处理及分类体系建立
    3.1 数据源选取
        3.1.1 基础数据
        3.1.2 遥感数据
    3.2 图像处理
    3.3 湿地分类体系的建立
    3.4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3.5 精度评价及分类结果
        3.5.1 精度评价
        3.5.2 分类结果
第四章 湿地变化分析
    4.1 湿地的空间变化
        4.1.1 非湿地
        4.1.2 湿地类型
    4.2 湿地的动态变化分析
        4.2.1 1990--2000 年动态变化
        4.2.2 2000--2010 年动态变化
        4.2.3 1990-2010 年动态变化
    4.3 湿地空间变化速率
    4.4 湿地集中化程度分析
    4.5 驱动力分析
        4.5.1 自然条件的影响
        4.5.2 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浅议对青海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城市河流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 文茜. 广西大学, 2020(02)
  • [4]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D]. 冯艺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D]. 郭慧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6]青海生物多样性的若干问题浅议[J]. 魏振铎. 青海环境, 2013(03)
  • [7]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毛凤成.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5)
  • [8]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王瑗.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J]. 王启龙,阴海燕.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0]20年来青海湖流域湿地变化研究[D]. 祁永发.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  ;  ;  ;  

浅谈青海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