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SBR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一、丁苯橡胶新近发展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刚[1](2020)在《浅议合成橡胶新产品的创新发展》文中提出21世纪橡胶工业新产品的开发愈加呈现出换代范围迅速扩大;更新速度日趋加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功能特性日臻齐全的趋势,合成橡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将得到高度的重视,上游生产和下游产品应用相结合,逐渐向系列化、性能化和专用化发展,扩大合成橡胶生产规模,增加产品附加值,引导通用合成橡胶向高端和专用化方向发展渐成业界共识。

董泽宽[2](2020)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文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由进口食品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当一国出口的某类食品在它国引起食品安全丑闻之后,受影响的产品可能不局限在涉事的某类食品内,受影响的国家也可能不局限在事件直接涉及的两个贸易伙伴国之间。因此,一国出口的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其波及面往往是广泛的,对食品产业的影响也常是深刻的。本文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两次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其在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溢出效应,探究了中国出口食品所受到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通过对两个事件相关的文献和报道的梳理,了解了事件的严重性和有关各方的反应。其次,本文利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2001年-2003年)和《国研网国际贸易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2007年-2008年)的数据,将8位HS代码层面的产品出口数据整理为平衡面板数据。接着,采用了DID和DDD模型定量分析了“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在不同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仅保留事件发生前的全期数据和事件发生后3个月、6个月的数据,进一步探究了两次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食品出口的短期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在“毒菠菜”事件发生后,中国向日本蔬菜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30%-44%,对日本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47%-53%;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蔬菜出口额无显着下降;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的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37%-39%。在“毒饺子”事件发生后,中国向日本蔬菜出口额显着下降了60%;对日本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53%;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蔬菜出口额无显着下降;向世界其它国家食品出口额显着下降了约34%。分析结果还发现,这两起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短期影响更强烈,对向日本出口蔬菜和食品产生的负面影响普遍大于对出口到其它国家的蔬菜和食品。同时,其对中国食品出口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普遍大于对蔬菜出口的影响。

刘姝慧[3](2020)在《热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合成及其交联反应动力学》文中研究说明乙丙橡胶作为重要的合成橡胶品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交联结构可以赋予橡胶制品优良的性能,但目前最常见的硫化或过氧化物交联工艺却带来了橡胶废料的回收处理难、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近年来,利用动态共价化学反应构筑可逆交联聚合物,从而解决传统交联材料难以回收再利用难题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本论文通过设计一种含有呋喃取代基的功能化烯烃单体与乙烯、丙烯进行三元共聚,合成了含有呋喃侧基的乙丙橡胶,再经过聚合物与双马来酰亚胺小分子之间可逆的Diels-Alder反应,从而获得热可逆的交联乙丙橡胶,并对交联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烯烃单体8-呋喃-1-辛烯(FO),以茂金属化合物rac-Et(Ind)2ZrCl2为主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引发乙烯/丙烯/FO三元共聚合,详细研究了助催化剂/主催化剂比例(即Al/Zr)对共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MAO):n(FO)>1时,三元共聚活性高于乙烯/丙烯二元共聚,且FO转化率及聚合物分子量随Al/Zr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Al/Zr=4000时,三元共聚合呈现活性高、FO转化率高的特点;进而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FO的浓度,可获得呋喃含量在2.259.79 mol%的可调节的三元乙丙橡胶。(2)分别以具有不同结构的三种双马来酰亚胺小分子(BMPh2、BMC6和BMC12)作为交联剂,与上述获得的含有呋喃侧基的三元乙丙橡胶进行Diels-Alder反应制备可逆交联乙丙橡胶;详细研究了马来酰亚胺/呋喃比例(M/F)对橡胶交联程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所得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交联程度和力学强度随着M/F的增加(最高为1/1)而提高,通过控制M/F可获得不同紧密程度的交联网络;马来酰亚胺和呋喃基团之间Diels-Alder反应的热可逆性赋予了交联橡胶样品可进行多次重复加工成型的功能,并且经历多次加工后其力学性能仍可较稳定地保持,从而获得了一系列具有热可逆交联功能的新型乙丙橡胶。(3)通过流变学测试方法详细研究了可逆交联反应动力学,计算了交联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CL和阿伦尼乌斯活化能Ea,CL。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7090°C)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交联反应迅速完成;交联剂BMPh2由于具有刚性分子结构,其参与交联反应的Ea,CL值明显高于BMC6和BMC12体系;M/F值对交联反应的Ea,CL也有明显影响,经过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呋喃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作为反应物的聚合物分子的官能度所致。基于这一结论,可通过提高呋喃当量来降低交联反应的Ea,CL,这对可逆交联的高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江羿锋[4](2018)在《我国丁苯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来来我国丁苯橡胶产能增长过快,且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本文首先从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现状出发,分析了该产业将来发展的趋势,其次通过市场情况认为现有的产业模式将会面对很大的压力,接着综述了目前针对丁苯橡胶的研究热点,最后,对我国丁苯橡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苗春萌[5](2017)在《溶聚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定量研究:白炭黑性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节能的“绿色”轮胎已成为轮胎行业发展的主题和方向。白炭黑作为绿色轮胎常用的补强剂,兼顾了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可以显着降低滚动阻力,节省燃油,溶聚丁苯橡胶也具有生热低和耐磨耐屈挠等优点,因而通常被作为绿色轮胎的胎面胶。对于具有多层次多尺度复杂微观结构的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而言,填料粒子在基体中的空间分散与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作为橡胶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连接的纽带,界面可以起到传递应力的作用,进而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界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传统的界面表征方法大多是间接、定性或者半定量的,并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界面微观结构及形成机制等仍没有确切的认识。本论文我们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峰值力定量纳米力学技术(PF-QNM),建立了一种定量表征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系统研究并揭示了白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填料橡胶间界面相互作用及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旨在有效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采用AFM的PF-QNM模式对Si02/SSBR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得到了清晰的高度图、粘附力图和杨氏模量图等,利用填料周围界面层区域纳米力学性能逐渐增大的现象,建立了微观定量纳米识别SiO2/SSBR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厚度的方法。此外,我们观察到了界面双层结构,对紧致层和疏松层的厚度分别进行了统计。通过HR-TEM对结合胶的直接观察发现紧密层厚度约为4 nm,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2、从填料表面化学基团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用KH570、Si69和DA-Si69三种改性剂处理白炭黑表面,从AFM的结果可知,改性后白炭黑与橡胶间界面厚度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Si69比KH570改性白炭黑具有与橡胶基体更大的界面层厚度值,DA包覆后界面层厚度进一步增加。同时,我们发现界面层厚度的增加主要在于疏松层。之后我们还利用扫描电镜,动态机械分析,热力学参数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综合分析后发现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相互作用增加,与AFM结果一致。3、采用不同用量的Si69对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改性剂的接枝率对Si02/SSBR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AFM的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层厚度逐渐增大,由8.3 nm提高到了 17.2 nm,且增大主要在于疏松层的厚度。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填料的分散性、Tg的变化、界面张力的大小以及拉伸强度的变化情况等得出,随着接枝率的提高,填料-橡胶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界面相互作用逐渐增大。4、选用了三种粒径分别为20 nm、200 nm和1 μm的白炭黑,研究了白炭黑的粒径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AFM的结果表明,随着白炭黑粒径的增加,界面层厚度值逐渐增大,总界面层厚度由8.3 nm增加到了 19.1 nm。而由于粒径不同引起填料颗粒数目存在很大差别,总界面相体积由1.17 × 10-5 m3逐渐减小到2.7 × 10-7 m3。与此同时,复合材料的Tg逐渐下降,拉伸强度逐渐下降。

曲丽[6](2013)在《白炭黑改性及其在共混胶料中的偏析行为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磨耗性能是橡胶制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摩擦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系统研究白炭黑与橡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白炭黑在不同相中的分散状态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于制备高耐磨橡胶和揭示橡胶磨耗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以SSBR2557A, SSBR72606, ESBR1502为研究对象,研究白炭黑用量及表面改性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然后以高乙烯基溶聚丁苯橡胶SSBR2557A为基体,采用不同混炼工艺,研究白炭黑在SSBR2557A/BR9000、 SSBR2557A/NR、SSBR2557A/ESBR1502的两相共混体系中偏析行为,并对白炭黑的偏析行为对胶料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磨耗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白炭黑用量的增加,三种丁苯橡胶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值、最高转矩值和最低转矩值也都明显升高,硫化时间延长。对于阿克隆磨耗性能,ESBR1502的耐磨性随白炭黑用量的增加而呈近乎线性的提高,而SSBR72606和SSBR2557A则在白炭黑用量为40phr时,耐磨性能达到最高。白炭黑用量对ESBR1502的DIN磨耗的影响非常小,而对于溶聚丁苯橡胶2557A和72606影响较大。离子液体可以提高白炭黑与橡胶间的相互作用,当离子液体[AMIM]Cl加入量为1.0和1.5phr时,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较好,耐磨性也最好;离子液体[BMIM]Cl的最佳用量为0.5和1.0phr,此时硫化胶的耐磨性最好。随着Nanoprene加入量的增加,两种Nanoprene都使硫化胶的耐阿克隆磨耗性能下降,而对DIN磨耗性能影响不大。对于SSBR2557A/BR9000体系,混炼工艺SSBR(MB)/BR和SSBR/BR(MB)的混炼胶和硫化胶的Payne效应都较小,说明白炭黑的分散性较好。TEM电镜观察与RPA分析一致。混炼工艺SSBR(MB)/BR的硫化胶耐磨性较高,而且其在0℃的tanδ高,60℃的tanδ值较低。对于SSBR2557A/NR体系,无论是混炼胶还是硫化胶,混炼工艺SSBR(MB)/NR和SSBR/NR(MB)的Payne效应相差不大,都低于SSBR/NR和SSBR(MB)/NR(MB),它们的拉伸、撕裂性能也比较高,耐阿克隆磨耗性能也较好。对于SSBR2557A/ESBR1502体系,无论混炼胶还是硫化胶,混炼工艺SSBR(MB)/ESBR的Payne效应都是最小的,白炭黑分散比较好,硫化胶的强伸性能、抗湿滑性能和DIN磨耗性能也是最好的。

钱伯章[7](2009)在《我国丁苯橡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进展》文中研究指明1溶聚丁苯橡胶(SSBR)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我国至2008年轮胎子午化率为62%,而且主要由轿车胎构成,但目前轿车胎用胶仅占轮胎总用胶量的22%左右。我国环保要求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对汽车节能的法规还很不完善,高速公路

姬强强[8](2009)在《橡胶/粘土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丁腈橡胶(NBR)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化、电线电缆、印刷和食品包装等领域,其最大的用途之一是生产阻燃输送带。阻燃输送带要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丁腈橡胶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仅为2122。因此,对丁腈橡胶进行阻燃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丁苯橡胶(SBR)主要用于轮胎工业,汽车部件、胶管、胶带、胶鞋、电线电缆以及其它橡胶制品。其氧指数为2122,属于易燃材料,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很有必要对丁苯橡胶进行阻燃和改性处理。本文从阻燃剂的选择、阻燃机理、阻燃效果表征及阻燃橡胶种类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橡胶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阻燃橡胶的发展趋势。在实验部分,采用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和坡缕石、黄土分别制备了四种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阻燃性能研究,使用的阻燃剂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红磷、三聚氰胺、磷酸三聚氰胺。根据氧指数和水平垂直燃烧实验测试,发现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级别已经符合阻燃要求。复合材料通过电镜表征、TG分析、万能力学试验机等仪器测试了其物理性能。阻燃剂经过表面改性后能使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经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均提高一定的程度,因此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论文将坡缕石和黄土引入丁腈橡胶和丁苯橡胶的阻燃性能研究,为丁腈橡胶和丁苯橡胶的阻燃研究拓宽了领域,同时也为当地大量的坡缕石和黄土矿产资源开发了新的应用前景。

范丽[9](2008)在《轮胎用高性能低生热SSBR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轮胎用高性能低生热的橡胶配方体系。研究了不同种类的SSBR,不同种类炭黑,无硫硫化体系与低硫硫化体系,以及不同添加量的nano-ZnO对于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低生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SBR2305较SSBR312和SSBR302有着更为优异的低生热性能;新炭黑有着比其他类型炭黑都优异的降低材料生热的能力;其他的助剂如A151,古马隆,均匀剂如果能使用适当,也能提高材料的生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新炭黑的最佳使用量为50phr,超过50phr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出现下降,生热也开始升高;Al2O3的少量使用可以提高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但是生热会增加,继续增加Al2O3用量时,材料的生热性能开始变好;ZnO方面,用量在10phr时,生热性能较低。无硫硫化体系较硫磺硫化体系,有更为优异的低生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Mg(OH)2作为导热填料加入无硫硫化体系时,Mg(OH)2的添加量不可过多,过多的Mg(OH)2体系会存在Mg(OH)2分散不均的问题,从而导致材料的生热增加,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最为合适的Mg(OH)2的使用量是50phr。Nano-ZnO作为导热填料添加入橡胶时,研究结果表明:nano-ZnO/SSBR复合材料的拉伸和撕裂强度是随着nano-ZnO的份数的增加而增大的;导热系数随着nano-ZnO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致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120phr,第二阶段是120phr~210phr,第三阶段是210phr~240phr,每个阶段中导热系数的变化随nano-ZnO用量大致是线性的,并用Nielsen模型计算了理论的nano-ZnO/SSBR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发现与实际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从材料断面的SEM照片和△G’的变化趋势中,都可以反应出与之前研究的导热系数变化相一致的规律,即我们可以通过SEM照片的直观表现和△G’的变化规律上推测导热性能的变化。

匡华平,梁爱民[10](2007)在《橡胶产业高端论坛 话题三:国内外合成橡胶市场情况(二)》文中认为一、国内丁苯橡胶供需基本情况1.国内生产概况目前,国内正常生产丁苯橡胶的企业有五家:中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于1987年建成投产,日本瑞翁技术,1999年扩能)、中石油吉林化学工业股份

二、丁苯橡胶新近发展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苯橡胶新近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议合成橡胶新产品的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发环保型合成橡胶产品
二、开发安全、节能型合成橡胶产品
三、开发高性能合成橡胶产品
四、开发高附加值、新领域合成橡胶产品
五、开发低成本化、多功能型合成橡胶产品
六、结束语

(2)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行为经济学
        2.1.2 微观信息经济学
    2.2 文献综述
        2.2.1 影响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的因素
        2.2.2 事件冲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3 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
        2.2.4 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介绍
    3.1 “毒菠菜”事件
    3.2 “毒饺子”事件
4 数据与模型
    4.1 数据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整理
        4.1.3 描述性统计
    4.2 模型
        4.2.1 “毒菠菜”事件
        4.2.2 “毒饺子”事件
5 分析结果
    5.1 “毒菠菜”事件
        5.1.1 “毒菠菜”事件对中国向日本出口蔬菜及食品的影响
        5.1.2 “毒菠菜”事件对中国向世界其它国家出口蔬菜及食品的影响
        5.1.3 “毒菠菜”事件实证分析结果
    5.2 “毒饺子”事件
        5.2.1 “毒饺子”事件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影响
        5.2.2 稳健性检验
        5.2.3 “毒饺子”事件实证分析结果
    5.3 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3)热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合成及其交联反应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乙丙橡胶
        1.1.1 乙丙橡胶的特性及应用
        1.1.2 橡胶的绿色化加工趋势
    1.2 交联乙丙橡胶
        1.2.1 橡胶的改性
        1.2.2 橡胶的交联
        1.2.3 可逆交联
    1.3 交联结构表征
        1.3.1 交联结构的表征方法
        1.3.2 可逆交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4 课题提出
2 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合成及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功能化单体8-呋喃-1-辛烯的合成
        2.2.3 交联剂分子的合成
        2.2.4 乙烯/丙烯/8-呋喃-1-辛烯三元共聚合
        2.2.5 表征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化单体8-呋喃-1-辛烯的表征
        2.3.2 交联剂分子的表征
        2.3.3 乙烯/丙烯/8-呋喃-1-辛烯三元共聚合研究
        2.3.4 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交联动力学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乙丙橡胶流变学特性测试
        3.2.3 交联动力学表征
        3.2.4 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交联剂分子结构对Diels-Alder反应速率的影响
        3.3.2 交联剂用量对Diels-Alder反应速率的影响
        3.3.3 乙丙橡胶呋喃侧基含量对Diels-Alder反应速率的影响
        3.3.4 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性能设计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我国丁苯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现状
2 市场现状
3 研发热点
4 我国SBR产业的发展建议

(5)溶聚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定量研究:白炭黑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简介
    1.2 白炭黑/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
        1.2.1 白炭黑的补强性能
        1.2.2 白炭黑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
    1.3 橡胶/无机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1.3.1 界面的定义、结构及形成机理
        1.3.2 橡胶/无机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理论
        1.3.3 橡胶/无机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界面表征方法
        1.3.4 橡胶/无机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情况
    1.4 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在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研究中应用
        1.4.1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1.4.2 原子力显微镜在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研究中应用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2.2 实验配方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3.1 白炭黑的表面修饰
        2.3.2 SiO_2/SSB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2.4.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2.4.2 热重分析测试(TGA)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2.4.4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2.4.5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
        2.4.6 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
        2.4.7 接触角测试
        2.4.8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SiO_2/SSBR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
    3.1 概述
    3.2 SiO_2/SSBR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厚度的定量纳米识别
    3.3 SiO_2/SSBR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厚度定量纳米识别方法的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改性剂种类对SiO_2/SSBR界面性能的影响
    4.1 概述
    4.2 白炭黑的性能研究
    4.3 白炭黑的表面修饰效果
        4.3.1 白炭黑表面修饰效果的定性分析
        4.3.2 白炭黑表面修饰效果的定量分析
    4.4 不同改性剂种类修饰SiO_2/SSBR的界面性能分析
        4.4.1 AFM界面纳米力学测试
        4.4.2 SEM分析表征
        4.4.3 动态力学性能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4.4.4 热力学参数分析
        4.4.5 宏观力学性能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改性剂接枝率对SiO_2/SSBR界面性能的影响
    5.1 概述
    5.2 白炭黑的表面修饰效果
        5.2.1 白炭黑表面修饰效果的定量表征
        5.2.2 白炭黑表面修饰效果的定性表征
    5.3 不同改性剂接枝率SiO_2/SSBR的界面性能分析
        5.3.1 AFM界面纳米力学测试
        5.3.2 SEM分析表征
        5.3.3 动态力学性能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5.3.4 热力学参数分析
        5.3.5 宏观力学性能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白炭黑的粒径对SiO_2/SSBR界面性能的影响
    6.1 概述
    6.2 白炭黑的性能研究
    6.3 不同粒径SiO_2/SSBR的界面性能分析
        6.3.1 AFM界面纳米力学测试
        6.3.2 SEM分析表征
        6.3.3 动态力学性能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6.3.4 宏观力学性能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介绍
附件

(6)白炭黑改性及其在共混胶料中的偏析行为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白炭黑的分析性能
        1.2.1 白炭黑聚集体结构
        1.2.2 白炭黑的基本性质
        1.2.3 白炭黑表面基团
        1.2.4 白炭黑对胶料工艺性能的影响
        1.2.5 白炭黑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1.3 白炭黑填充的胶料磨耗性能的分析
    1.4 影响胶料磨耗性能的因素
        1.4.1 内部因素
        1.4.2 外界因素
        1.4.3 填充剂表面改性对磨耗性能的影响
    1.5 橡胶磨耗机理的研究现状
        1.5.1 在粗糙表面上的磨耗
        1.5.2 在光滑表面上的磨耗
        1.5.3 热活化磨耗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白炭黑用量对不同结构丁苯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材料
        2.2.2 主要实验设备
        2.2.3 实验配方
        2.2.4 试样的制备
        2.2.5 基本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2.2.6 红外光谱分析
        2.2.7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2.3 三种丁苯橡胶的微观结构分析
        2.3.1 基本结构分析
        2.3.2 链化学结构分析
    2.4 白炭黑用量对丁苯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2.4.1 白炭黑/乳聚丁苯橡胶1502体系
        2.4.1.1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ESBR1502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2.4.1.2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ESBR1502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2.4.1.3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2.4.2 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2557A体系
        2.4.2.1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SBR2557A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2.4.2.2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SBR2557A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2.4.2.3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2.4.3 白炭黑/溶聚丁苯橡胶72606体系
        2.4.3.1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SBR72606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2.4.3.2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SBR72606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2.4.3.3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SBR72606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2.4.4 白炭黑对不同结构丁苯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2.4.4.1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BR硫化胶阿克隆磨耗性能的影响
        2.4.4.2 不同白炭黑用量对SBR硫化胶阿克隆磨耗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剂对橡胶材料磨耗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主要实验设备
        3.2.3 试样的制备
        3.2.4 性能分析测试
        3.2.5 红外光谱分析
    3.3 离子液体对白炭黑/丁苯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3.3.1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3.3.1.1 离子液体[BMIM]Cl的合成工艺
        3.3.1.2 离子液体[BMIM]Cl的表征
        3.3.1.3 离子液体[AMIM]Cl的合成工艺
        3.3.1.4 离子液体[AMIM]Cl的表征
        3.3.2 离子液体[AMIM]Cl对白炭黑/SSBR性能的影响
        3.3.2.1 离子液体[AMIM]Cl对白炭黑/SSBR加工性能的影响
        3.3.2.2 离子液体[AMIM]Cl对白炭黑/SSBR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3.3.2.3 离子液体[AMIM]Cl对白炭黑/SSBR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3.3.3 离子液体[BMIM]Cl对白炭黑/SSBR性能的影响
        3.3.3.1 离子液体[BMIM]Cl对白炭黑/SSBR加工性能的影响
        3.3.3.2 离子液体[BMIM]Cl对白炭黑/SSBR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3.3.3.3 离子液体[BMIM]Cl对白炭黑/SSBR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3.4 Nanoprene对白炭黑/SSBR2557A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3.4.1 Nanoprenel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体系性能的影响
        3.4.1.1 Nanoprene1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3.4.1.2 Nanoprene1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3.4.1.3 Nanoprene1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
        3.4.2 Nanoprene7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体系性能的影响
        3.4.2.1 Nanoprene7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3.4.2.2 Nanoprene7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3.4.2.3 Nanoprene750VP对白炭黑/SSBR2557A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炭黑在SSBR/BR、SSBR/NR和SSBR/ESBR中的偏析行为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4.1 原材料及主要设备
        4.1.1 原材料
        4.1.2 主要实验设备
    4.2 实验基本配方
        4.2.1 试样的制备
        4.2.2 基本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4.2.3 动态力学性能(RPA)测试
    4.3 白炭黑在SSBR2557A/BR9000共混体系中的偏析行为研究
        4.3.1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混炼过程的影响
        4.3.2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4.3.3 混炼工艺对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4.3.4 混炼工艺对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4.3.5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白炭黑分散的影响
        4.3.6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白炭黑在SSBR2557A/ESBR1502体系中的偏析行为
        4.4.1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混炼过程的影响
        4.4.2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4.4.3 混炼工艺对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4.4.4 混炼工艺对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4.4.5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白炭黑分散的影响
        4.4.6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白炭黑在SSBR2557A/NR体系中的偏析行为
        4.5.1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混炼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4.5.2 混炼工艺对硫化胶基本物机性能的影响
        4.5.3 混炼工艺对硫化胶磨耗性能的影响
        4.5.4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白炭黑分散的影响
        4.5.5 不同的混炼工艺对硫化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我国丁苯橡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溶聚丁苯橡胶(S S BR)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 溶聚丁苯橡胶新产品和技术开发
3 乳聚丁苯橡胶技术进展
    3.1 乳聚丁苯橡胶成套工程设计
    3.2 乳聚丁苯橡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4 丁苯橡胶其他新产品开发

(8)橡胶/粘土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1.1 阻燃材料发展简史
        1.2 无卤阻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橡胶的阻燃
        2.1 橡胶的燃烧
        2.2 橡胶的耐燃等级
        2.3 橡胶阻燃剂的分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3.1 橡胶阻燃剂的分类
        2.3.2 橡胶阻燃剂研究现状
        2.3.2.1 卤系仍占主导地位
        2.3.2.2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占无卤阻燃剂的主要地位
        2.3.2.3 磷、氮系和膨胀型阻燃剂
        2.3.2.4 硅胶/碳酸钾体系
        2.3.2.5 有机硅系阻燃剂
        2.3.3 橡胶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2.3.3.1 无卤化趋势
        2.3.3.2 抑烟化、无害气体趋势
        2.3.3.3 表面化和微细化处理
        2.3.3.4 协同效应
        2.4 橡胶的阻燃机理
        2.4.1 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2.4.2 卤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2.4.3 无机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2.5 橡胶燃烧性能测试
        2.5.1 氧指数法(GB 10707—89)
        2.5.2 燃烧试验(U L94H B)
        2.5.3 发烟试验
        2.5.4 自熄性法
        2.5.5 锥形量热仪
        2.6 阻燃橡胶的研究进展
        2.6.1 阻燃天然橡胶(NR)
        2.6.2 阻燃硅橡胶
        2.6.3 阻燃氯丁橡胶(CR)及氯化丁基橡胶
        2.6.4 阻燃丁腈橡胶(NBR)
        2.6.5 阻燃丁苯橡胶(SBR)
        2.6.6 阻燃聚丙烯酸酯橡胶(ACM )
        2.6.7 阻燃三元乙丙橡胶(EPDM )
        2.6.8 其他特种阻燃橡胶
        2.7 阻燃橡胶的发展前景
        2.7.1 制备无卤、低烟、低毒阻燃橡胶
        2.7.2 化学改性法制备阻燃橡胶
        2.7.3 采用超细化阻燃剂制备阻燃橡胶
        2.7.4 制备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PCN)
    3 坡缕石、黄土简介
        3.1 坡缕石简介
        3.2 黄土简介
    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丁腈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试方法
    2.2 试验及测试
        2.2.1 试验方案
    2.3 三聚氰胺、红磷复配阻燃剂表面改性
        2.3.1 偶联剂的选择
        2.3.2 试验工艺
        2.3.3 试验工艺条件的确定
    2.4 丁腈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2.4.1 丁腈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改性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2.4.2 扫描电镜分析
        2.4.3 热力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 丁腈橡胶/黄土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1.3 测试方法
    3.2 试验及测试
        3.2.1 试验方案
    3.3 磷酸三聚氰胺、氢氧化铝复配阻燃剂表面改性
        3.3.1 偶联剂的选择
        3.3.2 试验工艺
        3.3.3 试验工艺条件的确定
    3.4 丁腈橡胶/黄土阻燃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3.4.1 丁腈橡胶/黄土阻燃复合材料改性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3.4.2 扫描电镜分析
        3.4.3 热力学性能分析
第四章 丁苯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4.1 试验原料及仪器
        4.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测试方法
    4.2 试验及测试
        4.2.1 试验方案
    4.3 阻燃剂MP、ATH 的改性
        4.3.1 偶联剂的选择
        4.3.2 试验工艺
        4.3.3 结果与讨论
    4.4 丁苯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4.4.1 丁苯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改性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4.4.2 丁苯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4.4.3 丁苯橡胶/坡缕石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
第五章 丁苯橡胶/黄土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5.1 试验原料及仪器
        5.1.1 主要原料及规格
        5.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1.4 测试方法
    5.2 试验及测试
        5.2.1 试验方案
    5.3 阻燃剂MH、ATH 的改性
        5.3.1 偶联剂的选择
        5.3.2 试验工艺
        5.3.3 结果与讨论
    5.4 丁苯橡胶/黄土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5.4.1 丁苯橡胶/黄土复合材料改性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5.4.2 丁苯橡胶/黄土复合材料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分析
        5.4.3 丁苯橡胶/黄土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
总结
申请专利目录
致谢

(9)轮胎用高性能低生热SSBR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轮胎概述
        1.1.1 轮胎的基本功能及性能要求
        1.1.2 轮胎损坏形式及损坏机理
        1.1.3 滚动轮胎的应力应变关系
        1.1.4 轮胎的滞后损耗
    1.2 溶聚丁苯橡胶(SSBR)概述
        1.2.1 溶聚丁苯橡胶的发展简史
        1.2.2 溶聚丁苯橡胶的改性技术
        1.2.3 溶聚丁苯橡胶的研究现状
    1.3 橡胶材料中各大体系概述
        1.3.1 填充补强体系在橡胶中的应用
        1.3.2 硫化体系在橡胶中的应用
        1.3.3 各体系对轮胎内摩擦滚动阻力的影响
    1.4 导热材料概述
        1.4.1 导热的基本概念及机理
        1.4.2 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
    1.5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2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
    2.2 试验设备和仪器
    2.3 试样的制备
        2.3.1 SSBR配方设计的制备
        2.3.2 导热填料添加入橡胶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
        2.4.1 硫化性能测试
        2.4.2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2.4.3 导热测试
        2.4.4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
        2.4.5 RPA性能测试
        2.4.6 动态生热性能测试
        2.4.7 滚动阻力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SSBR橡胶的选择
        3.1.1 低生热高强度橡胶的基本要求
        3.1.2 SSBR的分子设计
    3.2 SSBR基体胶种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3.2.1 试验配方
        3.2.2 试验胶性能
    3.3 填充体系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3.3.1 填料对共混体系影响的试验配方
        3.3.2 填料对性能的影响
    3.4 硫化体系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3.4.1 试验配方
        3.4.2 硫化体系对性能的影响
    3.5 纳米ZNO的加入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3.5.1 纳米ZnO/SSBR物理机械性能研究
        3.5.2 纳米ZnO/SSBR导热性能研究
    3.6 滚动阻力实验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10)橡胶产业高端论坛 话题三:国内外合成橡胶市场情况(二)(论文提纲范文)

国内丁苯橡胶产需状况及市场分析
    一、国内丁苯橡胶供需基本情况
        1.国内生产概况
        2.进口情况
    二、国内橡胶消费结构
        1.轮胎行业
        2.胶鞋行业
        3.胶管、胶带行业
        4.力车胎行业
    三、丁苯橡胶主消费地区
    四、丁苯橡胶市场分析
锂系合成橡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
    一、中国锂系聚合物研究开发现状
        1.新工艺技术开发
        (1) 连续聚合工艺技术
        (2) 直接干燥技术
        (3)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凝聚废热技术
        2.锂系聚合物新品种和新牌号的开发
        (1) 集成橡胶SIBR合成技术开发
        (2) 溶聚丁苯橡胶新牌号开发
        3.新型锂系引发剂研究
        (1) 双官能团锂系阴离子引发剂
        (2) 多官能团锂系阴离子引发剂
        (3) 氮官能化多官能团锂系阴离子引发剂
        (4) 锡锂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四、丁苯橡胶新近发展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合成橡胶新产品的创新发展[J]. 陆刚.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20(07)
  • [2]食品安全事件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以中国出口日本的“毒菠菜”和“毒饺子”事件为例[D]. 董泽宽. 浙江大学, 2020(01)
  • [3]热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合成及其交联反应动力学[D]. 刘姝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我国丁苯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江羿锋.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2)
  • [5]溶聚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界面定量研究:白炭黑性质的影响[D]. 苗春萌.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6]白炭黑改性及其在共混胶料中的偏析行为对橡胶磨耗性能的影响研究[D]. 曲丽.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7]我国丁苯橡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进展[J]. 钱伯章. 上海化工, 2009(05)
  • [8]橡胶/粘土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D]. 姬强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9]轮胎用高性能低生热SSBR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 范丽.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10]橡胶产业高端论坛 话题三:国内外合成橡胶市场情况(二)[J]. 匡华平,梁爱民. 中国橡胶, 2007(17)

标签:;  ;  ;  ;  ;  

SBR的最新发展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