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机预热过程研究

SLS机预热过程研究

一、Investigation on preheating process in SLS machine(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廷[1](2019)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作为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型材料应用面广、材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烧结出复杂的零部件,因而越来越受到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青睐。但在SLS成型过程中成型件的收缩和翘曲变形将导致成型质量变差,且成型件的变形程度与激光烧结前粉末的密度和预热温度场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铺粉和预热的工艺参数对粉末密度和预热温度的影响规律,优化相应的参数,提高粉层的密实性和预热温度场的均匀性,降低成型件的收缩和翘曲变形程度,提高成型件的质量。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铺粉装置工艺参数对粉末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通过对铺粉装置的运动学分析,建立粉末颗粒在铺粉辊作用下的受力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理论分析,研究铺粉辊的半径尺寸、粗糙度、自转方向、速度大小及刮板与铺粉辊的平移速度大小等对铺粉质量的影响规律,利用EDEM软件仿真铺粉过程,分析各参数对铺粉密度的影响。其次,粉末预热温度场的特性研究。提出一种综合采用灯管热辐射和加热带热传导预热金属粉末的方法。建立灯管对粉末层的热辐射模型,分析灯管对粉末层表层的热辐射作用,将灯管对粉末层表层热辐射问题抽象为三维空间内的面面辐射问题,依据辐射换热理论,引入角系数参数描述粉末表层吸收灯管散发辐射能的比例;利用圆筒状型腔内粉末沿任意一个直径方向具有对称性的特性,将加热带对粉末层热传导过程简化为沿径向的一维导热,分析加热带对粉末的热传导模型,计算粉末层沿径向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引入温度场均匀性系数反映在灯管热辐射和加热带热传导综合作用下粉末层预热温度场的均匀性。针对粉末预热模型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算法进行预热温度值的控制,提高预热温度控制的自适应性。最后,实验验证。完成铺粉模块,激光控制模块,预热温度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通过铺粉实验、预热温度场均匀性及温度值控制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杨世涛[2](2018)在《基于PS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预热温度场数值分析和成形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成形方式相比,选择性激光烧结具有生产周期短、无需模具、节约材料等优点,在个性化、小批量产品的试制等领域具有显着的优势。由于该工艺“粉末烧结,逐层累积”的特点,其成形质量和精度严重受制于预热温度场的均匀程度和工艺参数的优劣。然而,目前的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由于加热系统设计原因,粉末温度场极不均匀,存在中间区域温度高,四周边角温度低的现象;另外,不同的材料所需工艺参数往往不同,但目前参数的选择却往往依赖于经验。因此,本文以400mm*400mm的工作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MATLAB仿真模拟软件建立预热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的加热系统布局对预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预热优化方案;并基于PS粉末材料,研究工艺参数对制件尺寸偏差的影响规律及优化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择性激光烧结预热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对管式预热装置预热过程中能量传输机理和粉床表面的辐射热流密度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预热过程中粉床三维数学解析模型,并用MATLAB仿真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2)加热管长度、高度和间距对预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基于不同的加热管长度、高度和间距,分析了三者对预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热温度场的均匀性随着加热管高度的增加先变好再变差,随着加热管长度和间距的增加均变好。(3)基于短加热管的预热温度场补偿方案设计。针对常见的预热装置存在中间区域温度高、四周边角区域温度低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在原有加热管边角添加短加热管的补偿方案,并探究短加热管长度对预热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热温度场的均匀性随着短加热管长度增加先变好再变差;当短加热管长度为60mm时,预热温度场均匀性最好。(4)工艺参数对尺寸偏差的影响规律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以PS粉末为研究对象,基于BBD实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激光能量、扫描间距、层厚和扫描速度四个工艺参数对SLS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规律,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尺寸偏差率随扫描速度、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扫描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层厚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上述四个工艺参数的影响依次减弱;所得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50%(15W),扫描间距0.12mm,层厚0.20mm,扫描速度2200mm/s。

郭帅[3](2018)在《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是国内外增材制造(AM)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与其他增材制造技术相比SLS技术在复杂零件的加工上优势更加明显。但SLS技术的应用仍被局限于工业领域,缺少面向非工业应用的消费级产品。本文针对现有激光烧结设备成本高、体积大、操作不便等不足,从降低设备成本和提高操作便捷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以Arduino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详细叙述结构设计和硬件设计,并对预热装置进行分析,对控制系统算法进行研究及程序设计。本文首先对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概括,分析现有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存在的问题,确定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根据SLS的工艺要求并参考工业级设备确定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的功能。本着低成本的设计思路对重要零部件的参数和原理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激光扫描方式为光路飞行,激光光源为40W功率CO2激光器。研究了铺粉质量对烧结精度的影响,在粉箱结构设计中引入可以提高操作便捷性的模块化粉箱设计。对消费级3D打印机的预热装置进行设计。分析预热对成型件质量的影响,研究粉床表面的温度场均匀性,得出了预热装置合理的安装布局,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科学性和效果。本文设计的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使用Arduino单片机开发板作为主控板,针对该控制板制作拓展板来丰富其接口电路。拓展板主要根据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限位开关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及电源电路。对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的控制程序进行设计和研究,其中包括:主程序流程设计、运动控制程序设计、速度控制及温度控制程序设计,运动控制中使用Bresenham算法优化扫描点。根据研究设计并制作了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样机。为获得更好的成型精度,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样机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得出了最优的加工工艺参数。

陈丽卿[4](2016)在《应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PA6/12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是激光照射到粉末颗粒,使之相互粘结成面,通过面与面之间的层层叠加、无需支架的特殊的快速成型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聚酰胺6/12(PA6/12)粉末材料。以己内酰胺(CL)、十二内酰胺(LL)和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利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PA)粉末,并通过调节合成制备了SLS用PA6/12粉末,深入探讨PA6/12粉末的性能及烧结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TG)、凝胶渗透色谱(GPC)、白度测试、粉末堆积密度测试、内摩擦角测试等测试方法对PA6/12粉末特性以及烧结制件的性能加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体系种类、CL/LL配比等对PA粉末的转化率、热性能等影响。聚合温度影响着PA粉末的单体转化率,但对热性能无直接影响。而随着LL含量的增加,PA粉末的熔点和转化率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通过聚合温度、催化体系种类、CL/LL配比对PA粉末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EtMgBr/ACL催化体系,聚合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PA体系的形貌。当聚合温度为170℃时,PA粉末形貌颗粒有良好的球形度,且粒径分布窄,当聚合温度较高达到190℃时,PA粉末颗粒呈无规则颗粒。在聚合温度为170℃下,随着LL含量的增加,PA粉末粒径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稳定。而在NaOH/ACL催化体系下,PA粉末都具有良好的球形度,但温度大于170℃时,球形度变差。PA粉末粒径也随着LL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在相同聚合温度和CL/LL配比的情况下,EtMgBr/ACL催化体系制得的PA粉末粒径均小于NaOH/ACL催化体系。(3)通过粉末堆积密度、空隙率、内摩擦角等测试参数定量地分析了PA6/12粉末流动性。根据DSC测试了解PA6/12粉末的熔融-结晶过程,PA6/12粉末在烧结前处于适当的预热温度下,可以有效减缓烧结件的翘曲现象。(4)研究激光功率等工艺参数对PA6/12烧结件的致密程度与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12烧结件的强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变化。当激光功率为30W时,烧结件强度达到最大值,激光功率大于30W时,由于体系烧结温度过高,降解严重,导致PA6/12制件颜色更深且与烧结边界粉末熔融,尺寸变大且很难清粉。此外,扫描间距及气氛也影响烧结件的性能。

李轩,莫红,李双双,王飞跃[5](2016)在《3D打印技术过程控制问题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许多人认为是一项将要改变世界的"破坏性"技术,并声称该技术将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本文根据3D打印技术涉及的不同核心成型技术、材料和设备体积等,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不同分类,综述了主流3D打印过程控制技术,指出了3D打印技术的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化进程中的建议和意见.

魏蓉[6](2015)在《碳纤维增强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是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RP)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其成型材料的多样性、无需专用工具且不受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等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与精密铸造技术相结合,可以减少木模、模样等的设计与制造,实现砂型/芯的一体化,制造出技术要求更高的复杂铸件。目前SLS快速成型烧结件存在初强度低,溃散性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精密复杂铸件上的应用。本文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覆膜砂为基体材料,对碳纤维增强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气相氧化、浓硝酸氧化及浓硝酸与硅烷偶联剂共同处理三种不同的表面改性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改性处理的碳纤维对覆膜砂SLS烧结件初强度及后固化强度的影响,通过微观形貌发现,浓硝酸与偶联剂共同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沟槽刻蚀和粗糙程度较其他改性方法更为显着,有利于提高碳纤维与覆膜砂基体之间的结合,并且在覆膜砂中能够实现均匀分布,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抗拉初强度和抗弯初强度分别为:0.372MPa和0.56MPa,后固化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6.385MPa和8.011MPa。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纤维,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对烧结件初强度、后固化强度、溃散性、发气量及透气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覆膜砂中添加3wt%的碳纤维有利于提高烧结件的初强度,烧结件的抗拉初强度和抗弯初强度比未添加碳纤维的覆膜砂分别提高了23.18%和31.46%。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后固化强度先增加后迅速降低,并在碳纤维含量为3wt%时达到最高,其后固化抗拉强度和后固化抗弯强度比未添加碳纤维的覆膜砂分别提高了24.71%和23.13%;焙烧温度在280℃时,覆膜砂的残余强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当焙烧温度达到380℃以上时,覆膜砂的残余强度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碳纤维的加入对覆膜砂的发气量影响较小,而对透气性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碳纤维添加量的增加,覆膜砂的透气性逐渐降低。通过对SLS成型过程中影响烧结件质量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采用正交试验法对SLS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烧结工艺为:预热温度为60℃,激光功率为42W,扫描速度为2.5m/s,铺粉层厚为0.15mm。

何龙[7](2015)在《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孔结构材料因大量的内部孔隙而兼具轻质、密度小、高比强度、吸声、减震、散热等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是一类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和被广泛使用的功能结构材料。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所存在问题,结合SLS技术优势提出并研究了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对制备任意复杂形状的多孔结构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激光一次烧结法制备多孔结构体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SLS成型原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分析,制定了激光二次烧结法制备多孔结构体的技术路线,并通过预实验论证了激光二次烧结的可行性。通过SLS烧结件空间摆放位置实验和成型角度实验,研究了小尺寸单元体的可加工性,得出单元体两支柱夹角为45°90°,支柱与水平方向角度在30°90°之间时,可提升小尺寸单元体可加工性;结合几何分析构建了单元体空间几何模型,研究了各几何参数对单元体结构的影响关系,确立了参数λ=0.8、α2=60°且具有较好堆积效果的单元体作为二次烧结的研究对象。运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PFC3D仿真软件,从堆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配位数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单元体堆积特性,得出孔隙率和堆积密度的关系式;并通过仿真说明了堆积体系内部结构的均匀性,统计出单元体堆积体系内部孔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孔径尺寸范围为0.38mm2.5mm,平均孔径为1.62mm。通过对粘粉工艺和搭建加热装置的研究,改善了单元体二次烧结性能;并运用MATLAB拟合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粘粉量和加热温度与二次烧结性能关系多项式,定量分析了各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最终根据激光二次烧结工艺路线成型出多孔结构体试样。

郑潇剑[8](2015)在《激光选区烧结设备改进及人工胫骨垫片设计与制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外激光选区烧结(SLS)设备的研究状况以及SLS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接着对SLS成型进行基础研究;对激光选区烧结设备的预热系统进行改进,提高预热装置的均匀性及效率;研究UHMWPE工艺及性能;最后用正向设计及逆向设计建立胫骨垫片的三维模型,并用改进的SLS设备成型设计的人工胫骨垫片假体。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SLS成型进行基础研究。研究了激光内部功率百分比与实际功率值的关系,以及手持红外测温仪与温控器值的对比,校正光路系统,对铺粉装置进行改进,研究薄壁零件的设计极限及成型极限,对PP基本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为UHMWPE的工艺研究打下基础。(2)对SLS加热系统的改进。对加热系统进行整体介绍,包括检测系统以及预热系统,从预热元件的选择、布置以及控制三方面进行改进,建立预热装置的数学模型,最后对改进的预热装置温度场均匀性及效率进行验证。(3)UHMWPE工艺及性能研究。致密度的研究,主要从不同扫描间距下激光功率对致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扫描速度下扫描间距对致密度的影响;研究翘曲量,主要从不同扫描速度下扫描间距对翘曲量的影响,不同加工次序下摆放位置对翘曲量的影响,不同形状对翘曲量的影响以及支撑优化改善翘曲变形;研究尺寸精度,理论分析前处理误差对SLS成型件精度的影响,研究不同P/V值下扫描间距对X、Y、Z轴方向上的尺寸偏差的影响;研究力学性能,主要从不同扫描间距下激光功率对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屈服强度的影响,通过烘焙热处理的方式提高力学性能。(4)基于激光选区烧结的胫骨垫片设计与制造。首先对标准胫骨垫片假体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数据直接之间互为线性关系;对胫骨垫片内外等大、内大外小共20例Proe设计,并运用曲面实体化的方法改善曲面的缝合处,对胫骨垫片进行逆向设计,介绍Geomagic逆向设计的过程。简单介绍模型的Magic处理,扫描路径的生成,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在成型机SLS成型PP、UHMWPE胫骨垫片,与胫骨托匹配性良好,通过零件性能测试并与模塑成型UHMWPE性能作对比。

石琴[9](2014)在《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的制备与成型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烧结材料中的精铸蜡粉的研究是目前世界上研究的热点,利用精铸蜡粉制造出来的产品不仅精度高而且表面光洁。而现阶段的精铸蜡粉,由于收缩大、翘曲严重、工艺不成熟等缺点严重影响其推广使用。本论文主要讲述如何制备适合于选区激光烧结的复合蜡粉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依根据烧结粉末材料及其性能的要求,钻研新型复合蜡粉料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蜡粉进行改性。最后得到复合蜡粉材料的最佳配方:蜡粉基料混合物98.80%;抗静电剂0.05%;光吸收剂0.30%;表面活性剂0.70%。优化后的粉末的性能测试:30μm是蜡粉的平均粒径,维卡软化点65℃,灰分0.32%,松装密度0.15g cm-3。研究了复合蜡粉激光烧结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影响原型的精度和烧结密实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进行烧结新型复合蜡粉工艺试验,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最佳工艺参数以获得复合蜡粉SLS:16W激光功率,1400毫米/秒的速度扫描,0.15mm粉末厚度,60℃预热温度。全面剖析影响原型件精度的主要因素,把重心放在专研新型复合蜡粉烧结成形的两个难点--收缩大和翘曲变形严重。定性分析成型收缩的构成、收缩的根本原因和与烧结工艺的关系,还专研了翘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发展趋势,并提出减小翘曲的有用措施。对蜡粉试样进行了浸蜡后处理配比试验。实验证明,经浸蜡后处理的制件,其致密度和强度均有显着提高。对烧结件浸蜡前后的断面进行电镜扫描,发现浸蜡后的制件内部孔隙数量少、进一步证实经后处理的制件致密度高。

洪张舟[10](2013)在《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功能梯度材料的兴起,具有连续梯度密度的零件也逐渐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选择性激光烧结是一种以高分子粉末为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利用SLS烧结连续梯度密度零件有着巨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将制件分层并赋予不同激光功率,来烧结连续梯度密度制件。通过模拟和试验研究了烧结制件相邻层之间的影响规律,修正实际烧结中各层的激光功率,烧结出了与各部分所需密度一致的制件。这对利用SLS加工连续梯度密度零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 SLS的成型原理、加工工艺以及工艺参数对烧结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的加工工艺,同时以简化的模拟下颌骨为对象建立了理论烧结模型。随后证明了相邻异功率烧结层之间会产生干涉影响,并研究较厚的烧结层再分层、增加较高功率烧结层厚度对相邻烧结层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功率密度补偿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一套计算烧结层修正功率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ABAQUS软件对相邻烧结层之间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了等功率、异功率烧结层之间的影响关系,烧结件分层后对本身热传递的影响,以及较高功率烧结层厚度增加对相邻烧结层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激光功率与烧结密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了异功率相邻烧结层之间的功率密度补偿系数,最终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修正烧结层功率,烧结出了近似连续梯度密度烧结制件,并测量了制件各层的密度,与实际所需密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二、Investigation on preheating process in SLS machi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vestigation on preheating process in SLS machine(论文提纲范文)

(1)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铺粉工艺的研究现状
        1.3.3 粉末预热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SLS成型关键工艺因素分析
    2.1 SLS成型原理
    2.2 粉末的密度对成型件收缩量的影响
    2.3 粉末的密度对成型件强度的影响
    2.4 预热温度对成型件翘曲变形量的影响
    2.5 铺粉层厚度对成型件精度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粉末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建立铺粉过程模型
    3.2 铺粉工艺参数分析
    3.3 铺粉过程仿真分析
        3.3.1 铺粉辊的平动速度对粉末密度的影响
        3.3.2 铺粉辊的转动速度对粉末密度的影响
        3.3.3 铺粉辊的运动对粉末密度均匀性的影响
        3.3.4 铺粉辊的半径对粉末密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LS粉末预热温度场均匀性控制方法研究
    4.1 预热方式分析
        4.1.1 辐射式预热
        4.1.2 传导式预热
    4.2 预热温度场的研究
        4.2.1 热辐射下粉末的温度场
        4.2.2 热传导下粉末的温度场
        4.2.3 综合作用下粉末的温度场
    4.3 预热温度的控制方法
        4.3.1 模糊控制原理
        4.3.2 参数的模糊化
        4.3.3 建立温控器的模糊规则
    4.4 预热温度场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LS成型设备的实现与实验分析
    5.1 主控系统的设计
        5.1.1 铺粉模块设计
        5.1.2 激光控制模块设计
    5.2 预热温控系统的设计
        5.2.1 温控系统硬件设计
        5.2.2 模糊算法的软件编程设计
    5.3 成型件成型质量实验
        5.3.1 SLS成型设备精度测试
        5.3.2 改变铺粉参数的成型件实验
        5.3.3 改变预热工艺的成型件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基于PS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预热温度场数值分析和成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选择性激光烧结材料的研究
        1.3.2 选择性激光烧结中温度场的研究
        1.3.3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精度及工艺参数的研究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预热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传热原理
    2.2 粉床受热分析
    2.3 整体控温方程的建立
        2.3.1 辐射传热模型的建立
        2.3.2 粉床内部传热模型的建立
        2.3.3 粉床散热的边界条件
    2.4 本章小结
3 预热过程数值模拟及优化方案设计
    3.1 MATLAB仿真软件介绍
    3.2 模拟方案的设计
    3.3 加热管的安装高度对预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4 加热管的长度和间距对预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5 预热方案的优化设计
    3.6 预热温度场的实验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PS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研究
    4.1 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影响因素
    4.2 实验设备及材料
        4.2.1 实验设备
        4.2.2 实验材料
        4.2.3 试样的尺寸
    4.3 实验方案的确定
    4.4 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
    4.5 本章小结
5 工艺参数对尺寸偏差率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基于响应面法回归方程的建立
        5.2.1 实验结果分析
        5.2.2 回归方程的建立
    5.3 因素的影响规律分析
        5.3.1 单因素影响分析
        5.3.2 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5.4 最优方案的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5.5 提高尺寸精度的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及激光烧结的特点
        1.1.2 课题意义
    1.2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2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结构设计
    2.1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系统总体设计
        2.1.1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2.1.2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工作过程
    2.2 激光器与激光扫描系统
        2.2.1 激光器的选择
        2.2.2 光学扫描方式
    2.3 模块化粉箱系统的研发
        2.3.1 铺粉对烧结质量的影响研究
        2.3.2 铺粉装置及粉箱设计
    2.4 预热装置设计
        2.4.1 预热装置的意义
        2.4.2 预热装置的设计
        2.4.3 粉床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2.4.4 预热装置安装高度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3.1.1 基本功能需求
        3.1.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3 控制系统硬件平台
    3.2 拓展板电路设计
        3.2.1 拓展板功能需求
        3.2.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3.2.3 电源电路
        3.2.4 限位开关电路
        3.2.5 EEPROM及I2C电路
        3.2.6 拓展板的制作
    3.3 人机交互模块
        3.3.1 人机交互模块硬件配置
        3.3.2 人机交互界面的任务
    3.4 本章小结
4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编译环境确定
    4.2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4.2.1 主程序的任务
        4.2.2 主程序控制流程
    4.3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4.3.1 定时器实现中断控制和速度设置
        4.3.2 实现运动控制的Bresenham算法
        4.3.3 运动速度控制
    4.4 粉床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4.4.1 粉床温度闭环控制原理
        4.4.2 粉床温度控制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打印工艺研究
    5.1 工艺实验的准备
        5.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5.1.2 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5.2 工艺参数的选择及实验设计
        5.2.1 工艺参数的选取
        5.2.2 试样的设计
        5.2.3 实验设计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应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PA6/12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概述
        1.1.1 选择性激光烧结 SLS 原理及特点
        1.1.2 SLS材料概述
    1.2 聚酰胺SLS粉末材料概述
        1.2.1 聚酰胺材料的概述
        1.2.2 聚酰胺SLS粉末材料的制备方式
        1.2.3 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
        1.2.4 聚酰胺共聚改性
    1.3 聚酰胺SLS粉末的制备机理及表征方法
        1.3.1 反应诱导相分离
        1.3.2 粘弹性相分离理论
        1.3.3 聚酰胺SLS粉末的表征方法
    1.4 聚酰胺粉末SLS烧结机理
        1.4.1 聚酰胺粉末SLS烧结过程的驱动力
        1.4.2 聚酰胺粉末SLS的烧结过程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催化体系对PA粉末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N-乙酰己内酰胺(ACL)的制备
        2.2.3 不同催化体系PA粉末的合成
    2.3 表征测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2 示差扫描量热(DSC)
        2.3.3 凝胶渗透色谱 (GPC)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催化体系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2.4.2 催化体系对PA粉末热性能的影响
        2.4.3 催化体系对PA粉末形貌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SLS用PA6/12 粉末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PA6/12 粉末的制备
    3.3 表征与测试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2 示差扫描量热仪(DSC)
        3.3.3 表观堆积密度
        3.3.4 空隙率
        3.3.5 内摩擦角
        3.3.6 白度
        3.3.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3.3.8 热失重(TG)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A6/12 粉末流动性测试
        3.4.2 PA6/12 粉末热性能分析
        3.4.3 PA6/12 粉末白度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PA6/12 粉末SLS工艺的研究
    4.1 前言
    4.2 表征与测试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2.2 力学性能测试
    4.3 PA6/12 粉末烧结的特性—翘曲与收缩
    4.4 PA6/12 粉末的烧结工艺
        4.4.1 扫描间距
        4.4.2 激光功率
        4.4.3 气氛对烧结件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3D打印技术过程控制问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3D打印技术的分类
2 3D打印技术过程控制研究现状
    2.1熔融沉积成型控制系统
        2.1.1热熔喷头控制
        2.1.2送丝机构挤出控制
        2.1.3运动机构扫描路径控制
        2.1.4成型室温度的控制
        2.1.5设备运动控制
    2.2光聚合成型控制系统
        2.2.1振镜式激光扫描控制
        2.2.2激光扫描路径控制
        2.2.3光敏树脂液位检测与控制
        2.2.4光敏树脂涂层技术控制
        2.2.5成型精度误差控制
    2.3激光粉末成型技术控制系统
        2.3.1铺粉控制
        2.3.2粉末预热控制
        2.3.3成型精度影响及控制
3 3D打印技术的展望
    3.1控制系统
        3.1.1过程控制
        3.1.2整体控制
        3.1.3实验设计
        3.1.4仿真研究
        3.1.5计算能力
    3.2产业化进程
        3.2.1打印材料行业标准的建立
        3.2.2社会制造
        3.2.3行业发展方向
        3.2.4企业发展

(6)碳纤维增强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概述
        1.3.1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成型原理
        1.3.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成型特点
        1.3.3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成型设备
        1.3.4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成型材料
    1.4 选择性激光烧结覆膜砂型(芯)的研究现状
    1.5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概述
        1.5.1 碳纤维简介
        1.5.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碳纤维的改性处理
        2.3.2 碳纤维增强覆膜砂材料的制备
        2.3.3 碳纤维增强覆膜砂SLS工艺参数的优化
        2.3.4 选择性激光烧结件的后处理
        2.3.5 实验工艺路线
    2.4 测试与表征
第3章 碳纤维对覆膜砂SLS成型性能的影响
    3.1 表面改性对碳纤维增强覆膜砂材料SLS成型强度的影响
        3.1.1 不同表面改性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3.1.2 改性碳纤维对覆膜砂SLS烧结件强度的影响
        3.1.3 改性碳纤维增强覆膜砂SLS烧结件断面分析
    3.2 碳纤维的添加对覆膜砂SLS烧结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3.2.1 碳纤维的添加对覆膜砂SLS烧结件强度的影响
        3.2.2 碳纤维的添加对覆膜砂SLS烧结件溃散性的影响
        3.2.3 碳纤维的添加对覆膜砂SLS烧结件发气量的影响
        3.2.4 碳纤维的添加对覆膜砂SLS烧结件透气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纤维增强覆膜砂SLS工艺参数的优化
    4.1 碳纤维增强覆膜砂材料的激光烧结机理
        4.1.1 激光与覆膜砂之间的相互作用
        4.1.2 热量的传递
    4.2 SLS工艺参数对烧结件性能的影响分析
        4.2.1 预热温度
        4.2.2 激光参数
        4.2.3 单层层厚
        4.2.4 扫描方式
    4.3 SLS工艺参数的优化
        4.3.1 正交实验设计
        4.3.1.1 正交表的选择
        4.3.1.2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4.3.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1 试验结果
        4.3.2.2 极差分析
        4.3.3 优化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1.2 多孔结构体
        1.2.1 多孔结构体概述
        1.2.2 多孔结构体分类与应用
    1.3 多孔结构体制备及其研究现状
        1.3.1 多孔结构体主要制备方法及存在问题
        1.3.2 SLS/SLM技术制备多孔结构体研究现状
        1.3.3 SLS/SLM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应用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分析
    2.1 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问题分析
        2.1.1 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工艺方法
        2.1.2 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存在问题
        2.1.3 激光二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的提出
    2.2 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
        2.2.1 SLS成型基本原理
        2.2.2 SLS工艺参数影响分析
        2.2.3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技术路线
    2.3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可行性分析
        2.3.1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预实验
        2.3.2 实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孔结构单元体形态与尺寸的确定
    3.1 SLS成型机实验区域选定
    3.2 单元体尺寸与形态探索性实验
        3.2.1 单元体几何分析
        3.2.2 实验方案的设计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SLS烧结件空间位置实验
        3.3.1 单元体摆放位置实验
        3.3.2 单元体成型角度实验
    3.4 单元体结构尺寸的确定
        3.4.1 实验方案设计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结构单元体堆积表征
    4.1 单元体堆积表征方法
    4.2 单元体堆积特性表征
        4.2.1 单元体堆积密度
        4.2.2 单元体堆积孔隙率
        4.2.3 单元体流动特性
        4.2.4 单元体其它特性
    4.3 基于PFC3D的堆积特性仿真
        4.3.1 PFC3D颗粒流分析软件简介
        4.3.2 离散元素法的颗粒模型建立
        4.3.3 单元体堆积的复杂特性仿真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激光二次烧结多孔结构体性能影响研究
    5.1 单元体二次烧结粘粉工艺分析
        5.1.1 单元体粘粉量的控制
        5.1.2 粘粉单元体二次烧结实验
    5.2 加热装置的搭建
        5.2.1 加热装置
        5.2.2 温度控制
        5.2.3 加热温度条件下二次烧结实验
        5.2.4 实验结果分析
    5.3 工艺参数对激光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
        5.3.1 激光二次烧结性能评价
        5.3.2 粘粉量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
        5.3.3 激光功率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
        5.3.4 扫描速率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
        5.3.5 加热温度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
    5.4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成型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8)激光选区烧结设备改进及人工胫骨垫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选区烧结 SLS 技术介绍
        1.2.1 SLS 技术的原理
        1.2.2 SLS 技术与 SLM 技术的异同
    1.3 SLS 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SLS 设备的研究进展
        1.3.2 SLS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1.3.3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概述
        1.4.1 本文研究目标
        1.4.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条件
    2.1 设备
        2.1.1 SLS 成型设备
        2.1.2 测试设备
    2.2 材料
    2.3 软件
    2.4 基本参数的研究探索
        2.4.1 激光设定功率百分比与实际功率值
        2.4.2 手持红外测温仪与温控器值的对比
    2.5 光路系统的校正
    2.6 激光选区烧结铺粉系统的改进
        2.6.1 主要铺粉装置的对比分析
        2.6.2 铺粉系统的改进
        2.6.3 铺粉效果的实验验证
        2.6.4 影响铺粉的其他因素
    2.7 薄壁零件的 SLS 成型极限研究及误差分析
        2.7.1 方形薄壁的最小设计尺寸
        2.7.2 方形薄壁成型最小壁厚及分析
    2.8 PP 基本工艺参数研究
        2.8.1 PP 板结点的确定
        2.8.2 P、V 范围的确定
        2.8.3 PP 光斑补偿值的确定
        2.8.4 SLS 成型 PP 典型结构零件实例
    2.9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激光选区烧结预热系统的改进
    3.1 引言
    3.2 加热系统的整体介绍
    3.3 预热系统的改进
        3.3.1 预热元件的选择
        3.3.2 预热装置的结构设计
        3.3.3 预热装置的控制
    3.4 预热装置预热效率的验证
    3.5 预热装置温度场均匀性的验证
        3.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3.5.2 实验验证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UHMWPE 工艺及性能研究
    4.1 UHMWPE 工艺参数的初步确定
    4.2 工艺参数对致密度的影响
        4.2.1 不同扫描间距下激光功率对致密度的影响
        4.2.2 不同扫描速度下扫描间距对致密度的影响
    4.3 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
        4.3.1 不同扫描速度下扫描间距对翘曲量的影响
        4.3.2 不同加工次序下摆放位置对翘曲量的影响
        4.3.3 不同形状对翘曲量的影响
        4.3.4 支撑优化改善翘曲变形
    4.4 SLS 成型 UHMWPE 尺寸精度研究
        4.4.1 前处理误差对 SLS 成型件精度的影响
        4.4.2 加工工艺误差对精度的影响
        4.4.3 光斑补偿对 UHMWPE 精度的影响
    4.5 UHMWPE 力学性能研究
        4.5.1 不同扫描间距下激光功率对拉伸强度的影响
        4.5.2 不同扫描间距下激光功率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4.5.3 不同扫描间距下激光功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
        4.5.4 热处理
        4.5.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SLS 试件与模塑件性能对比
    4.6 SLS 成型典型零件探索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胫骨垫片假体的优化设计与制造
    5.1 引言
    5.2 标准假体尺寸的确定与数据分析
        5.2.1 标准假体尺寸的确定
        5.2.2 标准假体尺寸的数据分析
    5.3 胫骨垫片三维模型的设计
        5.3.1 基于 PRO/E 的胫骨垫片三维模型的正向设计
        5.3.2 胫骨垫片的逆向设计
    5.4 模型的 MAGICS 处理
    5.5 扫描路径的生成
    5.6 SLS 成型与机加工胫骨垫片
        5.6.1 SLS 成型 PP 胫骨垫片
        5.6.2 SLS 成型 UHMWPE 胫骨垫片
        5.6.3 机加工胫骨垫片
    5.7 匹配性验证
    5.8 力学性能验证
    5.9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的制备与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快速成型技术概述
        1.1.1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
        1.1.2 选区激光烧结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1.3 选区激光烧结技术的主要应用
    1.2 选题来源、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选题背景
        1.2.3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复合蜡粉的制备方法
    2.1 选择性激光烧结对烧结材料的要求
    2.2 复合蜡粉的制备
        2.2.1 复合蜡粉基体材料的选择
        2.2.2 复合蜡粉助剂的选择
        2.2.3 制备工艺
        2.2.4 复合蜡粉配比优化实验
    2.3 优化后复合蜡粉的微观形貌及主要性能指标
        2.3.1 复合蜡粉颗粒微观形貌
        2.3.2 复合蜡粉主要性能指标
    2.4 本章小结
3. 复合蜡粉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试验研究
    3.1 选择性激光烧结实验设备
    3.2 选择性激光烧结实验材料
    3.3 烧结实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3.3.1 预热温度的确定
        3.3.2 铺粉厚度的确定
        3.3.3 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确定
    3.4 烧结工艺参数正交实验
        3.4.1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3.4.2 正交实验影响因素
        3.4.3 正交实验
        3.4.4 复合蜡粉的选择性激光烧结件
    3.6 本章小结
4. 制件精度研究
    4.1 影响制件尺寸精度因素分析
        4.1.1 设备误差
        4.1.2 零件造型对制件精度的影响
        4.1.3 成型工艺参数对制件精度的影响
        4.1.4 烧结制件材料及特性的影响
        4.1.5 成型后环境变化引起的误差
    4.2 新型复合蜡粉 SLS 成型精度难点分析
        4.2.1 成型收缩
        4.2.2 翘曲变形
    4.3 本章小结
5. 原型件浸蜡后处理工艺研究
    5.1 原型件后处理目的
    5.2 后处理工艺路线
    5.3 微观结构分析
    5.4 精铸蜡粉成型件进行精铸实验
    5.5 防止蜡型缺陷产生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1.2 SLS技术研究概况
        1.2.1 SLS设备研究现状
        1.2.2 SLS材料研究现状
        1.2.3 SLS成型工艺研究现状
    1.3 梯度密度材料
        1.3.1 梯度密度材料的研究现状
        1.3.2 梯度密度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加工工艺分析
    2.1 SLS成型工艺
        2.1.1 SLS成型原理
        2.1.2 SLS成型工艺过程
        2.1.3 SLS成型工艺影响因素
    2.2 基于SLS成型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工艺方法研究
        2.2.1 单一材质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零件
        2.2.2 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加工工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SLS烧结件相邻层的影响分析
    3.1 SLS粉床预热分析
        3.1.1 热传递基本理论
        3.1.2 预热粉床表面接受热流密度分析
    3.2 SLS烧结件相邻层之间的影响试验
        3.2.1 SLS粉床区域的选定
        3.2.2 SLS烧结件热传递影响范围的确定
        3.2.3 试验方案设计
        3.2.4 试验结果分析
    3.3 SLS烧结件分层及厚度对邻层密度的影响试验
        3.3.1 试验方案设计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4 SLS相邻烧结层功率密度补偿方案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BAQUS的SLS烧结件相邻层影响的模拟分析
    4.1 ABAQUS热分析
        4.1.1 ABAQUS热分析步骤
        4.1.2 材料的热物理参数
    4.2 SLS相邻层的传热模型构建
        4.2.1 模型假设
        4.2.2 模型构建
    4.3 SLS烧结件相邻层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4.3.1 前处理
        4.3.2 加载计算
        4.3.3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的加工
    5.1 激光功率与烧结件密度的关系研究
        5.1.1 试验方案设计
        5.1.2 试验结果分析
    5.2 SLS相邻烧结层功率密度补偿系数研究
        5.2.1 试验方案设计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近似连续梯度密度模型的烧结
        5.3.1 模型的密度与功率离散化
        5.3.2 功率密度补偿后模型的各层功率重设与烧结
    5.4 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的各层密度测量
        5.4.1 测量方案设计
        5.4.2 测量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四、Investigation on preheating process in SLS machine(论文参考文献)

  • [1]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李书廷.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2]基于PS粉末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预热温度场数值分析和成形工艺研究[D]. 杨世涛. 重庆大学, 2018(04)
  • [3]消费级激光3D打印机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郭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4]应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PA6/12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丽卿.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5]3D打印技术过程控制问题研究进展[J]. 李轩,莫红,李双双,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2016(07)
  • [6]碳纤维增强覆膜砂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性能研究[D]. 魏蓉. 南昌航空大学, 2015(06)
  • [7]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D]. 何龙.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4)
  • [8]激光选区烧结设备改进及人工胫骨垫片设计与制造研究[D]. 郑潇剑.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6)
  • [9]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的制备与成型工艺研究[D]. 石琴. 中北大学, 2014(08)
  • [10]基于SLS的近似连续梯度密度制件加工工艺研究[D]. 洪张舟.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SLS机预热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