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并诱导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英文)

阿魏酸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并诱导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英文)

一、阿魏酸钠抑制LDL氧化修饰及其致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金丹茹[1](2019)在《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PPARγ、LXRα、CD36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清脂通脉颗粒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各项血脂指标的水平含量,研究对比选取具有最佳疗效的药物剂量配比。进一步观察研究清脂通脉颗粒对PPARγ和LXRα和CD36在心脏和肝脏中的表达与血脂代谢水平之间的联系,探讨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1.本实验选取的实验动物为SPF级SD雄性大鼠144只,实验过程中动物的分组都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144只大鼠,均匀随机的分为12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10组),每组中放入12只。使每组大鼠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经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给除正常组外大鼠进行AS造模,造模方式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60万IU/kg)和复合高脂饲料进行喂养,同时给正常组内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2.经过9周实验后,对禁食12h后大鼠腹主动脉血液进行抽取,进而检测各组中大鼠血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含量。在经过大鼠被完全麻醉后,取肝脏及心脏组织冷冻备用。3.对12组的实验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差(x±s)表示,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显着。4.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最优剂量组)大鼠心脏与肝脏组织中PPARγ、LXRα和CD36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研究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apoAI、ox-LDL含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项大鼠血脂水平含量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含量均存在显着上升(P<0.01),HDL-C水平含量明显下降(P<0.01)。相比模型组,中药组3、7、8、9、12组的TC含量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除第五组以外的中药组TG含量都明显降低(P<0.05),5、6、8、11、12组的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3、7、8、10、12组的L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其余组TC、TG、LDL-C水平含量虽然略有下降、HDL-C呈现上升,但没有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综合比较后发现8、12组在四项指标中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选为最优剂量组进一步实验。2.ELISA法检验血清中apoAI、ox-LDL含量经统计结果分析得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内apoAI含量显着下降(P<0.01);同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组8与组12血清内apoAI的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内ox-LDL含量显着上升(P<0.01);同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组8与组12血清内ox-LDL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3.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说明,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在PPARγ、LXRα在心脏和肝脏组织中的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CD36在心脏与肝脏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同模型组比较,中药组(8组和12组)PPARγ、LXRα在心脏和肝脏组织中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CD36在肝脏组织中的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CD36在心脏组织中的mRNA表达都有下降,但8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第1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Western-blot结果说明,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内PPARγ、LXRα、在心脏和肝脏中的蛋白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CD36在心脏与肝脏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通过模型组与中药组(8组与12组)比较PPARγ在心脏和肝脏中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LXRα在肝脏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LXRα在心脏组织中虽然都有提高,但是8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CD36在心脏和肝脏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1.经过各项血脂指标分析证明,第8组和第12组药物剂量降脂效果相对优于其他中药剂量组。2.通过经典造模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及维生素D3腹腔注射),发现模型组血清含量显着升高的有TC、TG、LDL-C及ox-LDL,含量显着降低的为HDL-C,说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3.清脂通脉颗粒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清中apoAI的含量上升;血清中ox-LDL的含量下降。4.清脂通脉颗粒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心脏和肝脏组织中PPARγ、LXR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CD36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5.清脂通脉颗粒调控促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是由于升高PPARγ、LXR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6.清脂通脉颗粒能够降低CD36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氧化型脂质的内吞作用,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7.清脂通脉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心脏和肝脏组织中的PPARγ、LXR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使血液中apoAI的含量上升,促使HDL水平上升,促进游离胆固醇的转运、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及加快胆固醇的代谢功能,通过降低CD36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降低体内ox-LDL的含量下降,减少脂质内吞作用,可以减少泡沫细胞产生,促进脂质外流。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陆霓虹[2](2018)在《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表达调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1.从云南绿升麻(C.foetida)根茎中提取、筛选出一种新的对巨噬细胞及其表达的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具有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2.研究该化合物对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巨噬细胞中EMMPRIN和MMPs(MMP-2、MMP-9、MMP-14)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通过该研究为今后开发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新型药物奠定前期基础。[方 法]1.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分离云南绿升麻根茎的有效活性成分。2.使用核磁共振光谱法、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等方法确定新化合物Yunnanterpene G 的构型。3.利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人巨噬细胞,流式细胞学鉴定巨噬细胞。4.MTT法测定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存活率的影响。5.细胞划痕实验测定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6.Trizol法提取巨噬细胞总RNA,RT-qPCR测定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7.Western Blot 测定 Yunnanterpene G 对巨噬细胞 EMMPRIN 和 MMPs 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8.构建shRNA腺病毒载体抑制EMMPRIN的表达。研究抑制EMMPRIN表达对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对巨噬细胞中EMMPRIN、MMPs、TIMP-1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9.Western Blot初步探索Yunnanterpene G影响巨噬细胞可能的信号通路。10.统计方法:每组实验重复3次以上,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整数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的分析使用Student’s 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 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 果]1.首次从云南绿升麻干燥根茎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活性的新型三萜类化合物并命名为“Yunnanterpene G”。2.Yunnanterpene G是含有六环骨架的高度氧化的9,19-环阿尔廷型三萜化合物,分子式为C30H44O6。3.Yunnanterpene G可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而不影响细胞存活率。4.Yunnanterpene G呈浓度依赖型抑制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MMP-2、MMP-9 和 MMP-14)的 mRNA 表达(P<0.05)。5.Yunnanterpene G呈浓度依赖型抑制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MMP-2、MMP-9 和 MMP-14)的蛋白表达(P<0.05)。6.抑制巨噬细胞EMMPRIN表达可抑制巨噬细胞迁移,上调TIMP-1的mRNA表达,下调 MMPs(MMP-2、MMP-9 和 MMP-14)的 mRNA 表达(P<0.05)。7.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 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结 论]1.首次从云南绿升麻根茎中提取、筛选出一种具有活性的新型三萜类化合物Yunnanterpene G。2.Yunnanterpene G可抑制巨噬细胞迁移,抑制EMMPRIN表达从而下调MMPs(MMP-2、MMP-9、MMP-14)的表达,可能在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中发挥作用。

龚廷栋[3](2017)在《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目前已知的当归补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效组分进行合理最佳配伍规律,通过体内药效学实验,探讨当归补血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进程的有效组分最佳配伍规律。方法:1.将11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11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西药对照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1:1、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2:1、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3:1、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5: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1: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2: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3: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5:1。以高脂饮食+免疫损伤方法复制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检测兔子的血清血脂四项,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弓切片HE染色。2.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10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1:1、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2:1、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3:1、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5: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1: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2: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3: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5:1。以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SD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采用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作为指标。成果:1.以高脂饮食+免疫损伤方法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成功。2.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1:1(A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2:1(B组)、黄芪甲苷与阿魏酸1:1(E组)及黄芪甲苷与阿魏酸2:1(F组)的TC、HDL-C和LDL-C明显低于模型组(M组)(P<0.05),且这四组之间比较没用明显差异(P>0.05),提示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1:1、2:1)、黄芪甲苷与阿魏酸(1:1、2:1)对于TC、HDL-C和LDL-C的升高存在治疗性,但是对于TG的治疗同模型组(M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3:1(C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5:1(D组)、黄芪甲苷与阿魏酸3:1(G组)及黄芪甲苷与阿魏酸5:1(H组)TG、TC、HDL-C、LDL-C明显低于模型组(M组)(P<0.05)。除去辛伐他丁阳性药组(Y组),对TG治疗效果强度依次为黄芪甲苷与阿魏酸3:1(G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5:1(D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3:1(C组)>黄芪甲苷与阿魏酸5:1(H组);对TC治疗效果强度依次为H组>C组=D组>F组>G组;对HDL-C治疗强度依次为B组>C 组>E组>F组;对于LDL-C的治疗强度依次为H组>G组>C组>D组。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有效组分组和黄芪甲苷与阿魏酸有效单体组同配药比相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3.正常组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模型组出现脂质沉积,泡沫细胞融合成片,钙盐沉积;辛伐他丁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泡沫细胞;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1:1组和黄芪甲苷与阿魏酸1:1组中膜和内膜出现较多泡沫细胞及脂质沉积;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2:1组和黄芪甲苷与阿魏酸2:1组出现了少量泡沫细胞;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3:1组和黄芪总皂苷与当归挥发油5:1组中中膜出现少量泡沫细胞;黄芪甲苷与阿魏酸3:1组和黄芪甲苷与阿魏酸5:1组中膜有少量泡沫细胞。4.以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成功。5.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1:1、2:1、3:1、5:1)组(A组、B组、C组、D组)、模型组(M组)、黄芪甲苷+阿魏酸(1:1、2:1、3:1、5:1)组(E组、F组、G组、H组)的LVEF均低于正常组,LVEF检查结果差异显着(P<0.05);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1:1、2:1)组(A组、B组)、黄芪甲苷+阿魏酸(1:1、2:1)组(E组、F组)的LVEF检查结果均高于模型组,LVEF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3:1、5:1)组(C组、D组)、黄芪甲苷+阿魏酸(3:1、5:1)组(G组、H组)的LVEF均高于模型组,LVEF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这四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2:1组(B组)和黄芪甲苷+阿魏酸5:1组(H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1:1、2:1、3:1、5:1)组(A组、B组、C组、D组)、模型组(M组)、黄芪甲苷+阿魏酸(1:1、2:1、3:1、5:1)组(E组、F组、G组、H组)抗新西兰兔动脉粥硬化最佳配伍比例是黄芪甲苷+阿魏酸5:1。2.黄芪总皂苷+当归挥发油(1:1、2:1、3:1、5:1)组(A组、B组、C组、D组)、模型组(M组)、黄芪甲苷+阿魏酸(1:1、2:1、3:1、5:1)组(E组、F组、G组、H组)抗SD大鼠心肌缺血最佳配伍比例是黄芪甲苷+阿魏酸5:1。

李前宽[4](2017)在《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丹皮酚(Paeonol)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丹皮酚的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药理作用受到越来越的关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最常见心脑血管病变,以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进而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甚大。有研究表明,血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的发生及血管内皮功能失常等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高脂血清能够诱导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大量增殖,而丹皮酚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一项研究表明,丹皮酚对高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其作用机制与其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 p65)的活化、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protein1,VCAM-1)的表达有关。本实验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的方式建立AS大鼠模型,模拟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实验通过研究丹皮酚对AS大鼠NF-κB p65信号通路及粘附分子ICAM-1、V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丹皮酚抗AS的作用机制,为丹皮酚的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研究丹皮酚对AS大鼠模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CRP含量水平,主动脉NF-κB p65、ICAM-1、VCAM-1、MCP-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制备及分组48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NC)、模型组(MD),丹皮酚高剂量组(Pae-H,120 mg·kg-1)、中剂量组(Pae-M,60 mg·kg-1)、低剂量组(Pae-L,30 mg·kg-1),辛伐他汀组(XFTT,10 mg·kg-1)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给药组给予高脂饲料每只25 g,饲养1周后连续3 d腹腔注射维生素D3,各给药组按相应剂量每天灌胃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TC、TG、LDL-C、HDL-C;3 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病理学变化。4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RP的含量。5 RT-PCR法分别检测NF-κB p65、ICAM-1、VCAM-1、MCP-1 m RNA的表达量。6 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NF-κB p65、ICAM-1、VCAM-1、MCP-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血脂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指标TC、TG、LDL-C以及LDL-C/HDL-C比值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中、低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各血脂指标也均改善(P<0.05)。与中、低剂量组相比,丹皮酚高剂量组TC、TG、LDL-C以及LDL-C/HDL-C比值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丹皮酚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降脂作用相近(P>0.05)。2 HE染色结果观察正常组动脉壁表面光滑,模型组有泡沫细胞的形成,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丹皮酚组及辛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均有所减轻,其中丹皮酚中、低剂量组效果不如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明显。3 CRP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CRP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和辛伐他汀干预的各组大鼠血浆中CRP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与中、低剂量组相比,丹皮酚高剂量组含量降低(P<0.05);丹皮酚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降低CRP含量相近(P>0.05)。4 RT-PC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脉组织中NF-κB p65、ICAM-1、VCAM-1、MCP-1 m RNA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中、低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中m 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中、低剂量组相比,丹皮酚高剂量组m RNA表达降低(P<0.05);丹皮酚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降低NF-κB p65、ICAM-1、VCAM-1、MCP-1 m RNA的表达量相近(P>0.05)。5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脉中NF-κB p65、ICAM-1、VCAM-1、MCP-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中、低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中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中、低剂量组相比,丹皮酚高剂量组蛋白表达降低降低较明显(P<0.05);且与辛伐他汀组的蛋白表达水平相近(P>0.05)。结论:1丹皮酚可通过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以及LDL-C/HDL-C比值,升高HDL-C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2丹皮酚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过度激活。3丹皮酚可抑制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MCP-1、ICAM-1、VCAM-1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4丹皮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炎症通路,下调ICAM-1、VCAM-1的表达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石贵军[5](2017)在《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两个关键点——动脉壁脂质沉积及细胞的异常增殖为切入点,通过冠心清化散在防治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瘀能化水”理论提供可靠地实验证据。方法:1、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建立与评价:16只普通级纯种雄性新西兰家兔,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及模型组(8只),继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免疫损伤以制备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喂养10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观察主动脉弓整体油红O染色结果,以此判定造模成功与否。2、冠心清化散对动脉硬化家兔血脂及斑块的影响:60只普通级纯种雄性新西兰家兔,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免疫损伤制备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6.7g/kg/d、13.4g/kg/d、26.8g/kg/d,予冠心清化散悬液灌胃;阳性药物组予辛伐他汀悬液灌胃3mg/kg/d灌胃,连续灌胃观察12周。检测TC、TG、LDL-C、HDL-C水平;观察主动脉弓整体油红O染色结果。3、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采用双抗夹心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氧化酶p22phox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1)、CD36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Nox4、p22phox蛋白、PPARγ、ABCA1、ABCG1、SR-B1、caveolin-1 mRNA表达。4、冠心清化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1/2,ERK1/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1,FGFR1)、p21ras蛋白的表达。结果:1、采用高脂饲养加免疫损伤法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2、冠心清化散中、高剂量组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的TC、TG、LDL-C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其降脂效果同辛伐他汀(P>0.05)。阳性药物组与高、中、低剂量组虽见到脂质条纹形成,但阳性药物组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内膜红色斑片状区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的红色粥样斑块形成鲜明对比。3、冠心清化散可有效升高SOD含量、降低MDA含量(P<0.05),但中剂量组效佳;可有效减少Nox4和p22phox等胞膜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动脉氧化应激水平。4、冠心清化抑制CD36的表达;提高ABCA1、ABGA1、SR-B1;减少PPARγ表达。5、冠心清化散可降低FGFR1、bFGF、p21ras、ERK1/2的蛋白表达。结论:1、冠心清化散可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血脂水平;减少内膜脂质条纹、动脉粥硬化斑块的形成。2、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可能为抗氧化应激:调控Nox4和p22phox等胞膜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动脉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冠心清化散发挥抗氧化应激的重要机制。3、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二可能为调节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平衡:抑制CD36的表达,减少巨噬细胞胆固醇的摄入;提高ABCA1、ABGA1、SR-B1、caveolin-1表达,加强胆固醇的逆转运,其机制考虑与激活或增加PPARγ表达有关。4、冠心清化散可抑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细胞增殖与分化,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郭遂怀[6](2016)在《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疾病,其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纤维样、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继而引起一系列继发病变,A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变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在AS中检测到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不论在AS的启动、病变之进展、还是在血栓性并发症形成中,炎症始终为其关键因素。中医学认为AS与痰关系密切,痰是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是一种危害甚广的致病因素。因此,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中之重。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模型灌胃涤痰汤水煎液,检测AS兔主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组织改变,从细胞以及分子生物水平,研究涤痰汤水煎液对AS兔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8只,即空白组、AS模型组、涤痰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空白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以高脂饲料。8周后,随机选取AS模型组兔2只,麻醉后,取颈总动脉血,查血脂,提示血脂明显增高;主动脉分离后制备HE片,血管壁内均可见明显的粥样斑块,提示AS造模成功。AS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ml/kg灌胃4周,期间继续喂以高脂饲料;涤痰汤高剂量组给予高浓度中药煎剂(0.738g/ml)灌胃、涤痰汤中剂量组给予中等浓度中药煎剂(0.492g/ml)灌胃、涤痰汤低剂量组给予低浓度中药煎剂(0.266g/ml)灌胃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3mg·kg-1d-1灌胃,各组均按10ml/kg灌胃,每日14:00按时灌胃1次,持续4周,期间继续喂以高脂饲料。于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次晨经颈总动脉取血4 m 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Tc、TG、LDL-c、HDL-c、SOD和MDA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CAM-1、VCAM-1的含量;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25 mg/kg)后,新西兰白兔很快进入麻醉期,然后迅速分离心脏到髂总动脉分叉处之间的主动脉,剔除干净动脉周围的脂肪组织,并于主动脉弓处取直径3 mm的组织作HE染色及用Western blot方法作主动脉NF-κB、E-selectin蛋白表达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6m RNA表达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VCAM-1表达。结果:1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清Tc、TG、HDL-c、LDL-c的影响:涤痰汤能降低AS兔血清Tc、TG、LDL-c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2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清SOD、MDA的影响:涤痰汤能提高AS兔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3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清TNF-α、IL-6、ICAM-1、VCAM-1的影响:涤痰汤能降低AS兔主动脉血清TNF-α、IL-6、ICAM-1、VCAM-1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4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主动脉NF-κB、E-sele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涤痰汤能降低AS兔主动脉NF-κB和E-selectin蛋白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5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主动脉TNF-α、IL-6 m RNA表达的影响:涤痰汤能降低AS兔主动脉TNF-α、IL-6 m 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6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主动脉ICAM-1、VCAM-1的影响:涤痰汤能降低AS兔主动脉ICAM-1、VCAM-1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或P<0.05)。7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空白组可见主动脉壁厚薄均匀,内膜光滑完整,无AS斑块形成;AS模型组,内膜层隆起,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和细胞外脂质沉积;涤痰汤低剂量组,内膜下泡沫细胞聚集和细胞外脂质沉积开始有所减少;涤痰汤中剂量组,内膜下泡沫细胞聚集和细胞外脂质沉积减少比较明显;涤痰汤高剂量组,内膜下泡沫细胞聚集和细胞外脂质沉积明显减少;阿托伐他汀钙组,内膜下泡沫细胞聚集和细胞外脂质沉积明显减少。结论:1.在本实验中,应用高脂饲料成功造模了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医的理论认为,“痰”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由此推论,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痰”邪息息相关。2.在本实验中,经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兔存在血脂增高,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由此推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炎症反应的关系密切。3.涤痰汤具有调血脂作用,同时,能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具有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Modulate Effect of Ditan Decoction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刘五州[7](2016)在《当归挥发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不同种属动物建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观察当归挥发油对动物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探讨当归挥发油在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方法:1当归挥发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4周灌胃脂肪乳剂造模。各给药组于造模第3周分别灌胃氟伐他汀钠2.0mg/kg?d、当归挥发油120、60mg/kg?d,连续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期间动物每周称重1次。给药结束后,各组动物采血检测TC、TG、HDL-C和LDL-C;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2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其余大鼠连续4周喂饲高脂饲料联合丙基硫氧嘧啶造模。造模第4周将模型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氟伐他汀钠4.7mg/kg?d、当归挥发油60、30和15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周后,取血检测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并计算AI1、AI2和R-CHR。各组动物取胸主动脉制片观察病理变化;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3当归挥发油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KM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 100万IU/kg连续喂食6周造模。造模第3周各组分别灌胃氟伐他汀钠6.7mg/kg?d,当归挥发油40、20和10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各组动物取血检测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计算AI1、AI2和R-CHR;取肝脏和胸主动脉制片观察病理变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结果:1当归挥发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均显着升高(P<0.01),HDL-C显着降低(P<0.01);连续给药4周后,阳性对照组和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动物血清TC、TG、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或P<0.05),HDL-C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肝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肝脏指数有降低趋势。2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但肝脏指数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TC、LDL-C、AI1、AI2及R-CHR显着升高(P<0.01或P<0.05),但TG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连续给药3周后,当归挥发油高剂量组TC明显降低(P<0.05),高、中、低三个剂量组LDL-C显着降低(P<0.01);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TG则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组AI1值显着降低(P<0.05),高、中、低三剂量组AI2显着降低(P<0.01),高剂量组R-CHR明显降低(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胸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预防和治疗性给药3周后,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组大鼠胸主动脉病变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善。3当归挥发油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连续给药4周后,该现象未明显逆转。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HDL-C、LDL-C、AI1、AI2及R-CHR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给药4周后,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HDL-C、LDL-C、AI1、AI2及R-CH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但HDL-C变化不明显(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内含有脂滴,出现脂肪变性特征,当归挥发油给药4周后,肝细胞脂肪变性有所减轻;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内膜和中膜受损,出现一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当归挥发油预防性给药4周后,血管内膜形态学改变有所减轻。结论:1当归挥发油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血脂紊乱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当归挥发油对高脂饮食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或VD3致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改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当归挥发油在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曹芹[8](2011)在《低VC高脂饲养致豚鼠As早期病变痰瘀互结证及活血化痰方的预防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致死的主要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基础的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早,病程进展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发展到临床症状时已经难以治愈,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对于As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只有对As进行预防,才能真正谈得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所以本课题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根据多种文献的报道,VC能够预防As的发生发展,所以强调健康饮食,提倡多食用富含VC的新鲜蔬菜水果,并且少油脂的饮食习惯;另外,从中医的角度选用中药方剂来预防As的发生发展,总结如下:1、建立一种与人类少蔬菜水果,多油多脂的生活方式导致As病变接近的动物模型;2、确认本课题中所采用的小剂量中药方剂长期应用对As的预防作用;3、确认VC预防As形成的作用,并且倡导一种好的饮食习惯方式;方法:将68只豚鼠分为两批,第一批18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低VC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低VC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用中药灌胃;每组6只,喂养14天;第二批50只,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低VC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低VC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用中药灌胃;高VC组:低VC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大剂量VC灌胃;他汀组:低VC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天加用普伐他汀灌胃;每组10只,喂养70天;喂养完成后,动物均用10%水合氯醛3.3ml/10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在开腹条件下从腹主动脉下段取血,采血完毕后,剪开豚鼠的右心耳,先用0.9%生理盐水120ml灌流,再以10%的甲醛溶液120ml灌流,在体原位固定,内固定完成后,分别取下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分别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保存。固定完成后,HE、Masson染色,显微镜观察并拍照,形态学研究观察用来确定早期动物的状态。所取的血液行生化、血常规、血流变及氧化指标的检测,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一批动物:14天喂养后,状态比较:三组动物均进食进水正常,皮毛光滑,活动正常,各组动物处于正常生长期。其中,中药组与低VC组在取血时血管相对比正常组壁薄,易破裂,表明缺乏VC血管脆性增加,弹性差。模型组体重较正常组体重增加,中药组与正常组体重一致;血生化、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状态比较类似,但是检测指标CHO、TG、LDL均明显升高,体重增加明显,符合痰浊证的物质基础。PLT、PCT、MPV、PDW明显增高,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升高符合血瘀证的微观辩证标准;说明模型组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可操作性;而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CHO、TG、LDL降低,体重增加减少,MCV、PLT、MPV降低,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均降低说明本课题中做采用的活血化痰中药方剂具有改善痰阻血瘀证;但是遗憾的是中药并不能起到完全的预防作用。病理改变显示:正常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HE染色示:内膜完整平滑,内皮细胞完整,内皮细胞下层未见细胞聚集,内膜未见增厚;中膜平滑肌层细胞核呈规则椭圆形,纵轴方向与平滑肌走行方向一致;Masson染色示:中膜各层弹力纤维致密规整,均呈同心圆状分布,外弹力板完整、平滑同心圆状分布。模型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与正常组相比,HE染色示:内膜增厚明显;中膜平滑肌层平滑肌细胞变大、变圆的细胞较多,排列明显紊乱;Masson染色示:中膜各层弹力纤维结构疏松、排列紊乱,外弹力板疏松。中药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示:内膜轻度增厚;中膜平滑肌层平滑肌细胞变大、变圆的细胞相对减少,排列紊乱程度减轻;Masson染色示:中膜各层弹力纤维结构相对致密,外弹力板排列规整。第二批动物:70天喂养后,状态比较:60天之前,各组动物均能正常活动,正常进食进水,皮毛光滑。但是模型组各只动物分别在61-64天时突然出现一侧后肢的瘫痪,之后状态变差,最后几天几乎没有进食进水,到取材时整组动物每只均无法正常站立站立,消瘦,脱毛,毛无任何光泽,打开腹腔发现脏器尤其肾、肝周围有大量的脂肪,脊柱严重S形侧弯,骨骼极易断裂。在灌注时止血钳固定心脏时极易碎裂,取血时血管极易破裂,表明组织脆性极高,弹性差。中药组与他汀组也出现类似的改变,但是整体的情况好好于模型组,而且两组表现比较接近,但是出现一侧后肢瘫痪的时间稍晚于模型组,之后几天状态逐渐变差,进食进水明显减少,最后他汀组动物消瘦,脱毛,毛无光泽,无法正常行走,勉强可以站立,中药组略差于他汀组,但要好于模型组。他汀组及中药组在灌注时止血钳固定心脏时组织易碎裂,取血时血管极易破裂,表明组织脆性极高,弹性较差。正常组及高VC组状态最好,活动正常,皮毛光滑,进食进水正常,无消瘦表现。且两组体重一直处于逐渐增加的状态。总之模型组、中药组以及他汀组在最后均出现后肢的瘫痪,考虑可能与缺乏VC有关,豚鼠出现临床症状后,最后几天处于负消耗的状态,体重逐渐下降。血生化、血常规及血液流变学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尽管后几天进食差,机体处于消耗状态,体重降低明显,但其CHO、TG、LDL仍明显升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明显增高,RDW、PLT、PCT、MPV、PDW增高,仍符合痰瘀互结的状态,但是比14体更为明显的变化是整组动物的状态特别差,不能正常行走,进食进水减少,HGB、MCH、MCHC均明显降低,WBC明显升高,机体处于贫血状态,不能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增高出现感染,HGB降低,血液中携带氧减少,加上感染状态,加重氧的消耗,缺氧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内皮下组织的缺氧性损伤更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加用大剂量的VC的高脂喂养的豚鼠虽然也存在CHO、LDL的升高,但升高幅度远远小于模型组,甚至小于中药他汀组,而且大剂量的VC能消除高脂饲料导致的TG的代谢影响,能消除高脂饮食对血浆粘度的影响,且不影响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使豚鼠活动饮食状态正常充分说明了高VC的作用;而中药能明显降低CHO、LDL,降低血液粘度,降低MPV、PDW,改善痰阻血瘀的微观指标,与他汀组相比,虽然减低CHO、LDL的效果略小于他汀组,但是他汀组的BUN、ALT、AST比中药组高,且他汀组能明显的降低HGB,使机体处于贫血状态,说明中药的副作用小于他汀组,长期应用预防As的发生发展中药方剂优于他汀药物。病理改变显示:正常组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HE染色示:内膜完整平滑,内皮细胞完整,内皮细胞下层未见细胞聚集,内膜未见增厚;中膜平滑肌层细胞核呈规则椭圆形,纵轴方向与平滑肌走行方向一致。Masson染色示:中膜散在分布浅绿色胶原纤维,中膜各层弹力纤维致密规整,均呈同心圆状分布,外弹力板完整、平滑同心圆状分布,各层弹力纤维致密规整,均呈同心圆状分布;模型组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与正常组组相比,HE染色示:动脉内膜突起明显,内皮细胞下层见大量细胞聚集,内膜增厚明显;中膜平滑肌层部分细胞胞核不再呈规则椭圆形,大多为大且圆形的细胞,纵轴方向不与平滑肌走行方向一致;Masson染色示:中膜中的胶原纤维片状、连续的减少,胶原总量减少,中膜各层弹力纤维排列紊乱,疏松;弹力纤维板变薄,外弹力板疏松,可见断裂;中药组与他汀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表现类似于模型组,但较模型组好,HE染色示:内膜增厚明显;出现突起,中膜平滑肌层平滑肌细胞变大、变圆的细胞较多,排列紊乱;Masson染色示:中膜的胶原纤维减少,中膜各层弹力纤维结构欠致密疏松、排列紊乱,外弹力板疏松;高VC组豚鼠胸主、腹主动脉表现接近于正常组,明显好于中药组及他汀组。结论:1、豚鼠缺乏维生素C高脂饲料饲养能够产生符合痰瘀互结证的动物模型。2、豚鼠缺乏维生素C并给予高脂饲养的主动脉出现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病理改变。3、初步建立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为接近的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初步确认中药方剂在本课题中改善痰瘀互结证的作用。5、强调了一种健康饮食习惯,重提维生素C的重要性,倡导多食用蔬菜水果少油脂的的饮食方式。

张东献[9](2010)在《阿魏酸钠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已成为当前危害人类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增加。因此,筛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寻找敏感的靶向目标显得十分必要。基因芯片技术为研究AS复杂作用机制及基因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提供了平台。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是传统活血化瘀中药当归、川芎等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具有抗细胞凋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抗过敏等作用,在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此,用Ox-LDL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株建立AS体外实验模型,用SF来进行干预,寻找SF预防AS的关键基因,为有效发挥SF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第一章Ox-LDL对HUVEC的损伤及SF的保护作用目的:观测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SF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把体外培养的HUVEC放入含不同浓度Ox-LDL (25mg/L、50mg/L、75mg/L)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6h、12h、24h、48h,用MTT、划痕试验、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测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改变,并寻找Ox-LDL诱导HUVEC凋亡的最佳浓度。而后用不同浓度的SF(5μM、10μM、20μM)预处理HUVEClh后和Ox-LDL共同孵育24h,观测SF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x-LDL抑制HUVEC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且存在时间-反应、剂量-反应关系。SF可干预Ox-LDL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使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增强,凋亡减少,并且其作用也呈时间-反应、剂量-反应关系。结论:Ox-LDL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SF可干预Ox-LDL对HUVEC增生、迁移及凋亡的影响,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第二章SF对Ox-LDL损伤HUVE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筛选SF对Ox-LDL损伤HUVEC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了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22K Human Genome Array全基因芯片进行分析,共有21522条70 mer长度的OligoDNA,每条Oligo DNA代表了人的一个基因转录本。运用LuxScan 3.0图像分析软件对芯片图像进行分析,把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用SAM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用Cluster3.0和Treeview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用晶芯生物分子功能注释系统V4.0(MAS)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基因表达谱。结果:损伤组(Ox-LD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计55个,其中,上调53个,下调2个。损伤组与保护组(SF+Ox-LDL处理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计42个,全部下调。对照组与保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计20个,全部为下调。通过比较差异基因表达谱发现,在Ox-LDL损伤后上调的基因中有32条在加入保护剂SF后呈一致性下调。分析发现,一致性差异基因中,与炎症反应有关的趋化因子(CXCL1, CXCL2, CXCL3, CCL20, CXCL2, IL-8)、致炎因子(IL-1β,IL-6)及AREG、EREG等生长因子的差异比较显着,而且参与较多的信号传导通路,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提示SF在拮抗内皮细胞受损过程中与抗炎有关。结论:SF主要抑制了Ox-LDL诱导HUVEC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趋化因子(CXCL1, CXCL2, CXCL3,CCL20,CXCL2,IL-8)、致炎因子(IL-1β,IL-6)及生长因子(AREG、EREG)基因的高表达。第三章SF对Ox-LDL诱导HUVEC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目的:观测SF对Ox-LDL诱导HUVEC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了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分别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在HUVEC中的转录和翻译情况进行检测;运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核中NF-κBp65蛋白量的改变。结果:Ox-LDL能显着提高内皮细胞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SF能拮抗Ox-LDL对细胞的刺激作用,这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Western-blot结果显示,Ox-LDL能显着诱导内皮细胞NF-κB p65活化并向细胞核易位,当用不同剂量的SF进行保护后,与Ox-LDL组相比细胞核提取物中NF-κB p65蛋白明显减少,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SF可能通过抑制Ox-LDL诱导NF-κB的活化而拮抗炎症因子的过表达,从而对内皮细胞的起到保护作用。

张卫斌[10](2010)在《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人类认识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疾病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ASVD)已经成为全球首位死亡原因,包括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脑血管病(cerebro vascular disease)、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 larterial disease)。A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事实上,在过去的十余年中,炎症在AS性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业已明确,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炎症在AS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也提示,CHD患者机体内存在的促炎与抗炎失衡可能是AS发生与发展的核心所在,AS的炎症和免疫学说应重新受到人们重视。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记载可见于“痰浊”、“眩晕”、“胸痹”、“中风”、“真心痛”等病的记载中。随着大量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AS病机本质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可累及心、脾、肝、肾四脏,为病之本,以痰瘀互阻为病之标。其病在血脉,而根在脏腑,正虚邪实相互影响,致使病变不断发展。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痰浊血瘀的理论逐渐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目前现代医学对于AS的治疗主要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随着他汀类药物临床副作用的报道日益增多,中医药则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特点,在抗AS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以导师罗陆一教授对于AS的中医病机认识,即“肾虚兼痰瘀互结”为基础,以“补肾活血化痰法”为治疗原则,以“补肾活血化痰方”为研究基础方药,以AS斑块目前较为热点的研究方向“炎性机制”为主要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炎性因子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的干预目标,重点从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等多方面观察了补肾活血化痰法与他汀类药物相比对于治疗AS类疾病具有相同或相似疗效,并且探讨了中医药对于AS斑块炎性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具有抗炎及稳定AS斑块的作用;从而证明中医药对于AS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这对于提高中西结合在AS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优势地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分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两部分:1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病情评分、临床疗效的影响,对血脂、脂蛋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以及对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影响,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斑块类型、数量,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法对AS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AS上的独特优势。方法:选取CHD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CMG n=40例);西药组(WestMedicine Group,WMG n=40例);中西药结合组(Zhong Xi Group,ZXG n=40例),以上三组患者分别给予中药补肾活血化痰方、西药阿托伐他汀钙以及中西药结合口服治疗,共给药24周。24周末观察治疗前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病情评分、临床疗效的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脂、脂蛋白水平,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斑块的类型、数量,以上结果均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对比观察以及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三组心绞痛疗效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CMG组及ZXG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WMG组无明显改善(P>0.05);三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三组TC、TG、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三组5种炎性因子指标Fg、hs-CRP、IL-18、MCP-1、MMP-9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三组颈动脉IMT厚度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斑块数量明显减少(P<0.01)。(2)治疗后组间比较,ZXG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疗效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方面,疗效与TCMG组相当(P>0.05):在改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在降低TC、TG、LDL-C值水平以及升高HDL-C值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在降低5种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在降低动脉IMT厚度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而减少颈动脉内斑块数量方面,疗效与单纯TCMG组或WMG组相当(P>0.05)。结论: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明显改善CHD患者心绞痛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在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亦有显着效果,能很好地降低患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Fg、hs-CRP、IL-18、MCP-1、MMP-9五种炎性因子的水平,使颈动脉IMT明显变薄、斑块数量减少,从而减少斑块纤维帽降解,稳定AS斑块,达到更好地阻碍或延缓AS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的作用,对于个别患者甚至可起到逆转斑块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CHD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推断对机体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调节可能是补肾活血化痰法抗AS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S类疾病开辟了崭新的方向,提供了科学、客观、有力的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实验家兔AS模型斑块血脂、脂蛋白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以及5个炎性因子的影响,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研究补肾活血化痰法对AS斑块炎性因子的影响机制,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AS性疾病及稳定AS斑块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健康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适应性饲养观察2周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G n=10),模型对照组(Model Group,MG n=10),中药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CMG n=10),西药组(West Medicine Group,WMG n=10),中西药结合组(Zhong Xi Group,ZXG n=10),后面4组为造模组。除BCG组子普通家兔饲料喂养外,其余4组均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加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造成免疫性内皮损伤的联合方法建立AS模型。MG组实验兔仅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不给药;高脂饲料喂养MG及三个治疗组家兔约12周,与BCG组比较显示造模成功后,’TCMG、WMG、ZXG三个治疗组分别给予中药补肾活血化痰方、西药阿托伐他汀钙、中西药结合灌胃给药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即第20周末,观察治疗前后对5组动物血脂、脂蛋白水平以及5个炎性因子ELISA结果的影响;对AS斑块主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包括肉眼观察、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MCP-1、MMP-9指标)结果观察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计算MCP-1、MMP-9的阳性细胞表达面积所占百分比。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1)血脂、脂蛋白检测结果:与BCG组比较,MG组、TCMG组、WMG组及ZXG组TG、TC、HDL-C、LDL-C值水平均有显着升高(P<0.01);与MG组比较,TCMG组、WMG组及ZXG组TG、TC、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三个治疗组比较,ZXG组较TCMG组及WMG组TG、TC、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或P<0.01),而WMG组较TCMG组TG、TC、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2)5种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治疗前,与BCG组比较,MG组、TCMG组、WMG组及ZXG组Fg、hs-CRP、IL-1、MCP-1、MMP-9值均有显着升高(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三治疗组5种炎性因子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与MG组比较,TCMG组、WMG组及ZXG组5种炎性因子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ZXG组在降低5种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而TCMG组与WMG组比较,WMG组在降低hs-CRP方面,疗效优于TCMG组(P<0.05),其余4个指标两组无差异(P>0.05)。(3) MCP-1、MMP-9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面积比较:与BCG组比较,MG组、TCMG组、WMG组及ZXG组MCP-1、MMP-9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有显着升高(P<0.01);与MG组比较,TCMG组、WMG组及ZXG组MCP-1、MMP-9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ZXG组分别与TCMG组及WMG组比较,MCP-1、MMP-9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显着降低(P<0.01),而TCMG组与WMG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能成功建立家兔AS斑块模型;(2)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在改善AS家兔血脂、脂蛋白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或西药组,可以认为对血脂水平的调节可能是其抗AS,稳定斑块的机制之一;(3)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显着降低AS家兔Fg、hs-CRP、IL-18. MCP-1、MMP-9五种炎性因子水平,减少MCP-1及MMP-9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面积,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或西药组,可以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抑制家兔AS斑块炎性因子的水平,减少斑块纤维帽降解,稳定AS斑块,从而延缓了AS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推断炎性因子水平高低可能是决定AS斑块易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4)肾虚痰瘀互结是影响A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之一。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中西结合治疗模式,可以从多角度、多靶点地起到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斑块纤维帽降解、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从而更好地阻止AS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减少相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推断补肾活血化痰法可起到抑制机体内AS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

二、阿魏酸钠抑制LDL氧化修饰及其致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魏酸钠抑制LDL氧化修饰及其致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PPARγ、LXRα、CD36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表达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云南绿升麻活性成分的分离、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表达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概况
        二、当归补血汤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一、技术路线图
        二、实验部分
    第二节 抗心肌缺血实验研究
        一、技术路线图
        二、实验部分
第三部分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一节 存在问题
    第二节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1.1 对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动脉粥样硬化的辨证论治
        1.4 瘀能化水理论的提出
    2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硬化的认识
        2.1 脂类浸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2 内皮损伤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3 血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2.4 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5 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2.6 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3 西医降脂药对本病的影响
        3.1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3.2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 展望
    参考文献
实验一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建立与评价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二 冠心清化散对动脉硬化家兔血脂及斑块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三 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四 冠心清化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6)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背景
    1. 血脂与AS
    2. SOD、MDA与AS
    3. 炎性因子与AS
    4. 中医学对AS的认识
    5. 中医药对AS的防治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涤痰汤对AS兔血清Tc、TG、HDL-c、LDL-c指标水平的影响
        3.2 涤痰汤对AS兔血清SOD、MDA指标水平的影响
        3.3 涤痰汤对AS兔血清IL-6、TNF-α、ICAM-1、VCAM-1 水平的影响
        3.4 涤痰汤对AS兔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NF-κB、E-sele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涤痰汤对AS兔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IL-6、TNF-αm RNA表达的影响
        3.6 涤痰汤对各组兔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7 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ICAM-1、VCAM-1 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涤痰汤与AS的现代药理研究
        4.2 涤痰汤与AS兔血脂的关系
        4.3 涤痰汤与AS兔SOD、MDA的关系
        4.4 涤痰汤与AS兔IL-6?TNF-α的关系
        4.5 涤痰汤与AS兔ICAM-1?VCAM-1、E-选择素的关系
        4.6 涤痰汤与AS兔NF-k B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申请科研情况
致谢

(7)当归挥发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立题依据
第一章 当归挥发油对高脂血症家兔血脂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小结
第二章 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小结
第三章 当归挥发油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低VC高脂饲养致豚鼠As早期病变痰瘀互结证及活血化痰方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单味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维生素C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探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低VC高脂饲养致豚鼠As早期病变痰瘀互结证及活血化痰方的预防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9)阿魏酸钠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正文
    第一章 Ox-LDL对HUVEC的损伤及SF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Ox-LDL对HUVEC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第二节 SF对Ox-LDL诱导HUVE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第二章 SF对Ox-LDL损伤HUVEC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SF对Ox-LDL诱导HUVEC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10)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发展概述
    1 中医学对AS病因病机研究发展概述
        1.1 历代医家对AS病因病机认识概述
        1.2 罗陆一教授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
    2 抗AS的中医治法研究
    3 抗AS方药研究概述
        3.1 单味中药、中药单体或中药提取物的研究
        3.2 中药复方的研究
        3.3 抗AS专方的研究
        3.4 经方时方的加减运用研究
    4 补肾活血化痰方主要组方中药研究概述
        4.1 制首乌
        4.2 补骨脂
        4.3 怀牛膝
        4.4 三七
        4.5 川芎
        4.6 制半夏
        4.7 石菖蒲
        4.8 黄芪
    5 临床实验研究发展概述
    6 罗陆一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7 中医药抗AS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节 现代医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发展概述
    1 AS病因、病机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研究概述
        1.1 AS病因、病机概述
        1.2 AS与炎症反应关系概述
    2 从AS易损斑块到易损病人的研究发展概述
        2.1 AS易损斑块的研究发展概述
        2.2 易损斑块到易损病人的研究概述
    3 AS斑块炎性标志物的研究发展概述
        3.1 高敏C反应蛋白
        3.2 白介素-18
        3.3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3.4 纤维蛋白原
        3.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研究发展概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冠心病(胸痹心痛)诊断标准
        1.3.1 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
        1.3.2 胸痹心痛中医病名诊断标准
        1.3.3 胸痹心痛中医证侯的诊断标准
        1.4 主要口服药物
        1.5 主要试剂
        1.6 主要仪器设备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方法
        2.2 病史采集
        2.3 服药方法
        2.4 血样标本采集方法
        2.5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2.5.1 血脂、脂蛋白、肝肾功检测
        2.5.2 血清炎性因子的检测
        2.6 颈动脉超声检查意义及方法
        2.6.1 检查意义
        2.6.2 具体检查方法
        2.6.3 斑块分型
        2.7 中医临床病情评分及疗效评定方法
        2.7.1 临床病情评分标准
        2.7.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8 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整个研究过程病例剔除情况
        3.2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心绞痛分级、分度情况比较
        3.4 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3.5 治疗前后临床病情评分比较
        3.5.1 心绞痛疗效评分比较
        3.5.2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3.6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3.6.1 心绞痛疗效比较
        3.6.2 心电图疗效比较
        3.6.3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7 治疗前后血脂、脂蛋白检测结果比较
        3.8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3.9 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药物
        1.3 实验动物饲料
        1.4 实验主要试剂
        1.5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方法
        2.2 动物给药方法
        2.3 动物造模方法
        2.4 实验动物血样及病理标本采集方法
        2.4.1 血样采集方法
        2.4.2 病理标本取材方法
        2.5 实验动物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2.5.1 血脂、脂蛋白检测
        2.5.2 血清炎性因子的检测
        2.6 免疫组化相关染色及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步骤
        2.6.1 苏木精-伊红染色
        2.6.2 MCP-1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2.6.3 MMP-9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2.6.4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操作步骤
        2.7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家兔意外死亡情况
        3.2 实验家兔体重变化情况
        3.3 血脂、脂蛋白检测结果
        3.4 炎性因子检测结果
        3.4.1 5组实验家兔Fg、hs-CRP值统计结果
        3.4.2 5组实验家兔IL-18、MCP-1、MMP-9 ELISA值统计结果
        3.5 病理形态学观察
        3.5.1 肉眼观察结果
        3.5.2 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3.5.3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4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附录2 动物实验图片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阿魏酸钠抑制LDL氧化修饰及其致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PPARγ、LXRα、CD36表达影响的研究[D]. 金丹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Yunnanterpene G对巨噬细胞EMMPRIN和MMPs表达调控的研究[D]. 陆霓虹.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5)
  • [3]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D]. 龚廷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4]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D]. 李前宽. 承德医学院, 2017(01)
  • [5]冠心清化散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石贵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D]. 郭遂怀.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当归挥发油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D]. 刘五州.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低VC高脂饲养致豚鼠As早期病变痰瘀互结证及活血化痰方的预防作用[D]. 曹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阿魏酸钠对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D]. 张东献. 武汉大学, 2010(05)
  • [10]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研究[D]. 张卫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阿魏酸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并诱导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