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连锁经营,加快现代出版流通体系建设

推进连锁经营,加快现代出版流通体系建设

一、推进连锁经营 加快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安梦钰[1](2021)在《“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实体书店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设施与文明载体。对于城市而言,实体书店是巩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对于社会而言,实体书店在助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网络书店不断涌现和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阅读方式也在由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方式转变,国内实体书店面临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经营遭遇瓶颈,尤其是资金薄弱的民营中小型实体书店经营难以为继,时刻面临着生存危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体书店创新经营、跨界转型,无论是对线下实体店重新装修设计、更新图书类型、举办文化活动,还是借助微信平台、网络直播进行新媒体运营,种种探索与努力,为实体书店创造了更多发展可能性。基于此,笔者以实体书店作为研究对象,从跨界运营的视角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整理分析有关实体书店跨界运营已有研究成果,借助新闻出版业内的相关网站、产业报告为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网络查阅书店运营方面的资料与线下实地进行考察的方式,结合已有实体书店跨界经营运营模式,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分析,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类,提出四种实体书店跨界运营模式,在有理论支撑的前提下使之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首先阐述“跨界”“运营模式”的定义、特征,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对实体书店的研究方向;其次介绍当前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面临挑战的具体原因。再从实体书店具备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出发,简要说明实体书店采取跨界运营的必要性,基于对实体书店内部优势条件与外部利好因素论证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可行性;然后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实体书店相关角色、经营业务、价值创造这三方面因素产生跨界行为。最后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复合型、体验型、智慧型、社群型四种实体书店运营模式,从角色定位、业务范围、运营思路、核心价值、盈利来源、营销方式这六方面完成这四种运营模式的构建,希冀能够为实体书店优化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顺利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何国军[2](2014)在《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出版产业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出版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传统出版物自书稿内容和纸张物质等供应始,经编辑策划、印刷制作、发行推广、物流配送等流程,至出版物到达消费者手中,通过出版发行信息共享和传递,各主体各环节基本上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供应链网络体系。英国物流和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Martin Christopher)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核心就在于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然而,由于我国出版供应链自身的地域性、单一性和脆弱性,出版供应链协同性不足问题相当突出,如出版供应物质成本不断增加,出版物生产商和分销商产销不协调导致库存高企,退货率高且频繁,个性化多样性读者需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等等,这些供应链不协调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出版业健康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完全改变了我国传统出版供应链流程,新的生产环节加入到供应链中来,数字化阅读消费取消了传统出版物流环节,出版物产品逐步应用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由此,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问题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基于以上产业现实和技术发展背景,论文旨在引入协同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出版供应链管理,以解决出版供应链发展中协同性问题,在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容体系、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策略,基于供应链各个主要环节层面分别从供应商协同、产销协同、物流协同和库存协同方面具体论述实施策略。最后,应用实证方法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出版发行企业改进协同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在对协同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供应链本身具有需求变异放大的“牛鞭效应”问题,加上出版发行企业缺乏协同的战略意识、信息共享不充分、以及组织流程和功能配套管理滞后等原因,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具有现实必要性。在分析国外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经验,以及我国出版发行企业的现实条件如政策支持、实践基础以及数字化转型契机之后,论文由此提出,我国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具有实践可行性。其次,全面论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容体系、技术条件和实施策略。论文在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后,阐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内容体系:协同主体、协同伙伴及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以及决策机制;在论述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基础——标准化以及实施条件——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和集成化策略,分别剖析了不同类型的出版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的构建,重点论述建立综合性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实施策略。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策略是论文重点内容,主要从出版供应商协同、产销协同、物流协同和库存协同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这是为全面系统地解决出版供应链管理的不协调性问题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论文提出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并在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对出版发行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在建立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出版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以判定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论文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秦洁雯[3](2014)在《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教育、非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这是文化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也是作为文化产业子系统的出版业产业化的开端。出版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内容同质化、图书价格虚高、恶意价格战、库存高、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出版企业协作性不强等。直到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作为“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行政部门对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重视,众多学者也逐渐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为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献计献策。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出版产业的载体,建立出版物市场体系有利于推进我国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展开研究(仅限于我国大陆地区)。本文以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杂科学管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并构建了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同时提出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思路,初步形成了建设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说,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研究的。第一章,首先,对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论文选题的必要性。其次,在对已有出版物市场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本章以市场体系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出版业发展现状,对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及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究,为本文的研究开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出版物市场体系是由出版物市场交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按照交换对象属性可分为出版商品市场和出版要素市场两类,而按照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分为教育出版市场、专业出版市场和大众出版市场三类。出版物市场体系除了具有一般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商品经济领域的特征,如出版物生产目的的非赢利性、出版物产品使用价值的精神性、出版物市场交换价格的背离性、出版物市场消费的非消耗性。第三章,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出版商品市场的基本情况。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从出版商品市场发展规模、出版商品市场发展结构、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二是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依据出版要素市场的类型,分别论述了出版生产资料市场、出版资本市场、出版技术市场、出版人才市场这四类出版要素市场的基本情况;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出版商品市场运行效率低下、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度滞后、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第四章,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与运作模式的构建。首先,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评价体系。即以图书出版市场为例,设计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需是有效竞争、融合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生产的市场体系;其次,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出版物市场体系发展现状及国外出版物市场发展经验,构建了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以及适合我国的,基于出版要素市场推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运作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目标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协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文化性与经济性;二是要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三是要适应出版行业发展趋势。第五章,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本章以复杂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采用逆向思维方式,针对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结合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从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二是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包括开发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三是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打破垄断的过程;二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完善实质上是一个出版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过程;三是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成熟依赖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动态完善。同时,还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今后将不断深化研究。

杨璐[4](2012)在《中国实体书店业态转型研究 ——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日益深入,书业传统秩序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行业资源的重组整合正在向全面纵深推进。面对数字出版和网络书店冲击、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我国大陆地区实体书店特别是民营大众实体书店已经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创新实体书店经营理念和经营业态,拯救实体书店,成为当前出版发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媒介生态学视野内对我国大陆地区实体书店业态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分析我国实体书店现行业态存在的问题,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探讨未来的发展之路。文章梳理了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机制改革和图书发行业的发展历程,从经济发展、法律政策、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实体书店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然后,从网络数字技术的冲击和不同书店业态两方面分析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现状,并着力分析书店在功能定位、网点建设、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经营业态的不同,本文选取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等作为研究样本,对实体书店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络数字时代的实体书店改变了单纯卖书的功能定位,日益重视读者的主体性地位,正在向多元化、数字化、专业化方向转型。目前,我国实体书店或发展为多元经营的大型出版发行集团,或转型为阅读体验的书店,或成为细分读者的专业书店,逐步探索出了“文化Mall"、“三网融合”、专业化等不同业态转型模式。

邹国彪[5](2011)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已被确立为中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肩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不但面临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考验,而且还要面对数字出版、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从战术层次应用向战略层次应用、从局部应用向全局和全面应用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图书发行业面临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这种调整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在图书发行领域的应用。为此,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加大了对信息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和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寻找图书发行界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在界定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从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希望在中国图书发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在论文中,作者尝试建立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作者认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中国图书发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宏观层面,需要优化行业管理体系,加强有关法律建设,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的政策扶持,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和加快出版发行行业标准化建设。微观(企业)层面,需要构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制定和执行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在流程再造基础上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并迅速介入数字出版物发行。本论文以湖南新华发行集团为典型案例,剖析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介绍他们在ERP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数字出版物发行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及设想,希望能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内容结构如下:第1章:引言。阐述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目的和背景,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在对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包涵的内容,提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我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历史与现状。第3章: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分析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和必要性,介绍图书发行企业电子商务需求;最后就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原则、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4章: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作者在厘清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了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研究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可行性和策略。第5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在这一章,就掣肘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提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为了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IT规划,重视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同时提出,良好的信息化宏观外部环境和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也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第6章:研究结论及局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推进,同时对本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了说明。

蒋友灯[6](2010)在《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图书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顾客需求的日益不确定性,大量的图书退货现象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控制图书退货居高不下现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图书企业在提高折扣率,制订鼓励性政策,惩罚那些退货率高的批发商,控制每年的新书品种,加强开发有吸引力的重点图书品种,建立销售点管理系统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关的努力。而我国图书市场的物流流动是在出版机构、中盘和销售终端三者之间作往复流动,之间没有统一的信息调度和实时监控,图书企业上下游各节点无法提前准确预测图书的销售情况,只能根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来判断该图书的销售信息,因此导致中盘中的很多分销商超量订购,待图书积压时再次将图书返送至出版社,有时甚至是将尚未开封的图书产品原封不动地退回出版社。图书逆向物流部分的管理,在中国大陆地区基本上还处于粗放管理的状况,事前大体预测,事后随机处理。如何运用逆向物流管理技术提高运营效率,最大可能地降低图书逆向物流总量,便成为在既有条件下改善图书经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如何构建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出发,通过分析出版发行行业现有的企业物流模式,以及图书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合理构建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主要设计了自营、联营、外包三种逆向物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点图书逆向物流网络规划。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回顾了国内、外对逆向物流、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关于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分析了图书企业物流模式现状。通过参阅文献和实地调查,总结了关于征订类图书、零售类图书、大中盘类图书物流运作模式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三者对构建逆向物流网络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图书供应链逆向物流网络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重点讨论了图书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以及图书企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在研究图书企业之间动态关系时,将企业类别划分为两类:核心企业,普通企业,并讨论了各自情况下如何构建逆向物流网络以及政府在整个逆向物流网络中的地位。第四部分根据图书企业物流模式及图书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动态关系,合理对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进行构建。这里主要设计了自营、联营、外包三种逆向物流网络;在模型分析时,考虑了图书退货、回收、需求、丢弃率随机情况下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敏感性分析,还考虑了政府的相关补贴,以及服务距离等相关因素。最后是第五部分,探讨了重点图书正逆集成物流网络规划设计。本部分主要从以经销商为核心地位的角度下,构建了正逆集成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在网络规划中,考虑了图书回收率、销售率、残损率、图书的重新上架以及图书退回出版社等多种情况,并分析了销售率、回收率等的变动对总利润的影响。

章宏伟[7](2008)在《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1月14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以及三家出版社合并组成的三联书店的历史,批驳了所谓"30年代黑店"的谬论。

钟楚[8](2007)在《解读《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透析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重点(上)》文中提出2007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全面回顾了“十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客观深入地分析了“十五”期间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新闻出版业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与应达到的预期目标,并从8个方面确立了工作战略重点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规划》可以说是在我国新闻出版业处于关键时期适时而出的一份新闻出版业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创新改革之路的“路线图”,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刊特以这8个工作战略重点为切入口,约请总署管理部门与相关业界人士予以深入阐释与解析。

章红雨[9](2007)在《开动高效出版物流通体系的引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 职能部门解读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受访者 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司长 范卫平 记者:加强出版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新闻出版业“十五”发展目标之一。“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把它作为新闻出版业?

张美娟[10](2006)在《我国出版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调查分析方法,从出版物流的基本理论、连锁经营、出版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第三方物流、书业电子商务和出版物流战略与供应链共六个方面对1990年以来我国出版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评析,以期为今后我国出版物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二、推进连锁经营 加快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连锁经营 加快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界相关概念
        2.1.2 运营模式相关概念
    2.2 文献综述
        2.2.1 研究现状
        2.2.2 研究评述
3 我国实体书店跨界运营概况
    3.1 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原因
        3.1.1 我国实体书店面临的挑战
        3.1.2 我国实体书店面临挑战的原因
    3.2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必要性分析
    3.3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可行性分析
        3.3.1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外部因素
        3.3.2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内部条件
4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表现形式
    4.1 相关角色跨界分析
        4.1.1 书店角色分析
        4.1.2 员工角色分析
        4.1.3 顾客角色分析
        4.1.4 合作者角色分析
    4.2 经营业务跨界分析
        4.2.1 产品跨界分析
        4.2.2 服务跨界分析
    4.3 价值创造跨界分析
        4.3.1 业务创新带来价值增值
        4.3.2 社群运营带来价值增值
        4.3.3 产业融合带来价值增值
5 实体书店跨界运营的案例分析
    5.1 西西弗书店:“图书+”实现业务跨界
    5.2 诚品书店:“文化+”实现认知跨界
    5.3 志达书店:“互联网+”实现技术跨界
    5.4 樊登书店:社群经济实现价值跨界
6 实体书店运营模式构建
    6.1 书店复合型运营模式
        6.1.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阅读空间
        6.1.2 运营思路:“图书+”形式下的多元经营战略
        6.1.3 业务范围:图书、非书业态与文化活动
        6.1.4 核心价值:图书零售渠道+阅读空间
        6.1.5 盈利来源: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6.1.6 营销方式:组合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
    6.2 书店体验型运营模式
        6.2.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文化生活理念载体+城市文化空间
        6.2.2 运营思路:以“文化+”、沉浸式场景打造文化体验空间
        6.2.3 业务范围:图书与非书业态、文化活动与定制服务
        6.2.4 核心价值:细分读者群体,构建文化交互与价值共创平台
        6.2.5 盈利来源:会员费用+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6.2.6 营销方式:组合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文化营销
    6.3 书店智慧型运营模式
        6.3.1 角色定位:图书零售终端
        6.3.2 运营思路:新零售概念下技术赋能服务开展全渠道营销
        6.3.3 业务范围:图书与非书业态、借阅服务
        6.3.4 核心价值:以大数据技术获取、读懂用户
        6.3.5 盈利来源:会员费用+图书销售利润+多元业态经营利润
        6.3.6 营销方式:全渠道营销+口碑营销+场景营销
    6.4 书店社群型运营模式
        6.4.1 角色定位:知识服务提供者
        6.4.2 运营思路:构建社群、社群运营、社群变现
        6.4.3 业务范围:图书、知识产品、图书衍生品
        6.4.4 核心价值:基于关系运营下的知识服务
        6.4.5 盈利来源:会员基数+知识产品+电商平台+其他辅助性盈利来源
        6.4.6 营销方式:社群营销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出版供应链逐步形成
        1.1.2 出版供应链发展新特点
    1.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出版供应链研究综述
        1.2.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综述
    1.3 问题的提出
        1.3.1 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问题
        1.3.2 出版供应链发展中的行业性问题
        1.3.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重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4.4 本论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内容
        2.1.1 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理论
        2.1.2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理论
        2.1.3 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
    2.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2.2.1 供应链协同不完善问题比较普遍
        2.2.2 出版供应链协同性不足问题相当突出
        2.2.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意义
    2.3 我国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可行性
        2.3.1 国外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可行性经验
        2.3.2 我国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可行性条件
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和机制分析
    3.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
        3.1.1 供应链协同外部影响因素
        3.1.2 供应链协同内部影响因素
    3.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分析
        3.2.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构成
        3.2.2 出版供应链协同主体企业分析
        3.2.3 出版供应链协同伙伴企业分析
    3.3 出版供应链协同关系管理和实施
        3.3.1 出版供应链关系分析
        3.3.2 出版供应链协同关系管理
    3.4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分析
        3.4.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3.4.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3.4.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3.4.4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决策机制
4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技术应用和平台建设
    4.1 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实施基础:出版行业标准化建设
        4.1.1 出版供应链标准化内容和问题
        4.1.2 出版供应链标准化建设措施
    4.2 出版供应链协同的实施条件: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实施
        4.2.1 出版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4.2.2 出版供应链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实施
        4.2.3 出版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
    4.3 出版供应链信息集成和协同管理分析
        4.3.1 出版供应链信息集成化的影响因素
        4.3.2 出版供应链信息传递和集成化模式
    4.4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
        4.4.1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类型
        4.4.2 出版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集成平台的构建
5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策略
    5.1 出版供应链供应商协同管理
        5.1.1 出版供应链采购管理
        5.1.2 出版供应链及时化采购策略
    5.2 出版供应链产销协同管理
        5.2.1 出版供应链产销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方法
        5.2.2 出版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管理
    5.3 出版供应链物流整合与协同管理
        5.3.1 出版供应链企业协同配送管理
        5.3.2 出版供应链物流整合和协同管理
        5.3.3 出版供应链物流外包与协同管理
    5.4 出版供应链库存协同管理
        5.4.1 出版供应链联合库存协同管理
        5.4.2 出版供应链多极库存的控制和协同管理
6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
    6.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理论
        6.1.1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
        6.1.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
    6.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6.2.2 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6.3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6.3.1 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价方法
        6.3.2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6.4 出版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6.4.1 案例选取和调研数据分析
        6.4.2 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实施
        6.4.3 协同管理绩效评价分析和应用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3)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综述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创新点 2 出版物市场体系基础理论
2.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内涵
    2.1.1 市场体系的概念及其演变
    2.1.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概念
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分类
    2.2.1 对出版物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
    2.2.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类型
2.3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特征
    2.3.1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一般特征
    2.3.2 出版物市场体系的独有特征
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
    2.4.1 合理配置出版资源
    2.4.2 科学调节出版生产流通
    2.4.3 提高出版产业竞争力 3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3.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3.1.1 出版商品市场基本情况
    3.1.2 出版要素市场基本情况
3.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出版商品市场运营效率低下
    3.2.2 出版要素市场建设进展缓慢
    3.2.3 出版物市场体系中非市场行为普遍
    3.2.4 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不规范 4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
4.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评价体系
    4.1.1 指标体系设计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3 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4.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及其运作模式构建
    4.2.1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
    4.2.2 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运作模式构建
4.3 实现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的原则
    4.3.1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协调好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4.3.2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出版资源配置中的角色
    4.3.3 实现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目标必须符合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要求 5 加强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
5.1 大力加强现代出版要素市场建设
    5.1.1 积极培育现代出版要素市场主体
    5.1.2 科学降低出版要素市场交易成本
    5.1.3 创造出版要素市场发挥作用的条件
5.2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资源配置
    5.2.1 挖掘出版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
    5.2.2 创新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方式
    5.2.3 加大出版物市场体系资源开发力度
5.3 改善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发展环境
    5.3.1 调控出版物市场体系的宏观环境
    5.3.2 规范出版物市场体系的行业环境
    5.3.3 优化出版物市场体系的企业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4)中国实体书店业态转型研究 ——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范围界定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实体书店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实体书店转型研究现状 第二节
    媒介生态系统与中国实体书店 第二章
    中国实体书店生存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实体书店社会环境分析 第二节
    中国实体书店群体内部关系分析 第三章
    中国实体书店现状调研 第一节
    不同业态实体书店现状调研 第二节
    网络数字技术对实体书店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实体书店综合性转型困局及其原因 第一节
    实体书店综合性转型困局 第二节
    实体书店转型困局的原因 第五章
    我国实体书店业态转型探索 第一节
    实体书店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第二节
    实体书店转型的政策支持 第三节
    实体书店谋求自身变革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中国实体书店业态转型方向 第一节
    实体书店业态转型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重视读者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节
    保持先进的业态经营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1.2.2 电子商务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1.2.3 信息技术对数字出版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3.4 创新之处
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2.1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内涵
        2.1.1 图书、出版、出版业及图书发行
        2.1.2 信息技术、信息化和信息革命
        2.1.3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包含的内容
        2.1.4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
    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
        2.2.1 信息技术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2.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政策环境的影响
        2.2.3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产业的影响
        2.2.4 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2.2.5 信息技术对读者的影响
    2.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历史
    2.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现状
        2.4.1 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
        2.4.2 电子商务应用得到了初步发展
        2.4.3 ERP、CRM等先进信息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
    2.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ERP系统建设
        2.5.1 公司信息化历史和战略构想
        2.5.2 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5.3 ERP系统建设情况
        2.5.4 ERP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3 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简介
        3.1.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定义
        3.1.2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内涵和特点
        3.1.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表现形式
    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及必要性
        3.2.1 实施电子商务背景
        3.2.2 实施电子商务必要性
        3.2.3 实施电子商务S W O T分析
    3.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需求
        3.3.1 电子商务市场需求
        3.3.2 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需求
    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
        3.4.1 实施原则
        3.4.2 实施方案
        3.4.3 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3.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发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3.5.1 基本情况
        3.5.2 主要目标
        3.5.3 子平台
        3.5.4 商业模式
4 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
    4.1 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
        4.1.1 数字出版定义
        4.1.2 数字出版物类型
        4.1.3 数字出版发展现状
    4.2 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
        4.2.1 技术日渐成熟
        4.2.2 政策促进发展
        4.2.3 传统出版机构参与
        4.2.4 产业链逐渐形成
        4.2.5 盈利模式逐步清晰
        4.2.6 终端产品推陈出新
    4.3 信息化是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基础
        4.3.1 数字出版物营销需要信息技术“集成”
        4.3.2 数字出版物营销是信息化高级阶段
    4.4 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可行性和策略
        4.4.1 可行性
        4.4.2 策略
    4.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数字出版内容集成分发平台”
        4.5.1 建设目标
        4.5.2 建设原则
        4.5.3 商业模式
        4.5.4 建设内容
5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
    5.1 企业流程再造
        5.1.1 企业流程再造基本理论
        5.1.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原则与目标
    5.2 企业文化
        5.2.1 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
        5.2.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需要先进企业文化
        5.2.3 如何营造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图书发行企业文化
    5.3 IT规划
        5.3.1 IT规划内涵、作用和功能
        5.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必要性
        5.3.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存在的问题
        5.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实施原则
    5.4 行业标准化
        5.4.1 标准化内涵与意义
        5.4.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必要性
        5.4.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现状与问题
        5.4.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方法与策略
    5.5 宏观外部环境
        5.5.1 优化出版业管理体系
        5.5.2 健全有关出版法律法规
        5.5.3 推进图书发行产业信息化
        5.5.4 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政策研究与扶持
        5.5.5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
        5.5.6 加强图书发行业信息标准建设力度
    5.6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5.6.1 提高企业对信息化认识
        5.6.2 加强对信息技术管理
        5.6.3 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5.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 研究结论与局限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论文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6)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逆向物流理论
    1.2.2 逆向物流网络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图书企业的逆向物流现状
1.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图书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2.1 物流模式现状分析
2.2 图书企业物流模式分类及特点
    2.2.1 征订类图书的典型物流模式
    2.2.2 零售类图书的典型物流模式
    2.2.3 大中盘图书的典型物流模式
2.3 图书企业物流模式对构建逆向物流网络的影响
    2.3.1 征订类图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以分销商为主
    2.3.2 零售类图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以零售商为核心
    2.3.3 大中盘类图书逆向物流网络构建——以专业处理中心为主 3. 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系统博弈分析
3.1 参与主体之间博弈的理论依据
3.2 政府与图书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3.2.1 企业与政府的动态博弈
    3.2.2 政府干预中的竞争企业的动态博弈
3.3 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系统博弈分析
    3.3.1 模型构建
    3.3.2 模型分析
    3.3.3 结论 4. 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4.1 企业逆向物流网络
    4.1.1 逆向物流网络的功能分析
    4.1.2 逆向物流网络的类型及结构特征
    4.1.3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考虑因素
4.2 图书企业自营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4.2.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4.2.2 符号定义
    4.2.3 模型建立
    4.2.4 模型求解
    4.2.5 模型应用
4.3 图书企业联营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4.3.1 问题描述
    4.3.2 模型建立
    4.3.3 数值算例
4.4 图书企业外包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4.4.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4.4.2 符号定义
    4.4.3 模型建立
    4.4.4 模型应用 5. 重点图书正逆集成物流网络规划设计
5.1 问题描述
5.2 模型构建
    5.2.1 假设
    5.2.2 参数设置
    5.2.3. 建立模型
5.3 模型应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程序 致谢

(7)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0)我国出版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出版物流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1.1 出版物流的概念
    1.2 出版物流的性质与作用
2 连锁经营与出版物流研究
    2.1 出版连锁经营与物流的关系研究
    2.2 当前我国出版连锁经营中的“瓶颈”之一:物流配送和物流体系滞后
    2.3 我国出版连锁经营中的物流解决方案
3 出版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
    3.1 出版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意义与现状研究
    3.2 出版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内容研究
4 出版业第三方物流研究
5 电子商务与出版物流研究
6 出版物流战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四、推进连锁经营 加快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思维下的实体书店运营模式研究[D]. 安梦钰.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基于协同理论的出版供应链管理研究[D]. 何国军. 武汉大学, 2014(06)
  • [3]我国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 秦洁雯. 武汉大学, 2014(06)
  • [4]中国实体书店业态转型研究 ——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D]. 杨璐. 山东大学, 2012(02)
  • [5]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邹国彪. 武汉大学, 2011(04)
  • [6]图书企业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 蒋友灯.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7]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J]. 章宏伟. 编辑之友, 2008(06)
  • [8]解读《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透析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重点(上)[J]. 钟楚. 中国出版, 2007(03)
  • [9]开动高效出版物流通体系的引擎[N]. 章红雨.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7
  • [10]我国出版物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J]. 张美娟. 出版科学, 2006(06)

标签:;  ;  ;  ;  ;  

推进连锁经营,加快现代出版流通体系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