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的意义——池莉作品及评论解读

世俗生活的意义——池莉作品及评论解读

一、世俗生活的意义——对池莉作品及其评论的一种读解(论文文献综述)

吴杨柳[1](2017)在《论池莉市民小说的世俗化》文中研究说明池莉是我国新时期文学领域内的着名女作家,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池莉的文学作品中最明显的特色是非常贴近生活实际,尤其是她笔下刻画的人物非常符合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她的小说通过对广大民众生活悲欢离合的描述,向广大读者展现出各类人物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池莉的写作宗旨就是为国内普通市民而写的,多年来,她为人们贡献出一部部优秀的小说作品。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池莉在上世纪末期创作了三部对其写作生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并通过对世俗百态和现实冷暖的关注,向读者展示出不同阶层的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他们百折不挠的处世精神。在国内文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池莉的写作风格日益完善并逐渐深化,最终形成极具个性化特色的艺术风范,其作品日益得到国内广大民众的喜爱与追捧。这篇论文主要分析池莉作品的文化背景及其世俗化的各种表现,分析其作品世俗化特点产生的原因,并探析池莉写作的市民情怀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陈子琳[2](2014)在《池莉小说人物关系论》文中提出池莉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名优秀女作家,也是“新写实小说”作家的重要代表。她涉足文坛三十余年,着有《烦恼人生》、《有了快感你就喊》、《冰与火的缠绵》、《她的城》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纵观池莉的文学作品,其展现出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愈加丰满。这些变化与作家自身阅历的增加紧密相连,也蕴含了池莉对于生命价值与生存本身的不断探究与思考。文坛对于池莉的研究从未断过,文献数量亦是庞大,但角度略显单一,从众者甚多。本文在细致分析具体作品的基础上,力图深入挖掘其小说内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并以此做为研究线索,结合作家本人的生活经验、时代风气以及创作意识,探讨这些人物关系中所显现的特点,探究池莉小说的内在社会价值。文章共设有绪论、正文、结语三大块。绪论部分以文献综述,研究线索和论文框架为构建。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家庭伦理关系出发,以“缺席”的父母和“出走”的孩子为研究重点,探讨池莉作品中父母与子女间独特的亲情关系。第二章以性别进行角色划分,思考作家笔下人物之间或是结盟或是对抗的男女关系,循着“杀妻”至“杀夫”的情节演变脉络发现池莉创作思想中女性意识的苏醒。第三章则是在知识分子与小市民人物形象的对比中,观照出池莉对于市民精神的极大推崇,二者之间的鸿沟也被作家以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消解不见。在结语部分,文章将总结池莉对于新写实小说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并指正出论文的不足。

吕峨[3](2008)在《池莉作品的美学内涵》文中研究表明从成名作《烦恼人生》到新作品《所以》,池莉以平民视角开创了"新写实小说"的先河,她的文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抛开社会责任上高大全的人生意义,而展现的是赤裸裸的人们生活的实际内容。本文尝试从池莉作品的平民叙述立场和女性意识的逐步深刻来阐述其美学意义。

赵丹丹[4](2007)在《论池莉婚恋小说创作的演变流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是一道绵长而独特的风景线。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以其独有的视角选择了把当代人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作为反映人生存现状的切入点。而她本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婚恋观却与以往的作家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古往今来,有多少作家都在歌颂爱情的美好和婚姻的甜蜜,倡导神话一样的婚姻与爱情。可是池莉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写爱情和婚姻,不是描摹婚恋的美好,相反,她却是主张“不谈爱情”。婚姻也只是重在双方的理解、互帮互助。而且还通过她的一系列小说,来消解爱情的神话。为现实的普通人的爱情婚姻生活正名。写普通的人生活,写普通人的事,在她那里,让我们看到了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众生相。由于池莉在婚恋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理解,所以引起很多作家的评论。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是中性写作,有人认为她是零度情感。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按照时间的流程,对池莉的婚恋小说创作的演变做了一个归纳,归纳出其独特的婚恋爱情观,以及透过她的婚恋观,我们所看到的她所追寻的真正意义上的婚恋生活。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概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综合概括了正文的内容。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写了池莉的婚恋小说的演变历程和分析,分为四章。第一章、初入文坛,美好浪漫;第二章、原味婚姻,烦恼人生;第三章、女权突起,自立自强;第四章、化蛹为蝶,理想之爱;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归纳和强调了池莉在婚恋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意义。

周立冬[5](2005)在《走向市场的池莉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文学也逐渐市场化。 文学市场化使得一直或承担着社会、政治、历史责任,或与人类心灵、精神、思想相关的文学作品变为普通的商品,作家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也相应的变成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文学究竟是要面对心灵与责任还是要面对市场与金钱的困惑油然而生。 笔者以为,池莉的小说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范例,本文拟以池莉作为切入点,从写作与传播两个角度对其小说创作做具体阐述,用以探寻其市场化运作的成功途径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力求以此获取些许启发。 池莉在小说写作方面无论就文本内容、叙事策略还是价值立场而言都透着明显的商业文化印记,其在文学传播方面对宣传炒作手段的传神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的准确选择也都显示出明确的商业目的。 在专业评论者对池莉尖锐而激烈的批评中,笔者以为池莉写作的市场化、作品的商品化并不必然带来文学精神的失落与文学价值的丧失。相反,通过对小说市场的不断探索与追求,她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商品文学审美模式,并以此而显示出一种新的文学精神与价值。 文学既要面对心灵也要面对市场,池莉要做的是让其小说的商品性与文学性更完美深入的结合,我想,这也是市场化条件下,所有愿意与市场保持亲密关系的文学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孙文宪[6](2003)在《世俗生活的意义——对池莉作品及其评论的一种读解》文中研究指明在池莉作品的评价上,专业批评与普通读者的分歧源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对专业批评的影响,使批评忽略了大众文学的特殊意义。这种意义首先在于大众文学对“平民性”的表现,其次是大众文学改变了把平民百姓的世俗人生作为“他者”来叙述的精英文化的审美模式。大众文学的出现暴露了我们的批评缺乏面对新的文学现实的理论和能力;巴赫金的“杂语”理论为大众文学克服自身的叙事弱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世俗生活的意义——对池莉作品及其评论的一种读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俗生活的意义——对池莉作品及其评论的一种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池莉市民小说的世俗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池莉市民小说的世俗百态
    (一)崇高消解的市民形象
    (二)欲望化的情爱叙事
    (三)贪图享乐的物质人生
第二章 池莉市民小说的叙述特点
    (一)限制性的叙述视角
    (二)形而下的叙述态度
    (三)通俗化的叙述语言
    (四)写实的叙述结构
第三章 池莉市民小说的生成原因
    (一)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坦率的文学态度
    (三)武汉文化的渗透
    (四)商品经济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池莉小说人物关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线索
    三、 论文框架
第一章 家庭伦理关系
    第一节 父母“缺席”
        1. 父亲:“失语”
        2. 母亲:“未到场”
    第二节 孩子“出走”
        1. 因羁绊逃遁
        2. 由无爱脱离
    第三节 “追寻”及其意义
        1. 历史变革催生“新孩子”
        2. 时代潮流引爆新旧冲突
第二章 性别男女关系
    第一节 两个男人的恨与仇
        1. 隐性冲突
        2. 显性冲突
    第二节 三个女人的温暖城
        1. 礼赞女性
        2. 同性之城
    第三节 男女情爱下的杀妻与杀夫
        1. 男女关系的极端表现
        2. 激进的代价
第三章 社会角色关系
    第一节 精英阶层卸去光环
        1. 英雄主义消逝
        2. 启蒙地位失落
        3. 批判分寸失当
    第二节 凡俗英雄挑起重任
        1. 平民世界的光芒
        2. 小市民的大智慧
        3. 批判与赞扬的双重立场
    第三节 精英与市民的对立融合
        1. 精英与市民的交锋
        2. 精英与市民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4)论池莉婚恋小说创作的演变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初入文坛,美好浪漫
    (一) 初入文坛,美好浪漫
    (二) 温和慨叹,梦难实现
第二章 原味婚姻,烦恼人生
    (一) 独特的“爱情观”
    (二) 独特的“婚姻观”
第三章 角色置换,女权突起
    (一) 角色置换,爱恨张显
    (二) 女权突起,自立自强
第四章 化蛹为蝶,理想之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走向市场的池莉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市场化写作
    第一节 迎合市场期待的文本内容
    第二节 与读者共鸣的价值立场
    第三节 市场化的叙事策略
第三章 市场化运作
    第一节 宣传炒作与利润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利润增殖与渠道建设
第四章 池莉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世俗生活的意义——对池莉作品及其评论的一种读解(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池莉市民小说的世俗化[D]. 吴杨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7(01)
  • [2]池莉小说人物关系论[D]. 陈子琳. 苏州大学, 2014(01)
  • [3]池莉作品的美学内涵[J]. 吕峨. 职大学报, 2008(04)
  • [4]论池莉婚恋小说创作的演变流程[D]. 赵丹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5]走向市场的池莉小说[D]. 周立冬. 安徽大学, 2005(03)
  • [6]世俗生活的意义——对池莉作品及其评论的一种读解[J]. 孙文宪.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6)

标签:;  ;  ;  

世俗生活的意义——池莉作品及评论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