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题回顾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历史课题回顾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一、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1](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文中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培养新课程的目标应当适合现代化与时代要求,让学生初步具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环境意识和人文素养。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恰与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思想不谋而合。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包括四个方面:(1)意义学习是“完整的人”的学习方式;(2)学生是学习的中心;(3)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习;(4)认知与情感不可或缺。这四个方面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践与理论依据。本文意在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深度理解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探索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是有待初中历史教师思考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标题为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并阐明了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标题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首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展开调查,采取了多种调查方式,主要是以A中学为例开展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调查的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不同类型教师的同课观摩,加上典型案例的展示。通过对数据以及材料的整理、分析与总结,最终得到调查分析的结果,从而发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标题为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与典型案例分析。笔者根据第二章的调查结果,结合第一章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提出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第四章标题为本章主要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戊戌变法”两次课例进行具体说明。

杨绪峰[2](2020)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力学复习策略研究 ——以“浮力”为例》文中指出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系统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特别是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后,物理课程作为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力学知识是八年级物理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初中生第一次学习的系统性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中学教师物理核心素养的观念逐渐加强,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进行以考试为导向的初中综合复习时,大多数仍然采用原有的复习方法,教师反复强调知识内容,学生机械性的做题,这样的过程往往难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物理观念,也很难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而且实验的缺失更是让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人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近几年中考试题,走访调查有经验一线教师,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沟通,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人教版物理教材“浮力”章节为例,提出了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若干复习策略。复习策略倡导在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时间计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总结等内容。在复习过程中主要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学生完整的物理观念,通过组织观察分析生活中新鲜事物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形成,以物理实验为载体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并在上述过程中传达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人在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2020级7班进行新的复习策略实践后,对比同年级同类型5班,利用数学统计和访谈的方法,对比前后学生成绩和反馈情况,表明上述复习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复习成效、激发学生热情,促使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强化科学思维,提升探究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责任与态度。

崔贝贝[3](2019)在《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的高中主题教学研究 ——以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行新课改以来,历史课程的改革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为了学科的长足发展,各教育工作者仍不断尝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历史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优化历史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的研究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历史教学的方式,对促进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有较强的现实价值。笔者以此为出发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为切入点,结合历史教学内容中郑和下西洋的内容,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对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的高中主题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并从三个部分具体论述。第一部分对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的意涵阐述。在这部分内容中,笔者从其依据、内容和特征三点来详细地论述,依据内容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出发,结合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科学理论和现实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和教师的状况以及高考新形势等论述论题依据;在内容部分对历史课程的四类资源介绍资源的整合内容,并论述了高中主题教学的特征,主要是系统性、灵活性、创新性和突出主体性,明确了其对改进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和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价值。第二部分是对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的个案研究,结合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教学内容,并做出了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对比分析,突出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特征,从课堂实践角度去探讨该教学方式的运用,并提出具体四个实施步骤: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整合历史课程资源,设立主题教学、教学实施的学业评价与教学评价。第三部分是对其研究后的反思。个案的实践研究是为了更好促进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笔者在这一部分从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原则、对各类资源的反思、当前主题教学的面临的问题以及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这四个方面论述,并具体从课前做好预设、课中关注课堂信息和课后重视反思三个方面提出教学实施建议。从实践过程出发,探究该教学方式的优点与不足,以期为中学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许燕彬[4](2019)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顺应时代新的需要和国际新的教育趋势,中国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新的教育要求,确定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认知能力作为四大关键能力之首,是一项包含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的综合能力,是各阶段、各学科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要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以适应未来终身发展需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明确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归纳概括,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认知能力”进行界定,以教育心理学的四个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和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践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了解高中生历史认知能力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原则与建议,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入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较为系统地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历史认知能力的具体对策。首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通过设置问题链、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组织辩论赛三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最后,在教学实施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划分不同认知水平的评价标准并采用多元的的评价方法。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历史认知能力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促进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陈慈[5](2019)在《专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九上)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目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的不相适应性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专题式教学方式正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常用的一种模式,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思政课教学中,解决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获得感,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当前初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此,笔者对专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九上)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专题式教学模式设计及实施,针对实践成效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以期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和发展。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重点对论文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明本文的相关理论支撑,并从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困境和学生需求四个方面分析专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阐述专题式教学要秉持的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教学要求,提出《道德与法治》(九上)专题式教学的实施要求和模式设计,并专门以“依法治国,民主法治之路”专题为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第四部分采用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专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九上)实践中的情况进行说明,总结专题式教学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具体包括:第一,达到了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教学目的;第二,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第三,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是教学组织整合难度大、对教师队伍素质要求高、实践教学条件受限,同时也存在着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笔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上述困难和问题进行原因探析,并结合课程改革现状,对如何加强《道德与法治》(九上)专题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要重构课程教学资源;二是完善专题式教学管理体系;三是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四是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张阳[6](2019)在《高三历史复习中高考模拟题的选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如今,高考渗透进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家庭,被每一个家庭视为事关子女前途命运的重要转折点。高考有助于国家选拔人才,推动社会流动。在紧张沉重的高中全面复习、备战高考的阶段,教师依旧担负着双重任务,在各自学科方面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过程中,存在选用大量高考模拟题作为训练素材的现象。虽然也能为高考复习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但是历史教师选用模拟题的方法不当的话,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导致高考复习成效不高。本文以作者在高三历史复习中选用模拟题产生的问题出发,分析当前高三历史复习中选用模拟题的现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明确高考历史模拟题在高三复习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进而寻找和分析高三历史复习中选用模拟题的典型案例,探索高三历史复习中选取和使用模拟题的策略。从兼顾学生能力提升、减轻学生负担以及应对高考出发,在选取高考历史模拟题时,应当力求选用新材料、新内容的试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类整理,同时还需注意控制模拟题的数量,根据高三复习的不同阶段,选择恰当的时机;在使用高考历史模拟题时,应当运用模拟题中的材料来创设更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以感性的方法赏析试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高三历史高考复习应当以能力促高考,模拟题的使用也仅仅只是众多高考复习方法中的一种。

刘庆[7](2010)在《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 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资本,因为国务院在批准文件中指出:“青岛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明代中叶为防止倭寇侵袭,设浮山防御千户所。鸦片战争后,设总镇衙门。1897年后,曾被德、日、美列强先后占领。现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欧式、日式建筑”。不仅如此,青岛地区更有一段古老的历史。即墨市金口镇北阡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代,就有东夷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东夷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比较早的进入了文明社会,建立了早期国家,晚期则发展出辉煌的齐鲁文化。直至近代,青岛地区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其它地区如影随形,同步而行。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形态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灾难。在大拆大建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乃至历史城区遭受到毁灭性的建设性破坏,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带来城市形态的巨大改观,而且意味着城市文脉的泯灭,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消失。不仅如此,青岛市郊的古文化遗址同样在经济发展中未能幸免于难,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正在处处围剿古遗址仅有的一点点容身之地。同时多种发展迹象也在表明,现在的青岛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深度的功能开发。而功能开发离不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北区如火如荼的特色街建设即是明证。一个依靠文化生存、发展的城市是有希望、有个性的城市。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明显的今天,经济发达的背后有文化的有力支撑;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蕴含着蓬勃的经济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水乳交融,而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文化的品位和文化厚度强有力的体现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之间的矛盾,这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是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破解的难题。本文针对古老的青岛地区和年轻的青岛城市所各自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分为青岛老城区文化遗产和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两大部分内容。其中,青岛老城区又分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三小部分。第一章为导论。在界定文化遗产的定义基础之上,厘清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和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接着讲清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在深入剖析国内外颇为流行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论之后,阐述了青岛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第二章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说明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然后针对性提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并对相对落后于海滨旅游的历史建筑旅游如何发展提出建议,尤其注重对当今遗产热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同时对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展开针对性研究,最后以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为案例,深入考察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第三章为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在阐述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对策,最后以为世人所瞩目的中山路街区复兴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第四章为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建筑、规划等角度具体分析青岛城市的特色,然后阐述在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与失误,同时涉及如何在城市色彩、整体高度、交通、标志性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针对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保护提出具体建议。第五章为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阐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意义,然后对青岛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突出针对性建议,最后以琅琊台遗址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在结语部分,论文提出全文的结论。它们是:1.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秉承整体性保护理念;2.青岛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尚有待于改进;3.胶州湾的保护是当前青岛城市发展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4.对于青岛地区的古遗址而言,目前首要的工作是保护,然后方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如此谋篇布局主要依据以下的思路:论文的第一部分导论为整篇论文的铺垫:历史城市的保护一向讲究“点”(历史建筑)、“线”(历史街区)、“面”(历史城区)的有机结合。历史建筑犹如一颗颗珍珠(点)错落有致的散落在老城区之中,它们是历史城市保护的最基本元素,所以论文的第二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历史街区(线)则由建筑围合而来,历史建筑是历史街区极为重要的构成要件,历史街区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条件,二者可谓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所以论文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延续问题;数十条历史街区(线)的有机交合最终构成了老城区(面),而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实在是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绵延的大环境,意义可谓重大,所以论文的第四部分集中研究青岛老城区的整体保护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其原因有二:其一,田野文物本身就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二,这是青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方面深刻体认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不单单再是孤零零的古遗址保护问题,而是具有了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老城区保护的密切关联性。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就由老城区走到了城外,走到了大青岛(涵盖青岛地区七区五县的地理范围)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论文的创新之处是:1.论文首次归纳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构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体系的多重因素。2.论文首次全面分析了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化建议。3.论文首次以斯泰尔圣言会会馆为案例,较为全面地探究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4.论文首次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青岛地区的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状况,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丁永华[8](2008)在《试论中学历史专题式教学》文中研究指明中学历史专题式教学是近年来历史教学改革在教学策略方面的一大进步。传统历史专题教学主要运用于高三历史复习课,是对旧教材中已学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的重新整合,是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和再提高。而2004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教材(新教材)则改变了原有的通史体例,采取专题体例和中外合编的方式,建立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某一历史专题,并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从传统专题式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专题模块及其教材、新课程下专题式教学的把握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以抛砖引玉。中学历史专题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需要中学历史界同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如此,方能推动历史教改向素质教育纵深方向发展。

娄咩君[9](2003)在《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是专题复习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策略思想、策略界定、策略依据、操作要点四个维度,探讨学生主体性作用在专题复习中的重要性。

二、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概述
    第一节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概述
        一、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运用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概述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特点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第三节 意义学习理论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有利于认知与情感的融合
        四、有利于促进左右脑共同运用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情况说明
        三、中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四、教师访谈情况及分析
        五、同课观摩情况及分析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动机不强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方法、策略以及迁移应用能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综合、评价和强化不足
第三章 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原则
        一、认知和情感合一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
        三、师生关系的融洽
    第二节 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发学习动机策略
        二、历史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历史课堂自我评价策略
第四章 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案例设计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案例设计
    第二节 戊戌变法一课案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力学复习策略研究 ——以“浮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实施路径与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文献调查与结果分析
    2.1 中外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概述
    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3 初中力学复习的依据及目标
    3.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初中力学教学的要求
    3.2 中考对初中力学的要求
    3.3 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重庆中考试卷力学试题评析
    3.4 对力学复习策略的启示
4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现状与分析
    4.1 教师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4.2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
    4.3 对力学复习策略的启示
5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力学复习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5.1 初中力学复习策略的原则
    5.2 初中力学复习策略的实施设计案例——以浮力为例
    5.3 初中力学复习策略实践过程及结果
6 结论和思考
    6.1 结论
    6.2 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师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附录3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4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5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与物理核心素养的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6 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展示
致谢

(3)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的高中主题教学研究 ——以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
        1.2.1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
        1.2.2 历史课程中主题教学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之意涵
    2.1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之依据
        2.1.1 理论依据
        2.1.2 现实依据
    2.2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之内容
        2.2.1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内容
        2.2.2 历史主题教学的内容
    2.3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主题教学之特征
        2.3.1 系统性
        2.3.2 灵活性
        2.3.3 创新性
        2.3.4 突出主体性
3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的个案分析
    3.1 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1.1 了解培养目标
        3.1.2 明析课程目标
    3.2 分析教学内容
        3.2.1 高中历史中新航路开辟的内容分析
        3.2.2 郑和下西洋的内容分析
        3.2.3 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对比分析
    3.3 整合历史课程资源,设立主题教学
        3.3.1 搜集、整合课程资源
        3.3.2 教学主题的确立
        3.3.3 教学主题的呈现
    3.4 教学实施的学业评价与教学评价
        3.4.1 学生学业评价
        3.4.2 教师教学评价
4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高中主题教学的反思
    4.1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4.2 主题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4.3 实践后对各类资源的反思
        4.3.1 文本资源整合的反思
        4.3.2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反思
        4.3.3 校外课程资源整合的反思
        4.3.4 教师资源整合的反思
    4.4 当前历史主题教学面临的问题
        4.4.1 推广面临困难
        4.4.2 适用范围有限
        4.4.3 对师生有较高要求
    4.5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4.5.1 课前做好教学预设
        4.5.2 课中关注课堂反馈信息
        4.5.3 课后重视反思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认知能力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论述
        一、认知能力
        二、核心素养中的认知能力
        三、历史学科中的认知能力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四、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第二章 高中生历史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和内容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三、调查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原则与建议
    第一节 认知能力培养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的整体性原则
        二、培养对象的主体性原则
        三、培养方法的多元化原则
        四、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原则
    第二节 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一、将认知能力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
        二、根据细化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三、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第三节 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设置问题链以培养独立思考与逻辑推理能力
        二、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以培养信息加工与学会学习能力
        三、组织辩论赛以培养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
    第四节 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
        一、依据认知差异,设定不同水平的评价指标
        二、重视学生的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专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九上)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述
    一、专题式教学的内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专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三、专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二)有助于坚持教学以人为本
        (三)有助于破解传统教学困境
        (四)有助于增强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二章 《道德与法治》(九上)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要求及模式设计
    一、《道德与法治》(九上)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要求
        (一)基本原则
        (二)目标要求
        (三)教学要求
    二、《道德与法治》(九上)课专题式教学的模式设计
        (一)教学专题设计
        (二)课内实践设计
        (三)课程考核设计
    三、“依法治国,民主法治之路”专题示例设计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布置
第三章 《道德与法治》(九上)专题式教学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选点和对象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二、《道德与法治》(九上)课专题式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效
        (一)达到了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教学目的
        (二)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
        (三)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道德与法治》(九上)专题式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学实施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道德与法治》(九上)专题式教学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政课课程资源不易整合
        (二)思政课建设推进不够
        (三)教师专业素质相对不高
        (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第四章 提升《道德与法治》(九上)课专题式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资源
        (一)开发课程资源服务于专题式教学
        (二)整合课程资源服务于专题式教学
    二、完善课程管理体系
        (一)提高对专题式教学的重视
        (二)合理安排授课课时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三、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一)引进中学思政课专业教师
        (二)加强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和培训
        (三)开展中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和研讨
    四、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一)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二)扩大学生知识储备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高三历史复习中高考模拟题的选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1.高三历史复习课
        2.高考模拟题
    (五)研究综述
        1.对高考命题的研究
        2.对高三历史复习课的研究
二、高三历史复习课模拟题选用的分析
    (一)M中学高三年级选用高考历史模拟题的现状分析
        1.高考历史模拟题的来源
        2.高考历史模拟试题的选取
        3.高考历史模拟题的使用
        4.存在的问题
    (二)选用模拟题的趋向
        1.选用材料丰富新颖,内容形式多样
        2.选用史学前沿动态、时事政治,紧密联系当下
        3.可以进行专题训练、专项能力训练、变式训练
        4.可依照学生能力进行分层训练
三、高三历史复习课选用模拟题的课堂案例分析
    (一)案例选择依据和方法
    (二)试卷讲评课选用模拟题的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
        2.案例描述
        3.案例分析
    (三)复习课中选用模拟题的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
        2.案例描述
        3.案例分析
四、高三历史复习选用模拟题的策略
    (一)选取模拟题的策略
        1.求新
        2.适度
        3.分层
        4.适时
    (二)使用模拟题的策略
        1.运用新材料,步入新情境
        2.把握历史观,注重科学性
        3.培养探究欲,保证开放性
        4.感性评习题,提升写作力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教师访谈记录
致谢

(7)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历程
    第二节 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成果
    第三节 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
    第四节 青岛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
第二章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一节 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
    第二节 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三节 青岛历史建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第四节 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五节 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
    第六节 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
第三章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第一节 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
    第二节 青岛历史街区的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
    第三节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对策研究
    第四节 中山路历史街区复兴研究
第四章 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特色
    第二节 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
    第三节 老城区整体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研究
    第四节 对胶州湾的保护
第五章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
    第一节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的意义
    第二节 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对策研究
    第三节 青岛古遗址利用对策研究
    第四节 琅琊台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试论中学历史专题式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传统专题式历史教学摭谈
    (一) 专题复习的类型、方法
    (二) 复习课的专题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专题模块及教材解析
    (一) 新教材历史专题模块的编排特点
    (二) 对新教材专题模块的分析和理解
四、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专题式教学的把握及其它
    (一)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二)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专题式教学的把握
    (三) 新教材历史专题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9)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制定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专题复习教学策略
    (一)策略思想。
    (二)策略界定。
    (三)策略依据。
    (四)操作要点。
三、几点思考

四、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罗杰斯意义学习理论为视角[D]. 张媛. 扬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力学复习策略研究 ——以“浮力”为例[D]. 杨绪峰. 西南大学, 2020(05)
  • [3]历史课程资源整合视野下的高中主题教学研究 ——以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为例[D]. 崔贝贝.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高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D]. 许燕彬.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专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九上)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陈慈.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高三历史复习中高考模拟题的选用策略研究[D]. 张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刘庆. 山东大学, 2010(09)
  • [8]试论中学历史专题式教学[D]. 丁永华. 苏州大学, 2008(04)
  • [9]历史专题复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 娄咩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3(S1)

标签:;  ;  ;  ;  ;  

历史课题回顾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