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阮青山,葛舒瑶[1](2021)在《3S技术在乡村振兴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即3S技术)构建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体系,能够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基于3S技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进而分析了现有土地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通过土地资源规划促进乡村振兴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阮青山,葛舒瑶[2](2021)在《3S技术在乡村振兴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即3S技术)构建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体系,能够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基于3S技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进而分析了现有土地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通过土地资源规划促进乡村振兴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郑雪,孙易吟[3](2021)在《3S技术融入现代城市规划的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城市规划中,3S技术极为关键,能够强化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成效。论文着重探析3S技术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基于城市规划工作案例进行3S技术的实际应用探析,希望能够为城市现代化规划、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乔福傲[4](2021)在《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及其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以陆海空系统功能达到理想状态为目标,对各类空间开发保护行为进行综合调控的过程。21世纪,海洋是中国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从海洋大国加快走向海洋强国是中国全面推进海洋事业战略的最终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与向海发展的背景下,沿海城市加速了由陆地中心向海洋中心建设的空间发展过程,深圳更是将自身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国内率先开展海岸带地区保护与规划研究。海岸带地区作为沿海城市陆海空间交互的核心介质,将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与主力军。通过梳理国内外海岸带地区的整体研究历程,加强对新技术、新研究方法的探究,系统的分析了海岸带空间发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理论。3S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地理信息处理与空间分析手段在国际生态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P-S-R概念模型被诸多学者用于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中,所以本文采用3S技术对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P-S-R概念模型建立海岸带空间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为海岸带陆海空间统筹发展探寻新的思路。与传统方法相比,3S技术通过信息进行采集、定位与分析,能够对海岸带空间介质的转移进行量化分析,本文通过3S技术对深圳湾海岸带近38年的七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研究,确定了填海造陆是深圳湾海岸带岸线空间特征转变的主要动因与人工岸线比例过高降低了海岸线未来的空间发展潜力;海岸带用地空间表现特征为土地转移量大,发展集中性强,然而土地开发密度过高牺牲了海岸带用地布局的多样性与公共空间的丰富性;湿地景观格局呈现景观多样性变低,均匀度下降,景观破碎化发展趋势。利用P-S-R概念模型建立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量化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时的计算海岸带空间发展系数,确定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的生态底线,建立可即时监控的海岸带生态荷载数据平台,据此判断现阶段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系数高于生态底线值,不利于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可持续发展。以深圳湾海岸带为例构建国土空间海岸带陆海统筹管理办法,强化3S技术与P-S-R概念模型的应用,能够对未来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建设与发展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使海岸带空间规划进入数据技术时代,能够更为有效与长远的保护海岸带陆海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彭梅琳[5](2019)在《基于3S技术的江苏“团”区域乡村绿道规划研究 ——以姜堰区特色田园乡村绿道规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以单一村落为范围的乡村发展模式难以解决乡村生态系统退化,公共服务设施短缺,乡村文化没落等宏观问题。在此背景下,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出以“团”区域为单位,覆盖3个左右相对集聚的村庄,重点关注试点村庄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研究,以利于形成空间连绵、整体示范效应明显的区域。而绿道的连通性与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了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有利于落实多村联动发展中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本文以“团”区域空间范围内的乡村绿道规划为研究对象,从绿道发展历程与规划方法入手,总结了现有绿道的相关规划理论;以针对乡村地区绿道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团”区域范围内的乡村绿道特征属性及规划方法;以泰州市姜堰区“团”区域为目标空间,展开了景观特征评估的应用研究,并基于景观特征评估提出了“团”区域乡村绿道的规划策略;结合规划策略,提出了“团”区域乡村绿道构建流程,并展开了绿道资源评价模型与构建方法的应用研究,最后确定了目标区域的绿道网络结构。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先对现有绿道规划方法及技术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得出绿道网络构建的规划范式,即“现状调查-要素评价-空间布局规划-网络结构优化”的模式。并进一步以乡村绿道规划和3S技术应用为主题,总结了其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2.借鉴了英国景观特征评估的方法,通过资料搜集,田野调查等方式对泰州市姜堰区“团”区域的乡村景观进行了特征描述与价值判断,并根据研究区域特点对评估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然后与绿道核心功能进行耦合分析,从而得到基于生态功能的主动保护型策略与基于旅游服务功能的机遇共享型策略,为我国乡村景观特征评估及绿道规划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3.通过对绿道相关的权威评价体系进行筛选,制定了乡村绿道资源分析的初步框架。然后以场地景观特征和“团”区域绿道规划策略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绿道的节点、廊道、以及成本面的适宜性分析过程,分别构建了数据容易获取,且代表性较高的6个指标框架,为乡村绿道影响要素的评价提供了参考。4.通过适宜性评价与最小阻力模型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团”区域空间范围内的乡村绿道构建,并将不同方法生成的绿道路径以及不同类型的绿道路径进行对比分析,识别了各类绿道的差异。最后从路径的空间距离,交叉点,廊道分布密度等方面,进行绿道的整合,得到最终的绿道网络布局。为乡村绿道规划层面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姚新涛[6](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郑颖[7](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开展,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对改善环境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自2005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后,城市湿地公园开始逐渐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各地陆续涌现出建设热潮。但由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起步较晚,且多基于定性的分析,往往忽略动态变化及人为干扰因子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用于指导规划设计工作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运用3S技术,构建针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体系,以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设置参照组,针对性的提出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与景观格局两个方面出发,对相关概念和研究基础进行了梳理与研习,总结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归纳出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指标及技术手段。其次,构建了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体系,明确了体系构建的目的与内容,同时建立了两个子体系,包括景观分类体系与景观格局演变指标体系,确定本次研究的方法论。本次研究以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为实验组(尚未完成开发建设),以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为参照组(已完成开发建设)。依据相关规范,建立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类体系,并运用3S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1995年、2005年、2015年、2018年四个时段进行景观分类,同时对结果进行检验和校正。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类型转化与景观尺度水平、斑块类型尺度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同时将斑块尺度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因子进行相关度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量化分析结果和建设现状,有针对性的从不同湿地景观、不同人为干扰因子两个方向提出对实验组阿勒锦岛的规划设计策略,同时为今后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刘明艳[8](2017)在《基于GIS/RS北京市林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林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对我国林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利用RS与GIS作为研究的技术手段,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分类统计:至2016年,北京市平原区林地(成林)面积1643.10 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24.60%,山区林地面积8444.79 km2,占山区总面积的86.75%。未来5年山区林地发展以林地保护为主;平原区林地需求量为360.38 km2。以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以费用、覆盖率、农地红线、碳吸排平衡为约束条件,建立最优线性规划模型,结合造林成本系数矩阵与固碳效益系数矩阵,得到北京市2016-2020年林地利用规划模型为:maxG=448.39X1 1+561.43X12+517.24X13+159.92X14+433.05X21+542.23X22+499.55154.45X23+555.25X24+695.23X31+640.51X32+198.03X33+X34+343.62X41+430.26X42+396.39X43+122.56X44+607.04X51+760.09X52+700.26X53+216.51X54,经费约束:∑i=1n∑j=1m VijXij≤5519500;覆盖率增长约束:∑i=1nXi/S≥30%;基本农地约束:X4j≤299.47;碳吸排平衡约束:∑i=1n Xi≥997.27。使用Lingo软件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客观值为159545.73。规划结果为:2016-2020年北京市平原区有效率利用的林地面积预计新增360.38 km2,达到2027.15 km2。林地规划方案为:农地转化为林地262.37 km2,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76.63 km2;现有林地中迹地、未成林地、宜林地均未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因此将其规划为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不同林分类型中,新增阔叶林面积最大,为147.85 km2,混交林次之,为132.81 km2,针叶林和灌木林较少,均为39.86 km2。以缓解道路污染为目标,利空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北京市林地利用布局的初步规划结果。

付晖[9](2015)在《基于3S技术的城市绿地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海口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和创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可供城市绿化的空间越来越少,如何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内,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绿地系统,使绿地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实现城市可持续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绿地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合理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通常采用统计估算或人为估算的方法,对于客观准确的评价绿地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和适宜性评价理论为指导,运用3S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建立城市绿地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定量评价体系,并对城市绿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与研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海口市绿地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绿地适宜性评价,提出绿地建设的优化策略。力求丰富和完善基于3S技术的城市绿地综合评价体系及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绿地分类的城市绿地结构分析论文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2010年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遥感影像处理软件ARCGIS,建立城市绿地信息数据库,增强了数据收集的便捷性和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在数据库支持下,分别按绿地功能、绿地斑块规模和绿地形态对城市绿地进行分类,并对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不同的绿地景观分类下对城市绿地的构成分析和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城市综合绿化现状。结果表明:海口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整体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系统不完善;各行政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龙华区绿地构成和空间结构基本合理,美兰区公园绿地不足,绿地破碎化严重,琼山区缺少廊道绿地和公园绿地,秀英区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2)城市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定量评价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筛选出使用频度高的74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最终确定21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起城市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定量评价体系,包括绿地基本数量特征、绿地结构、绿地功能和绿地景观四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评价指标值的计算基于城市绿地信息数据库,使评价体系可以应用于各城市间、各行政区间或特定研究范围下,评价结果更科学,工作效率更高。以海口市为例,对其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绿地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综合评分为0.6,处于第ⅡI级,表明绿地整体建设水平较好,但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各分项评价以绿地景观评价值最高,为0.76,基本数量特征评价值0.61,绿地结构和绿地功能评价分别为0.58和0.52。说明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整体建设水平较好;绿地景观功能发挥较好,景观质量和效果佳;结构和布局较合理;绿地生态和社会功能发挥一般。(3)基于适宜性评价理论的城市绿地适宜性分析选取坡度、高程、土壤、热岛效应、人口密度、交通分布和河流湖泊等10个对绿地建设影响显着的适宜性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在ARCGIS平台下对各因子进行适宜性等级划分和赋值,赋值越高,表明其生态环境越敏感或脆弱,越需要进行绿地建设,绿地适宜性越高。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子加权叠加分析,获取城市绿地适宜性分布等级。以绿地适宜性为为立足点对研究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归纳分析,获得城市绿地最佳布局的方向,对科学合理的布局城市绿地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以海口市为案例,进行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中心城区范围内,不可用地占30.2%,不适宜用地占20.6%,基本适宜用地占29.1%,适宜用地占14.7%,最适宜用地占5.4%,绿地适宜用地主要分布于水域和海域周边、秀英区南部热耗大的工业园区和琼山区南部城市拓展区。(4)海口市绿地优化策略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绿地适宜性布局协同分析,使城市绿地优化奠定于对现状综合评价和用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并在海口市绿地优化中进行应用实践,分别从城市公园体系优化、绿色廊道优化、组团绿地优化、楔形绿地优化和树种优化六个方面提出绿地优化策略。实践表明,3S技术及适宜性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为城市绿化用地科学合理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途径,弥补了传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不足。

卢伟强,宋彦军[10](2015)在《“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文中认为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城市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本文在介绍城市规划和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论述了"3S"技术体系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基于"3S"技术的城市规划理论,推动了传统型城市规划的数字信息化变革和发展,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动态分析能力和指导能力,对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基于"3S"技术的城市规划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3S"技术和城市规划的深入融合,定会对数字城市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

二、“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3S技术在乡村振兴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3S技术概述
2 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
    2.1 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2.2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特点
3 案例应用
4 3S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4.1 数据源误差
    4.2 数据管理
    4.3 人才需求
5 结语

(2)3S技术在乡村振兴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3S技术概述
2 在乡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现状及特点
    2.1 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2.2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特点
3 案例应用
4 3S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4.1 数据源误差
    4.2 数据管理
    4.3 人才需求
5 结语

(3)3S技术融入现代城市规划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在城市现代化规划中应用3S技术
    2.1 GPS技术
    2.2 RS技术
        1)城市空间的布局方面
        2)动态监测城市规划的落实情况
    2.3 GIS技术
3 3S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
    3.1 3S技术综合应用
    3.2 基于城市规划案例阐释3S技术的实际应用
    3.3 3S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
        1)空间数据资料的采集、应用达成了数字化
        2)针对规划数据资料实时统一管理
        3)在网络中发布城市规划成果
        4)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
        5)模拟和预测
        6)执法监察当中的实际应用
4 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4)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及其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海岸带空间发展分析方法研究
        1.2.2 海岸带岸线变迁的研究进展
        1.2.3 海岸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进展
        1.2.4 海岸带湿地景观变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1.2.5 海岸带空间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1.2.6 小结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基于3S技术方法
        1.4.2 海岸带岸线空间分析研究方法
        1.4.3 海岸带用地转移特征研究方法
        1.4.4 海岸带湿地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1.4.5 P-S-R评价模型
    1.5 研究目的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的界定
    2.2 深圳湾海岸带岸线功能分析
        2.2.1 岸线功能定位
        2.2.2 岸线功能分类
    2.3 深圳湾海岸带用地规划塑造
        2.3.1 用地布局
        2.3.2 开放空间
        2.3.3 公共设施
        2.3.4 道路交通
    2.4 深圳湾海岸带湿地景观现状
        2.4.1 海岸带湿地景观布局
        2.4.2 海岸带湿地景观环境
3 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3.1 填海造陆阶段(1980~2005)
        3.1.1 深圳湾填海用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征
        3.1.2 深圳湾海岸带岸线特征
        3.1.3 1980~2018 年深圳湾海岸带岸线及填海面积特征演变过程分析
        3.1.4 深圳湾海岸带填海造陆影响
    3.2 用地转移阶段(2005~2013)
        3.2.1 深圳湾海岸带土地类型变化特征
        3.2.2 土地类型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3.2.3 海岸带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3.2.4 用地多样性与集中性分析
    3.3 湿地保护阶段(2013~2018)
        3.3.1 深圳湾湿地景观变化的动态特征
        3.3.2 深圳湾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3.3.3 海岸带景观变化的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和预测
    3.4 小结
4 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的量化标准构建及其综合评价
    4.1 深圳湾海岸带发展的量化标准评价方法
        4.1.1 P-S-R评价模型的指标选取
        4.1.2 基于P-S-R模型的海岸带量化标准指标体系
    4.2 深圳湾海岸带发展分析
        4.2.1 评价指标的来源与获取
        4.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4.2.3 评价指标贡献度判断
        4.2.4 评价指标的关键因素分析
    4.3 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综合评价
        4.3.1 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系数
        4.3.2 深圳湾海岸带生态底线确定
    4.4 小结
5 深圳湾海岸带综合优化措施
    5.1 基于P-S-R模型子系统的生态优化措施
        5.1.1 压力系统的优化措施
        5.1.2 状态系统的优化措施
        5.1.3 响应系统的优化措施
    5.2 基于P-S-R模型重点研究对象的空间优化措施
        5.2.1 海岸带岸线水土空间整合
        5.2.2 海岸带用地空间调整与管理优化
        5.2.3 海岸带湿地景观空间修复与保护
    5.3 构建国土空间海岸带陆海统筹管理方法
        5.3.1 海岸带空间发展定位
        5.3.2 海岸带空间发展评价
        5.3.3 海岸带空间发展效益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海岸带岸线空间人工岸线比例过高
        6.1.2 海岸带用地空间土地开发集中性过强,开发密度过高
        6.1.3 海岸带湿地空间景观资源多样性变低、均匀度下降
        6.1.4 海岸带空间发展系数高于生态承载底线
        6.1.5 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方法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1980~2018 年四期遥感影像原始数据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3S技术的江苏“团”区域乡村绿道规划研究 ——以姜堰区特色田园乡村绿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实践项目图纸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绿道理论与实践
        1.2.2 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
        1.2.3 国内乡村绿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1.2.4 基于 3S 技术的绿道规划方法综述
        1.2.5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绿道理论研究
    2.1 乡村景观与乡村绿道
        2.1.1 系统构成
        2.1.2 尺度特征
    2.2 乡村绿道概念与属性
        2.2.1 概念与特征
        2.2.2 乡村绿道分级与分类
        2.2.3 乡村绿道的构成要素
    2.3 乡村绿道规划方法
        2.3.1 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
        2.3.2 网络构建与优化
    2.4 乡村绿道理论对“团”区域绿道规划的适用性分析
        2.4.1 “团”区域绿道规划的特殊性
        2.4.2 现有绿道规划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姜堰“团”区域景观特征评估与绿道规划策略
    3.1 信息调研
        3.1.1 目标识别
        3.1.2 案头研究
        3.1.3 田野调查
    3.2 特征描述——研究区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3.2.1 景观特征区域地图
        3.2.2 景观特征区域描述
        3.2.3 关键景观特征分析
    3.3 价值判断——研究区景观与绿道需求评估
        3.3.1 关键景观问题
        3.3.2 典型景观区域优化策略
        3.3.3 绿道核心用途识别
    3.4 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绿道规划策略
第四章 姜堰“团”区域绿道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4.1 绿道构建方法
        4.1.1 绿道构建流程总结
        4.1.2 绿道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4.1.3 路径生成优化
    4.2 生态服务型绿道网络构建
        4.2.1 生态斑块识别
        4.2.2 生态廊道筛选
        4.2.3 生态服务型绿道构建
    4.3 旅游服务型绿道网络构建
        4.3.1 旅游节点识别
        4.3.2 旅游廊道筛选
        4.3.3 旅游服务型绿道构建
    4.4 绿道网络综合规划
        4.4.1 综合型绿道网络构建
        4.4.2 典型断面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2.1 创新与贡献
        5.2.2 不足与完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湿地公园
        1.3.2 景观格局演变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体系构建
    2.1 城市湿地公园解读
        2.1.1 湿地内涵概念
        2.1.2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2.1.3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解析
        2.1.4 国内外城市湿地实践的解析
    2.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格局指数
        2.2.3 3 S技术
    2.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体系构建
        2.3.1 演变研究体系构建的目的与内容
        2.3.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类体系建立
        2.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指标体系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与概况
        3.1.1 地理区位特征
        3.1.2 自然环境状况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3.2.1 基础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处理
        3.2.3 其它数据处理
    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类体系
        3.3.1 景观分类体系建立
        3.3.2 景观分类结果检验
        3.3.3 景观分类结果空间构型表达
    3.4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
        3.4.1 景观类型转化结果
        3.4.2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3.4.3 永久性河流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4.4 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4.5 洪泛平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5 人为干扰因子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
        3.5.1 人口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3.5.2 道路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3.5.3 建筑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格局演变下阿勒锦岛湿地公园规划对策
    4.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和相关性总述
        4.1.1 不同类型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呈现
        4.1.2 不同人为干扰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总结
    4.2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现状总结
    4.3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不同湿地景观的规划策略
        4.3.1 永久性河流湿地规划方法
        4.3.2 沼泽湿地规划方法
        4.3.3 洪泛平原湿地规划方法
    4.4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不同人为干扰因子的规划策略
        4.4.1 低干扰模式的功能分区划定
        4.4.2 低碳可移动建筑设计实施
        4.4.3 非机动绿色交通路线连接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植物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基于GIS/RS北京市林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概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GIS/RS技术在林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北京市自然环境特征
        2.1.1 气候状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类型
    2.2 北京市人文地理特征
        2.2.1 政治经济概况
        2.2.2 社会文化概况
    2.3 北京市土地利用概况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地面数据
    3.2 遥感数据
    3.3 基础数据
    3.4 遥感影像预处理
4. 北京市林地利用现状与需求量
    4.1 遥感影像分类
    4.2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
        4.2.1 平原区林地利用现状
        4.2.2 山区林地利用现状
    4.3 林地需求量分析
5. 北京林地利用数量规划
    5.1 林地利用规划的要点及依据
        5.1.1 规划要点
        5.1.2 规划依据
    5.2 线性规划法原理
    5.3 基于线性规划法的北京市林地利用数量规划
        5.3.1 目标函数的建立
        5.3.2 约束条件的确定
    5.4 造林成本及固碳效益系数确定
    5.5 模型建立与结果解释
6. 北京市林地利用布局规划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林地利用布局规划
        6.1.1 栅格数据提取
        6.1.2 数据空间分析
    6.2 规划结果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基于3S技术的城市绿地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海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1.2.1 城市绿地相关概念
        1.2.2 城市绿地评价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方法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人口状况
        2.1.3 城市规划建设概况
        2.1.4 城市绿地建设概况
        2.1.5 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2.1.6 研究范围
    2.2 研究区数据概况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绿地分类的城市绿地结构研究
    3.1 城市绿地景观类型划分
        3.1.1 关于城市绿地分类的讨论
        3.1.2 本文所采用的绿地分类
    3.2 研究方法
        3.2.1 城市绿地数据库的建立
        3.2.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于绿地功能的城市绿地结构分析
        3.3.2 基于绿地斑块规模的城市绿地结构分析
        3.3.3 基于绿地形态的城市绿地结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评价
    4.1 城市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筛选及处理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评价指标值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1.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5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2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结构与功能综合评价
        4.2.1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基本数量特征评价
        4.2.2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结构评价
        4.2.3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功能评价
        4.2.4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评价
        4.2.5 海口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综合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研究
    5.1 适宜性评价理论及其发展
    5.2 研究方法
        5.2.1 基础资料
        5.2.2 评价原理与评价模型构建
        5.2.3 评价技术路线
    5.3 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过程
        5.3.1 单因子选择与评价
        5.3.2 各因子等级划分和权重确定
        5.3.3 多因子综合评价
    5.4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适宜性分析
        5.4.1 绿地适宜性单因子分析
        5.4.2 绿地适宜性单因子评价和权重确定
        5.4.3 绿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5.4.4 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海口市中心城区绿地优化策略
    6.1 优化目标
        6.1.1 提升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1.2 因地制宜,突出城市地域特色
        6.1.3 合理布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6.2 优化方法和优化内容
        6.2.1 优化的步骤
        6.2.2 优化技术路线
        6.2.3 优化的内容
    6.3 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分析
    6.4 海口市区绿地分类优化策略
        6.4.1 海口市城市公园体系优化策略
        6.4.2 海口市绿色廊道优化策略
        6.4.3 海口市组团绿地优化策略
        6.4.4 海口市楔形绿地优化策略
        6.4.5 海口市绿化树种优化策略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及成果
致谢

四、“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3S技术在乡村振兴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 阮青山,葛舒瑶. 乡村科技, 2021(30)
  • [2]3S技术在乡村振兴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 阮青山,葛舒瑶. 乡村科技, 2021(30)
  • [3]3S技术融入现代城市规划的分析与研究[J]. 郑雪,孙易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1)
  • [4]深圳湾海岸带空间发展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 乔福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3S技术的江苏“团”区域乡村绿道规划研究 ——以姜堰区特色田园乡村绿道规划为例[D]. 彭梅琳. 东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7]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策略研究[D]. 郑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基于GIS/RS北京市林地利用规划研究[D]. 刘明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基于3S技术的城市绿地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海口市为例[D]. 付晖. 海南大学, 2015(04)
  • [10]“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A]. 卢伟强,宋彦军. 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标签:;  ;  ;  ;  ;  

“3S”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