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对城市内河水污染修复的影响及控制

泥沙对城市内河水污染修复的影响及控制

一、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修复中沉积物的影响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平[1](2021)在《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河道作为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绿色生命线,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体中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污染了水质,日积月累,造成了大量黑臭河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愈高。因此,对众多的黑臭河道进行治理也逐渐成了当今城市面临的一个切实问题。水体的自净能力具有局限性,黑臭河道问题上,需要采取相应的人工干预措施,才能进行有效治理。常见的治理方式有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等。本文首先分析了黑臭河道产生的原理和治理方式,并明确了黑臭水体的评价标准。随后,针对海门区老城区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三处河道的水质进行了现状调研和监测结果分析,研究表明日新河、宏伟河、通沙河的水质污染情况在雨后显得尤其严重,主要是因为现状截流干管的设计标准偏低,管径偏小,由于污水溢流或降雨冲刷合流管道内沉积以及初期雨水污染排放等原因,造成污染物经溢流口直接进入河道,部分河段存在合流制管道未纳入截污干管直排河道,即日新河、宏伟河及通沙河的水质污染,主要归咎于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体制上:雨期时初期雨水造成直接污染,同时因河道流动性较差,且缺少清洁水持续补充,在初雨造成污染后不能实现水质自净,污染物在河道内沉积,旱期水质亦不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污染物日积月累造成水质持续恶化。本文针对河道情况,研究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污染。采用“污染源控制、提高水动力、清水补充、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组合式方案,充分结合各种治理方式的优点。其中,核心方案是实施合流制截污改造工程,河道清淤、补水循环与水质净化工程是重要的治理手段,水生态工程是水质长效保障措施。最后,文章针对河道情况从管理制度、河湖运行管理内容、水生植物养护、河长制、人员、装备等方面论述了注意事项。并针对性建立了河道信息化管控平台,明确了长效管理机制。

毛世丽[2](2021)在《高效河/库治理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研发及其污染调控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四五”规划关于水生态环境中突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三水”统筹,增加了水生态的目标要求,故而改善水体质量是基础。水体环境治理近年来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治理时间长,治理成本高,污染反复等问题,故而本研究致力于研发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利用微生物和矿物共同作用,实现对水体的高效修复目标。通过对高效微生物的作用特性研究发现,COD降解菌C4属于杆菌属(Bacillus),对COD去除率为63.6%,硝化菌X4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对NH4+-N去除率为75.4%,反硝化菌F5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对TN去除率为79.8%,聚磷菌W1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对TP去除率为87.3%。其单菌株C4、X4、F5、W1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2%、3%、4%;混合菌株的最佳比例菌株C4投加量5%、菌株X4投加量1%、菌株F5投加量2%、菌株W1投加量5%。通过载体颗粒制备及对氮磷吸附特性分析发现,载体颗粒最优配比为矿物A:矿物B:矿物C:添加剂A=0.342:0.330:0.229:0.100;对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饱和吸附量达1.85mg/g;对磷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反映吸附过程,其最大饱和吸附量达1.19mg/g。验证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作用效果,其对模拟废水中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8%、76.7%、71.8%、80.8%。在大桶实验中,投加量为5g/L时,其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仍较好,对COD、TP、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71.6%、56.8%、57.3%、51.8%,有工程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对颗粒作用后的氮磷形态和含量分析发现,空白载体颗粒对氮是吸附氨氮为主,以IEF-N存在;菌矿复合颗粒主要增加的是硝态氮,以WAEF-N存在。空白载体颗粒对磷的吸附主要增加的是HCl-P,菌矿复合颗粒在作用时,则主要转化为颗粒中的Na OH-P和HCl-P,同时颗粒上的微生物去除颗粒中的Na OH-P,达到两者协同处理水中磷的效果。本研究将构建微生物和矿物复合体系,实现矿物快速吸附、微生物持久作用修复水体的目标,为水体绿色修复提供依据。

陈倩茹[3](2020)在《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研发及其对黑臭水体改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水体黑臭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表现,已成为不容忽视且棘手的环境问题,黑臭水体的治理是我国目前的重点。黑臭底泥的生境导致了底泥中硫酸盐还原菌等厌氧微生物为优势菌群,这些特殊微生物群落进行生长代谢是促使水体发生黑臭的重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致黑致臭微生物的生长,促进微生物群落向消除黑臭的方向调整,将对黑臭河道的治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沙颍河流域下游城市黑臭内河为研究对象,研究黑臭底泥微生物群落特征,进一步自行研发由过氧化钙、硝酸钙、微生物促生剂和膨润土等组成的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优选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配方并探索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研究沙颍河下游城市黑臭内河不同季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安徽省阜阳市黑臭内河中清河、七渔河表层沉积物进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黑臭河流中沉积物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不高,但是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即春季>冬季≥夏季>秋季;通过冗余性分析发现微生物多样性受季节与沉积物p H影响较显着。分析沉积物门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季节、温度、TN及SOM对微生物影响较大。变形杆菌、厚壁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季节水平上存在差异,春季厚壁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其中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已知指示污染的微生物,变形杆菌门相对较少。秋季疣微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着减小,变形杆菌门相对其他季节显着增加。样品中共发现16个硫酸盐还原菌(SRB)菌属,其中Desulfoprunum是丰度最高的菌属。春季沉积物中SRB的类群最多,相对丰度最大;硫酸盐还原菌群与SO42-、TN、SOM、Cl-等呈显着正相关。上述结果也为营养盐控制时机的选择从而有效避免河流中黑臭物质的产生提供了一定参考。(2)针对黑臭水体溶解氧低、氧化还原电位低和黑臭水体中厌氧微生物为优势菌群的污染特征,研发一种由过氧化钙、硝酸钙、微生物促生剂和膨润土组合的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修复黑臭水体。旨在利用过氧化钙、硝酸钙提高黑臭水体的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微生物促生剂削减底泥的总有机质,提高微生物活性;利用膨润土控制上述试剂的释放速率。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进行配方优化,以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配方优化,结果发现: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中过氧化钙可显着提高试验水样DO、p H,膨润土的存在可以抑制过氧化钙单独使用时引起的p H升高。硝酸钙会导致试验水样硝态氮含量显着上升,膨润土则可以控制硝酸钙释放硝酸根的速率,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可显着降低试验水样和底泥中氨氮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配方:过氧化钙、硝酸钙与微生物促生剂的质量比值为5:5:1,膨润土配比1:1。(3)研究了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对黑臭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当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投加量为0.275 g/L时,在31天后实验组底泥氨氮去除率较对照组显着提高66.97%,实验组水体氨氮去除率较对照组显着提高61.14%。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向好氧微生物转变。实验组底泥中的氨化细菌、硝酸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着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36倍和236倍。实验组底泥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较对照组显着减少1-2个数量级,实验组亚硝酸细菌是对照组的4.42倍,但无显着差异。对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的氨氧化古菌进行检测,发现实验组中氨氧化古菌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能促进氮循环菌生长,加速底泥氨氮向其他形式氮转化。

王贝贝[4](2020)在《利用改性矿物材料抑制新生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太湖流域是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地区,虽然近年来经过治理,主要是通过外源控制,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但是,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太湖流域望虞河西部,属于九里河干流的宛山荡湖荡的水体不能很稳定的达到地表水的Ⅲ类水标准,其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仅满足地表水五类水体水质标准,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同时由于污染物质的累积,湖荡水体底泥中污染物势必会得到不断的累积,从而成为重要的污染物蓄积场所,并进一步通过内源释放等途径对水体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抑制底泥中的营养盐的释放对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三种控氮控磷效果比较好的矿物材料,进一步利用底泥对三种矿物材料进行改性,筛选出对营养盐物质吸附效果最优的改性材料质量配比,再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现场静态释放的鱼缸实验,同时将原位覆盖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从而筛选出对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最好且同时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的改性矿物材料来进行后续的现场验证实验。将两种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是因为沉水植物对水体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有助于恢复一种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一方面是为了验证改性矿物材料是否会对沉水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改性材料配比的确定以及改性材料的特性分析:根据现有文献及十二五水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筛选出用于进行原位覆盖控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效果最好的几种矿物材料;接着进行吸附热力学试验,确定矿物材料在进行改性时所用到的底泥和矿物材料的最优配比,通过对吸附结果进行Langmuir模型拟合运算和线性分配模型拟合运算得出结论:改性膨润土材料中底泥与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9的时候对氨氮的吸附量最大,同时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点也最低;改性粘土材料中底泥与粘土的质量比为5:5的时候,对溶液中氨氮有一个最大吸附量,同时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点最低;改性沸石材料中底泥和沸石的质量配比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焦立新课题组进行试验验证之后确定的,其质量比为6:4。(2)室内进行鱼缸模拟实验,比较三种改性矿物材料的控氮控磷效果:通过室内鱼缸模拟现场实验,将上述几种改性矿物材料覆盖在从宛山荡采集的底泥上面,比较了几种改性矿物材料对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控制氨氮释放的效果上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沸石+植物组>粘土组>膨润土组>沸石组;在控制总氮释放的抑制效果上是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粘土组>改性膨润土组>改性沸石+植物组>改性沸石组>植物组;在控制总磷释放的抑制效果上是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粘土组>改性沸石+植物组>改性膨润土组>改性沸石组>植物组;在控制溶解性磷酸盐释放的抑制效果上是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沸石+植物组>改性粘土组>改性膨润土组>改性沸石组>植物组。同时实验研究了改性矿物材料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在沉水植物和改性矿物材料共同作用下,对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改性矿物材料中的改性粘土材料不仅可以很好的抑制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而且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在改性粘土和沉水植物狐尾藻的共同作用下,对沉积物中氮素营养盐的释放抑制效果最好。

何文迪[5](2020)在《对城市黑臭河涌治理的研究 ——以永和河治理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黑臭河涌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也关系食品安全,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水污染宣战,拿出硬措施,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防止“反弹”的机制,以看得见的成效回应群众关切,推进绿色生态发展。近几年“让市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反映了百姓对解决和治理城市黑臭河涌的强烈愿望。东江流域是广州东部、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地及香港特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保障了近4000万人的用水需求,是广东省重要的“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本文通过对永和河实地调研,分析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因素、治理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以永和河水污染整治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永和河氨氮、总磷、总氮、耗氧量、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指标都严重超标,为劣V类水体。底泥主要成分为氮、磷和有机物,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淤积严重,局部超过0.8米,从而导致永和河二次污染。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为综合整治路线。但因沿岸建筑物外轮廓紧临或超出驳岸,部分河道狭窄,地形局部低洼,采用重力管截污施工难度极大,基本没有实施的可能,这个问题在东江流域老城区普遍存在。为解决该问题,拟采用负压排水系统。针对支涌中污染物长期难以清除,借鉴北市河治理经验,拟采用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净化河涌,减少污染物的污染。最后用MIKE11评估工程改造措施对河流水动力和水质方面所带来的改善,确定该方案确实能实现主要指标消除劣V类的治理目标。根据最新环保局数据显示,永和河水质已经明显好转,治理已经达到初步成效。可以将治理经验逐步推广到东江流域尤其是滨河密集型不具备实施重力管截污工程的地区。为未来“海绵城市”的实现,打下夯实的基础。

胡珺[6](2020)在《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笔者运用功能湿地理论以洋下河为典型案例,研究解决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问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引用资料均表明出处。内河水体黑臭治理一直是福州市北城区生态建设的焦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这一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如驳岸整修、截污、清淤、引水冲灌等河道水体黑臭综合整治措施,却一直未能奏效,严重制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本文认为,造成城市河道水体黑臭且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水体黑臭现象归因认知的偏差。一般研究认为水体黑臭主要是排污、淤泥、水动力不足造成,故提出截污、清淤、引水冲灌等措施。实践中这些措施效果不佳证明上述归因有误。根据功能湿地理论我们提出——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在建设与整治过程中失去湿地生态属性,主要表现在城市河流整治普遍采取渠化模式。而截污、清淤、引水冲灌并不能修复渠化河道的湿地属性,故无法有效解决黑臭现象。所以,只有从整体上消除渠化,实现渠化河道再湿地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问题。渠化不仅是城市河流断面的模式,也蕴含固有城市建设用地模式,建筑紧邻河道建造,因此就河道论消除渠化难以解决问题,必须把河道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考虑,才能实现渠化河道的再湿地化。旧城改造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旧城改造调整用地结构,使绿地与河流结合,把河流从建筑的夹缝中解放出来,形成功能湿地的优势格局。为渠化河道的再湿地化修复奠定基础。实现生态修复与旧城改造得双赢,体现了功能湿地理论的原则,拓展了功能湿地理论的应用。我们把这种通过旧城改造修复渠化河道湿地属性的思路简化称为“旧改修湿”模式。河流湿地修复应分级、分区、分期研究实施。河流是复杂的系统,除主干外还有支流,湿地修复研究在不同的尺度上的重点不同,应体现在分级上;河流往往流经城市不同区域,城市区位不同,建设开发强度不同,湿地修复的效果与力度不同,应体现在分区上;旧城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体现在分期上。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扩大生态河段比例,最终不但实现改善城市水环境的目的,还促进了城市园林化,景观化发展。研究内容与结论:(1)调研福州北城区内河现状及以往治理经验,立足功能湿地理论分析研究得出,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渠化治理模式导致河道失去湿地生态属性;截污、清淤及冲灌等措施消除黑臭水体效果不佳是因为这些措施无助于修复渠化河道湿地属性。(2)选取洋下河所在集水区作为典型案例展开研究。通过ArcGIS软件分析集水区径流汇水,结合现存湿地,建构拟修复湿地网络。(3)将集水区细化为集水单元,以集水单元范围作为旧城改造规划范围,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得到高开发强度、中开发强度、低开发强度三种类型旧改规划区域,并制定各类型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目标。(4)在集水区湿地网络建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开发强度旧改区特点,根据功能湿地理论进行用地结构调整,并提出再湿地化的具体改造方法;分别总结各类型旧改区渠化河道“旧改修湿”模式。(5)将分类研究进行整合,得到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洋下河集水区规划方案,与原方案进行对比,间接验证功能湿地理念介入内河水质治理的有效性。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总结旧城改造背景下河流湿地修复方法。本文的成果为解决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顽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策略和模式,具有设计理论创新与指导实践的双重意义。不仅拓展了功能湿地理论,也丰富了旧城改造理论。此外对于所有拥有内河的城市规划也有借鉴参照价值。本文不足在于精力时间所限,研究深度精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设计理论成果还未能用于工程实践得到直接验证,只能通过相关案例对照分析间接验证。

张钟慧[7](2020)在《CaO2控制沉积物-水界面内源氮磷释放的微生物群落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过氧化钙(CaO2)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氧气,也可以利用其氧化性直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投加CaO2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修复效果,而对于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较少。本研究以CaO2粉末为氧源,制备出具有碱度调节能力的CaO2基缓释氧剂。在分析了CaO2粉末和CaO2基缓释氧剂释氧特性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两者对上覆水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BIOLOG方法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密闭的反应器中,CaO2粉末的初始浓度与DO浓度不具有线性关系。当CaO2基缓释氧剂的加药量为225 g/m2,CaO2:硫酸铁为5:3时,在实验末期上覆水中DO高于4 mg/L,且pH维持在9左右,适合用于后续实验。(2)反应器中CaO2粉末的加药量分别为0 g/m2、15 g/m2、50 g/m2、80 g/m2,上覆水中的DO和pH随着CaO2浓度增加而升高。当CaO2的加药量大于50 g/m2时,对沉积物N、P元素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初期,较高的加药量会抑制酶活性。实验中后期,除了碱性磷酸酶外,CaO2的加药量为50 g/m2时酶活性最高。投加过氧化钙后,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显着高于对照组,主成分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模式随时间和加药量的变化发生了改变。由高通量测序分析可知,沉积物细菌丰度随加药量的增加而减小。冗余分析(RDA)表明,DO、pH与细菌群落变化显着相关,而水质指标对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3)在反应器中投加了CaO2基缓释氧剂后,上覆水中的DO在三周内保持在1 mg/L以上,pH上升的最大值为9.28。上覆水中的TN、NH4+-N、TP、PO43--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NO3--N浓度是对照组的30.8倍。酶活性显着提高,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0.48%、42.77%。脲酶、蔗糖酶活性在实验后期呈减小趋势,两者始终高于对照组。投加CaO2基缓释氧剂后,AWCD值在每个育温时间下均有明显提高。微生物对羧酸类、多聚物、糖类、芳香类、氨基酸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提高了46.43%、21.01%、44.63%、31.55%、23.96%和18.88%。由高通量测序分析可知,投加CaO2基缓释氧剂后,OTU数呈升高趋势。冗余分析显示,DO、pH与酶活性呈正相关,上覆水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与细菌群落变化显着关联。

曹璟[8](2020)在《生物炭材料控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泊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外源污染物的排入和内源污染物的释放,在外源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后,沉积物中的内源释放问题就会更加凸显出来。因此,解决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是控制沉积物内源污染,探究抑制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对于治理湖泊污染水体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嘉兴市水环境污染及沉积物污染为研究背景,通过文献调查研究沉积物污染控制技术特点,最终选用原位覆盖技术修复污染底泥,并且结合水生态修复植物芦苇的资源化和生物炭作为高效吸附氮磷材料两个方面,研究生物炭对沉积物污染释放的影响。本文以芦苇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Fe Cl3、Al Cl3、Mg Cl2、KMn O4为活化剂制备改性生物炭,以未改性生物炭、活性炭、锁磷剂(Phoslock)为参照材料,通过震荡条件下和原位覆盖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改性生物炭材料对沉积物释放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抑制效果,并且在原位覆盖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Al-BC的覆盖厚度对覆盖效果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改性条件制备的生物炭表征和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经金属盐溶液浸渍活化后制备的改性生物炭的产率增大,含碳量和生物质芳香化程度都降低。SEM结果显示Al-BC、Fe-BC、Mg-BC的内部孔隙结构分布不规则,排列状态紊乱无序,并且改性生物炭表面附着着纳米级颗粒,EDS和XRD结果表示这些颗粒物主要是芦苇和金属盐在高温下热解形成的金属氧化物颗粒。(2)震荡条件下沉积物释放的溶解性N污染物以NH3-N为主,NH3-N占比80%以上。综合实验可知,震荡条件下Al-BC能有效抑制沉积物向水中释放溶解性氮、磷和重金属Ni和As。与对照组相比,Al-BC释放到水中的NH3-N浓度减少2.03%-25.03%,DTN浓度减少8.28%-24.02%;PO4-P和DTP浓度减少60.1%-92.4%;水中的溶解性Ni浓度减少40.78%-72.13%,释放到水中的溶解性As浓度减少20.99%-95.80%。(3)原位覆盖模拟实验中,硝氮在总氮中占比重逐渐增大,氨氮随着时间逐渐降低并且在总氮中占比逐渐减小。综合考虑可知Al-BC对沉积物释放氮、磷、重金属的抑制效果比较显着,实验结束时Al-BC处理组中上覆水氨氮浓度较对照组降低66.12%,硝氮的累积释放通量较对照组减少32.92%,总氮的累积释放通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30.94%,总磷累积释放通量较对照组减少79.30%,重金属As、Cu、Zn的累积释放通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32.66%、159.54%、164.08%。(4)原位覆盖模拟实验中,覆盖层厚度对沉积物释放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效果并不明显,说明覆盖材料吸附污染物时物理阻隔作用不太明显,多数是依靠表面吸附、络合作用、静电吸引等作用达到抑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的效果。

金文婧[9](2020)在《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河涌整治对策研究 ——以石碣镇内河涌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快速,工业实力逐步增强,但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河涌水体污染现象日益严峻,水体的功能逐渐衰退,大大破坏了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污染源较多、内部水源受限,以及河涌自动净化能力减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城市内河涌环境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恢复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逐渐改善水质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域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计算流域水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前提。针对某个区域的水体,依据其水质功能目标,进行整个系统的全面综合分析,从而计算出该区域污染物的允许最大排放量,可以为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依据,也可以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本课题以水环境容量理论为基础,以石碣镇内河涌为研究对象,根据石碣镇内河涌分布情况,以中心涌为界线,将石碣镇分为南北两个控制单元,开展其污染控制和综合整治研究。对排入石碣镇内河涌的污染源进行调查,根据石碣镇河涌断面监测数据,可知石碣镇河涌污染较为严重,且主要污染物是COD和氨氮。对排入石碣镇内河涌的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并进行合理预测,根据调查结果可知:2019年石碣镇一、二单元COD预测排放量分别为1294.03t/a、1462.45t/a,氨氮预测排放量分别为96.67t/a、110.52t/a。由于石碣镇内河涌属于中小型河流,选取COD和氨氮作为控制因子,选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石碣镇内河涌的水环境容量。将两个控制单元汇入中心涌的入河点概化为排污口,选取北王路立交断面、振园路断面、叶屋基断面为控制断面;选择合适的设计流量、设计流速、衰减系数、响应系数代入一维水质模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2019年石碣镇内河涌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显示,石碣镇一、二单元2019年COD水环境容量分别为831.73吨、971.22吨,氨氮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3.13吨、41.70吨。可见2019年各单元的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相应的水环境容量允许范围。依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水质功能目标,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一、二单元COD预测排放量分别为1432.23t/a、1550.12t/a,氨氮预测排放量分别为102.51t/a、112.21t/a。而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显示:一、二单元2020年COD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27.82吨、780.81吨,氨氮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7.93吨、35.90吨;由此可以计算,2020年石碣镇一单元CODCr需要达到的削减量为804.41t/a,NH3-N需要达到的削减量为64.58t/a;二单元CODCr需要达到的削减量为769.31t/a,NH3-N需要达到的削减量为76.31t/a。以此提出水质保障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态保障和管理体系三个方面,控制污染物直排河涌,并进行河道截污控制,从源头治理污染源;同时进行生态护堤保障和生态补水,改善石碣镇内河涌水质;最后加强河涌管理,鼓励全民参与河涌治理工作。水质保障对策实施后,水质可达到预期V类水质标准的要求。本课题的成果将为国内其它城镇内河涌的环境容量研究和河涌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杜淑雯[10](2020)在《AMF-芦苇共生体系原位修复河道底泥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内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河道水体治理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是底泥污染却难以根治,导致水体污染事故频发,底泥的治理修复成为河道治理的重点问题。传统底泥疏浚、异位处理的方法,不仅工程量巨大,而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经济环保的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以解决城市内河底泥污染难以治理的现实问题,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线路图。本研究针对目前城市内河底泥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出发,采用构建丛植菌根真菌-芦苇共生体系(AMF-PS)改进植物修复的方法,弥补传统植物修复适应性低、吸附量小的缺点。重点探究不同共生体系对复合污染底泥的响应和最优AMF-PS对不同浓度重金属的耐受情况。以共生体系芦苇的侵染率和生长发育参数为形态学指标,以芦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体内重金属含量为理化指标,筛选最佳共生体系;以形态学指标和理化指标结合重金属有效态在耐受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究空白组(CK)和根内球囊霉-芦苇共生体系(Ri-PS)的最佳耐受浓度;结合底泥与芦苇的营养指标,根系对不同浓度重金属耐受的响应、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再分配情况以及植物根际底泥微生物的群落信息,综合分析Ri-PS提高芦苇对重金属耐受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以摩西球囊霉(Fmo)、根内球囊霉(Ri)和细凹无梗囊霉(As)成功构建三种AMF-PS,分别为Fmo-PS、Ri-PS和As-PS。三组共生体系侵染率相似,其茎长和根长相比于CK组略长。(2)Fmo-PS、Ri-PS和As-PS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底泥中31天的耐受筛选实验,结果表明,Ri-PS在促进芦苇生长、降低底泥重金属含量方面效果最优。耐受过程中三组共生体系并不会因为底泥的厌氧环境侵染率下降。共生体系构建可以促进芦苇生长发育,其中Ri-PS组效果最明显,在31天的耐受过程中该组茎长始终处于领先水平。Ri-PS和As-PS组的茎和叶、根部分重量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CK组,而CK组高于Fmo-PS,其中Ri-PS组根部分生物量比CK组高65.52%。Ri-PS组可以缓解芦苇光抑制效应,最大荧光值(Fm)为0.256,CK组仅为0.199。Ri-PS组芦苇对六种重金属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加生物量达到去除目的。通过对比,Ri-PS共生体系在耐受筛选实验中表现最好,最终决定选择Ri-PS组作为优选实验组,用于后续实验。(3)Ri-PS组在不同浓度重金属底泥中78天的耐受实验,得到Ri-PS组对6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提出针对性的修复建议。研究发现Ri-PS各实验组侵染率保持在9%以上,在耐受周期的第Ⅱ阶段,芦苇茎长增长速率最快。Ri-PS和CK两组的Fm和Fv/Fm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呈显着的下降趋势,但相同浓度下Ri-PS组Fm高于CK组,而且Ri-PS组在Ⅵ-20浓度产生较大降幅,但相似的降幅CK组发生在Ⅳ-10浓度。Ri-PS组6种重金属在多数浓度下芦苇体内吸收重金属总量高于CK组。芦苇可主动控制Cd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Cr和Pb的吸收。耐受过程中Cd、Cu、Pb、Zn有效态浓度都有所下降,但是Ri-PS组和CK组没有明显区别。耐受实验后两个实验组底泥中重金属浓度都有所下降,而且多数Ri-PS组降幅比CK组高。其中Ri-PS组对Ⅲ-5和Ⅵ-20浓度时的Cr表现出较高去除率,分别为44.43%和35.02%。基于上述结果,若复合污染底泥浓度在Ⅲ-5到Ⅳ-10之间,建议单独使用芦苇作为修复植物;若底泥重金属浓度高于Ⅳ-10,则推荐使用Ri-PS修复,其中Ri-PS修复的最佳浓度介于Ⅳ-10到Ⅴ-15之间。(4)探究得到Ri-PS提高植物对底泥重金属耐受性的机理。相比于CK组,Ri-PS可以显着促进芦苇对N和P的吸收,消减底泥中N、P的含量。Ri-PS的构建消减了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的产生量,缓解了芦苇体内活性氧分子的生成,提高了底泥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浓度。同时Ri-PS可以显着提升芦苇根际S-UE的活性,增强s DHA的活性,轻微提高S-ACP的活性,有助于加快底泥环境尿素、磷酸盐的分解速率。在低浓度时Ri-PS可以促进Cd、Cr、Ni、Pb向叶片转移,但在高浓度时,会减弱重金属向叶片转移,但对茎中重金属的调节能力不强。不同浓度芦苇根际微生物种群有显着差异,但是同种浓度不同实验组别微生物群落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重金属浓度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Simpson和Shannon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在芦苇可耐受重金属范围内,菌剂会降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但当浓度超过重金属耐受范围,菌剂会增加微生物多样性。

二、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修复中沉积物的影响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修复中沉积物的影响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臭水体的定义
    1.2 黑臭水体的成因分析
        1.2.1 水体黑臭的原理
        1.2.2 水体黑臭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2.3 水体黑臭的可操控因素
    1.3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综述
        1.3.1 城市污染河流净化与修复原理
        1.3.2 物理方法及措施
        1.3.3 化学法技术及措施
        1.3.4 生物法技术及措施
        1.3.5 生态修复技术及措施
    1.4 黑臭水体的评价标准
        1.4.1 分级标准与测定方法
        1.4.2 布点与测定频率
        1.4.3 黑臭水体级别判定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黑臭水体调查分析
    2.1 河道概况
    2.2 水环境质量现状
    2.3 排水现状
    2.4 未来排水情况分析
        2.4.1 总体规划
        2.4.2 排水专项规划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3.1 水体特征与治理目标
        3.1.1 水体基本特征
        3.1.2 水体黑臭成因分析
        3.1.3 治理目标
    3.2 排水体制论证
        3.2.1 InfoWorks ICM建模分析
        3.2.2 方案比较
    3.3 合流制截污改造关键技术
        3.3.1 合流制改造方法研究
        3.3.2 泵站的选址
        3.3.3 雨水量计算
        3.3.4 污水量计算
        3.3.5 合流泵站参数的确定
    3.4 水处理设施及补水循环技术方案研究
        3.4.1 补水循环
        3.4.2 水处理
    3.5 河道清淤技术方案研究
        3.5.1 清淤方法与淤泥的利用
        3.5.2 清淤量计算
    3.6 水生态技术方案研究
        3.6.1 增设水力推进设施
        3.6.2 人工浮床水生植物技术
        3.6.3 布置方式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体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4.1 管理机构工作内容
    4.2 管理内容
    4.3 工程运行管理
        4.3.1 管理制度
        4.3.2 河湖运行管理内容
        4.3.3 水生植物养护措施
        4.3.4 建立河长制
        4.3.5 人员编制
        4.3.6 管理装备配置
    4.4 流域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建立思路
        4.4.1 系统总体性能目标
        4.4.2 系统架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效河/库治理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研发及其污染调控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体污染现状
        1.1.2 水体治理方法
    1.2 微生物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1.2.1 单菌株的应用
        1.2.2 复合菌群的应用
    1.3 固定化微生物
        1.3.1 固定化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固定化载体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效微生物的筛选及多菌株联合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和方法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高效微生物的筛选
        2.2.2 菌株的生长特性研究及16S r DNA鉴定
        2.2.3 单菌株投加量实验
        2.2.4 多菌株正交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物复合颗粒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2.1 矿物复合颗粒制备和筛选
        3.2.2 载体颗粒的氨氮吸附特性
        3.2.3 载体颗粒的磷吸附特性
        3.2.4 载体颗粒的氮磷吸附动力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矿复合颗粒SEM表征
        4.2.2 复合颗粒去除污染物特性研究
        4.2.3 大桶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作用时氮磷形态变化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指标测试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各形态氮的转化
        5.2.2 各形态磷的转化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研发及其对黑臭水体改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黑臭水体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黑臭水体分级
        1.2.3 黑臭水体成因
        1.2.3.1 水体发黑的机理
        1.2.3.2 水体发臭的机理
        1.2.3.3 黑臭水体成因研究展望
        1.2.4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1.2.4.1 我国黑臭水体的现行控制策略
        1.2.4.2 控源截污
        1.2.4.3 内源治理
        1.2.4.4 补水活水
        1.2.4.5 水质净化
        1.2.4.6 生态修复
    1.3 微生物促生技术及应用现状
        1.3.1 微生物促生剂概念
        1.3.2 微生物促生剂组分
        1.3.2.1 碳源
        1.3.2.2 酶
        1.3.2.3 生长因子
        1.3.2.4 大量元素
        1.3.2.5 微量元素
        1.3.2.6 表面活性剂
        1.3.3 微生物促生剂作用机理
        1.3.4 微生物促生剂应用现状
        1.3.4.1 直接使用
        1.3.4.2 缓释技术研发
        1.3.4.3 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1.3.4.4 配方研制
        1.3.5 微生物促生剂在处理黑臭水体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沙颍河下游黑臭水体底泥微生物群落季节动态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2.2.2 底泥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2.2.3 微生物群落的Ilumina Mi Seq测序分析
        2.2.4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底泥理化性质
        2.3.2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季节特征
        2.3.3 微生物群落结构季节特征
        2.3.4 底泥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2.3.5 硫酸盐还原菌的季节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配方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底泥与试验水样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方法
        3.2.4 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3.2.4.1 样品采集
        3.2.4.2 水质及底泥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配方CBS对试验水样的影响
        3.3.1.1 不同配方CBS对试验水样DO的影响
        3.3.1.2 不同配方CBS对试验水样p H的影响
        3.3.1.3 不同配方CBS对试验水样氨氮的影响
        3.3.1.4 不同配方CBS对试验水样硝态氮的影响
        3.3.2 CBS对底泥的影响
    3.4 总结
第4章 优选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对黑臭底泥改善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底泥与试验水样
        4.2.2 微生物促生剂的制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4.2.4.1 样品采集
        4.2.4.2 水样及底泥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4.2.5 MPN法
        4.2.6 荧光定量PCR法
        4.2.6.1 引物选择
        4.2.6.2 构建标准曲线
        4.2.6.3 通过qPCR定量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BS对黑臭水体的影响
        4.3.2 CBS对底泥N和S循环功能微生物的调节
        4.3.3 相关功能基因的定量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科研成果目录

(4)利用改性矿物材料抑制新生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1.2.2 抑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方法
        1.2.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2 采样区水质及底泥理化性状分析
    2.1 采样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1 采样点确定
        2.2.2 样品处理
    2.3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4 分析方法
        2.4.1 上覆水理化性质
        2.4.2 底泥理化性质
    2.5 采样区的底泥和上覆水的理化性质
        2.5.1 水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2.5.2 底泥的理化性质分析
    2.6 本章小节
3 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底泥
        3.1.2 沸石
        3.1.3 膨润土
        3.1.4 粘土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过程
        3.3.2 改性材料对氨氮吸附性能评估
        3.3.3 改性材料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性评估
        3.3.4 改性材料的分离因子R_L的计算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改性材料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耗材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对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分析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耗材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氨氮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4.2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总氮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4.3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总磷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4.4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溶解性磷酸盐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对城市黑臭河涌治理的研究 ——以永和河治理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河涌的重要性
        1.1.2 黑臭水体的定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永和河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东江北干流片区水环境现状概况
    2.2 永和河水环境情况
        2.2.1 永和河基本概况
        2.2.2 现状水质情况及分析
    2.3 永和河片区已完成的截污管情况
    2.4 永和河片区底泥检测情况
        2.4.1 河涌淤泥的检测
        2.4.2 底泥检测指标及参考标准
        2.4.3 河涌底泥检测结果
        2.4.4 底泥污染成因分析
    2.5 永和河污染情况总结
第三章 永和河整治方案的研究
    3.1 永和河治理工程的技术路线
    3.2 治理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控源截污研究分析
        3.3.1 截污方式论证
        3.3.2 负压排水系统技术介绍
        3.3.3 磁分离一体化技术
        3.3.4 控源截污治理目标
        3.3.5 控源截污总体工程思路
    3.4 内源治理研究分析
        3.4.1 治理目标
        3.4.2 底泥处理试验方案
        3.4.3 工艺比选
    3.5 生态修复分析
        3.5.1 生态修复的目标
        3.5.2 存在的问题
        3.5.3 生态修复方案思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力水质模型的效果研究
    4.1 模型的构建及计算公式
    4.2 模型分析与评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选题来源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
        1.3.1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的相关研究
        1.3.2 福州水环境相关研究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1.4.1 论文特色
        1.4.2 论文创新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功能湿地理论视角研究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
    2.1 福州北城区内河现状
        2.1.1 内河形态现状
        2.1.2 内河功能现状
        2.1.3 内河水质现状
        2.1.4 内河水质治理经验
    2.2 福州市北城区旧城改造现状
        2.2.1 旧城改造的类型
        2.2.2 旧城改造进程
    2.3 功能湿地理论与实践启示
        2.3.1 基本理论与原则
        2.3.2 操作模式与方法
        2.3.3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案例的意义
    2.4 福州北城区内河水体黑臭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2.4.1 内河黑臭问题分析
        2.4.2 内河黑臭问题的解决思路
        2.4.3 内河黑臭问题的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洋下河集水区湿地网络修复及旧改区分类
    3.1 研究案例的选取与典型性说明
        3.1.1 研究案例的选取
        3.1.2 案例典型性说明
    3.2 洋下河集水区湿地网络修复
        3.2.1 区域现存湿地脉络分析
        3.2.2 Arch GIS径流汇水分析
        3.2.3 湿地网络修复方案
    3.3 基于集水单元开发强度的旧改区分类
        3.3.1 集水单元开发强度计算
        3.3.2 基于开发强度的集水单元分类
        3.3.3 以集水单元边界为旧改区规划范围
        3.3.4 各类型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目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4.1 调整规划结构
        4.1.1 功能规划分析
        4.1.2 线形廊道为生态主轴
        4.1.3 确保内外生态结构生境连续
    4.2 结合城市功能
        4.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4.2.2 结合城市居住功能
    4.3 重塑湿地形态
        4.3.1 硬质驳岸软化
        4.3.2 湿地空间局部扩大
        4.3.3 建设低流量通道
    4.4 高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第5章 中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5.1 调整规划结构
        5.1.1 功能规划分析
        5.1.2 线形廊道与节点组成生态主轴
        5.1.3 增加节点连接内外生态结构
    5.2 结合城市功能
        5.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5.2.2 结合城市公共功能
        5.2.3 结合城市居住功能
    5.3 重塑湿地形态
        5.3.1 复式廊道断面
        5.3.2 延长过滤长度
        5.3.3 构建湿地岛屿
    5.4 中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第6章 低开发强度旧改区河流湿地修复
    6.1 规划结构调整
        6.1.1 功能规划分析
        6.1.2 带形廊道与节点组成生态主轴
        6.1.3 内外生态结构相互渗透
    6.2 结合城市功能
        6.2.1 结合城市交通功能
        6.2.2 结合生态景观功能
    6.3 重塑湿地形态
        6.3.1 扩大洪泛平原
        6.3.2 创建河流分支
        6.3.3 营造生境栖息地
    6.4 低开发强度旧改区域河流湿地修复模式
第7章 方案对比与总结
    7.1 方案对比
    7.2 旧城改造背景下河流湿地修复方法总结
        7.2.1 宏观以城市湿地网络为切入点
        7.2.2 中观以模块化的方式组成系统
        7.2.3 微观保证河流湿地景观的多样性
    7.3 研究不足之处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CaO2控制沉积物-水界面内源氮磷释放的微生物群落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沉积物内源释放的影响因素及修复措施
        1.2.1 沉积物内源氮、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1.2.2 沉积物修复的方法
    1.3 过氧化钙的性质及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1.3.1 过氧化钙的物理化学特性
        1.3.2 过氧化钙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1.3.3 缓释氧剂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1.4 微生物对过氧化钙的响应特征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CaO_2 的释氧特性及CaO_2 基复合型释氧材料的制备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aO_2粉末释氧特性曲线
        2.3.2 缓释氧剂的比选
        2.3.3 CaO_2基缓释氧剂的释氧特性及对碱度的调节作用
        2.3.4 CaO_2基缓释氧剂在反应器中加药量的选择
    2.4 小结
3 粉末型CaO_2对污染沉积物酶活性与微生物种群调控机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样地点与采样方法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对DO和pH的影响
        3.3.2 对上覆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的CaO_2对沉积物酶活性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的CaO_2对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影响
        3.3.5 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3.3.6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3.3.7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样本差异分析
        3.3.8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3.4 小结
4 CaO_2基复合型释氧材料对污染沉积物酶活性与微生物种群调控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样地点与采样方法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aO_2 基缓释氧剂对DO和pH的影响
        4.3.2 CaO_2基缓释氧剂对上覆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4.3.3 CaO_2基缓释氧剂对上覆水中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影响
        4.3.4 CaO_2基缓释氧剂对沉积物酶活性的影响
        4.3.5 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3.6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4.3.7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样本差异分析
        4.3.8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生物炭材料控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沉积物污染控制技术
        1.2.1 异位处理技术
        1.2.2 原位覆盖技术
    1.3 水生态植物修复与资源化
        1.3.1 水生态修复技术
        1.3.2 水生态修复植物资源化
    1.4 生物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1.4.1 生物炭制备及改性
        1.4.2 生物炭吸附水体污染物
        1.4.3 生物炭应用于土壤或沉积物氮磷污染修复
    1.5 研究区域与研究目的
        1.5.1 研究区域
        1.5.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3 课题的创新之处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吸附材料的制备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测定方法
        2.2.2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方法
        2.2.3 生物炭控制沉积物释放实验设计
第3章 生物炭材料表征及机理探讨
    3.1 生物炭产率
    3.2 元素分析
    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3.4 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
    3.5 表面矿物组成
    3.6 小结
第4章 嘉兴市沉积物污染现状分析
    4.1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确定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2 中心河网污染分布情况
    4.3 北部湖荡污染分布情况
    4.4 小结
第5章 生物炭材料对沉积物污染释放的影响研究
    5.1 震荡作用下生物炭材料抑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的效果
        5.1.1 沉积物和7种材料自身污染释放
        5.1.2 7种材料对沉积物释放氮素的影响
        5.1.3 7种材料对沉积物释放磷的影响
        5.1.4 7种材料对沉积物释放重金属的影响
    5.2 生物炭材料原位覆盖抑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的效果
        5.2.1 覆盖材料对沉积物氮素释放的控制效果
        5.2.2 覆盖材料对沉积物磷素释放的控制效果
        5.2.3 覆盖材料对沉积物重金属释放的控制效果
        5.2.4 覆盖层厚度对沉积物污染释放的影响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河涌整治对策研究 ——以石碣镇内河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水环境容量研究
        1.2.2 水环境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1.2.3 河涌整治技术研究
    1.3 课题来源及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时间安排
第二章 石碣镇区域概况
    2.1 位置概况
    2.2 自然概况
        2.2.1 河流水系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
        2.2.4 河涌概况
    2.3 经济社会概况
        2.3.1 经济
        2.3.2 发展定位
        2.3.3 土地利用
第三章 控制单元划分与污染负荷计算
    3.1 控制单元划分
        3.1.1 划分原则
        3.1.2 石碣镇中心涌相关水系情况
        3.1.3 石碣镇中心涌单元划分
    3.2 水质评价
        3.2.1 分析方法
        3.2.2 断面水体质量变化监测
        3.2.3 水质分析
    3.3 污染负荷调查与分析
        3.3.1 工业污染源
        3.3.2 生活污染源
        3.3.3 垃圾渗滤液
        3.3.4 面源污染
    3.4 污染负荷预测与汇总
        3.4.1 工业污染源预测
        3.4.2 生活污染源预测
        3.4.3 面源污染预测
        3.4.4 污染负荷汇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环境容量研究与水质保障对策
    4.1 水质模型
        4.1.1 零维水质模型
        4.1.2 一维水质模型
        4.1.3 二维水质模型
        4.1.4 水质模型选用
    4.2 水环境容量计算
        4.2.1 水体功能及控制因子
        4.2.2 水环境容量模型
        4.2.3 排污口概化和控制断面
        4.2.4 河流背景浓度计算模型
        4.2.5 水文条件设定
        4.2.6 相关系数计算
        4.2.7 水质模型验证
        4.2.8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4.3 污染物控制与水质保障
        4.3.1 污染物削减量计算
        4.3.2 水质保障对策
        4.3.3 污染物控制减量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AMF-芦苇共生体系原位修复河道底泥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底泥复合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毒性
    1.3 底泥复合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1.4 AMF-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5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及植物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方法
    2.3 植物指标及测定方法
    2.4 底泥指标及测定方法
    2.5 根际底泥微生物测序和分析
    2.6 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3章 复合污染底泥中菌剂筛选
    3.1 AMF-芦苇共生体系构建
    3.2 在复合污染底泥中筛选AMF-芦苇共生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Ri-PS不同浓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底泥耐受实验
    4.1 共生体系的维持
    4.2 芦苇生长发育参数
    4.3 不同浓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底泥中芦苇叶绿素荧光的响应
    4.4 不同浓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底泥中芦苇体内重金属
    4.5 底泥重金属有效态的变化
    4.6 不同浓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底泥中底泥重金属去除率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Ri-PS耐受重金属复合污染底泥机理探究
    5.1 不同浓度重金属耐受中营养指标的变化
    5.2 根系对不同浓度重金属耐受的响应
    5.3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再分配
    5.4 芦苇根际底泥微生物群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修复中沉积物的影响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研究 ——以海门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为例[D]. 王燕平. 扬州大学, 2021(08)
  • [2]高效河/库治理多功能菌—矿复合颗粒研发及其污染调控过程分析[D]. 毛世丽.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复配型微生物促生剂研发及其对黑臭水体改善效果研究[D]. 陈倩茹.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利用改性矿物材料抑制新生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D]. 王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对城市黑臭河涌治理的研究 ——以永和河治理工程为例[D]. 何文迪. 广州大学, 2020(02)
  • [6]旧改背景下福州北城区河流湿地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以洋下河为例[D]. 胡珺. 华侨大学, 2020
  • [7]CaO2控制沉积物-水界面内源氮磷释放的微生物群落响应机制研究[D]. 张钟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生物炭材料控制沉积物污染释放研究[D]. 曹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
  • [9]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河涌整治对策研究 ——以石碣镇内河涌为例[D]. 金文婧.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AMF-芦苇共生体系原位修复河道底泥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D]. 杜淑雯.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泥沙对城市内河水污染修复的影响及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