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

50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

一、五十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梦[1](2021)在《凌宇的沈从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沈从文,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写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篇,1988年被提名为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由于某些原因,学术界对沈从文的评价在1978年前后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进入新时期,沈从文重新被读者接受,最重要的推动者便是凌宇,他是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因此,本文针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旨在说明选题原因、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对沈从文的研究史做一个分期,分别为萌芽期、停滞期和活跃期,引出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凌宇;再通过沈从文对凌宇相关研究的肯定,以及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影响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分别从文本梳理、时段分期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一个详细的阐释。最后一部分探索为何凌宇的沈从文研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归纳他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以及特质;然后分析凌宇在沈从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语是对凌宇如何研究沈从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全文的意义,即本论文从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角度切入,不仅对研究者如何系统地研究一个作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以往的沈从文研究成果。

宋逸诗[2](2021)在《比昂恰尔迪的鲁迅小说意大利语译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5年,米兰的费特里奈利出版社(Feltrinelli)推出了由意大利作家、翻译家卢奇亚诺·比昂恰尔迪翻译的《〈阿Q正传〉和其他故事》(La Vera Storia di AhQ eAltri Racconti)。该书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鲁迅作品选集》(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1954)为基础转译而成,是第一部意大利语的鲁迅着作;在此之前,被译介为意大利语的鲁迅作品仅散见于报刊。在杨氏夫妇英译本的基础上,比昂恰尔迪不仅增译了《阿Q正传》,还对书中的部分词汇增加了脚注,细化了对中国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以及一些文化负载词的说明;他还将英译本的《编者按》和英译本末尾的两篇介绍性文章进行整合、编辑,以《作者简介》(Notizia sull’ Autore)为题附于书后,简明直接地将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主要作品介绍给了意大利读者。比昂恰尔迪不通中文、不做汉学、从未访华,却成为意大利将鲁迅作品译介成集的第一人,这既是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也与译者的个人动机密不可分。在这种意义上,不论是译着还是译者,都十分值得研究。而迄今为止,国外学界仍未将这部意译鲁迅作品集与译者比昂恰尔迪的个人经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在做意大利鲁迅研究时也只是将比昂恰尔迪一笔带过,未曾有过专门的探讨。基于此,本文选取比昂恰尔迪及其翻译的鲁迅作品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英、意三种语言间互译技巧的对比,思考由误译、错译反映出的文化现象,旨在从跨文化的角度更全面地理解第一部意译鲁迅专集的重要性。本文的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对比昂恰尔迪生平的简介,通过对其童年时期、求学时期、参战经历、异乡谋生的介绍,展示并强调比昂恰尔迪作为翻译家劳苦功高的一生;第二章分为两节,先后选取比昂恰尔迪的《孔乙己》和《狂人日记》这两篇译作,与意大利汉学家季丽玫(Primerose Gigliesi)和裴尼柯(Nicoletta Pesaro)从中文直译的鲁迅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比昂恰尔迪译本的独特优势;第三章以比昂恰尔迪译本的馆藏和出版情况作为背景,着重分析该译本在意大利的接受和影响,从而明确该译本在学界的地位与意义。本文对比昂恰尔迪及其意译鲁迅着作的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意大利汉学发展历程作了补充和细化,有助于完善对意大利鲁迅研究的认知。

竺青[3](2021)在《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文中研究说明《文学遗产》创刊65年来共发表古代小说研究论文634篇,其中,阐释性论文334篇,占52.68%;实证性论文300篇,占47.31%。发表小说名着论文277篇(含《聊斋志异》),占全部小说论文的43.69%;白话小说论文162篇,占25.55%;文言小说论文103篇(不含《聊斋志异》),占16.24%;专题论文92篇,占14.51%。70年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国内古代小说研究的主流范式,《文学遗产》揭载的论文是其具体呈现;以古代小说主流研究范式的呈现为观察视角,以《文学遗产》论文数量和选题分布状况为视点,通过定量分析,或可精细描述古代小说学术史"森林"中一棵特殊"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状态。

田语[4](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提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王楚君[5](2019)在《1950年代郭小川心态考论》文中研究表明郭小川是“十七年”时期最富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诗是个体生命遭际与情感体验的独特呈现,其人是渗透着时代政治风貌与文化语境影响的价值典型,值得深入挖掘与细致探索。本文选取郭小川1950年代的心态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诗人”“官员”二重身份下的生存境遇综合考量,立足材料阐释和文本剖析,力图能够全面、立体地展现郭小川50年代从紧跟潮流的奋发昂扬、到偏离时代的迷惘焦灼、突遭政治批判内心大惑不解、受到权力压制最终无奈归顺的心态发展历程,并在心理开掘的过程中,突破前人所谓“战士”、“诗人”抑或“战士诗人”的简单认知,还原一个更为驳杂、丰富与真实的郭小川。论文总分三大部分:引论:综述郭小川心态问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阐述。主体:第一章以郭小川1950年代前期的诗歌创作和政治表现为认识对象,揭示其内心的喜悦、亢奋和自豪,并对他紧跟时代潮流背后忠诚、盲从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展开辨析。第二章从研究对象1957年前后的生存境遇切入。身为官员,郭小川处境尴尬,勾心斗角的作协纷争与翻云覆雨的政治形势令他倍感焦灼、苦闷;作为诗人,郭小川寄情文字,《致大海》《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望星空》等诗作象征着他在文学领域中自觉的艺术探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深深的矛盾与彷徨。与此前相比,郭小川这一时期的工作与创作呈现出“跟不上”的鲜明态势,从中,可以看到“战士”、“诗人”之外“文人”、“少女”等多面人格的相互碰撞。第三章以郭小川1959年“反右倾”运动中遭受政治批判为背景,具体展现他由始料未及、大惑不解,心存侥幸展开自我辩护,最终迫于压力俯首认罪的心路历程。结论:总结全文,探寻郭小川1950年代心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揭示其被时代误判、误读的生存困境。

邱晓丹[6](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张德强[7](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指出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俞巧珍[8](2018)在《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隐微写作》文中研究表明自1980年代大陆出版第一部《台湾文学史》以来,由于论述视角的不同,两岸在关于1950年代台湾文学的叙述中存在着颇多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尹雪曼、刘心皇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学者认为1950年代台湾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文学成就与价值的高峰;以叶石涛、彭瑞金、陈芳明为代表的台湾“本土派”学者认为1950年代台湾文学全由大陆去台的知识分子把持,未扎根于台湾本土的民众真实的现实生活及其内心生活的理想和心愿,脱离民众日常生活的悲苦和欢乐,因而他们的文学创作是空中楼阁,在文学史上交了白卷;大陆学者普遍认为1950年代台湾文学由于深受国民党“反共复国”意识形态的影响,诸多作品严重歪曲历史与真实,具有“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而是女性文学、乡土文学、现代主义等“处于意识形态边缘”的文学形式中尚有一定价值。以上观点,无论是肯定派还是否定派,对1950年代台湾文学的认知,几乎已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定论”。而这种“定论”的形成,似乎都没有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时至今日,经过近四十年的海内外学术积累,伴随着更多史料的发现、更多研究视角的拓展,关于台湾文学的评价,特别是关于发生于1950年代国民党“反共”意识形态风行时期的文学现象的解读,与其匆忙地将其剥离或纳入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不如暂时搁置政治或认知的分歧,重回历史现场,去发现文本本身所承载的文学经验和日常经验的复杂性。因此,本文拟以1950年代初期国民党“反共复国”政治意识形态下倡导的“反共”文艺兴起、到1950年代中后期“反共”文艺式微近十年时间的文学创作为讨论范畴,选取“反共文学”、迁台女作家创作以及战后第一代乡土文学创作这三种文学现象为讨论对象,引入列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隐微写作”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家国话语系统当中阶级、性别、民族认同等三个重要的叙述面向为讨论重点,从中国近现代思想与文化发展史的视野出发,去重新阅读那些几乎被“经典化”的各类题材代表作,在明确国民党政治意识形态对文艺创作的压抑确实存在的同时,试图追溯出在那个政治立场分裂的时代,文学文本中隐含的逻辑与情感上的矛盾和纠缠、以及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碰撞、承续和变异,以重新理解文学叙事与国家历史之间复杂而紧密的联系。

彭燕[9](2015)在《杜甫研究一百年》文中研究表明杜甫研究作为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个案,因其杜甫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全局意义和引领作用。通过对杜甫研究百余年的回顾与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纪杜甫研究的状况与特点,亦有助于我们认识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轨迹与特点。

杨小兰[10](2015)在《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1949—1966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以重回文学现场的方式,通过考察“十七年”社会生活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十七年”文学体制、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叙事以及文学审美的具体历史形态展开回顾与重新观照,试图从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联中探寻“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的生成过程及其具体表现,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十七年”文学的经验、教训进行有价值的总结。本论题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讨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时,确立了当代社会历史与当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但在对文学“自律”与“他律”之间是如何转化与互动的,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在“十七年”这样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学创作高度统一的时期,文学自然而然被视为是意识形态表达的工具和手段,但与此同时,意识形态对文学话语的改造与规训是不可能绝对与纯粹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本能、文学自在的审美惯性,都使“十七年”文学具有了相应的审美特性。对“十七年”文学史而言,需要通过关注那些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来透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变迁,谛听文学史内部生长的声音,辨析它挣扎的过程。“十七年”文学体制受到了左翼文学及延安文学体制的影响,经由第一次文代会而逐步建立起来。“十七年”文学体制使文学与政治处于高度的同构状态,但体制化时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高度统一。以文艺政策为例,在主导性文艺政策日趋激进的历史背景下,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依然出现了政策性的调整,这些调整使国家意志的控制有所松动,一体化的文艺观与知识分子间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短暂地为文学“释放”出了有限的空间。而从文学刊物的角度来看,包括《文艺报》、《人民文学》在内的一些文学刊物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的同时,也在某些特定时刻和特殊问题上体现出有别于其“政治性格”的“文学性格”来。它们在国家和文学之间形成了拉力与应力的关系。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形成了一个以“歌颂”美学为特征的创作思潮,在这一思潮之下涌现出了很多为政治而抒情的诗人。胡风、鲁藜、绿原、何其芳在其诗歌中都抒写了对于新政权的欢呼与认同,但同时也流露出现实生活的矛盾和诗人内心中的游移。而作为当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十七”年文学围绕“现实主义”的概念、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展开了长期的讨论,这些讨论深化了现实主义的内涵,纠正了现实主义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这一阶段的小说,还是舞台上出现的“第四种戏剧”,均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段、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可贵的突破,体现了文学创作向传统现实主义回归的趋向。“十七年”时期,一些自觉遵守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自律性的理论家、批评家尽管总是与以政治话语为主的美学批评出现意见上的分歧或冲突,但他们还是利用文艺政策的倡导方向与文学创作自身的审美要求开展批评活动,使当时的文学批评发挥了有利于创作的作用。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对于作家主体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张扬,对文学独立性的扞卫,在“十七年”的文学视野中无疑具有挑战的意味;而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成果依然是当代“红学研究”的重大收获;巴人的《论人情》、王淑明的《论人性与人情》、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等纠正了此前文学意识形态中以阶级性取代人性的阶级论的思维定势,重新确立了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考察十七年主流文学话语中隐现的审美自律性,我们看到小说《红日》不仅描写了革命军队辗转千里的征战过程,还在于写出了英雄将士战争间隙中的日常生活和极其生动的音容笑貌。正是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以《铁道游击队》为代表的一些具有通俗文学特质的小说,在民间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夹缝中,寻找到了一条融合的发展路径,也展示了小说叙事本来就需要曲折生动的传奇性和文学自律性的审美张扬的巨大魅力。小说《红旗谱》讲述了身负历史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中国乡土社会变革的关系,改写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青春之歌》作为讲述小资产阶级成长的“成长小说”,在革命与阶级斗争的话语背后,潜存着一种女性话语,而郭小川的一部分诗作和陈翔鹤的小说及“潜在写作”以比较隐蔽或委婉的方式把作家对生活的体会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融入了文本中,带着自身的困惑和思考坚持创作,这些写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话语纷繁多样的景致。从艺术形式及语言两个角度来考察十七年文学的审美自律性,会发现十七年长篇小说对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扬弃与改造既为探讨小说的“民族形式”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又为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多样的审美体验。而在语言方面,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更成熟的本土化实践丰富了新文学的语言内涵,并在语言的雅俗结合、口语化以及与生活的一致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赵树理即是其中一位优秀代表。

二、五十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十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沈从文研究与凌宇的研究简述
    第一节 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第二节 沈从文对凌宇研究的肯定
    第三节 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贡献
第二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第一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文本梳理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时段分期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方法探讨
第三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反思
    第一节 凌宇研究沈从文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特质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比昂恰尔迪的鲁迅小说意大利语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译者个人经历及活动的相关研究
        (二) 鲁迅及其作品在意大利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性
第一章 比昂恰尔迪:探索与挣扎的一生
    第一节 从格罗塞托到米兰
        一、严苛的童年
        二、求学与参战
        三、辗转到他乡
    第二节 在米兰的日子
        一、苦闷的孤独者
        二、高产的翻译家
第二章 直译和转译视角下的比昂恰尔迪译文
    第一节 《孔乙己》译文浅析
    第二节 《狂人日记》的译法之短长
        一、日记体格式的呈现
        二、对文言文的翻译
        三、对“错杂无伦次”的白话的翻译
        四、错译与漏译
    第三节 翻译风格对比与总结
第三章 比昂恰尔迪译本的接受与影响
    第一节 版本及馆藏量
        一、出版社及译本版本
        二、译本馆藏量
    第二节 译本在意大利的接受与影响
        一、接受: 文学与政治的交融
        二、影响: 前涛与后浪的共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1955年版《作者简介》原文
附录2: 1955年版《作者简介》译文
致谢

(3)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聚焦经典
    (一)1954—1963年
    (二)1980—2019年
    (三)小结
二 凝视文本
    (一)白话小说研究
        1.1954—1963年
        2.1980—2019年
        3.小结
    (二)文言小说研究
        1.1954—1963年
        2.1980—2019年
        3.小结
三 拓宽视域
四 结语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1950年代郭小川心态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紧跟随:忠诚或盲从
    第一节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
    第二节 “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
    第三节 “我爱在那繁忙的事务中冲撞”
第二章 跟不上:多面人格碰撞下的苦闷与彷徨
    第一节 “山中”的苦闷
    第二节 “月下”的彷徨
    第三节 多面郭小川
第三章 想不通:从叛离到归依
    第一节 “晴天霹雳”
    第二节 “如梦方醒”
    第三节 “劫后余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0.2 研究意义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0.2.2 文学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0.5 论文大纲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1.1.2 文学的主动性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1.4.2 “谁当主角”?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3.3.1 “落后”人物集锦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4.3.3 加入全球化 5. 美丽新世界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5.3.3 纯文学的失落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后记

(8)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隐微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回顾 第三节
    相关背景的梳理和相关概念的论析 第四节
    全文结构安排与创新意义 第一章
    “隐微写作”阐微 第一节
    “隐微写作”的两种形式 第二节
    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隐微写作”辨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反共”主题下的多重意义空间 第一节
    “乡土小说”的表象再现与“红色中国”想象 第二节
    “革命加恋爱”小说的模式重复与“反共”话语建构的裂缝 第三节
    “革命历史”叙述与“无未来性”走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国”话语系统下“家园”认同的两难 第一节
    “怀乡”主题与女性主体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空间语境与“两种乡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落的“原乡”想象与“创伤”经验叙述 第一节
    “被殖民”语境:国族认同与祖国想象 第二节
    从“原乡”到“故乡”的旅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杜甫研究一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的杜甫研究
    ( 一) 民国前期杜甫研究
    ( 二) 民国后期杜甫研究
二、建国三十年的杜甫研究
    ( 一) 建国十七年的杜甫研究
    ( 二) “文革”时期的杜甫研究
    ( 三)“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的三年杜甫研究
三、八十年代以后的杜甫研究
    ( 一) 二十世纪末期的杜甫研究
        1. 八十年代的杜甫研究
        2. 九十年代的杜甫研究
    ( 二) 新世纪的杜甫研究
结语

(10)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十七年”文学:意识形态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
    第一节 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一、左翼文学形态与延安文学体制
        二、当代文学体制的形成及表征
    第二节 十七年文艺政策的调整、变更
        一、双百方针的确立执行
        二、文艺八条与政策调整
    第三节 文艺刊物的文学自觉——以《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为例
        一、刊物自觉与理论争鸣:《文艺报》的文学性格
        二、文学政治与政治文学:《人民文学》的文学突破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回荡
    第一节 歌颂美学中的另类声音
        一、歌颂中的象征意味:为诗受难的胡风
        二、抒发“小我”的感情:绿原和鲁藜
        三、诗性的审美追求:何其芳的文化人格
    第二节 “现实主义”思潮及其“广阔道路”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争议
        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多元景观
        三、“第四种戏剧”:打破“概念化”的审美实验
    第三节 写真实与“干预生活”
        一、“干预生活”:作为一种口号的提出
        二、“干预生活”文学的主张及其价值取向
        三、突入生活禁区的创作实践
第三章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自觉性
    第一节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合理性
        一、作家主体精神与创造性的张扬
        二、主观战斗精神与作家的主导性的提出
        三、作家的感情与文学的独立性的扞卫
    第二节 俞平伯、胡适“新红学”真知灼见
        一、话语垄断式的文艺争鸣
        二、俞平伯的红学见解与批评价值
    第三节 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大胆提出
        一、文学的禁区与阶级性标签
        二、人性与人情:剪不断,理还乱
        三、“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文学观
第四章 十七年文学叙事的超越性
    第一节 史诗叙事与叙事超越
        一、日常视野下的战争史诗
        二、英雄史诗的传奇性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叙事
        一、乡土革命中的知识分子精神谱系
        二、成长历程中的女性话语
    第三节 集体话语中的个人叙事
        一、“战士诗人”的心理裂痕
        二、历史小说的“无名”表达
        三、“潜在写作”:对文学惯性的自觉坚守
第五章 十七年文学审美的自律性
    第一节 形式创新与再造
        一、民族风格与有意味的形式
        二、旧章回体形式的吸纳与改造
        三、通俗化形式与民间大众趣味
    第二节 语言的审美实践
        一、泛普化语言操作中的个性差异
        二、本土化的语言实践
        三、赵树理语言艺术的个案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宄生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五十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凌宇的沈从文研究[D]. 杨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比昂恰尔迪的鲁迅小说意大利语译介[D]. 宋逸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J]. 竺青. 中国文化研究, 2021(01)
  •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5]1950年代郭小川心态考论[D]. 王楚君.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隐微写作[D]. 俞巧珍. 厦门大学, 2018(07)
  • [9]杜甫研究一百年[J]. 彭燕. 杜甫研究学刊, 2015(03)
  • [10]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D]. 杨小兰. 兰州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50年代中期探索文学的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