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铼 (~(188)Re) 标记白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用于肿瘤靶向治疗(英文)

~(188)铼 (~(188)Re) 标记白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用于肿瘤靶向治疗(英文)

一、肿瘤靶向治疗用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子的~(188)铼(~(188)Re)标记(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程亚如[1](2021)在《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纳米医学的飞速发展,将纳米医学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肿瘤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集成肿瘤诊断与治疗于同一纳米器件上得到多功能的纳米诊疗平台,在精准医疗和临床应用上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将其注射入体内,利用靶向性识别技术聚集在肿瘤组织附近,并在外部光源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导致细胞消融并死亡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光热性能的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在癌症的光热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优异的活体成像能力,在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本文针对光热治疗光穿透深度低、治疗效率低及纳米材料合成复杂的问题,构建了三种不同的钨基复合纳米材料,并探究了他们在肿瘤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新型氧化碲/铵钨青铜复合纳米材料用于第二近红外区深层次的光热治疗: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化碲/铵钨青铜(TeO2/(NH4)xWO3)纳米条带(TONW NRs)。由于NH4+的掺杂,自由电子被注入到WO3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带,加上Te原子的孤对电子与W6+离子之间的电子跃迁,导致自由电子增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最终实现了 TONW NRs优异的近红外吸收。聚乙二醇功能化的TONW NRs(PEG-TONW NR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显示出高达43.6%的光热转换效率(PTCE),超过许多以前在NIR Ⅱ区(NIR Ⅱ,1000-1350nm)应用的纳米光热试剂。实验证明,PEG-TONW NRs在体外和在体内均具有显着的肿瘤消融能力。同时,PEG-TONW NRs还具有先进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光声(PA)成像能力。鉴于PEG-TONWNR在NIR Ⅱ区具有优异的光热效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好的CT/PA成像诊断能力,该材料解决了 PTT治疗深度低的问题,在深层次PTT以及诊疗一体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具有双重靶向能力的硒硫化钨/二氧化锰-异烟肼-三苯基溴化膦@癌细胞膜用于CT/(magnetic resonance)MR双模式成像引导的自由基/光热协同治疗:合成了一种新型WSSe/MnO2异质纳米片,并负载药物异烟肼(INH),而后连接线粒体靶向基团三苯基溴化膦(TPP)并用癌细胞膜进行包裹,最终得到WSSe/MnO2-INH-TPP@CM复合纳米材料。由于癌细胞膜的同源靶向性以及TPP对于线粒体的靶向能力,WSSe/MnO2-INH-TPP@CM高效进入肿瘤细胞,并在线粒体处累积。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WSSe/MnO2纳米片表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MnO2外层逐渐发生降解产生Mn2+离子,而Mn2+离子可以催化异烟肼(INH)产生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氧化羟基自由基(·OH),从而引起线粒体损伤以及细胞凋亡。另外,激光照射下材料引起的升温同时可以加速催化反应的发生,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该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体内CT成像和MR成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WSSe/MnO2-INH-TPP@CM的线粒体靶向氧化损伤和光热疗法结合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出色的抗癌治疗效果,最终实现了 CT/MR双模式成像引导的·OH/PTT协同治疗,解决了光热试剂靶向性差以及单一 PTT治疗效果差的重大问题。这是将非芬顿类型·OH形成与PTT联合用于抗癌治疗的首次探索,为联合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机遇。3.可降解的FeWOx纳米颗粒用于CT/MR双模式成像引导的光热/光动力学/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合成了一种在肿瘤微环境下可降解的FeWOx磁性纳米颗粒,并用RGD-PEG进行修饰,得到具有肿瘤靶向性的FeWOx-PEG-RGD复合纳米颗粒。由于FeWOx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因此可以用作磁靶向试剂以及T2加权MR成像造影剂。在980 nm的近红外激光照射下,FeWOx纳米颗粒不仅展现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而且可以有效地产生单线态氧,实现近红外光照射下PTT/PDT的联合治疗。在高过氧化氢(H2O2)表达的酸性肿瘤微环境中,FeWOx-PEG-RGD逐渐降解并释放Fe3+和Fe2+,触发Fenton反应生成·OH,实现化学东力学治疗(CDT)。同时,释放的Fe2+导致T2/T1信号转换实现了癌症治疗的可视化。W的高X射线衰减系数也使该材料成为用于引导治疗的良好CT造影剂。因此,结构简单的FeWOx-PEG-RGD能够介导(T2/T1加权)MR/CT双模式成像指导的PTT/PDT/CDT协同治疗,具有高特异性以及高抗癌效率。这种简单,可降解且多功能的FeWOx-PEG-RGD纳米颗粒提供了一个新颖且有前途的纳米治疗平台。

孟祥州[2](2021)在《多肽药物筛选及基于肿瘤细胞膜的多肽运载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多肽通常指不超过50个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分子量介于小分子和蛋白之间。多肽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和蛋白类似的性质,例如,很多激素,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就是多肽类物质。多肽作为功能分子,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药物研发领域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针对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热门靶点蛋白进行了多肽药物的筛选和开发,以期获得具有临床应用潜能的多肽药物。肿瘤免疫疗法由于其卓越的临床治疗效果,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的手段之一。肿瘤免疫治疗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和针对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的生物治疗等等,其中针对免疫检查点之一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1/PD-L1)的抗体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如此,由于抗体的高成本以及高的免疫原性,需要我们寻找更多能够替代抗体的生物分子。我们通过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了 PD-1特异结合多肽,并对其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的可能性进行了检测。具体来说,我们运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从随机多肽库中获得6条能与PD-1结合的多肽。序列比对发现两类保守序列DDCWXD(X代表:D/E/H)和DGW。经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PD-1结合效果最佳的多肽被命名为PBP-1。实验证明了该多肽与PD-1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以及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的功能。在以上结果初步显示PBP-1多肽可以作为拮抗PD-1的候选分子,参与肿瘤的免疫治疗。2019 年底至今,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全球迅速蔓延,造成了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乱和经济损失。文献报道,COVID-19病毒进入人体细胞是由病毒细胞膜表面的S(Spike)蛋白与人体细胞中的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受体介导的。因此,阻断S蛋白与ACE-2受体的结合的药物有可能遏制COVID-19的蔓延。基于此,我们首次运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对ACE-2分子进行特异性结合多肽的筛选。经过多轮筛选最终得到12条与ACE-2特异性结合的多肽,经序列比对没有发现这些多肽的保守序列。通过流式验证并选择与ACE-2结合效果最佳的多肽,命名为TAP-1。利用荧光ELISA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 TAP-1与ACE-2结合的特异性。通过竞争实验和假病毒试验,确认了 TAP-1多肽可以与S蛋白竞争结合ACE-2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得出TAP-1多肽可以有潜力阻断COVID-19进入细胞,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由于多肽本身具有半衰期短和易降解等特点,因此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纳米递送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利用肿瘤细胞膜纳米载药体系运输多肽药物。我们构建了基于肿瘤细胞膜的多肽传递系统(SPIO NP@M-P),用于运载课题组前期获得针对PD-L1的拮抗性多肽TPP1。实验证明,H460细胞膜囊泡具有优越的同源靶向能力,可以介导纳米囊泡在肿瘤部位的富集。该系统中的SPIONPs(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可以用于肿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便于对多肽药物的肿瘤治疗效果进行监控。表面修饰TPP1多肽的SPIO NP@M-P不但仍然具有阻断PD-LI和PD-1相互作用的能力,而且具有了较长的半衰期(是游离多肽的60倍)。SPIO NP@M-P中含有的MMP2酶(Metallomatrix protease 2)的底物肽有助于TPP1肽在肿瘤微环境的释放。肿瘤细胞膜的SPIO NP@M-P多肽传递系统的成功构建,为多肽药物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途径。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对PD-1和ACE-2的两个靶点进行多肽筛选,分别得到结合效果较好的多肽序列,并验证了多肽具有较好的分子靶向能力以及阻断功能。在多肽应用方面,成功构建了基于肿瘤细胞膜的多肽传递系统(SPIO NP@M-P),延长多肽半衰期,同时赋予了多肽在肿瘤中的诊疗功能,为多肽提供临床转化的可能性。

于珍[3](2021)在《核酸适配体介导的承载多西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粒在结肠癌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列第三。由于结肠癌的症状比较隐匿,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化疗是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传统的化疗方案常常伴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靶向治疗可选择性地将细胞毒性药物递送至肿瘤细胞,而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因此在改善化疗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靶向治疗通常由靶向药物递送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来实现,TDDS由三部分组成:靶向肿瘤的配体、纳米药物载体、细胞毒性药物。核仁蛋白通常存在于细胞核内,但在很多肿瘤细胞膜表面也有高表达(包括结肠癌细胞),因此被认为是具有重大应用潜能的肿瘤靶向治疗靶标。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是一类单链寡核苷酸分子,能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可与相关靶标特异性地结合,并具有低免疫原性、合成修饰简单、成本低廉、分子量小及肿瘤组织穿透力高等优点,因此是重要的新型肿瘤靶向配体。白蛋白是一种内源性蛋白,无免疫原性,可用于构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药物载体。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具有广谱抗癌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如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等。迄今为止,将靶向核仁蛋白的含多西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粒用于治疗结肠癌,尚未见文献报道。AS1411是一种靶向核仁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本研究计划构建AS1411介导的包载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纳米颗粒,用于结肠癌治疗,并在细胞系和体内实验中评估其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所选材料均曾被FDA批准用于人体疾病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5’端用巯基修饰的核酸适配体通过偶联剂SMCC与白蛋白上的氨基相连。通过自组装法,将多西紫杉醇负载于AS1411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白蛋白中,构成TDDS(Apt-NPs-DTX)。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检测纳米粒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包封率、载药率及药物释放曲线。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核酸适配体是否成功连接到白蛋白纳米粒上。将白蛋白包载荧光染料,利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纳米颗粒对CT26结肠癌细胞的靶向性。通过体外杀伤实验检测Apt-NPs-DTX对结肠癌细胞和对照细胞的毒性。通过体内动物实验评估Apt-NPs-DTX的抗肿瘤疗效、对生存期的影响以及毒副作用。结果:所构建的Apt-NPs-DTX,其平均粒径为62 nm,zeta电位为-31.2 mV。DTX从白蛋白纳米颗粒的释放具有典型的缓释特性。相对于对照细胞,细胞表面高表达核仁蛋白的CT26结肠癌细胞能优先摄取AS1411介导的纳米颗粒。体外细胞杀伤研究表明,Apt-NPs-DTX显着增强了对CT26结肠癌细胞的杀伤力。动物实验表明,与不具靶向性的载药纳米颗粒相比,Apt-NPs-DTX显着提升了抗肿瘤疗效,延长了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但没有进一步增加毒副作用。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AS1411修饰的包载多西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粒子,用于靶向治疗结肠癌。实验结果表明,Apt-NPs-DTX在小鼠体内能显着增强抗肿瘤疗效,在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能。

尹宇振[4](2021)在《放射性核素碘[131I]间接法标记PD-L1 mAb及其对荷瘤小鼠的联合抗肿瘤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PD-L1/PD-1免疫检测点抑制疗法已经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总体免疫治疗反应率不佳,核素内照射联合免疫治疗有望突破这一现状,131I间接标记法标记PD-L1 mAb,探索最佳标记条件,构建稳定性良好的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通过探究电离辐射对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131I间接标记的PD-L1 mAb对荷瘤小鼠的联合抗肿瘤治疗的潜在机制,为临床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通过NIS法进行131I直接标记PD-L1 mAb,偶联剂与mAb不同比率下131I间接标记mAb,薄层层析法两种标记方法的标记率,优化最佳标记条件;超滤管分离纯化,薄层层析法检测各组放射化学纯度及评价其体内及体外稳定性。2.培养LLC小鼠肺癌细胞及构建其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经尾静脉注射131I-ATE-PD-L1 mAb(100μL,370k Bq),并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1、6、12、24、48、72h)眼眶取血、摘取主要脏器,测量放射性计数并称重,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评价荷瘤小鼠体内靶向分布评估。3.荷瘤小鼠肿瘤体积达到100mm3左右时,分PBS组、mAb组、131I-ATE-PD-L1 mAb及131I-ATE-PD-L1 mAb+mAb联合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动态观察各组体重及肿瘤大小变化,记录小鼠死亡时间;对各组治疗下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做病理组织切片分析。4.Western blot检测和比较PBS、游离131I、mAb及131I-ATE-PD-L1 mAb对LLC小鼠肺癌细胞ACSL4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成像检测PBS组、mAb组、131I-ATE-PD-L1 mAb及131I-ATE-PD-L1 mAb+mAb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ACSL4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间接标记法标记的131I-ATE-PD-L1 mAb核素分子探针的标记率及放化纯均在90%以上,同时与直接标记法相比,间接标记法核素分子探针在体内外具有更好的放化纯度。2.131I-ATE-PD-L1 mAb通过血液主要在荷瘤小鼠肝脏有明显的浓聚,其次在脾、肾、肺也有较高摄取,在72小时后肿瘤部位仍有良好的摄取。3.与PBS组、mAb组和131I-ATE-PD-L1 mAb组相比,131I-ATE-PD-L1 mAb+mAb联合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大小明显缩小,生存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肿瘤组织病理染色结果显示131I-ATE-PD-L1 mAb+mAb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显着。4.131I-ATE-PD-L1 mAb能引起LLC小鼠肺癌细胞ACSL4蛋白的上调,相比PBS、PD-L1 mAb、低剂量131I-ATE-PD-L1 mAb,高剂量131I-ATE-PD-L1 mAb对LLC小鼠肺癌细胞ACSL4蛋白显着上调;同时,131I-ATE-PD-L1 mAb+mAb联合治疗组相比PBS组、mAb组和131I-ATE-PD-L1 mAb组,肿瘤组织ACSL4蛋白表达更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间接标记法标记的131I-ATE-PD-L1 mAb核素分子探针,有望成为良好的新型放射性核素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同时131I-ATE-PD-L1 mAb联合mAb的抗肿瘤疗效显着。131I电离辐射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增加免疫原性,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

韩向军[5](2020)在《坏死亲和性纳米微胶束—PNP@AuNP-Hyp的研制及其细胞安全性与多模态影像学监测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的快速增长导致肿瘤中心发生缺血缺氧,进而伴随着坏死的发生;其次,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使肿瘤坏死,进而缩小肿瘤体积甚至根除肿瘤。因此,坏死可用来判断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状态和治疗反应。以坏死为靶点,也可以对坏死临近区域的肿瘤残余细胞进行靶向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1,2]。肿瘤坏死周边区域是肿瘤的缺血缺氧区,其内存在大量的肿瘤干细胞,直接影响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药物耐药[3-5]。以坏死为靶点的治疗药物输送,对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及药物耐药也具有科学和临床意义。然而,肿瘤的区域由于缺少血液供应,且组织压力较高[6],坏死区域的靶向药物输送非常困难。金丝桃素是一种贯叶连翘类的小分子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坏死亲和性,可作为肿瘤坏死的靶向分子[7-9]。然而,金丝桃素是疏水性物质,在生理盐水中凝结成块,直接注射入生物体将极大的限制了它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输送载体,文献所使用的方法均为将金丝桃素溶于有机溶剂再注射至生物体内[10,11]。但是,有机溶剂作为输送介质又引发新的问题。首先是有机溶剂对生物体产生的安全隐患,如溶血、细胞膜的损伤;其次是当有机溶剂经血液稀释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金丝桃素极容易聚合成大颗粒沉积于肝脏、脾脏的单核巨噬系统内[12],进而影响其靶向效率和能效[13]。如何能安全有效的将金丝桃素输送至生物体,并发挥其坏死亲和的功能是金丝桃素能否转化的关键。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特殊的肿瘤内富集效应[14],并且可以改变荷载药物的物理性质,作为载体用于药物的输送已经很长时间[15]。有机纳米材料由于可降解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有机纳米材料合成的过程中,聚乙二醇(PEG)和聚已内酯(PCL)是非常常见的原料,对生物体无毒副作用且能快速降解,目前已被FDA批准并应用于临床。纳米金潜在的X线成像和高电子密度,可用于监测药物和载体在体内的分布[16,17],因此我们提出如下设想:以聚乙二醇-聚已内酯为主体,合成荷载金丝桃素和纳米金的纳米微胶束,利用金丝桃素的荧光特性和坏死亲和性,以及纳米金的X线成像特性,以期达到肿瘤多模态影像监测和靶向坏死的作用,为肿瘤坏死区域的药物输送提供载体,并为验证其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2 mg纳米金、100 ug金丝桃素、5 mg mPEG-PCL溶于2m L四氢呋喃中,充分震荡混匀后,加入2 m L 5%的右旋糖酐构建反应体系,待充分反应后,置于通风橱内避光隔夜以蒸发所有的四氢呋喃,将挥发后的反应体系定容至2mL,再运用0.22 um的过滤器过滤,得到荷载纳米金和金丝桃素的纳米微胶束PNP@AuNP-Hyp。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冰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流体动力学直径、表面电荷、分散指数、形貌以及金丝桃素和纳米金的包封率。并将合成的样本保存一月后,重新检测其指标评价其稳定性。2、将梯度金浓度(500、250、125、62.5 ug/m L)的纳米微胶束、PBS和25%DMSO与2.5%的红细胞悬液置于37℃水浴3小时,运用细胞计数器计数完整的红细胞,评估其溶血安全性。将A2780N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与梯度金浓度(1000、500、125、62.5、31.25 ug/m L)的纳米微胶束共培养,以RPMI1640培养液为阴性对照,25%DMSO为阳性对照,采用Calcein-AM法评价其细胞毒性。将梯度金浓度(0、100、200、400、800、1600、3000 ug/mL)的纳米微胶束置于0.2 m L离心管内。以相同碘浓度的碘海醇为对照,置于Micro-CT进行扫描,观察其X线成像能力。将A2780N细胞与金丝桃素浓度为10ug/mL的纳米微胶束共培养36小时,置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微胶束的细胞吞噬能力和荧光成像能力。采用干冰冷冻法制造细胞坏死模型,将金浓度为100ug/m L的纳米微胶束加入细胞坏死模型中,置于荧光显微镜观察活死细胞之间纳米微胶束的分布,观察纳米微胶束的坏死亲和性。3、2只6周大小的裸鼠,分别列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麻成功后,经皮下大腿外侧背部植入2×106 A2780N细胞,待肿瘤直径达到1.5 cm时造模成功。将实验组裸鼠经尾静脉注射PNP@AuNP-Hyp(纳米金剂量约为8 mg/Kg),对照组给予200 u L的生理盐水。注射前、注射后5分钟、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观察PNP@AuNP-Hyp的荧光成像和X线成像情况。获取纳米材料在裸鼠中成像的最佳点,再次注射相同剂量后处死取材。将肿瘤制作成2 mm的切片,大体观察纳米微胶束的分布。再将部分肿瘤采用OCT包埋后,制作10 um的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金丝桃素的分布。其余肿瘤组织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作5 um的切片,行HE染色观察金丝桃素的分布与肿瘤坏死之间的关系。再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胰腺、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评价在体安全性。结果:1、成功合成了荷载金丝桃素和纳米金的纳米微胶束。流体动力学直径为103.9±1.74 nm,PDI=0.121±0.017,Zeta表面电荷=-17.3±4.14。2、冰冻透射电镜及暗视野显微镜显示为单分散的球形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遮光性。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吸收显示了PNP@AuNP-Hyp具有金丝桃素的特异性的吸收峰和纳米金的吸收特点。4、通过对金丝桃素和纳米金制定标准曲线后,将合成的纳米微胶束裂解测定金丝桃素的包封率为93.4%,纳米金的包封率为71.3%。5、将纳米微胶束置于4℃保存一个月后,其流体动力学直径略有缩小,PDI和表面电荷无明显变化,保存过程中仅有10.4%的纳米金和8.8%的金丝桃素丢失。6、在溶血实验中,梯度金浓度的纳米微胶束未显示出明显的溶血效应,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5%DMSO。7、在细胞毒性实验中,细胞死亡率随纳米微胶束的浓度的提升而逐渐上升,当纳米微胶束中金浓度为250ug/m L时,其细胞存活率为100.2±13.5%,而浓度提升至500ug/mL时,其细胞存活率为59.8±18.2%,而25%DMSO作为对照组,仅有7.0±0.7%的细胞存活。8、经Micro-CT扫描后,纳米微胶束展示了良好的CT增强效应,PNP@AuNP-Hyp与A2780N肿瘤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上展示了良好的荧光成像,金丝桃素的红色荧光沉积于肿瘤细胞的胞浆中。PNP@AuNP-Hyp与细胞坏死模型共培养后,其主要沉积于坏死细胞中。9、在实验组裸鼠肿瘤模型中,尾静脉注射纳米微胶束后,肿瘤组织的荧光逐渐增强,在注射后30分钟达到峰值,而X线吸收在注射后5分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在24小时恢复至本底水平。10、将裸鼠尾静脉再次注射纳米微胶束30分钟后处死,取材肿瘤制作2 mm的切片,大体显示肿瘤中心为坏死区,坏死区呈现金丝桃素的高强度荧光,以及相对较高的X线吸收。11、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组织学分析进一步展示了金丝桃素汇集于肿瘤中的坏死区域。12、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的各器官进行组织学对比分析,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差异。结论:1、采用溶液挥发法合成荷载金丝桃素和纳米金的纳米微胶束PNP@AuNP-Hyp,简单可行,易于操作。所合成的纳米微胶束呈现为单分散球形结构,结构稳定,粒径符合肿瘤应用的标准。2、PNP@AuNP-Hyp是一种安全的金丝桃素输送载体,在安全性方面优于文献中的DMSO输送介质。PNP@AuNP-Hyp具有纳米金的X线成像和金丝桃素的荧光成像、靶向坏死能力。3、PNP@AuNP-Hyp在裸鼠皮下移植瘤坏死模型中,具有荧光成像和X线成像能力,具有肿瘤多模态影像学监测作用。并且PNP@AuNP-Hyp良好的坏死亲和性为后续的坏死亲和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建荣[6](2019)在《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的设计、多功能化与诊疗一体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癌症的个性化治疗一直处于研究的前沿。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不断推动着纳米医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应用于肿瘤诊断、治疗及诊疗一体的纳米平台应运而生。介孔硅基纳米材料具有高的孔容、均匀可调的孔径、易于功能化、界面效应、大的比表面积、易于掺杂的无定型骨架组成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分子影像、组织工程等纳米生物技术领域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其骨架不可控的降解性以及在体内的长期滞留行为都将造成严重且不可预估的毒性,极大地限制了其成功地临床转化。因此,设计和合成具有生物安全的骨架结构及成分组成的硅基材料刻不容缓。针对以上纳米医药领域的应用需求,本论文以纳米合成化学为基础,以形态粒径可控、生物可降解的介孔有机硅制备为起点,着力于非侵入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封孔分子功能化设计,围绕构建基于介孔有机氧化硅的肿瘤诊疗一体化平台及其应用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工作:I.功能化二硫化钼纳米片包裹介孔有机氧化硅载药系统用于乳腺癌的靶向协同治疗基于溶胶-凝胶法合成粒径均一、高分散的含硫醚键的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PMOs),并利用其介孔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随后,通过牛血清白蛋白(BSA)-叶酸(FA)修饰的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包裹在该体系的表面,同时实现对孔道的封堵和主动靶向能力,从而构建出pH、光响应性的多重刺激-响应性主动靶向的纳米载药系统(PMOs-DOX@MoS2-PEI-BSA-FA)并用于光热转换及药物递送。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具有均匀的粒径分布(196 nm);高的药物装载能力(185 mg/g);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证明纳米复合物可以靶向摄取到叶酸受体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内部。细胞毒性实验及动物体内模型治疗实验表明:在808 nm近红外激光的照射下,纳米载药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的生长,表现出显着的光热和化疗协同治疗的效果,同时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本工作将有机氧化硅与二维纳米片进行复合,克服了硅纳米材料功能性单一的缺陷,为制备基于二维纳米片修饰的介孔有机硅复合物作了良好的铺垫。Ⅱ.A7R肽修饰、硫化银(Ag2S)负载的中空介孔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用于近红外荧光/光声成像介导的肿瘤靶向协同治疗为了实现介孔硅纳米材料更高的药物负载及更敏感的刺激响应药物释放性能,在该部分实验中,我们基于“结构差异选择性刻蚀法”制备中空介孔硅纳米粒子(HMSs)。表面稳定连接靶向神经纤毛蛋白1(NRP-1)受体的A7R多肽,使之具有靶向NRP-1受体阳性的肿瘤细胞的能力。进一步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将Ag2S纳米粒子成功引入载体上,赋予纳米颗粒光热转换及光声成像的性能。大的中空结构使得制备的Ag2S@HMSs-A7R具有高的药物装载能力(DOX:451 mg/g)。同时表现出三重刺激响应药物释放行为,包括肿瘤细胞内弱酸性环境、高浓度的谷胱甘肽(GSH)、及外部近红外激光照射。合成的纳米复合物在激光辐照下可以产生了明显的光声信号和优良的光热转换效率(31.5%)。重要的是,A7R肽的修饰使得纳米复合物可以选择性地结合NRP-1受体过表达的MDA-MB-231细胞。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协同指数<1)。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的具有主动靶向能力、光声成像及三重刺激响应药物释放能力的新型靶向纳米诊疗剂具备用于成像介导协同治疗的巨大潜力。Ⅲ.基于pH敏感动态共价键连接的药物自封孔中空介孔有机硅纳米诊疗剂用于多模态成像介导的化疗/低温光热协同治疗开发高效的抗肿瘤策略,并辅以相对低强度刺激的无创物理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化学同源性”制备一种多功能、生物可降解的有机/无机杂化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粒子(HMONs),并进一步共负载近红外有机染料吲哚菁绿(ICG)和热休克蛋白抑制剂(17AAG)。在此基础上,化疗药物吉西他滨(Gem)通过缩醛键的形成作为封孔剂封堵HMONs的孔道。最后进行聚乙二醇(NH2-PEG)修饰得到多功能的纳米诊疗剂(ICG-17AAG@HMONs-Gem-PEG)。所制备的纳米诊疗剂在肿瘤组织或细胞部位显示出精确的17AAG释放行为。研究发现,当纳米诊疗剂进入肿瘤细胞后,封孔剂Gem与有机硅纳米粒子之间的缩醛键会在肿瘤细胞的酸性条件下发生断裂,从而打开孔道精确控制ICG和17AAG的释放。17AAG的释放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90)的表达,从而缓解了细胞的耐热性。在低功率的808 nm激光激发下,ICG能有效地将光转换为热能,同时在较低的温度下(~41℃)实现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此外,ICG的负载赋予纳米颗粒具有近红外荧光和光声成像的性能。总之,本研究不仅构建了一个pH响应动态共价键断裂的药物自封孔纳米诊疗一体化平台,巧妙地避开了其他外源封孔剂的使用,而且提供了一个低温条件下进行有效光热治疗的策略,从而减小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体外细胞水平及动物体内水平上系统地验证了该纳米诊疗剂的成像性能以及协同治疗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二硫键掺杂的有机硅骨架赋予了该纳米诊疗剂内在的生物降解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Ⅳ.前药封孔、装载温敏性全氟戊烷液滴的中空介孔有机硅纳米诊疗剂用于超声/光声成像介导的化疗/光热协同治疗为了进一步拓展有机硅材料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本研究将二硫键掺杂的有机氧化硅HMONs作为载体同时装载ICG及全氟戊烷(PFP),随后设计一种紫杉醇(PTX)前药作为有机硅孔道的封孔剂。进一步修饰PEG以提高纳米诊疗剂的生物相容性,从而得到一种多功能的纳米复合物(ICG/PFP@HMOP-PEG)。当纳米复合物进入肿瘤细胞后,紫杉醇前药与HMONs之间的二硫键会在肿瘤细胞内的高浓度谷胱甘肽下发生断裂。一方面,打开孔道精确控制ICG的释放。另一方面,释放的前药发生电荷转移形成游离的PTX分子用于肿瘤的化疗。在808 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ICG产生的过高热可使PFP发生液气相变而产生纳米气泡,并进一步形成微泡用于超声成像。体外超声成像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在造影和B-模式下都具有良好的造影效果,同时在体内肿瘤模型成像中也得到了证实。此外,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上验证了该纳米诊疗一体化系统用于荧光/超声/光声三模态影像引导下的化疗/光热协同治疗的效果。V.生物矿化氧化铱纳米粒子封孔的可降解介孔纳米系统用于抗炎症及肿瘤的诊疗一体化无机纳米粒子在体内的长期滞留往往会提高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而引起的相应的炎症反应,严重阻碍了目前许多无机纳米材料/复合物的临床转化。因此,整合精确诊断、有效治疗及抗炎症反应等功能于一体的纳米平台对于肿瘤的有效治疗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本章中,我们通过温和的生物矿化策略合成牛血清白蛋白(BSA)稳定的氧化铱纳米粒子(BSA-Ir02),并通过BSA内在的巯基与装载Hsp90抑制剂(17AAG)的中空有机硅纳米粒子(HMONs)相结合封堵在其孔道外。最后修饰聚乙二醇分子(PEG)得到最终的17AAG@HMONs-BSA-Ir02-PEG(AHBIP)纳米诊疗剂。与前几章类似,HMONs因其巨大的中空结构而能够高效地负载小分子(对于17AAG,负载量为35.4%,同时负载效率为~97%)。AHBIP纳米粒子进入肿瘤细胞后,负载在内核及介孔孔道中的17AAG释放,抑制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体外和体内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证明了17AAG的释放可以有效地抑制Hsp90的表达,结合BSA-IrO2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从而实现在激光照射下的低温光热治疗。更重要的是,IrO2可以催化肿瘤细胞内的过氧化氢(H202)分解产生氧气,因而克服肿瘤组织的乏氧环境而增强光动力治疗(PDT)效果;亦可以保护正常细胞免受高H202引起的炎症反应。与此同时,AHBIP还具有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PA成像性能。细胞毒性试验及裸鼠的肿瘤治疗评价了 AHBIP的治疗效果,表明在单一波长的近红外光照射下显示出良好的PDT和低温PTT的协同治疗效果。另外,AHBIP还具有较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5.14 h)和较高的肿瘤富集量(12 h:8.54%ID/g)。由于AHBIP纳米粒子完全由生物相容性成分组成,因此其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诊疗一体化平台用于不同类型肿瘤的多模成像引导的联合治疗,具有巨大的纳米医学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介孔有机氧化硅以及功能化纳米复合物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尤其在生物成像和肿瘤化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等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可降解有机/无机杂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以及基于介孔硅基药物递送系统的门控开关的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我们的研究成果将有力地推进介孔有机硅这一优良的纳米载体在生物医学上,尤其是诊疗一体化上的应用,也为探索发展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新型肿瘤诊疗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路。

程勇军[7](2016)在《碘-131标记的树状大分子结合东亚钳蝎氯毒素在脑胶质瘤靶向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仍是临床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前胶质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未能显着改善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近年来,纳米技术彻底改变了肿瘤治疗的困境,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纳米技术不仅可以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精确的成像信息,而且开拓了肿瘤治疗的新平台,为实现胶质瘤的靶向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功能和多模态纳米探针用于胶质瘤的靶向显像与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amine-terminated poly(amidoamine)(PAMAM)dendrimers of generation 5,G5.NH2)是一种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高亲和力的纳米聚合物,其内腔可以包裹纳米颗粒,表面集团可以连接特殊的配体、显像试剂和治疗药物。此外,利用131I能够同时进行核素治疗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的特点,以G5.NHAc为基础载体高分子,通过亲水性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高分子连接胶质瘤靶向多肽Bm K CT与131I复合形成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纳米粒。这种纳米探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所采用的纳米基载体PAMAM表面易于被修饰,连接包裹其他分子基团的能力强大;(2)Bm K CT能特异性地与胶质瘤细胞结合,使该纳米探针具有肿瘤靶向性;(3)放射性核素131I用于SPECT显像的同是又能治疗肿瘤,形成多功能的胶质瘤靶向纳米探针。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作为氯毒素(chlorotoxin,CTX)的类似物,东亚钳蝎氯毒素(Buthus martensii Karsch chlorotoxin,Bm K CT)能特异地结合神经胶质瘤细胞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2,MMP-2)受体,抑制MMP-2的表达,从而阻止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TX及Bm K CT结合其他分子材料共同修饰的纳米载体在胶质瘤的靶向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至今131I-CTX已经完成Ⅱ期临床研究。在本文第一章中主要介绍了CTX与Bm K CT修饰的纳米载体在胶质瘤靶向诊断与治疗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最后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性。第二章介绍了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纳米载体的合成过程和131I的放射性标记方法,并通过各种技术对其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评估。利用CCK-8(cell counting kit 8)细胞计数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体外细胞SPECT显像等方法,对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和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的细胞毒性、靶向性、结合力等体外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在被131I标记前对正常大鼠肺Ⅱ型上皮细胞(rat lung epithelial type II cell,RLE-6TN)和大鼠胶质瘤细胞(rat glioma cell,C6)都没有毒性作用;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放化纯度。与131I-G5.NHAc-HPAO-(PEG-MAL)-(m PEG)和Na131I相比,在相同的放射性剂量下,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明显地抑制C6细胞的增殖活性;Bm K CT的修饰能特异性增加C6胶质瘤细胞对纳米载体的摄取能力,而对RLE-6TN细胞的摄取能力则不产生影响。第三章评估了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纳米载体在皮下荷C6胶质瘤裸鼠的体内分布,并对纳米载体治疗胶质瘤进行了疗效评价,最后研究了纳米载体的体内毒性。通过活体和体外SPECT显像,研究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和131I-G5.NHAc-HPAO-(PEG-MAL)-(m PEG)在裸鼠各主要器官和肿瘤内的分布;建立皮下荷胶质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纳米药物,评估治疗效果。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的坏死和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 UTP nick end labeling)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131I-G5.NHAc-HPAO-(PEG-MAL)-(m PEG)相比,Bm K CT的修饰能够增加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在荷胶质瘤裸鼠肿瘤部位的聚集,从而更加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更快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达到改善荷瘤裸鼠生存期的目的。此外,131I-G5.NHAc-HPAO-(PEG-Bm K CT)-(m PEG)和131I-G5.NHAc-HPAO-(PEG-MAL)-(m PEG)纳米载体对裸鼠各主要器官如心、肝、脾、肺、肾均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邵丹[8](2015)在《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以手术切除为基础、并辅助化疗、热疗等综合治疗部分改善了肝癌的治疗效果,但是肝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较低。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导致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治疗后的耐药、复发和转移成为了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精确诊断、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成为目前肝癌诊治的挑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攻克临床上肝癌诊治的难题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作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结晶,纳米医学已成为当前最具有转化潜力的交叉学科之一。纳米药物载体是为纳米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领域的后起之秀,以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高产量、低成本等优势备受纳米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整合了诊断和治疗特点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此类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通过多种分子影像学手段实现对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2)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协同治疗肿瘤,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副作用。(3)对药物的肿瘤靶向运输、释放和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示踪,指导并调整给药剂量,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上述优点,本博士论文紧绕改善肝癌诊治效果这一中心目标,针对临床肝癌诊治中早期诊断难、传统化疗毒性大、效果差以及基因治疗靶向性差三大挑战,分别以量子点和磁性介孔二氧化硅两种无机纳米粒子为基础,发展智能分子设计、纳米特性控制、靶向分子修饰等纳米药物技术,构筑高效、安全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开发具有靶向肝癌的基因治疗和降低肝癌化疗毒副作用的新型纳米药物,揭示其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释放过程进行实时示踪,并对肝癌治疗效果与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终而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为了实时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我们成功的将量子点偶联TK基因,证实生物偶联既不影响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也不影响TK基因的生物学活性,实时示踪发现TK基因于转染24h进入胞核并表达TK蛋白,确定24h为GCV的最佳给予时间,并在体内外成功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抗肝癌效果进行监测,提示量子点可以作为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理想载体。(2)为了实现自杀基因的靶向肝癌治疗,我们成功构筑叶酸脂质体担载量子点自杀基因复合体(FL/QD-TK),证实其可在体外靶向和选择性杀伤叶酸受体高表达肝癌细胞,并可在体内外可视化示踪TK基因运输和治疗效果,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FL/QD-TK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低毒的纳米基因药物有望应用于肝癌的诊治一体化。(3)为了驾驭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用于肝癌治疗,我们成功的制备出量子点脂质复合体(QD-LC),证实其可通过巨胞饮途径大量内吞进入肝癌细胞产生大量的ROS,通过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凋亡途径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QD-LC还可抑制肝癌微小瘤灶的形成,并在实现肝癌荷瘤有效治疗的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可利用镉系量子点内源性毒性实现肝癌的选择性治疗。(4)为了提高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并降低毒副作用,我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合适、形貌均一的Janus型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担载化疗药物DOX得到的Janus型M-MSNs-DOX具备了外加磁场介导的作用,证实Janus型M-MSNs-DOX可在体内外实现选择性肝癌治疗的效果,并具备了较好生物安全性。我们还证实外加磁场可增强Janus型M-MSNs-DOX的肝癌细胞内吞作用和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且不影响其生物安全性。最后我们在体内外成功实现了肝癌诊治一体化的目标,提示Janus型M-MSNs有望解决肝癌化疗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的弊端,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构筑多功能纳米诊治平台,对肝癌靶向自杀基因治疗的监测、利用纳米毒性选择性治疗肝癌以及实现高效低毒的肝癌化疗策略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不仅成功实现了肝癌的诊治一体化,也为早日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李云龙[9](2012)在《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靶向治疗膀胱肿瘤》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构建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进行体内外膀胱癌细胞的杀伤研究,为探索治疗膀胱癌的方法提供实验基础。2.观察三联体介导的对EJ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抑制膀胱肿瘤生长的机理。3.建立裸小鼠皮下瘤和原位膀胱癌模型,观察单纯三联体瘤内注射及膀胱灌注给药,以及同时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纳米微球经腹主动脉注射给药的治疗作用。方法:1. MMC-NS的制备及质量鉴定:通过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丝裂霉素白蛋白纳米微球(MMC-NS),正交实验优化MMC-NS的制备工艺,分别选择油相/水相比、高速分散速度、白蛋白浓度、搅拌固化时间4个影响因素,以微球粒径小于300nm的粒子分布百分数、微球的载药量(DL)、药物包封率(DTE)3个指标作为优化技术的评估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状和分布;体外释药方法及释药特性的研究。2. TAT-EGFP融合蛋白的制备及鉴定:(1).含TAT11寡核苷酸双链pT7460载体的构建;(2). pT7460-EGFP载体的构建;(3). 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3.抗体BDI-1-CPPs偶联物的制备:(1). BDI-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2).BDI-1与TAT-EGFP融合蛋白的连接。4. 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的制备及鉴定。5. 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对人膀胱肿瘤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机制研究。6. 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对种植裸小鼠体内的原位膀胱癌和皮下瘤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研究。结果:1.成功制备了三联体的原料:⑴.研制成功载丝裂霉素白蛋白纳米微球,粒径(314.18±31.093nm),载药量为1.24%,包封率为63.24%,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可用于后续实验;⑵.应用大肠杆菌成功制备并鉴定具有高活性的融合蛋白穿膜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TAT-EGFP);⑶.摸索了腹水法制备高效价BDI-1抗体的条件,并鉴定BDI-1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浓度1.5mg/ml、效价为20000,实验证明具有高抗体活性。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证实:成功连接具有高度特异性、穿膜活性的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3.体外实验证明了CPPs—BDI-1—MMC-NS三联体对EJ人膀胱癌细胞具有高效的杀伤效果;应用荧光探剂Fura-2/AM,通过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用药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最大吸收峰值,证实CPPs—BDI-1—MMC-NS三联体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时间相关性。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内化入肿瘤细胞内部激发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白蛋白可引起白蛋白受体SPARC蛋白基因过表达,CPPs–BDI-1-MMC-NS可进一步增强SPARC蛋白基因过表达。4.首次发现肿瘤细胞膜表面微绒毛与细胞穿膜肽内化载药白蛋白纳米微球入细胞内部相关,且微球内化入肿瘤细胞后微绒毛消失。5.创立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发明创造名称:裸小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号:201110325574.2)。使用本专利发明的手术器械将EJ人膀胱癌细胞种植在裸小鼠膀胱上,可更高效更科学地建立原位膀胱癌模型。6.成功将髂内动脉灌注紫杉醇白蛋白纳米药物治疗方案应用于裸小鼠,并联合膀胱灌注CPPs–BDI-1-MMC-NS三联偶联物进行体内实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总结了腹部反复切开给药的方法,为需要反复开腹给药的实验提供了一手实验资料。结论:1.自行研制的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具有高度的穿膜活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后续完成实验。2.体外实验证明了CPPs—BDI-1—MMC-NS三联体有促进体外培养的EJ人膀胱癌细胞凋亡,具有高效的杀伤效果。基本机制可能是:⑴. CPPs—BDI-1—MMC-NS三联体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时间相关性,其抗癌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内化入肿瘤细胞内部,激发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⑵.白蛋白可引起SPARC基因过表达,CPPs–BDI-1-MMC-NS可进一步增强白蛋白受体SPARC基因过表达,可促进肿瘤产生更多的SPARC蛋白与载药白蛋白微球结合,可能是载药白蛋白纳米微球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之一。3.细胞穿膜肽内化载药白蛋白纳米微球入细胞内,可能与细胞膜表面微绒毛的协助相关。4.自行研制的建立裸小鼠膀胱癌原位模型的国家发明专利,可将人膀胱癌细胞种植在裸小鼠膀胱上,建立更科学的原位膀胱癌模型。5.对裸小鼠原位膀胱癌灌注CPPs—BDI-1—MMC-NS三联体联合髂内动脉灌注紫杉醇白蛋白载药纳米微球的治疗方案,较单纯膀胱灌注三联体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CPPs-BDI-1-MMC-NS组的膀胱相对重量(5.18±4.26)明显小于MMC组(7.12±0.27)(P<0.01);CPPs-BDI-1-MMC-NS组、MMC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1.74%、20.99%。三联体用药安全无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

杨浠雯[10](2012)在《亲水性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普通铼的标记实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得亲水性羧基化磁性纳米粒子,并进行表征分析,然后选用性能最优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后续生物分子的接枝改性,为下一步的普通铼标记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分别采用水热法制备簇状Fe3O4二次磁性纳米粒子和高温分解法制备单分散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两类反应都选用聚丙烯酸做稳定剂和表面改性剂,但是选用不同的铁源,水热法用乙酰丙酮铁Fe(acac)3、高温分解法用无水FeCl3,并通过TEM、FTIR、TG、XRD、VSM等分析手段表征分析优选出粒径(100nm左右和10nm以内)、磁含量(76%和71%)和饱和磁化强度(Ms:39 emu/g和36.8 emu/g)等性能最优的高温分解法制得的粒子作为后续改性实验用。本文并对羧基化Fe304粒子的制备机理进行详细分析,阐述水热法中粒径生成趋势和高温分解法中粒子成核、长大过程的机理。其次,在选用的羧基化Fe304粒子表面接枝生物分子(赖氨酸、牛血清蛋白、叶酸),借助EDC/NHS偶合进行酰胺化反应,然后通过TEM、FTIR、TG、UV、VSM等分析手段确认生物分子是否成功地接枝在粒子表面,其中叶酸改性的粒子,粒径20nm以内,饱和磁化强度为29emu/g,最后推导出羧基化粒子氨基化、酰胺化反应过程,以及赖氨酸偶合反应的详细反应。最后,开展叶酸改性磁性纳米粒子的普通铼的标记实验,将制得的FA@MNPs和NaReO4混合在一起,在前驱体fac-[Re(CO)3(H2O)3]+生成的同时螯合叶酸,磁吸法除杂后用XPS表征最后得到的黑色磁性物质,机理分析三羰基铼的生成过程,并确认最后FA@MNPs顺利螯合fac-[Re(CO)3(H2O)3]+,为实现放射性铼188Re的标记实验以及放疗应用奠定基础。

二、肿瘤靶向治疗用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子的~(188)铼(~(188)Re)标记(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靶向治疗用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子的~(188)铼(~(188)Re)标记(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肿瘤与纳米医学
    2.2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2.2.1 磁共振成像
        2.2.2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2.2.3 光声成像
        2.2.4 荧光成像
        2.2.5 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
    2.3 肿瘤的光热治疗
        2.3.1 光热治疗的机理
        2.3.2 光热纳米材料
        2.3.3 光热治疗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3.4 光热/光动力学/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
    2.4 肿瘤的诊疗一体化
    2.5 钨基纳米材料在肿瘤成像与治疗中的应用
        2.5.1 钨基纳米材料简介
        2.5.2 钨基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成像与治疗的研究现状
    2.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 超薄氧化碲/铵钨青铜纳米条带用于多模式成像以及第二近红外区的光热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材料制备
        3.2.3 材料性质测定
        3.2.4 细胞实验
        3.2.5 动物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G-TONW NRs的制备与表征
        3.3.2 PEG-TONW NRs体外光热性能
        3.3.3 PEG-TONW NRs的胞内光热治疗效果
        3.3.4 PEG-TONW NRs的生物安全性
        3.3.5 PEG-TONW NRs的体内多模式成像
        3.3.6 PEG-TONW NRs的体内代谢与生物分布
        3.3.7 PEG-TONW NRs的体内治疗效果
    3.4 本章小结
4 WSSe/MnO_2纳米复合物负载异烟肼用于非芬顿类型的自由基生成及光热效应用于协同抗癌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材料制备
        4.2.3 材料性能测定
        4.2.4 细胞实验
        4.2.5 动物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WSSe/MnO_2-INH-TPP@CM的合成与表征
        4.3.2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外光热性质
        4.3.3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外·OH产生能力
        4.3.4 WSSe/MnO_2-INH-TPP@CM的靶向能力
        4.3.5 WSSe/MnO_2-INH-TPP@CM的胞内治疗效果
        4.3.6 WSSe/MnO_2-INH-TPP@CM的生物安全性
        4.3.7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内代谢与生物分布
        4.3.8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内多模式成像
        4.3.9 WSSe/MnO_2-INH-TPP@CM的体内联合治疗
    4.4 本章小结
5 可降解的FeWO_x纳米颗粒用于CT/MR成像引导的光热,光动力学以及化学动力学联合抗癌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材料制备
        5.2.3 材料性能测定
        5.2.4 细胞实验
        5.2.5 动物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eWO_x-PEG-RGD的合成与表征
        5.3.2 FeWO_x-PEG-RGD的体外光热性能
        5.3.3 FeWO_x-PEG-RGD的体外~1O_2产生能力
        5.3.4 FeWO_x-PEG-RGD的体外·OH产生能力
        5.3.5 FeWO_x-PEG-RGD的胞内治疗效果
        5.3.6 FeWO_x-PEG-RGD的生物安全性
        5.3.7 FeWO_x-PEG-RGD的体内代谢与生物分布
        5.3.8 FeWO_x-PEG-RGD的体内多模式成像
        5.3.9 FeWO_x-PEG-RGD的体内联合治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多肽药物筛选及基于肿瘤细胞膜的多肽运载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多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1.1 多肽在肿瘤治疗诊断领域中的概述
        1.1.2 多肽在新冠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1.2 多肽药物的设计与开发
        1.2.1 依据多肽-蛋白质相互作用原理进行多肽设计
        1.2.2 多肽药物的设计方法
    1.3 表面展示技术功能多肽筛选
        1.3.1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1.3.2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
        1.3.3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
    1.4 用于多肽运输的细胞膜纳米载药体系
        1.4.1 细胞膜纳米载药体系
        1.4.2 诊疗一体化纳米载药体系
    1.5 课题设计思路与研究目标
第2章 PD-1多肽抑制剂的筛选
    2.1 本章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2.3 溶液配制
    2.3 实验操作流程
        2.3.1 PD-1蛋白的生物素标记,标记效率及标记后蛋白活性测定
        2.3.2 从细菌随机多肽库中筛选PD-1特异性结合多肽
        2.3.3 多肽理化性质测定
        2.3.4 游离多肽生理活性测定
        2.3.5 ZDOCK模拟PD-1靶向多肽与PD-1结合位点
        2.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PD-1蛋白生物素标记情况
        2.4.2 磁珠分选与流式分选
        2.4.3 PD-1结合多肽的保守序列分析
        2.4.4 多肽理化性质
        2.4.5 PBP-1多肽与PD-L1竞争结合PD-1
        2.4.6 PBP-1多肽阻断T细胞中PD-1与PD-L1结合
        2.4.7 PBP-1多肽与PD-1的结合位点预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ACE-2多肽抑制剂的筛选
    3.1 本章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从eCPX库中筛选ACE-2特异性结合多肽
        3.3.2 多肽理化性质测定
        3.3.3 游离多肽生理活性测定
        3.3.4 ZDOCK模拟ACE-2靶向多肽与S结合位点
        3.3.5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从eCPX库中筛选ACE-2特异性结合多肽
        3.4.2 ACE-2结合多肽的保守序列分析
        3.4.3 细菌表面多肽理化性质
        3.4.4 游离多肽理化性质
        3.4.5 TAP-1多肽的生理活性
        3.4.6 多肽阻断ACE-2的假病毒入侵细胞
        3.4.7 TAP-1多肽与ACE-2/S的结合位点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肿瘤细胞膜运输多肽的载药体系建立
    4.1 本章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及配制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膜载药体系建立
        4.3.2 细胞膜包载铁磁粒子(SPIO NP@M-P)载药体系建立
        4.3.3 SPIO NP@M-P体内实验
        4.3.4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肿瘤细胞膜囊泡的合成与表征
        4.4.2 细胞膜包载铁磁粒子(SPIO NP@M-P)载药体系建立
        4.4.3 SPIO NP@M-P体内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讨论与展望
        5.2.1 多肽成为药物的关键要素
        5.2.2 肿瘤细胞膜载药体系用于的多肽运输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3)核酸适配体介导的承载多西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粒在结肠癌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结肠癌
        1.1 概述
        1.2 结肠癌的治疗现状
    2. 白蛋白
        2.1 白蛋白的基本性质
        2.2 白蛋白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3. 核酸适配体
        3.1 核酸适配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2 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3.3 AS1411核酸适配体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5. 研究策略和技术路线
        5.1 研究策略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和试剂
        1.1 细胞系及培养
        1.2 实验动物
        1.3 核酸适配体
        1.4 主要试剂
        1.5 溶液配制
    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Apt-NPs-DTX的制备
        3.2 Apt-NPs-DTX形态观察
        3.3 Apt-NPs-DTX粒径与多分散系数测定
        3.4 Apt-NPs-DTX zeta电位测定
        3.5 核酸适配体与纳米粒偶联测定
        3.6 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率测定
        3.7 纳米粒体外药物释放
        3.8 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
        3.9 Apt-NPs-DTX体外杀伤作用
        3.10 Apt-NPs-DTX体内抗肿瘤实验
        3.11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Apt-NPs-DTX实验设计思路
    2. Apt-NPs-DTX的构建和表征
    3. 核酸适配体与纳米粒的偶联
    4. 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率
    5. 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
    6. 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
    7. Apt-NPs-DTX体外杀伤作用
    8. Apt-NPs-DTX体内抗肿瘤实验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汇表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三 非论文综述 转移性结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放射性核素碘[131I]间接法标记PD-L1 mAb及其对荷瘤小鼠的联合抗肿瘤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简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 PD-1/PD-L1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及现状
    2 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治疗效应
    3 铁死亡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重要效应
    4 核素内照射可能通过增加铁死亡ACSL4蛋白激发抗肿瘤免疫应答
第2章 间接标记法标记PD-L1 mAb的条件探索及与直接标记法的比较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3章 放射性核素碘[~(131)I]间接法标记PD-L1 mAb在荷瘤小鼠中的体内分布及治疗实验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4章 放射性核素碘[~(131)I]间接法标记的PD-L1 mAb对肿瘤细胞铁死亡作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 创新性
    2 局限性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碘131标记纳米材料的进展
    参考文献

(5)坏死亲和性纳米微胶束—PNP@AuNP-Hyp的研制及其细胞安全性与多模态影像学监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荷载金丝桃素和纳米金的坏死亲和性纳米微胶束--PNP@AuNP-Hyp的研制及其稳定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荷载金丝桃素和纳米金的纳米微胶束的合成--PNP@AuNP-Hyp
        2.2.2 PNP@AuNP-Hyp的表征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纳米微胶束的合成与表征
        3.2 纳米微胶束的稳定性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PNP@AuNP-Hyp在细胞安全性、X线成像、荧光成像和坏死亲和方面的体外实验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PNP@AuNP-Hyp的安全性评价
        2.2.2 PNP@AuNP-Hyp的 X线成像能力的评估
        2.2.3 PNP@AuNP-Hyp的荧光成像能力评价
        2.2.4 PNP@AuNP-Hyp的坏死亲和性评价
        2.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NP@AuNP-Hyp的离体安全性评价
        3.2 PNP@AuNP-Hyp的离体状态下的X线成像能力评价
        3.3 PNP@AuNP-Hyp离体状态下的荧光成像评价
        3.4 PNP@AuNP-Hyp离体状态下的坏死亲和性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PNP@AuNP-Hyp在活体肿瘤模型中的多模态影像学监测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1.4 手术相关器械
        2.2 实验方法
        2.2.1 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制作
        2.2.2 尾静脉给药后肿瘤X线及荧光成像的多模态影像学监测
        2.2.3 给药后PNP@AuNP-Hyp的在体坏死亲和性分析
        2.2.4 PNP@AuNP-Hyp的在体安全性研究
        2.2.5 组织学分析
    3 结果
        3.1 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制作
        3.2 PNP@AuNP-Hyp的在体荧光成像和生物体代谢监测
        3.3 PNP@AuNP-Hyp的在体X线成像监测
        3.4 PNP@AuNP-Hyp的在体坏死亲和性评价
        3.5 组织学分析
        3.6 PNP@AuNP-Hyp的在体生物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6)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的设计、多功能化与诊疗一体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医学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1.2.1 纳米材料应用于肿瘤诊断
        1.2.2 纳米材料应用于药物递送
        1.2.3 纳米材料应用于光热治疗
        1.2.4 纳米材料应用于光动力治疗
        1.2.5 纳米材料应用于协同治疗
        1.2.6 纳米材料应用于诊疗一体化
    1.3 介孔有机氧化硅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1.3.1 基于介孔有机氧化硅的药物/基因递送系统
        1.3.2 基于介孔有机氧化硅的刺激响应性药物释放系统
        1.3.3 基于介孔有机氧化硅的协同治疗
        1.3.4 基于介孔有机氧化硅的诊疗一体化平台
    1.4 介孔有机氧化硅的生物学效应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能化二硫化钼纳米片包裹介孔有机氧化硅载药系统用于乳腺癌的靶向协同治疗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表征
        2.2.2 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2.4 光热转换性能的测定
        2.2.5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6 细胞培养与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2.2.7 体外细胞摄取
        2.2.8 体外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2.2.9 体内实验
        2.2.10 血生化及病理学分析
        2.2.11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光热性能评价
        2.3.3 体外药物释放
        2.3.4 体外细胞靶向摄取
        2.3.5 细胞相容性评价
        2.3.6 体外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2.3.7 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2.3.8 H&E染色和血生化测试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功能中空介孔硅纳米诊疗剂用于多模态成像介导的肿瘤靶向协同治疗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表征
        3.2.2 纳米诊疗一体化平台的构建
        3.2.3 测试与表征
        3.2.4 光热转换性能测定
        3.2.5 体外pH、GSH及近红外光三响应药物释放
        3.2.6 体外细胞靶向摄取
        3.2.7 体外细胞毒性及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3.2.8 细胞凋亡测试
        3.2.9 体内光声成像
        3.2.10 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代谢及活体荧光成像研究
        3.2.11 体内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3.2.12 组织学及血生化分析
        3.2.13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诊疗剂的制备及表征
        3.3.2 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3.3.3 体外三响应药物释放
        3.3.4 体外细胞摄取
        3.3.5 体外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3.3.6 体外细胞凋亡
        3.3.7 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
        3.3.8 体内光声成像
        3.3.9 体内化疗-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3.3.10 组织学及血生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药物自封孔中空介孔有机硅诊疗剂用于多模态成像介导的化疗/低温光热协同治疗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表征
        4.2.2 纳米诊疗剂的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2.4 体外药物释放
        4.2.5 材料光声性能评价
        4.2.6 体外细胞摄取
        4.2.7 体外细胞毒性
        4.2.8 体外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s)分析
        4.2.9 体外低温光热治疗与化疗协同治疗
        4.2.10 体内多模态成像
        4.2.11 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
        4.2.12 体内抗肿瘤效果
        4.2.13 组织学及血生化分析
        4.2.14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诊疗剂的制备及表征
        4.3.2 体外降解行为研究
        4.3.3 体外药物释放
        4.3.4 光热转换性能评价
        4.3.5 体外细胞摄取
        4.3.6 体外化疗-低温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4.3.7 细胞凋亡检测
        4.3.8 体内光热转换、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
        4.3.9 体内化疗-低温光热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4.3.10 体内Western blot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前药封孔的中空介孔有机硅诊疗剂用于超声/光声成像介导的化疗/光热协同治疗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表征
        5.2.2 纳米诊疗剂的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2.4 光热转换性能测定
        5.2.5 体外药物释放
        5.2.6 气泡释放检测
        5.2.7 材料超声/光声性能评价
        5.2.8 气泡引发的细胞摄取增强
        5.2.9 细胞相容性评价
        5.2.10 体外胞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5.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
        5.2.12 体内超声及光声成像
        5.2.13 生物分布与药代动力学
        5.2.14 体内抗肿瘤效果
        5.2.15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5.2.16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纳米诊疗剂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5.3.2 pH/GSH响应药物释放
        5.3.3 光热转换性能评价及NIR响应PFP微泡产生
        5.3.4 材料超声/光声性能评价
        5.3.5 体外气泡增强细胞摄取
        5.3.6 体外治疗效果评价
        5.3.7 体内多模态成像
        5.3.8 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分布
        5.3.9 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5.3.10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生物矿化氧化铱封孔的生物可降解介孔纳米系统用于抗炎症及肿瘤的诊疗一体化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表征
        6.2.2 纳米诊疗剂的制备
        6.2.3 测试与表征
        6.2.4 光热转换性能测定
        6.2.5 体外17AAG释放
        6.2.6 氧气产生检测
        6.2.7 超氧阴离子产生检测
        6.2.8 材料超声/光声性能评价
        6.2.9 细胞相容性评价
        6.2.10 体外细胞摄取
        6.2.11 细胞内氧气及超氧阴离子产生检测
        6.2.12 纳米诊疗剂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
        6.2.13 细胞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检测
        6.2.14 体外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s)分析
        6.2.15 体外低温光热与光动力治疗评价
        6.2.16 体内CT/PA成像
        6.2.17 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及代谢研究
        6.2.18 体内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6.2.19 体内低温PTT机制研究
        6.2.20 体内TNF-α检测
        6.2.21 统计学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纳米诊疗剂的制备及表征
        6.3.2 体外17AAG释放
        6.3.3 光热转换性能评价
        6.3.4 催化活性及超氧阴离子产生效率考察
        6.3.5 体外CT/PA性能评价
        6.3.6 体外细胞摄取
        6.3.7 细胞内氧气及超氧阴离子生成检测
        6.3.8 抗炎症效果评价
        6.3.9 17AAG抑制Hsp90表达效率考察
        6.3.10 体外低温PTT与PDT协同治疗评价
        6.3.11 体内CT/PA成像
        6.3.12 体内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及代谢
        6.3.13 体内低温PTT与PDT协同治疗效果评价
        6.3.14 体内低温PTT的分子机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情况
附录: 主要缩写词
致谢

(7)碘-131标记的树状大分子结合东亚钳蝎氯毒素在脑胶质瘤靶向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CTX与BmK CT修饰的纳米载体在胶质瘤靶向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3 放射性核素碘-131标记的CTX与BmK CT在胶质瘤靶向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第二章 G5.NHAc-HPAO-(PEG-BmK CT)-(mPEG)及~(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纳米载体的制备和体外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
        1.2 仪器
        1.3 细胞株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合成与体外评价
        2.2.1 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合成
        2.2.2 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生物表征
        2.2.3 G5.NHAc-HPAO-(PEG-BmK CT)-(mPEG)细胞毒性测定
        2.2.4 G5.NHAc-HPAO-(PEG-BmK CT)-(mPEG)在C6与RLE-6TN细胞上的摄取
        2.3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2.3.1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制备
        2.3.2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稳定性与放化纯度分析
        2.3.3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3.4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在C6细胞上的摄取
        2.3.5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生物表征
        3.2 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细胞毒性
        3.3 G5.NHAc-HPAO-(PEG-BmK CT)-(mPEG)在不同细胞上的摄取
        3.4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的体外稳定性与放化纯度
        3.5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抑制C6细胞的增殖
        3.6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体外SPECT显像
    4 讨论
        4.1 纳米载体
        4.2 细胞毒性
        4.3 细胞摄取
    5 小结
第三章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在荷胶质瘤裸鼠模型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和试剂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荷C6胶质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2.2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在荷瘤裸鼠上的体内分布
        2.3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评估
        2.3.1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案
        2.3.2 荷瘤裸鼠体重及肿瘤体积的测量
        2.3.3 荷瘤裸鼠存活时间考察
        2.3.4 组织病理学观察
        2.3.5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在荷瘤裸鼠上的体内分布
        3.2 ~(131)I-G5.NHAc-HPAO-(PEG-BmK CT)-(mPEG)靶向治疗作用
        3.3 H&E染色和TUNEL病理检测
    4 讨论
        4.1 纳米载体在荷瘤裸鼠上的体内分布及其在肿瘤部位的表达
        4.2 纳米载体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评价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项目

(8)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肝癌的诊治现状
    1.3 基于纳米平台的肿瘤诊治一体化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点标记自杀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2.1 引言
        2.1.1 肝癌的自杀基因治疗
        2.1.1.1 自杀基因治疗的分类及原理
        2.1.1.2 HSV-TK 自杀基因治疗的应用
        2.1.1.3 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挑战
        2.1.2 量子点的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2.1 量子点的性质、修饰和标记
        2.1.2.2 量子点示踪基因的运输和表达
        2.1.2.3 量子点在诊治一体化的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3 叶酸脂质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3.1 叶酸受体的分布和性质
        2.1.3.2 叶酸脂质体的特性和靶向策略
        2.1.3.3 叶酸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2.1.4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2.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2.1.5.1 研究目的
        2.1.5.2 研究内容
        2.1.5.3 创新性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2.2.1.2 仪器
        2.2.1.3 试剂配制
        2.2.2 实验方法
        2.2.2.1 CdTe/CdS 核壳 QD 的合成
        2.2.2.2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2.3 HSV-TK 质粒的转化与提取
        2.2.2.4 QD-TK 的偶联
        2.2.2.5 FL/QD-TK 的制备
        2.2.2.6 QD-TK 和 FL/QD-TK 的表征
        2.2.2.7 细胞培养
        2.2.2.8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2.2.2.8.1 细胞转染
        2.2.2.8.2 CdTe/CdS 核壳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2.2.2.8.4 近红外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5 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2.2.2.8.6 FL/QD-TK 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2.2.2.8.7 FL/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的分组和给药
        2.2.2.8.8 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
        2.2.2.9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治疗效果
        2.2.2.9.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QD-TK 细胞内吞
        2.2.2.9.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FL/QD-TK 内吞
        2.2.2.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作用
        2.2.2.10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2.2.2.11 Western Blot 法分析 TK 蛋白表达
        2.2.2.12 动物饲养和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2.2.2.12.1 动物饲养
        2.2.2.12.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2.2.2.13 HepG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2.2.2.14 Bel-7402 荷瘤裸鼠活体成像及生物分布检测
        2.2.2.15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2.2.2.16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2.2.16.1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2.2.2.16.2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2.2.2.1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CdS QD-TK 的合成和表征
        2.3.2 CdTe/CdS QD-TK 的细胞毒性研究
        2.3.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2.3.4 细胞水平监测 CdTe/CdS QD-TK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
        2.3.5 近红外 QD-TK 的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
        2.3.6 近红外 QD-TK 的细胞分布和表达研究
        2.3.7 细胞水平评价和监测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2.3.8 整体水平监测和评价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2.3.9 FL/QD-TK 的合成和表征
        2.3.10 FL/QD-TK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2.3.11 FL/QD-TK 的肝癌细胞靶向性研究
        2.3.12 FL/QD-TK 联合 GCV 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2.3.13 FL/QD-TK 体内肝癌靶向成像和生物分布研究
        2.3.14 FL/QD-TK 联合 GCV 体内靶向抗肝癌作用和生物安全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点脂质复合体选择性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3.1 引言
        3.1.1 镉系量子点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3.1.1.1 镉系量子点的暴露途径
        3.1.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3.1.1.3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内吞和分布
        3.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和分子机制
        3.1.2.1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3.1.2.2 镉系量子点的体内毒性
        3.1.2.3 镉系量子点的毒性机制
        3.1.2.4 展望和小结
        3.1.3 利用纳米粒子内源毒性治疗肿瘤
        3.1.3.1 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同与不同
        3.1.3.2 纳米粒子——打破肿瘤微环境平衡
        3.1.3.3 以毒攻毒——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3.1.4 利用量子点选择性治疗肝癌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3.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3.1.5.1 研究目的
        3.1.5.2 研究内容
        3.1.5.3 创新性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3.2.1.2 仪器
        3.2.1.3 试剂配制
        3.2.2 实验方法
        3.2.2.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3.2.2.2 细胞培养
        3.2.2.3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3.2.2.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3.2.2.5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3.2.2.6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3.2.2.7 ELISA 定量检测 ROS 水平
        3.2.2.8 Western Blot 法分析蛋白表达
        3.2.2.9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3.2.2.9.1 动物饲养
        3.2.2.9.2 ICR 小鼠肝癌 H2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3.2.2.10 H2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3.2.2.1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研究 QD-LC 在 H22 皮下移植瘤重分布研究
        3.2.2.1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3.2.2.13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3.2.2.13.1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3.2.2.13.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3.2.2.1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3.3.2 QD-LC 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3.3.3 QD-LC 对细胞的内吞作用和机制研究
        3.3.4 QD-LC 对杀伤肝癌细胞机制研究
        3.3.5 QD-LC 对微小瘤灶生长影响的研究
        3.3.6 QD-LC 对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研究
        3.3.7 QD-LC 治疗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
    4.1 引言
        4.1.1 M-MSNs 的分类和合成
        4.1.1.1 核壳 M-MSNs
        4.1.1.2 空心 M-MSNs
        4.1.1.3 卫星 M-MSNs
        4.1.1.4 沉积 M-MSNs
        4.1.2 M-MSNs 与成像
        4.1.2.1 M-MSNs 与核磁共振 T1 加权成像
        4.1.2.2 M-MSNs 与核磁共振 T2 加权成像
        4.1.2.3 M-MSNs 与多模式成像
        4.1.3 M-MSNs 与治疗
        4.1.3.1 M-MSNs 用于磁靶向输送药物
        4.1.3.2 M-MSNs 用于可控释放药物
        4.1.3.2.1 基于磁核的 M-MSNs 磁热响应性释药
        4.1.3.2.2 基于介孔表面功能化的 pH、酶、氧化还原响应性释药
        4.1.3.2.3 基于 M-MSN 外表面的质子泵响应释药
        4.1.3.3 M-MSNs 用于磁热治疗
        4.1.3.4 M-MSNS 用于诊治一体化
        4.1.4 Janus 型 M-MSNs
        4.1.4.1 Janus 型纳米粒子
        4.1.4.2 Janus 型 M-MSNs
        4.1.5 肝癌化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4.1.6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4.1.6.1 研究目的
        4.1.6.2 研究内容
        4.1.6.3 创新性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4.2.1.2 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
        4.2.2.1.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原理
        4.2.2.1.2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步骤
        4.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2.1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原理
        4.2.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步骤
        4.2.2.3 FITC 标记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达
        4.2.2.4 羧基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5 PEG 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4.2.2.6 药物吸附、释放和浓度测定
        4.2.2.6.1 DOX 吸附实验
        4.2.2.6.2 DOX 释放试验
        4.2.2.6.3 DOX 浓度测定
        4.2.2.6.4 DOX 与 M-MSNs-PEG 作用测定
        4.2.2.7 Janus 型 M-MSNs-DOX 表征
        4.2.2.8 细胞培养
        4.2.2.9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4.2.2.9.1 M-MSNS 的分组和给药
        4.2.2.9.2 M-MSNs-DOX 的分组和给药
        4.2.2.9.3 SRB 法检测细胞活性
        4.2.2.10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4.2.2.10.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4.2.2.10.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释放
        4.2.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4.2.2.11.1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4.2.2.1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机制
        4.2.2.11.3 流式细胞术检测定量 DOX 的释放
        4.2.2.12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吞
        4.2.2.13 生物透射电镜研究细胞内吞
        4.2.2.14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
        4.2.2.14.1 动物饲养
        4.2.2.14.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4.2.2.14.3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建立
        4.2.2.15 小鼠肝癌核磁共振成像
        4.2.2.16 小鼠肝癌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6.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6.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4.2.2.17 小鼠肝癌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7.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7.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4.2.2.18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安全性评价
        4.2.2.19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生物分布检测
        4.2.2.19.1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组织脏器铁分布
        4.2.2.19.2 ICP-OES 检测组织脏器铁含量
        4.2.2.1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M-MSN-FITC 组织脏器分布
        4.2.2.19.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组织脏器分布
        4.2.2.20 M-MSN-DOX 溶血性评价
        4.2.2.21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形貌 M-MSNs 的生物分布和溶血性研究
        4.3.2 M-MSNs-PEG 的合成与表征
        4.3.3 M-MSNs-PEG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4.3.4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作用检测和机制研究
        4.3.5 磁场增强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研究
        4.3.6 M-MSNs-PEG 的载药和释药研究
        4.3.7 磁场增加 M-MSNS-DOX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4.3.8 M-MSNs-DOX 增强肝癌体内 MR 成像效果研究
        4.3.9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研究
        4.3.10 M-MSNs-DOX 治疗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价和生物分布研究
        4.3.11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小鼠原位肝癌的效果和药物分布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主要承担和参与的项目
    在学期间获得的专利
    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
    在学期间参加的会议和活动
致谢

(9)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靶向治疗膀胱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载 MMC 白蛋白纳米微球、CPPs、BDI-1 的制备及鉴定
    (一)载 MMC 白蛋白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质量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二)细胞穿膜肽(CPPs)的制备及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三)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的制备及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PPs—BDI-1—MMC-NS 三联体的连接及鉴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PPs—BDI-1—MMC-NS 三联体对 EJ 人膀胱癌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CPPs—BDI-1—MMC-NS 三联体治疗裸小鼠皮下和原位膀胱癌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亲水性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普通铼的标记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肿瘤靶向治疗概述
    1.2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1.3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概述
        1.3.1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理化性质
        1.3.2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2 羧基化Fe_3O_4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羧基化Fe_3O_4复合粒子的制备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2.2.2 分析表征手段
    2.3 水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2.3.1 实验过程
        2.3.2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2.3.3 水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可能机理
    2.4 高温分解法制备Fe_3O_4磁性复合纳米粒子
        2.4.1 实验过程
        2.4.2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2.4.3 高温分解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可能机理
    2.5 羧基化磁性纳米粒子的优选
    2.6 本章小结
3 亲水性Fe_3O_4纳米复合粒子的改性及表征
    3.1 引言
    3.2 羧基化MNPs的表面改性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3.2.2 分析表征手段
        3.2.3 羧基化粒子表面改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Ps的粒径和形貌分析(TEM)
        3.3.2 MNPs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3 MNPs的热失重分析(TG)
        3.3.4 MNPs的紫外分析(UV)
        3.3.5 MNPs的磁性能分析(VSM)
    3.4 羧基化磁性纳米粒子生物接枝改性的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亲水性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普通铼标记实验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分析
    4.3 分析表征手段
    4.4 FA@MNPs螯合高铼酸钠
    4.5 结果与讨论
    4.6 反应机理
    4.7 本章小节
5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肿瘤靶向治疗用白蛋白磁性纳米粒子的~(188)铼(~(188)Re)标记(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钨基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多模式成像与光热治疗[D]. 程亚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多肽药物筛选及基于肿瘤细胞膜的多肽运载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孟祥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核酸适配体介导的承载多西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粒在结肠癌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D]. 于珍.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放射性核素碘[131I]间接法标记PD-L1 mAb及其对荷瘤小鼠的联合抗肿瘤治疗研究[D]. 尹宇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坏死亲和性纳米微胶束—PNP@AuNP-Hyp的研制及其细胞安全性与多模态影像学监测的实验研究[D]. 韩向军.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的设计、多功能化与诊疗一体化应用研究[D]. 吴建荣. 东华大学, 2019(05)
  • [7]碘-131标记的树状大分子结合东亚钳蝎氯毒素在脑胶质瘤靶向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D]. 程勇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D]. 邵丹. 吉林大学, 2015(08)
  • [9]CPPs-BDI-1-载MMC白蛋白纳米微球三联体靶向治疗膀胱肿瘤[D]. 李云龙. 苏州大学, 2012(09)
  • [10]亲水性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普通铼的标记实验[D]. 杨浠雯.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188)铼 (~(188)Re) 标记白蛋白磁性纳米颗粒用于肿瘤靶向治疗(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