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会见柯棣华博士的亲属

李鹏会见柯棣华博士的亲属

一、李鹏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论文文献综述)

蒋欣欣[1](2018)在《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文中研究指明已有研究认为,新闻媒体上的“第一夫人”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一夫人”的公共活动及其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反映新闻媒体的建构方式和意图。本文采集《人民日报》1949-2018年关于中国“第一夫人”的新闻报道,以框架理论为研究方法论,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及其变迁做了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官媒重视“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建构,其媒介形象变迁呈现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报道数量方面,呈现出“n”形、“N”形和“M”形特征,“M”形特征还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二是报道方式方面,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实现从“脸谱式”刻画到“生动式”呈现转变,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和中国政治发展新时代,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和生动。(2)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报道议题与报道框架表现。中国“第一夫人”独立参加公共活动时,其报道议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等相关事务;此外,陪同性框架是建构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要框架,政策性框架、礼仪性框架和义务性框架居于次要位置。(3)彭丽媛时期媒介形象的框架在不变中有变,此阶段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媒介形象全面体现在“量”、“质”、“议题”、“框架”等角度。彭丽媛时期的“第一夫人”报道总量、年均报道量都达到历史最高值,将“第一夫人”作为报道主要对象的新闻报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第一夫人”,此时期政治外交议题有所下降,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议题大幅度提升,陪同性框架占比减少,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遵循了世界通行框架,但也突出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和文化色彩。研究发现媒介形象所反映的“第一夫人”活跃程度与国家发展和政治运行有关,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与他国同中有异的重要因素,个人魅力和时代背景促成了彭丽媛引发中国“第一夫人”热。研究认为要重视“第一夫人”在与最高领导人角色互补、提升国家软实力、对女性的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建议在塑造“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时将要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也要做好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积极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给予“第一夫人”更多自主空间。

邹琪[2](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指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余锦龙[3](2011)在《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西藏问题”是中国与印度相互交往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产生、发展、解决办法以及未来走向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运用历史与国际政治的视角,将“西藏问题”放置于中印关系中加以考察的还是比较少的,且不成体系。本人一直以来研究西藏的文化与发展,并热衷国际政治的学习,经过慎重的思考,决定对此课题加以深入的研究,以期有所收获。“西藏问题”研究与中印关系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在“西藏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英殖民时期的印度以及独立后的印度都发挥着不一般的影响。“西藏问题”实际上是历史上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现在已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这断然离不开印度在“西藏问题”上所发挥的影响力。印度的这种影响力必然会影响到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中印关系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到“西藏问题”的解决。本文将以“西藏问题”为主线,结合对中印关系的考察,以历史与辩证的方法来考证中印关系下的“西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并试图对其未来走向进行理性的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法。从全文上来看,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言”,它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相关研究动态、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至第三章。该部分通过历史和辩证的方法考察了中印关系的历史变迁、“西藏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印度西藏政策的历史演变。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为后文运用国际政治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因为只有将中印关系与“西藏问题”搞清楚,才能够进一步加以分析研究。第一章概括了中印关系自建交以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第二章则对“西藏问题”加以探析,论证了“西藏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渊源;第三章主要是对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并总结出印度西藏政策的特点。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至第六章。该部分主要从国际政治的视角分析印度西藏政策背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西藏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分析了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国内因素与国际关系因素的构成。第六章主要是分析了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中国因素,介绍了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在前面六章论述的基础上,本人运用国际政治学中的博弈理论对中印关系下的“西藏问题”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印两国在西藏问题上可能的取向,其次在简单介绍博弈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零和”和“非零和”博弈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印关系将会在“双赢”下保持一定的不和谐这一结论,并针对“西藏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吴凑春[4](2011)在《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大陆)传记片创作(1949-2010)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反思,试图为当今同类型影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文不孤立地考察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实践,而是既细读一个个传记片文本,又关注该片制作的时代、机构以及传主身份;既注意影片塑造了怎样的传主形象,又透析“这一个”传主是如何塑造的;既重视传主形象塑造本身的意义,又将其放在整个传记片创作历史中加以考察。整个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传记片立场,从而确定全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写作思路,并对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第二章考察“27年(1949-1976)”传记片创作历程及断裂原因。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将“十七年”传记片按“长影”厂、“上海”、“八一”厂三个地域分别论述,并分析了此期传记片创作在电影史上的经典价值所在,以及传记片创作中断的历史原因;其次,从作为传记片这一电影类型的角度分析《武训传》的制作及被批判命运全过程;最后,论述并提炼了郑君里在传记片领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贡献。第三章是对新时期(1977-1999)传记片创作的考察。以“主旋律”战略实施为界,该期传记片创作分为“多元化”创作阶段和“主旋律”创作阶段。用以批判极“左”历史的老一辈革命家、古代人物、近代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并无宣教色彩人物等等各式传记片,汇成了多元化创作局面;在“主旋律”战略下,革命领袖、英模传记片大量涌现,在数量繁荣背后却蕴含着诸多问题和危机。第四章是考察新世纪(2000-2010)传记片创作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嬗变,对这十年创作的新亮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并重点将丁荫楠跨世纪的传记片创作实践,做了较为辩证的阐述与评价。第五章是从传主的选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模式等多角度,对新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整体解读,对六十余年来传主叙事流变做了一个较为简要的概括,并对“成长”叙事模式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梳理和反思。第六章“结语”,将中外(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进行了异同比较,进而提出了中国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改变题材意识,树立类型观念;纠正类型误读;端正类型立场;加强类型设计,拥有全球眼光。只有努力塑造个性生动、可信可感的多元化传主形象,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上下功夫,传记片创作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总之,本文希望能为中国传记片进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

杨值珍[5](2007)在《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邦。发展中印关系是中国发展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和第三世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正处在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中印关系有利于我们尽量延长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对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对中印关系的研究也不例外。尽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加强了中印关系的研究,但其成果仍然与中印这样两个邻国的实际不相称。因此,对中印关系加以考察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友好合作的岁月,也有兵戎相向的时期。可以说,中印关系是大起大落的。但是,和平与友好仍然是中印关系的主流。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在曲折中得到了全面发展。政治上,两国确立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框架;经济上,两国年经贸总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并确立了2010年达到400亿美元的目标;安全上,两国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信任措施,两军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上,2006年的“中印友好年”将中印文化交流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潮。一句话,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定本课题的原因、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创新等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从回顾中印关系的历史着手,分四个阶段全面梳理了冷战结束以前中印关系的发展脉络,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中印关系的发展状况,探究中印关系的发展规律。通过考察冷战结束以前中印关系的发展历史,认为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的统一是中印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章从分析冷战结束后的时代特征着手,从两个方面梳理和分析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发展状况。通过梳理中印关系的曲折发展过程和分析中印关系全面发展的表现,认为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正在走向理性与成熟。第三章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原因。通过分析中印两国的互补利益和互斥利益,认为中印两国国家利益的互补远远大于互斥。但是,两国国家利益的互斥仍然不能忽视。为了推进中印睦邻友好,中印两国必须进一步拓展两国互补利益,正确面对并妥善处理两国的利益互斥。第四章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中印两国各自和彼此的认知。通过分析和对比,认为社会认知是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印两国特别是印度应该从历史和现实中加以学习,正确认知自己,公正看待对方,纠正错误认知,树立客观认知。这是保持中印关系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五章分析了中印关系与外部力量的互动。通过具体分析中印美、中印俄和中印巴这三个三角关系,认为冷战结束以来,各三边关系出现了良性互动的趋势,外部因素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外部因素对中印关系的消极影响仍然严重。为了保持中印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印两国有必要进一步营造促进中印睦邻友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主要分析如何发展中印睦邻友好关系。通过分析冷战结束以来印度的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走向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中印关系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认为中国应该以两手准备应对印度对华的两面性政策。结论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认为:(一)中印之间利益互补远远大于两国的利益互斥,未来的中印关系不太可能出现大的起伏,但是两国之间的局部利益冲突仍然不可避免,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呈现“微波荡漾”状态。(二)中印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了睦邻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但是,这种睦邻友好关系是一种“带病的睦邻友好关系”。(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解决的难度尚大,如果中印两国都不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中印边界问题基本上没有解决的可能性。(四)印度对华认知中的错误与偏见一时难以纠正,平衡政策仍然是印度对华政策的主导政策,两面性是印度对华政策的特点。(五)中印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亚洲合作,建立类似于欧盟的“亚洲联盟”。

徐焰[6](2007)在《恒河之滨一友人》文中研究指明编辑大朋友说:本文选自《8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一书。柯棣华是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后,印度5人援华医疗队的成员。当他毅然来到八路军中,便像白求恩那样,在艰苦、危险的抗日前线救治伤员。1942年12月,他突然发病,不幸逝世。毛泽东为悼念他,曾亲笔书写条幅:“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

李群英[7](2006)在《中印友好年:再话伟人尼赫鲁》文中认为今年是中印友好年。在胡锦涛主席于中印友好年访问印度的此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就是印度国大党前主席、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一位与中国有着难解情怀的印度人。

袁南生[8](2005)在《和柯棣华的弟妹交朋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冀军梅,张明武[9](2003)在《郭庆兰与柯棣华的爱情绝唱》文中提出1937年,她从山西汾阳美国人办的教会医校护士专业毕业●1939年,新西兰女护士凯瑟琳·霍尔将她从北平带到解放区●1940年,她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柯棣华结为伉俪●2002年,87岁高龄的她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缅怀丈夫的业绩

詹定方[10](2001)在《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

二、李鹏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鹏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理论述评与研究命题
    2.1 “第一夫人”与国家形象
    2.2 媒体与政治人物形象构建
    2.3 “第一夫人”的报道框架与议程
    2.4 中国政治文化环境与“第一夫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论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与样本获取
    3.4 编码规则
        3.4.1 高层次编码规则
        3.4.2 中层次编码规则
        3.4.3 低层次编码规则
    3.5 研究过程与分析工具
4 高层次研究结果
    4.1 “第一夫人”报道数量呈现“N”“N”和“M”特征
    4.2 “第一夫人”报道主要对象
        4.2.1 横向:报道主要对象“是‘第一夫人’”占比较低
        4.2.2 纵向:“第一夫人”单独报道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
5 中层次研究结果
    5.1 “第一夫人”报道议题
        5.1.1 横向: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5.1.2 纵向:彭丽媛时期所有报道议题比例均高于其他时期
    5.2 “第一夫人”报道框架
        5.2.1 横向:陪同性框架在报道框架中占主导地位
        5.2.2 纵向:彭丽媛时期义务性和礼仪性框架占比明显提升
    5.3 报道主要对象、报道议题、报道框架的交叉分析
6 低层次研究结果
    6.1 报道高频词分析
        6.1.1 主要运用陪同性框架建构“第一夫人”媒介形象
        6.1.2 陪同性框架在政治外交议题中具有差异化表现
        6.1.3 陪同性框架在王光美时期有四种特殊表现形式
    6.2 中心词社会网络分析
        6.2.1 中国“第一夫人”单独参与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活动
        6.2.2 “第一夫人”依附于最高领导人开展独立活动
        6.2.3 “第一夫人”独立参与的活动带有女性符号特性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中国官媒历来重视“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
        7.1.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呈现逐步“生动化”
        7.1.3 中国“第一夫人”独立承担社会公益和文化艺术事务
        7.1.4 陪同性框架是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的主框架
        7.1.5 彭丽媛时期形成中国“‘第一夫人’热”
    7.2 研究讨论
        7.2.1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政治因素
        7.2.2 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建构的文化因素
        7.2.3 新时代“‘第一夫人’热”的个人和时代因素
    7.3 研究启示与建议
        7.3.1 研究启示
        7.3.2 研究建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新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和夫人*
    C.《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夫人”报道样本及编码

(2)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中印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症结
    第一节 中印关系睦邻友好时期
        一、中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中印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印关系对立和僵局时期
        一、中印关系走向对立的原因
        二、中印关系的对立和僵局
    第三节 中印关系改善和发展时期
        一、中印关系的改善
        二、中印关系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中印关系挫折、回暖和伙伴关系的构建时期
        一、中印关系的短暂倒退
        二、中印关系的修复和回暖
        三、中印伙伴关系的构建
    小结 中印关系的主要症结
        一、"西藏问题"
        二、边界问题
第二章 英印殖民侵略与"西藏问题"的由来
    第一节 英印殖民侵略与"西藏问题"的产生
        一、问题产生
        二、西姆拉会议剖析
    第二节 西藏上层分离倾向
        一、西藏上层对中央政府不满滋生
        二、西藏上层走向依英反汉之路
    第三节 和平解放西藏,达赖叛逃从事分裂活动
        一、西藏上层对抗解放军未果
        二、达赖集团叛逃从事分裂活动
    小结"西藏问题"与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渊源
        一、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认知
        二、殖民主义侵略是"西藏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 印度对西藏政策的简史
    第一节 印度独立之初即觊觎西藏
    第二节 印度对"西藏问题"的政策演变
        一、积极干涉政策
        二、消极干涉政策
        三、公开对抗政策
        四、两面双轨政策
        五、新时期的政策
    小结 印度西藏政策的特点
第四章 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国内因素
    第一节 印度地缘安全战略因素
    第二节 印度政党政治和国会因素
    第三节 印度复杂的民族宗教因素
    第四节 印度国内传媒因素
第五章 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国际因素
    第一节 美印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一、美国西藏政策的演变
        二、美印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中巴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俄(苏)印关系对印度西藏政策的影响
第六章 影响印度西藏政策的中国因素
    第一节 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一、西藏的战略重要性
        二、中国的西藏政策
    第二节 对达赖的政策
第七章 中印涉藏问题的前景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中印两国在"西藏问题"的战略取向
        一、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取向
        二、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取向
    第二节 中印两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博弈分析
        一、"西藏问题"的"零和"博弈分析
        二、"西藏问题"的"非零和"博弈分析
    第三节 "双赢"大于"零和"走势下的不和谐
        一、中印关系"双赢"大于"零和"的走势
        二、中印关系"双赢"下的不和谐
    第四节 "西藏问题"对策分析
        一、从内部角度来看
        二、从外部角度来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已(定)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目录

(4)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传记片考察
    第二节、研究综述和论文思路
    第三节、中国现代传记片创作概述
第二章、从经典到断裂(1949-1976)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硕果与断裂
    第三节、对《武训传》批判的再思考
    第四节、郑君里的传记片创作:时代话语与民族风格
第三章、从多元化走向"主旋律"(1977-1999)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第二节、批判极"左"历史的传记片
    第三节、非关"革命历史"的传记片
    第四节、非宣教性传记片
    第五节、"主旋律"战略下传记片创作的繁荣与危机
第四章、产业化进程中传记片创作的嬗变(2000-2010)
    第一节、传记片创作概况
    第二节、新世纪传记片创作的新亮点
    第三节、丁荫楠的传记片创作:"伟人情结"与"丁氏"传记
第五章、新中国传记片创作整体解读
    第一节、传主的选择及其塑造透析
    第二节、如何言说:传主叙事的流变
    第三节、传主叙事策略:"成长"模式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异域观照:与好莱坞传记片创作的比较
    第二节、传记片创作的未来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传记片创作年表(1949-2010)
后记

(5)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印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古代中印友好交往
    第二节 英印政府时期的中印关系(1849-1947)
    第三节 印度独立初期的中印关系(1947-1949)
    第四节 冷战时期的中印关系
第二章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新发展
    第一节 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和时代特征的影响
    第二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中印国家利益的互补与冲突
    第一节 中印政治安全利益的互补
    第二节 中印政治安全利益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节 中印经济利益的互补
    第四节 中印经济利益的矛盾与摩擦
    第五节 中印文化利益的互补
第四章 中印两国社会认知比较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印度的自我认知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自我认知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印度对中国的认知
    第四节 冷战结束后中国对印度的认知
第五章 中印关系与外部力量的互动
    第一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印三国的博弈
    第二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与俄国的互动
    第三节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关系与巴基斯坦的互动
第六章 发展中印睦邻友好关系
    第一节 中印关系的前景展望
    第二节 发展对印关系的战略意义
    第三节 促进中印睦邻友好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印友好年:再话伟人尼赫鲁(论文提纲范文)

传奇一生
中国情
新中国建交谈判的第一例
为中国传话
中国是我最崇拜的国家
人生顶点
武装冲突
翻开新的一页

(8)和柯棣华的弟妹交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柯氏姐妹让我看到了毛泽东的题词真迹
和柯氏亲属一起纪念柯棣华
到柯棣华弟弟家做客

四、李鹏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一夫人”的媒介形象变迁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1949-2018)[D]. 蒋欣欣. 重庆大学, 2018(04)
  • [2]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3]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历史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D]. 余锦龙.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4]论新中国传记片的创作(1949-2010)[D]. 吴凑春. 复旦大学, 2011(12)
  • [5]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印关系[D]. 杨值珍.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6]恒河之滨一友人[J]. 徐焰. 下一代, 2007(03)
  • [7]中印友好年:再话伟人尼赫鲁[J]. 李群英. 世界知识, 2006(23)
  • [8]和柯棣华的弟妹交朋友[J]. 袁南生. 湘潮, 2005(09)
  • [9]郭庆兰与柯棣华的爱情绝唱[J]. 冀军梅,张明武. 华北民兵, 2003(03)
  • [10]我国对外关系大事记[J]. 詹定方. 国际问题研究, 2001(03)

标签:;  ;  ;  ;  ;  

李鹏会见柯棣华博士的亲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