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者的情感之旅

动物保护者的情感之旅

一、动物保护者的情感旅途(论文文献综述)

王笑伊[1](2021)在《公益广告的中国文化传播 ——以央视网公益广告作品为例》文中指出

王洵[2](2021)在《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饿浪潮》的生态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1956—)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印度英语小说家,《饿浪潮》是其出版于2005年的一部后殖民环境小说,该作品展现了印度桑德尔本斯群岛的生态困境,该地区的生态敏感而脆弱,岛上的居民、土地、孟加拉虎、伊河海豚和红树林构成了作品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的核心。本文将主要从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角度,以印度穷苦居民的生存境况和西方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设身处地去领会那些流离失所、任人宰割的族群辛酸的人生境遇,将全球南方背井离乡的边缘人的痛苦遭遇置于伦理和审美关怀的中心。2010年,《后殖民生态批评:文学、动物和环境》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后殖民生态批评学说在学界确立起体制地位,它是后殖民主义向“生态批评”的转向,它是建立在生态正义观念之上对人与环境、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旨在突破西方二元思想在“文化”与“自然”之间提出的对立,建立更为公正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作者及《饿浪潮》作简要介绍,概述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最后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殖民者对潮乡地区自然与人的双重压迫入手,呈现该地区所遭受的生态扩张和生态掠夺,以及本土居民所遭受的严重种族主义迫害,指出即使对于世界上最边缘化的公民而言,也应该有权利有尊严地生活。同时,制定对社会负责任的环境政策可以保护我们星球的生物多样性。第二章着重分析潮乡面临的生态困境,并对后殖民世界中的剥夺提出批判。本章探讨人与动物、人与土地、人与人关系的失衡:珍贵的伊洛瓦底海豚和孟加拉虎在物种主义的剥削下不断消失;流离失所者、土着居民和妇女群体要求社会公正,他们无家可归、格格不入,被迫与土地分离;而政府对难民的杀戮更是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环境问题及饿浪潮的根源,并试图寻求解决之道。对于潮乡的人类和非人类居民来说,生存才是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生存优先原则。其次,只有超越生态中心主义思维范式,方能改变第三世界穷人的生存境遇,改变失衡的生存环境。结语部分指出关注人类社会中对有色人种、少数族裔以及贫苦居民的剥削和压迫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平等,也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负责,对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负责。因为文化关切和生态关怀绝非本然对立,相反,二者可以在充分尊重不同地区生态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直至和谐共存。

禹风[3](2021)在《水獭村》文中研究说明一县城长途车站有股叫人想深呼吸的青草香,狄青站在檐廊下抽了支福贵才开步走。他背着很大很重的背包,是以前出国当志愿者时在巴基斯坦买的。包的复合面料结实,防水透气,顶部还绑着睡袋,颤悠悠一卷,在后脑勺上方几寸处跳动。狄青身板厚实,穿深色旅行服,看见他的乡人都忍不住打量他,晓得他是那种到山里来做点什么奇事的怪人。这些年,这扮相的怪人在偏僻乡镇多了起来。

刘妍[4](2020)在《从功能对等视角看平行文本在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以英文作品Back from the Brink汉译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妍[5](2020)在《从功能对等视角看平行文本在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以英文作品Back from the Brink汉译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苏陶然[6](2020)在《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非间合作论坛的成立,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非间交往密切加深。政治交往的深入,影响着中非间影视交流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中国有关非洲题材的纪录片为非洲形象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制作或播出的国内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形象学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寻其形象书写的方式及建构背后的社会动力机制线等。通过文本分析,本文认为新世纪之后央视纪录片中非洲形象通过去魅化的“词汇”,围绕发展与共赢、古老与新兴,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这一时期大众想象中正面的非洲形象,为中非双方突破封闭界限了解对方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影片中构建的非洲形象符号正是中国在场意识形态的反射。纪录片中对于中非间合作的高度肯定,可以被看作是为塑造中国负责任有国际意识的大国形象进行宣传;建构发展、开放交流的非洲人形象,可以被看作是为强调中非合作模式的成功。央视纪录片通过强烈的认同性处理自我与非洲关系,从而进一步形成中非间趋向协作的“等级关系”和共识取代冲突的“故事情节”。最后笔者在更大视野下,通过对比不同创作主体间对非洲形象塑造的差异,阐释同一形象在不同主体下如何进行书写。通过以上研究,笔者总结在纪录片他者形象呈现中,出于对自我文化的实现与改造,对他者的想象性建构往往伴随着误读。但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会因为误读而中断,对他者的形象构建将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发生转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探究各种形象建构背后的策略,把握形象建构的真实目的。如今为树立和充盈中国文化自信,对于非洲形象的塑造也应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呈现新特点。一方面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应积极参与到文化建构中,发出中国声音。另一方面,从自身来看,新时代在塑造中非发展形象时,也应正视自身发展的问题与存在的不足,避免过重的宣传色彩,关注中非文化的互动认知,寻求中非间认同中介,注重他者与自我间的互视,通过多视角来构建丰富多样的非洲形象。

刘双双[7](2019)在《现代文明背景下英国动物保护探究 ——以19世纪伦敦动物学会为例》文中认为在文明现代化进程中,动物权利进步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的形成既推动了动物保护运动又反过来侵犯了动物权利。现代文明不仅仅具有两面性,更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前进和牵制两种力量共同存在。1822年英国通过的《马丁法案》将动物血腥非法化,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物权利立法。但法案的实施仍非易事,强硬法令难以让动物保护思想真正转为人们的共识。1826年,以斯坦福·莱弗士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牵头支持建立了伦敦动物学会,旨在促进动物学发展和进步,向公众普及动物学并增强公众动物保护意识。伦敦动物学会并非直接推动动物保护立法,或监督实施动物保护法案,而是通过大众教育潜移默化地促进民众的动物观念转变。本文试图以19世纪伦敦动物学会为切入点,探究现代文明背景下19世纪动物保护主要特点,分析19世纪动物保护与英国社会变革之间的互动,了解动物权利发展与现代文明演进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探究现代文明下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特点。19世纪初动物保护运动具有推进现代社会文明的诉求。动物权利法案的通过不仅仅意味着社会动物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对动物权利思想的认同,还有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化的用意。动物血腥行为的非法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播文明,形成温和的社会风气,减少低俗的动物血腥活动,推动工业社会发展,这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伦敦动物学会的动物园在建成早期只对会员开放,有着严格的入园门槛,是一种凝聚型的精英文明。1847年,伦敦动物园面向公众开放,伦敦动物学会从一个少数人的研究机构转向社会教育的公众平台,从凝聚型的精英文明转为面向公众的大众文明,在提升公众动物保护意识、普及动物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伦敦动物学会让保护动物的现代理念,从社会精英倡导变成民众集体自觉,契合了19世纪社会文明化提高民众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的目标,19世纪动物保护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伦敦动物学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科学动物园,推动了 19世纪英国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观念改变,让动物保护从少数人的行为变成公共参与的行动。伦敦动物学会在倡导科学研究与公共教育相结合同时,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动物从闭塞的笼中,进入相对更加符合原生自然的环境。伦敦动物学会委员会倡导以保护动物健康为第一原则对待园内动物,聘请兽医和改善建筑是其中最典型的举措。新建立的科学型动物园代表了从旧景观到新景观的转变,其改善动物生存条件的举措是参与动物保护进程的鲜明体现,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但是这一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对动物保护却有不同的作用力。与此同时,19世纪动物保护运动面临着现代文明发展的困境,伦敦动物学会亦是如此。其一,动物收集的过程充斥着消极影响,伦敦动物学会在收集动物过程中同样面临诸多困境。除却动物在旅途中遭遇的死亡风险,安全抵达伦敦的动物也并不如愿保持健康,从外邦将动物运送回英国乃至将野生动物安置于花园之内的过程都具有一定伤害。伦敦动物学会重视动物展览和待研究动物的数量,缺乏对动物健康的关注。其二,伦敦动物园内的动物作为展览对象逐渐沦为人类观赏的商品和符号,作为商品和符号的动物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人们观看动物的方式是单向度的,伦敦动物学会展出动物供人们观赏体验,无意中成为参与商品消费的形式。在英国扩张背景下,动物象征着19世纪大英帝国对全球资源的征服,伦敦动物园也是帝国经历以及帝国成就的一部分。现代文明对动物保护的意义并非线性的推动作用,伦敦动物学会的出现以及采取的改善动物环境举措体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性。但是在19世纪,现代文明终归坚持以人作为中心,对动物权利的提倡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需要,动物保护是人类理性发展进步的途径,它在某些情况下却进一步加剧人与自然的失衡,进入现代文明的困境。

董序言[8](2019)在《库切作品的动物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的作品大多植根于后殖民时代和种族隔离制下的南非语境,讨论了种族剥削、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生态殖民、性别分歧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库切在作品中探讨各类问题时,往往将大量具有隐喻内涵的动物意象融入其中。现以库切的《耻》《铁器时代》《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等五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中动物意象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情节与细节来深入探究动物意象在库切作品中可能具有的隐喻内涵。第一章在对库切作品中的动物意象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其隐喻性功能。文本中的动物意象可划归为具象化的和抽象化的两大类。具象化的动物直接参与情节发展,是文本叙事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羊、马、猫等;抽象化的动物主要在细节处呈现,对文本叙事的意义往往有揭示作用,如蛇、螃蟹、狐狸等。在《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等作品中,受工具理性、帝国观念和压迫性制度塑造的人被比喻成动物,动物隐喻在库切笔下成为揭示人之处境的重要手段。作者展示人类逐渐动物化的过程,意在指涉人性本质和道德关系。第二章着眼于身体,剖析库切动物叙事所传达的隐喻内涵。身体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等价值内涵紧密相连,身体体征的差异性被用于划归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的等级层次。库切在作品中对人类身体向非人类身体之间的转化进行了隐喻性的描写,揭示出其复杂的内涵。人的“动物化”在作品中有两种表现,即强者的动物化与弱者的动物化。前者表现为人类潜意识中的动物冲动遮蔽理性和逻辑,走向兽性暴虐的极端,而后者则表现为精神被阉割之后彻底的奴性和依赖性。二者都是人性自我降格的悲剧。在《耻》和《铁器时代》等作品中,受到动物启发而心境转变的主人公形象,则揭示了被物役的动物和被奴役的人之关联性。第三章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政治语境即后殖民语境中阐发库切动物叙事的隐喻内涵。库切作品中的动物叙事最终指向后殖民语境中社会关系的转圜和重构过程。动物作为人类移情的对象,在文本中不断调整着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帝国中遭受暴力屠戮的家禽牲畜、野生走兽,是被人类暴力机器所宰制的动物化他者的隐喻。强者对他者的政治统治和征服往往诉诸暴力形式,在暴力的规训下,他者被迫处于沉默哑言的动物状态。库切的动物叙事隐含了作者对欧洲文明主导下理性和制度的悖谬运作方式的质询和叩问。库切对动物的兴趣既涉及对动物形象去寓言化的关注,也涉及对人与非人之间界限的质疑。库切运用了殖民主义叙事中常见的动物比喻,以研究沉默的后殖民动物为切入点,最终要挖掘人与非人的关系本质,以及人类世界在现代性危机下理性和知识崩塌的真相。

卓一格[9](2019)在《生态整体的与人类中心的—利奥波德的人与自然观之矛盾》文中研究说明杰出的生态文学家与生态思想家利奥波德对生态文明的重大贡献是其生态整体主义;但其作品中还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留存。国内外现有研究对这一思想矛盾关注不够。在文本分析和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利奥波德人与自然观中的这种矛盾,探寻其原因和其启示,对生态文学乃至生态文明研究具有意义。承袭了科学与哲学中己有的生态整体观,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主义创造性地强调了自然整体价值、生态共同体、整体性生态社会发展、整体性生态伦理和整体性生态审美等,对后来的自然保护实践与生态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人的经济利益为尺度衡量自然和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尺度衡量自然,也是在利奥波德全部作品中都出现过的自然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显然属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与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思想产生了矛盾冲突。生态批评视角的利奥波德研究不能忽视其人与自然观中客观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探寻其思想冲突的产生根源,还可以从中获得两个重要的启示:建设生态文明应当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源保护提升到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自然保护,应当从修复个人行为与生态的关系上升到修复人类行为与生态的关系。

李俐兴[10](2018)在《“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考察了“后理论”的缘起与“后理论”的主要成就。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并对核心概念“理论”、“后理论”作了界定。第二章先详细梳理了“理论”的兴起、主要流派及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理论”兴起于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是语言论转向的产物,旨在探索意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基于语言论的立场,“理论”很快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整个人文学科,形成了语言论诗学、话语政治学、语言论人类学、语言论精神分析、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和解构论等流派。“理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使文学理论从纯粹的文本研究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然后考察了“理论”是如何进入“后理论”阶段。在经历了鼎盛期之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理论”走向一个自我反思的阶段,其中“理论”终结论是“后理论”兴起的契机。作为对“理论”的回应和反思,“后理论”对待“理论”主要有三种态度:反对和抵制“理论”;支持和扞卫“理论”;改进和完善“理论”。其中改进“理论”的观点对于“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建设性和积极价值,也是本文重点阐释的内容。本文的后三章致力于介绍“后理论”在改进“理论”之后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第三章展现了“后人文主义”是如何扩展了“理论”的范围,打开了“理论”之后的新话题。后人文主义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试图消解人/非人这组二元对立,是解构主义在当代语境的继续。人与机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后人文的视角下所产生的话题,各种非人物体闯入了人类的意义世界,要求发明新的术语来描述当前这个去中心化的混杂世界。第四章分别从生命政治、性别政治和新左翼政治三个方面考察了“后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生命政治从福柯一个尚未完成的计划成为了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并结合了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形成了众多研究路径。酷儿理论是继女性主义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性别理论,在吸收了福柯、德里达、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之后将性别与身份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复杂化。以朗西埃、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新左翼政治不满后现代式消解主体的政治立场,如何重建革命的政治主体是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后理论”中审美与文学的转向。“审美”的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进入“理论”的场域中心。新审美主义试图平衡“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将审美的形式要素与文化政治批评相结合。“理论”的文学转向突出了语言自身运作的效果和意义的生产,“理论”中具有文学性,文学也具有“理论”的功能。“理论”与文学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是“后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将“后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后人文主义”、“政治的景观”和“审美与文学的转向”这三大问题域的形式概括出来,也意味着这些话题是尚无定论的,可以继续被讨论和发挥。“后理论”既继承了“理论”的遗产,又在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自身。

二、动物保护者的情感旅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保护者的情感旅途(论文提纲范文)

(2)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饿浪潮》的生态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阿米塔夫·高希及其创作
    二、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殖民者对潮乡自然与人的双重压迫
    第一节 开发红树林:殖民的生态扩张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西方世界的生态掠夺
    第三节 莫里奇哈皮大屠杀:种族主义的迫害
第二章 潮乡生态困境的表现
    第一节 人与动物的冲突
        (一)物种主义霸权下的伊河海豚
        (二)孟加拉虎之死:文化差异下的动物权利观
    第二节 人与土地的背离
        (一)环境主义与孟加拉生态难民之争
        (二)潮乡原住民的和谐生态观
    第三节 人与人的对立
        (一)殖民者对难民的压迫
        (二)环保主义者皮娅与土着的冲突
第三章 饿浪潮的解决之道
    第一节 生存优先:人类与非人类居民共生
    第二节 超越生态中心主义范式
    第三节 跨文化生态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水獭村(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6)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有关“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文献研究
        (二)有关“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外文文献研究
        (三)有关“非洲纪录片”的文献研究
        (四)有关“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的文献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性
    五、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概述
        (一)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文化转向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外部与内部研究
第一章 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谱系
    第一节 初识非洲:政治主导下的非洲幻像(1958-1999 年)
        一、患难与共的兄弟形象
        二、独具魅力的异域形象
    第二节 再识非洲:多元非洲形象呈现(2000 年-至今)
        一、历史悠久与丰富多彩的非洲文化形象
        二、与时俱进与开放交流的非洲人形象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非洲形象的书写方式
    第一节 去魅化的“词汇”
        一、发展与共赢
        二、古老与新兴
    第二节 趋向协作的“等级关系”
        一、友善与互惠的朋友
        二、对话与共谋的伙伴
    第三节 殊途同归:共识取代冲突的“故事情节”
        一、接纳——交融
        二、携手——共进
第三章 央视与不同创作主体纪录片中非洲形象的对比
    第一节 BBC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
        一、非洲发掘的非在场性
        二、非洲书写的扁平化
    第二节 中国民间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
        一、猎奇化的非洲呈现
        二、个体性话语的补充
第四章 央视纪录片的非洲形象建构意义追寻
    第一节 中非文化的互动认知
        一、正视当前非洲现实问题
        二、寻求中非间认同中介
    第二节 多视角的非洲形象塑造
        一、民间视角参与塑造非洲形象
        二、他者视点与自我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7)现代文明背景下英国动物保护探究 ——以19世纪伦敦动物学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意义
    研究综述
    文章结构
第一章 19世纪早期动物保护运动及伦敦动物学会成立
    第一节 19世纪早期动物保护运动概况
    第二节 博物活动与博物学家的动物观念
    第三节 伦敦动物学会的成立
    小结
第二章 伦敦动物学会的文明化诉求
    第一节 19世纪动物保护运动的文明化诉求
    第二节 半开放的伦敦动物园:凝聚型的精英文明
    第三节 面向公众开放:对动物权利观念的普及
    小结
第三章 伦敦动物学会的动物保护举措
    第一节 从Menagerie到Zoological Garden
    第二节 伦敦动物园新景观的营造
    第三节 “以保护动物健康为第一原则”:兽医加入及建筑改善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文明下的动物保护困境
    第一节 艰辛的旅程:伦敦动物学会的动物收集
    第二节 “沉默的大多数”:作为商品和符号的动物
    第三节 帝国的象征:伦敦动物学会与英国扩张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库切作品的动物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库切作品中的动物意象
    (一)具象化的动物
    (二)抽象化的动物
    (三)作为动物隐喻的人
二、人与动物:身体的边界
    (一)人的动物性与动物的人化
    (二)动物化与被阉割的人性
    (三)动物困境中人的自我体认
三、后殖民语境中的动物隐喻
    (一)人类与动物的他者化趋向
    (二)极端理性下的人类暴力机制
    (三)动物伦理观下的质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生态整体的与人类中心的—利奥波德的人与自然观之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利奥波德的生态整体思想
    第一节 对科学和哲学中已有生态整体思想的表现
    第二节 对自然整体价值和生态共同体思想的强调
    第三节 对整体性生态社会发展观的强调
    第四节 对整体性生态伦理观的强调
    第五节 对整体性生态审美的强调
    第六节 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利奥波德的人类中心思想
    第一节 以人的经济利益为尺度衡量自然
    第二节 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尺度衡量自然
第三章 生态整体观与人类中心思想之冲突的形成原因及启示
    第一节 形成冲突的原因
    第二节 冲突带来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及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简介
        1.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理论与“理论”
        1.2.2 “后理论”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后理论”的缘起:从“理论”到“后理论”
    2.1 “理论”的兴起及其后果
        2.1.1 “理论”的兴起
        2.1.1.1 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与语言论转向
        2.1.1.2 文学的“理论”
        2.1.1.3 从文学的“理论”到“理论”
        2.1.2 “理论”的主要流派
        2.1.2.1 语言论诗学
        2.1.2.2 话语政治学
        2.1.2.3 语言论人类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2.1.2.4 解构论
        2.1.3 “理论”的后果
        2.1.3.1 从一元性到多元性
        2.1.3.2 从学科性到跨学科性
        2.1.3.3 从文学到文学性
        2.1.3.4 从独立自足到社会政治批评
    2.2 “理论”的终结与“后理论”的缘起
        2.2.1 “理论”的终结
        2.2.2 “后理论”的缘起
        2.2.3 “后理论”对“理论”的态度
        2.2.3.1 反对和抵制“理论”
        2.2.3.2 扞卫和支持“理论”
        2.2.3.3 改善和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一:“后人文”的书写
    3.1 后人类研究
        3.1.1 我们如何变成后人类
        3.1.2 赛博格的隐喻
        3.1.3 后人类:游牧主体
    3.2 动物问题
        3.2.1 人类中心主义传统
        3.2.2 欧陆哲学中的动物问题
        3.2.3 美国的动物问题
    3.3 生态批评
        3.3.1 从人类纪到克苏鲁纪
        3.3.2 “自然”的重构
    3.4 物的转向:思辨实在论
    3.5 本章小结
4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二:政治的景观
    4.1 生命政治
        4.1.1 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
        4.1.2 当代生命的“政治”
        4.1.3 当代“生命”的政治
    4.2 酷儿与政治
        4.2.1 酷儿理论:从福柯到塞芝维克
        4.2.2 酷儿政治
    4.3 新左翼政治
        4.3.1 雅克·朗西埃:无分者之分
        4.3.2 阿兰·巴迪欧:事件与真理
        4.3.3 斯拉沃热·齐泽克:行动与主体
    4.4 本章小结
5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三:审美与文学的转向
    5.1 新审美主义
        5.1.1 激进审美:情感与民主
        5.1.2 歧感:政治与美学
    5.2 文学的转向
        5.2.1 从新批评到新形式主义
        5.2.2 文学的统治
        5.2.3 “理论”与文学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后理论”:终结还是延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动物保护者的情感旅途(论文参考文献)

  • [1]公益广告的中国文化传播 ——以央视网公益广告作品为例[D]. 王笑伊.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饿浪潮》的生态困境研究[D]. 王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水獭村[J]. 禹风. 广州文艺, 2021(01)
  • [4]从功能对等视角看平行文本在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以英文作品Back from the Brink汉译实践为例[D]. 刘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5]从功能对等视角看平行文本在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以英文作品Back from the Brink汉译实践为例[D]. 刘妍.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6]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 苏陶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现代文明背景下英国动物保护探究 ——以19世纪伦敦动物学会为例[D]. 刘双双. 南京大学, 2019(07)
  • [8]库切作品的动物隐喻研究[D]. 董序言.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9]生态整体的与人类中心的—利奥波德的人与自然观之矛盾[D]. 卓一格. 厦门大学, 2019(08)
  • [10]“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D]. 李俐兴. 浙江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动物保护者的情感之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