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接种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疫苗接种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欢成,陈少羽,胡亚林,魏俊璟[1](2021)在《新冠疫苗:值得了解的硬核法律知识》文中认为"新冠疫苗"的话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的问题。目前,要终结新冠肺炎流行只有靠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测算过,疫苗接种每年可以避免200万至300万人口死亡。自1978年我国实行国家免疫计划以来,疫苗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应对这次新冠肺炎危机,疫苗的接种问题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预防接种工作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涉及很多值得探讨的法律制度问题。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在"法律论坛"栏目不定期就法律热点问题以圆桌会议形式进行讨论刊发。

叶洋洋[2](2021)在《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老年社会的深入和人类突发性疾病的出现,医疗旅游已成为我国当下重点发展的“新经济”。但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众多医疗旅游目的地正寻求解决国内客源流失的办法。同时,在前期调研发现,医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处初级阶段,群体认知仍相对不足,尤其在国内医患关系和旅游服务关系难以长久保持的情况下,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是当前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信任双因素理论源自于信任理论研究中对信任与不信任关系的探讨,这一理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且在不同情境下开始得到验证。但在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中,目前对不信任的内涵、维度的挖掘还明显不足。具体到医疗旅游研究中,信任虽被提出是对决策至关重要的,但针对不信任的研究相对空缺,更缺乏讨论二者共存的情况。本文以我国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展为例,借助信任双因素理论,验证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情境下信任与不信任的二元关系;并以信任双因素为核心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客源群体对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的决策影响过程;在质性和量化研究基础上,得到了基于人-地信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以期为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文章围绕以上主题内容,分为理论基础、质性扎根、量化验证及对策研究四大板块,共计八个章节。其中,量化验证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整体研究过程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第一,梳理并引入信任双因素理论,构建了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与对策研究的概念框架。立足信任研究发展脉络,厘清并完善信任双因素理论;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初步界定了相关变量的概念、维度及阶段;从四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概念模型;同时,结合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信任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选取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运用ROST CM及Nvivo软件进行内容分析及扎根分析,从客源视角得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内涵、维度(信任:能力、正直、善意;不信任:恶意、不可靠、不可测)及5个感知要素;从目的地服务管理视角得到信任与不信任的来源、信任保障机制的17个基本构成及保障措施内容,初步构建基于人-地关系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的内容框架和过程。第三,基于质性研究结果,补充并完善相关变量,得到完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影响模型;分阶段进行假设检验,细化各变量的问项来源;以案例地为核心区开展问卷预试,优化变量问项;开展正式问卷调研,通过统计学分析优化变量构面;分三个阶段得到验证结果:(1)信任与不信任相互独立、共存且不同,且个体差异普遍存在,我国医疗旅游目标群体中多为“盲目信任”、“盲目怀疑”及“有限信任者”;(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维度中,正直及不可测对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影响显着性相比其他较弱;信任双因素对旅游意向有影响,且信任起正向主导作用;(3)认知显着影响信任双因素;影响认知的五个感知要素中,管理保障、环境因素及设施与服务质量相关性较高,且环境因素、价格成本以及声誉形象对认知影响显着。第四,综合质性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我国目前初级发展阶段,得到了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内容,即基于环境服务质量提升、基于价格成本改善、基于声誉形象优化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并从信任双因素出发,对照增强信任、减小不信任,提出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的具体建议。总体上,本文较好地完成了相关研究内容,成功地将信任双因素理论应用到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中,构建了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为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情境下,厘清并验证了信任双因素理论,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验证的研究体系;(2)构建完整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体系,拓宽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研究范畴;(3)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验证方法思路;(4)聚焦人-地多方参与者视角,丰富了医疗旅游相关研究方法。在理论贡献上:(1)从信任理论出发,健全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2)填补了不信任维度差异化划分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内容;(3)梳理完善了医疗旅游研究概念,拓展了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研究体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也为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的优化提出了实践启示,为医疗旅游先行区经验推广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总结研究局限的同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方向。

覃江梅,邱毛[3](2021)在《近20年我国学前流动儿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学前流动儿童的数量庞大,是教育不能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以中国知网2001—2020年的相关文献为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近20年国内学前流动儿童的研究概况及研究主题进行梳理,发现关于学前流动儿童的研究正处在发展阶段,文献数量螺旋式缓慢上升;在作者及其机构上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研究联合体;在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更占优势;研究范围上,全国性的研究极少,多为区域性研究,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研究主题聚焦于学前流动儿童的教育处境、卫生保健和疫苗接种、在五大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等四大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深化联合支持机制建设探索;关注学前流动儿童的托育研究;继续提升学前流动儿童五大领域研究;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融合多种研究范式;扩展研究范围,全面提升研究的质量。

维他狗营养家[4](2021)在《接种HPV疫苗,你准备好了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几年,HPV疫苗刚刚问世,很多人便跃跃欲试。记得那时候,中国内地还未批准该疫苗进入临床应用,维他狗有几个住在深圳的朋友还特意去香港接种HPV疫苗,可谓一针难求。当时,狗狗还有点羡慕这些小伙伴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只要你的身体条件符合要求,都可以去当地社区、疾控中心、妇幼医院预约申请接种。虽然现在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机构很多,想接种的人也很多,但是咱们也不能盲目跟风。狗狗觉得下面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在接种HPV疫苗之前,大家还是了解一下吧。

李宁[5](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说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韦春柳[6](2020)在《铝纳米颗粒肺粘膜疫苗佐剂-递送系统(VADS)有效诱导小鼠形成全身及粘膜免疫》文中认为呼吸道粘膜容易感染在空气中传播的病原体(例如SARS-Co V、MERS-Co V和禽流感病毒),这些病原体有时会引发能够威胁生命的流行甚至大流行,这凸显了开发肺疫苗佐剂传递系统(VADS)的重要性。明矾作为最常见的疫苗佐剂可以有效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但应用于肺部接种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因此在本文中,通过已建立的氧化铝纳米颗粒(ANs)肺部气管吸入的小鼠模型,将ANs装载卵清蛋白(OVA)模型抗原进行肺部接种来验证铝纳米载体激发强大而有效的粘膜免疫表达。目的:考察氧化铝纳米粒用做肺部粘膜疫苗佐剂传递系统安全性及免疫诱导效力。方法:采用动态光散射、电泳散射、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表征ANs粒径和形貌。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体外ANs-OVA的抗原释放。体外细胞中,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定性)和流式细胞仪(FACS定量)分析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ANs的能力,并且考察了铝纳米载体药物对APC的成熟刺激以及APC的分子表达。体内实验中,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以及组织冰冻切片考察ANs进入体内后的分布及聚集情况,最后考察小鼠肺部接种不同免疫制剂后的免疫表达,同时与皮下接种传统磷酸铝佐剂进行比较。结果:ANs粒径为25 nm左右,电位为-30 m V左右,形态为近球形。体外细胞实验也证明了与传统佐剂磷酸铝微粒相比,ANs可有效地促进APC的摄取。体内追踪表明ANs有效到达肺部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游离到远端淋巴结部位,为发挥全身粘膜免疫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在小鼠肺部免疫接种实验中,ANs不仅未产生过多的副作用,而且诱导了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和广泛的粘膜免疫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两次免疫接种后免疫小鼠在血清中产生高水平的Ig G,小鼠的唾液、鼻粘膜灌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阴道分泌物均产生高水平的Ig A,而小肠冲洗液和粪便稀释液中并没有显现出免疫效果。此外,与传统铝佐剂相比,在接种ANs的免疫小鼠的血清和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也检测到高水平的Ig G2a和IFN-γ,表明肺部接种ANs可产生有效的平衡Th1/Th2免疫反应。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Ns-OVA通过肺部给药可诱导Th1/Th2免疫反应,并可诱导全身和粘膜免疫应答。因而,ANs有望成为有效的肺粘膜疫苗佐剂-递送系统(VADS)

骆晗[7](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的养护和教育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重点关注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应证。结合中国当今实际,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民生工作进行专门阐释和部署,2019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幼儿托育工作的相关文件,托育机构的运作和规范也在不断完善,由此可知国家对于儿童托育工作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对中国儿童托育工作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推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时代化发展。新中国成立至今,儿童托育工作在名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在新中国初期这项工作却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亟待推进,妇女成为挖掘劳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国家出于解放妇女劳动力和保育儿童的主要目的,大力推行保育政策以解决妇女的后顾之忧,激发妇女的劳动潜力推进国家建设。因此新中国初期的保育政策实践很大程度上与妇女解放的话语相关联,这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的重要思想及理论在中国展开实践的过程。所以论文拟从此处着手,选取1949—1956年为主要考察时段,对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关注国家与基层的互动联系,在还原多维历史面相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论文考察和论述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厘清保育政策的理论逻辑。考察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之前,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研究,交代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保育政策理论来源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梳理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过程中党委、政府及妇联的政策规划和实际行动。探究保育政策实践的“主导者”如何从上层视角推动保育政策的实践,整体概述1949—1956年党委、政府及妇联为推动保育工作制定的相关政策及做出的实际行动,还原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妇联形成的互动样态。第三部分,考察保育组织与他机构的协调配合。在党委、政府和妇联做出整体性规划后,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与保育组织进行了工作上的协调配合、合作共进。第三部分内容则以保育组织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创建与运作为考察中心,交代保育政策实践过程中组织机构间的矛盾协调与统筹互动。第四部分,考察保育工作者的培训塑造。人民群众作为能动主体,在国家政策推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能动反映,因此研究政策实践必须深入考察对“人”的培训与塑造,选取保育工作者为主体展开探究,分别阐述保育工作者的培训、报酬及竞赛三个方面,分析保育工作者如何从“家庭妇女”转变为带有“身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从而有效地推动保育工作的开展。第五部分,考察保育组织内关于儿童保育的具体工作。对于儿童的保育是保育组织的主要工作,入托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儿童自身以及孩子家属都有直接影响,因此第五章从儿童卫生健康、教育及饮食等多个方面交代保育政策实践与儿童能动性的相互反映,考察国家建设与儿童保育工作的重要关联。第六部分,对保育政策实践做出客观评价和经验总结。从“组织”及“个人”多方面考察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的复杂过程,第六章在还原“事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基础,对这场盛大的“集体运动”从成效与不足两个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并且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群众路线、组织机构、工作队伍及思想教育五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再结合新时代儿童托育工作进行探究表述。另有结论部分对文章做出完整概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儿童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了结论性总结,阐述新中国初期保育政策实践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托育工作中的时代价值。

钟晓虹[8](2019)在《GSK GZ的HPV疫苗公众认知调查与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宫颈癌在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高发癌症之一,近年来已呈年轻化的趋势,年轻患者所占比例正逐年上升,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中国30-44岁女性中,宫颈癌高居常见恶性肿瘤第二位,全国新发宫颈癌病例约为10万例。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都与生殖器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由HPV引起的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癌症。接种HPV疫苗及定期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必要措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接种宫颈癌疫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9-14岁的女孩,次要接种人群为女性青少年和年轻妇女。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建议我国接种宫颈癌疫苗的首要目标人群为13-15岁,因为HPV疫苗用于未有性生活前是最为有效的。随着双价、四价、九价相继在中国大陆上市,各路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大众的密切关注,HPV疫苗也成了“网红”疫苗。从社区接种人群来看,绝大部分是大龄女性,一方面反映受众对于HPV认知的匮乏,另一方面反映受众对宫颈癌预防的需求较高。而9-15岁最佳接种年龄段的人群属于未成年人,HPV疫苗的接种决策权掌握在家长的手中,因此,对家长的疾病教育和HPV疫苗知识科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GSK GZ推广双价HPV疫苗角度出发,针对在中国大陆获批的适应症,区分四价、九价使用年龄,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在当下媒介传播中,对宫颈癌疾病的认知与HPV疫苗的接受度,从媒介的信息架构和受众的认知框架入手,制定更为有效的媒体健康传播策略,干预和促进家长的接种行为。

李洁[9](2019)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HPV及疫苗信息内容研究》文中指出HPV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通过预防HPV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据SOGO微信热度指数,自2018年4月中国内地宣布批准引进九价HPV疫苗起,“HPV”这一关键词的微信热度较前两年增幅巨大。随着各大城市陆续开放九价HPV疫苗接种服务,HPV及其疫苗相关议题频频出现阅读量超10万+的微信热文,2018年阅读量10000+的相关微信文章多达476篇。微信已成为官方及民间进行HPV及其疫苗信息传播的重要战场,微信公众号文章则是实施HPV及其疫苗信息传播的有力形式。本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框架理论和健康信念模型(HBM)这三种理论框架和学术模型,旨在通过对2018年阅读量10000+的HPV及其疫苗相关微信文章进行内容分析,了解在九价HPV疫苗进入中国内地前后引发广泛传播的信息特征和传播规律,为今后中国内地的HPV疫苗健康科普提供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政策是推动HPV相关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作为信源得到传者青睐。HPV及其疫苗信息的标题类型实用性强,九成文章使用HBM,在易感性、严重性、有效性、障碍性等原始要素中,新引入的自我效能成为热门文章强调最多的信息内容。然而,这类文章的信息设计忽视了HPV疫苗的最佳接种人群即青少年。强调自我效能、相对轻视HPV易感性、严重性和HPV疫苗效益性的文本内容,未能有效提升当前公众对于HPV及其疫苗较低的认知水平。基于微信公众号的HPV风险及疫苗信息传播策略亟需优化。

冯珏[10](2016)在《民事责任体系与无过错补偿计划的互动 以我国疫苗接种损害救济体系建设为中心》文中指出在疫苗接种损害救济方面,我国目前并存着民事责任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无过错补偿计划两个体系。从构成要件层面来看,该双重体系的主要问题是过错、因果关系等核心概念在两个体系下含义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导致救济漏洞的存在。从实践运行角度来看,民事责任体系对于行政管理机制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倚仗,而无过错补偿计划未充分考虑到与民事责任体系的衔接,导致其救济功能发挥不充分,同时两个体系均面临着疫苗接种损害中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困境。实证研究表明,无过错补偿计划对于民事责任的替代作用有限。为实现疫苗损害救济双重体系的良性互动,充分救济因公共卫生事业接种疫苗的受害者,应依"追偿机制"构建无过错补偿计划与民事责任体系的衔接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因果关系推定技术,并重构补偿经费的来源。就民事责任体系而言,应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具体个案中的疫苗产品缺陷和接种过失作出具体认定,在充分尊重管制规范的同时,不断调整和形塑良好的行为标准和社会秩序。

二、疫苗接种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疫苗接种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疫苗:值得了解的硬核法律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新冠疫苗的研发路径
制假售假的法律责任
接种异常的表现与处理流程
强制险对新冠疫苗的赔偿“意义”

(2)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1.1 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及其全球发展
        1.1.1.2 国内医疗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1.1.1.3 我国医疗旅游发展存在信任困境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
        1.4.2.2 观察访谈与扎根分析
        1.4.2.3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理论创新
        1.5.1.1 厘清并完善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
        1.5.1.2 拓宽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研究范围
        1.5.2 方法创新
        1.5.2.1 丰富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
        1.5.2.2 创新聚焦人-地多方参与者视角
第2章 信任双因素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信任双因素理论相关研究
        2.1.1 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发展
        2.1.1.1 信任概念的发展
        2.1.1.2 不信任概念的产生
        2.1.1.3 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
        (1)信任单因素理论
        (2)信任双因素理论
        (3)信任单因素与双因素的争议
        2.1.2 信任双因素理论在其它学科的应用
        2.1.2.1 信任双因素理论演进:信任与不信任独立不同且共存
        2.1.2.2 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多学科验证
        2.1.3 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信任双因素理论在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2.1 医疗旅游的概念及类型
        2.2.1.1 医疗旅游的概念
        2.2.1.2 医疗旅游的类型划分
        2.2.2 医疗旅游目的地及其研究
        2.2.2.1 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2.2.2.2 国内外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现状
        2.2.3 信任双因素理论对医疗旅游目的地研究的价值
    2.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变量的界定
        2.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界定
        2.3.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概念
        (1)旅游目的地信任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
        2.3.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的维度
        2.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的界定
        2.3.2.1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的产生
        2.3.2.2 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的维度
        2.3.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形成机理及阶段
        2.3.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形成机理
        2.3.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的阶段
    2.4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
        2.4.1 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的前置影响因素
        2.4.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2.4.2.1 信任双因素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
        2.4.2.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1)旅游意向的概念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2.5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相关研究
    2.6 基于信任双因素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设计
        2.6.1 案例地选取
        2.6.2 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概念模型
        2.6.2.1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及信任保障质性研究
        2.6.2.2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模型构建(概念模型)
        2.6.2.3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实证研究(三阶段初始模型)
        (1)阶段一: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关系验证
        (2)阶段二: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多维度验证及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3)阶段三: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前置影响过程
        2.6.2.4 基于决策结果的国内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
第3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及保障质性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资料搜集
        3.1.2 访谈提纲
        3.1.3 访谈样本数据
    3.2 内容分析
    3.3 扎根分析
        3.3.1 编码流程与方法
        3.3.2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编码与分析
        3.3.2.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维度编码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共存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变量维度编码
        (3)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变量维度编码
        3.3.2.2 医疗旅游目的地感知要素编码
        3.3.2.3 医疗旅游目的地个体感知差异分析
        (1)个体信任阶段差异
        (2)个体信任类型差异
        (3)个体情感状态差异
        3.3.3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编码与分析
        3.3.3.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来源编码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来源
        (2)医疗旅游目的地不信任来源
        3.3.3.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机制与措施编码
        (1)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机制
        (2)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措施
    3.4 质性研究小结
第4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模型假设与前测
    4.1 验证模型与研究假设
        4.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关系的假设检验
        4.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双因素多维性验证及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4.1.3 医疗旅游目的地要素感知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4.2 变量测度与问卷设计
        4.2.1 变量测度
        4.2.2 问卷设计
    4.3 前测问卷与修订
        4.3.1 前测问卷调研
        4.3.2 前测问卷量表净化
        4.3.2.1 前测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2 前测问卷量表信度检验
        4.3.2.3 前测问卷效度检验
        (1)阶段一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2)阶段二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3)阶段三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4.3.2.4 前测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第5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正式问卷分析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调查对象选取
        5.1.2 正式调查过程
        5.1.3 调查样本筛选
    5.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5.3 正式问卷描述性统计
    5.4 正式样本信效度检验
        5.4.1 阶段一信效度检验
        5.4.1.1 阶段一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4.1.2 阶段一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5.4.2 阶段二信效度检验
        5.4.2.1 阶段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4.2.2 阶段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5.4.3 阶段三信效度检验
        5.4.3.1 阶段三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4.3.2 阶段三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第6章 信任双因素下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假设检验结果
    6.1 阶段一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6.1.1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关系验证
        6.1.2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与不信任的个体差异分析结果
        6.1.2.1 个体统计学特征差异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1.2.2 个体所处信任阶段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1.2.3 个体信任类型差异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1.2.4 个体情感状态对信任与不信任的影响
    6.2 阶段二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6.3 阶段三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6.3.1 阶段三假设检验结果
        6.3.2 阶段三研究的二阶模型结果
    6.4 研究小结
第7章 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
    7.1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保障体系现状
        7.1.1 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特征
        7.1.2 医疗旅游目的地行政管理现状
        7.1.2.1 行政管理职责划分
        7.1.2.2 相关政策创新管理
        7.1.2.3 项目准入审查管理
        7.1.3 医疗旅游线上线下体验流程及模式
        7.1.3.1 会员制医疗旅游平台管理流程
        7.1.3.2 一般游客医疗旅游体验模式
    7.2 基于决策过程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
        7.2.1 基于优化环境服务质量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7.2.1.1 标准化
        7.2.1.2 个性化
        7.2.1.3 规范化
        7.2.1.4 家庭化
        7.2.2 基于改善价格成本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7.2.2.1 价格透明制
        7.2.2.2 实时预约制
        7.2.3 基于增强声誉形象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
        7.2.3.1 第三方机构认证
        7.2.3.2 会员信用等级认证
    7.3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保障体系优化建议
        7.3.1 强化目的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医疗配套与康养环境
        7.3.2 凸显目的地服务情感善意,构建医疗旅游“4H”服务模式
        7.3.3 确保目的地政策监管可靠,完善医疗与旅游组织协调机制
        7.3.4 扩大口碑影响及追踪反馈,弱化目的地体验负面评价
        7.3.5 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补齐目的地服务能力短板
        7.3.6 优化机构评级及行业认证,减小目的地旅游风险预测
第8章 本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过程与特征
        8.1.2 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及其信任保障
    8.2 理论贡献
        8.2.1 健全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体系
        8.2.2 完善了信任双因素理论研究内容
        8.2.3 拓展了医疗旅游目的地信任研究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性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1 医疗旅游服务人员访谈提纲(半结构)
    附2 医疗旅游体验群体(会员)访谈提纲(半结构)
    附3 一般游客访谈提纲(开放式+半结构)
    附4 相关从业及行政工作人员访谈提纲(开放式+半结构)
    附5 调查问卷
读博期间主要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3)近20年我国学前流动儿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文献样本
    (三)研究分析类目
三、数据分析结果
    (一)研究概况
        1.发文数量
        2.期刊来源
        3.研究范围
        4.研究者及其机构
        5.文献所用研究方法
    (二)研究主题
        1.学前流动儿童的教育处境
        2.学前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和疫苗接种
        3.学前流动儿童在五大领域的发展状况
        4.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研究概况方面
        2.研究主题方面
    (二)研究展望
        1.研究内容方面
        2.研究方法方面
        3.研究范围方面

(4)接种HPV疫苗,你准备好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什么是HPV
哪些人是HPV感染高发人群
感染了HPV一定会患癌吗
HPV二价、四价、九价疫苗有什么区别
妊娠期和哺乳期可以打吗
打完HPV疫苗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打完了二价疫苗,还可以打九价吗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

(5)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铝纳米颗粒肺粘膜疫苗佐剂-递送系统(VADS)有效诱导小鼠形成全身及粘膜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氧化铝纳米颗粒用做疫苗载体质量评价
    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样品的制备
        2.2 .样品的表征
        2.3 .纳米氧化铝与模型抗原OVA的结合率(EE)
        2.4 .体外抗原释放
    3.实验结果
        3.1 .铝纳米载体药物的表征
        3.1.1 .铝纳米载体药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
        3.1.2 .AN的扫描电镜图和透射电镜图
        3.2 .模型抗原OVA的载入和释放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不同疫苗配方体内和体外免疫效果评价
    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与细胞
    2.实验方法
        2.1 .细胞的培养
        2.2 .细胞毒性实验
        2.3 .细胞对铝纳米载体药物的摄取
        2.4 .铝基纳米载体药物在细胞中的定位
        2.5 .铝基纳米载体药物对APC的激活
        2.6 .小鼠肺部给药
        2.7 .小动物活体成像
        2.8 .淋巴结中ANs的定位
        2.9 .小鼠肺部给药ANs损伤性
        2.10 .小鼠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测定
        2.11 .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2.12 .脾淋巴细胞分化实验
        2.13 .细胞因子的检测
        2.14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药物的细胞毒性
        3.2 .细胞的摄取实验
        3.3 .铝基纳米载体药物在APC内的定位
        3.4 .铝基纳米载体药物促进细胞表面成熟因子的表达
        3.5 .铝基纳米载体的体内追踪
        3.6 .铝基纳米载体递送至肺部的局部炎症反应
        3.7 .铝基纳米载体诱导的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粘膜免疫反应
        3.8 .T细胞分型的表达
        3.9 .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粘膜疫苗免疫佐剂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保育
        (二)保育组织
        (三)保育政策
        (四)时间界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二、列宁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一)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
        (二)列宁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三、毛泽东的妇女儿童工作思想
        (一)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二)毛泽东的少年儿童工作思想
    小结
第二章 集体办托:运动中的党委、政府和妇联
    一、生产生活“两手齐抓”的党与政府
        (一)制定方针政策
        (二)组织实际建设
        (三)领导分工合作
    二、深入基层落实政策的妇联
        (一)落实政策方针
        (二)组建筹备委员会
        (三)动员群众办托
    小结
第三章 组织管理: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与运作
    一、托儿管理委员会成立前的自流状态
        (一)农村保育组织内的无人管理
        (二)工厂机关保育组织内的薄弱领导层
        (三)城市街道保育组织内的人员矛盾
    二、托儿管理委员会的“软着陆”
        (一)筹委会向托管会的平稳过渡
        (二)妇联支持下的自建托管会
    三、托儿管理委员会的实际运作
        (一)农村托儿管理委员会
        (二)工厂机关托儿管理委员会
        (三)城市街道托儿管理委员会
    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母亲:保育工作者的培训与塑造
    一、保育工作者培训
        (一)与时俱进的参训条件
        (二)知行统一的培训内容
        (三)因地制宜的培训方式
    二、保育工作者报酬
        (一)换工变工
        (二)评定工分
        (三)津贴工资
    三、保育工作者竞赛
        (一)爱国主义的生产竞赛
        (二)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
        (三)为生产服务的红旗竞赛
    小结
第五章 保教结合:保育组织的儿童生活
    一、儿童卫生健康
        (一)防治儿童疾病
        (二)保障卫生设施
        (三)培养卫生习惯
    二、儿童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生产劳动教育
        (三)集体主义教育
    三、儿童饮食
        (一)注重营养搭配
        (二)贯彻节约意识
        (三)保障伙食费用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影响及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成效
        (一)推进妇女解放进程
        (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三)推动国家相关建设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的不足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
    三、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坚持以群众路线为基本方式
        (三)坚持以组织机构为重要推手
        (四)坚持以工作队伍为重要保障
        (五)坚持以思想教育为重要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GSK GZ的HPV疫苗公众认知调查与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HPV疫苗研究
        1.2.2 公众对HPV疫苗的认知调查研究
        1.2.3 HPV疫苗传播策略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GSK GZ概况
    2.1 GSK GZ简介
        2.1.1 GSK Global
        2.1.2 GSK CHN
        2.1.3 GSK GZ介绍
    2.2 GSK GZ疫苗业务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PV疫苗产品以及行业介绍
    3.1 HPV疫苗产品介绍
        3.1.1 双价HPV疫苗
        3.1.2 四价HPV疫苗
        3.1.3 九价HPV疫苗
    3.2 行业现状
        3.2.1 中国HPV疫苗市场现状
        3.2.2 中国HPV疫苗市场竞争格局
    3.3 双价HPV疫苗营销现状
        3.3.1 双价HPV疫苗营销基本情况
        3.3.2 双价HPV疫苗营销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研方案设计
    4.1 调研目标和调研思路
        4.1.1 调研目标
        4.1.2 调研思路
    4.2 调研方法
    4.3 问卷设计介绍
    4.4 抽样方案
    4.5 统计分析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长对HPV疫苗的认知和媒介偏好调研分析
    5.1 问卷调查样本情况
    5.2 家长对HPV疫苗的认知水平及对预防行为的接受态度
        5.2.1 家长对HPV疫苗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
        5.2.2 家长对接种HPV疫苗的态度分析
        5.2.3 家长选择HPV疫苗的依据分析
        5.2.4 家长的媒介接触和媒介选择情况分析
        5.2.5 家长的社会情况与HPV信息认知之间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传播策略建议
    6.1 研究结果讨论
        6.1.1 家长对HPV疫苗认知水平低
        6.1.2 家长给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度高
        6.1.3 对医生/医疗机构信任度高,对非专业互联网媒介信任度低
    6.2 GSK GZ双价HPV疫苗传播策略建议
        6.2.1 线下专科医生对疾病及疫苗知识的精准化传播
        6.2.2 线上优化医药相关媒体的传播内容
        6.2.3 双价HPV疫苗公益推广传播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微信公众号的HPV及疫苗信息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价值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4 研究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设计
    2.1 研究理论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设计
第三章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HPV及疫苗信息的传播情况
    3.1 HPV及疫苗信息的基本情况
    3.2 HPV及疫苗信息的标题类型分析
第四章 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HPV及疫苗信息内容分析
    4.1 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HPV及疫苗信息传播情况
    4.2 理性看待风险——HPV的易感性和严重性
    4.3 全面了解效益——HPV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4.4 强调效能与心理——获取HPV疫苗的可能性与价值观
    4.5 提示障碍——触及HPV疫苗的现实阻碍与伦理担忧
第五章 微信10 万+HPV及疫苗信息传播案例内容分析
    5.1 微信10 万+HPV及疫苗文章的基本情况
    5.2 微信10 万+HPV及疫苗文章的传者特征分析
    5.3 微信10 万+HPV及疫苗文章的传播内容分析
第六章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HPV及疫苗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6.1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HPV及疫苗信息传播的特征
    6.2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HPV及疫苗信息传播的不足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基于微信公众号的HPV风险及疫苗信息传播研究内容分析编码表
致谢

四、疫苗接种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疫苗:值得了解的硬核法律知识[J]. 孙欢成,陈少羽,胡亚林,魏俊璟. 检察风云, 2021(16)
  • [2]基于信任双因素理论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D]. 叶洋洋.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1)
  • [3]近20年我国学前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 覃江梅,邱毛.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02)
  • [4]接种HPV疫苗,你准备好了吗[J]. 维他狗营养家. 百科知识, 2021(07)
  • [5]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6]铝纳米颗粒肺粘膜疫苗佐剂-递送系统(VADS)有效诱导小鼠形成全身及粘膜免疫[D]. 韦春柳.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7]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保育政策实践及经验研究(1949-1956)[D]. 骆晗. 西南大学, 2020(01)
  • [8]GSK GZ的HPV疫苗公众认知调查与传播策略研究[D]. 钟晓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基于微信公众号的HPV及疫苗信息内容研究[D]. 李洁. 暨南大学, 2019(02)
  • [10]民事责任体系与无过错补偿计划的互动 以我国疫苗接种损害救济体系建设为中心[J]. 冯珏. 中外法学, 2016(06)

标签:;  ;  ;  ;  ;  

接种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