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合及其研究综述

岩浆混合及其研究综述

一、岩浆混合作用及其研究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拓飞[1](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雷传扬[2](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认为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邢颖[3](2020)在《南秦岭晚三叠世东江口岩体岩浆混合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岩浆混合作用被认为是导致花岗岩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很多I型花岗岩都具有壳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其中常发育有大量暗色包体,暗示幔源岩浆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岩浆混合作用中的幔源岩浆性质和岩浆混合机理的研究是解决花岗岩成因机制和构造属性的关键问题。位于南秦岭造山带中的东江口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学分带,并广泛发育暗色包体,是研究岩浆混合机理的典型研究对象。因此,本文通过对东江口岩体中的寄主二长花岗岩、暗色包体和煌斑岩进行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确定矿物温压条件,厘定岩浆源区性质,探讨岩浆混合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药王堂单元中的煌斑岩为闪斜煌斑岩,其具有较低的Si O2含量(56.54%~61.19%)和K2O含量(1.64%~3.45%),属于钙碱性煌斑岩。根据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煌斑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20±2Ma,与前人所研究的东江口岩体寄主花岗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显示它们为同一时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煌斑岩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低的Nb/U值(平均~4.11)和Ba/Rb值(平均~15.9),结合其锆石εHf(t)值(-7.73~+0.62)及两阶段Hf模式年龄(999~1425Ma),表明煌斑岩应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富集的中元古代岩石圈地幔中的含金云母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作用。此外,煌斑岩中大部分锆石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659ppm),并且发育幔源成因的角闪石(Ti O2=2.31%~3.30%),表明其可代表岩浆混合过程中原始的幔源岩浆成分。(2)东江口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 O2含量(~68%)、Na2O含量(4.13%~4.19%)和K2O含量(3.15%~3.48%),A/CNK=0.90~0.94,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并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再结合其具有高的Sr含量(689~739ppm)和Sr/Y比值(53~89)、低的Y含量(8.33~12.9ppm)和Yb含量(0.83~1.19ppm)、亏损重稀土等微量元素特征,表明二长花岗岩起源于下地壳中的榴辉岩与石榴子石角闪岩区域的部分熔融作用。此外,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Mg#值(61~63),并且发育低Ti O2含量(0.61%~0.79%)的壳幔混源型角闪石和较高Mg O含量(13.08%~13.64%)的壳幔混源型黑云母,表明二长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有幔源岩浆的加入,代表了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沙洛帐单元中的暗色包体为中性岩,属于准铝质、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包体具有较低的Si O2含量(50%~62.96%),较高的Cr含量(~306ppm)、Ni含量(~134ppm)和Mg#值(57~78),显示出幔源特征。此外,随着包体中Si O2含量的增加,Fe2O3T含量、Mg O含量及Ca O含量都随之减少。包体发育眼球状石英斑晶、角闪石团块、针状磷灰石等不平衡矿物结构,指示机械混合作用过程;包体中的斜长石为奥长石-中长石(An=15~45),发育环带结构,显示出变化的结晶环境;同时,包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都相对富镁,属于壳幔混源型,表现出化学混合作用的特征。(4)岩浆混合作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机械混合作用为主,幔源岩浆上升至约19km时结晶形成幔源型角闪石;随着幔源岩浆的继续上升及进一步岩浆混合,第二阶段不仅存在机械混合还存在化学混合,在约5~10km深度时,混合岩浆结晶形成壳幔混源型的角闪石,随后在上升至约3~5km时,混合岩浆结晶出壳幔混源型的黑云母,并且随着混合程度的增加,暗色包体的成分会逐渐由基性向酸性过渡,其中Si含量会逐渐升高,Ti含量、Ca含量、Mg含量及Fe的含量会逐渐降低;在岩浆混合作用的晚期,主要表现为化学混合,该阶段以发育壳幔混源型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的二长花岗岩为代表。

王业晗[4](2020)在《辽西—冀东中生代花岗岩成因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西-冀东金成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成矿带东端,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主要以排山楼、二道沟-金厂沟梁和峪耳崖-金厂峪三个金矿集区为主,区内的金矿床均与中生代花岗岩类表现出密切的时空关系。本文以区内典型中生代花岗岩海棠山岩体、西对面沟岩体和肖营子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等方法研究了岩体的成因类型、岩浆来源、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对成矿的指示意义,并通过矿物压力计估算了其侵位深度,探讨了岩体成岩以来的隆升剥蚀历史;通过金成矿深度与成矿后剥蚀量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区内金矿床形成后变化保存情况,为进而为区内金矿床的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区内典型花岗质岩体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显示海棠山岩体、西对面沟岩体和肖营子岩体角闪石-斜长石平衡温度分别为670℃、652℃、704℃;侵位深度平均分别为7.56km、2.57km、4.84km;其成岩的构造背景可能是从挤压向拉张转化的后碰撞环境,岩浆形成于中温、富水、高氧逸度的环境,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海棠山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岩相学、矿物学综合研究综合表明,海棠山岩体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其岩浆具壳幔混源特征;通过阴极发光结合电子探针原位微区分析结果,讨论了角闪石包裹黑云母以及斜长石复杂环带两种不平衡结构的成因,证明岩浆存在混合作用。辽西地区138123Ma大规模金成矿作用以来,总体剥蚀量平均为1.72.7km,小于平均成矿深度下限5.0km;冀东地区175159Ma大规模金成矿作用以来,总体剥蚀量平均约4.8km,小于平均成矿深度下限6.8km。因此推测辽西-冀东金矿集中区金矿床至少在深部2 km范围内找矿前景良好,应该发育与浅部类型相似的矿体。

杨振宁[5](2020)在《河北涉县符山侵入岩中“富铁包体”特征及对邯邢式铁矿床成因的启示》文中认为邯邢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板内造山带的中南段;符山位于我国重要的铁矿基地河北省武安市与涉县境内;在符山地区发育了一套中基性杂岩体,其中在斑状角闪二长岩中包体种类繁多;其中富铁包体是岩浆(富铁的熔浆)再形成、迁移和演化过程中沿岩浆通道从地幔或地壳深处捕获携带上来的。本文对斑状角闪二长岩以及富铁包体和铁质团斑中的矿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而对邯邢式铁矿的成矿的物质来源、符山岩浆演化的讨论。富铁包体多呈浑圆状、椭圆状;长轴直径2-8cm左右,包体与寄主岩浆边界平直截然,常见的微粒粒构造、流动特征。符山富铁包体主要矿物有:斜长石(35%-40%)、钾长石(5%-15%)、角闪石(5%-10%)、辉石(10%-15%)、磁铁矿(20%-25%);副矿物有:磷灰石(小于5%)、石英(约1%)等。铁质团斑的主要矿物有:磁铁矿(10%-15%)、角闪石(20%-30%)、斜长石(20%-25%)、钾长石(5%-15%)、辉石(约5%);副矿物有:磷灰石(小于4%)、绿帘石(2%-3%)、金红石(约为2%)、石英(约1%)等;寄主岩体中主要矿物为:斜长石(45%-50%)、钾长石(5%-15%)、角闪石(25%-30%)、磁铁矿(5%-10%)、辉石(约5%);副矿物有:磷灰石(小于5%)、石英(约3%)等。经研究发现富铁包体及铁质团斑中的矿物组合分别为:1.钠长石+磁铁矿+磷灰石+透辉石+阳起石,2.钠长石+角闪石+磁铁矿+磷灰石+金红石,且对寄主岩浆、富铁包体及铁质团斑中的单矿物进行分类,发现其中的磁铁矿属于岩浆型以及kiruna型中。根据富铁包体及团斑的矿物组合及结构特征,推测在深部铁矿浆上侵至上部岩浆房,在演化的过程中被其他上侵岩浆捕掳,以富铁包体及铁质团斑的形式存在寄主岩浆中。根据Ridolfi(2010)的温压计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其寄主岩浆、富铁包体及铁质团斑中角闪石的温度、压力,推测其深度。进而推测其岩浆的演化过程。

邢浩[6](2019)在《新疆伊犁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意义》文中提出中亚造山带是研究造山和地壳生长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伊犁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部,其晚古生代强烈的岩浆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聚焦于此。但到目前为止,汇聚与伸展两个截然不同构造背景认识依然存在,火山岩浆作用在伊犁地块北缘(博罗科努山)与内部(阿吾拉勒山、伊什基里克山)有何不同和联系还不清楚。可见厘清该时期岩浆活动规律,探讨壳幔作用过程,对晚古生代地壳生长及成岩成矿均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论文以详细的野外宏观调查为基础,选择伊犁北缘博罗科努山大哈拉军山组为重点,总结地块内部及边缘同组岩石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探索伊犁北缘晚古生代壳幔作用机制,明确岩浆活动内在规律。本次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测得博罗科努山尼勒克县北、琼阿希河谷等地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75Ma、350Ma,结合前人针对本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测得的年龄数据,大量统计分析表明,伊犁北缘该时期岩浆活动集中于350380Ma,东西空间上并不存在明显的时代变化规律,博罗科努山大哈拉军山组是典型的陆缘弧产物。2.伊什基里克山与博罗科努山岩浆作用近乎同期,只是开始时间较晚(330368Ma);而阿吾拉勒山岩浆活动开始时间与博罗科努山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接近(350 Ma),持续至晚石炭世。3.伊犁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原始基性母岩浆具有高铝的性质,中酸性火山岩一部分形成于基性岩浆的结晶分异,一部分形成于新生地壳的重熔,一部分形成于两者的混合作用。4.统计和对比伊犁地块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同位素数据表明,洋陆俯冲的挤压背景下,博罗科努山火山岩具有较宽的Nd同位素变化范围(?Nd(t)=-4.79+4.10),而阿吾拉勒山火山岩具有较集中的幔源Nd同位素特征(?Nd(t)=-3.51+7.34)。前者可能与泥盆-石炭纪由挤压向拉张应力转换过渡有关,而后者可能与二叠纪大洋板片回撤/海沟后退有关。5.MELTS模拟结晶分异过程表明原始岩浆分异演化过程具有含水、低压等特点,分异过程主要发生于浅部地壳;EC-AFC迭代计算指示早期火山岩混入下部地壳成分居多,而晚期火山岩中上部地壳成分较多;热力学计算验证了下部地壳重熔的合理性。

张泽斌,唐菊兴,唐攀,陈国良,张忠坤,高昕,杨阳[7](2019)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和成矿的启示》文中指出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对揭示壳幔相互作用,探讨成岩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甲玛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为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中普遍发育暗色包体,对其中的暗色包体中的闪长质包体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研究以期查明岩石成因,为岩浆混合作用和成矿作出启示,完善甲玛成岩成矿模型。岩相学观察表明,闪长质包体及寄主岩浆岩中存在多种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典型组构,如长石-石英熔蚀结构、石英镶边结构、长石交代筛状结构、长石反环带结构、磷灰石针柱状结构等,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包体形成时代(15. 3±0. 3Ma)与中酸性寄主岩石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也符合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闪长质包体化学成分上类似高Mg埃达克岩(MgO=3. 53%~6. 62%,Sr/Y=20~57,(La/Yb)N=51~64),具有低SiO2(52. 44%~59. 45%),高K2O(3. 19%~5. 62%),高相容元素(Ni=86×10-6~146×10-6; Cr=102×10-6~228×10-6)的特征,∑REE高于中酸性寄主岩浆岩,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N=21~23),富集LILE(Rb=189×10-6~284×10-6,Sr=498×10-6~658×10-6,Ba=1247×10-6~1378×10-6),相对亏损HFSE(Nb、Ta、Ti),在稀土元素配分图及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闪长质包体介于冈底斯带碰撞后时期的超钾镁铁质岩(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与甲玛中酸性寄主岩浆岩(主要来源于加厚新生下地壳)之间,Hf同位素(εHf(t)=-0. 9~4. 6)同样也介于超钾镁铁质岩与花岗闪长斑岩(代表中酸性寄主岩浆)之间。这些特征说明闪长质包体是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与加厚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浆发生混合的产物,同时指示了东冈底斯带中新世时期也存在岩石圈地幔伸展对流减薄事件,以及证实了南拉萨地体广泛分布的高钾埃达克质岩在形成过程中,伴随着与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超钾镁铁质岩浆发生不同程度混合。此外,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的混入,将会为中酸性岩浆系统加入大量的水和金属物质,这也是控制甲玛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

陈国超,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刘成军,陈有炘,裴磊,王盟,张玉,李小兵[8](2017)在《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斜长石成分组成与岩浆演化和混合作用》文中研究指明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岩浆混合作用明显,斜长石作为主要造岩矿物,是研究岩石成因、示踪岩浆演化和岩浆混合过程的有效工具。对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中寄主岩及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斜长石进行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寄主岩中正常环带斜长石(3948,2136)、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4149,3536,4349,3147,2738)和寄主岩矿物中包裹斜长石(2945,1432)具有演化的An值;部分寄主岩斜长石核部由于受到后期蚀变具有较高的An值(5972)。包体中基质斜长石大部分具核边结构,核部(52,31)和边部(3337,25)An值存在间断;少量斜长石核部受到蚀变,An值较低(49),幔部(5571)An值高于边部(4649);部分包体中基质斜长石核部呈补丁状,暗色部分An值较高(66),浅色部分An值较低(3339)。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主要分为干净斜长石捕掳晶和含有矿物的斜长石捕掳晶两大类,干净斜长石环带明显或聚片双晶发育,An值变化范围较小(4149,3536);含有暗色矿物的斜长石捕掳晶An值整体也呈震荡变化(4349,3147,2738),但由于受到蚀变,部分测点An值较高(78),少量斜长石具有高An值增生边(73)。以上研究显示,结晶于寄主岩的斜长石正常演化序列反映寄主岩从演化早期到晚期,岩浆逐渐从偏基性向酸性转变;包体基质斜长石为包体进入寄主岩温度、压力和水饱和度降低导致斜长石受到熔蚀后继续结晶结果;包体中斜长石捕掳晶来自寄主岩,由于进入包体后温度和压力产生变化,以及后期生长,导致斜长石的成分和构造有所不同。香加南山花岗岩基及暗色微粒包体中斜长石的复杂环带为幔源镁铁质岩浆注入长英质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

陈国超,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刘成军,陈有炘,裴磊,张永明,王盟,张玉,李小兵[9](2017)在《东昆仑东段加鲁河中基性岩体环石英捕虏晶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混合过程的约束》文中认为加鲁河中基性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岩体边部岩浆混合作用明显,富含暗色环边石英,是研究岩浆混合作用的理想地质体。本文在详细岩石学研究基础上,对寄主岩(香加南山花岗岩基)-包体-包体捕虏晶-暗色环边石英的矿物(黑云母和角闪石)进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黑云母的Fe2+/(Fe2++Mg)比值基本一致,介于0.530.59,寄主岩黑云母的MgO含量较低(8.06%8.29%),包体捕虏晶-暗色环边的黑云母MgO含量较高(分别为9.38%9.45%和9.25%9.52%);不同类型角闪石的(Ca+AlⅣ)较高,大于0.5,寄主岩角闪石具有较高的FeOT含量(20.27%21.01%)和较低Mg#值(4547);包体-包体捕虏晶-暗色环边的角闪石具有较低的FeOT含量(分别为18.31%19.49%、18.11%18.90%和18.01%18.43%)和较高的Mg#值(分别为5054、5253和5560)。寄主岩的角闪石(为铁浅闪石)和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具壳型特征;包体-包体捕虏晶-暗色环边的角闪石(为镁角闪石)和包体-暗色环边的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具壳幔型特征。寄主岩和包体捕虏晶的角闪石具有近似的成分和结晶环境,显示包体与寄主岩间存在成分交换。早期富水岩浆有利于磁铁矿和钛铁矿结晶,使晚期结晶的暗色环边矿物(黑云母和角闪石)具有较高的MgO含量和较低的FeOT含量,以及最低的结晶温度和压力。

侯国旺,李红艳,牛之建,王栋[10](2017)在《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成因及研究方法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钾长石巨晶在花岗岩中较为常见,对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介绍了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钾长石巨晶的一些典型地质特征,讨论了钾长石巨晶的形成机制,详细介绍了关于钾长石巨晶原位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一些研究方向。

二、岩浆混合作用及其研究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浆混合作用及其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1.3.4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分析测试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2.2 区域地层
        2.2.1 古-中元古界
        2.2.2 新元古界
        2.2.3 下古生界
        2.2.4 上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昆南断裂
        2.3.2 昆中断裂
        2.3.3 昆北断裂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2.3.5 阿尔金断裂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4.1 前晋宁期
        2.4.2 晋宁期
        2.4.3 加里东期
        2.4.4 海西-印支早期
        2.4.5 印支期晚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4.1.1 矿区地质特征
        4.1.2 矿床地质特征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4.1.4 同位素特征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4.1.6 成矿作用研究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4.2.3 成矿作用研究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4.3.1 矿区地质特征
        4.3.2 矿床地质特征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4.3.6 成矿作用研究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4.4.1 矿区地质特征
        4.4.2 矿床地质特征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4.4.6 成矿作用研究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5.1 成矿地质条件
        5.1.1 地层条件
        5.1.2 构造条件
        5.1.3 岩浆岩条件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5.2.2 斑岩型矿床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时代划分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结论
参考文献
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侏罗系
        2.2.2 白垩系
        2.2.3 古近系
        2.2.4 第四系
    2.3 构造
    2.4 岩浆岩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1 石英闪长岩
    3.2 花岗闪长岩
    3.3 正长花岗岩
    3.4 二长花岗岩
    3.5 暗色微粒包体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1 样品采集
    4.2 分析方法
        4.2.1 锆石U-Pb测年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4.2.3 电子探针测试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第5章 分析结果
    5.1 锆石U-Pb年代学
        5.1.1 石英闪长岩
        5.1.2 花岗闪长岩
        5.1.3 正长花岗岩
        5.1.4 二长花岗岩
        5.1.5 暗色微粒包体
    5.2 Lu-Hf同位素
        5.2.1 石英闪长岩
        5.2.2 花岗闪长岩
        5.2.3 正长花岗岩
        5.2.4 二长花岗岩
        5.2.5 暗色微粒包体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1 石英闪长岩
        5.3.2 花岗闪长岩
        5.3.3 正长花岗岩
        5.3.4 二长花岗岩
        5.3.5 暗色微粒包体
    5.4 矿物学特征
        5.4.1 斜长石
        5.4.2 角闪石
        5.4.3 黑云母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6.2.1 暗色微粒包体
        6.2.2 岩相学
        6.2.3 矿物学
        6.2.4 年代学
        6.2.5 地球化学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6.3.1 角闪石温压计
        6.3.2 黑云母温压计
        6.3.3 氧逸度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6.4.1 岩石类型
        6.4.2 岩石成因
        6.4.3 岩浆源区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南秦岭晚三叠世东江口岩体岩浆混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岩浆混合作用
        1.1.2 东江口岩体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论文主要工作量
    1.4 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南秦岭地块
        2.2.1 晚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2.2.2 中新元古代过渡基底
        2.2.3 沉积盖层
    2.3 晚三叠世岩浆岩
第三章 岩石学特征
    3.1 营盘街单元
    3.2 药王堂单元
    3.3 沙洛帐单元
第四章 矿物化学特征
    4.1 斜长石
    4.2 碱性长石
    4.3 角闪石
    4.4 黑云母
第五章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5.1 锆石LA-ICP MS U-Pb年代学
    5.2 锆石Lu-Hf同位素
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1 寄主花岗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6.2 煌斑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6.3 暗色包体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第七章 岩浆结晶环境
    7.1 压力
    7.2 温度
    7.3 氧逸度
第八章 岩浆混合机理
    8.1 寄主花岗岩的起源机制
    8.2 煌斑岩所代表的镁铁质岩浆源区性质
    8.3 暗色包体所表明的岩浆混合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辽西—冀东中生代花岗岩成因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金矿资源
3 岩体地质特征
    3.1 海棠山岩体
        3.1.1 概述
        3.1.2 岩相学特征
        3.1.3 年代学特征
    3.2 西对面沟岩体
        3.2.1 概述
        3.2.2 岩相学特征
        3.2.3 年代学特征
    3.3 肖营子岩体
        3.3.1 概述
        3.3.2 岩相学特征
        3.3.3 年代学特征
4 主要造岩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4.1 角闪石
        4.1.1 产状与形态
        4.1.2 成分特征
    4.2 黑云母
        4.2.1 产状与形态
        4.2.2 成分特征
    4.3 斜长石
        4.3.1 产状与形态
        4.3.2 成分特征
5 关于辽西海棠山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探讨
    5.1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5.1.1 主量元素特征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1.3 岩浆的来源与成因
        5.1.4 构造环境分析
    5.2 微粒包体(MME)特征
    5.3 矿物学特征
        5.3.1 斜长石环带结构
    5.4 岩浆演化与混合作用
6 岩浆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
    6.1 温度
        6.1.1 角闪石结晶温度
        6.1.2 黑云母结晶温度
        6.1.3 矿物对地质温度计
        6.1.4 小结
    6.2 氧逸度和含水量
        6.2.1 角闪石氧逸度计算
        6.2.2 黑云母氧逸度计算
        6.2.3 含水量
    6.3 压力和深度
        6.3.1 角闪石全铝压力计
        6.3.2 黑云母全铝压力计
        6.3.3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对压力计
        6.3.4 侵位深度估算
    6.4 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7 华北北缘中段侏罗世以来隆升剥蚀与金矿床剥蚀保存
    7.1 地壳的隆升与剥蚀
    7.2 金成矿后的变化保存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5)河北涉县符山侵入岩中“富铁包体”特征及对邯邢式铁矿床成因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项目依托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岩浆岩
第三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1 岩体地质特征
    3.2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3.3 岩相学特征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 矿物主量元素
        4.1.1 角闪石的主量元素
        4.1.2 长石的主量元素特征
        4.1.3 磁铁矿的主量元素特征
        4.1.4 辉石的主量元素特征
        4.1.5 磷灰石的主量元素特征
第五章 富铁包体成因
    5.1 磁铁矿的特征及成因
    5.2 “含矿熔体-流体”的形成及演化
    5.3 流体晶矿物组合特征
第六章 岩浆演化
    6.1 长石环带
    6.2 角闪石环带
    6.3 岩浆深部过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新疆伊犁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安山质岩浆形成过程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伊犁地块晚古生代火山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思路
    1.6 论文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第2章 晚古生代区域地质背景
    2.1 基本构造格架
    2.2 构造演化
        2.2.1 哈萨克斯坦山湾构造的演化史
        2.2.1.1 元古代古陆
        2.2.1.2 古生代洋陆转换
        2.2.1.3 中新生代陆内成盆
    2.3 博罗科努山区域地质
        2.3.1 地层
        2.3.2 岩浆岩
        2.3.3 断裂
第3章 博罗科努山大哈拉军山组岩石特征
    3.1 琼阿希、胡吉尔台、尼勒克北实测剖面
        3.1.1 琼阿希河剖面
        3.1.2 琼阿希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C_1d)
        3.1.3 尼勒克水泥厂北剖面
        3.1.4 水泥厂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C_1d)
        3.1.5 尼勒克县胡吉尔台北剖面
        3.1.6 胡吉尔台大哈拉军山组(C_1d)
    3.2 成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3.2.1 火山岩年代学
        3.2.2 火山岩稀土和微量地球化学
    3.3 大哈拉军山组岩石组合
    3.4 博罗科努山大哈拉军山组岩浆作用时限
        3.4.1 吐拉苏盆地
        3.4.2 也里莫墩
    3.5 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
第4章 博罗科努山安山质岩浆成岩过程
    4.1 基性岩浆的分离结晶
        4.1.1 博罗科努山基性岩组成
        4.1.2 结晶分异的母源成分
        4.1.3 基性岩高铝含量的控制因素
    4.2 MELTS模拟结晶分异主量元素结果
    4.3 结晶分异模拟过程的微量元素计算
    4.4 基性岩浆的同化混染-Assimilation
        4.4.1 博罗科努山基性岩浆的EC-AFC过程
    4.5 壳内重熔
        4.5.1 岩浆房的壳内深度
        4.5.2 地壳深熔过程实例
        4.5.3 博罗科努山大哈拉军山组部分中酸性岩地壳重熔的迹象
        4.5.4 地壳重熔的微量元素验证
    4.6 下部地壳重熔的热力学属性
    4.7 岩浆混合-Mixing and Mingling
        4.7.1 岩浆混合与博罗科努山高Mg安山岩
    4.8 建立伊犁地块北缘安山质岩浆成因模型
    4.9 成矿构造背景意义
第5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实验方法
    附文内理论应用及简述
        结晶分异过程简介
        结晶过程的应用
        同化混染过程简介
        AFC过程简述
        EC-AFC(Energy Constrained-Assimilation Fractional Crystallizaition)
        岩浆混合过程简介
        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一般情形
        岩浆混合作用的应用
        地壳深熔-Crustal Anatexis
        MELTS介绍
        MELTs模拟过程参数设置
    附图
    附表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7)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和成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
2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 测试分析方法
4 测试分析结果
    4.1 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4.2 锆石Hf同位素
    4.3 暗色微粒包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 讨论
    5.1 岩浆混合作用
    5.2 闪长质包体 (MME) 岩石成因
    5.3 对动力学背景及南冈底斯带高钾埃达克质岩成因启示
    5.4 岩浆混合作用对成矿的约束
    5.5 甲玛成岩成矿模型
6 结论

(8)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斜长石成分组成与岩浆演化和混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岩基地质特征
2 岩相学特征
3 样品概况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概况
    3.2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寄主岩斜长石
    4.2 寄主岩矿物包裹斜长石
    4.3 包体基质斜长石
    4.4 包体斜长石捕掳晶
    4.5 寄主岩和包体边界斜长石
5 讨论
    5.1 寄主岩中斜长石演化
    5.2 暗色微粒包体中斜长石演化
    5.3 岩浆混合作用
6 结论

(9)东昆仑东段加鲁河中基性岩体环石英捕虏晶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混合过程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野外地质特征
    2.1 花岗闪长岩
    2.2 加鲁河中基性岩体
    2.3 暗色环边石英
3 岩相学特征
    3.1 花岗闪长岩
    3.2 加鲁河中基性岩体
    3.3 暗色微粒包体
    3.4 暗色环边石英
4 样品采集与测试
5 测试结果
    5.1 黑云母
    5.2 角闪石
6 讨论
    6.1 岩浆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6.1.1 黑云母
        6.1.2 角闪石
    6.2 对岩浆源区的约束
        6.2.1 黑云母
        6.2.2 角闪石
    6.3 岩浆演化过程及岩浆混合过程中物质交换
        6.3.1 岩浆演化过程
        6.3.2 岩浆混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交换
7 结论

四、岩浆混合作用及其研究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2]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南秦岭晚三叠世东江口岩体岩浆混合机理研究[D]. 王邢颖. 西北大学, 2020(02)
  • [4]辽西—冀东中生代花岗岩成因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D]. 王业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河北涉县符山侵入岩中“富铁包体”特征及对邯邢式铁矿床成因的启示[D]. 杨振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6]新疆伊犁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意义[D]. 邢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和成矿的启示[J]. 张泽斌,唐菊兴,唐攀,陈国良,张忠坤,高昕,杨阳. 岩石学报, 2019(03)
  • [8]东昆仑东段香加南山花岗岩基斜长石成分组成与岩浆演化和混合作用[J]. 陈国超,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刘成军,陈有炘,裴磊,王盟,张玉,李小兵. 地质学报, 2017(12)
  • [9]东昆仑东段加鲁河中基性岩体环石英捕虏晶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混合过程的约束[J]. 陈国超,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刘成军,陈有炘,裴磊,张永明,王盟,张玉,李小兵. 地学前缘, 2017(06)
  • [10]花岗岩中钾长石巨晶成因及研究方法概述[J]. 侯国旺,李红艳,牛之建,王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2)

标签:;  ;  ;  ;  ;  

岩浆混合及其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