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

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

一、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论文文献综述)

冯艳娇[1](2021)在《融媒体背景下“爱上内蒙古”中的内蒙古形象传播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形象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名片,彰显了区域发展的软实力,因此塑造区域形象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媒体的日渐发展,大众媒体在对区域形象的塑造与呈现中更加突出。在传统媒体时代中,由于技术的有限性,媒体的传播不到位导致受众对于内蒙古的形象依然存在一些认知误区。“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发起的主题宣传活动,所以其对内蒙古形象的呈现具有可研究性。本文自此背景下,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在相关报纸、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客户端中以“爱上内蒙古”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样本,将有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臧国仁老师的高中低框架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的内容,总结“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的框架特点及框架成因,并总结其对内蒙古形象的呈现;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调查受众认知情况,分析“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的传播情况。结合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发现“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中在塑造内蒙古形象众存在的一些传播局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未来内蒙古形象的传播提供实用的参考,扩充内蒙形象的研究视野。

李舒彤[2](2021)在《基于问卷和文本分析的易受骗人群心理特征及预测模型:认知特点、人格与金钱动机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也日益多发高发,给受骗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社会危害性极大,为了更精准更有效地开展防诈骗工作,有必要对易受骗者的心理进行研究。以往关于易受骗者心理特征的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或少数因素,对于不同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缺乏探讨;此外,前人研究大多数聚焦于问卷调查和理论探讨层面,通过问卷开展心理调查以识别易受骗人群在现实生活中成本过高、可行性较低,很少有研究者开发出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以辅助防诈骗工作的开展。本研究试图探讨认知特点、金钱动机及人格等心理特质对个体受骗易感性的预测作用及作用机制,并结合社交媒体公开文本分析的方法使用上述心理特征构建个体的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以期研究结果可以在理论上为易受骗者心理特征的揭示添砖加瓦,在方法上通过社交平台公开文本预测用户易受骗性则为易受骗人群识别提供新渠道。本研究由两部分构成。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检验认知特点、人格以及金钱动机这三种心理特质对于个体受骗易感性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检验认知特点在大五人格与易受骗性、金钱动机与受骗易感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以探讨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后续使用认知特点、人格、金钱动机相关特征预测个体受骗易感性夯实理论基础。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二通过社交媒体文本分析的方式再次检验认知特点、人格、金钱动机对受骗易感性的影响,并结合机器学习构建微博用户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微博大数据筛选遭受网络诈骗的易受骗者与经历过诈骗但识破骗局的不易受骗者,通过LIWC词库等工具对用户的原创微博文本进行文本分析获得每一个用户的认知、人格、金钱动机相关文本特征得分,检验易受骗者与不易受骗者在不同文本特征上的差异,为构建预测模型奠定基础。其次,以上述基于微博文本的认知、金钱动机相关文本特征、人格模型得分作为输入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个体的易受骗性预测模型并调参优化模型效果。据此,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金钱动机中,感知到的风险收益对个体的受骗易感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外倾性对受骗易感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神经质和尽责性对受骗易感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认知特征中,认知灵活性与批判性思维对于受骗易感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认知特征在金钱动机、大五人格对受骗易感性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批判性思维在外倾性与受骗易感性、神经质与受骗易感性、感知到的风险收益与受骗易感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着,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不显着。(3)易受骗者与不易受骗者在人格、金钱动机、认知相关微博文本特征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基于微博文本获得的人格、金钱动机、认知相关文本特征构建个体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最优模型的F1值达到了0.82;加入其他LIWC文本特征后,最优模型的F1值达到了0.85,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研究的意义在于:(1)结合传统的问卷调查与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方法,检验了认知特点、人格、金钱动机等心理特质对个体受骗易感性的预测作用以及认知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为易受骗者心理特征的揭示作出补充。(2)基于海量公开的社交平台文本信息,构建了一个成本较低且预测效果良好的个体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为识别易受骗人群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朱晨菲[3](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认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李娜[4](2021)在《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文中研究说明如何理解道德以及道德的(the moral)与非道德的(the non-moral)的关系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在分析哲学伦理学的各种争论中,道德随附性逐渐成为论辩的焦点。道德随附性一般是指,道德的随附于非道德的,非道德基础属性的同一可以保证随附性道德属性的同一。要合理地回答道德的本质问题,阐明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就需要提供一种道德本质论,使其能够合理地说明道德随附性,同时维护道德的规范性。本论文以西方元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争论为着眼点,通过重点讨论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与非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在道德随附性方面的争论,表明随附性在解决道德本质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然后尝试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的道德本质观点——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来解决以往道德表达主义本身的困境,推进对道德随附性的理论诠释以及对道德本质问题的回答。首先,论文从元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理解道德”切入,简单考察了道德实在论的三种类型——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和伦理非自然主义,及其理论竞争者——道德建构主义、道德错论、非认知主义、道德非实在论,在分析阐述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实践论挑战、本体论挑战的基础上指出,随附性问题是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由非认知主义提出的随附性论证构成了对道德实在论的重要反驳。这表明了构建一种更合理的道德本质理论的必要性。接着,本论文借助心灵哲学中的随附性讨论,从概念、类型、定义、相关概念关系等几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随附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着重考察了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问题。道德错论作为一种认知主义理论,用道德随附性来攻击道德实在论,认为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同时用道德怀疑论的方式取消了自己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解释性负担。非认知主义者布莱克本认为伦理非自然主义难以支持道德随附性,不能解释混合世界禁令,而自己的投射主义理论很容易解释随附性和相关的混合世界禁令。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者沙佛-兰道则指出,非认知主义诉诸随附性的论证将论证起点设定为“世界就是像自然科学描述的那样”,但这个论证前提本身就是无法被证明的。沙佛-兰道认为,一方面,道德实在论者可以解释随附性。首先,道德实在论并不一定缺少蕴含命题;即使被指责缺少蕴含命题,道德实在论也并不缺少“共犯”。其次,随附性质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完全由被随附性性质构成或实现的。另一方面,表达主义不能很好地解释随附性,它难以说明为什么对两个描述性相同的行为采取不同态度的人犯了某种概念上的混乱。但迈克尔·里奇和罗伯特·马布里托认为,构成性进路的道德实在论并不能保证作为概念必然性的道德随附性,而吉伯德的更复杂的解释性表达主义可以解释道德随附性。在道德实在论内部,沙佛-兰道的构成性进路也被指责为一种自然主义。除了沙佛-兰道之外,克莱默、克莱格、韦奇伍德、菲茨帕特里克等伦理非自然主义者在随附性论证方面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进路。这些尝试最终表明,为了解决道德随附性问题,非自然主义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虽然斯坎伦区分了混合的规范性判断和纯粹的规范性判断,认为混合规范判断所对应的规范性事实才随附于相关的非规范性事实,而纯粹规范判断并不依赖于自然事实或超自然事实。但这并不能帮助非自然主义回应全局性的随附性挑战。在随附性论证的挑战之下,更多的实在论者走向保守,认为道德随附性是一种原初的事实、形而上学学说或教条。非还原论者斯德津甚至直接指出,一个人究竟认可哪种形式的随附性,将取决于一个人的元伦理学背景理论。笔者认为,元伦理学中传统的道德本质理论难以完全消除随附性担忧。自然主义者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就是自然属性,随附性好像是自然而然、不值一提的。非自然主义者难以解释道德随附性是如何随附的,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不是自然属性,而是自成一格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属性之间究竟如何能做到随附呢?表达主义将随附性看作一种主观约定,又难以解释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因此,只有建构一种更具有解释力的道德本质理论,道德随附性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说明。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本文建构一种新的道德本质理论的理论冲动。在分析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发展演变、当前困境、理论优势和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本论文吸取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非自然主义的部分合理之处,试着提出一种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发展路径,即通过对情感进行一种认知-评价性的理解,使道德表达主义能够更好地回应道德语言问题、态度分裂问题、道德取消主义等质疑和困境,在与吉伯德“解释的表达主义”、史密斯的“理性主义-性情理论”的比较中,构建一种更合理的、认知主义的新表达主义理论。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区别于其他判断的核心特征在于它表达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本身包含着认知-评价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涉及描述性成分、评价性成分和心理倾向性成分,因而具有实在的随附性基础。道德的评价性成分是随附于描述性成分的,不过由于个体繁荣计划的具体差异,以及受到人格、性情等心理倾向性成分的影响,在现实中也会表现出相同认知条件下的道德分歧。但无论如何,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说出了某些关于事实的描述,这是它具有适真性(truth-aptness)的根本原因,也是它与自然命题具有随附关系的原因之一。同时,道德情感由于关心人的自我繁荣和幸福计划,从而天然地蕴含着非自然性的价值评价。但新表达主义不像传统非自然主义那样,认为道德情感是完全自成一格的独特事物,它承认自然基础对道德情感、态度的奠基性作用。这种基础作用是通过类似于意向性网络-背景那样的结构来发生作用的,情感或态度意向性的心理学结构与语言意向性类似。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并不意味着可还原、可简化,以至没有独立的随附性道德情感领域。这种新表达主义理论并不主张承诺极端的自然主义、放弃理性主义,或者使伦理学成为心理学或广义社会学的一部分。它只是强调,作为情感或态度内容的评价性事实是实在的,因为这些评价性关系是在具有心理实在性的意向性网络、与社会实在性有关的意向性背景下,对经验信息进行理性的道德反思这一多维结构中生成的。这使得它融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能够解释道德判断与情感反应之间的关键性鸿沟。它既吸收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价值在本质上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有关,以避免非自然主义框架下道德属性的神秘性,又坚持理性主义的统一原则,使得我们可以在千差万别的情感中关注共同点,构筑公共的道德生活。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可以利用在自然科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最佳解释推理原则,给出一种本体论承诺。最佳解释推理是指,如果通过设定某些事实我们就能最佳地说明被观察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倾向于主张我们有关事实的信念为真,相关事实确实存在。道德本体论研究和一些复杂的前沿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只能在当前的人类智力范围内通过反思性平衡、融贯性解释做出最佳选择,就像在心身问题上所做的心理-物理随附性解释那样。在实践论的动机理论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主张,情感或态度是有表征内容的心理状态,其内容或对象就是道德事态或道德命题,道德情感或态度本质上是一种意向性态度或命题性态度。因此,道德动机既是一种心灵状态,又要诉诸世界的特征,因为具体的事态才是心灵意向状态的内容。在实践论的理由理论方面,工具主义认为,你有一个理由做某事,仅因为做它能够帮助完成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欲望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道德理性主义则断言,在道德义务和行动理由之间存在一种蕴含关系或必然关系。理由内在主义拓宽了工具主义的考量范围,认为除了欲望之外的其他东西(比如信念、长期计划、忠诚,等等)也能够驱动人们。而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理由的内在主义并不与理性主义截然对立,道德情感关心我们的目标和计划,情感本身便包含着我们对重要事物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可能是有理性缺陷的;理由并不完全基于内部心理要素,它也是关涉自然事实的,所以有关情感或态度的分歧,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事实的各种补充、转换性描述等来解决;判断实践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外部事实的明智审慎的理性评估,使道德判断能够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总之,一种认知主义的情感表达主义可以更好地同时解释道德理由的驱动性和规范性。在认识论的道德分歧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情感中包含意向态度下的认知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因而,在类似理想咨询者的条件下,道德事实或属性能够为道德能动者所认知,非道德事实的同一决定了道德事实或属性的同一,但现实中的能动者要获得有关具体情境的所有相关非道德知识非常困难,而且视角性成见、偏见、自利、不充分的同情心、厌恶等很多因素阻碍了合理推理和道德感知,道德能动者在获取全部的、复杂的相关非道德事实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主观上的理性能力差异和情绪差异(也常被称为品格差异或心理倾向差异),使得道德能动者对道德事实的认识出现分歧。在认识论的道德知识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融贯论;同时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将所谓经过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严格界定为可靠的、不变的起点,而是主张所有的道德判断都处在情感的意向性信念网络之中,都是开放的、不断修正的;既然情感是认知主义的,所以实际的道德分歧解决过程仍然可以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反思平衡过程;保持对情感的反思,进而产生对培养积极情感的思想收获与方法改进,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伦理政治程序,这是各类道德教育实践的永恒目标追求。在本体论的道德解释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能够回应所谓的副现象问题,既承认自然属性所承担的解释性工作,也不否认道德属性所具有的解释性功能,合理地避免将道德属性看作副现象。新表达主义能够在解决情感与社会性自然事实、心理性自然事实的随附性关系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说明道德事实的解释性作用。此外,本论文还从道德错论、建构主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强劲实在论等角度构造了针对新表达主义理论的一些挑战,并一一做出回应,同时也较好地回应了传统情感主义经常遇到的琐碎性威胁。本论文的创新突破点在于,第一,探寻有关道德本质问题论证的焦点分歧,对道德随附性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给予更充分的说明和评估,提出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和实践论挑战最终都与道德随附性问题这个更深层的本体论挑战密切相关。第二,阐明非自然主义实在论有关道德随附性的解答,指出非自然主义最终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对表达主义的优劣势进行评估,指出它要合理地解释随附性而不伤害道德客观性的话,也需要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第三,借助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将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改造为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缩小其与道德实在论的距离,融合非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为道德随附性问题提供更融洽合理的解释,从而更加有效地回应道德怀疑论,丰富中国元伦理学的话语方式和理论视角。

王菊[5](2021)在《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梳理与评价》文中提出科幻电影已在中国出现多年,但文化与历史原因使其未能在中国茁壮成长。近年来,国内科幻影视产业发展火热,在中国科幻影视创作进入蓬勃期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国内科幻电影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事实。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对仍处于幼苗期的中国科幻电影来说,接受多角度的批评有益自身发展。江晓原是国内较早参与科幻电影评论的学者,他利用自身的学科背景,从科学与科学文化的角度提出不同以往的科幻电影评论。后逐渐将科幻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提出诸多关于科幻的学术创见,引起科幻界与学术界的重视。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科幻电影研究现状和与江晓原相关科幻电影研究现状。认为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有其创新之处,提出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研究现状之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分为“准风月谈”专栏、“幻影2004”专栏和“幻影2004”专栏之后三个时期。第三章分为科幻电影的共通现象、思想纲领与独特价值,观看科幻电影的理由与评价科幻电影的标准,科幻电影的主题分类以及科幻电影与科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第四章提出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价值,分为与科幻电影相关的价值和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价值。本论文共有两处创新:一是用科学史的方法系统梳理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整个历程;二是以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为基础,挖掘、整理出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重要结论,并结合江晓原其他相关科幻研究成果,力图系统把握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整体风貌,并尝试做出进一步阐释。

陆修媛[6](2021)在《亚马逊自出版平台KDP版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美国自出版(Self-publishing)从纸质出版形态发展而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2007年开始相继诞生诸多网络自出版平台,自此自出版逐渐开始在美国图书出版业市场繁荣发展,此种新出版模式对整个出版格局产生了强烈冲击。而在自出版市场中,亚马逊KDP平台凭借原本强大的读者群体与电商运营经验,通过不断地收购与整合逐渐建构起完整的产业链与先进经营模式。在KDP上进行自出版不仅流程简单,发布迅速,且可享受最高70%的版税。由于自出版的过程是由作者几乎独立完整创作、编辑与营销,呈现出过度自由开放性,加之自出版作者与平台以追求盈利为目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一系列版权问题,网络环境中的版权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自出版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后来居上的电子书自出版中作者、平台遭遇的版权问题,并以最大的自出版平台亚马逊KDP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梳理典型版权纠纷产生的表征、现有的解决方案以及存在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对KDP的侵权问题做了结构性的梳理,对自出版版权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路径做进一步拓展研究,填补了当前研究的空白。本文研究发现,自出版专门性法律法规的缺失是成为自出版版权纠纷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矛盾点,围绕着亚马逊KDP与美国自出版作者之间,发生了恶意DMCA“通知-删除”举报、AI写作者的法律边界模糊、自出版平台遭受虚假评论、合作作者之间身份的关系与权利等问题。从作者角度来说,增强版权意识,掌握维权途径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作品;从平台社区环境来说,“合理使用”规则、作者撰写有效的“免责声明”能够维持良好的自出版环境;从出版平台来说,实施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数字水印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

李明琪[7](2020)在《网络音乐社交及其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网络音乐社交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本研究通过分析网易云音乐、抖音、酷狗直播等三个例子,创新探究不同网络音乐社交模式中的社交机制,并综合思考网络音乐社交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其中,网易云音乐,从情感共鸣、趣味格调、音乐传承等三个维度,构建起“音乐-社交-音乐”的社交机制;抖音,通过用户对内容进行接力创作,藉由交互设计功能即时表态,最后引发全民参与的社交狂欢,搭建起“从点到面、由小至大、逐级扩散”的社交机制;酷狗直播,天然具有“秀场”的特点,“粉丝文化”是其社交机制的核心,从礼物打赏,到现场演出,都是粉丝文化的外在表现。起初,音乐媒介的基本功能是储存和播放音乐。后来,人们对数字音乐的消费需求逐步提高,大众开始不再只满足于听音乐。随着网络音乐社交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音乐消费方式开始焕然一新。如今的网络音乐社交产品,基本集成了“听”、“视”、“唱”、“演”和“社交”等娱乐功能,其中“社交”的本身,更直接成为了人们消费音乐的过程。在网络音乐社交的时代底下,华语流行音乐找到了“社交”这个安身之所,也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出路。在网络音乐社交平台上,由于用户群体的年轻化,算法推荐的精准化,资本投入的集中化,网络音乐社交对华语流行音乐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让华语流行经典再次走红,让音乐产业从业者找到了音乐商业变现的新出路,让更多歌手走进听众的视野。但同时,其也破坏了华语流行音乐的生态环境,如大批粗制滥造的音乐作品开始被推向市场,此起彼伏的音乐版权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流量音乐人”、“流量作品”的频频涌现,行为失范、价值失衡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些问题都值得令人为之深思。

张恬之[8](2020)在《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商业化研究》文中认为儿童戏剧商业化作为当下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共同影响所催生出的儿童戏剧新态势,已经在目前的儿童戏剧创作、演出、审美和消费等走向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影响份额,商业化逻辑和市场化运作使得儿童戏剧整个行业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目前已有的关于儿童戏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领域,以“工具论”的视角对其进行教育戏剧方面的相关研究,从商业化角度还鲜有人涉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根据瓦尔特·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对儿童戏剧商业化出现的原因进行剖析;辩证分析商业化语境中儿童戏剧的具体现状和表现形态;试图探讨审美活动中长期被忽略的商业价值;并进一步提出笔者对于儿童戏剧商业化发展的思考,最后在讨论出应用思路的基础上提供具体的改进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绪论首先梳理了学界在儿童戏剧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界定儿童戏剧和商业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厘清本文的研究范围;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理论指导及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儿童戏剧商业化产生的原因,总体概括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包括文艺市场的形成、21世纪以来文化消费和服务经济的兴起以及技术的发展;内因是源自儿童戏剧本身存在的商业性、娱乐性、教育性,使得儿童戏剧在戏剧商业化的过程中产生出区别于其他商业戏剧的特有表现。第二章主要是针对儿童戏剧商业化的现状进行展开,首先明确定位了儿童戏剧商业化发展的目标市场;然后总结出目前市场上关于儿童戏剧的典型商业模式;最后以表格结合数据的形式呈现儿童戏剧商业化的现状和趋势,并加以评析。第三章试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来探索儿童戏剧商业化的表现形态,在第二章勾勒出的商业化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对儿童戏剧商业化具体形态的分析,在全篇论文中也是作为行文展开的一个重点,主要从作为经营主体的演出剧团、演出剧场、演出剧目这三个方面来着墨。第四章则是笔者对儿童戏剧商业化现象的思考,深入分析儿童戏剧商业化面临的困境后,提出在商业化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下,强调儿童戏剧未来发展的机会点,以及提出如何保持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主要从创作上坚持儿童本位、基于4C理论的详细营销策略以及如何拓展观众三个方面来展开。总的来说,我们需要重视儿童戏剧的商品属性,运用相应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策略使戏剧的审美价值转化为相应的市场价值,但同时也应谨慎对待唯市场论,明确市场的价值主要还是在于建立通道,还是应该服务于儿童戏剧的艺术本位,以及促进整个儿童戏剧行业的良性发展。

陈晨[9](2020)在《《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蕴含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肩负着中国新时期同沿线国家和平与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是一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开放性合作平台。本研究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至2019年间纸质版和官方微博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进行搜集整理,选取446篇新闻样本,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消息来源的角度对样本新闻进行分析,并且对新闻样本进行TF-IDF算法运算,计算出样本新闻的高频词,同时分析了高频词的语意和态度倾向,还对内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词云图可视化。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人民日报》在“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纸质版的报道特征如下:报道及时且数量分布较均,报道态度客观及视角高远,消息来源固定且注重原创。官方微博的报道优势如下:报道主题均衡且偏于生活,报道体裁灵活且多形式融合。同时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新闻报道角度单一且宣传内容重复性高,新闻报道语言风格固定且传播缺乏互动等。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注重平衡报道、丰富信息多样性,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避免新闻报道过度碎片化,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受众互动参与等。

张天宇[10](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在课堂中开展论证活动成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围绕科学论证能力的结构模型及PCRR论证模型,通过调查学生当前论证能力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旨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核心素养。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哈尔滨市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论证能力的现状,找出学生在论证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为突破点,结合影响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因素,以PCRR模型为指导,通过在该模型中开发不同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在论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根据上述过程,研究者选取上述学校高一(6)班、高一(7)班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对比了两班学生在实践前后论证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班和对照班自身论证能力的变化情况。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实验教学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论证能力的整体变化情况和科学现象、科学问题、技术产品等单项议题中论证方法运用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班和对照班自身论证能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运用PCRR模型能使学生的论证能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并且根据该模型开发出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改善学生在论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论文提纲范文)

(1)融媒体背景下“爱上内蒙古”中的内蒙古形象传播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的框架分析
    (一)高层次框架中的内蒙古形象
        1.报道主题
        2.报道议题
        3.消息来源
    (二)中层次框架中的内蒙古形象
        1.文本内容
        2.报道形式
        3.报道篇幅
    (三)低层次框架中的内蒙古形象
        1.报道基调
        2.关键词
        3.新闻标题
    (四)本章小结
二、“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的框架特征及成因
    (一)“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框架的结构特点
        1.新闻框架的高层次结构特点
        2.新闻框架的中层次结构特点
        3.新闻框架的低层次结构特点
    (二)“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框架的成因分析
        1.政治因素引导价值
        2.主流媒体自身属性
        3.市场因素作为导向
    (三)本章小结
三、“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所呈现的内蒙古形象
    (一)以人为本的政治形象
    (二)飞速发展的经济形象
    (三)兼容并包的文化形象
    (四)绿水青山的生态形象
四、“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的受众认知分析
    (一)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
        2.受众基本信息说明
        3.对“爱上内蒙古”的了解情况分析
        4.对“爱上内蒙古”的传播内容偏好分析
        5.对“爱上内蒙古”的认知情况分析
        6.受众对“爱上内蒙古”的期望
    (二)访谈法
        1.访谈设计
        2.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3.受众关注的内容
        4.受众互动分析
        5.对内蒙古形象的呈现
五、“爱上内蒙古”中内蒙古形象的传播局限与提升思考
    (一)“爱上内蒙古”中内蒙古形象的传播局限
        1.报道议题失衡,加深刻板印象
        2.消息来源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
        3.呈现形式陈旧,可视化传播不足
        4.受众互动性差,二次传播力减弱
    (二)内蒙古形象塑造提升的思考
        1.平衡报道议题,丰富报道内容
        2.增强内容原创性,挖掘文章深度
        3.丰富呈现形式,增强可视化传播
        4.注重受众反馈机制,提升传播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关于“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传播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2:“爱上内蒙古”主题报道传播效果访谈纲要
致谢

(2)基于问卷和文本分析的易受骗人群心理特征及预测模型:认知特点、人格与金钱动机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电信网络诈骗形势日趋严峻
    1.2 电信网络诈骗易受骗者画像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受骗易感性的定义
    2.2 受骗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2.2.1 认知与受骗易感性的关系
        2.2.2 人格与受骗易感性的关系
        2.2.3 金钱动机与受骗易感性的关系
        2.2.4 认知的中介作用
    2.3 基于文本分析预测个体受骗易感性
3 研究概述
    3.1 研究框架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一:认知特点、金钱动机及人格对个体受骗易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5 研究二:基于微博文本分析的个体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
    5.1 研究2.1:易受骗者与不易受骗者的微博文本特征差异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2 研究2.2:结合机器学习构建受骗易感性预测模型
        5.2.1 研究目的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6 总讨论
    6.1 受骗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6.1.1 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6.1.2 金钱动机的作用
        6.1.3 人格的作用
        6.1.4 认知的作用
    6.2 个体受骗易感性的预测模型
    6.3 研究局限与不足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一问卷中使用的量表
附录二 简体中文版LIWC类别名称与范例
附录三 模型训练过程及最优模型参数
附录四 99 种文本特征的特征重要性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4)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道德的本质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二、国内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如何理解道德:道德实在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道德实在论
        一、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两种典型观点
        二、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康奈尔实在论
        三、伦理非自然主义
    第二节 道德实在论的理论竞争者及随附性挑战
        一、道德建构主义
        二、道德错论
        三、道德非认知主义
        四、弱认知主义的道德非实在论
        五、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 随附性问题
第二章 道德随附性: 元伦理学理论竞争的重要议题
    第一节 随附性: 概念、类型及边界
        一、随附性概念溯源
        二、随附性的类型及其定义
        三、随附性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道德随附性的争论
        一、道德实在论内部的随附性争论
        二、布莱克本基于道德随附性提出的反道德实在论论证
        三、沙佛-兰道对布莱克本随附性论证的反驳
    第三节 伦理非自然主义能够消除随附性担忧吗?
        一、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伦理的解释: 克莱默
        二、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概念的解释
        三、引入一种新的模态概念来解释: 韦奇伍德
        四、模仿非还原物理主义的进路: 功能主义
        五、一种构成性的形而上学解释: 麦克弗森对兰道理论的公式化
        六、以标准为基础来解释: 菲茨帕特里克对兰道理论的修正
    第四节 小结
        一、伦理非自然主义的随附性担忧有多严重?
        二、一些非自然主义者继续在努力
        三、争议之下: 走向保守
第三章 新表达主义: 解释道德随附性的一种认知主义进路
    第一节 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一、道德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及发展演变
        二、道德表达主义的当前困境和未来走向
        三、道德表达主义的优势
    第二节 表达主义: 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
        一、非认知主义者视角下的情感和态度
        二、情感一定是非认知的吗: 情感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表达主义一定是非认知主义的吗: 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
    第三节 新表达主义理论
        一、新表达主义理论与道德随附性
        二、认识论框架: 一种理性主义的认知-评价主义
        三、本体论承诺: 一种解释主义的道德实在论
第四章 新表达主义的解释力
    第一节 内部挑战与回应
        一、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动机、道德理由
        二、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分歧、道德知识
        三、新表达主义与道德解释
    第二节 外部挑战与回应
        一、道德错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二、建构主义: 可能批评及回应
        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可能批评与回应
        四、强劲实在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五、对琐碎性威胁的回应
余论
    一、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理论后果
    二、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实践后果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梳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科幻电影研究文献
        (二)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相关文献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历程
    一、缘起与“准风月谈”
        (一)江晓原研究科幻电影的缘起
        (二)专栏“准风月谈”
    二、 “幻影2004”
        (一)专栏“幻影2004”简介
        (二)专栏“幻影2004”影评梳理
    三、“幻影2004”之后
    四、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结论
    一、科幻电影的共通现象、思想纲领与独特价值
        (一)共通现象:对未来的黯淡设定
        (二)思想纲领:反科学主义纲领
        (三)独特价值:反思科技
    二、观看科幻电影的理由与评价科幻电影的标准
        (一)观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
        (二)评价科幻电影的两个标准
        (三)科幻电影的二重境界
    三、科幻电影主题分类
        (一)星际文明
        (二)时空旅行
        (三)造物主与被造物
        (四)生物工程
        (五)反乌托邦
        (六)生存环境
        (七)超自然能力
    四、科幻电影与科学的关系
        (一)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知识不必准确
        (二)科幻电影可以影响科学活动
    五、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价值
    一、与科幻电影相关的价值
        (一)为公众提供反科学文化的科幻电影欣赏视角
        (二)可以改变中国观众对科幻作品的科普诉求
        (三)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思想指南
    二、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价值
        (一)可以促进学术走出学术界与大众接轨
        (二)娱乐之地也可开垦出学术资源
        (三)开辟了科学史新的领域
    三、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亚马逊自出版平台KDP版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自出版发展演变特点
第二章 美国最大的自出版平台——亚马逊KDP
    第一节 亚马逊与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第二节 KDP平台的出版规则
第三章 自出版中的版权困境
    第一节 作者:恶意DMCA举报问题
    第二节 AI写作者:法律边界模糊问题
    第三节 KDP平台:虚假评论问题
    第四节 合作作者:身份的关系与权利问题
    第五节 自出版维权:常用方式与局限
第四章 解决自出版纠纷的路径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作者个人:增强版权意识,掌握维权途径
    第二节 平台社区环境:不成文规定的约束
    第三节 出版平台:提升技术手段,增强防盗版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网络音乐社交及其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
    1.7 网络音乐社交的三种模式
2 网络音乐评论社交模式探究——以网易云音乐为例
    2.1 共鸣:乐评互动与动态展示
    2.2 格调:个性推荐与歌单定制
    2.3 传承:主创入驻与翻唱演绎
3 网络音乐短视频社交模式探究——以抖音为例
    3.1 能指狂欢:音乐中的接力创作
    3.2 即时表态:指尖上的人机交互
    3.3 界限突破:全民性的话题参与
4 网络音乐直播社交模式探究——以酷狗直播为例
    4.1 多样的认同:主播人设与粉丝追随
    4.2 声音的告白:实时互动与礼物打赏
    4.3 真实的演出:音乐综艺与年度盛典
5 网络音乐社交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研究
    5.1 网络音乐社交对华语流行音乐影响的成因探析
    5.2 网络音乐社交对华语流行音乐的正面影响
    5.3 网络音乐社交的自我审视与误区反思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8)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商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及范围
    三、研究理论、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构成性因素
    第一节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外因
        一、文艺市场的发展
        二、服务消费与文化消费的兴起
        三、戏剧复制化的技术发展
    第二节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内因
        一、儿童戏剧固有的娱乐性功能
        二、儿童戏剧本身的商品属性
        三、儿童戏剧独特的教育性
第二章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现状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目标市场
    第二节 典型商业模式
        一、“内容为王”的原创制作模式
        二、技术替代的产品升级模式
        三、整合内容与终端的新经济模式
        四、跨文化交流引进模式
    第三节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现状评析
        一、市场总量逐年增加
        二、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三、亲子板块潜力巨大
        四、小型场馆活跃
第三章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经营主体的突破与延伸
        一、国营剧团释放市场活力
        二、民营剧团打通“产业链”
    第二节 演出剧场趋向“小”而“广”
        一、与商场结合的“微剧场”
        二、打造规模化的“院线制”
    第三节 演出剧目的变革
        一、IP剧目久盛不衰
        二、引进剧目成为热门
        三、原创剧目推陈出新
第四章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思考
    第一节 儿童戏剧商业化面临的困境
        一、“儿童本位”的缺失
        二、强势媒体和引进剧目带来的生存压力
        三、政策性支持和市场机制的不足
        四、市场培育的缺失和观剧意识淡薄
    第二节 儿童戏剧商业化的发展机会点
        一、多方利好的发展环境
        二、儿童戏剧和数字技术的融合
    第三节 儿童戏剧商业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创作上回归儿童本位
        二、调准营销策略
        三、儿童戏剧观众拓展策略
        1、巩固和维持现有观众群体
        2、开拓潜在观众群体
        3、促进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设计及样本选取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新闻媒体的选择
        三、新闻时间的选择
    第二节 样本选取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方式分析
    第一节 报道数量分析
    第二节 报道体裁分析
    第三节 报道主题分析
    第四节 消息来源分析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第一节 数据准备与分词处理
        一、样本数据转化
        二、分词算法的选择
        三、停用词处理
    第二节 高频词的提取
    第三节 高频词的分析
    第四节 可视化词云图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纸质版“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一、报道及时且数量分布较均
        二、报道态度客观且视角高远
        三、消息来源固定且注重原创
    第二节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一、报道主题均衡且偏于生活
        二、报道体裁灵活且多形式融合
第五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不足及提升路径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纸质版“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不足
        一、报道角度单一且宣传内容重复高
        二、报道语言风格固定且缺乏互动性
    第二节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不足
        一、报道缺乏持续关注且消息来源单一
        二、碎片化现象严重且有时偏离主线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提升路径
        一、注重均衡报道、丰富信息多样性
        二、加强深度报道、避免新闻过度碎片化
        三、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受众互动参与
        四、注重新闻的对外传播,构建战略传播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二)国际科学教育的要求
        (三)我国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与论证能力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论证
        (二)论证式教学
        (三)论证能力
        (四)论证式教学与论证能力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一)论证式教学模型的发展
        (二)论证能力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影响学生论证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论证能力的结构
        (一)论证能力的三个维度
        (二)论证能力的结构特点
    二、影响学生论证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论证内容的选择
        (二)论证方法的使用
        (三)论证品质的完善
    三、学生论证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三)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论证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PCRR模型与论证能力形成的关系
        (一)呈现阶段:围绕论证内容构建概念模型
        (二)批判阶段:运用论证方法评价概念模型
        (三)反思与提炼阶段:反思提炼模型提升论证品质
    二、以“构建PCRR论证模型”为导向的论证程序教学策略
        (一)用于PCRR模型呈现和反思阶段的策略
        (二)用于PCRR模型的批判阶段的策略
        (三)用于PCRR模型的提炼阶段的策略
第五章 基于PCRR论证模型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片段展示
    二、后测数据收集
    三、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后论证能力的整体变化比较
        (二)实验前后论证能力的单项问题得分变化比较
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二、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四、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媒体背景下“爱上内蒙古”中的内蒙古形象传播分析研究[D]. 冯艳娇.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基于问卷和文本分析的易受骗人群心理特征及预测模型:认知特点、人格与金钱动机的作用[D]. 李舒彤. 浙江大学, 2021(08)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D]. 李娜. 山东大学, 2021(11)
  • [5]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梳理与评价[D]. 王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亚马逊自出版平台KDP版权问题研究[D]. 陆修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网络音乐社交及其对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研究[D]. 李明琪. 暨南大学, 2020(04)
  • [8]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商业化研究[D]. 张恬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D]. 陈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D]. 张天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支持“原创”的N个理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