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

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论文文献综述)

金常德[1](2022)在《中国秘书学界2021年度大事记》文中指出2021年,秘书学界广大同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开展专业活动,扩大秘书学的影响力,提升秘书学的专业地位,推动秘书学的学科建设。在此,对2021年秘书学界发生的大事作一梳理,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藉此向社会发出秘书学界的声音,展示秘书学人的作为,期冀中国秘书学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建辉[3](2019)在《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东盟的个案研析》文中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参与双边、多变和区域性、全球性教育合作,扩大教育开放。刚刚公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动与其他国家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提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地缘政治既是国际政治的理论延伸,亦是国际交往的实务展演。中国与东盟一衣带水、陆路相连、隔海相望,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紧密地缘政治关联。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包括:山水相连的地理区位优势,源远流长的历史交往脉络,优势互补的经济协作基础和成果丰硕的现实合作根基。通过借助“文明冲突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理论工具,基于“概率-影响-程度”三维度仔细梳理影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风险程度,并结合“资源禀赋-博弈能力”象限模型进行研判:当前中国-东盟教育深化合作面临着地缘政治化风险趋强的困局。运用“一核多维”架构对当前“趋强”困局的根源进行剖析,新旧秩序交替大背景下的利益博弈是“核心”根源,随着中国和平崛起与西方势力遏制,东盟在亚太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东盟将在未来“东-西”博弈棋局中扮演重要的“棋子”之一。跨境教育合作本质上已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是以政治为核心的综合问题。造成当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趋强的“多维”根因主要表现为:地缘利益博弈为核心的内在动力,大国利益博弈为基础的外部压力,“儒-释-伊-天”多重博弈的文化信仰差异,中国国内省际间差异削弱“中国侧”合力以及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日趋地缘政治化。为有效规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日趋严峻的地缘政治化倾向,应着重从基本前提、关键要素和具体路径三方面着手。基本前提包括坚持内生发展作为自由合作的根本前提,借助优化合作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压缩时空距离,以文脉为纽带巩固双方合作的民心根基,以“互利共赢”作为深化合作的核心要义;关键要素包括:军事互信为前提,政治互敬为基础,成果互享为保障;具体路径包括:教育层面继续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政府层面统筹协调“中国侧”对东盟的教育合力,民间层面维护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民间基础,国际层面营造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良好国际环境。

游红霞[4](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孙磊[5](2018)在《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17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隆重召开》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1月14—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共同承办的"2017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以及院校等各界代表400余人出席了会议。作为汽车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领域一年一度的最高层次学术年会,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已经举办到第十四届。年会自

周瑛仪[6](2015)在《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第十一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代会长兼秘书长刘占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梅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副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首尔大学、名古屋大学、国立理工大学、九州大学、高雄师范大学、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云林大学、马来

李玉静,董衍美[7](2011)在《动态》文中研究指明High-rank高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从五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北县为广大农村教师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温家宝指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尽快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

董赤[8](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张天保[9](2008)在《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国各级职业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二次理事会在南京召开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总督学顾问张天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王明达,国家总督学顾问王湛,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所长黄尧,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职教学会会长周稽裘,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能和,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职教学会、职业院校的代表近70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围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实习制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职业生涯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职教科研、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专题展开研讨,并实地考察了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和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议代表本着共同关心职业教育质量、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而不懈探索的精神,谋全局、想大事、共切磋,以进一步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

刘来泉[10](2006)在《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职教持续发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文中指出

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秘书学界2021年度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2月
3月
4月
6月
7月
9月
10月
11月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东盟的个案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深度访谈法
        1.4.3 个案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地缘政治
        2.1.2 地缘政治风险
        2.1.3 跨境教育合作
        2.1.4 跨境教育共同体
    2.2 理论基础
        2.2.1 文明冲突论
        2.2.2 风险社会理论
第3章 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基础分析
    3.1 山水相连: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地理区位
    3.2 源远流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历史脉络
    3.3 优势互补: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经济基础
    3.4 成果丰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现实成就
        3.4.1 破冰萌芽期(1991-2002)
        3.4.2 稳步发展期(2003-2009)
        3.4.3 快速成长期(2010-2012)
        3.4.4 深化拓展期(2013-至今)
第4章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局及其根源解析
    4.1 地缘政治困局:跨境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风险趋强
    4.2 地缘政治困局形成的根源解析:“一核多维”架构
        4.2.1 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新旧秩序交替的新时代
        4.2.2 东盟在地缘政治格局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
        4.2.3 地缘利益博弈:跨境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困局的内在动力
        4.2.4 大国利益博弈:跨境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困局的外部压力
        4.2.5 文化信仰差异:“儒-释-伊-天”多重博弈的影响
        4.2.6 国内省际间差异:削弱跨境教育合作“中国侧”合力
第5章 深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未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对策探讨
    5.1 巩固与优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基本前提
        5.1.1 内生发展:自由合作的根本前提
        5.1.2 时空距离:优化合作的技术手段
        5.1.3 文脉纽带:巩固合作的民心根基
        5.1.4 互利共赢:深化合作的核心要义
    5.2 削弱与规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的关键要素
        5.2.1 前提:军事互信
        5.2.2 基础:政治互敬
        5.2.3 保障:成果互享
    5.3 提升与优化中国-东盟跨境教育合作的具体路径
        5.3.1 教育层面:继续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
        5.3.2 政府层面:统筹协调“中国侧”对东盟的教育合力
        5.3.3 民间层面:维护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深厚民间基础
        5.3.4 国际层面:营造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良好国际环境
结论与展望
附表1: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系列文件明细表
附表2: 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以来系列文件明细表
附表3: 2018年东盟国家与中美日三国(10+3)军事力量明细表
附表4: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海地区军事对抗或军事挑衅行为明细表
附表5: 国内外关于东盟研究代表性智库机构一览表
附表6: 中国主要城市与东盟各国首都的每周直航往来航班明细表
附表7: 部分“双一流”和行业院校与东盟深化“产学研”合作领域展望表
附图1: 东盟部分国家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情况示意图
附图2: 2018年全球智库数量占比分布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小结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小结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小结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小结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图片选录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后记

(5)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17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隆重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设置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发布《全国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白皮书》
“奇瑞新能源冠名班”校企合作项目发布
年会后的反思

(6)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第十一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主旨发言一:终身教育视角下学习的本质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主旨发言二:韩国行政愿景与教育政策任务研究——能力本位的社会建构
主旨发言三:成熟社会条件下的日本职业教育
主旨发言四: 近20年台湾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
主旨发言五:21世纪亚洲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蓝图
主旨发言六: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分会场一:经济和社会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分会场二:职业教育中的生涯发展
    分会场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分会场四:职业教育中的比较研究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秘书学界2021年度大事记[J]. 金常德. 秘书之友, 2022(0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东盟的个案研析[D]. 李建辉. 广西大学, 2019(01)
  • [4]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5]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17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隆重召开[J]. 孙磊.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01)
  • [6]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第十一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综述[J]. 周瑛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4)
  • [7]动态[J]. 李玉静,董衍美. 职业技术教育, 2011(27)
  •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9]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 张天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35)
  • [10]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职教持续发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J]. 刘来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30)

标签:;  ;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2003年学术年会主会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