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颈椎畸形和不稳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

儿童上颈椎畸形和不稳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

一、儿童上颈椎畸形及不稳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高德科[1](2021)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在寰枢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分析采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技术。[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症的患者,均采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共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同时,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三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情况,和计算患者术后三月的改善优良率。观察术后寰枢椎的X线、CT等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并且根据螺钉与椎弓根的关系,对植入的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评估,并计算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率。另外,观察患者术后随访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165 min,平均(130.82±17.22)min;术中出血量为70~420 ml,平均(148.37±65.65)ml;术后引流量15~400 ml,平均(108.67±78.50)ml。患者术后三月的颈椎JOA评分(14.42±1.56)分明显高于术前(8.38±1.70)分,而术后三月的VAS(1.97±0.76)分和NDI(13.93±3.86)%显着低于术前的 VAS(6.93±1.01)分和 NDI(41.45±8.44)%,经统计分析P<0.05,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三月的改善优良率为81.67%(49/60)。入组病例中植入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共计240枚,其中0级螺钉179枚,1级螺钉42枚,2级螺钉18枚,3级螺钉1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率92.08%(221/240)。术后随访过程复查X线、CT等检查的结果显示寰枢椎的稳定性可靠,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内固定物均未出现松动脱出、疲劳断裂及移位等表现,大部分已经实现骨性融合。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显着,螺钉植入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何伟伟[2](2021)在《后入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后入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一科行后入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11例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患儿的完整病例资料。通过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颈椎评分、脊髓储备空间(space availabie for the cord,SAC)、寰齿前间隙(the atlanto-debtal interval,ADI)、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Rotatory Angle of the Atlas on Dentata,RAAD)、寰齿侧间隙差值(Variance of Bilateral Lateral Atlanto-Dental Space,VBLADS)以及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平均手术时间144.2min,平均出血量127.8ml。临床症状均获得改善:(1)颈部疼痛缓解:术前VAS评分5.88±1.83,术后2.06±1.35。(2)颈髓压迫减轻:术前JOA评分11.11±1.45,术后14.44±0.98,末次随访16.33±0.50;术前SAC 9.91±1.84mm,术后14.31±0.98mm,末次随访16.00±0.82。(3)颈部偏斜获得矫正:术前ADI 5.46±1.61mm,术后2.48±0.71mm,末次随访1.74±0.65mm;术前RAAD:37.11±21.03°,术后5.88±3.18°,末次随访5.16±3.72°。(4)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改善。所有数据行非参数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且可靠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颈部疼痛、颈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恢复寰枢椎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稳定性,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提倡。

魏峰[3](2020)在《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胸椎是脊柱结核比较常发生的部位,近年来,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一期两路手术进行了切口改良,即采用弧形切口后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及脊柱内固定术,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本次临床研究我们对改良弧形切口一期后路与传统一期两路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证据支持。目的通过对一期改良弧形切口后入路与传统一期两路两种手术方式应用于胸椎结核治疗效果的对比,探讨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为胸椎结核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胸椎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选择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即一期后路改良弧形切口入路组(行改良弧形切口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经肋横突关节病灶清除、植骨融合32例),对照组即传统一期两路组(行后路钉棒内固定、侧方入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6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影像学观察指标(Cobb’s角矫正角度)、实验室检验观察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核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Cobb’s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s角矫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1月、3月血沉与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2%,小于对照组复发率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一期后路改良弧形切口入路手术方法治疗比采用一期两路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后凸畸形矫正更好,脊柱稳定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

曾光亮[4](2020)在《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与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09年07月至2020年01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九龙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9例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合并颅底凹陷症的6例病例分为Ⅰ组,单纯Chiari畸形73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ⅡA组单纯后颅窝减压术+寰枕筋膜松解术9例、ⅡB组后颅窝减压术+蛛网膜粘连松解术+枕大池重建术26例、ⅡC组后颅窝减压术+扁桃体切除术38例,并从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的好转率、术后小脑扁桃体的回缩情况及脊髓空洞的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使用人工硬膜将64例术中硬膜打开的病例分为人工硬膜组43例和自体筋膜组21例,并对比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二次手术、二次住院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在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善方面与其他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A组在扁桃体回缩和空洞改善方面明显差于ⅡB组和ⅡC组(p<0.05),而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面与其他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B组和ⅡC组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影像学改善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A、ⅡB及ⅡC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Ⅱ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ⅡB组(p<0.05)和ⅡC组(p<0.05),而ⅡB组和ⅡC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硬膜组和自体筋膜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两组病例的二次手术率及二次住院率,人工硬膜组的二次手术率及二次住院率均明显高于自体筋膜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人工硬膜组和自体筋膜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筋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硬膜组。结论:Chiari畸形I型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均应在术前进行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评估,对于不稳的患者必须将其复位及固定,单纯后路颈枕复位内固定术即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对于稳定的患者,则需根据压迫的位置进行减压;后颅窝骨性减压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枕大池重建组及扁桃体切除组,但扁桃体回缩及空洞改善情况较枕大池重建组和扁桃体切除组差;枕大池重建组和扁桃体切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人工硬膜的使用可能增加后颅窝手术后的二次住院和二次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自体筋膜组。

兰东兴[5](2020)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而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寰枢椎不稳患者45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24例,侧块螺钉组21例,分别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通过颈椎X线片或CT评估螺钉是否松动、移位,植骨是否融合,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估患者疼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而通过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安全置钉,未发生严重神经、血管及脊髓损伤,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病例,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组(表2,P值均小于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椎弓根螺钉组和侧块螺钉组患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6.4%和68.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P=0.92>0.05)。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椎弓根螺钉组由术前5.46±2.02分,减少至1.58±1.89分,侧块螺钉组由术前4.57±2.04分,减少至0.76±1.14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P=0.09>0.05)。椎弓根螺钉组1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病史较长、脊髓功能不可逆性改变有关;侧块螺钉组有4例术中出现静脉丛损伤,均通过明胶海绵压迫等处理后出血停止,成功置入侧块螺钉,其中2例给予术中输血;侧块螺钉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枕颈部疼痛加重,考虑C2神经根损伤,末次随访时均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患者颈椎X线片和(或)颈椎CT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螺钉位置满意,无松动、移位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无需暴露寰椎后弓下缘深部组织,可减少C2神经根损伤及静脉丛出血,且稳定性良好,植骨融合率高,该手术通过解除压迫,重建上颈椎稳定性,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孙玛骥[6](2020)在《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依据枢椎解剖数据研制出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并通过体外应用及临床应用探讨该导向器辅助置入枢椎椎板钉的精确性及安全性。方法本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的研制本实验通过选取40例随机患者三维CT数据,将三维CT数据导入Med CAD模块中建模,采用标准交叉置钉方向模拟置钉,将模拟椎板钉穿出椎板外缘背侧皮质,获得出针点与枢椎椎板上下侧块的距离值。同时将椎板钉出针点位置锁定,模拟椎板内螺钉尾端可活动角度,获得微调角度。所得数据行左右侧对比及男女对比。结合出针点数据、导向器微调角度及滑轨向心性原理在设计出导向器三维模型,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导向器实体。第二部分:体外应用安全性及精确性分析选取2018年01月至2018年06月随机患者三维CT数据40例,女性患者有19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1例,身高平均为(172.9±9.5cm),年龄平均为(51.1±12.8)岁。排除枢椎椎板缺损及发育不全患者。将三维CT数据导入Med CAD模块中建模,使用透明聚乙烯材料打印出a、b两组颈椎标本。3D打印颈椎标本为全透明材质。a组(40个)应用于导向器组,b组(40个)应用于徒手置钉组。在a组标本上利用自制导向器辅助置钉,在b组标本上徒手置入椎板钉,同时在计算机上重建出三维模型模拟置钉,测量各组置入螺钉的位置危险等级、出针点位置及内倾角度。导向器置钉组(A组:实验组):使用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的辅助下在a组标本上置入椎板钉,本置钉标本为透明材质,可以通过肉眼辅助游标卡尺评价测量螺钉与枢椎椎板前后侧皮质的关系(位置危险等级)及双皮质率。获得出针点与枢椎椎板上下侧块的距离值(上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1及上缘距离L2,下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3及下缘距离L4)(图5)。并测量钉道内倾角度。徒手置钉组(B组:对照组):在b组标本上徒手置入椎板钉,通过肉眼辅助游标卡尺评价测量螺钉与枢椎椎板前后侧皮质的关系及双皮质率。获得出针点与枢椎椎板上下侧块的距离值(上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1及上缘距离L2,下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3及下缘距离L4),并测量钉道内倾角度。3D模拟置钉组(C组:理想组):选用导向器组40例三维CT,使用重建软件将CT数据重建为三维模型,在三维软件中通过标准置钉法选择进钉点及进钉角度,将模拟椎板钉穿出椎板外缘背侧皮质,获得出针点与枢椎椎板上下侧块的距离值(上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1及上缘距离L2,下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3及下缘距离L4),并测量钉道内倾角度。三组解剖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准确性。第三部分:临床应用安全性及精确性分析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需行后路寰枢椎固定手术(枢椎椎弓根或椎动脉畸形不能行椎弓根钉并无椎板畸形或缺损)患者10例,对符合条件者使用本导向器进行C2椎板置钉完成固定手术,术后根据X片及CT测量螺钉与枢椎椎板前后侧皮质的关系,将以上患者三维CT数据在计算机上重建出三维模型模拟置钉,测量螺钉与枢椎椎板前后侧皮质的关系。各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准确性。临床应用组: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需行后路寰枢椎固定手术(枢椎椎弓根或椎动脉畸形不能行椎弓根钉并无椎板畸形或缺损)患者10例,根据术前影像数据评估枢椎椎弓根及椎动脉,对无法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者使用本导向器进行C2椎板置钉完成固定手术,术后根据X片及CT测量螺钉与枢椎椎板前后侧皮质的关系(图3:Grade1-5级),椎板钉穿出椎板外缘背侧皮质,获得出针点与枢椎椎板上下侧块的距离值(上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1及上缘距离L2,下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3及下缘距离L4),并测量钉道内倾角度。3D模拟置钉组(理想组):选用临床组10例患者三维CT,使用重建软件将CT数据重建为三维模型,在Med CAD模块中,用3mm直径的圆柱体代替螺钉,采用前期试验获得置钉数据模拟置钉,将模拟椎板钉穿出椎板外缘背侧皮质,获得出针点与枢椎椎板上下侧块的距离值(上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1及上缘距离L2,下位椎板钉与侧块外缘距离L3及下缘距离L4),并测量钉道内倾角度。两组解剖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准确性。结果第一部分:出针点数据L1/L2/L3/L4分别为6.44±0.52mm、7.05±0.48mm、3.55±0.75mm、5.09±0.74mm,滑轨微调角度为10.51°±0.87°。两组数据左右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两组数据男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本实验通过以上解剖数据以枢椎椎板钉出针点为标记点,利用弧形滑轨向心性原理结合枢椎椎板及棘突的解剖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出辅助枢椎椎板钉置入的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该导向器含有固定架主体,双向导向器套筒、弧形向心性滑轨,滑轨连接环等部分;固定架主体包括弧形双向固定架:上端为棘突锁定套筒,可穿入克氏针将导向器固定于棘突上,中部为弧形向心性滑轨,可通过滑轨连接环将导向器导通固定于滑轨内部,保证套筒的向心性,同时导向筒为三级套筒结构,可以完成全部的置钉操作;同时为了获得更佳的稳定性,本导向器主体采用金属结构,可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变形。第二部分:导向器置钉组80枚枢椎椎板钉在全透明标本内通过观察位置可接受为75例,位置危险为5例,可接受率为93%,其中达到双皮质的为74枚,双皮质率92%。徒手置钉组80枚枢椎椎板钉在全透明标本内通过观察位置可接受为62例,位置危险为18例,可接受率为77%(表1),其中达到双皮质的为26枚,双皮质率32%。导向器置钉组与徒手置钉组的位置安全等级及双皮质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L1/L2/L3/L4分别为6.55±0.75mm、7.61±1.05mm、3.68±0.84mm、4.97±0.68mm,内倾角度为55.73°±1.54°,3D模拟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L1/L2/L3/L4分别为6.44±0.52mm、7.05±0.48mm、3.55±0.75mm、5.09±0.74mm,内倾角度为55.51°±1.62°,徒手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L1/L2/L3/L4分别为4.71±0.84mm、6.03±0.79mm、5.11±0.83mm、6.13±0.58mm,内倾角度为51.92°±3.11°,导向器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的出针点精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与徒手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的内倾角度精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与徒手置钉组内倾角度精确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临床应用组20枚枢椎椎板钉位置可接受为75例,位置危险为5例,可接受率为93%,其中达到双皮质的为74枚,双皮质率92%(表6)。临床应用组出针点精确性L1/L2/L3/L4分别为6.17±0.45mm、6.91±0.98mm、4.07±0.78mm、5.11±0.81mm,内倾角度为54.88°±1.49°,3D模拟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L1/L2/L3/L4分别为6.31±0.54mm、7.115±0.52mm、3.81±0.91mm、5.04±0.77mm,内倾角度为56.69°±1.65°,临床应用组与3D模拟置钉组的出针点精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组与3D模拟置钉组的内倾角度精确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导向器为金属框架结构,结构稳定性,操作是无需反复透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且并减少放射量。由于可重复使用,经济性高。本导向器通过同时锁定进钉点及出针点定位导向,增加双皮质率,再辅助两个交叉固定架将导向器固定于棘突上,可以牢固的稳定导向器,避免导向误差,多点位固定可确保在软组织存留或椎板结构损坏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的准确导向。通过体外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表明,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辅助置钉相对于徒手置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并且能达到更高的双皮质率,有效增加置入螺钉的力学强度,同时在精确性上,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辅助置钉的出针点和内倾角度更接近于理想钉道,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柯雨[7](2019)在《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畸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从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2例,颅底凹陷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8例,颅底凹陷伴寰枢脱位合并脊髓空洞6例。16例患者均行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月、6月及1年测量每例患者的钱氏线,麦氏线,韦氏线,Klaus高度指数,延颈髓角及颅底角的影像学参数数值变化、脊髓功能评价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3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12例,肢体感觉无变化2例,1例患者7天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经清创并加压处理后好转。比较影像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颅底凹陷症患者,经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术中充分减压和必要的固定能够促进患者的治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廖穗祥[8](2017)在《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枕颈部失稳的诊治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领域中难点和重点之一。炎症、创伤、肿瘤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等方面是引起该解剖部位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颅脊交界区不稳可导致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等疾患,从而引起脑干和高位脊髓的压迫,使患者出现诸如:肢体麻木、乏力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这就往往需要通过脊柱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并治疗。手术的关键目标是要恢复有效的枕脊椎管容积以及正常的枕颈序列,解除脑干以及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并通过有效的固定和植骨重建枕颈交界区的骨骼稳定的目的。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常规成人的内固定系统无法照搬使用,传统的用于儿童患者颅颈交界疾患的后路手术多采用寰枢椎的钢丝固定,或枕颈椎弓根钉棒固定或经关节螺钉方式。由于其骨质较软,钢丝固定容易发生骨劈裂,固定不牢,固定松动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多需要辅以Halo架等外固定,直至骨性融合完成。而Halo架等外固定的佩戴非常痛苦,患者常常难以护理和配合,螺钉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目前市面上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颅颈椎内固定系统的产品非常缺乏,脊柱外科医生接诊到这类患者常感觉到束手无策。近年,美国强生等一些国际大牌的脊柱内固定器械公司开发了少量针对儿童的颈椎内固定产品,但仍未进入国内市场。根据国外资料介绍,强生的儿童枕颈固定系统采用2~3枚螺钉的枕骨板固定,颈椎采用3.5mm螺钉固定。该系统仅见用于7岁以上白人患儿的报道,而对于国内儿童是否适合尚未可知。鉴于目前国内外现状,一些临床医生在针对这类儿童实施手术时,只能使用成人的器械进行替代,常常给手术的实施带来困难和不便。曾使用国内医疗公司提供的成人枕颈交界内固定系统给患儿实施过颅颈交界区内固定手术的脊柱外科医生,常常深刻体会到目前针对儿童颅颈交界手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的局限和不足。比如临床手术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①3.5毫米螺钉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发育较好的患儿可以实施寰枢椎的经椎弓根固定。但对5岁以下低龄儿童并不合适,由于没有其他选择,手术只能在螺钉部分穿破骨皮质的情况下勉强使用,或改用经椎板螺钉等其他方式固定。②7岁以下的患儿枕骨板厚度明显小于成人。对成人而言,如采用中线方式固定枕骨板,螺钉长度可达10毫米以上,2至3枚螺钉即可获得非常坚强的固定,而对7岁以下患儿,其中线部分皮质的最大厚度有时不到5mm,3枚螺钉固定难以获得足够力学强度,必须改进设计,增加锚定点数目,扩大固定融合面积。为了解决儿童枕颈固定的难题,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适合国内人群的儿童专用枕颈固定系统,以满足这部分人群手术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很快,许多以前依赖进口的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如今大部分都能国内生产。但针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颈椎内规定器械的研制和开发仍然是一片空白。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全国的儿童人口达2~3亿,颅颈交界区疾患的发病率虽然仅0.01-0.02%,但总患病人群将达4~6万,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广东是人口大省,患儿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针对国内儿童骨骼特点,研发专门的儿童颈椎手术器械,为儿童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器材,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目的]枕颈交界区的创伤,骨折脱位及先天发育畸形引起的寰枢椎病变往往需要实施寰枢椎或枕颈部内固定融合手术。而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相关器械国内尚无相应的企业研发和生产,脊柱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只好选择不太合适的常规器械进行替代使用,结果就会造成临床手术困难、风险增加、术后失败率上升等一系列不利情况。本课题拟研制开发一种专门针对国内儿童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内固定系统,用于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手术难题。该系统的研制对于改进和完善此类特殊群体颅颈交界区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运用三维工程软件设计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其力学有效性设计理念:拟设计蝴蝶形的枕骨板,要求其固定的螺钉切迹较低,以便于术后枕骨后方皮肤的覆盖以及切口的愈合。同时为了提升固定的强度,我们设计拟通过增加枕骨板的锚钉点来提高其抗拔出能力,从而获得足够的瞬间力学强度。力学有效性验证:选择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上颈椎的轴向断层无间隔扫描。将其DICOM格式数据,导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采取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技术,分离出C0-3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整处理,使之外形光滑,接近C0-3骨性结构,再以STL文件格式输进Geomagic Studio 2013逆向工程软件中,分节段重建C0-3等结构三维实体模型,以STEP文件格式导入Solidworks 2012进行模型的修复充填,根据实体形态分别画出两套与骨面贴合的SUMMIT及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模型,最后把两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划分网格,并对该两套模型的各种物理材料属性予以赋值,将模型进行必要的约束与加载后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两套内固定系统的力学性能差异。2、使用尸体标本对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及SUMMIT系统三维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取人体新鲜枕颈椎标本6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枕颈部的三维运动范围,再于模型上对每具标本分别进行SUMMIT及新型枕颈系统内固定对比,测量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中枕颈部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稳定性。3、观察1例幼儿应用该枕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运用该符合儿童解剖学特点、低切迹多锚点的新型枕颈内固定装置,手术治疗观察1例寰枢椎脱位、枕颈失稳幼儿,通过随访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有限元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下,两套系统的最大应力均低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且都出现在后伸状态。其中,新系统的3、7枚螺钉组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分别较SUMMIT组上升16.5%、15.0%,但11枚螺钉组较其下降15.6%,伴随着蝶形枕骨板固定螺钉数目的增加,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呈逐渐减少趋势,并渐低于SUMMIT组;枕骨的最大位移值也出现在后伸状态,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不同螺钉组其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均小于SUMMIT’组,分别减少10.05、11.45、11.8%,随着蝶形钢板螺钉数目的增加,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呈减少趋势。2、新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两套枕颈部内固定系统固定下,最大活动度均出现在后伸状态,两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方面无显着差异。SUMMIT组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均优于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但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未出现内固定失效。3、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以及与厦门大博医疗器械公司制作合作,成功研制出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钉棒组成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并将该系统用于1例2岁寰枢椎脱位患儿,术后寰枢椎复位满意,解除脊髓压迫,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随访1年,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1、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以及SUMMIT枕颈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的手术中均能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瞬间的稳定性,并且对于患有枕颈疾病的儿童而言,蝶形枕颈系统可提供更多的螺钉锚定点选择,其低切迹固定螺钉设计,有利于患儿术后枕后皮肤覆盖以及切口愈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多一种备选的手术器材。2、两种枕颈内固定系统均能提供可靠的力学强度,但在枕骨板很薄尚未发育成熟的患儿中,选择新型蝶形枕颈系统既可减少穿透脑膜的风险,又可增加术后力学稳定性。3、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可提高枕骨固定强度,可广泛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廖烨晖,钟德君,王清,李森,张毅,王高举[9](2014)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儿童寰枢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区不稳的疗效。方法 2005年7月-2012年1月,收治19例寰枢区不稳患儿。男10例,女9例;年龄415岁,平均7.5岁。X线片、CT及MRI检查示枕颈区畸形9例,先天性齿突不连3例,齿突骨折(Ⅱ型)1例,寰枢椎横韧带断裂2例,寰枢椎骨折脱位4例;颈脊髓损伤8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B级1例、C级2例、D级5例。其中17例经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复位后行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12例,枕颈融合固定5例);2例牵引复位失败后行经口腔入路寰枢松解、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寰枢椎融合固定)。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8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 mL,术后引流量平均73 mL,住院时间平均14 d。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8.3个月。患儿寰枢椎均获满意融合;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期间无断钉、断棒以及寰枢椎再脱位发生。末次随访时,5例行枕颈融合固定患儿左、右侧颈椎旋转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分别为(62.0±5.9)°和(63.9±3.8)°,与同龄正常儿童左、右侧CROM[分别为(72.3±7.0)°和(74.1±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P=0.018;t=—5.954,P=0.004);14例行寰枢椎融合固定患儿左、右侧CROM分别为(70.5±5.8)°和(72.7±4.9)°,与同龄正常儿童左、右侧C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7,P=0.180;t=—1.021,P=0.323)。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5±0.8)分,较术前(7.8±1.1)分显着改善(t=17.267,P=0.000)。8例脊髓损伤患儿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C级2例,D级1例,E级5例。结论经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区不稳可取得较好效果,能明显缓解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损伤等症状。

张健,王文军,姚女兆,王麓山,晏怡果,欧阳智华,李学林[10](2013)在《幼儿上颈椎不稳的后入路手术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不稳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5例6岁以下幼儿寰枢椎不稳症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并自体髂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术后CT扫描了解螺钉固定等情况,及分析术前术后JOA变化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个月JOA改善率为60%98%(平均88.7%)。术后1年JOA改善率为68%99%(平均92.1%)。术后复查提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无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幼儿寰枢椎不稳的螺钉后路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手术操作安全可行、内固定坚强牢靠。

二、儿童上颈椎畸形及不稳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上颈椎畸形及不稳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在寰枢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寰枢椎不稳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后入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检查及评估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典型病例
    5.1 病例1
    5.2 病例2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典型病例
综述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临床表现
    1.5 影像学表现
    1.6 术前准备
    1.7 手术方式
    1.8 疗效评价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各病例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空洞改善情况
    2.2 后颅窝骨质减压组、枕大池重建组和扁桃体切除组之间的比较
    2.3 人工硬膜组与自体筋膜组的比较
    2.4 典型病例介绍
讨论
    3.1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分型及发病机制
    3.2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3.3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3.4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
结论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1. 颅底凹陷症的历史进展
    2. 颅底凹陷症的解剖及发病机制
    3.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4. 分型及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致谢

(5)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寰枢椎不稳后路手术相关并发症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的研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具体实施方式
第二部分:体外应用安全性及精确性分析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第三部分: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精确性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方法
    3.3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枢椎后路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致谢

(7)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宄生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致谢

(8)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
    引言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1 新设计的枕颈内固定系统简介
        1.1.2 两套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3 正常模型的验证以及两种内固定方式3D模型的网格划分
        1.1.4 两套三维模型在ANSYS中的约束与加载
        1.1.5 以分组螺钉固定方式将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与Depuy的Summit内固定系统进行比较
    1.2 实验结果
        1.2.1 位移分析
        1.2.2 应力分析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引言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两套内固定模型的制备
        2.1.2 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3.1 脊柱生物力学标本的选择与建模原则
        2.3.2 颅脊交界区正常与固定状态下的生物力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不可复位型寰枢椎脱位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设计思路与原理
        3.1.2 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组成
        3.1.3 临床病例的选择、治疗与随访
        3.1.4 病例介绍
    3.2 结果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1、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1 古代脊柱生物力学发展
        1.2 近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3 现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2、枕颈融合术研究进展
        2.1 钢丝加植骨块固定技术
        2.2 金属棒-钢丝固定技术
        2.3 钉板固定技术
    3、枕颈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成果
致谢

(9)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儿童寰枢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治疗方法
    1.3术后处理及随访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儿童上颈椎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3.2儿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可行性
    3.3椎弓根螺钉系统取出与否及时间选择
    3.4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手术注意事项

(10)幼儿上颈椎不稳的后入路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儿童上颈椎畸形及不稳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在寰枢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D]. 高德科.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后入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疗效评价[D]. 何伟伟.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一期后路改良切口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分析[D]. 魏峰.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4]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对比[D]. 曾光亮. 苏州大学, 2020(02)
  • [5]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D]. 兰东兴.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枢椎椎板钉双向滑轨式导向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 孙玛骥.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7]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D]. 柯雨.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D]. 廖穗祥.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9]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儿童寰枢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J]. 廖烨晖,钟德君,王清,李森,张毅,王高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05)
  • [10]幼儿上颈椎不稳的后入路手术治疗[J]. 张健,王文军,姚女兆,王麓山,晏怡果,欧阳智华,李学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2)

标签:;  

儿童上颈椎畸形和不稳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