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一、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崔蕾[1](2021)在《资源型省份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关系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谈判历程的不断深化,我国主动承担相应的碳减排责任,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央政府在积极实施减排工作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转型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期实现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双赢局面。然而,在国家实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虽为资源型省份的转型发展带来契机,但其很可能通过区域分工地位与生产结构的变化引致碳排放的区位转移,这与我国实现“双赢局面”目标相背离。为此,资源型省份如何有效的完成产业转移,是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和碳排放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资源型省份内蒙古自治区在2007—2012年和2012-2015年两个阶段产业转移和碳排放转移的趋势和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内蒙古自治区承接全国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强,在最终需求和出口驱动下,内蒙古自治区总体产业的净转移受最终需求驱动的影响更大,两者呈现了相似的转移格局和转移特征,即由第一阶段承接西部省份产业转移的同时向东部省份净转出了产业转移(“西进东出”)转变为第二阶段承东启西(“东进西出”)的转移态势,而其出口驱动型产业转移则呈现了由“东进中出”向东部省份集中的转移规律。(2)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07-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总体主要净承接北部沿海及东部沿海省份大量能源密集型产业(采选业、电力),而到了2012-2015年该行业表现为“中进东出”的转移特征,该阶段中部省份为内蒙古自治区其他行业的主要产业净转移省份。在最终需求驱动下,其呈现的行业特征与出口驱动型部分行业的产业转移特征并非完全一致。(3)内蒙古自治区承接全国碳排放转移的趋势减弱。总体的碳排放净转移仍主要受最终需求驱动的影响,其碳排放净转移流向均呈现了由第一阶段的“东进”转变为第二阶段的“中进东出”的转移特征,而其出口驱动型碳排放转移则在研究期间均呈现“东进”的趋势。(4)内蒙古自治区在2007-2015年主要承接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净转移,其碳排放净转入对象由东部省份转向中部省份。在最终需求驱动下,其呈现的行业特征仍与总体相似,且在出口驱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碳排放源自东部省份,研究期间中东部省份加大了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压力。(5)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净转移总流向与碳排放净转移总流向并非完全一致,在第一阶段伴随着产业净转出引致了碳排放的净转入,在第二阶段其产业净转入伴随着碳排放的净转入,两个阶段其均存在产业转移引致的碳泄漏和碳减排现象。2007-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终需求和出口驱动下的碳泄漏情况表明,最终需求驱动的碳泄漏问题有所缓解,出口驱动的碳泄漏问题加重,其整体承接最终需求驱动型碳泄漏占比较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1)制定科学的产业转移规划。(2)将环境损益纳入产业的项目评价体系。(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4)建立区域协同减排机制、实现差别化碳减排政策。

倪翔[2](2021)在《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评价及产业选择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不协调发展的问题格外突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而推进产业转移正是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和经济持续性增长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由于产业承接地对其自身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发达地区转移而来的产业进行盲目承接,使得部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云南省不仅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之一,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如果不能科学地把握认识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并提高之,云南省则无法有效利用产业转移来发展自身经济。因此本文对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研究如何选择适宜承接的产业,帮助云南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并为承接产业提供一定的选择方向,同时也能对我国其他地区产业转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解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概况,云南省具有众多有利于其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主要包括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充足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等,这些条件优势使得云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不容小觑的竞争力。通过对云南省引进境内省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研究发现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地区差异明显、资金来源地范围广泛以及承接产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等主要特点。同时云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要素基础薄弱、产业配套环境欠佳、转移而来的企业和项目可持续性较弱、产业承接能力有待加强等主要问题。其次依据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理论概念及组成要素,选取相关指标来建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评价,并与西部地区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做静态与动态对比。从整体上看云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西部地区处于中上游水平且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态势良好,优于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但与四川、陕西、重庆、广西这些省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具体细分能力来看,云南省的吸引力、鉴别力、支撑力、发展力得分也皆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吸引力与发展力较强,而鉴别力与支撑力不足。同时在长期和短期过程中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其地区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正向影响,在长期过程中其能力得分每增长1个单位时,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对应增长0.74%,在短期过程中其能力得分每增长1个单位时,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对应增长1.03%。再次对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分析,采用产业集聚指数测算东部地区沪粤苏浙闽五省市具有转出趋势的产业,其中上海具有转出趋势的产业包括烟草制品业等11个,广东有医药制造业等12个,江苏有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1个,浙江有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6个,福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7个。并利用改进后的产业梯度系数模型筛选云南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得出云南省9个具有承接优势的具体行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等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将沪粤苏浙闽具有转出趋势的产业与云南省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相对比确定云南省适宜承接的产业范围。最后根据上述本文研究所得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基础上提出有利于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与建议,如:积极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系统构建承接平台,依托发展园区模式,倡导坚持“绿色承接”等。

魏丽华[3](2018)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多重视角,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困境,深刻把握产业协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格局,结合新时代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归纳新特点、新规律,对传统粗放型、孤立型、地区利益至上型的产业运行方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进行深刻反思,深度挖掘制约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滞后的根源以及与其他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视角探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机制,是本文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关系绵长深厚。在产业基础、社会资源、要素禀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协同发展空间巨大。从建国后到现在,在近70年的历史长河里,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从最初的围绕水、土地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到后来的群雄割据、各自混战,再到后来的协同意识的觉醒,崎岖前行的协同发展历程既反映着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烙印,也凸显着三地积极合作谋求新发展的内生渴望。事实上,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这里空间资源辽阔,人力资源供给量庞大,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丰富,资本要素充裕,有着其他任何区域都无法比拟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凭借这些优质要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市场化的推动下,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了一系列产业园区、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协同机制。然而,量多质优的要素供给以及一系列合作协议并没有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同样发达的产业协同水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滞后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为4大困境: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和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是造成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从定性和定量的双重视角测算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既有水平,论文构建了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和产业协同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动态水平,并进一步基于投入产出表和产业协同指标模型双重维度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水平与地域面积相似的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的产业协同水平进行对比,进一步发现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与沪苏浙地区的差距。正是基于这些差距的存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和雄安新区设立这一历史新机遇期的到来,为了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竞争力,加快世界级城市群的建立,就需要以发展理念的协同性、治理范式的整体性、产业载体的关键性为指导原则,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就现实路径选择来看,为了从根本上熨平“行政分割”、地方治理的“碎片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组织和机制缺乏带给产业协同的一系列负效应,推动区域空间尺度的重组,积极构建跨界经济区,通过政府职能的再重组,实现政府治理由传统范式治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对谋求产业协同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昊[4](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项锦雯[5](2015)在《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到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分别能从不同视角、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地集约利用。鉴于此,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研究,将从转出区、承接区与区域间三个空间层面来分别论述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检验一结论与政策建议"的逻辑步骤进行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的联动影响。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理论上按照"联动诱因—联动结果—存在问题"的逻辑思路分析:第一步,总结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二步,归纳分析产业转移怎样传导作用于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三步,依据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分析产业转移使得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呈梯度分布的规律。第四步,从实践出发,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间土地利用主要矛盾。实证检验:选取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视角,对区域间产业转移综合效益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态势与相对差距比较分析、区域间影响力差异比较分析,启示不同区域未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产业转移能促使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二三产的梯度水平)视角分析影响因素,专业化与技术进步、资本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力等三个维度体现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增长极理论分析影响机理。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驱动了要素流通,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集聚效应与支配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第三步,产业转移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进一步改变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实证检验:基于产业视角,根据层进式研究思路,选取长三角区域为例。定性分析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通过因果关系分析,解释孰因孰果;借助双对数模型度量两者的影响力;最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滞后二阶,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评价值与土地利用集约度之间存在一个单方面的因果关系,即产业转移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格兰杰原因,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提高必然使得土地按照集约方式使用。(2)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二三产转移综合效应、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专业化技术进步、劳动力与资本等三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大部分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增长极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3)协调性检验发现:①时间上:1996~2013年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经历了由轻度失调转为中级协调,这反映出通过政府推动与企业自主转型途径,实现了产业转移进程的持续推进,长三角作为增长极,技术、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也验证了通过产业转移能显着地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②空间上: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度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产业转移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从协调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总体来说,长三角16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上海高于江苏,江苏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在不同的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不同。从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来看,2013年长三角16个城市协调发展度共涉及勉强协调发展类和初级协调发展类共两种类型,总体来说,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是上海优于江苏与浙江,江苏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地区。这反映推进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整体提高、全局优化、共同发展的状态。依据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组合,可以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划分为四类。产业转移能有效促进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因素--机理--途径"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步,基于区域承接产业能力视角,从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并初步单因素检验;第二步,基于主导产业理论分析影响机理。第三步,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资本引进与深化、技术的模仿与进步、产业的集聚与分工、制度的移植与创新等产生影响。实证检验:基于地区视角,选取皖江示范区为实例。定性分析产业承接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效应指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借助灰关联度模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程度;借助双对数模型测度影响力;然后,度量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与协调发展度,评价两个系统耦合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为追求一种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提供政策依据。研究发现:(1)皖江示范区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度时空结果如下:第一,时序上:考察1999~2013年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来说两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随着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同时不断提升,产业转移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第二,空间上:考察2013年皖江示范区9个城市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状态,产业转移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应该进一步加强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壮大主导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更高地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度。(2)相关性检验结论是:两个产业转移时期中,皖江示范区的9城市及示范区整体的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都处于比较高的关联度水平,并且整体上发展期高于启动期关联度水平,说明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相关性。而且,产业转移度越高的城市,产业转移度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灰关联度也越大,总之,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度的提高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推动作用明显。(3)影响测度检验发现:分别从产业转移度、政府管制、人口数量变化等驱动力几个方面选择指标构建回归模型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量的符号变化与理论的预期结果一致。第二,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显着差别,政府干预土地利用作用在减弱,市场驱动土地利用作用在增强。第三,不同产业转移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逐渐增强。第四,不同产业转移阶段,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向驱动作用程度最大并逐渐增强,产业转移是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度的有效途径。将指代产业转移的要素成本、市场潜力、产业集聚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维度的一系列指标(替代"产业转移度")放入模型Ⅱ中,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产业转移阶段的推进,各项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增强,验证了主导产业的增长效应。第二,产业转移过程中,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差别显着,启示了产业转移方向。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潜力开发以形成有效需求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首要因素,产业转移是平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承接以资本及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将一定时期存在是未来皖江区产业承接的主要方向;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承接高端要素与产业的转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将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重要手段。(4)耦合协调性检验结论是:目前皖江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处在颉颃时期,协调关系提升空间很大;部分城镇处在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型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很大;耦合协调度表现为发达城镇高于欠发达城镇,部分区域的耦合强度高于协调程度,在空间上并没有达到良性共振;区域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胁迫作用,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反馈作用。因此,产业转移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建设,最终达到产业转移综合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状态。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首先,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进而得出启示;然后,确定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最后,形成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一是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二是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特别是差别化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四是控制供地规模和价格;五是建立监管机制。

杜晓娟[6](2014)在《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空间生长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江苏省南北发展梯度体征十分突出。江苏区域发展差距的存在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制约和挑战,与此同时差距的存在也给江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方面,苏南地区的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劳动成本等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发突出,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洼地”苏北可通过承接苏南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业,扩大苏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承载力。共建开发区作为江苏南北合作政策下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有效整合区域整体资源人才产业优势,推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与合作,提供区域协作发展的新出路,实现地区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研究着重从共建开发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入手,深入剖析共建开发区近8年的发展情况,从区域、城市、本体三个层面动态分析共建开发区空间联系的时序发展特征,总结不同发展阶段空间演进的特征和规律;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从空间成长动力系统、空间运行支撑系统和空间调控约束系统三大系统揭示共建开发区空间演化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继而结合未来发展背景和面临挑战,探索提出共建开发区未来空间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从区域和本体层面提出空间调控策略。

曾智英[7](2014)在《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域,其发展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湖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纵观国内外后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程,产业转移是每一个后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必经之路。本文在对长株潭城市群近年来产业转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选择和空间配置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长株潭城市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转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在深入分析国内外专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基础、现状,对产业转移的路径进行了多方位的实证研究。第一,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优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三大优势及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二,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在全国的经济梯度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在湖南省的经济梯度地位,得出了长株潭城市群既具有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优势,同时也具备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能力。第三,综合产业梯度系数得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的优势产业和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得出了东部沿海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确定其承接产业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等14个产业。采用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得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可转出的产业为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产业。第四,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产业转移空间配置的影响因素,其中首要因素为交通运输水平。综合产业转移空间配置纵向路径和横向路径,得出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空间配置格局为“一廊五轴”。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辐射范围确定岳阳市、益阳市、衡阳市、常德市、娄底市为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出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五市(州)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的竞争力,确定长株潭城市群转出产业的空间配置格局为长株潭-岳阳、长株潭-衡阳空间配置,长株潭-益阳、长株潭-常德空间配置,长株潭-娄底空间配置格局。最后,从承接和转移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胡丹[8](2014)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我国区域产业己呈现出梯度转移的倾向。在此背景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研究中国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体系,提出推进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对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理论研究—系统研究—实证研究—应用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章介绍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和类型划分;分析了推动和制约产业转移的因素;并总结了与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关联最紧密的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通过选取区域梯度分布评价指标,建立了区域梯度分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经济数据,测算和分析了区域梯度分布综合指数,据此提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转出区域和承接区域,进而提出了产业转移的转移路线规划。第4章构建了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分析模型,并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计算了全国31个地区的27个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并据此提出各主要产业转出地区的转出产业选择。第5章构建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的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全国31个地区的实际经济数据,计算和分析各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并结合产业梯度系数,提出各转出产业的承接地选择。第6章重点研究了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目标;分析了不同的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主体的目标差异,并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机制;分别从产业空间发展规划、经济、人力资源、法律、行政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手段;提出了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中的转移区域选择、转移路线规划、转移产业选择和承接地选择等主要调控内容。第7章从宏观角度提出政府在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中促进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策略,并针对不同调控主体,分别提出中央政府、产业转出地政府和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调控策略。

高登榜[9](2013)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承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是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自从20世纪中叶出现产业转移现象以来,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产业转移浪潮。而随着我国东部地区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产业发展资源的日益匮乏,一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区域产业转遗大潮正在兴起。区域产业转移既是帮助落后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又是推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有力手段,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向均衡化和合理化迈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保持中国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必然要求,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规律。根据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有意识地科学规划、组织和推进产业转移活动,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有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看,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以外商投资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中,而从现实国情角度出发对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特有机制进行的专门研究尚显不足,特别是缺乏针对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性规律的总结和提炼。本文以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与承接为研究对象,重心研究当前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机制和一般性规律,特别是那些植根于中国实际、具有一定地域特殊性的机制特点和规律,从而指导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有序承接和科学承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回顾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史,可以发现,科技革命史实质就是一部产业转移史,产业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此外,通过对“雁行模式”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梯度产业转移理论以及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经典理论的综述,分析得出市场机制是产业转移的根本驱动因素的结论。2.对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之间的一般性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归纳分析,推论假设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产业发展不同时期表现不尽相同;(2)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流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生产要素集聚并不是众多要素简单地在某一空间内的集中,而是集聚区域内要素间的创造性融合和有机集成的过程。3.分析了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区域梯度和产业关联等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因素和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因素,探索不同的产业转移类型及其相应影响因素之间一般性规律,并利用正在发生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的环境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成本推动型转移中,产业转移企业主要看中的是承接地的廉价资源、丰富的劳动力等较低的综合商务成本,两地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梯度差异;而对资源推动型产业转移,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低于成本推动型产业转移,发生资源推动型转移的关键条件是承接地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转移产业在转移地和承接地不一定需要存在着显着的梯度差异。而对于市场推动型产业转移而言,转移企业看中的是目标市场的前景,承接地则是看中承接产业对当地的经济拉动作用,因此转移产业应与承接地存在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4.研究了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两大视角,同顾了比较优势基准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基准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筱原三代平动态比较费用论以及增长极理论、地域分工理论、输出基地理论等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并根据上述相关理论及中国实际,提出了各地区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国家产业布局的基本取向、承接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以及产业的发展性、带动性、适应性、竞争性、难易性、环保性、风险性等属性选择主导产业的思路,并给出了运用基于群体层次分析法和证据推理相结合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5.对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各地所采用的典型承接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特色产业园模式、“链式产业园”模式、循环产业园模式、“专业镇”模式以及“合作共建园”模式,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方法,探究各个模式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提出了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可以选择的模式以及承接模式创新的方向。6.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的区域政策进行了总体分析,分析了区域政策的形成过程,并对整体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从基于政策工具的微观视角对我国的财税、投资、产业、土地方面的区域政策走势、特点及典型地区政策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政策设计。

韩艳红[10](2013)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构的变迁与调整的历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崛起,与选择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密不可分。从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入手,在最具区位优势的地区与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但当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涅盘,走进又一个新阶段之际,我们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反思过去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的失衡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亟需破解的一大难题。研究产业转移问题,正是对破解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一个探索。中国的产业转移问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具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因为产业转移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举措。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区域转移的规律,以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综合运用了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SPSS和EVIEWS计量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研究工具,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产业选择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经济效应,并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和企业行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1.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将产业转移理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进行理论评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内在规律和产业转移的模式等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2.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因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实践和现状,从区域空间演进规律和区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入手,探讨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讨论了资源开发型、低成本型、市场开拓型和集群吸引型四种产业转移模式。3.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需要将部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运用产业集聚指数得出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为避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出现“空心化”问题,提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发达地区侧重发展价值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欠发达地区侧重发展中间价值环节和外围价值环节。4.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及产业选择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欠发达各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正确判断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欠发达地区应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提高产业承接能力。5.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后的四种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扩大效应和城市化效应。6.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则与对策为避免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副作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坚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的原则,产业的关联强度原则以及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本文从市场机制、国家、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四个方面提出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二、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省份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关系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转移研究现状
        1.2.2 碳排放转移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
    2.1 相关概念
        2.2.1 产业转移
        2.2.2 碳排放转移
    2.2 相关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概况
    3.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概况
        3.2.1 经济总量
        3.2.2 产业结构
    3.3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概况
        3.3.1 能源消费构成
        3.3.2 能源利用效率
    3.4 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概况
        3.4.1 碳排放总量
        3.4.2 碳排放强度
    3.5 小结
第四章 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测算模型
    4.1 产业转移的模型构建
    4.2 碳排放转移的模型构建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特征分析
    5.1 2007-2012 年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特征分析
        5.1.1 地区特征
        5.1.2 行业特征
    5.2 2012-2015 年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特征分析
        5.2.1 地区特征
        5.2.2 行业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转移特征分析
    6.1 2007-2012 年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转移特征分析
        6.1.1 地区特征
        6.1.2 行业特征
    6.2 2012-2015 年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转移特征分析
        6.2.1 地区特征
        6.2.2 行业特征
    6.3 小结
第七章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的比较分析
    7.1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的地区流向分析
        7.1.1 总流向
        7.1.2 最终需求驱动型流向
        7.1.3 出口驱动型流向
    7.2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的行业流向分析
        7.2.1 总流向
        7.2.2 最终需求驱动型流向
        7.2.3 出口驱动型流向
    7.3 小结
第八章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评价及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可能的不足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转移
        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三、产业选择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
        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研究
        三、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
        四、简要评述
第三章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条件
        二、资源条件
        三、市场条件
        四、政策条件
    第二节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来源地范围广泛
        三、承接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四、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第三节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存问题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基础薄弱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环境欠佳
        三、承接的产业转移企业和项目可持续性较弱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待加强
第四章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评价分析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因子分析法原理
        三、因子分析法具体步骤
    第三节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一、云南省基于西部地区的静态对比分析
        二、云南省基于西部地区的动态对比分析
        三、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细分能力分析
    第四节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变量及数据的选择
        二、平稳性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误差修正模型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五章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分析
    第一节 东部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分析
        一、测算指标和方法介绍
        二、测算范围和数据来源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二节 云南省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二、实证分析与结果
    第三节 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研究述评
        一、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
        二、基于产业布局的视角
        三、基于机制构建与产业政策的视角
        四、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五、述评
    第三节 研究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框架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产业协同理论
    第一节 协同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亚当·斯密的协同思想
        二、马克思的协同思想
        三、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关于协同思想的比较与分析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协同思想
    第二节 协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协同理论的基本要义
        二、协同效应与协同机制
        三、协同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产业协同
        一、产业协同的内涵
        二、产业协同的构成
        三、产业协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产业协同分析体系
    第一节 产业协同的动因
        一、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区域发展格局的均衡化
        三、获取规模经济的最大化
    第二节 产业协同机理
        一、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二、产业协同的基本要求
        三、产业协同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产业协同的理论范式
        一、产业协同结构
        二、产业协同绩效
        三、产业协同行为
        四、产业协同种类
        五、产业协同政策
    第四节 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一、产业协同模型的构建
        二、产业协同的影响因素
        三、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演进史
        一、战略资源的再调整与再分配期(1949——1979)
        二、产业协同发展萌芽期(1979——1996)
        三、产业协同快速发展期(1996——2004)
        四、产业协同加速期(2004年——2014年)
        五、产业协同发展突破期(2014年——)
        六、结论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现状
        一、协同形式的多样性
        二、协作框架的广泛性
        三、利益纠葛的复杂性
        四、协同机制的集成性
第四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检验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的检验
        三、两大城市群产业协同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节 基于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二、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三、京津冀与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第三节 国外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一、强化并完善核心城市内城市区的服务功能
        二、突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专业化
        三、实现将城市——区域之间点效应与面效应的有机协同
第五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一、产业分工不清晰
        二、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
        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性差异明显
    第二节 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一、市场协同性的欠缺
        二、综合实力悬殊
        三、所有制结构失衡
    第三节 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一、产业悬崖的存在
        二、外向度的不同
    第四节 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与成因
        一、行政主导的边界过于泛化,市场机制建设滞后
        二、产权界定的不清晰
        三、博弈地位的不对等
        四、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位
第六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基本思路
        一、注重发展理念的协同性
        二、注重治理范式的整体性
        三、注重产业载体的关键性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机制设计
        一、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
        二、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路径
        一、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基本内涵
        二、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三、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范式
        四、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实践路径
        五、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篇
致谢

(4)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总体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框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梯度推移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3.1.1 效应分析
        3.1.2 形成要件
        3.1.3 驱动机制
        3.1.4 核心要素
        3.1.5 演进路线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4.3.1 总体规模
        4.3.2 空间特征
        4.3.3 目标形式
        4.3.4 发展趋势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4.5.1 时间维度
        4.5.2 空间维度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4.6.1 时间维度
        4.6.2 空间维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5.5.1 案例选择原因
        5.5.2 案例简介
        5.5.3 区位选择
        5.5.4 动因研究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6.1.1 探索启动阶段
        6.1.2 先行先试阶段
        6.1.3 不断突破阶段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6.5.1 案例选择原因
        6.5.2 案例简介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6.5.4 动因模式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7.1.1 萌芽阶段
        7.1.2 快速发展阶段
        7.1.3 提速腾飞阶段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7.5.1 案例简介
        7.5.2 区位选择
        7.5.3 动因模式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综述
        2.1.1 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研究
        2.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1.3 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2.1.4 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与政策研究
    2.2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3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产业转移
        3.1.2 产业转出区
        3.1.3 产业承接区
        3.1.4 区域间
        3.1.5 土地集约利用
    3.2 理论基础
        3.2.1 区位理论
        3.2.2 报酬递减理论
        3.2.3 地租地价理论
        3.2.4 比较优势理论
        3.2.5 竞争优势理论
第4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分析
        4.1.1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4.1.2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利用的联动影响
        4.1.3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矛盾
    4.2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4.2.1 影响因素
        4.2.2 影响机理
        4.2.3 影响途径
    4.3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4.3.1 影响因素
        4.3.2 影响机理
        4.3.3 影响途径
    4.4 小结
第5章 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5.1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现状
        5.1.1 产业转移趋势
        5.1.2 土地利用现状
    5.2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效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
        5.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5.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5.2.3 研究假说
    5.3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因果关系检验
        5.3.1 平稳性检验
        5.3.2 协整检验
        5.3.3 误差修正模型
        5.3.4 因果关系分析
    5.4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5.4.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5.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5.5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性检验
        5.5.1 协调性内涵
        5.5.2 协调性评价模型
        5.5.3 长三角产业转出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评价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产业转移对承接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皖江示范区为例
    6.1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利用概况
        6.1.1 产业发展现状
        6.1.2 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6.2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效应测算
        6.2.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6.2.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6.2.3 研究假说
    6.3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关系检验
        6.3.1 研究方法选取
        6.3.2 计量结果分析
    6.4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测度
        6.4.1 模型Ⅰ:基于"产业转移度"的分析
        6.4.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产业转移度"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6.5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检验
        6.5.1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的涵义
        6.5.2 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模型
        6.5.3 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比较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为例
    7.1 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
    7.2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7.3 研究假说
    7.4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总体态势比较分析
    7.5 产业转移对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的比较分析
        7.5.1 模型Ⅰ:基于"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分析
        7.5.2 模型Ⅱ:基于指代"二三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一系列指标的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8.1 国内外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8.1.1 国外经验借鉴
        8.1.2 国内经验借鉴
        8.1.3 启示
    8.2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定思路
        8.2.1 政策制定原则
        8.2.2 政策制定思路
    8.3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8.3.1 创建产业转移集中区
        8.3.2 差别化土地优惠政策
        8.3.3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8.3.4 控制供地规模与价格
        8.3.5 建立监管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6)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空间生长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1.1.2 江苏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南北合作进程
        1.1.3 苏北经济稳定增长全面进入现代工业化发展阶段
        1.1.4 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大量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辨析与范畴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研究对象与特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域协调理论
        2.1.2 开发区建设理论
        2.1.3 空间生长理论
    2.2 国外开发区发展相关研究与实践
        2.2.1 研究动态
        2.2.2 实践
    2.3 国内开发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与实践
        2.3.1 研究动态
        2.3.2 实践
第三章 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发展与空间生长特征
    3.1 基本概况
        3.1.1 建立背景
        3.1.2 基本情况
        3.1.3 面临挑战
    3.2 发展特征
        3.2.1 空间特征
        3.2.2 产业特征
        3.2.3 模式特征
    3.3 空间生长演化路径
        3.3.1 区域层面
        3.3.2 城市层面
        3.3.3 开发区层面
    3.4 空间生长阶段与演化特征
        3.4.1 空间生长的阶段性演化
        3.4.2 空间生长的演化特征
    3.5 与苏南开发区空间生长的对比分析
        3.5.1 苏南开发区空间生长演变模式
        3.5.2 共建开发区与苏南开发区的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空间生长的机理
    4.1 空间生长机制要素构成
        4.1.1 要素构成
        4.1.2 要素特性
    4.2 空间成长的动力系统
        4.2.1 政治政策
        4.2.2 经济发展
        4.2.3 劳动力回流
    4.3 空间运行的支撑系统
        4.3.1 地理区位
        4.3.2 基础设施
        4.3.3 合作平台
        4.3.4 技术创新
    4.4 空间调控的约束系统
        4.4.1 资源环境保护
        4.4.2 土地资源制约
        4.4.3 宏观系统组织
    4.5 空间生长演变机制
        4.5.1 区域空间联动机制
        4.5.2 区域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4.5.3 内部空间扩展机制
        4.5.4 内部空间职能组合机制
    4.6 与苏南开发区空间生长机理对比分析
        4.6.1 动力系统影响要素对比分析
        4.6.2 支撑系统影响要素对比分析
        4.6.3 约束系统影响要素对比分析
        4.6.4 演变机制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空间生长优化策略
    5.1 空间发展的困惑及面临的挑战
        5.1.1 发展的困惑
        5.1.2 面临的挑战
    5.2 未来发展背景
        5.2.1 经济全球化深化
        5.2.2 区域环境优化
        5.2.3 产城融合趋势推进
    5.3 调控目标
        5.3.1 空间发展目标
        5.3.2 产业构建目标
        5.3.3 模式引导目标
    5.4 调控理念与原则
        5.4.1 调控理念
        5.4.2 调控原则
    5.5 生长机理调控路径
        5.5.1 动力系统
        5.5.2 支撑系统
        5.5.3 约束系统
    5.6 空间生长调控导向
        5.6.1 产业集聚,空间拓展
        5.6.2 产业升级,空间保留
        5.6.3 功能衍生,空间置换
        5.6.4 产业异构,空间整合
        5.6.5 整合撤并,空间消亡
    5.7 空间发展调控策略
        5.7.1 宏观层面空间发展调控策略
        5.7.2 微观层面空间发展调控策略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6.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6.2.2 研究体系内容的创新
    6.3 尚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数据来源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1 城市群内涵
    2.1.2 产业转移内涵
    2.1.3 产业转移路径内涵
2.2 研究综述
    2.2.1 城市群研究综述
    2.2.2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2.3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3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优势、现状及问题
3.1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优势
    3.1.1 经济基础较雄厚
    3.1.2 区位优势明显
    3.1.3 生产要素丰富
3.2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现状
    3.2.1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呈增加趋势
    3.2.2 产业转移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3.2.3 产业转移以内联引资为主
3.3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不够完善
    3.3.2 产业承接环境不够优化
    3.3.3 承接产业类型单一 4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
4.1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基础
    4.1.1 湖南省在全国的经济梯度地位
    4.1.2 长株潭城市群在湖南省的经济梯度地位
4.2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选择
    4.2.1 基于产业区域集聚指数的产业选择
    4.2.2 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
    4.2.3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选择
4.3 长株潭城市群转出产业选择 5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空间配置
5.1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空间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5.1.1 指标的选取
    5.1.2 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
    5.1.3 结果分析
5.2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的空间配置
    5.2.1 承接产业空问配置纵向路径
    5.2.2 承接产业空间配置横向路径
    5.2.3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空间配置格局
5.3 长株潭城市群转出产业的空间配置
    5.3.1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出地的确定
    5.3.2 长株潭城市群转出产业的空间配置 6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对策及建议
6.1 长株潭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对策
    6.1.1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6.1.2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建设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
    6.1.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6.1.4 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投资软环境
6.2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出对策
    6.2.1 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6.2.2 做好产业甄选,实现产业有序转移
    6.2.3 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转移能力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致谢

(8)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梯度转移研究综述
        1.2.2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 产业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和类型
        2.1.1 产业梯度转移的含义
        2.1.2 产业梯度转移类型划分
    2.2 推动和制约产业梯度转移的因素
        2.2.1 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的因素
        2.2.2 制约产业梯度转移的因素
    2.3 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理论
        2.3.1 产业梯度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产业区位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区域梯度分布的产业转移路线规划
    3.1 区域梯度分布及其指标选取原则
        3.1.1 区域梯度分布的内容
        3.1.2 区域梯度分布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3.2 区域梯度分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区域梯度分布综合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3.4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区域选择和转移路线规划
        3.4.1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区域调控原则
        3.4.2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区域选择
        3.4.3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路线规划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的转移产业选择
    4.1 产业梯度系数及其分析模型
    4.2 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和分析
    4.3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及其分析模型
    4.4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4.5 产业转移中的转移产业选择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梯度系数的承接地选择
    5.1 基于熵权的产业承接能力及其分析模型
        5.1.1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基于熵权的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2 基于熵权的产业承接能力的测算和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指标测评结果和分析
    5.3 产业转移中的承接地选择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体系的构建
    6.1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目标
        6.1.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6.1.2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6.1.3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6.1.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6.2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主体
        6.2.1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主体及其分类
        6.2.2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主体的目标差异
        6.2.3 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政府协调机制
    6.3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手段
        6.3.1 产业空间发展规划
        6.3.2 经济手段
        6.3.3 人力资源手段
        6.3.4 法律手段
        6.3.5 行政手段
    6.4 产业梯度转移调控的内容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调控策略
    7.1 中央政府的统筹调控策略
        7.1.1 制定国家产业转移战略,统筹规划全国产业布局
        7.1.2 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7.1.3 完善产业转移政策体系
        7.1.4 构建产业转移法律制度体系
    7.2 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调控策略
        7.2.1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7.2.2 尊重企业自主决策,促进产业顺利转出
        7.2.3 引导产业有序转出,防止产业空心化
        7.2.4 与承接地共建产业转移载体
        7.2.5 调控流动人口规模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7.3 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调控策略
        7.3.1 改善承接环境,吸引产业转入
        7.3.2 慎重、科学的选择承接产业
        7.3.3 引入关联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7.3.4 加强与产业转出地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7.3.5 与产业转移的其他承接地开展有序竞争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1 区域经济梯度分布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 2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
附录 3 27 个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附录 4 27 个产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9)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承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产业转移的研究现状
        1.2.1 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1.2.2 基于产业视角的产业转移研究
        1.2.3 基于企业视角的产业转移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分析
    2.1 引言
    2.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
        2.2.1 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方式
        2.2.2 产业集群是产业转移的空间载体
        2.2.3 产业转移为产业集群升级创造条件
        2.2.4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
        2.2.5 研究结论与分析
    2.3 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
        2.3.1 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机理
        2.3.2 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发展的路径
        2.3.3 要素转移与聚集融合的典型案例
        2.3.4 研究结论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因素
    3.3 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因素
    3.4 产业转移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5 产业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5.1 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概况分析
        3.5.2 影响产业转移的基本因素实证分析
        3.5.3 产业转移与承接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3.5.4 研究结论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4.1 引言
    4.2 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
        4.2.1 基于产业经济视角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4.2.2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4.3 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4.3.1 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
        4.3.2 国际国内的经济产业转移整体趋势
        4.3.3 国家产业布局的基本取向
        4.3.4 承接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
        4.3.5 产业属性
    4.4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4.4.1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概述
        4.4.2 基于多属性评估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进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模式研究
    5.1 引言
    5.2 主要承接模式分析
        5.2.1 特色产业园模式
        5.2.2 链式产业园模式
        5.2.3 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
        5.2.4 专业镇模式
        5.2.5 合作共建园模式
    5.3 承接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4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选择
    5.5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衍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6.1 引言
    6.2 我国区域政策总体分析
        6.2.1 区域政策的形成过程分析
        6.2.2 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区域政策效果评估
    6.3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区域政策分析
        6.3.1 区域土地政策分析
        6.3.2 区域财税政策分析
        6.3.3 区域金融政策分析
        6.3.4 区域环保政策分析
    6.4 促进产业转移政策设计
        6.4.1 发挥产业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6.4.2 完善财税金融政策
        6.4.3 实行严格的土地环保政策
        6.4.4 完善人力资源政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10)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产业转移的内涵
        1.2.2 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2.1.1 马克思的产业转移理论
        2.1.2 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
        2.1.3 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的现实意义
    2.2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宏观层面
        2.2.1 雁行模式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发展
        2.2.2 边际产业扩张论和大山模式
    2.3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微观层面
        2.3.1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2.3.2 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
    2.4 产业转移的新经理地理学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和模式
    3.1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
        3.1.1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3.1.2 我国产业转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3.2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
        3.2.1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
        3.2.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3.3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
        3.3.1 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模式
        3.3.2 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
        3.3.3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模式
        3.3.4 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模式
第4章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
    4.1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
        4.1.1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
        4.1.2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产业转移
        4.1.3 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4.2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
        4.2.1 产业转移趋势的衡量方法
        4.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思路:价值链重构和价值链转换
        4.3.1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构建国内价值链
        4.3.2 发达地区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价值链高端挺进
第5章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及产业选择
    5.1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内涵
        5.1.1 凝聚转移产业的吸引力
        5.1.2 准确选择转移产业的鉴别力
        5.1.3 顺利承接转移产业的支撑力
        5.1.4 实现承接产业的发展力
    5.2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
        5.2.1 要素资源
        5.2.2 市场潜力因素
        5.2.3 产业配套能力
        5.2.4 技术研发水平
        5.2.5 地区发展水平
    5.3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3.2 指标选取及构成
        5.3.3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方法
        5.3.4 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
    5.4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
        5.4.1 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分析
        5.4.2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
第6章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效应
    6.1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6.1.1 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作用机制
        6.1.2 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
    6.2 技术溢出效应
        6.2.1 技术溢出效应的含义
        6.2.2 承接产业转移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途径
        6.2.3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一般性分析
        6.2.4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6.3 就业效应
        6.3.1 就业规模增加效应
        6.3.2 就业布局调整效应
    6.4 城市化效应
        6.4.1 产业转移城市化效应的路径分析
        6.4.2 产业转移城市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7章 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7.1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7.2 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7.2.1 产业转移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7.2.2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7.2.3 发达地区应积极促进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7.2.4 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有重点地承接产业转移
        7.2.5 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承接格局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省份产业转移与碳排放转移关系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崔蕾.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评价及产业选择研究[D]. 倪翔.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 魏丽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产业梯度转移对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和皖江示范区为例[D]. 项锦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空间生长机理研究[D]. 杜晓娟.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9)
  • [7]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路径研究[D]. 曾智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及其调控研究[D]. 胡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5)
  • [9]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承接模式研究[D]. 高登榜.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6)
  • [10]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韩艳红.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江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