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

论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

一、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论文文献综述)

雷雅杰[1](2021)在《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李白、杜甫以及白居易作为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相关的海内外研究均位列前三。在这些研究中笔者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即日本学者对白居易的研究成果远比李、杜二人相加起来都多。此外,在洛阳香山白园的石碑上更是题有:“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的碑文。由此可见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白居易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成为了唐代诗歌域外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平安时期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鼎盛阶段,其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制度、风俗、宗教、服饰、文学甚至是文字等均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白居易的诗歌在这一背景下传入日本并受到了日本各阶层的争相传诵。更是在日本文坛中形成了历经四百年经久不衰的“白居易现象”,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与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嵯峨天皇以及小野篁开始,到岛田忠臣以及菅原道真为主的平安韵文世界,再到后期以紫式部与清少纳言为代表的物语散文世界,这一时期的文学都有着对白居易诗文学习与借鉴的痕迹。因此,研究平安时期日本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情况,对中国诗歌海外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文学域外传播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文学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着重阐述平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背景及白居易诗文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就平安时期日本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进行文本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日本文学对白诗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接受模仿到本土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接受中也具有显着特点。在形式方面,学习白诗的七言律诗及长律进行创作。在内容方面,以借用白诗中的词汇、典故及意象为主。在题材方面,多接受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感伤诗,通过对生活与自然的描摹来表现日本民族的“物哀”思想。第三部分则是通过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特点及其在日传播现状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诗歌的推广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启示。

石培琼[2](2021)在《论杨贵妃形象在日本的变迁 ——以文学作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为人所熟知的女性角色,但是像杨贵妃这样在中国、日本、韩国乃至整个东亚都津津乐道的女性恐怕并不多见。杨贵妃是中国唐代时期第六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妃,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不仅给中国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巨大影响,死后50年左右白居易围绕她和玄宗之间的爱情所创作的《长恨歌》在文坛上更是广为流传。自此以《长恨歌》为基础所展开的杨贵妃相关文学作品也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不仅如此,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也对杨贵妃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涌现出大量以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平安时代紫式部所着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就有多处涉及杨贵妃这一人物,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的角色设定也大量参考了《长恨歌》中的杨贵妃,这一说法几乎成为定论。除此之外,平安时代以后的《平家物语》《太平记》等文学作品、谣曲、绘画、电影等文学艺术中也能经常看到她的身影。顺着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杨贵妃形象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只是中国范围内对其形象研究的文献不胜枚举,但是面向杨贵妃相关日本文学作品所进行的考察却似乎并不多。因此,本论文尝试去分析杨贵妃在日本各个时代所展现的形象,借此考察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特征。另外,笔者也希望能借此窥探日本方面对中国文学的解释以及接收情况,在尊重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来促进两国间的交流。

鲁杨泰[3](2020)在《日本战国武人派汉诗特征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日本战国时代出现的武人派汉诗在日本文学史中是被边缘化的异质分子,拥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及与日本文学整体特质相异的特征。本文搜集主要的武人派汉诗,挖掘武人派汉诗总体以及个体展现的鲜明的时代主题,直白清新的写作风格,类似绝句的体裁特征等,以论证其为日本汉诗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的表征,以求完备地建构日本古代文学史框架,同时为研究战国前后时代的文学增添新视角。

曾礼军[4](2020)在《中日文化语境中的杨贵妃故事叙述比较——兼论日本对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的民族性》文中研究指明杨贵妃故事是中日两国叙事文学的重要题材,都以《长恨歌》《长恨歌传》为源头。虽然故事题材大致相同,但两者的创作方式、叙述模式、人物塑造、主题寓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学创作不断超越《长恨歌》《长恨歌传》的叙事文本,叙述模式繁复,重视杨贵妃"生前事"的拓展;日本文学创作则始终以《长恨歌》《长恨歌传》的文本接受为基础,叙述模式单一,重视杨贵妃"死后情"的强化。中国文学整体上侧重于贬妃讳帝,重在宣扬女祸乱政;日本文学则侧重于扬妃刺帝,重在渲染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此同时,中日文学中杨贵妃也有塑造成"救国"形象的个案,但中国以"情贞"正面形象突出杨贵妃忠君贞夫,日本以"情淫"反面形象反衬杨贵妃是淫乱唐朝、救护日本的护国神化身。中日杨贵妃故事的叙述差异在于两者的文学生成、文学本质和文学功用相异。日本杨贵妃故事创作实质上体现了日本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有着淡化中国文化内涵、简化中国文学叙事、重构日本文化观念和文学审美的民族特征。

雷芳[5](2019)在《日本近现代“物哀”美学的三副面孔》文中指出"物哀"是日本美学重要的审美范畴。近现代以降,学者们运用西方理论话语对"物哀"进行了新的阐发,使其呈现三种美学形态:一是大西克礼运用现象学美学方法阐发出的哲学美学形态,其内涵为"世界苦的审美体验";二是杉田昌彦、百川敬仁借用西方"同情""共感"等话语阐发出的同情美学;三是丸山真男、百川敬仁通过揭示文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将"物哀"阐发为意识形态论。

吴娱[6](2018)在《试论三岛由纪夫的“神性”叙事》文中提出一直以来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及其本人都备受学者争议,其小说作品中的男色主题;对死亡的大量描写;对美孜孜不倦地讨论;对武士道的狂热追求都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三岛由纪夫文论的细读能够找到其创作思想的源头,即三岛由纪夫从对日本传统文学、文化的认识与剖析中,逐渐建立的一套属于其自己的独特文学创作理念与文学审美理念,其理念中的关键是凭借其对《古事记》的理解,所确立的“神人分离”的文化意志,核心是“神性”的凸显。三岛认为这种“神性”经时间发展在日本文学中逐渐衍变成“风雅”等审美意识。本文试图结合日本传统文学独有的审美意识,阐述三岛由纪夫独特的以“神性”为主的文学创作观,并由此探讨其小说中的人物特色、主题特色及形式特色。第一部分,通过细读三岛由纪夫的文论,结合日本传统文学、文化独有的审美意识,阐述三岛独特的文学创作观,即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学中“神人分离”与“风雅”等审美意识,在“非逻辑”与忍文化的思想观念下,强调了人类借由想象创造美及强化美的主观能动性;对死亡冠以“神性”的解释,追求“美的死”的人生结局;在文学创作形式上高度赞赏具有“神性”的怪谈文学形式。第二部分,通过对三岛由纪夫小说作品的内部研究,以人物塑造(包括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描写、人物行动描写等。)为主,探析其如何在小说内容中实践其文学创作思想观念中,“神性”所应该具有的“非逻辑”与忍文化的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的“造花”审美趣味。第三部分,探究三岛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死亡。通过对三岛由纪夫“神性”的死亡观的认识,结合小说文本,解析其小说中一以贯之的美必赴的死亡结局,并由此探讨三岛每一部小说都逃不开的死亡主题的意义,即与死常在及以死得生。第四部分,通过对三岛由纪夫小说中文体结构及创作形式等特色的分析,探析其如何在创作实践中奉行漂浮于世界之上的,“神性”的怪谈形式创作思想。

许奕晗[7](2018)在《浅谈日本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日两国的交流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日本都曾效仿过中国。在频繁的文化碰撞中,文学也不可避免地被中国文学所影响。随着中国书籍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文学。然而,日本在善于吸收借鉴他国文化的同时,自己也会结合本国的文化,民族特性,发展出合适本国人民的独特的日本文学。在与中国文学特点进行对比的同时,阐述了日本文学在去政治化、女流文化、物哀论三方面的民族特色,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学的特点。

雷芳[8](2017)在《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文中认为“物哀”,日文写作“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之所以研究“物哀”,因为通过“物哀”能把握日本审美文化的精髓。今人对“物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作品的分析,二是对本居宣长物哀论的阐释研究。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一,长达五百年的中世也以“物哀”为精神底流;其二,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的隐秘动机以及他在文论领域的话语建构;其三,近现代日本文学在传承物哀美学时以多元化为其主要特征。所以对“物哀”美学的研究须将其置于整个日本文学史中,作动态变化考察。认为“物哀”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并随着时代发展而美学内涵不断丰富。全文共分为五章。遵循历史和逻辑的两条线,考察“物哀”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按照理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萌芽、雏形、沉潜、确立、展开等阶段,分别阐释了不同阶段的美学内涵。第一章分析了上古时代“物哀”的萌芽与中国物感说的关联,进而对上古文学创作中的“物哀”进行了研究,还分析了“もののあはれ”与“物哀”的关系。认为感物心动为“物哀”最初的美学内涵,它的产生源发于中国的物感说。《古今和歌集》两序模仿《诗大序》,形成日本最早的物哀论原型。在将“物”与“情”具体化的过程中,融入日本古人对自然万物纤细的感受性,从而形成不同于物感说的“感物”意识。因此,日本古代文学创作中的“物哀”,是以对自然万物的细腻、具体的感动为其主要特征。日本“物哀”不同于中国“物感”,日文以“もののあはれ”表示此概念,正是强调语音是决定语意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在日本文化的语境下理解“物哀”的原生态。第二章从平安时代紫式部的物语理论批判出发,着重对《源氏物语》进行了文本分析,进而分析了平安佛教中的“无常”与“物哀”之间的关系。认为消极的“无常感”是“物哀”雏形阶段的美学内涵。以“情”为核心的“物哀”,经受了平安佛教无常观的洗礼,细化为文学作品中人对自然、人生、社会以及死亡的无常感体验。此时的“物哀”仅止于“悲苦”的感受性上,没有通向达观境界的寂静。第三章研究了“物哀”在整个中世的沉潜过程,具体分析了它在隐士文学中的体现,在和歌“幽玄”论中占据的位置,以及与武士道精神的美学碰撞。认为“物哀”在沉潜阶段的美学内涵有三。其一,随着与“道”的一体化,“物哀”深化为积极的“无常观”;其二,在“幽玄”论中体现为余情之哀、狭义的幽玄、余情、有心等;其三,经禅宗精神洗礼,融入武士道精神,生发出“殉死之美”的内涵。第四章研究了“物哀”论在近世的确立,着重分析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的隐秘动机和美学话语建构过程,接着分析了近世文论与“物哀”论的关联,最后对近世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进行了分析。认为“物哀”正式确立时的美学意蕴为自然人情礼赞。近世文论家共同勾勒了文学艺术的人情谱系,本居宣长确立的物哀论就位于这一谱系的延长线上。他基于对自然人情的肯定,运用语音中心主义,颠倒假名与汉字的位置关系,以“あけれ”为中心建构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质的美学话语。因此,其物哀论的本质实为人情论。近世文学的“物哀”色彩也以人情与义理的博弈为主要特征。第五章研究了“物哀”美学在近现代的展开,着重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文学作品中各不相同的“物哀”内涵。认为“物哀”在近现代的展开阶段呈现三副美学面孔,即世界苦的审美体验、同情美学以及意识形态论。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又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美学内涵,认为谷崎润一郎的“物哀”表现为“阴翳”,川端康成的“物哀”体现为“悲美相通”,三岛由纪夫的“物哀”核心是“毁灭”。

刘娜[9](2016)在《《方丈记》的“政治性因素”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的"超政治性"一直被视为日本文学的传统性格之一。在汉字文本和中国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日本文学虽很少涉及政治性或政治、社会等批判因素,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方丈记》作为隐逸文学思想实现日本化的标志性作品,贯穿其始终的佛教的无常思想与隐逸思想一直是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但其细节描写中不乏作者忧国忧民的"政治性因素"的体现。本文拟从《方丈记》记述的"灾厄"中的细节描写出发,分析其在揭示无常观之余所隐含的作者鸭长明虽身在乡野,但心系朝廷,关注时事,不失为社会人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政治性因素"。

胡欣[10](2016)在《江户汉诗研究》文中指出绪论包括研究综述、思路及意义、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对江户汉诗发展史分期的界定三个部分。此章分析了江户汉诗的文献留存情况,梳理了江户汉诗研究的发展概括,探究了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为江户汉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正文分六章展开论述,分别是江户汉诗的发展期、繁荣期(上、下)、总结期、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创作以及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第一章江户汉诗的发展期(庆长八年——延宝七年)。此章考察了江户初期汉诗的创作格局,木下顺庵与江户诗坛的“尊唐”风,伊藤仁斋、中江藤树、德川光圀等汉诗人的创作。此期,汉诗的创作一方面传承了五山汉诗之余风,推崇宋诗,另一方面在木下顺庵等学者的倡导下,诗风向“尊唐”方向发展。第二章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上)(延宝八年——宝历九年)。此章以林门、木门以及堀川派、蘐园派汉诗人的创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尊唐”诗论在此期的发展变化以及对诗坛的影响。第三章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下)(宝历十年——文政十二年)。此章分析了江村北海、幽兰社汉诗人、混沌社汉诗人、江湖社汉诗人以及六如等诗僧的创作,阐释了以江湖社汉诗人为代表所提出的清新性灵诗论对诗坛的作用以及影响。第四章江户汉诗的总结期(天保元年——庆应三年)。此期以广濑淡窗、广濑旭庄、梁川星岩、藤森弘庵、藤井竹外、斋藤竹堂、远山云如、吉田松阴以及江户幕府遗民诗人冈本黄石、小野湖山、大沼枕山、森春涛、鲈松塘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汉诗的创作以及诗学主张上,所呈现出的折衷化风貌。第五章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创作。此章分析了江户时期女性诗人创作的时代土壤,江马细香、梁川红兰、原采苹、铃木双蝶、大崎小窗的汉诗创作,对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地位进行了定位。第六章以《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为中心,探讨了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本章从形式、内容、诗歌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了《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以此辨析江户时代中日汉诗学观念的交汇及新变。结论主要包括江户汉诗的创作特色及成就,江户汉诗学的本土化两个部分。此章主要对江户汉诗的创作特色、成就、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二、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本平安时期的“白居易现象”
    1.1 平安时期及之前中日文化交流情况
    1.2 平安时期的“白居易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章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2.1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
        2.1.1 汉诗世界对白诗的接受
        2.1.2 和歌世界对白诗的接受
    2.2 平安时期日本韵文对白居易诗论的接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安时期日本物语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3.1 平安时期物语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3.2 《源氏物语》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3.3 《源氏物语》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3.4 《源氏物语》对白诗的接受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安时期日本散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
    4.1 平安时期散文文学对白诗的接受情况
    4.2 《枕草子》对中国文学的接受情况
    4.3 《枕草子》对白诗的具体接受情况
    4.4 《枕草子》对白诗的接受特点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安时期“白居易现象”对中国诗歌海外推广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论杨贵妃形象在日本的变迁 ——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摘要
はじめに
    1.先行研究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における杨贵妃と玄宗のイメージ
    1.1 中国歴史资料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1.2 『白氏文集』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1.2.1 『长恨歌』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1.2.2 「新楽府」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1.2.3 白居易自身の考え方
第二章 日本各时代における杨贵妃のイメージ
    2.1 中古
        2.1.1 平安时代――「源氏物语」
        2.1.2 平安末期―『唐物语』『今昔物语』
        まとめ
    2.2 中世
        2.2.1 『平家物语』『太平记』
        まとめ
        2.2.2 『曽我物语』
        まとめ
    2.3 近世
        2.3.1 杨贵妃に関する诗歌
        2.3.2 杨贵妃に関する絵画
    2.4 近现代
        2.4.1 井上靖の「杨贵妃伝」
        2.4.2 梦枕獏の『沙门空海唐の国にて鬼と宴す』
        まとめ
    2.5 まとめ
第三章 中日両国における杨贵妃像相违の要因
    3.1 杨贵妃像相违の要因
    3.2 中日における文学特徴と相违の要因
        3.2.1 中国文学の特徴と要因
        3.2.2 日本文学の特徴と要因
おわりに
    4.1 まとめ
    4.2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3)日本战国武人派汉诗特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对武人派汉诗兴起、发展的影响
    (1) 武人派汉诗发展的有利条件
    (2) 武人派汉诗发展的不利条件
2. 武人派汉诗总体的创作特征
    (1) 风格题材
    (2) 绝句体裁
    (3) 用典繁多
3. 武人派汉诗个体的主题和风格创作特征
    (1) 融情于景,含蓄典雅
    (2) 军旅题材,荡气回肠
    (3) 诋詈外邦、野心勃勃
    (4) 人生不顺,忧愁哀婉
4. 结语

(4)中日文化语境中的杨贵妃故事叙述比较——兼论日本对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的民族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叙述模式的“繁”与“简”
二、人物塑造的“贬”与“褒”
三、文学生态的“同”与“异”
四、余论:日本对中国文学接受的民族性

(5)日本近现代“物哀”美学的三副面孔(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苦的审美体验
二、同情美学
三、意识形态论

(6)试论三岛由纪夫的“神性”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及研究意义
一、三岛由纪夫的“神性”文学观
    (一)“非逻辑”与忍文化
    (二)美的死
    (三)怪谈之美
二、人物:风雅外衣下的神性
    (一)心中“造花”
        1、神性的“我”
        2、丑陋的“他”
        3、想象的美
    (二)话中“辩花”
    (三)行动“养花”
        1、主动寻美
        2、刻意磨己
        3、雷霆般的抉择
三、主题:必赴的死亡
    (一)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死亡描写
    (二)神性的死亡
        1、与死常在
        2、以死得生
四、形式:怪谈中的幽玄之境
    (一)窥视中的另一个世界
    (二)超自然中的崇高“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浅谈日本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去政治化
二、女流文学繁荣
三、物哀论

(8)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问题发现及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感物心动:“物哀”论的萌生
    第一节 “物哀”论的中国渊源
    第二节 “物哀”论原型
        一、“物哀”论与和歌的产生
        二、“志·言·诗”与“心·词·歌”
    第三节 物感说与“感物”意识
        一、天人感应
        二、物感说
        三、“感物”意识
    第四节 感物心动
    第五节 “もののあはれ”先于“物哀”
第二章 消极的“无常感”:“物哀”的雏形
    第一节 “情之诚”与“物哀”
    第二节 “物哀”与《源氏物语》
        一、《源氏物语》与佛教
        二、多重“物哀”审美
        (一) 自然审美:情景交融
        (二) 人生审美:哀对人生
        (三) 社会审美:世态炎凉
        (四) 死亡审美:唯美的悲哀
    第三节 “物哀”与“无常感”
第三章 由飞花落叶而殉死之美:“物哀”的沉潜
    第一节 飞花落叶
        一、悟道哀深
        (一) 四海真如天
        (二) 无心亦知哀
        (三) 春樱花下死
        二、无常观趣
        (一) 积极的“无常观”
        (二) 诗情雅趣
    第二节 “幽玄”与“物哀”
        一、余情之哀
        二、狭义的幽玄
        三、即“余情”即“物哀”
        四、即“有心”即“知物哀”
    第三节 殉死之美
        一、禅意
        二、剖腹之美
        三、生存共鸣
        (一) 人生苦的情感体验
        (二) “物哀”与“死亡”
第四章 自然人情礼赞:“物哀”论的确立
    第一节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一、复古神道
        二、对抗汉意
        三、“知物哀”
    第二节 隐秘动机
        一、文学与政治
        二、“物哀”与“好色”
        三、“物哀”与“人情”
    第三节 日本美学话语建构
        一、汉字书写与假名书写
        二、语音中心主义
        三、建构假名话语体系
    第四节 人情文学观与“物哀论”
        一、“诗道人情”说
        二、乐趣说
        三、虚实皮膜论
        四、风雅说
        五、文学人情说
    第五节 人情与义理的博弈
        一、执着情爱战胜义理
        二、为情而死冲撞义理
第五章 “物哀”美学的展开
    第一节 “物哀”的三副美学面孔
        一、世界苦的审美体验
        二、同情美学
        三、意识形态论
    第二节 谷崎润一郎:阴翳美
        一、感物悲人
        (一) 家族没落的悲凉感
        (二) 感时伤逝的自然意象
        (三) 女性的悲剧性命运
        二、阴翳美学空间
        (一) 永恒的女性
        (二) “生活定式”
        (三) 阴翳
    第三节 川端康成:悲美相通
        一、川端美学与东西方文化
        二、女性命运之悲
        三、情景交融生虚幻
        四、死亡之凄美境界
    第四节 三岛由纪夫:实践毁灭以求美
        一、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二、肉体的毁灭
        (一) 观念之爱的永恒
        (二) 美的自我陶醉的胜利
        (三) 大义与至诚
        三、物的毁灭
        四、自我彻底毁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方丈记》的“政治性因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方丈记》及其作者鸭长明
三、《方丈记》的“政治性因素”分析
    1.「安元」
    2.「福原」迁都
    3. 养和饥馑
四、原因分析
五、结语

(10)江户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意义
    第二节 江户汉诗繁盛的原因
    第三节 对江户汉诗发展史分期的思考
第一章 江户汉诗的发展期(庆长八年——延宝七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江户初期汉诗的创作格局
    第三节 木下顺庵与江户诗坛的“尊唐”风
    第四节 伊藤仁斋、中江藤树、德川光圀等汉诗人的创作
第二章 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上)(延宝八年——宝历九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尊唐”论与诗坛的兴盛
    第三节 林门汉诗人的创作
    第四节 木门汉诗人创作
    第五节 堀川派汉诗创作
    第六节 蘐园派汉诗创作
第三章 江户汉诗的繁荣期(下)(宝历十年——文政十二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反复古诗论的兴起及其对诗坛的影响
    第三节 江村北海的汉诗创作
    第四节 幽兰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五节 混沌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六节 江湖社汉诗人的创作
    第七节 江户汉诗繁荣期诗僧的创作
第四章 江户汉诗的总结期(天保元年——庆应三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江户总结期诗风的传承与融合
    第三节 幕末明初的汉诗风尚
第五章 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江户时期女性诗人创作的时代土壤
    第二节 江马细香、梁川红兰、原采苹等女性诗人的创作
    第三节 江户时期女性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地位
第六章 江户汉诗对明清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以《诗薮》对《日本诗史》的影响为中心
    第一节 《诗薮》影响《日本诗史》的背景
    第二节 《诗薮》的体例结构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第三节 《诗薮》“气运说”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第四节 《诗薮》诗歌审美标准对《日本诗史》的影响
结语
    第一节 江户汉诗的创作特色及成就
    第二节 江户汉诗学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四、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平安文学对白居易的接受研究[D]. 雷雅杰. 山西大学, 2021
  • [2]论杨贵妃形象在日本的变迁 ——以文学作品为中心[D]. 石培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日本战国武人派汉诗特征探讨[J]. 鲁杨泰.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1)
  • [4]中日文化语境中的杨贵妃故事叙述比较——兼论日本对中国古代文学接受的民族性[J]. 曾礼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日本近现代“物哀”美学的三副面孔[J]. 雷芳.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试论三岛由纪夫的“神性”叙事[D]. 吴娱. 云南大学, 2018(01)
  • [7]浅谈日本文学[J]. 许奕晗. 青年文学家, 2018(08)
  • [8]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D]. 雷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方丈记》的“政治性因素”浅析[J]. 刘娜. 考试周刊, 2016(A5)
  • [10]江户汉诗研究[D]. 胡欣.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论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