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中亚地区可靠的合作伙伴

中国是中亚地区可靠的合作伙伴

一、中国在中亚地区是可靠伙伴(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彭昕[2](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指出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达乐汉(Darkhan)[3](2021)在《新经济带丝绸之路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同前面亚洲和欧洲的道路。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邻国,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国际金融机构和条约框架内的个别项目,确定各参与方之间的一致性,确定加强两国战略互信,分析-加强在欧亚经济联盟合作框架内的协作,以及如何在最佳路线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链中的环节物流系统。分析遵守规范和法律要求的情况,建立一个区域合作机制,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合作,并探讨以包容性和参与性方式开展合作的途径。项目参与方的互利。本文通过对中哈关系的历史和意义的讨论,分析哈中双边关系的特点和问题路径、哈萨克斯坦与邻国关系的潜力是一个出路。以及分析“地区方针”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发现了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前景和因素,在实施“一个在整个地区”的项目过程中影响中亚国家企业增长的因素中亚国家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地缘方面,哈萨克斯坦境内现代运输和物流系统在整个中亚地区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并逐渐融入国际运输系统,本文将实际哈萨克斯坦在区域内地方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分析相关政策措施。与此同时“顺风”项目目前对中亚国家的意义和丝绸之路的发展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项目之一,结合此案例,对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哈萨克斯坦的意义进行全方位探讨。在这一阶段,两国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自从丝绸之路经济地带倡议问世以来,我们两国的关系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自那时以来,我们的关系在我们的双边关系中具有全新的性质和质量。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区的出现,我们的经济和人道主义联系进一步加强。通过这一项目,我们各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进行合作,而且在其他领域扩大了机会。对我们这些国家来说,过去从未有过的前景已经显现。我们各国的形象和整体形象得到了改善。我们的人道主义合作已经深入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在这一大流行病期间,我们各国做了大量工作,展现了我们各国友谊的真实面貌。

陈亚州[4](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艾明江(Azimov Eminjon)[5](2019)在《塔中双边关系演变与发展研究(1991-至今)》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时,世界局势风云变幻,随着苏联解体的脚步,塔吉克斯坦也随之独立出来。然而,塔吉克斯坦实现独立后不仅没有赢来和平与良好的发展机会,还要时刻对影响国家安全的动荡的政治局势、大小矛盾不断的宗教信仰与频发纷争的地方势力保持着提防及高度警惕。幸运的是塔吉克斯坦获得了国际社会与地区其他一些国家的帮助,从而逐渐稳定了国内动荡的政治格局,使得国内的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个相对较为良好的发展契机,以发行自己国家的货币为开始,国内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全面阐释1991年至今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关系发展与演变问题,本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分析了塔中关系形成的背景。首先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进入新的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其次针对冷战后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国制定了新的外交战略。最后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下,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产生新动力。第二部分分析了塔中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塔中起步与建交阶段(1991-1997),塔中睦邻友好合作阶段(1998-2013),塔中战略伙伴关系阶段(2013-至今)。第三部分分析了塔中关系的现状。首先是政治经济交往密切,具体表现为频繁的高层互访、快速发展的经贸往来以及相对滞后的文化交流四个方面。其次是塔中结伴不结盟更具灵活性,具体表现为日益相互独立的伙伴关系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再次是合作领域广泛且初步机制化,具体表现为全方位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园区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化建设初具规模。最后是互信和认同度高有政治示范意义,具体表现为互利互信的战略协作、经济合作互利性较强、文化认同不断加深。第四部分探讨了塔中战略关系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推动塔中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向前发展是两国共同的愿望,分为三个方面: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完整、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联手合作共同对付三股势力。其次是推进塔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具体措施,分为两个方面:顶层设计加强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拓宽投资合作交流渠道、协调塔中俄三国经贸关系。

金勇[6](2019)在《At the Dawn of Belt and Road-China in the Developing World(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目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响应,也引起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重点关注。英文政论文的汉译,特别是与中国相关的政论文,对了解西方在某些问题上对中国的看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不少国际权威智库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就是中国,他们的研究报告是很好的英语政论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At the Dawn of Belt and Road,China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是美国顶级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个名为“第三世界中的中国”的研究项目中的一份研究报告。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的交流和合作,为美国相关决策机构提供他们的见解。本次翻译的原文节选自该报告的第十章“区域关键伙伴关系”(Pivotal Regional Partnerships),所选章节介绍了中国在中亚、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这六个地区的潜在区域关键伙伴关系。本实践报告先分析原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然后从词汇和句法入手,结合具体实例讲述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进行总结,提出翻译此类文章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及报告,期望对国外智库针对中国所做的研究有进一步了解,并熟悉在处理字词、句段翻译中一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也希望本翻译报告能够促进政论文的翻译研究。

李朝飞[7](2018)在《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文中认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直构筑所谓第一和第二岛链,奉行“遏制而不孤立”政策,在东北亚、东海、南海和南亚四大区域构筑反华“C型”包围圈,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是“东亚国家”,但中国更是一个“亚洲国家”,通过陆海联动、东西联通凸显陆海两栖型大国的优势与地位。中亚是中国突破西方封锁和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是中国巩固西北边境地区稳定、预防极端组织和思想渗透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点地区之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塑造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亲和力构建意义重大,也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软实力外交包括宣介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力、宣传中国模式和建立孔子学院等方式,未来还可以通过发展中国旅游、建立文化代表处、促进中国经典作品外译和促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各民族民心相通。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大外交,它是实力与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内宣与外宣相互统筹的结果,也是外交部、文化部、宣传部与商务部等各部委既相互分工又彼此配合的重要实践。主体、客体、路径和话语是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外交的四大要素。未来,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应在主体整合、客体选择、路径创新和话语构建等方面,充分利用好“组合拳”,以民心相通为目标,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以政策沟通为保障,以上海合作组织为载体,讲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生优先”的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和中国政治的影响力。

基姆金娜·维罗妮卡[8](2018)在《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几百年来,欧亚大陆一直是沟通东西方世界的桥梁与媒介,而现如今,其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意义不但依旧明显,而且愈加重要。一个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球化的发展与壮大,欧亚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北京关于推动贸易投资的各项举措,都为其创造了新动力。近几十年来,中亚地区合作加强的趋势十分明显。欧亚地区一体化进程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之一,这是由于该区域具有重要的能源和运输潜力,具有整合欧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关系领域的潜力。由于阿富汗战争的影响,该区域的不稳定性也是引起外界关注的一个因素。它促使中国、俄罗斯和与本地区接壤的国家积极采取行动,确定新的战略与对策。中亚地区对中国而言意义非凡,决定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发展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有三点:第一,中亚地区为中国西部、西北部地区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可能;第二,该区域利用其自然资源为创造一个新的交通走廊提供了可能;第三,国际金融危机迫使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一系列的地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条件促成了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白俄罗斯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及独联体国家的积极参与者。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及2014年白俄罗斯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后,白俄罗斯有意更加积极地参与欧亚各领域的交往与交往。因此,关注和研究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对于白俄罗斯而言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把与白俄罗斯合作的因素考虑进去,似乎也是今后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这一新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强化和提升区域经济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在分析中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的同时,兼顾国家和地区利益平衡这一考虑。在研究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属性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动的实质,这其中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经贸合作的主要内容、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合作的模式与特点,以此来揭示中国对外政策观念在特定历史和政治经济形势下的轨迹走向,特别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反映。

刘伟[9](2018)在《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且特别提出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的重要思想。2015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将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推向新的战略高度。而2014年俄罗斯在经历了乌克兰危机、欧美经济制裁、国际油价下跌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各项经济指标急剧下滑,迄今为止欧美经济制裁尚未取消。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推进的顺利与否关乎着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发展态势,俄罗斯又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加强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一国经济安全对他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实施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2)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及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和趋势预判;(3)中国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共涵盖六章,各部分内容布局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分别从国家经济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特色。第三章,概述了国家经济安全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国家经济安全涵义拓展至“防御型”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和“进攻型”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国经济安全对他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推进的影响”抑或“他国经济安全对本国对外经济安全政策推进的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下文皆在此框架下逐一展开剖析。第四章,阐述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及维度,核心目标及保障措施。为后续分析及前景预判提供了指导思想。第五章,运用CRM模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分别对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针对风险评估,首先确定了模型的选择依据;其次,分析了风险评估模型的选择优势;再次,分别从经济结构、货币、主权债务、银行、政治五大领域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指标体系;最后,进行了实证剖析。趋势预测亦是从上述五大领域分别进行剖析。得出的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值为第六章的Stata回归提供了解释变量。其结论为:单一的经济结构致使俄罗斯经济极易受到外部不安全因素(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其货币安全、主权债务安全、银行业安全除了自身系统的不健全外,均掣肘于经济结构单一所致的经济增长乏力。而畸形的经济结构为欧美经济制裁埋下了“定时炸弹”,欧美经济制裁更使俄罗斯的经济“每况愈下”,恶劣的经济基础和劳动力储备枯竭决定了未来5年内其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第六章,分别从中俄经贸合作、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及中美亚太地区博弈五个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其中,前四节运用大量的数据及Stata回归模型进行剖析,最后一节采用有限多轮动态博弈模型构建了强国经济安全态势下一超双强数学博弈模型,并通过两个案例即“1998年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1998年科索沃危机”和“2014年乌克兰危机+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进行验证剖析。其结论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是确保欧亚空间的稳定与发展的首要机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至关重要。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危机对中俄、中国与中亚五国、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及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均有负影响,但俄罗斯经济安全形势的恶化使得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项目给予了妥协和支持,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项目合作,故当前是中国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机遇期。但若俄罗斯国力一旦恢复元气,因担心中国对其传统势力范围影响力的扩大,势必会增加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的难度。故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必须拿捏有度,否则于我不利。最后,总结相关结论并提出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应对策略。

李亮[10](2018)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文中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中国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与参与欧亚地区合作的主要制度工具。2017年6月,上合组织完成首次扩员,吸纳印度与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国。新成员国的加入、地理活动空间的扩展、议程的扩大,不仅会深刻影响上合的内部运行和发展前景,改变各成员国在上合和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还将重塑整个中亚与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未来很长时间内,上合都将处在扩员后的适应期与调整期之中。它必须充分消化扩员的收益,控制相关风险,使扩员成为组织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跳板而非走向松散的岔道。在中国,建议暂缓扩员的观点曾一度成为学界主流。这说明上合扩员对中国的复杂影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对我国外交理论和总体布局进行全面创新和升级。扩员后,中国既要保证上合在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和推动欧亚地区多边合作等方面的原有功能,又要使它承担起在“一带一路”建设、亚洲新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中的新使命。这些均对上合组织扩员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从曲折过程、复杂影响和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上合组织扩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扩员是国际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也是上合观察员国提出的迫切要求,还能为上合深化现有合作提供全新动力。但与这三种动力相对应,上合组织在制度建设、行动效率与成员国分歧等方面缺陷,使扩员又隐含诸多风险。加上中国与俄罗斯在扩员问题上的分歧难以调和,上合的扩员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上合内的多重利益诉求,也加大了扩员决策的难度。印度希望在上合内实现的三大现实利益包括:深度参与阿富汗重建,提高本土反恐能力,以及加大与中亚各国的“连通性”。此外,它还有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应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对冲大国博弈的风险以及防止巴基斯坦在欧亚地区的壮大。与印度类似,巴基斯坦在上合的诉求也是争取经济发展机会、获得反恐支持、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以及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在动力与障碍相互作用下完成的扩员,将对上合的发展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从收益来讲,上合组织在扩员后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全面提高,经济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安全合作范围也会显着扩大,一直备受瞩目的上合能源俱乐部也有望尽快成立。印度的加入会增强上合组织的政治合法性,印巴冲突在上合框架下也可能得到一定控制。对中国来说,上合扩员有利于维护中国西部安全,能证明中国推动地区合作的能力,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与南亚的推进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俄罗斯来说,印度加入上合将有助于俄罗斯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上合因扩员而走向“务虚”的可能性也更符合俄罗斯的预期。中亚各成员国在上合扩员后有望获得期盼已久的出海口,同时在中俄之外拥有更多大国平衡的选项。但上合扩员的风险也同样突出。组织在扩员后将背负更沉重的财政负担,决策效率与行动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成员国间本就薄弱的身份认同感将更加模糊,而印巴冲突一旦激化,上合组织的内部团结与一致性将受到重大损害。中国是对上合扩员风险最敏感的国家。它在上合的影响力可能因成员国的增加而遭到稀释,在上合内的关切议程也可能因印度的掣肘更难推进。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加入上合能源合作框架,可能使中国在中亚的能源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俄罗斯是扩员的积极推动者,扩员对俄的利益冲击有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印巴加入能源俱乐部会削弱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控制。上合扩员后,中亚各成员国的核心地位可能受到冲突,上合的经济类公共产品也将因印巴的加入而被摊薄。作为扩员的另一个后果,中、俄、印将首次获得在同一个地区组织展开互动的机会。从理论上说,三国可能在上合内形成四种互动模式,即“战略三角”、“两驾马车”、俄印与中巴对立以及俄罗斯主导。而结合成员国的政策偏好与现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三国形成一种倒置的战略三角关系,即中俄继续对上合发挥“两驾马车”作用,印度影响力相对较弱,但在重大决策与行动中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与博弈能力,且影响力呈逐渐上升态势。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形势,上合应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对内而言,上合应该完善与改革组织内部制度,加快落实与深化当前的经贸合作,并推动上合开发银行、能源俱乐部等重要机构的建设。此外还要整合印巴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个覆盖中亚与南亚、以打击“三股势力”和参与阿富汗重建为核心功能的安全与反恐合作网络体系。最后从预防、解调等多个环节做好应对印巴矛盾的准备,考虑创建一个成员国矛盾调解机制,以应对印巴矛盾对组织的潜在冲击。在对外关系上,上合组织将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与更强的动力与各大地区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拓宽在亚洲及全球的战略空间,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是受上合扩员影响最大的国家。一方面,上合的扩员难免会对中国在上合的现实利益产生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上合扩员又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全面升级的结果,扩员后的上合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重大外交战略的实施与战略思想的弘扬。因此从对策角度,中国应在上合内积极发挥作用,将扩员的风险降到最低。包括推动上合对决策机制进行一定调整,提高在上合内设置议程的技巧和主动性,在上合建立成员国冲突调解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导性,并加快上合与“一带一路”等其他地区合作机制对接。在执行对策的同时,还应把上合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大格局中、对它的全新价值加以考察。首先,上合将成为“一带一路”在中亚与南亚推进的载体、平台与安全保障,上合的成功扩员也将为“一带一路”积累经验与威望。其次,扩员还从印证了中国“新安全观”受到广泛认同的事实。维持印巴在上合内的和平相处、扩大欧亚地区反恐安全网络,正是新安全观在欧亚地区的全新实践与成果。此外,在八个成员国之间构建的身份认同感与区域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局部试点,能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基于扩员后上合在中国外交中的诸多新功能和新价值,传统研究与决策路径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学界应尝试超越国别与短期利益,将上合放入国际制度发展、跨地区联动与整合、中俄印三角互动的宏大背景下,以新的研究路径与视域来响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促进中国上合决策与研究的全面升级。当前国际社会当前正面临着冷战思维回潮、保守主义盛行、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交织等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全面创新中国对外关系理论,深化整体外交格局,深度参与地区治理,并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上合组织在这一历史时机下实现了它的首次扩员。希望本研究能为上合渡过扩员后的适应期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有助于中国应对扩员风险、提升上合研究与决策格局,最终为“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服务,其终极目标则指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在中亚地区是可靠伙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在中亚地区是可靠伙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总结
    一、总结与结论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3)新经济带丝绸之路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毕业设计的相关性
    二、文凭项目的目的
    三、研究对象
    四、任务
    五、论文项目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第一章 “一带一路”在哈萨克斯坦的发展问题
    第一节 “一带一路”对哈中关系的历史和意义
    第二节、新丝绸之路项目中哈中双边关系实施的形成,特征和问题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关系潜力
第二章 中亚经济带成员国经济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一带一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影响中亚国家在“一条路”项目中商业活动增长的因素
第三章 “一带一路”的实施情况
结论
俄中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A 符号和缩写
附录 B
致谢

(4)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共同体
        (二)国际共同体
        (三)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塔中双边关系演变与发展研究(1991-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的局限性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方法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论文的创新点
一、塔中双边关系形成的背景
    (一)冷战后国际新格局
    (二)冷战后中国外交新战略
    (三)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新动力
二、塔中双边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塔中起步与建交阶段(1991-1997)
        1.方兴未艾的政治交往
        2.尚未展开的经贸关系
        3.相互协作的安全合作
    (二)塔中睦邻友好合作阶段(1998-2013)
        1.边界问题的妥善解决
        2.中对塔援助的持续增长
        3.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协作加强
    (三)塔中战略伙伴关系阶段(2013-至今)
        1.全面深化的战略伙伴关系
        2.“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更加务实的互利合作
三、塔中战略伙伴关系的现状
    (一)政治经济交往密切
        1.频繁的高层互访
        2.快速发展的经贸往来
        3.相对滞后的文化交流
    (二)结伴不结盟更具灵活性
        1.相互独立的伙伴关系
        2.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三)合作领域广泛且初步机制化
        1.全方位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
        2.“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园区合作
        3.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化建设初具规模
    (四)互信和认同度高有政治示范意义
        1.互利互信的战略协作
        2.经济合作互利性较强
        3 文化认同不断加深
四、塔中战略伙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推动塔中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向前发展是两国共同的愿望
        1.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完整
        2.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3.联手合作共同对付三股势力
    (二)推进塔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具体措施
        1.顶层设计加强民间文化交流
        2.进一步拓宽投资合作交流渠道
        3.协调塔中俄三国经贸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At the Dawn of Belt and Road-China in the Developing World(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Translation Material
    1.3 Task Purpose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Task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Analyzing the Original Text
        2.1.2 Reading Parallel Text
        2.1.3 Features of Political Writings
        2.1.4 Requirments of Translating Political Writing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3 Case Study
    3.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3.1.1.1 Names
        3.1.1.2 Initialisms
        3.1.1.3 Metonymy
        3.1.2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3.1.2.1 Literal Translation
        3.1.2.2 Back Translation
        3.1.3 Som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3.1.3.1 Amplification
        3.1.3.2 Omission
        3.1.3.3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3.1.3.4 Diction
    3.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3.2.1 Linear Translation
        3.2.2 Division
        3.2.3 Restructuring
        3.2.4 Conversion
        3.2.5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s
    3.3 Other Points
        3.3.1 Emotional Color
        3.3.2 Translation of Annotations
    3.4 Reflection of the Task
Chapter 4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arget Text

(7)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
第一章 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特色软实力内涵
    第一节:软实力的由来
    第二节:软实力的内容
    第三节:软实力的学理研究
    第四节:中国特色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
    第五节:新时代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
第二章 中亚的地域范围及其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第一节:中亚的界定
    第二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第三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经济利益
    第四节:中亚在中国外交中的地缘文化地位
第三章 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历史演进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中国古代与中亚的文化交往
    第二节:中国古代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21世纪中亚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上升
    第四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在中亚的文化软实力
第四章 中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念与文化软实力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中国在中亚的政治文化吸引力
    第四节:孔子学院与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五章 中国与域外大国在中亚软实力外交对比研究
    第一节:美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二节:俄罗斯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三节:欧盟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
    第四节:周边国家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以伊朗为例
    第五节:其他大国软实力外交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中国对中亚软实力外交的前景思考
    第一节:周边外交战略是中亚软实力外交的政策保证
    第二节:发挥中亚跨境民族的正面效应有助于增加中国软实力
    第三节:充分发掘经济和贸易政策所蕴涵软实力优势
    第四节: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努力改善在中亚的国家形象
    第五节:面向中亚民间、拓展公共外交渠道,增强国家软实力
    第六节: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软实力外交
结论
参考文献

(8)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亚发展总论
        1.1.1 中亚的定义
        1.1.2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战略意义
        1.1.3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社会政治问题
        1.1.4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社会政治问题
        1.1.5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1.1.6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的安全问题
    1.2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区域贸易理论的综述
        1.3.2 关于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总结与评论
        1.3.3 俄罗斯学界对于区域贸易合作与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1.3.4 关于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研究综述
        1.3.5 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的其他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经贸合作总论
    2.1 中国地缘战略中的中亚地位
        2.1.1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2.1.2 “战略后方”:确保国家安全及维护地区稳定
        2.1.3 中亚地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2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发展阶段
        2.2.1 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起始
        2.2.2 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方向的转变
        2.2.3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积极开展
        2.2.4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阶段
    2.3 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主要方向
        2.3.1 安全稳定是中国在中亚国家的外交重点
        2.3.2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特点
        2.3.3 中国在中亚国家的投资领域
        2.3.4 中国对于中亚国家的能源战略
        2.3.5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领域的合作
        2.3.6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人文交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经贸合作的案例分析
    3.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合作
        3.1.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外交关系
        3.1.2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合作
        3.1.3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3.2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经贸合作
        3.2.1 乌兹别克斯坦的对外贸易
        3.2.2 乌兹别克斯坦对于上合组织的参与
        3.2.3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
        3.2.4 乌兹别克斯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互联系
    3.3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经贸合作
        3.3.1 中国在塔吉克斯坦战略部署发展阶段
        3.3.2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经贸投资
        3.3.3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3.4 中国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经贸合作
        3.4.1 中国与吉尔吉斯坦的交往历程
        3.4.2 中国与吉尔吉斯坦的经贸合作
        3.4.3 中国与吉尔吉斯坦的能源合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与中亚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4.1 上合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1 上合组织概述
        4.1.2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4.1.3 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交流合作
        4.1.4 上合组织的意义与作用
    4.2 中国与中亚成员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经济合作的发展
        4.2.1 初始建构阶段(2001—2003年)
        4.2.2 加快发展阶段(2003—2008年)
        4.2.3 经济合作机制的发展阶段(2008—2013年)
        4.2.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合组织的对接阶段(2013年—至今)
    4.3 上合组织框架内中国与中亚成员国的经济合作
        4.3.1 中国与中亚成员国的经济合作领域
        4.3.2 中国与中亚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机制
        4.3.3 中俄和中亚各国的利益分析
        4.3.4 中国与中亚成员国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4.4 上合组织扩展为跨大陆的国际组织
        4.4.1 上合组织观察员国与对话伙伴国的合作模式
        4.4.2 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的意义及影响
        4.4.3 伊朗、阿富汗加入上合组织的可能性
    4.5 上合组织扩员与经济合作的联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5.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新型经贸战略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及国际影响
        5.1.2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在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贸投资
        5.1.3 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的形成因素
    5.2 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桥梁的上合组织
        5.2.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各国的战略对应
        5.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
        5.2.3 对接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扮演的重要角色
    5.3 白俄罗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上合组织中的积极作用
        5.3.1 白俄罗斯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参与
        5.3.2 白俄罗斯对于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视
        5.3.3 白俄罗斯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交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俄美及欧盟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及其影响
    6.1 俄罗斯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6.1.1 俄罗斯关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地缘战略的定位
        6.1.2 俄罗斯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合作历程
        6.1.3 俄罗斯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的特征
    6.2 美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6.2.1 美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6.2.2 美国与上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合作的现实状况
    6.3 欧盟及其他国家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合作交流
        6.3.1 欧盟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经贸合作
        6.3.2 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的中亚政策
    6.4 俄美及欧盟对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未来合作的展望
        7.1.1 中亚地区局势及俄美两国的中亚政策走向
        7.1.2 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的合作前景
    7.2 对于中国与上合组织中亚成员国合作交往的相关建议
    7.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综述
        一、国外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评述
        二、国内经济安全文献梳理及评述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综述
        一、国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评述
        二、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献梳理及评述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及特色
        一、理论创新
        二、模型拓展
第三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
        一、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二、传统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
        三、本文对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的拓展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基础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界定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理论基础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验证
第四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基本内容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及维度
        一、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内涵
        二、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维度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目标
        二、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措施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模型选择依据
        二、风险评估模型选择优势
        三、指标体系设计
        四、评估分析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趋势预判
        一、预测模型
        二、预测结果
        三、预判分析
第六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态势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及发展历程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态势下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上合组织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及进程
        二、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印大国经贸地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下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影响
        一、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进程及目标
        二、基于计量模型的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影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节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的影响
        一、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及对华政策演变
        二、美国亚太战略布局对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阻碍
        三、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态势对中美亚太地区博弈的影响
第七章 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中国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校期间获得奖项、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10)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分析
        0.2.1 上合研究文献综述
        0.2.2 上合扩员研究文献综述
    0.3 研究框架与整体结构
    0.4 研究重点和创新
    0.5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合组织扩员:动力与阻力
    1.1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1.2 上合组织的三大特征
        1.2.1 独具特色的指导原则
        1.2.2 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1.2.3 不断拓展的功能领域
    1.3 上合扩员的必要性
        1.3.1 扩员是地区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
        1.3.2 扩员是各观察员国的迫切要求
        1.3.3 扩员是上合深化合作的必然路径
    1.4 上合扩员的现实障碍
        1.4.1 上合组织的现有缺陷与不足
        1.4.2 中俄在上合的关系:“两驾马车”
        1.4.3 中俄对扩员的看法:各执一词
        1.4.4 中俄围绕扩员的博弈:协调一致
    1.5 上合扩员的曲折过程
        1.5.1 出台法律文件:程序与标准
        1.5.2 挑选扩员对象:蒙、伊、印、巴
        1.5.3 确定最终结果:争议与一致
第二章 印度与巴基斯坦加入上合:过程与动机
    2.1 印度加入上合的过程
        2.1.1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历史
        2.1.2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特征
    2.2 印度加入上合的动机
        2.2.1 三大现实动机
        2.2.2 三种战略动机
    2.3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过程
    2.4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动机
        2.4.1 争取经济发展机会
        2.4.2 获得反恐行动支持
        2.4.3 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
        2.4.4 减轻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依赖
第三章 上合组织扩员的影响:收益与风险
    3.1 上合组织扩员的整体收益
        3.1.1 地缘政治影响力全面提高
        3.1.2 经济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3.1.3 安全合作范围显着扩大
        3.1.4 能源俱乐部或有望成立
        3.1.5 政治合法性有所加强
        3.1.6 印巴冲突有望得到控制
        3.1.7 域外大国在中亚的存在将被削弱
    3.2 各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3.2.1 中国的个体收益
        3.2.2 俄罗斯的个体收益
        3.2.3 中亚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3.3 上合组织的整体风险
        3.3.1 决策与行动能力更低效
        3.3.2 组织与财政负担更沉重
        3.3.3 成员国身份认同更模糊
        3.3.4 印巴冲突或有损组织的一致性
    3.4 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3.4.1 中国的个体风险
        3.4.2 俄罗斯的个体风险
        3.4.3 中亚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第四章 中俄印在上合的三边关系:理论与现实
    4.1 中俄印“战略三角”:起源与现状
        4.1.1 理论起源与现实发展
        4.1.2 研究现状及既有不足
    4.2 中俄印互动的分析框架:变量与模型
        4.2.1 研究价值与便利条件
        4.2.2 五大变量与四种模式
    4.3 中俄印互动的四种模式:内涵与表现
        4.3.1 战略三角
        4.3.2 “两驾马车”
        4.3.3 两相分化
        4.3.4 俄罗斯主导
    4.4 上合成员国对四种模式的偏好:次序与缘由
        4.4.1 俄罗斯的偏好次序
        4.4.2 中国的偏好
        4.4.3 印度的偏好
        4.4.4 中亚各成员国的偏好
    4.5 偏好排序与现实预测
第五章 扩员后上合组织的应对:改革与创新
    5.1 上合组织的内部调适:完善与改革
        5.1.1 完善与改革现有制度与原则
        5.1.2 落实与扩大经贸与金融合作
        5.1.3 整合与扩展反恐与安全合作
        5.1.4 培育身份认同和共同体意识
        5.1.5 做好预防、调解印巴矛盾的准备
    5.2 上合组织的对外交往:对接与开创
        5.2.1 与联合国各机构:深化伙伴关系
        5.2.2 与本地区其它机制:全面战略对接
        5.2.3 与毗邻地区的合作机制:落实合作意向
        5.2.4 与欧美主导的发展机制:寻找共同利益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扩员:对策、认知与新视野
    6.1 中国在上合扩员后的应对策略
        6.1.1 提高在上合内的议程设置能力
        6.1.2 主导研究成员国冲突协调机制
        6.1.3 加快对接中国主导的其它地区机制对接
        6.1.4 加强与俄罗斯在上合内外的协调
        6.1.5 在两大优势领域集中发力
        6.1.6 借青岛峰会推动开发银行等议题的突破
    6.2 中国新时代外交战略语境下的上合扩员
        6.2.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扩员
        6.2.2 亚洲安全观与上合扩员
        6.2.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上合扩员
    6.3 中国的上合研究新视野
        6.3.1 国际制度新视野
        6.3.2 地区整合新视野
        6.3.3 中俄印战略三角新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在中亚地区是可靠伙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3]新经济带丝绸之路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D]. 达乐汉(Darkhan).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5]塔中双边关系演变与发展研究(1991-至今)[D]. 艾明江(Azimov Eminjon).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At the Dawn of Belt and Road-China in the Developing World(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金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中国在中亚的软实力外交研究[D]. 李朝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8]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经贸合作研究[D]. 基姆金娜·维罗妮卡. 辽宁大学, 2018(01)
  • [9]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刘伟. 新疆财经大学, 2018(02)
  • [10]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D]. 李亮. 兰州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中国是中亚地区可靠的合作伙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