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协议的签署预示着新的SRAM系列即将发布

结构协议的签署预示着新的SRAM系列即将发布

一、结构协议的签定预示新型SRAM系列即将出笼(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文[1](2020)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邻邦,中日关系作为极为重要的一对中外双边关系,对中国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然而,回顾历史便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日关系在一个相当长时间里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这一不正常的双边关系,与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环境,尤其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日本外交政策取向密不可分。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全球特别是东亚争霸战略,通过与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建立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自此日本对华外交政策深受日美同盟关系的制约,从而迟滞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然而,随着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尤其在两次“尼克松冲击”以及美国的默认下,日本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即时至此时日美同盟又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本文由绪论、正文六章和结束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就选题缘起、价值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做了铺垫性交代。第一章,主要介绍和阐述了日美同盟建立的背景及其实质。文章从日美同盟的建立入手,就日美同盟建立的三大背景、标志及实质展开论述。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日美同盟的建立和日本战后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基轴的外交路线的确立,使得日本失去了对华外交的自主性,这也是导致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951年至1970年间日美同盟如何阻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文章从冷战时期日本历届内阁奉行的“亲美反华”政策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无论是奉行对美“追随”路线的吉田内阁、主张对美“协调”的岸信介内阁、追求日美“平等伙伴关系”的池田内阁、强化日美同盟的佐藤内阁,还是倡导对美“自主外交”的鸠山内阁和石桥内阁,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都无法跳出日美同盟框架的束缚,其所奉行的对华政策都是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前提的。这是导致中日关系几起几落,未能发生质的飞跃即未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阐述了1971年至1978年间日美同盟如何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文章从这一时期日美同盟出现危机的标志性事件“绳线交易”与两次“尼克松冲击”入手,就日本政府是如何带着被盟友“背叛”的惊愕与被盟友“理解”和支持的兴奋着手中日复交和缔约谈判而展开分析。笔者认为,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缓和尤其是美国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第四章,主要评估和剖析了日美同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原因。文章不仅就日美同盟在中日复交进程中前期所起的阻碍与后期所起的促进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评估,而且就其成因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同盟困境中对“被抛弃”和“被卷入”的恐惧与不同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了其前后作用的发挥乃至逆转,即客观因素推动了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从消极转为积极。第五章,主要展望了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文章从冷战结束后日益强化的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出发,尝试性地对日美同盟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日美同盟不但不会走向解体,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而它对中日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将仍然大于积极影响。结束语部分,主要就今后如何弱化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

谢玮[2](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胡科翔[3](2018)在《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较短,但得益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顶层推进,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预期,但作为一项新兴事物,生态旅游的发展缺少法律规制的紧贴跟进和密切配合,以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丛生,违法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肆意滥用与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污染方面,可谓是殊为突显。跟传统产业相比较,作为被长期誉为“朝阳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旅游业,按理说应属于环境保护责任负担较轻的产业之一,作为其升级发展的孕育产物,生态旅游的破茧而出更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发展己任,从而实现旅游效益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双赢。不过由于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与理念模式与我国目前法律规制的现实状况还存在诸多不协调同步的地方,因此其很多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口号式的宣传而被广为知晓,所以在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运营的实际工作中,依然导致了各种损害环境资源的现象频发。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旅游资源的损害问题,紧紧抓住法律规制这一“牛鼻子”才是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特定行业领域和专门实践范畴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要领之一。本文着眼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种乱象,引申并总结出当前面临的生态旅游资源规制难点,然后将全文划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内涵阐述了基于法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架构;第二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适用于法律规制的特征、法律关系主体的识别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静态与动态属性分析等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研究内容体系;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制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剖析了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旅游规划的法治本质原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通过确立和加强旅游规划环境处置职能、确认和厘定旅游规划环境责任、设计和完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制度来达成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的环境问题防治机制建构;第五部分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设想了利用旅游环境税和国家公园分别作为管治工具与管治平台,并在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基础上,为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公共治理的路径达成铺平了道路;第六部分从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中环境损害产生以后的法律救济角度出发,基于对旅游环境权的甄别和梳理,探讨了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设想,并讨论了怎样利用司法救济渠道来助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重塑。本文的立论基础先是从理论上扎实阐明何谓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和特征表现,然后借助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撑为本文架构起有理有据、条理得当的论据要素,同时通过分析围绕生态旅游资源使用问题而生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识别出它们背后的利益主体来为后续研究定下依据基调,紧接着就是立足于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式从各种典型案例中找到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需要破解的诸多难点,最后围绕这条规制难点的逻辑主线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公共治理和损害救济等三大程序环节中,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案。

石志宏[4](2016)在《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家海上安全理论及海权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主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剖析影响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以来的总体海上安全形势、来自印度洋地区内外的主要行为体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对于中美印“战略三角形”各自现有的海上安全战略(或战略态势)及其双边与三边海上安全互动进行聚焦式研究,进而剖析了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从陆海统筹、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建设与远程军力投射、海上安全双边关系与多边互动等不同的方面,探讨中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的应有之义。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度洋的“深层次结构”包括地形、季风等自然地理因素,揭示海洋及印度洋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印度洋从有史以来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各个时期里对于人类出行与迁徙、贸易和征服、文化传播的影响,评述了从“达伽马时代”直至冷战结束前印度洋海上安全秩序演变的历史。关于冷战结束以来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总体形势,通过分析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认为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也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众多的地区内外重要国家行为体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都想获得波斯湾石油和印度洋战略性海上交通线的进入权,一个美中印“战略三角形”正在印度洋上呈现,而且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塑造性力量。关于印度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本文揭示了印度海上安全战略观的演变、印度海上力量的发展、印度全方位的海上安全对外关系,认为印度所怀有的“印度之洋”的战略抱负面临内外的众多限制性因素。关于中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涉及印度洋及印度洋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印盛行的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进行辨析,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对于中国远洋军力投射的启示、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印度洋战略的思考等方面,认为中国走向印度洋是一种战略上的势在必行之事;所谓的中国印度洋“珍珠链战略”在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由美国首先杜撰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甚至恶意炒作的话题,其对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尤其是中印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国外专家依据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实际存在和中国海军地区外部署的经历所作的解读,对于中国思考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不无裨益。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方面,中国在维护自身在印度洋地区正当的海上安全利益和集体利益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美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指出美国为首的列强冷战以来尤其是冷战后在该地区的重大政治与军事活动,导致了其在印度洋海上安全变迁动力中的战略性支配地位。但美国对于整个印度洋地区并无一致的视角,其政治与军事资源分配是破碎的,难以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作出可信的承诺。美国目前围绕印度洋海上安全大战略所展开的深入讨论及提出的各种方案,揭示了美国的印度洋大战略可能的演变方向。关于中美印双边及三边互动,本文揭示了中国的重大利益、印度的强烈抱负与美国在印度洋的确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三者在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反恐、反海盗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以及由于力量格局变迁与政策理念分歧而可能激化潜在矛盾导致冲突,三方在印度洋既合作又对抗,从而呈现“非盟非敌”的三边互动态势,三方应当通过大国协调、机制建设与功能性合作等构建有序竞争的博弈关系。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秩序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印度洋地区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构想。本文认为环印度洋联盟、印度洋研究集团、印度洋海军论坛具有成为一轨、二轨和技术层面的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平台的潜质。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面临着众多的具体挑战。如果要创立一种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印度洋国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它究竟应当是排它性的还是包容性的。从地区的长期稳定来看,一种围绕能源利益攸关者(能源进口依赖国、能源专营经济体和能源安全咽喉要道国)而构建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更具有前景。本文最后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思考印度洋战略及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的相互关系及其统筹协调问题、中国在探索陆海统筹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方面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支柱国家”、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能力建设、与地区国家的双边及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等问题。

林晓萍[5](2012)在《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研究:19451973》文中研究表明在至今长达百年之久的美国毒品控制史上,以外交、法律与医疗为三项基本内容的美国毒品控制模式,在这三者互为排斥却又相互包容的交叉关系中得以确立。与美国实力增强及霸权地位相呼应,以禁止为核心的美国毒品控制理念也为此而成为全球毒品控制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就此意义而言,对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的来龙去脉及其经验教训加以探析,可加深对美国毒品控制的常态乃至现有全球毒品控制体系之历史脉络的立体性认识。本文所涉及的美国毒品控制模式,是一个包含了禁毒外交模式、法律惩戒模式与成瘾治疗模式“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毒品控制体系。其中,禁毒外交不仅催生了早期的法律惩戒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成瘾治疗模式在联邦层面上的确立。反之,不断丰富的法律惩戒模式的内容则为禁毒外交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同时,“毒品战争”时期所确立的成瘾治疗模式,不仅反映了新时期美国社会在成瘾认识上的重大变化,而且再次显示了毒品控制模式相互间所存在的互为影响的能动关系。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在关注历史事件交互影响这一特征的前提条件下,对相关文献、书籍以及前辈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结构性的梳理;在尊重美国毒品控制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于美国毒品控制模式在其确立及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跨学科内容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多层面学术探索。尤其是,本文采纳了文献、个案、信息乃至跨学科的多方位定性分析法,在对二战之后到7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的内容与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之后,针对其类似的目的、共有的联邦地位以及相同的历史性存在等方面重新加以确认,并进一步捋清了以禁毒外交、法律惩戒与成瘾治疗为基本内容的毒品控制模式之结构,从而为进一步全面了解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的价值理念、本质特征乃至现行的美国“毒品战争”提供了一个学术性的平台。

王云翠[6](2011)在《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文中研究说明在战前日本的对外扩张进程中,其侵略阵营内部尚存分歧,特别是在日本陆军内部,更是呈现派阀林立的态势,这对日本的内外战略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本论文将依托国内外学界的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研读大量文献资料,来梳理日本陆军派阀的发展演进历程,由此将陆军派阀对战略抉择的影响真实地揭示出来。日本陆军创建之初,“乡党性”色彩浓厚,伴随“长州阀”与“非长州阀”的力量消长,“改革派”与“信念派”的矛盾冲突开始逐渐展开,“改革派”迅速居于优势,“横断阀”逐渐形成。此后,随着青年将校“革新”运动的高涨,以及“幕僚革新派”内部的分化重组,“皇道派”与“统制派”进而形成,为争夺对陆军的主导权,加之内外战略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纷争,“统制派”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围绕侵略策略的选择,“统制派”逐渐分化为持全面扩大侵华、急速“南进”主张的“扩大派”、“南进派”,以及主张对华“不扩大”、实施“先北后南”战略的“不扩大派”,“扩大派”态势强硬,“不扩大派”的战略构想未能付诸实施,并迅速失势。在战略抉择的演进中,“统制派”、“扩大派”和“南进派”作为日本陆军派阀的主流势力,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从总体上决定战略抉择与演进。“统制派”制霸陆军,不仅使日本的法西斯体制初步确立,更推进了“总体战”体制的构筑,以及以“南北并进”为核心的对外战略抉择;“扩大派”、“南进派”将英、美视为首要假想敌,谋求迅速称霸远东,进而将侵略势力延伸至太平洋地区,推行“对华一击”、急速“南进”的强硬扩张战略,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同时,“皇道派”、“不扩大派”和“北进派”居于非主流地位,虽最终目标与主流派趋于一致,但却以不同的战略顺序和策略手段将其向前推进。“皇道派”的“国家革新”运动、对苏备战和对华“提携”构想,为军部独裁体制最终确立和日后的战略演进奠定了基础;“不扩大派”谋求以怀柔方式控制中国,战争、谋和的路线并存于日本侵华战略中,一定程度上分化了中国的抗日营垒;另外,“不扩大派”作为“统制派”内部的“北进派”,主张全力建设“满洲国”,谋求“北进”苏联的战略胜算,压服苏联,再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但“北进”尝试接连受挫,使“北进”战略暂缓,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南进”战略的全面实施。可见,在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方式手段上,陆军派阀的主流与非主流势力存在巨大分歧。主流势力握有对战略抉择的主导权和决策权,对战争全局予以整体上的规划和运筹,并进而对战略演进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非主流势力的战略构想最终虽未能实施,但其构想中的怀柔方式和渐进、策略因素不仅更具谋略性,而且在日本内外战略的具体演进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可谓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日本陆军内部各派阀的战略构想,均以确立军部的领导地位、侵略控制中国为前提,并以各自的方式途径,从多个侧面,对当时日本的战略抉择与总体的战略演进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

高鹏[7](2011)在《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 ——以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半岛自10世纪的高丽王朝以降,便一直是个统一的国家,即使在1910年被日本完全吞并以后,仍以一个没有被分割的整体殖民地的面貌出现。但在二战中后期盟国所召开的关涉朝鲜半岛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半岛这块日本的殖民地被笼统空洞地许以战后“相当时期内”的独立地位,但最终却又被强调实行托管制。在打击日本的过程中,美苏两国按照三八线为界,将朝鲜半岛拦腰切断,使得朝鲜半岛开始出现被分裂的征兆;当美苏分占半岛南北时,双方仍在通过外交途径来运筹解决朝鲜问题,而到1948年三八线两侧的美占区和苏占区分别建立主权国家时,则使朝鲜半岛形成了初步分裂。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两个互相敌视的新建国家之间于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而新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卷入其中,至1953年7月战争结束之时,半岛以实际停火线而非三八线为界双方停火,并以停火线为军事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双方各自后撤20公里,形成非军事区,自此至今这种疆界未有改变,从而使半岛的分裂固定下来。分析朝鲜半岛分裂进程的三个分裂程度递进的阶段,用“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安全利益”、“意识形态”、“冷战”等一系列名词分析皆可。但在国际政治学科内,国际政治结构则可以从理论高度、从整体上将这三个不同阶段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抽象统一于国际政治结构的分析框架中。总起来说,这三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国际政治结构这一结构之手的塑造作用,只不过是经由美苏这两个结构内的主要行为体来直接完成。通过以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分析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我们不仅从理论层面上知晓国际政治结构对国际事件的塑造,也可以举一反三从逆向得出:国际事件也有赖于国际政治结构的影响。这对我们形成的启发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过程以及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中所应采取的外交政策也应考虑国际政治结构因素。因此作为隐藏在国际行为和事件背后的结构之手,仍值得我们去研究、遵循和发掘。当然这不是说国际政治结构因素是事件的唯一因素,运用国际政治结构分析这种国际事件并不排斥其他的视角或因素对国际问题进行解读。

程晓燕[8](2010)在《以小博大:越美巴黎谈判中的越南自主外交(1968-1973)》文中提出1968—1973年的越美巴黎谈判是最终促成侵越美军撤出越南、结束干涉战争,越南取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事件。前人论述或局限于“美国中心”,或囿于史料不足,对越美谈判的研究非常不充分,尤其忽视越南在其中的角色。本文以越南为研究视角,对越美谈判做系统论述,论文主要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回顾前人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史料采集情况。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讨论越南党和政府的谈判准备,具体分为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一、思想认识上的准备。越南劳动党中央对如何解决越南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把外交谈判作为抗美救国战争的必要组成部分;二、对美和谈试探的斗争,尝试和美国对话,为正式谈判奠定了基础;三、面对中国反谈、苏联促谈和由此引起的分歧,越南坚持自己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谈判时机。第二章主要阐述美国统治集团围绕印支战争是战是和而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分裂。美国1968年开始和越南谈判是其侵越政策破产的结果,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侵越政策共识在越南军民顽强的斗志和军事打击面前逐渐破裂,并被迫开始单方面战争降级,在此重要背景下,约翰逊政府向越南发出和谈请求,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由此迈入了边打边谈的阶段。第三章论述越美谈判最初九个月的情况,是为谈判的第一阶段。除了会谈地点问题外,双方主要围绕美国停止轰炸北越和会谈模式问题展开较量。在越南耐心而坚决的斗争下,约翰逊政府宣布停止实施对北越长达三年之久“霹雳行动”。由于会谈模式背后其实就是关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合法性问题,进而关系到越南南方政权问题,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双方会谈中争论不已,双方有关桌子形状和如何摆放以及标识与会方等细节上的交涉其实都与此直接相关。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各自解释代表团构成,因此巴黎会谈形式上就是四方会谈。第四章主要叙述黎德寿和基辛格1970年开始秘密谈判,直到1972年5月,是为第二阶段谈判。双方的立场差距甚远,美国主张军事、政治问题脱钩处理,即美国和北越讨论撤军和战俘等军事问题,越南南方政权问题留给越南内部自己解决,越南坚持军事、政治问题一揽子解决。为此,谈判两度中断,各达近8个月时间,越美谈判的焦点归结到阮文绍的去留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越美第三阶段谈判,1972年5月到10月的会谈是整个谈判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从1972年8月起,北越向美国提出最高、中间和最低三套解决方案。越南劳动党中央经过反复认识和讨论,最终明确越南的谈判目标是,签署一份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而不再是推翻西贡伪政权,建立联合政府。这个转变对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明确了谈判方向,即先解决军事问题和有关政治问题的原则,第二步由南越各方解决内部问题。北越适时、主动地调整谈判政策,大大加速了谈判进程,使得越南问题走上了解决的道路。第六章阐述越美最后阶段的谈判斗争。美国唆使阮文绍提出修改协议,企图推翻协议文本。北越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谈判底线,有效的维护了越南的正当权益,迫使美国不得不按照1972年10月20日协议的基础在和平协定书上签字。巴黎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美国打着反共旗号的侵越战争惨淡收场,这一神圣的协定吹响了越南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号角。结论部分在上述阐述基础上,总结概括了越南在越美谈判过程中以小博大,坚持自主外交的外交艺术和独特魅力。结论部分还谈到了由越南以弱小民族之地位进行自主外交而认识到的两点经验,以提升越美谈判的分析层次。

李巍[9](2009)在《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文中认为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国内制度结构的特点及其变迁,会在美国国际经济政策选择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它具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将集中考察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度逻辑,强调国家政权和国内社会的区分,以及这两者的制度关系和互动模式所给美国国际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国内三个层次的制度变迁如何影响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这三个层次的制度变迁分别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制度结构,行政-立法-中间三大部门的中观政府体系,以及部门内部微观的决策系统。其中框定其他层次制度关系的宏观制度结构——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决定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制度关系。本文认为,美国的国内制度结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具体体现为行政-立法两大部门关系以及各部门内部微观决策系统的调整,塑造了体系、国家和社会三个层次的变量对美国国际经济决策发挥作用的次序和方式,决定了国内社会的利益与偏好和国际体系的压力与刺激,如何作用于处于两者中间位置的国家政权,进而对联邦政府通过政策工具的选择来改变美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施加了影响。国家既处在国家之间进行政治经济互动的体系之中,又在国内社会的范畴之内运行。国家是全体国民公共利益的代表者,而社会是由无数的私人行为体构成,社会利益体现为私人利益的总和,而由于社会结构天然就是失衡的,因此,社会利益往往体现为特殊利益,国家与社会围绕国际经济决策的权力竞争,体现为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竞争。由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地通过政府在国际体系中的政策行为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政府在国际体系中通过国际经济政策保卫公共利益的能力。本文认为,在一个“强国家、弱社会”的制度结构下,即“强总统、弱国会”的政府体系下,美国联邦政府将根据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总体利益理性地进行国际经济决策,努力实现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国际利益与国内利益的平衡;在一个“弱国家、强社会”的制度结构下,即“弱总统、强国会”的政府体系下,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际经济决策更容易迎合国内社会的特殊利益,沦为国内政治过程的产物。本文致力于复兴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比较政治学(国内政治)传统,通过考察制约或刺激国家对外政策选择的国内制度因素,以挑战新现实主义所坚持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假定,将国内政治找回来;同时,本文试图超越单纯的国内导向的研究路径,关注国际体系的压力和刺激如何通过变迁中的国内制度作用于政府决策。本文的研究路径,体现了作者试图为打破传统的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而进行的努力。笔者通过构建一种解释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度变迁理论,驱动当今风头正劲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对话和联姻。它将传统分离的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两大领域进行学理上的整合,以加强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互动的解释力。

吴聘奇[10](2008)在《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文中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IC产业是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高风险行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娱乐、军工等方面。由于IC技术处于现代科技的核心地位,因此IC产业的发展程度常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的水平。为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IC产业的发展。台湾的IC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现已成为世界重要的IC产业基地。其集成电路代工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都居世界之首,IC设计领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尤以代工领域占据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让人刮目相看。况且,在台湾IC产业的快速成长过程中,创造了逆向发展、垂直分工、科技赶超、政策引领等方面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IC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和总结台湾IC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发展趋势,对了解世界IC产业的发展脉络和台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理论层面上,研究台湾的IC产业,有利于深化认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律,总结出IC产业的最佳发展模式。大力发展IC产业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转移IC产业的热点地区,IC产业发展迅猛,特别在晶圆代工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IC设计领域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深入探索台湾IC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对我国IC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实践价值。本文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对研究对象及其特性作出解释,并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架构,归纳出几个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在第二章中,本研究在吸收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学习曲线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当今IC产业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对IC产业进行研究的不转型模式和以威盛为代表的Fabless专业模式。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第六章即在空间尺度上对台湾的IC产业发展做出研究,分析了台湾IC产业的空间扩散态势。以台湾IC产业的岛内布局为起点,以台湾IC产业的全球扩散为指向,重点讨论了台湾IC产业的大陆布局和扩散动因。台湾IC产业的岛内布局呈现出以新竹科学园区为核心的源头集聚,而在全球扩散中则呈现明显的中国大陆布局指向。在经济位势、市场位势、技术位势的三大位势选择下,台湾IC产业的空间布局具有高度特殊性,即IC制造企业的布局扩张带有极其慎重的战略决策意识,对所在区位的投资环境要求也格外严格,不仅考虑到生产所需的材料来源、环境要求、智力环境等因素,还受到其产业链上下游其它企业布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跟随性。与传统的电子制造业相比,IC制造业在布局定位之后二次转移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具有极强的区位根植性。随后表明,当局政策成为台湾IC产业对外扩散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发现了台湾IC企业规避政策障碍所进行的间接扩散规律。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与第八章。第七章对台湾IC产业对大陆IC产业发展的启示进行探讨。在分析中国大陆IC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台湾IC产业对大陆的影响在于高低阶的分工与协作;同时就中国IC产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进行分析,指出台湾与大陆的IC企业均面临着海外企业的竞争威胁,以及对自身定位的再思考与探索问题,并根据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对中国大陆的IC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的第八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再次的归纳与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

二、结构协议的签定预示新型SRAM系列即将出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协议的签定预示新型SRAM系列即将出笼(论文提纲范文)

(1)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日美同盟的建立及其实质
    第一节 日美同盟建立的背景分析
        一、日美同盟建立的国际背景
        二、日美同盟建立的美国国内背景
        三、日美同盟建立的日本国内背景
    第二节 日美同盟建立的标志及其实质
        一、日美同盟建立的标志
        二、日美同盟的实质
第二章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消极影响(1951—1970)
    第一节 日美两国对华贸易禁运与中日贸易的曲折发展
        一、吉田内阁“追随美国”对华禁运与中日民间贸易的挫折
        二、鸠山内阁对美“自主”外交与中日民间交往高潮的出现
        三、岸信介内阁“对美协调”外交与中日关系的恶化
        四、池田内阁日美“平等伙伴关系”与中日半官半民往来的启动
        五、佐藤内阁强化日美同盟与中日关系的再陷波折
    第二节 日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协调与分歧
        一、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出台的背景
        二、日本历届内阁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的推行
        三、美国对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的态度
        四、日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与一致
第三章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积极推动(1971—1978)
    第一节 同盟关系出现裂痕与两次“尼克松冲击”
        一、日美两国:“同床异梦”的盟友
        二、第一次“尼克松冲击”
        三、第二次“尼克松冲击”
        四、佐藤政府的垮台与中日关系的转机
    第二节 日美协商与《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
        一、田中内阁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二、日美两国协商中日复交条件
        三、田中访华与《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
        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对日美同盟的影响
    第三节 日美协调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一、三木内阁的“等距离”外交与中日缔约谈判的跌宕起伏
        二、福田内阁的“全方位”外交与美国对中日缔约的推动
        三、田园直访华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第四章 日美同盟在中日复交进程中的作用评估与原因剖析
    第一节 日美同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评估
        一、20 世纪50—70 年代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阻碍作用
        二、20 世纪70 年代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原因
        一、同盟困境因素
        二、国际环境因素
第五章 日美同盟对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影响与前瞻
    第一节 日美同盟对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影响
        一、同盟“漂流”时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二、“再定义”的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三、进入新世纪后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的展望
        一、日美同盟的未来走向
        二、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
结束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阐述
    2.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体系
        2.1.1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2.1.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2.2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关系
        2.2.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
        2.2.2 生态旅游驱动并引发环境问题的辨析
    2.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理论架构
        2.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法理学理论分析
        2.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伦理学理论分析
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内容体系分析
    3.1 生态旅游资源适于法律规制的特征分析
        3.1.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必要性浅析
        3.1.2 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属性再检视
    3.2 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关系主体分析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益关系主体识别
        3.2.2 生态旅游资源利益主体的冲突起源
    3.3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静态分析
        3.3.1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微观分析
        3.3.2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宏观分析
    3.4 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动态分析
        3.4.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3.4.2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4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法律规制难点剖析
    4.1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其法制建设现状概述
        4.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总体态势
        4.1.2 我国旅游业法制建设总体状况
    4.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总揽
        4.2.1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总述
        4.2.2 我国生态旅游的法制体系框架
    4.3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剖析
        4.3.1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总结分析
        4.3.2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的难点透析
5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的健全
    5.1 从法治视角溯源探究旅游规划实质
        5.1.1 旅游规划的缘起与本质
        5.1.2 旅游规划法治体系的诉求与甄别
        5.1.3 旅游规划立法的导向性演进历程
    5.2 境外旅游规划立法概况与经验借鉴
        5.2.1 美国的旅游规划立法
        5.2.2 日本的旅游规划立法
        5.2.3 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规划立法
        5.2.4 国际组织有关旅游规划的公约协定
        5.2.5 域外旅游规划立法给予我国的启示
    5.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实现
        5.3.1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与发展背景概况
        5.3.2 我国旅游规划法制建设的现实问题剖析
        5.3.3 我国旅游规划环境处置机制的防控因应
6 生态旅游资源公共治理的法律建构
    6.1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工具——旅游环境税的建构设想
        6.1.1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6.1.2 旅游环境税构建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6.1.3 旅游环境税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6.1.4 建构旅游环境税制度的具体设想建议
    6.2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平台——国家公园体系的建构设想
        6.2.1 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结构性矛盾
        6.2.2 国外国家公园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的启迪
        6.2.3 基于制度可持续性视角的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立法建议
    6.3 生态旅游环境管治对象——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设想
        6.3.1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角色分析
        6.3.2 利益相关者关系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6.3.3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
        6.3.4 旅游环境利益相关者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7 生态旅游资源损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7.1 以保障视角创新旅游环境权益法律制度的理念转变
        7.1.1 旅游环境权概念立意
        7.1.2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分析
        7.1.3 旅游环境损害的侵权行为识别和认定
        7.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
    7.2 从法律适应性角度看旅游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可行性
        7.2.1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7.2.2 创建我国旅游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化探讨
    7.3 基于司法救济渠道重构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再审视
        7.3.1 旅游生态补偿的驱动机理
        7.3.2 旅游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7.3.3 旅游生态补偿的内容实质
        7.3.4 旅游生态补偿的实现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印度洋海上安全: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 海上安全研究基本概念
    三,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印度洋及其海上安全形势
    第一节 印度洋海上安全的自然与历史背景
    第二节 冷战后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
第二章 “两洋战略”与美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
    第一节 美国“破碎的”印度洋战略态势
    第二节 美国关于印度洋大战略的讨论
第三章 印度的“印度之洋”海上安全战略
    第一节 印度对于印度洋的战略思考
    第二节 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及其前景
第四章 “中国的‘珍珠链’战略”与“和谐印度洋”
    第一节 中国走向印度洋的动因
    第二节 “珍珠链”、“场所”、基地?
    第三节 “和谐印度洋”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五章 中美印印度洋安全战略互动
    第一节 美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第二节 中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第四节 中美印在印度洋的三边海上安全互动
第六章 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互动及安全缔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5)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研究:1945197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学术概念的厘定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范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学术价值
第一篇 美国毒品控制之外交模式
    第一章 新旧交替中的美国禁毒外交环境
        第一节 美国早期国际禁毒的努力与挫折
        第二节 “新帝国”与禁毒外交新舞台
        第三节 霸权外交下禁毒外交政策的改变
        小结
    第二章 全球毒品控制体系与美国禁毒外交
        第一节 美国禁毒外交史中的“胡萝卜加大棒”
        第二节 把持国际毒品控制领域的话语权
        第三节 美国与国际禁毒旧体系的整合
        第四节 美国与1953年《鸦片协约》
        第五节 1961年《单一麻醉品公约》的内容及其意义
        小结
    第三章 美国禁毒外交的本质
        第一节 “冷战”局势下反共反华的基本取向
        第二节 “冷战”框架下的禁毒扭曲
        第三节 服务于争夺全球霸权的需要
        小结
第二篇 美国毒品控制之法律惩戒模式
    第四章 新时期法律惩戒模式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赤色恐怖”下的禁毒严苛化
        第二节 “反主流文化”与毒品再泛滥
        第三节 吸毒人群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美国禁毒之法律惩戒的“古典时期”
        第一节 “古典时期”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50年代严苛的毒品控制
        第三节 “古典时期”的控制手段:以纪录片《毒瘾者》为例
        小结
    第六章 美国禁毒之法律惩戒的“毒品战争”时期
        第一节 新型毒品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 “毒品战争”的兴起
        第三节 联邦缉毒署的成立与意义
        小结
第三篇 美国毒品控制之医疗模式
    第七章 美国毒品成瘾治疗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早期成瘾治疗地位之沉浮
        第二节 早期治安权与行医权之争
        第三节 早期“疾病”论与“罪恶”论之争
        小结
    第八章 成瘾治疗的再认识与新对策
        第一节 国际毒品控制条约与成瘾治疗
        第二节 联合委员会报告与成瘾治疗的再认识
        第三节 联邦麻醉品农场与精神卫生专业的兴起
        小结
    第九章 联邦成瘾治疗模式的确立
        第一节 成瘾治疗法律变化下的“民事收容”
        第二节 联邦最高法院案例及其作用
        第三节 《毒品滥用办公室与治疗法》及其评析
        小结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
    二、研究现状、学术价值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日本陆军派阀纷争之缘起与渐趋升级
    第一节 日本陆军派阀之缘起
        一、阀族的传统
        二、毕业学校之差异
        三、策略分歧与派阀观念
    第二节 藩阀之争主导下的明治陆军派阀
        一、近代日本陆军的创设
        二、“长州阀”与“萨摩阀”之矛盾
        三、“长州阀”之权威
    第三节 大正期陆军派阀的矛盾冲突
        一、“长州阀”的衰落
        二、“改革派”与“信念派”之矛盾冲突
        三、“改革派”优势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大正末昭和初期日本陆军派阀的分化重组
    第一节 “驱长”运动之高涨
        一、“横断阀”的结成
        二、“体验派”与“概念派”之冲突
        三、“幕僚革新派”与“基层将校革新派”的策略分歧
    第二节 “革新”理论的行动化
        一、“一夕会”和“樱会”
        二、军内外“革新”势力渐趋联合
        三、“昭和维新”
    第三节 “满蒙问题”的解决
        一、“国家改造先行论”与“确保满蒙先行论”
        二、“石原构想”
        三、陆军中央与关东军之策略分歧
第三章 “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纷争
    第一节 “皇道派”的全盛时代
        一、“荒木人事”
        二、“皇道”理念
        三、荒木的国策要纲与继任掌门人真崎
    第二节 “统制派”的崛起之途
        一、“幕僚革新派”的分化
        二、渐进的“国家革新”方案
        三、“统制派”与“皇道派”决裂
    第三节 力量消长与矛盾激化
        一、“永田人事”
        二、“士官学校事件”与罢免真崎
        三、“皇道派”的反击
    第四节 纷争之白热化
        一、“二·二六事件”
        二、处理意见之分歧
        三、“统制派”制霸陆军
第四章 “扩大”与“不扩大”之争
    第一节 “不扩大派”的登场
        一、石原莞尔“不扩大”思想之出笼
        二、“不扩大派”渐趋形成
        三、“不扩大”之实质
    第二节 “扩大派”的强硬态势
        一、“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的矛盾分歧
        二、出兵华北
        三、增兵问题的争执
        四、“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纷争之实质
    第三节 “不扩大”之后续
        一、反对战局全面扩大
        二、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论”
        三、“不扩大”战略未付诸实施之原因
    第四节 对华“和平”谋略
        一、推进对蒋“和平”工作
        二、对汪工作
        三、谋划“蒋汪合流”
第五章 “南进”与“北进”之抉择
    第一节 “北进”图谋
        一、“满洲国”建设计划
        二、“北进”战略之强化
        三、“对苏开战论”
    第二节 全面“南进”
        一、“南进”国策的正式确立
        二、三国同盟的缔结
        三、“南进”战略的推进
    第三节“战”、“和”之争
        一、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的矛盾纷争
        二、“反东条运动”高涨
        三、战败前的“和平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 ——以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及其意义
        一.选题
        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冷战国际史对朝鲜半岛分裂的研究成果
        二.国际政治学界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论文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论文结构安排
    注释
第一章 结构主义及其国际政治学中的结构现实主义
    第一节 结构及结构主义
        一.结构的定义和特征
        二.结构主义的发轫及其发展脉络
    第二节 国际政治学中的体系理论
        一.国际政治学科中的层次分析法
        二.国际政治学中的体系理论
    第三节 结构现实主义及其发展
        一.结构现实主义
        二.对结构现实主义的批判和发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战时向战后国际政治结构转换时期有关朝鲜半岛的构想(1941-45)
    第一节 战时向战后国际政治结构转换时期美苏对战后国际结构和朝鲜半岛未来的展望
        一.战时国际政治结构向战后国际政治结构的转换
        二.美国和苏联对战后国际结构的构想和评估
        三.美苏对在战后国际政治结构中解决朝鲜问题的构想
    第二节 中美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承认问题上的博弈
        一.中国国民政府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态度
        二.美国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态度
    第三节 国际政治结构的现实发展趋势与朝鲜半岛问题
        一.美苏在欧洲的互动
        二.美苏在东亚的互动
        三.美苏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及其随后的互动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战后国际政治结构初创时期与朝鲜半岛分裂之始(1945-48)
    第一节 战后国际政治结构初创时期围绕朝鲜半岛的外交互动
        一.解放初期朝鲜半岛的政治局面
        二.莫斯科外长会议对朝鲜问题的讨论
        三.美苏联合委员会对朝鲜问题的会商
    第二节 苏联在北部朝鲜的政策
        一.苏联与北部朝鲜政坛的洗牌
        二.苏联与北部朝鲜的社会改革
        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三节 美国在南部朝鲜的政策
        一.美国军政府对各种政治力量的遴选
        二.美国军政府的土地政策
        三.大韩民国的建立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战后国际政治结构定型时期半岛分裂的固定化(1950-53)
    第一节 战后国际政治结构的定型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朝鲜战争的起因
        二.朝鲜战争的性质
    第二节 定型的战后国际政治结构与朝鲜战争的过程
        一.苏朝之间的功能性需求和等级制关系
        二.美韩之间的功能性需求和等级制关系
    第三节 定型的战后国际政治结构与停火谈判
        一.苏联在停火谈判中对中朝的影响
        二.美国在停火谈判中对韩国的影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资料
后记

(8)以小博大:越美巴黎谈判中的越南自主外交(1968-197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越美巴黎谈判的研究综述
    二、本文选题的学术背景
    三、本文的中心观点和分析框架
    四、本文使用的文献材料
引言
第一章 越南争取谈判解决越南问题
    第一节 瓦解美国的战争意志实现“边打边谈”
    第二节 北越对美国和谈试探的外交斗争
    第三节 北越就越美和谈跟中国的分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战与和的两难抉择
    第一节 战争能力的严重衰竭
    第二节 脱出常轨的统治集团内部的大争吵
    第三节 收缩战争,走向谈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巴黎谈判的序幕
    第一节 会谈地点的交涉
    第二节 美国无条件停止对北越的全面轰炸
    第三节 会谈模式及相关程序问题的解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黎德寿—基辛格秘密谈判
    第一节 尼克松且战且撤的政策
    第二节 双轨制还是一揽子解决?
    第三节 阮文绍的去留与会谈僵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谈判取得重大成果
    第一节 美国公开秘密谈判
    第二节 北越的“两步走”战略
    第三节 确立协议基本条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越美最后阶段的谈判
    第一节 美国政府出尔反尔的态度
    第二节 北越的谈判底线
    第三节 签署巴黎协定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
参考文献
后记

(9)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全球视角与制度分析
    一、社会科学的"分化"与"整合"
    二、定义美国国际经济政策
    三、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战略目标
    四、制度结构与国际经济政策制定
    五、本文的基本设计和行文安排
    注释
第二章 研究路径和理论模式
    第一节 体系中心论
        一、权力结构模式
        二、相互依赖模式
        三、国际制度模式
    第二节 社会中心论
        一、利益集团模式
        三、政党政治模式
        三、社会观念模式
    第三节 国家中心论
        一、国家主义模式
        二、官僚政治模式
        三、府会过程模式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国内结构与宏观制度理论
    第一节 制度主义研究路径
        一、回归国内制度结构
        二、制度主义:从旧到新
        三、新制度主义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
    第二节 美国制度演进的逻辑
        一、美国宏观制度结构:比较和历史的视角
        二、美国分权政府体系:历史的理性选择
        三、美国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政府决策与中观制度理论
    第一节 行政部门内部的决策系统
        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贸易谈判的执行者
        二、经济顾问委员会:宏观经济政策的谋划者
        三、国务院:外交事务的总管
        四、财政部:国内宏观经济的管理者
        五、商务部:国内商业秩序的维护者
    第二节 中间部门内部的决策系统
        一、国际贸易委员会:国际贸易纠纷的裁决者
        二、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供给的决定者
        三、证券交易委员会:证券市场的监管者
    第三节 立法部门内部的决策系统
        一、国会的国际经济决策权限
        二、国会对外经济决策的组织结构
        三、议员决策行为的逻辑
    第四节 府会决策的制度逻辑
        一、府会关系与决策信息的传递
        二、府会关系与决策权力的分配
        三、府会关系与决策偏好的形成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走出保护主义(1913-1934)
    第一节 自由贸易的初次胜利及其夭折
        一、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确立
        二、"进步主义"运动与现代国家政权的建设
        三、威尔逊的"强政府"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的转折
    第二节 保护主义的迅速回潮及其顶峰
        一、保守主义的胜利和制度结构的回归
        二、一战后美国国内社会联盟格局
        三、两大联盟斗争及其政策结果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最终胜利及其发展
        一、罗斯福"新政"与"帝王式总统"兴起
        二、"1934年体制"的建立
        三、走向贸易自由主义和金融国际主义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走向互惠主义(1971-1988)
    第一节 金融民族主义的初现
        一、美国经济霸权衰落与"特里芬困境"的加剧
        二、国际货币决策的制度结构
        三、美国政策调整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第二节 贸易保护主义的涌动
        一、美国制度结构的变迁:"帝王式总统"的衰落
        二、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内社会利益的竞争
        三、《1974年贸易法》:制度调整、政策内容和政策结果
    第三节 经济互惠主义的确立
        一、国内社会的分裂与两党政策立场的互换
        二、进攻性的国际货币政策: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
        三、"1988年体制"与"公平贸易"政策的实践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应对全球化(1993-2008)
    第一节 "新民主党人"积极的国际经济政策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美国制度压力
        二、多轨并行的国际贸易政策:从积极有为到乏善可陈
        三、强势财政部主导的国际金融政策
    第二节 "保守共和党人"的政策与外交
        一、国内社会分裂与党派政治的复兴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挫折与胜利
        三、弱势美元政策与强势金融外交
    小结
    注释
第八章 结语:制度结构与政策选择
    一、本文的论点总结
    二、本文的学理贡献
    三、本文的研究不足
    四、对未来的预测
    注释
后记

(10)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特性
    (一) IC产品的基本分类
    (二) IC产业的主要特性
    (三) IC产业的环节分解
    (四) IC产业的下游延伸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架构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一) 创新点
    (二) 研究局限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第一节 生命周期理论
    (一) 产品生命周期
    (二) 产业生命周期
    (三) 企业生命周期
第二节 学习曲线理论
    (一) 学习曲线的概念解释
    (二) 学习曲线的理论发展
    (三) 学习曲线的实证应用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第四节 IC产业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 发达国家的研究
    (二)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研究
    (三) 中国大陆的研究
    (四) 研究展望 第三章 世界IC产业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 发展阶段性
    (一) 发展简史
    (二) 发展阶段
第二节 内在周期性
    (一) 决定因素
    (二) 周期图谱
    (三) 近年发展分析
    (四) 短期发展预测
    (五) 产业成长空间
第三节 未来趋势性
    (一) 产业整合趋势:大者恒大
    (二) 企业战略趋势:分合轮替
    (三) 市场变迁趋势:角色更新
    (四) 空间迁移趋势:西业东渐
第四节 国际案例
    (一) 美国
    (二) 日本
    (三) 韩国
    (四) 欧洲 第四章 台湾IC产业的成长背景与全球地位
第一节 成长背景
    (一) 产业转型与升级要求
    (二)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发展历程
    (一) 成长阶段
    (二) 发展特征
    (三) 主要企业
第三节 全球地位
    (一) 全球市场地位
    (二) 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 技术进步态势 第五章 台湾IC产业发展模式与案例实证
第一节 世界IC产业的发展模式演化
    (一) System House模式(系统厂商模式)
    (二) IDM模式(整合组件制造商模式)
    (三) Fabless & Foundry模式(晶圆代工厂商模式)
    (四) Fabless/Fab-lite模式(无晶圆厂和晶圆厂轻省化模式)
第二节 台湾IC产业的角色嵌入
第三节 不同模式选择下的案例实证
    (一) Foundry成长模式——以台积电为例
    (二) IDM转型模式——以联电为例
    (三) Fabless专业模式——以威盛电子为例
第四节 未来发展模式预测 第六章 台湾IC产业的空间扩散
第一节 岛内布局——源头集聚
第二节 全球扩散——大陆指向
    (一) 全球地域迁移
    (二) 大陆扩散指向
    (三) 大陆布局现状
第三节 空间扩散的机制和布局选择
    (一) 经济位势
    (二) 市场位势
    (三) 技术位势
    (四) 地方根植性
第四节 当局政策影响:扩散中的冲突
    (一) 对大陆经贸投资政策的历史变迁
    (二) 政策障碍所造成的损失
    (三) 台资IC企业的应对选择 第七章 对大陆IC产业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大陆的IC产业发展
    (一) 发展现状
    (二) 忧患分析
    (三) 世界影响
第二节 台湾IC产业对大陆的影响
第三节 选择与启示
    (一) ODM与OBM的矛盾
    (二) DMS与EMS的选择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结构协议的签定预示新型SRAM系列即将出笼(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D]. 李文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2]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3]生态旅游资源法律规制研究[D]. 胡科翔. 重庆大学, 2018(04)
  • [4]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D]. 石志宏. 南京大学, 2016(02)
  • [5]美国毒品控制模式研究:19451973[D]. 林晓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6]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 王云翠.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朝鲜半岛分裂的进程研究 ——以国际政治结构的视角[D]. 高鹏. 复旦大学, 2011(12)
  • [8]以小博大:越美巴黎谈判中的越南自主外交(1968-1973)[D]. 程晓燕. 南京大学, 2010(04)
  • [9]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 李巍. 复旦大学, 2009(04)
  • [10]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 吴聘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结构协议的签署预示着新的SRAM系列即将发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