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项仪器标准及检定程序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

8项仪器标准及检定程序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

一、8个仪器标准与检定规程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余巍[1](2019)在《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以A省公路检测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到现代化社会组织与社会分工的新阶段。为大力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项社会事业,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日益紧迫。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主要的参与者,其体现出的公共服务效能和社会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改革过程存在着人员身份转换、单位性质多样以及转制后定位不清等问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制度衔接和政策扶持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转制企业A省公路检测中心为例,通过对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员工的调查问卷,归纳总结出A省公路检测中心转制后产生的内部管理缺失、外部竞争恶劣和未来战略不清三个层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梳理。从转制企业的实际困境入手,对转制前后缺乏制度衔接、市场监管不力以及对改革本质认识不清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提出应从社会保障、人事关系、企业管理方面做好制度衔接;从行业价格干预、行业市场监管、重塑行业公正方面规范行业风气;从认清改革本质、加强战略创新方面引导企业发展。最终使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通过事改大潮的洗礼,正向积极地迈入市场经济的大门。

徐炳虎[2](2016)在《城市狭窄空间敏感环境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多位于市里繁华区域,周边配套相对成熟,道路建设已基本到位,施工不能对周边建筑物造成破坏;施工区域预留空间狭小,地质环境复杂,深基坑施工局限性大,施工质量控制、安全保证、组织安排难度大。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增长与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目前建成了一大批高、大、新、尖的建筑物,不断刷新高度的建筑物。与此同时目前城市超高层建筑对地基承受力要求不断提高,由此造成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超高层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所造成的影响,超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技术和工艺复杂。特别是在城市狭窄空间中,超高层建筑物深基坑开挖受周边场地尺寸的制约,同时需避免对其他建筑物的基础造成二次破坏,提高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针对上述问题,狭窄空间的超高层深基坑支撑防护体系与基坑分项施工工艺的重要性应得到进一步重视与研究。因此研究城市狭窄区域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对未来超高层的发展、经验以及技术的借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德州百脑汇资讯广场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对城市狭窄区域深基坑支撑防护与施工工艺方法展开介绍德州百脑汇资讯广场工程项目基坑周围环境复杂且基坑开挖工程受到场地限制影响。在保证周围建筑物与公共设施基础免遭施工破坏的前提下对基坑支护设计、基坑降水、基坑平面布置与施工部署、基坑分项施工方法等技术方法和施工工艺提出了更加的严峻的挑战,在基坑监测机制和安全应急机制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总结研究德州百脑汇资讯广场工程项目的深基坑施工技术,对其关键施工技术、工艺的分析、总结和创新,并将该项目深基坑技术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对以后建筑行业狭窄地区深基坑支护提供依据和参考,为超高层建深基坑支护或其他同类建筑的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为建筑业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宝贵的经验,对我国建业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的研究以综合德州百脑汇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介绍在其施工技术或工法下成功应用的工程实例,结合施工过程中的体会和对这施工技术的想法,为今后的施工以及技术借鉴提供技术支持与方法指导。

刘宏宇[3](2016)在《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总体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百姓对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使我国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的保有量逐年持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私家车的需求逐年增大。2015年底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数量已经达到了 2.79亿辆,其中包含有汽车1.72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如何进一步保证道路交通顺畅,同时更好的加强机动车年度检验管理工作是当前全国各地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2014年4月29日,国家公安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对全国机动车检验管理工作制定了新的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类原因所导致监管问题仍然存在。本文首先引用了大量新闻媒体报道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介绍国内外机动车检验工作管理情况,指出了当前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法规,结合G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结合G市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实际情况,对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管理方面的建议。本文的重点和亮点在于结合了当前全国政府部门大部制机构改革的总体形势,提出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机构改革,创新设计了机动车检验机构市场监督管理新监管模式,将原来的“多管一”模式转变为“一对一”模式,新模式一方面基本解决了当前机动车检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另一方面优化了政府工作职能,使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效率更高、业务更精,管理更加完善,同时,新的监管模式还使国家方针政策切实得到了落实,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使“检车难”不复存在,使百姓德惠受益。本文还创新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顶层设计进行了合理构想,提出设立独立专业化机动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承担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投诉举报、缺陷召回等系列相关工作,杜绝“多管一”导致的混乱局面,这种设计理念,符合当前我国国情,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机构改革提供了参考。本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是对于改进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价值。针对当前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G市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使当地群众对政府车辆检验管理工作更加满意,检车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我国其它地区同样存在和G市类似的机动车检验管理问题。本论文针对G市情况所制定的各种对策,对全国其它类似地区同样适用,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可供其它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采纳。

胡晓琳[4](2016)在《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2005年交通部颁布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历经10年,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有各类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127家,在全国排名第四。本文通过对这些检测机构的调研,参照全国,特别是邻近省份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认为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在地理分布上不平衡,各综合类等级机构数量上呈“金字塔”型,机构人员组成比较混乱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运营不甚理想。分析指出检测机构存在闲置率偏高、政企不分、市场化程度低、投入不足、仪器设备缺少自校标准、人员流动性大,工地试验室独立性差、第三方检测发展缓慢、监管手段有限等问题,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为公路建设事业服务的功能。并对现状进行评价,指出河北省公路检测市场已进入洗牌阶段,管理部门要适时而动,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推进政企分离,加强动态监管,促进检测机构专业化和检测市场良性发展;检测机构则应主动应战,从人、财、物各方面增加投入,提高检测水平,创造检测品牌,积极参与机构整合,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式,提出促进工程检测法制化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工程检测责任制、推广实施第三方检测、成立行业协会,实现机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试验检测机构发展趋势,对公路试验检测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万广欣[5](2014)在《基于CORS系统下GPS测量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各行各业。作为国家日益重视的地质测绘行业,其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也在逐渐的更新换代,基于CORS系统下的GPS测量技术因其准确度高、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GPS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用性以及导航、定位和定时等显着特点,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确地坐标、速度和时间等各系列功能,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测绘行业和工作中,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CORS技术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立多个永久性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数据接收站,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接受各个参考站卫星数据并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高精度空间定位服务和多元化信息服务的系统。基于CORS系统下的GPS测量技术提高了测绘科技水平,统一了测绘基准,避免了测量标志重复建设,提供了多元化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意义。CORS源于GPS卫星技术的发展,反之CORS的建设也促进GPS应用的研究,推进GPS向更高水平发展。本文简介GPS和CORS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工作方法;TJCORS系统建设、使用情况;着重介绍TJCORS在地质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果。文中主要以基于TJCORS系统下的GPS测量技术在天津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和利用TJCORS系统下VRS技术在矿业权核查野外实测中的应用为例,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并在今后的地质测绘工作中充分利用TJCORS为地质项目服务。

崔金星[6](2014)在《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监测问题的实质,是为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可量化”的道路。同意可衡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行动,是《巴厘行动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气候制度谈判的核心。由于碳监测制度不仅可应用于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还可用于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它又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获得的支持之间平衡的核心。碳监测问题逐步发展成为气候谈判,尤其是国际气候减缓行动谈判中的关键问题。清晰地界定碳监测制度的内涵,是推动气候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途径。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对待国际气候义务承担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但双方的初衷确实一致的,都希望通过各自单独的,或者共同的努力,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大气环境维持在一个人类社会生活可以延续的状态,并自愿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国际气候法原则的确立,发展中国家各自减缓目标和减缓行动的制定,都是这一共同意愿的生动体现。事实上,双方阵营对待碳监测问题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履行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的方式存在分歧。或者具体来说,是对各自采取的减缓行动、设定的减缓目标和选择的减缓路径上的分歧。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愿景一致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良好的制度设计,双方阵营完全可以在通向达成共同行动承诺的道路上,在局部领域取得共识和显着进展,并成为弥补二者差距、增加信心、促进共信的催化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碳监测界定为各国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上,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进行的测量、监测、报告、评估、审查与核证活动的总称。论文主体共包括八章内容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碳监测从技术议题发展到政治议题和法律议题,起源于国际社会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量化”国际机制的共识。本部分从国内外研究层次和分野展开,展现碳监测议题发展动向和法律化的途径与渠道。国内研究重点针对碳监测议题的政治化、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分析框架和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的MRV机制等展开。国外研究则从跟踪缔约方实现公约最终目标的进程和手段方面展开,并在迈向有效“碳治理”的社会网络和政策选择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开展了促进实现“气候正义”,构建有效“碳治理”的权利保障体系等领域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碳监测制度的理论分析,包括第二到第五章。分别从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碳监测概念演变和法律价值、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展开。从碳监测要素起源和概念演变角度考察,碳监测问题具有三个要素,测量/监测、报告、审查/核证。测量/监测是采用指标或数据直接测量排放、削减或其他形式的输出并对之进行测算的过程。其中,测量是对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减缓政策和措施等的温室气体变动的方式和路径进行观察、记录;监测是对具体气候变化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或碳汇量,采用一定的基准线和方法学进行实时记录、统计、汇总的过程。测量和监测针对的对象不同,但在碳监测概念体系中,发生的阶段是一致的。测量和监测都不涉及到评价问题。审查与核证是对减缓行动、减缓措施与气候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进行评价与评估的机制与过程。审查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效益产生之前,由具有资质的审查机构对被评价对象相关气候效益进行事先计算与预算,以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合格性或合规性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核证则是发生在被评价对象气候效益产生之后,由具有资质的核证机构对被评价对象减排效益或碳汇效益真实发生情况进行核算,以确定是否与事先设定的气候效益相吻合及吻合度的大小进行的评价机制与过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测量结果和相关的分析结果进行的传输、提交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根据国际气候法或国内气候法的规定,或者自愿性减排联盟的协定,不同报告主体将自己设定的减排目标、减缓行动和采取的减缓政策与措施及其经济社会影响、成本效益等,或实施的气候项目的气候效益及其影响,向特定机构或组织提交报告的机制与过程。报告的主体不同,报告的内容和程序也是不同的。报告可能是事先的,也可能是事后的。报告在碳监测的概念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测量或监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报告,采用的标准和方法学也是基于报告的形式要求;另一方面,审查或核证是对排放、排放削减,及其他测量和报告的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检查的过程。审查或核证的对象往往是依据被评价主体提交的报告进行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来源于履行国际气候义务和国内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加强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及统计的能力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证制度,强化与完善环保及气候变化应对行政主管部门在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行政管理中管理制度与监管平台,是世界各国履行后京都时代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参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协定,增强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企业因应“碳约束”的行动,也需要社会网络层面的制度供给。首先,在国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达成国际减排协议,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法的制度基础。只有透明、一致和可比较的碳排放的测量、监测、统计、核算标准达成以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担气候责任的协调意志才能达成。其次,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最后,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因此,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具有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企业减排义务三个维度。并应遵循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六大原则。第三部分为制度构建,包括第六到第八共三章内容。立基于当前碳监测的实践发展和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企业因应气候风险的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领域对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进行了解析、阐释。对应碳监测三个发展维度的制度需求,从国际气候法、国内气候法和社会化碳管理网络等三个层面对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碳监测议题的第一个发展维度是国际气候法。在国际气候法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碳监测制度的使命有三:第一,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法律议题;第二,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法律程序),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义务;第三,准确界定、合理分担国际气候义务,实现国际气候法实施标准的“量化”,建立国际社会履行气候义务的“可量化”的标准,并促进国际气候协议的达成。协调、一致的温室气体测量和监测方式,是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量核查及数据比较的基础。统一、一致、可比的国际标准化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机制,可以降低国际间相关减量数据报告的误差,可作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选择不同排放减量策略时的依据,并协助各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减量方式,以降低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碳监测议题的第二个发展维度是国内气候法。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形成过程中,碳监测的使命有二:第一,将国际气候法确立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目标(法律愿景),转化为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义务;第二,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寻求一条量化的道路。为国内层面碳减排政策的创新,创造“可量化”的标准。建立整体经济领域的气候相关的评价标准,将更多的行业领域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现更具潜力的减排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当前碳减排政策及其实施工具,历经排放许可和排放标准相结合的命令控制型政策措施、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相结合的市场型政策措施发展阶段,当前尤以排放贸易为主,基本形成对大规模排放源实施排放贸易,对小规模排放源和消费领域实施碳税和能源税的共识。但是,无论是管制型下的排放标准、排放许可制度,还是市场型下的排放贸易、碳税、碳标识制度,都需要一套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碳排放及减排监测和统计报告制度,以使其具有可量化、可报告与可比较的属性。因此碳监测制度,是我国进行减排政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工具设计与创新的制度基础。监测议题的第三个发展维度是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碳管理制度。随着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议题由联合国对国家政治协商的层次,逐渐落实至政府对产业排放之行政管制,而再渐次扩展到企业间或非政府组织(ngos)对企业之间通过绿色供应链模式(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监管的发展趋势),或诸如碳揭露项目(carbondisclosureproject,简称cdp)与碳宣告(climatedeclaration)之模式,国际协定中减缓承诺的实现、国内碳减排管制的落实,都必然具体地呈现在企业的低碳发展实践中。碳减排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必然使得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的政策风险和成本,也面临来自国外碳关税和国际贸易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营风险,但同时,也迎来主动适应型碳管理的巨大市场发展机遇。碳监测制度的实施,赋予碳减排额资产和信用的价值,使得企业主动适应性减排行动,获得的低碳产出效益转化为企业的资产。理论上,凡是可以监测的都是可以交易的,国内外蓬勃发展的自愿性碳交易正是企业主动适应性碳管理的结果。碳监测的法律价值,体现在对碳减排额资产属性的确认、碳减排额计量方法的法律化、碳资产会计准则的法定化等领域。因此,基于上述的基本判断,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在国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法律制度表现为履行公约框架下国际气候义务的能力建设问题。国际气候法维度下,碳监测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是由缔约方的报告义务发展延伸而来。鉴于国际气候协定履行的复杂化和科技属性,缔约国各国需要通过报告制度加强国际气候义务履行的透明度,增进国际气候义务履行与实施的国际互信。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需要科学、清晰界定国际气候法框架下报告义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分歧本质,在国家信息通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两年期更新报告,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我国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报告义务、科学识别国际气候公约框架下报告义务的构成要素,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度、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制度、企业温室气体报告与管理制度、国家适当减缓行动报告制度方面的履约压力与努力方向,构建我国国际气候法语境下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第二,国内气候法层面。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意志和集体行动,必然要具体落实到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并促使其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排放削减的方式,以降低气候变化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气候法中,碳监测制度是对整体经济领域的运行和发展,课加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碳约束和减排义务的合理性来源和制度基础。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性的、可量化比较的碳减排约束实质形成,才能在整体经济领域形成低碳减排的压力和转型驱动力,全社会才能形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风险、共担气候责任与义务的整体合力。只有在合理界定国内气候法层面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识别碳监测制度在国内气候法中担负碳排放交易监管和碳减排制度创新的角色和职责,认识到面向碳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设计理念和构成要素,提出构建我国面向碳交易层面和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法律制度的思考和建议。第三,在企业碳管理的社会化制度层面,企业顺应碳排放管制的要求和产业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承担气候法规定的强制性减排义务,并根据碳排放管制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碳排放控制战略和排放管理制度,规避市场风险和管制风险、把握市场机会,也依赖于具有公信力和稳定性的碳监测制度。就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管理而言,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为国际间企业层面广为重视的三项减排管理里程碑,目前已有相关国际标准、工具陆续支持其标准化、一致性的作法,并大大提升了各规范的可操作性。而就政府减排管理策略来看,其所提供的抵换/交易机制之良好设计是诱发企业早期自愿减排行动的手段。为了更好促进产业界的自愿减排行动,政府须建立透明度和一致性的企业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评估、碳中和的核实、核证规则与准则,及时对试行阶段出现的问题予以处理。维护碳盘查与减排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是推动企业自愿从事早期减排行动的关键和基础。因此,企业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盘查、碳中和制度,构成了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构建重点和核心内容。

邹本存[7](2014)在《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群体态势及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汽车排放检测作为汽车检测/维修(I/M)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污染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施对在用汽车的排放检测管理,对增强汽车排放检测水平和作用、提高汽车环保检测管理水平、促进汽车排放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现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旨在为在用汽车排放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介绍了在用汽车ASM排放检测系统的组成,对在用汽车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并构建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对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库总体样本进行不合格率统计和均值分析。二、对10万辆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的群体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各种检测方法的数据样本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了不同方法检测相同车型超过100辆的大样本数据集合数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对应的被检车辆排放状态的不合格数和不合格率;提出了ASM检测数据的分类统计规则,对ASM检测数据进行了群体规律分析;分析了新版排放标准的修订因素,进行了新版标准限值和不合格率的预测。三、将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结果确定为三维空间中的点,以表达车辆排放状态的分布特征;依据基准质量区间分区,绘制了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组合立方体,对ASM检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状态实现了可视化表达;基于数据立方体剖面的切分方法,统计分析了相应断面检测数据的二维空间分布规律。以使用年限为对象和基准质量为参数,对ASM5025和ASM2540检测数据进行了群体分布特征分析,确定了高排放车辆检测数据的群体分布特征;基于数据断面投影的叠加,利用SPSS软件对断面数据分布进行了回归统计分析。四、采用关联规则树法对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以SQL Server2000Analysis Services为挖掘工具进行检测数据的筛选、构成分析、数据挖掘库建立及数据清理等预处理;选择关联规则树分类参数并构建了关联规则树;基于关联网络结构及数据挖掘要求,分别采用单层单向挖掘方式和多层组合挖掘方式,对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

李洁[8](2013)在《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及数据上报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加。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车辆的运行安全技术状况不满足相关要求。如何严格、规范地对在用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是保证机动车车况良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为此,论文在现有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可靠的、具有数据上报功能的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论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安检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安检机构数据上报监管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利用企业信息网络中的网络设施,将各种检测控制设备连接起来,以TCP/IP技术构建网络通信平台,开发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及数据上报系统的设计思路。接下来,论文分析了系统中硬件设备的选型,对主要硬件测控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Visual Basic6.0及Microsoft SQL2000为程序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C/S结构的测控与上报软件。系统由业务大厅信息服务子系统、线外机动车动态检验子系统、线内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自动测控子系统、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数据上报子系统组成。实现了待检车辆信息的联网查询、录入、送检车辆的唯一性和底盘动态检验、线内分布式全自动检验、检测节拍和检测数据上报等功能。测试表明,系统在稳定可靠地实现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的同时,能够实时有效地向监管部门上报各项检测数据,有利于对安检机构的规范化运营监管。

郭东辉[9](2013)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要求与技巧》文中指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站、场、公司),是指通过检验数据评定受检车辆安全技术和环保性能是否合格并"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技术检验服务性机构,事关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两个永恒的主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和安定团结的大局。因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首先要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评审,才能依法取得资格许可,并开启检验业务。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机动车计量认证认可法规的现状,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评审/审查认可(验收)评审要领和技巧,作出了有益的探讨,旨在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关注,从而依靠科技进步和专家学者的努力,推动标准法规尽快完善,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认证认可领域的规范化,促进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有效运行机制,推动机动车检验机构不断改进检验质量,更好地为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

赵春江[10](2011)在《黑龙江省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建立及运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分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和客运站车辆安全性能检测站(以下简称客运安检站),其共同的建立原则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对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按照国家要求,在2006年以后不再允许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建站和经营。所以近几年交通行业管理部门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建站,并支持各种经济成分的投资者向交通行业投资。目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都是独立的、社会化的、自负盈亏的经营机构。对于黑龙江省客运安测站,在与全国其他省份对比后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黑龙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省推广建立客运安检站,有效提高了客运车辆的技术管理水平。目前,全国只有黑龙江建有客运安检站这种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在“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营运车辆检测机构的数量已逐渐趋于饱和,有些地区建站后即面临亏损。为避免盲目投资或重复投资,减小交通行业资源浪费,稳步推进营运车辆检测行业的健康成长,并实现交通运输行业车辆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指导投资经营方对营运车辆检测机构的建立及运行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建站决策和完善经营管理。本课题采用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长期对营运车辆检测机构的跟踪调查和实地走访来积累资料和数据,分析确定检测机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政策分析、检测机构分布和检测需求与检测能力分析、检测机构配套设施规划等方面,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营运车辆发展和经济效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对以上各种综合因素的分析、评价,提出检测机构建立及运行的解决措施,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各种综合因素连接,建立决策体系,简单直观地为投资方建站决策和实际运营提供参考。本课题研究将改变目前黑龙江省有关单位和投资人申请建立营运车辆检测机构时,提交建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只停留于形式的现状,通过分析检测机构的基本投资、基本支出和收入来源,逐项列举并进行成本——收益估算,从而对机构建立和运行的可行性有清晰的认识,让投资经营方认清形势,避免投资失误,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8个仪器标准与检定规程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个仪器标准与检定规程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以A省公路检测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事业单位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及其改革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第三方管理理论
        三、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第二章 A省公路检测中心分类改革现状
    第一节 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前后的变化
        一、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前后机构设置的变化
        二、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前后业务范围的变化
        三、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前后人事状况的变化
        四、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前后经营状况的变化
    第二节 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客观项目调查结果
        三、主观项目调查结果
第三章 A省公路检测中心分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改制后员工的焦虑与懈怠
        二、投入畸形的市场竞争
        三、转制后企业进退失据
    第二节 A省公路检测中心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改革前后制度衔接不够完善
        二、市场监管不力
        三、对改革本质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创新意识
第四章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改革的制度衔接
        一、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二、细化涉改人员人事关系安排
        三、加快管理模式转变
    第二节 规范市场环境,树立公正社会价值观
        一、加强政府对检测行业的价格干预
        二、多渠道加强检测行业市场监管
        三、树立公正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节 认清改革本质加强战略创新
        一、改革本质的认识
        二、加强战略创新
结束语
附录 1 检测单位事改现状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城市狭窄空间敏感环境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深基坑简介
        1.2.1 深基坑定义
        1.2.2 深基坑施工基本要求
        1.2.3 深基坑支护型式
        1.2.4 深基坑支护结构方式选择
    1.3 深基坑技术发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德州百脑汇资讯广场项目工程简介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周边环境概况
    2.3 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2.4 基坑降水设计概述
        2.4.1 降水要求
        2.4.2 回灌井
    2.5 基坑现阶段情况
    2.6 工程地质水文概述
        2.6.1 水文地质条件
        2.6.2 工程地质条件
        2.6.3 气象、水文条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德州百脑汇资讯广场项目工程施工部署、平面布置与施工计划
    3.1 施工分区
        3.1.1 土方开挖平面分区
        3.1.2 土方竖向分层
        3.1.3 土方工程量统计
    3.2 施工流程
        3.2.1 基坑施工流程
        3.2.2 总体分区施工流程
        3.2.3 土方施工流程
    3.3 场内平面布置
        3.3.1 场内道路及出入口设置
        3.3.2 围墙与围挡设置
        3.3.3 塔吊设置
        3.3.4 钢筋加工场设置
        3.3.5 场内办公临建设置
        3.3.6 场内夜间照明布置
    3.4 场内交通组织
        3.4.1 场内交通流向
        3.4.2 场内交通疏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坑开挖与支护分项施工方法
    4.1 工程测量
        4.1.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1.2 控制网的布设
        4.1.3 高程控制
    4.2 土方开挖
        4.2.1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4.2.2 土方开挖各阶段施工平面图及剖面图
        4.2.3 人工清底
        4.2.4 土方开挖要点
        4.2.5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4.3 内支撑施工
        4.3.1 钢筋工程
        4.3.2 模板工程
        4.3.3 混凝土工程
    4.4 临时水平支撑拆除
    4.5 基坑降排水
        4.5.1 水文地质情况
        4.5.2 降水井成井施工
        4.5.3 现场排水通道网络布置
        4.5.4 降水井管固定及保护措施
        4.5.5 降水维持
        4.5.6 降水井封井措施
        4.5.7 季节性措施
    4.6 挂网喷浆施工专项方案
        4.6.1 挂网喷浆施工方法
        4.6.2 施工流程
        4.6.3 主要施工方法
        4.6.4 质量控制措施
        4.6.5 安全文明施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狭窄区域深基坑开挖支护监测方案与安全保证措施
    5.1 基坑监测说明
    5.2 对工程特点、难点及监测重点的说明
    5.3 监测依据
    5.4 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
        5.4.1 监测目的
        5.4.2 监测频率规定
        5.4.3 具体施工检测内容及频率
        5.4.4 测点布置
    5.5 基坑监测组织构架
        5.5.1 组织机构
        5.5.2 监测管理保证措施
    5.6 基坑监测方法
        5.6.1 监测方法及精度
        5.6.2 周边环境安全巡查主要方法
        5.6.3 数据、信息分析与反馈
    5.7 监测仪器的质量保证
        5.7.1 监测仪器管理
        5.7.2 埋设元器件的质量保证与保护
        5.7.3 监测工作的组织
        5.7.4 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
    5.8 组织保证措施
        5.8.1 组织机构
        5.8.2 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
    5.9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5.9.1 基坑周边防护
        5.9.2 现场交通管理措施
    5.10 基坑周边荷载控制
    5.11 现场消防措施
        5.11.1 现场防火措施
        5.11.2 生活区防火措施
    5.1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环境保护措施与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1 环境保护目标及要求
    6.2 宣传教育培训
    6.3 检查制度
    6.4 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6.4.1 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6.4.2 空气及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6.4.3 噪声控制
        6.4.4 水污染控制
        6.4.5 光污染控制
        6.4.6 扬尘控制措施
    6.5 质量组织措施
        6.5.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6.5.2 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6.5.3 质量检查制度
        6.5.4 项目生产例会制度
        6.5.5 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6.5.6 现场工程实体验收程序
    6.6 技术措施
        6.6.1 降水施工质量措施
        6.6.2 土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6.3 内支撑及挂网喷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6.4 基坑开挖问题治理
        6.6.5 成品保护措施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应急预案
    7.1 基坑安全等级
    7.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7.2.1 指挥机构及职责
        7.2.2 组员分工及职责
    7.3 预警与报告
        7.3.1 预警行动
        7.3.2 应急处置
    7.4 可能导致重要事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7.4.1 边坡的变形及位移过大
        7.4.2 支护桩变形严重
        7.4.3 止水帷幕、支护桩渗漏、涌水
        7.4.4 内支撑构件应力或变形过大
        7.4.5 基坑周围地表发生裂隙现象
        7.4.6 基底流砂、管涌
        7.4.7 停电应急处理措施
        7.4.8 暴雨过后坑内积水
        7.4.9 基坑降水过程中,抽出的地下水含砂率过大
        7.4.10 现有降水井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
    7.5 应急资源准备
        7.5.1 应急物质准备
        7.5.2 应急设备准备
        7.5.3 应急物质管理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总体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
第2章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现状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和界定
        2.1.1 检验术语和概念界定
        2.1.2 机动车检验的分类
        2.1.3 机动车检验管理部门
        2.1.4 机动车检验机构和职责
    2.2 G市机动车检验机构概况
        2.2.1 G市机动车检验机构总体概况
        2.2.2 G市机动车检验机构内部管理概况
    2.3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权责划分
        2.3.1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部门和职责
        2.3.2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相关规定
    2.4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工作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政府职能部门监管问题及成因
        3.1.1 推诿扯皮无人担责
        3.1.2 作弊猖獗监管缺失
        3.1.3 政策落实缺乏合力
        3.1.4 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落后
    3.2 机动车检验机构自身问题及成因
        3.2.1 检验设备数据不准
        3.2.2 检验人员能力不足
        3.2.3 检验机构管理不善
    3.3 法律法规和技术法规的完善性问题及成因
        3.3.1 职能部门重叠监管
        3.3.2 无依据或不科学管理
        3.3.3 技术法规不够完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模式设计
    4.1 设计目标和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管理主体设计
        4.2.1 设立专业独立管理部门
        4.2.2 部门设置的合法性
        4.2.3 部门的所属和组成
    4.3 管理内容的设计
        4.3.1 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批准
        4.3.2 考核评审的具体内容
        4.3.3 日常检验的联网管理
        4.3.4 日常监督检查管理
        4.3.5 检验人员的动态管理
        4.3.6 仪器设备的管理和防作弊监管
        4.3.7 当前存在问题的解决
    4.4 新监管模式的优越性
        4.4.1 检验机构管理流程优化
        4.4.2 百姓年度检车流程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新模式的实施保障
    5.1 完善管理系统做好改革保障
        5.1.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系统
        5.1.2 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改革保障
    5.2 强化社会守法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
        5.2.1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5.2.2 开展行业诚信检测自我承诺
        5.2.3 不断加强行业内部管理
    5.3 抓好仪器设备质量保障
        5.3.1 从源头抓好设备质量
        5.3.2 加强检定管理和监督检查
        5.3.3 研究检验结果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4)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意义
        1.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 研究现状
        1.2.1 试验检测机构的重要作用
        1.2.2 质监机构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 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
    2.1 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分布及比例
        2.1.1 各省市自治区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分布及比例
        2.1.2 河北省与他省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发展比较
    2.2 我国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
第三章 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发展现状
    3.2 机构的分布
    3.3 机构的构成
    3.4 机构的运营状况
    3.5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5.1 闲置率偏高
        3.5.2 政企分离不彻底
        3.5.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3.5.4 仪器设备检定规程少费用高效果差
        3.5.5 人员流动性较大
        3.5.6 工地试验室质量控制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3.5.7 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管理仍需加强
        3.5.8 监管手段有限
    3.6 实例
第四章 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发展建议
    4.1 促进检测机构专业化
    4.2 树立品牌机构
        4.2.1 创造良好口碑
        4.2.2 实行信息管理
        4.2.3 重视安全环保
    4.3 全面开展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
    4.4 编写行业设备自校准规程
    4.5 创造良性可持续发展环境
    4.6 促进检测机构地位独立
    4.7 完善退出机制
    4.8 加强动态监管
第五章 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的发展趋势
    5.1 促进工程检测的法制化建设
    5.2 进行试验检测机构整合
    5.3 政府采购检测服务
    5.4 建立更加完善的工程检测责任制
    5.5 成立行业协会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CORS系统下GPS测量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GPS 发展概况
    1.2 CORS 发展概况
        1.2.1 国外 CORS 发展
        1.2.2 国内 CORS 发展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GPS 卫星测量技术
    2.1 GPS 卫星基本定位原理
    2.2 静态 GPS 定位技术
    2.3 差分 GPS 定位技术
        2.3.1 单站 GPS 差分
        2.3.2 局域 GPS 差分
        2.3.3 广域 GPS 差分
第3章 CORS 系统介绍
    3.1 CORS 基本原理
    3.2 CORS 基本结构
    3.3 CORS 分类
    3.4 CORS 解算方法
        3.4.1 虚拟基站技术
        3.4.2 区域改正参数技术
        3.4.3 主辅站技术
        3.4.4 三种主要算法的比较
第4章 TJCORS 系统介绍
    4.1 TJCORS 系统的整体设计
    4.2 TJCORS 系统的建设进展情况
    4.3 TJCORS 系统站点结构
    4.4 TJCORS 系统的构架
        4.4.1 参考站子系统
        4.4.2 控制中心子系统
        4.4.3 数据通讯子系统
        4.4.4 用户应用子系统
    4.5 TJCORS 系统主要指标
    4.6 TJCORS 系统的精度测试情况
        4.6.1 网络 RTK 的内符合精度检测
        4.6.2 网络 RTK 的外符合精度检测
        4.6.3 系统定位服务时效性检测
        4.6.4 导航精度检测
        4.6.5 接收机兼容性测试
        4.6.6 与静态后处理结果对比精度测试
第5章 基于 CORS 系统的 GPS 静态测量定位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及成果
    5.1 任务概况
    5.2 测区概况
    5.3 TJCORS 站网监测地面沉降分析
    5.4 GPS 用于地面沉降观测时间的确定
        5.4.1 大地高对比
        5.4.2 沉降量
        5.4.3 累计沉降量
    5.5 GPS 网布设
    5.6 GPS 网的观测
        5.6.1 仪器使用
        5.6.2 人员组织
        5.6.3 网形设计
        5.6.4 内业处理
    5.7 技术依据
    5.8 起算基准
    5.9 数据处理
        5.9.1 GPS 观测数据预处理
        5.9.2 GPS 外业观测质量检查
        5.9.3 基线解算
        5.9.4 平差
    5.10 沉降量分析
        5.10.1 2007—2010 各年度沉降值
        5.10.2 GPS 所测沉降值与水准值比较
        5.10.3 GPS 与水准沉降等值线图比较
    5.11 总结与建议
第6章 基于 CORS 系统 VRS 测量在矿业权核查野外实测中的应用
    6.1 矿业权核查中的野外核查内容
        6.1.1 核查准备阶段
        6.1.2 数据项核查
        6.1.3 野外实测
    6.2 VRS 测量在天津矿业权核查野外实测中作业要求
        6.2.1 作业硬件以及软件设置
        6.2.2 VRS 观测要求
        6.2.3 VRS 检测要求
    6.3 某砖瓦粘土矿实地测量作业
        6.3.1 收集资料
        6.3.2 作业依据
        6.3.3 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选择
        6.3.4 测量内业准备
        6.3.5 质量检测
        6.3.6 矿区范围界址点测量
        6.3.7 质量检测
    6.4 结论及建议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碳监测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碳监测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一、碳监测问题的制度起源及其功能和价值研究
        二、碳监测机制与制度内容方面的研究
        三、在碳监测对象方面的研究
        四、碳监测制度与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关联研究
        五、后京都时代中国MRV政策选择研究
        六、碳监测制度与碳减排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七、碳监测能力建设对碳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支撑方面
        八、国外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实体系建设经验借鉴研究
        九、企业碳排放管制、碳排放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联研究
    第二节 碳监测问题国际和国外研究综述
        一、与减缓议题MRV相关的研究
        二、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气候正义相关碳监测议题研究
第二章 碳监测核心要素起源及其在当前气候协定中的实践
    第一节 碳监测的核心要素及其概念起源
        一、碳测量/碳监测
        二、碳报告
        三、碳核证/审查
    第二节 当前气候法中的碳监测议题
        一、温室气体清单
        二、《京都议定书》机制下的排放单位的核算
        三、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和措施
        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
        五、清洁发展机制
        六、气候变化项目(非京都机制下CDM项目)
    第三节 未来气候法中碳监测议题的可能选项
        一、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二、排放目标
        三、非靶标减缓行动(Non-Target Mitigation Actions)
        四、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未来气候法碳监测议题的发展展望
第三章 碳监测的概念演变及其法律价值
    第一节 碳监测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一、碳监测概念肇始于UNFCCC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义务框架
        二、碳监测内容的法律化发展于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国家清单编制指南
        三、碳监测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奠基于巴厘路线图确定的MRV“三可”原则
        四、碳监测法律制度发展新阶段:区域化、内国化
    第二节 碳监测的法律价值
        一、是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减排评价机制的制度基础
        二、是使碳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法律基础
        三、是制定符合国情和国家利益的碳减排政策体系和创新政策工具的制度基础
        四、是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和碳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前提
        五、碳监测制度的法律价值,还体现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国家利益维护和国际碳减排标准和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争夺上
第四章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碳监测制度发展的驱动力
        一、碳监测制度发展驱动力的范围
        二、UNFCCC和京都框架下报告义务要求
        三、区域气候立法中的报告义务要求——以欧盟为例
        四、国内碳减排和低碳发展决策过程的需求
        五、“碳治理”结构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第二节 碳监测制度需求的域外考察——以德国、美国制度需求为样本
        一、德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监测能源转型的需要
        二、美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第三节 中国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一、UNFCCC和京都框架下碳监测的制度需求
        二、国内减排政策和措施发展的碳监测制度需求
    第四节 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制度基础与方案选择
        一、大力提升跟踪碳排放和减缓行动的能力,满足国际气候法报告义务的要求
        二、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碳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目标的履行进度情况的监测,需要改进行政机关的协调能力,提升能源统计系统
        三、为跟踪国家目标实现进度,中国需要在次国家层面的能源数据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跟踪上加大能力建设
        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需要一个复杂而精巧的MRV体系,需要加强和推进当前碳交易体系中的MRV制度建设
        五、“有效碳治理”结构需要合理界定气候行动者的权利义务界限,这依赖于对他们气候行动的准确测量和建立多层次的排放管理制度与机制
        六、小结:中国碳监测能力建设的实践方案
第五章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一、碳监测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
        二、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政策目标
    第二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一、碳监测制度目标设定对制度设计产生的限制
        二、碳监测制度跟踪和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对碳监测制度运行产生的影响
        三、碳监测制度的运行受相关立法和协议的强制性程度影响较大
        四、碳监测制度体系内部也是有强弱之分的
    第三节 碳监测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透明度原则
        二、可比性原则
        三、可靠性原则
        四、有效性原则
        五、及时性原则
        六、完整性原则
    第四节 中国当前碳监测制度运行实践分析
        一、碳监测制度运行透明度实践分析
        二、碳监测制度运行可比较性实践分析
        三、碳监测制度运行可靠性实践分析
        四、碳监测制度运行有用性实践分析
        五、碳监测制度运行及时性实践分析
        六、碳监测制度运行完整性实践分析
第六章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国际气候协定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概述
        一、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产生
        二、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框架的形成
        三、国际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碳监测有关报告义务的深化
    第二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发展中国家碳监测制度的框架
        一、公约框架下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
        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三、两年期更新报告(biennial update reports,BURs)
    第三节 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中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国家适当减缓行动(NAMAs)的结构与框架
        二、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概述
        三、国家适当减缓行动MRV的管理要素
        四、国家适当减缓行动与发展中国家MRV能力
    第四节 未来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构建碳监测制度的国际背景和政治需求
        二、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构建碳监测制度的任务和目的
        三、国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七章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中国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碳监测议题的发展维度
        一、碳监测议题的国际气候法维度
        二、碳监测议题的国内气候法维度
        三、碳监测议题的企业减排义务维度
    第二节 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一、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目标和任务
        二、国内气候法语境下碳监测制度构建的原则
    第三节 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碳监测制度在碳排放交易监管中的作用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构成要素
        三、面向碳排放交易层面的我国碳监测制度构建的法律思考
    第四节 面向碳减排项目层面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碳减排项目概述
        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三、自愿减排项目的碳监测制度
        四、构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思考
第八章 面向企业的碳监测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认知态度变迁与碳减排路径的演进
        一、碳排放管制背景下企业碳管理认知的提升
        二、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管理标准化工作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建立面向企业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
        一、以能源统计为基础统计和核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二、面向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温室气体登记试点
        三、构建全面的温室气体统计和核算制度
    第三节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一、强制性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二、自愿性温室气体管理计划
        三、建立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的法律思考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社会化管理制度
        一、企业温室气体盘查(Corporate GHG Inventory)
        二、企业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盘查
        三、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群体态势及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在用机动车环保检测制度及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外机动车检测制度
        1.2.2 我国在用机动车环保检测制度
        1.2.3 在用汽车排放检验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基础研究
        1.3.2 算法研究
        1.3.3 应用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2.1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方法
        2.1.1 双怠速检测法
        2.1.2 简易工况检测法
        2.1.3 自由加速烟度检测法
    2.2 检测方法的选择及限值确定
        2.2.1 检测方法的确定原则
        2.2.2 排气污染物的限值标准
    2.3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3.1 ASM排气污染物检测系统分析
        2.3.2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2.3.3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2.3.4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群体态势分析
    3.1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类型
        3.1.1 按检测方法分类
        3.1.2 按检测数据大样本分类
    3.2 在用汽车排放状态不合格统计
        3.2.1 ASM检测法排放限值规定
        3.2.2 检测数据的分类
    3.3 ASM检测数据群体态势分析
        3.3.1 限值类别群体态势分析
        3.3.2 使用年限群体态势分析
        3.3.3 基准质量群体态势分析
        3.3.4 行驶里程群体态势分析
        3.3.5 使用性质群体态势分析
        3.3.6 典型品牌群体态势分析
    3.4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结果变化态势预测
        3.4.1 旧版排放标准修订原因
        3.4.2 修订的排放限值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4.3 修订标准不合格率预测
    3.5 本章小结
4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三维分布特征分析
    4.1 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数据三维表达方法
        4.1.1 检测数据的三维分布
        4.1.2 三维数据立方体的生成
    4.2 检测数据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4.3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群体分布特征分析
        4.3.1 群体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
        4.3.2 ASM5025工况群体分布特征分析
        4.3.3 ASM2540工况群体分布特征分析
        4.3.4 高排放车辆检测结果数据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信息关联性分析
    5.1 数据挖掘概述
        5.1.1 数据挖掘的功能
        5.1.2 数据挖掘步骤
        5.1.3 关联数据的挖掘
    5.2 关联规则树挖掘法
        5.2.1 选择基本要求
        5.2.2 关联决策树构建
    5.3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数据挖掘
        5.3.1 挖掘工具选择
        5.3.2 数据挖掘流程
        5.3.3 检测数据预处理
        5.3.4 基于关联规则树的ASM检测数据挖掘
    5.4 数据挖掘结果的关联性分析
        5.4.1 单层单向挖掘关联性分析
        5.4.2 多层组合挖掘关联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8)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及数据上报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及数据上报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组成及功能设计
        2.1.1 系统逻辑组成及功能设计
        2.1.2 系统物理组成及功能设计
    2.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2.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2.3.1 设计原则
        2.3.2 线内检测项目和检测节拍设计
        2.3.3 机构联网工作流程设计
    2.4 系统开发平台
        2.4.1 操作系统的选择
        2.4.2 数据库的选择
        2.4.3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第三章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与数据上报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3.2 系统硬件设备选型
        3.2.1 主要传感器选型
        3.2.2 主要检测设备选型
        3.2.3 计算机及上报服务器的选择
        3.2.4 网络设备
    3.3 工位机测控子系统硬件设计
        3.3.1 模拟量采集和处理电路设计
        3.3.2 数字量电路设计
第四章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与数据上报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
        4.1.2 性能需求
        4.1.3 障碍处理需求
    4.2 检测信息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2.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4.2.3 数据库面向对象设计
    4.3 上报数据协议设计
        4.3.1 上报数据协议总体设计
        4.3.2 上报信息分项格式设计
    4.4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与实现
        4.4.1 车辆登录与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4.4.2 主控调度模块设计与实现
        4.4.3 工位检测模块设计与实现
        4.4.4 检测信息上报模块设计与实现
        4.4.5 查询统计模块设计与实现
    4.5 系统安全与维护
        4.5.1 系统安全措施
        4.5.2 系统的维护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必要性
    5.2 测试用例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黑龙江省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建立及运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建立及运行研究现状分析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立及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2.1 政策因素分析
        2.1.1 运管部门与综测机构的业务关系分析
        2.1.2 行业政策分析
        2.1.3 获取运管部门支持的建议及措施
    2.2 综检机构检测能力分析
        2.2.1 综检机构数量及分布统计
        2.2.2 检测需求和检测能力分析
        2.2.3 综检机构的选址原则
    2.3 综检机构配套设施规划要求
        2.3.1 厂房、场地条件
        2.3.2 检测设备配备
        2.3.3 检测线计算机联网系统
        2.3.4 运政部门监管联网系统
    2.4 综检机构经济效益预测
        2.4.1 基本投资
        2.4.2 基本支出
        2.4.3 收入来源分析
        2.4.4 车源分析
        2.4.5 效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客运安检站建立及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3.1 客运安检站建立目的及性质分析
        3.1.1 建立目的
        3.1.2 机构性质
    3.2 客运安检站建立及运行现状分析
        3.2.1 客运安检站数量统计
        3.2.2 检测需求和检测能力分析
        3.2.3 存在问题分析
    3.3 客运安检站效益分析与评价
        3.3.1 基本投资
        3.3.2 基本支出
        3.3.3 收入来源分析
        3.3.4 效益分析
        3.3.5 效益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营运车辆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4.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4.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4.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及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营运车辆检测机构人员素质及措施
    5.1 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5.2 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措施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8个仪器标准与检定规程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以A省公路检测中心为例[D]. 余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2]城市狭窄空间敏感环境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D]. 徐炳虎. 山东大学, 2016(03)
  • [3]G市机动车检验管理研究[D]. 刘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1)
  • [4]河北省公路工程等级试验检测机构现状与发展研究[D]. 胡晓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3)
  • [5]基于CORS系统下GPS测量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D]. 万广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6]碳监测法律制度研究[D]. 崔金星.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8)
  • [7]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群体态势及关联性研究[D]. 邹本存.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8]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及数据上报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洁. 长安大学, 2013(06)
  • [9]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要求与技巧[J]. 郭东辉. 汽车与安全, 2013(01)
  • [10]黑龙江省营运车辆检测机构建立及运行对策研究[D]. 赵春江. 长安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8项仪器标准及检定程序通过交通部专家评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