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道家 超越理想的道家科学诠释

当代新道家 超越理想的道家科学诠释

一、当代新道家 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学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刘在平[1](2020)在《试论道家思想文化的复兴与创建》文中指出道家思想体系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先秦乃至后来各家思想流派均受到道家的影响。道家哲学具有广泛的现代性启迪和指导意义。当代新道家的孕育与开拓、创新与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道家文化的影响力跨越国界并初步形成世界性新道家热潮。新道家是复兴与创建相结合的重要文化工程,需要尊重敬畏,充分发掘道家珍贵的思想资源;需要思维变革,以道家基本精神悟道弘道;需要正本清源,深入理解道家核心义理;需要经世致用,面对挑战解读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启迪;需要纵横比较,实现道家与中外思想体系的"视域融合";需要返本开新,以创造性转化发展新道家。

薛赟[2](2020)在《陈鼓应《老子》道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鼓应作为中国当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其运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提出了“道家主干说”的观点,并在学界引发了广泛讨论。陈鼓应认为老子之“道”是受《周易》启发后形成的哲学性语言,不仅是超越于万物之上的本源性的存在,并且对其他学派以及《易传》当中的本根论和自然观等哲学理论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还深刻发掘了“道”之中的人文关怀,一反道家消极避世的旧说,使人们重新看待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道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和传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之“道”作为贯穿道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陈鼓应研究的重点,也是其所有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陈鼓应道论思想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陈鼓应道论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陈鼓应道学研究的起源以及方法论特色。陈鼓应求学时期受其恩师方东美的影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看到了道家思想当中的人文关怀。方东美对《易传》源流问题的重视,启发了陈鼓应对易道关系的研究。殷海光对自由主义的追求也被陈鼓应所继承,其观点中透露出自由主义的色彩。陈鼓应在人生的低谷时期接触到了尼采哲学,其中对生命的赞颂和对自由的向往深深的印在陈鼓应的心中,尼采哲学也因此成为陈鼓应研究中国哲学的动力。在方法论方面,除了传统和常见的研究方法外,陈鼓应综合运用了史料学的方法对大量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结合出土文献简本和帛书本《老子》,对“道”进行客观准确的诠释。又利用西方谱系学的方法研究“易道互通”的问题,并将道家思想贯穿起来,论述了从老子到庄子再到稷下道家的思想演变过程。第二部分论述了陈鼓应“道”论的基本观点。从“道”本身的涵义说起,陈鼓应将“道”分为“实存意义上的”、“规律性的”、“生活准则的”三个方面进行诠释。并且通过对比儒道思想的不同以及论述道家思想对墨、兵、法等学派的影响来说明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干,而“道”也就成为了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进而陈鼓应从“道”的本根性、创生性、大化性、整全性和境界性五个方面论述了“道”具有人文意涵以及以“自然无为”为中心的“为道”要求,论证了道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最后论述了陈鼓应对易学和道家关系的看法,陈鼓应提出《老子》在《易经》和《易传》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子受《易经》的启发而形成了“道”论思想,这一思想对《易传》中的天道观和思维方式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陈鼓应这一观点是其“道家主干说”的一大论据,同时也引发了学界的质疑。最后一部分是对陈鼓应“道”论思想的评价。首先陈鼓应对道家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道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其次,为现代新道家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现代新道家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陈鼓应着作中对于其他学派对道家的影响并未提及。陈鼓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对于当代学者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其观点能回应时代的诉求,看到传统道家中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方面,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刘绍瑾[3](2019)在《道家美学的现代境遇与意义生发》文中研究指明在中西融通、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传统重要一翼的道家思想老树生花,焕发了通向现代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现代重要的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对道家艺术精神、文艺思想的阐释来为其美学理论找寻据点。道家思想不仅为中国现代美学建设提供了极丰富的传统资源,还是中西比较视野下接受、引介西方美学理论的"前在视野"、传译中介,以及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包含台港及海外华人在内的中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六大美学家是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徐复观、叶维廉、李泽厚,大多数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中差不多有一半可被归入现代新道家行列。他们的美学建构,实现了道家艺术精神与西方现代美学的汇通。

尹永佩[4](2018)在《太极拳“法”“理”研究 ——以道文化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太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命脉,泽被后世,万古传扬。太极拳理精法密,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逐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致使习练者“毕生不能穷其数,历世不能尽其法”。大道一统,万法归宗。本研究以中国传统“道文化”为背景,自上而下俯视整个太极拳文化体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太极拳法理体系进行建构性阐释。本研究首先从根源上梳理中国传统道文化的起源,寻找太极拳的母体特征。再分别从道、儒和释三家文化的演变中求同存异,归纳三家文化体系中的共通领域,总结太极拳与儒、释、道三家文化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道家、儒家、禅宗及三教趋同形成的宋明理学,都是中国道文化的延续。太极拳理论根源于中国传统道文化,并深受儒、释、道和理学思想的影响,太极拳理论与儒、释、道和理学一脉相承,皆以本体之道为终极旨归。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不能脱离孕育其成长的母体道文化。结合中国道家理论学说,挖掘太极拳思想的逻辑起点。太极拳思想与道家文化一脉相承,太极拳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与道家之“道”息息相关,太极拳运动彰显着“道”的特征特性。《道德经》微言大义,用五千字简明扼要的阐述了深刻的哲理,与太极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太极拳理论形成的根源。道家主张消融自我、以道为尊,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理应具备超越性的思想境界,淡化师承关系、超越门户之见、开启智慧之门。老子三宝对太极拳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太极思想的精髓所在,保持内心的慈爱、节俭和无为不争是太极拳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太极拳“法”的本质内涵进行应然性分析,先以法无定法、万法归一、以法合道为宗旨,分别从太极拳拳法、功法和心法三个方面论述太极拳法的本质功能,再以太极无法、无法即法为终极旨归,论述太极拳的超越之境。太极拳“法”不具有本体属性,是明理、证道的工具。太极拳的本体是道,终极目标是返本归元,实现“拳道合一”,所以,太极拳法形式虽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谓殊途同归。太极拳“法”虽为“证道”的途径,但法无定法,执着于“法”,必然会陷入“见指不见月”的“无明”困境。研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论述“理”的本质,并借助“道、气、心、性”等哲学概念来解析“理”的本质内涵,进一步对太极拳“理”进行实证研究。“理”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命题,具有本体属性。理即太极,太极即一,表现为阴阳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太极之“理”超越了事物发展规律的本义,具有哲学内涵,是一种本体的存在。太极拳之“理”与“道、气、心、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道、理、心、性、气”层次不同,但实为一体,一气贯通。太极即“一气流行”的中和状态,形而上之“理”是太极拳法理体系的核心,学拳先明理,明理才能达意,练习太极拳不可不明太极之理。太极拳之“理”不是玄之又玄的抽象符号,而是在实践中可以觉知的一种内在体验,即心无所住的明觉状态。最后,对太极拳法理体系进行建构性阐释。太极拳体系可划分为“道”、“理”、“法”、“术”四个层面,“气”是贯通太极拳法理体系的桥梁和媒介。“道”生“理”,“理”生“法”,“法”生“术”,由术及道,术道融合。即由虚无始,以虚无终,无中生有,有复归无。学拳先明“理”,“理”能生万“法”,万“法”归一“理”,“术”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太极拳以明“理”、证“道”为终极旨归,不可执着于一“法”一“术”上。厘清太极拳法理体系之逻辑关系,对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伍金霞[5](2018)在《刘咸炘道家重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甲午战争之后的新旧中西文化之争,使中华文化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刘咸炘继承家学,推崇儒道同源,在“西化潮”狂卷一切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性地融合祖父刘沅的“先天之学”与章学诚的校雠法,发挥传统的“两一”观,逐步琢磨出一套贯通“天地生”及“中西古今”的学理。在此学理之下,他将儒家彻底重建为价值之学,西学彻底重建为知识之学,以“执两通一”的道家方法,使中西学术思想共存互补。他以老孔为正道,坚持通过“会通儒道”来重铸中国文化及其哲学。因此,在刘咸炘“重建中华传统”的系统中,道家地位至关重要。但道家自老子之后,代有嬗变,老子原旨几乎湮灭不见。故刘咸炘要重建中华文化及哲学,须先理清道家源流,辨析道家思想。他通过考证古书体例以及“道与语”的关系,将道家源流由老子往前推至鬻子。老子之后,其流分为四派,一派为关尹、列御寇而开庄;一派则演变为汉之后的黄老;一派流而为杨朱、魏牟;一派则由田骈、慎到而开申不害之术。另有阴阳、名、纵横等学派均受老子影响,老子“一身遂有数相”。汉代之后,虽有黄老学、玄学、重玄学等兴起,但因子学渐衰,中华学术本身趋于融合,道家思想虽不绝如缕,然世崇儒术,百家宗旨已趋模糊,老子之学益难辨析。因此,要重建道家,则其关键在于“回归老子之道”。然刘咸炘认为《老子》一书言浑而旨宏,又无“条理完具”之书。于是,他以“老授孔受”“儒道同源”为标准,修正庄周、表彰淮南,排斥申韩、补充格言、和合宋儒,通过辨明道家经典、明晰道家边界,对道家思想进行重建。同时,他也通过梳理道教史、修正神仙信仰、重塑道教形象对道教进行了重建。刘咸炘生当晚清,身处历史大变革时期,但他始终坚持中华文化本位。以学术源流论,他的学术大体可附于阳明学之后,他欲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儒道会通”。心学工夫虽简易,但颇能广纳事物,故刘咸炘并不排斥西学。他希望通过吸收其中的系统专门之学,重铸传统,陶冶新知。从刘咸炘的学术思想,可以清楚地看到未完全按照西方文化建立的传统学术体系在近代的发展,这是基于传统学术本身的内在发展与超越。深入探究中国文化母体,以此为基础融合西学。刘咸炘对中西学的态度与方法,或可对当今传统文化的复兴有所启发。

袁永飞[6](2018)在《《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是严遵其人与《指归》其书,重在其思想认知基础的建构。先讲其人,通过历史记载与古今评述,概说其生活事迹、社会功德与精神诉求;事迹在经世的隐逸超拔,功德在仁义礼法的孝忠顺导,诉求在《老子》上下经的自然宗旨。再论其书,以现当代考证成果说解其传承的大致情形,以此书《经目》《总序》阐释其篇章布局与思想要领;此书是真伪掺杂的一残本,总体上按阴阳数布局,原则上遵循自然的道德理念。本章大体揭示原创者的生活背景、精神风范,与其思想文本的承续、要素、结构、主旨。第二章是《指归》的“形”哲学方法论,关键在确立“无形”的生命理则、现实初始的“有形”造型与人类经验识别的“可形”。先论“无形”变化、体验、规制,以生命事物的自然演化、实际验证、可能规范,推得其无常形、有真体与度制,思想要领在自然、无限、融通。再论“有形”浑融、生成、流衍,其形由自然的“根”“行”、道德的“性”“心”与万物的“刑”“型”,推测其实存方式与发展样态,指示其道德的内涵规定、自然的过程说明、万物的成果兑现。最后论“可形”比对、内蕴与表征,从“形”的比较、本真、呈现方式,认知其可能表征与应当内蕴;表征是“殊形”的象、容、色、声、影、名等,内蕴是此形的性、质、神、体等。本章主要探讨《指归》哲学方法认知的原理、原型与可能。第三章是《指归》哲学方法的理路推引:形→象→名→分,重点在其“象”的推导、“名”的推理、“分”的推断,为意象思维、形名逻辑、分理度量的认知完型构造。先由“象”推导“人文”的“法式”,得无象之象→天地法象→万物自象→人文饰象;无象揭示“向”“响”“想”“相”“像”五个意涵,法象为道德原则,自象为可验实体,饰象为规范形式。再由“名”推证“形物”的“正实”,得正法→正名→正实,正法是设定的自然原则,正名是演绎的道德内涵,正实是归纳的经验表征。再由“分”推理“名实”的“度数”,得分理→分度→分类→分数→分职;分理为自然推引的生命原则,分度为人规划的日月刻度与礼节尺度,分类为总体判别的规整方法,分数为确切计量的精细做法,分职为人具体事务的责任担当。这三种认知进路,统合成总的理路,可证目测的物形、化心思的意象、作求实的名符、为观念的分判,是其方法认知的内涵、形式、标准与全程的系统审视。第四章是《指归》的“自然”哲学本体论,着重考察其自然本体证立的主要理据的因果融贯,其理据是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先讲“自然”是宇宙生命的本因,总论自然意涵,推论其虚实体、内外用、因应和,证得生命我的理解即道我、德我、本我、自我、然我,此在因上顺遂道德、神明、太和的自然拓展。再论“道德”的原因、内涵与理路;它归因于自然,涵摄虚无的大全,并由道德本我证得其自然理路。然后,讨论“神明”的原因、内核与本能,其原因是自然范导的道德,其内核是自然神,其本能为宇宙生命的灵动反应。最后,论“太和”的原因、实质与本状,其原因是道德生养的神明,其实质是大化流行的气,其本状是自然物。在宇宙生命的总体归因上,推得自然本因、道德本性、神明本能、太和本质的整全融通与无限统合,这是其本体之本的证解。第五章是《指归》哲学本体的形物世界生成:天、物、人,重在其自然本体的优先落实。先论天地的产生、意涵与能限;它是自然的天道与天生、道德的天性与天命、神明的天心与天意、太和的天理与天统所完全开显,简括为自然之天、道德之天、神明之天与太和之天,是宇宙生命局限的能动存在与实有的大全发展。再论物的生成、蕴涵与分合,它生于天地,内含自然生命的基因、基元、基质,外推自觉生活的实际、实体、实用,其命分是天之道分、人之名分与知之理分的本据。而后,论人的始源、认知与本智,其生于物类,在生命典型塑造上分道人、德人、仁人、义人、礼人五种,自觉推阐经世的人生、本真的人性、圣贤的人格,以本心标示其知故与智识。本章关键在天、物、人一体、一贯,为大、中、小,这是宇宙生命的实际素材。第六章是《指归》哲学本体的人文世界觉解:意、言、器,关键在自然本体在人类生活实践的过程验证与终极期许。先讲意欲之术用,其用在人心;此说明“意”“欲”“意欲”的道德性命涵摄,推证人心觉悟其本智、知故识别其用意,可得意欲的本义是人理解的自然。再讲言教之术用,其用在人文;此言教的识别在意欲,进而由其言与教的内涵及关系,得其本文的要旨是人表达的自然。而后讲器事之术用,其用在人世;此阐明器事的有效解释在言系统,探讨其器与事的含义及关联,考察其本职的事业是人归依的自然。本章重点在,阐明人类生命的意欲、言教、器事的实际内容与表现,终归自然。以上六章,从《指归》的现有哲学阐释,到本研究的方法论与本体论的融贯构建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系统说明,主要讲其作者、文本、综述、形、象、名、分、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天地、万物、人类、意欲、言教、器事等的内涵及其关联与整体把握。由此系统建构的“形”哲学方法论与“自然”哲学本体论,其在宇宙生命的超越理解上无限融通,在人类生活的经验认知上特定权宜。这不仅表现在它理论内部的要素分析上,是哲学方法与本体的圆融互化,在其前后思想观念的认识衔接上,也是生命现实与历史的兼容通达。

张春楼[7](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研究表明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宋丽艳[8](2016)在《中国近代哲学与道家思想 ——以道家思想对近代哲学生成之影响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哲学作为一种文化,其演化和发展总是处于双重影响之中:一是来自于哲学体系的外部。它内在地包含了现实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对哲学建构的意义,通常可从社会和学术两个层面来分析其和哲学之间的这种关联;二是来自哲学理论自身。哲学理论或观点的提出,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对此之前相关问题的思考、解决和建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哲学无法脱离其内部传统对它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离不开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只是在中国近代,这两个因素对哲学的影响,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意义。它以“古今中西”之争的形式作用于中国哲学,从而引领了中国近代哲学独特的哲学视域和问题走向。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中国近代哲学已经从学术史和思想史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样态。在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论这些哲学基本形态中,中国近代哲学既与西方哲学相关理论融合和呼应,同时又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相关理论的哲学思考。不仅如此,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社会历史现实,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得中国近代哲学同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对社会政治现实的思考,促成了中国近代政治哲学的形成。本文所说的中国近代哲学,内在地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哲学,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论;二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哲学,即同政治哲学相关的内容。必须一提的是,从道家思想角度而言,近代哲学家对传统道家的定位、评价以及儒道关系等等问题,虽然是中国近代哲学的组成部分,如将其放入论文核心部分,势必会打乱论文的总体逻辑结构,但是又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因此将其归入论文附录中。此外,道家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哲学中,它同文献学、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之间表现出某种关联。作为一个相关的基础性的学术积累,本文将其一并放置于论文附录中。从结构来看,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主体部分共分五章论述。在绪论中,首先对《中国近代哲学与道家思想》一文展开题解。第一要务就是对“中国近代”予以界定。在对史学上广义和狭义的“中国近代”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指出本文所称“中国近代”是就狭义而言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这个历史时期。不采用广义上的“中国近代”的原因在于:道家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的哲学发展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理论视野。接下来,划定“中国近代哲学”在时间上的研究范围,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以时间为标准,即以狭义的“中国近代”的起止时间来划定其研究主范围;二是以人物为依据,即以学界公认的近代思想家、哲学家为依据,并且包含了对中国近代哲学有重要影响但因某种原因被归结为“现代哲学”的思想家,如胡适。以上是围绕着论文的研究主体“中国近代哲学”来展开题解。就论文的研究对象“道家思想”而言,本文所称“道家”是指道家哲学,不包括道教的内容。这种取舍的根据是为了突出论文的研究角度,即以哲学为视域,而不是学术,也不是思想,更不是历史。其次,绪论对论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析。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特色。以上是论文在绪论部分的主要思想。第一章《中国近代哲学与“古今中西”之争》,阐释了中国近代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将“古今中西”之争作为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视域。与此相关,首先对“西”予以厘清,将其研究范围限定在以欧洲和美洲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即通常而言的“西方哲学”,并简要回顾了西方哲学从古至今不同时期的哲学理论形态。其次,简要阐释了儒学和佛学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理论特色。儒学在康有为那里,经过“孔教”向儒学的回归后获得了重建,在康、章之后经学时代终结,而陆王心学在中国近代哲学中受到高度关注。佛学在中国近代也出现了复兴。最后,对古代道家思想的发展进行梳理,阐明道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特点。道家思想以独特的理论视域和高屋建瓴的理论水平,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学派。在其后的发展中,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合流,形成了稷下道家和黄老道家;与儒家思想合流,形成魏晋玄学;与儒家、佛教思想合流,形成了宋明理学。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它接续清代的考据学、朴学、经学等传统,又深受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哲学上表现出独特的问题域。道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中以两个方面的内容呈现出来:一是来自于近代思想家和学者对先秦道家思想的研究和评判;二是本身具有道家情结和精神取向的思想家对道家思想的全新阐释。第二章《形上之思的发掘》,首先阐明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主要内容。在欧洲哲学中,形而上学专指研究宇宙本体或者实在问题的学说。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本体论、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和理性神学。现在,形而上学指的就是本体论的问题。它是对普遍性及其相关的偶性、实体、因果关系等范畴的研究。其次,从六个不同的问题层面,具体分析了中国近代哲学中道家思想的形而上学内容。一、从“道”与本体或实体的关系来看,王国维以西方哲学关于实体的理论为参照,指出“道”就是实体并分析了“道”所呈现的宇宙性质问题。西方哲学是从物的普遍共性中找寻本体或实体。他以中国传统哲学“无独必有偶”的辩证思维方式对实体的论证,体现了中西哲学在此问题上的分野。二、就普遍性与道家思想中的性和德等的关系而言,“性”反映出绝对的普遍性,“德”体现的是质的普遍性,同时具有类的普遍性的特点。严复对“性”和“德”的诠释,注重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他对普遍性问题的关注,呈现出思辨的一面。章太炎是从“名相”与“齐物”的关系角度来论证普遍性的问题的。三、从规律、势和物理公例的关系来看,严复认为宇宙的发展问题即“天道”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势即“人道”存在着一致性,胡适从“道”的“无成势”推出了“因时为业”顺应自然的处世法则。二者以社会和个人为出发点,从宇宙的普遍法则中推演出人道的普遍法则,丰富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四、从因果关系和道的内在联系来看,严复从中西哲学的视野,强调“道”是宇宙的第一因。梁启超则将因果律视为获得理性之知的手段。二者对道家思想中的因果关系的阐释,侧重于以“因”为“用”,用形上之思来指导社会实践。五、在大演与道的问题上,指出“天演”即进化的过程就是道的运行过程。道是自然演变历程的总名,大演的真相在于“自化”和“各适得其境遇”,进化就是因循道的自然。进化思想是中国近代形而上学的特殊理论。六、阐释了时空和道的关系。用“宇宙”来描述道,体现了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用“无”来解释空间问题,则体现了科学对形而上学理论的影响。最后,阐明了中国近代形而上学关注经验世界和注重对各种精神资源进行整合的总特点。第三章《经验和知识》,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哲学中道家思想在认识论上的内涵和特点。第一,认识论中的主客观问题。严复通过对“道者同道,德者同德”的诠释,指出了认识的本质问题即主客观之同物相感;以此为基础上,严复在对“信不足与有不信”的解析中,区分了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以主观和客观为中心,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严复借助道家思想的“知”、“心”和“常心”等范畴,阐释了唯心哲学的主旨;而梁启超则是从“不期精粗”的“道”那里,得出了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问题。第二,经验视域中的“接知”和“谟知”。严复指出,经验是经过证实的认识,在生活中应该予以重视。对此,严复从不同来源上,区分了两种认识即“接知”和“谟知”。“接知”指的感觉和经验,主要指的是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智的直觉。“谟知”指的是理性认识。严复强调,“谟知”有两种推理形式,他称其为“内籀”和“外籀”。“内籀”即归纳推理,“外籀”即演绎推理。最后,严复指出了“接知”和“谟知”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切认识皆源于“接知”。第三,阐释了知识论的一般问题。首先,王国维借助列子思想中的“大小长短之辩”,指出了知识标准的客观性问题。知识标准的客观性,指向的是知识的确定性问题。这是知识论的基本内容,因此,知识标准上的主观随意和不自然,是知识论的大忌。其次,关于言对认识的限定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谭嗣同认为,名、言存在着分别,因此它表达的认识就具有了界限。章太炎则认为,“言”具有主观性,它所表达的认识就带有主观性。最后,阐明了知识的规范性问题。王国维通过列子的怀疑论,指出了知识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可信性?合理和合法地接受什么样的知识?等等。第四,指出了知识的内容即“是非之名目”之知与真知。“是非之名目”之知与真知指的就是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综上所述,通过对道家思想中的认识论内涵的挖掘,与古代哲学相比,中国近代哲学在认识论领域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严复所倡导的经验论以及王国维所追崇的知识论问题。这与实证主义及科学思潮对它的影响有关。第四章《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澄明》,主要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挖掘和分析了道家思想的价值论蕴涵。从个人价值的层面来讲,道家思想的内在精神可以成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实践智慧,有助于事功的建立。曾国藩对道家思想的践行就说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道家思想中“无所为而为”的自由意境可以开显艺术化的个体生活。此外,道家的“德论”强调“正己而物正”,这种“私德”不仅体现了道家风骨,也是批判旧道德和异化的道德的手段。就社会价值的层面而言,在中国近代哲学中,道家思想表现出了经世致用的一面。魏源将《老子》视为救世之书,严复则强调《老子》在治国上的价值。王国维通过对“小国寡民”思想的分析,论述了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价值,提出了有关政治理想和治国之术的问题。康有为则认为“小国寡民”思想说的政治制度的问题。可见,道家思想有助于净化政治。除了从个人和社会角度对道家思想价值进行分析外,论文最后指出,自然主义是道家思想的价值旨归。对道家思想价值的讨论,也涉及到价值的区分、功能导向以及价值选择等等问题,对于研究近代哲学价值论思想有一定的意义,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近代哲学的价值论内容。第五章《道家思想对政治哲学观念的影响》,共阐述三个主要问题。第一,通过近代学者对道家思想的研究,阐明了有关平等的理论。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谭嗣同借助对“仁”的道家阐释,指出了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的主张;严复通过对“安、平、太”的疏解,阐释了平等、自由和合群之间的关系,挖掘了平等的伦理学意义。章太炎则是从人与人、人与动植物以及人与物的角度,阐释了“齐物”中的平等。他认为五无和神权都是阻碍平等的因素,对此要进行扬弃乃至破除。以上研究深化了中国近代政治哲学中的平等理论,尤其章太炎的平等视角,不但区别于西方的平等理论,更注意到了平等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第二,论述了中国近代自由学说和道家思想的关系。首先,以人与人的关系为视角,于“物各得其所自致”中透视了个体自由的问题,并指出了政治治理对自由的意义。其次,通过对“在宥”的理解,考察了政治上的国家,指出异化的国家是不自由的原因。最后,从物我关系入手,指出自由就是“无待”和“真我”。第三,挖掘了中国近代民主学说和道家思想的关联。首先,从对“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的阐释中,指出了实现民主的途径。其次,指出道家思想中的“以贱为木,以下为基”的内容体现了民主的基础。最后,通过对“小国寡民”的诠释,得出了民主的真相和标志问题。政治哲学中的平等、自由和民主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启蒙具有重要意义。结语中,首先,简要而具体地总结了道家思想对中国近代形而上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政治析学的影响。其次,指出了论文在选题和研究视角中的新意以及在论文逻辑构架中的种种考虑。再次,阐明了论文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特色。比较法是论文最突出的研究方法。对同一个问题的阐释注意古今、中西和视角之间的不同,因此论文逻辑层次较为分明。在研究内容上,本文是以中国近代哲学为主体,以道家思想为研究对象。就论文核心内容而言,重点挖掘中国近代视域中的道家思想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价值论以及政治哲学方面的蕴涵和特点,并以此为理论视角,透视道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理论上的推动和影响。换句话说,就是道家思想在何种意义和维度上促成了中国近代哲学的理论形态和特色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道家思想和中国近代哲学之间的理论张力和问题走向。最后,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阈限问题,表现在同道教、西方哲学和现代哲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中。

张华勇[9](2016)在《港台现代新儒家的庄子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港台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方东美、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的庄子哲学诠释为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讨论方东美的庄子哲学研究。方东美对庄子哲学的诠释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庄子的人生观。方东美认为庄子的人生观可表述为“上回向”和“下回向”两种形态,前者强调精神的超越,后者则要由逍遥无待的精神境界下落而面对现实,两者相结合才能达至“物物而不物于物”的理想人生境界。其次是庄子哲学的艺术要义。方东美指出庄子哲学将艺术和生命融合在了一起,艺术精神中的生命意味是艺术抵达其自身的方式。最后是庄子的政治观。方东美提出庄子的理想政治是要将天下归还给天下,成为天下人的天下,这样才得以“藏天下于天下”。让天下人成为天下的主人,发扬自身的创造力,从而使大道流行于天下。人们以各正性命的形式安身立命于天下之中,而天下则隐藏于人们自发自为的活动中。第二章论述牟宗三的庄子哲学研究。首先,牟宗三将形而上学分为实有形态的形而上学和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而庄子哲学是从实践的层面谈论人的存在状态,因此属于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其次,牟宗三指出庄子认为社会制度不应干扰个人自发的实践活动,应当让人们自作主宰,由此构建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是庄子哲学实践层面的重要内容。庄子和儒家一样都呈现了“智的直觉”这一向度,而且庄子的齐物也充分表明了“道心”并不排斥外王层面的新的制度构建,其所突显的自然无待的境界也与民主体制下的自由精神正相合。此外,庄子对外在造作、不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各种形式及制度的否定,也表现出了其限制统治者权力,使人们能够自然依其自然之本性而成长的主张。最后,牟宗三认为庄子思想有一圆教境界,迹本圆融正是圆教境界的表现,德福一致在此中得以实现。德福一致的实现既要保有“道心”又使“道心之妙用”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因庄子哲学是从主观心境上来阐发其洞见,所以牟宗三从整体上将其视为是“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第三章陈述徐复观的庄子哲学研究。首先,徐复观指出庄子所言的“德”是道在物中的内化,万物皆具备德,人以“虚静”的心去面对万物,道德自然就可发明。其次,徐复观通过对庄子哲学的阐释发现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来源于庄子的学说,中国的纯艺术精神也是由此而建立起来的。虚静之心因其只是观照万物,而不将自身滞于对象之中,由此而成为艺术精神的主体。主体以虚静之心与物相融,则主体和审美对象皆处于自由之境地,艺术活动才得以发生。个人的活动不再受限于外物,而可以自作主宰,因此个体精神能够获得解放,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最后,徐复观认为儒道是互通的,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根儒道华”。与儒家一样,庄子也有着对现实社会深刻的忧患意识,他之所以强调个体要通过解脱超越而获得精神的解放,其原因是个体不断地与外物相接触而不知如何在此过程中心灵得以自由地运思。庄子讲“心斋”、“坐忘”,正是要让心回到本来的位置上,心可以面对事物时自由地活动,由此才可寻找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个人在社会中安顿自身的重要方式。在方东美看来,庄子将道德和艺术统一了起来,以不同的方式接近大道,提升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与物相游于世。第四章详述唐君毅的庄子哲学研究。首先,唐君毅认为庄子哲学主要阐释的是为人之道。唐氏指出庄子所说的圣人是全德之人,其德体现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其名声并不为人所知。圣人自认为他人的成其自身,是个体自性不受束缚而自然所成之结果,每个人依其自性,不为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名利所束缚而摆脱出来,那么人们的德性就能不断完善。圣人将每个人视为自本自足的个体,其完善自身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需外在力量对之加以塑造,而能够各得其所,各得其适。然现实世界纷争不休,要成其自身,个体就需要由修养工夫而各得逍遥。其次,唐君毅辨析了庄子“心”的概念。唐君毅唐氏指出庄子将心分为两类,一类是孟、墨、荀三家所言的理性之心,一类是庄子言心所指向的超理性之心。所谓超理性之心是个体通过“坐忘”、“心斋”等修养工夫而所具有的灵台心或虚灵明觉之心,此心祛除了人欲是非之念,遇物而无碍。灵台之心遇物能不为其所束缚和羁绊,不陷于日常之纷杂中,而从中超脱,由此虽处人间世而能得其逍遥。再者,唐君毅叙述了庄子的修养工夫思想。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是非善恶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认知,而这些观念的纠纷起于人们陷于自身狭隘的认识,以个人的视角去看待天地万物,就会争论不休。要摆脱世俗的争论,就要通过一定的修养工夫祛除人们心中由知解引起的杂念,由人的视域摆脱出来,进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需要“撄宁”、“坐忘”等修养工夫。结语部分主要讨论港台现代新儒家庄子哲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及评价。首先,论述港台现代新儒家庄子哲学研究的理论贡献。这几位港台现代新儒家因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使得他人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视域中来阐释庄子哲学,为推进庄子哲学的研究作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其次,陈述了港台现代新儒家庄子哲学研究的评价。港台现代新儒家对庄子哲学的研究既有其新意和推进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认识到他们在阐释庄子哲学过程中所表现出了的不充分、不细致的地方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庄子哲学。

斯洪桥[10](2014)在《《淮南子》天人观研究》文中认为“天”和“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是历史上中国哲学所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国的思想家都把天人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其一生学问研究的根本宗旨。《淮南子》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达了天人关系的思想。作为道家思想在汉代的集大成,其天人观在道家天人关系思想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综述及其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淮南子》的学术思想背景。《淮南子》处在先秦思想向汉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诸子逐渐融合的过渡时期。所以第一节分析了汉初的学术思想状况,即儒、墨、道、法四家在汉初的状况。由于《淮南子》天人观的形成自有其思想渊源,所以第二节论述了《淮南子》以前的天人观,即从殷周到汉初的天人观。本节首先分析了殷周时期的神学性的天人观,其次对先秦时期儒、墨、道、法的天人观及其对《淮南子》的影响进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重点分析了战国末期《易传》融合儒道天人观的路径及其思想对《淮南子》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吕氏春秋》、《黄帝内经》对《淮南子》天人观的影响。第二章:《淮南子》的道论。《淮南子》继承了先秦老庄的道论思想,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根源,天、人亦由“道”化生而来。所以,本章的道论,为后面的天、人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节分析了《淮南子》的“三道”之内涵,即本根之道、形上之道、形下之道。本根之道是从生成论的角度理解的;形上之道是从万物的统一性,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来理解;形下之道则是从万物的具体规律及其日常生活之规则来理解。第二节具体从宇宙论的角度论述了“道”是如何生成宇宙万物的。对以《淮南子》为代表的道家宇宙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对“一与两”的思维模式所形成的“两重世界”宇宙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这种“两重世界”宇宙观显示了道家宇宙论的独特性,对后来的道教宇宙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淮南子》在说明“道”具体衍化宇宙万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元气”论的思想,即以气释道的路径。《淮南子》认为“道,”之所以能产生宇宙万物,就是因为“道”之内涵的阴阳气化的作用。第三章:《淮南子》的天论。由于“道”产生了宇宙万物,那么,天也是由“道”生成的。在有形的宇宙万物之中,天是形之大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天成为了“道”的代言人。一方面,《淮南子》继承了庄子把天上升为本然之天的思想,认为“天”除了具有物质性,还具有本然性、天然性,这个时候的“天”与“道”是相同意义的。另一方面,《淮南子》吸收了儒家的义理之天,形成了物质之天、自然之天、形上之天、义理之天等等,从而丰富了先秦道家“天”的内涵。由于《淮南子》的“天”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天道观的内涵也具有丰富性。所以第二节从天道之规律论、天道之自然论、天道之价值论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淮南子》天道观的内涵。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的天道观思想,其重心是在天道之自然论和天道之价值论上,为人类提供了意义和价值坐标。第四章:《淮南子》的人论。《淮南子》里的人涵义较多,本文所论述的“人”指与“天”相对应的“人”。第一节主要从理想人格等角度对《淮南子》的“人”进行阐述。《淮南子》在吸收儒家理想人格的同时,也继承了先秦道家的理想人格,主张“圣人”论,认为“圣人”才是最高的理想人格。第二节论述了人道观的思想,特别对《淮南子》的“性命论”进行了深入分析。人道观还体现在具体的人生价值上,《淮南子》认为人生的价值除了个体价值之外,还有社会价值,这是对先秦老庄,特别是庄子只重个体价值人生论的修正。《淮南子》认为,由于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人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淮南子》主张超越人的现实生存境域,过人应该过的应然的生活方式,从而完善人生,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第五章:《淮南子》的天人关系论。在对天、人范畴的阐述之后,本章论述了《淮南子》的天人关系。《淮南子》的天人关系具体表现为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方面。第一节论述了天人同构的思想。天人同构是天人关系中的基础性问题,直接关涉到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淮南子》认为由于天人都是由“道”化生而来的,天人在根源上是同源的。再者,天人在形体上也具有相应性,因而其结构也是同构的。这种同构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后来道教的内丹修炼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节论述了天人感应。正是由于天人同源同构,天与人可以通过气这个媒介进行感应,这是《淮南子》不同于神学性的感应论思想。虽然这种天人感应有其局限之处,但在当时为人主统治社会提供了治理原则。第三节论述了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讲的天人合一,其实质上是天人合德。《淮南子》继承了先秦儒道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天人合德合性。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实质是一个价值的问题。《淮南子》也不例外。通过天人合一,表达了人生境界的追求,人的安身立命。第六章:《淮南子》天人观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通过对《淮南子》天人观的论述,可以了解《淮南子》天人观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具体表现为对汉代神学性的目的论进行了冲击,凸显了无神论的意义。此外,《淮南子》天人观对早期道教的天人观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本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我们发掘古人的思想,不仅仅是幽思古人之情,更重要的是“与古为新”,为今天现实社会提供其文化资源和价值启示,所以第二节论述了《淮南子》天人观的现代价值。《淮南子》天人观具有丰富的生态智慧,尤其是天、地、人一统的宇宙图式具有生态平衡的思想。环境问题,究其实质,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文化问题。因此,《淮南子》提倡人应该过应然的生活方式,具有丰富的生态智慧。此外,《淮南子》从宇宙的视野来审视人类现实社会,由此产生了宇宙人文观,凸显了《淮南子》具有人文价值的意蕴。总之,由于其宇宙的人文价值视野,《淮南子》提倡重人贵生的价值取向,提倡人除了物质需要外,更要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这些都为当今社会构建新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文化资源的启示。

二、当代新道家 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学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新道家 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2)陈鼓应《老子》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陈鼓应道学研究缘起与方法论特色
    (一)师承影响
    (二)尼采哲学的启发
    (三)陈鼓应“道”论的主要研究方法
        1.史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2.谱系学方法
二、陈鼓应“道”论的基本观点
    (一)“‘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
        1.老子“道”之界说
        2.老子之“道”在中国哲学之地位
    (二)“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
        1.“道”的人文意涵
        2.“为道”的内涵
    (三)“易、道的互相汇通”
        1.老学的“引易入道”
        2.易学的“引道入易”
三、陈鼓应“道”论的评价
    (一)对道家文化历史地位的厘定
    (二)对新道家思想的推动
    (三)其他学派反向渗透的观点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道家美学的现代境遇与意义生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代美学史上的现代新道家
三、“中国艺术精神”话题对道家美学意义的彰显
四、道家美学影响史研究的启示
    1.中西美学的中介作用
    2.隐型影响与显型影响
    3.研究、阐释与理论建构的统一

(4)太极拳“法”“理”研究 ——以道文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变与常:太极拳练习的“重法轻理”
        1.1.2 体与用:太极拳研究的“舍本逐末”
        1.1.3 文与武:太极拳传承的“神形脱节”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5 预期结果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6.1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研究综述
        1.6.2 关于太极拳功用的研究综述
        1.6.3 关于太极拳本质的研究综述
2 太极拳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
    2.1 古老“道文化”与太极拳理论
        2.1.1 道文化:“言道文化”的统称
        2.1.2 道文化孕育的“生态环境”
        2.1.3 道文化彰显的“母系情怀”
    2.2 儒、释、道文化与太极拳理论
        2.2.1 儒家“至善之道”对太极拳的影响
        2.2.2 道家“虚无之道”对太极拳的影响
        2.2.3 佛家“涅盘之道”对太极拳的影响
    2.3 宋明理学与太极拳理论
        2.3.1 “三教趋合”是太极拳产生的外因
        2.3.2 “心性中和”是太极拳产生的内因
    本章小结
3 太极拳对“道文化”的融摄
    3.1 太极拳思想与《道德经》的关系
    3.2 “言祖不言师”
        3.2.1 淡化师承关系,打破派别界限
        3.2.2 弱化宗派观念,超越门户之见
        3.2.3 发扬体悟精神,开启智慧之门
    3.3 “言法不言拳”
        3.3.1 “拳”的本质涵义解析
        3.3.2 “依法不依人”
        3.3.3 “依经不依论”
    3.4 老子“三宝”对太极拳思想的影响
        3.4.1 “慈爱”是太极拳思想的核心
        3.4.2 “节俭”是太极拳修持的原则
        3.4.3 “自谦”是太极拳合道的途径
    本章小结
4 太极拳“法”之研究
    4.1 太极拳“法”的文化阐释
        4.1.1 何谓“法”
        4.1.2 太极拳“法”的本质内涵
        4.1.3 太极拳“法”的本质属性
    4.2 太极拳“拳法”的本质论述
        4.2.1 拳架“规训之法”的属性
        4.2.2 器械“延展之法”的属性
        4.2.3 推手“印证之法”的属性
        4.2.4 散手“贯通之法”的属性
    4.3 太极拳“功法”的本质论述
        4.3.1 站桩“通外之法”的功能
        4.3.2 静坐“求内之法”的功能
        4.3.3 放松“融通之法”的功能
    4.4 太极拳“心法”的本质论述
        4.4.1 “四舍法门”
        4.4.2 “六字真言”
        4.4.3 拳经、拳论
    本章小结
5 太极拳“理”之研究
    5.1 太极拳“气本质”的再认识
        5.1.1 着熟:“化而裁之”之气
        5.1.2 懂劲:“推而行之”之气
        5.1.3 神明:“神而明之”之气
    5.2 太极拳“理”的文化阐释
        5.2.1 何谓“理”
        5.2.2 “理”与“道”之关系
        5.2.3 太极之“理”的本质属性
        5.2.4 太极拳“理、气、心、性”关系综述
    5.3 太极拳“理”的本质特性
        5.3.1 太极拳理是“虚无之本体”
        5.3.2 太极拳理是“清净之本性”
        5.3.3 太极拳理是一气流行的“觉知状态”
        5.3.4 太极拳理是“中和之境”
    5.4 太极拳“理”的进阶次第
        5.4.1 “顿渐一体”:太极拳明理的途径
        5.4.2 “身心一如”:太极拳明理的步骤
        5.4.3 “有无相生”:太极拳理之四层功夫
    5.5 太极拳“理”的知行合一
        5.5.1 太极拳“理”与养生
        5.5.2 太极拳“理”与技击
        5.5.3 太极拳“理”与人生
        5.5.4 太极拳“理”对“我”的启示
    本章小结
6 太极拳“法”“理”体系的建构性阐释
    6.1 太极拳“法”“理”之逻辑关系
        6.1.1 “万法归一理”
        6.1.2 “理生万法”
        6.1.3 “法理一如”
        6.1.4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6.2 太极拳“道、理、法、术”关系论绎
        6.2.1 “因道全法”
        6.2.2 “术进乎道”
        6.2.3 “法理融通”
        6.2.4 “法正术成”
    6.3 太极拳法理体系的一“气”贯通
        6.3.1 “气”的本质
        6.3.2 太极与“气”
        6.3.3 “气”是太极拳法理体系贯通的媒介
    6.4 太极拳“法”“理”体系之层次结构
        6.4.1 “道、理、法、术”生成说
        6.4.2 “道、理、法、术”层次说
        6.4.3 “道、理、法、术”结构说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刘咸炘道家重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刘咸炘哲学与道家研究综述
        1.2.1 刘咸炘着作整理与综合研究综述
        1.2.2 刘咸炘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1.2.3 刘咸炘道家思想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刘咸炘学术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内在理路
    2.1 刘咸炘学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2.1.1 社会历史背景:大变革中的四川
        2.1.2 学术思潮背景:倾慕并学习西学
    2.2 刘咸炘学术思想的内在理路
        2.2.1 学术渊源:家学槐轩,私淑实斋
        2.2.2 学思历程:立足传统,建立学纲
        2.2.3 思想结构:儒道同源,圣无二道
第3章 刘咸炘道家重建的前提与方法
    3.1 重建前提:回归老子之道
        3.1.1 老子之争及地位变化
        3.1.2 老子之“道”难明的原因
        3.1.3 老子之“道”简析
    3.2 重建方法:以道家方法重建道家
        3.2.1 学理层面:明统知类、知言论世
        3.2.2 哲理层面:御变用中、执两通一
第4章 刘咸炘对道家源流的梳理
    4.1 老子之前道家源流
        4.1.1 古道家:格言与《鬻子》
        4.1.2 道家思想可能的源流
    4.2 先秦老子之学脉络梳理
        4.2.1 主脉:尹、列承老而开庄
        4.2.2 旁传:杨朱“为我”、詹何“贵身”、慎到之“势”
        4.2.3 歧出:法家、兵家
    4.3 秦汉及之后道家传承梳理
        4.3.1 秦代至西汉道家脉络梳理
        4.3.2 东汉以降道家传承脉络
第5章 刘咸炘对道家思想的辨析
    5.1 对道家经典的批判与完善
        5.1.1 修正庄周:减无为之说,挖有宜之言
        5.1.2 表彰淮南:大旨主道家,亦不背儒道
    5.2 对道家边界的界定与明晰
        5.2.1 排斥申韩:流失不得咎源
        5.2.2 补充格言:平实之道流入民间
        5.2.3 和合宋儒:以儒道融合为益进
第6章 刘咸炘对道教的梳理与重建
    6.1 学术层面:首次系统构建道教史
    6.2 信仰层面:将神仙还原为隐士
    6.3 形象层面:重订道士行为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的缘由、对象与方法
    二、本论文研究的直接认知成果综述
    三、本论文研究的支点、思路与框架
    四、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处、难点与意义
第一章 严遵其人与《指归》其书
    第一节 严遵其人
        一、严遵的生平与事迹
        二、扬雄等人评述的严遵
    第二节 《指归》其书
        一、《指归》非伪书辨正
        二、《指归》的书目序跋与编排注引
        三、《指归》的总体架构与上经要领
第二章 《指归》的“形”哲学方法论
    第一节 论“无形”变化、体验、规制
        一、变于无形,化于无朕
        二、生不生之生,体无形之形
        三、制以无形,系以无极
    第二节 论“有形”浑融、生成、流衍
        一、浑同为体,万物以形
        二、生之形之,设而成之
        三、品物流形,禀受性命
    第三节 论“可形”比对、内蕴与表征
        一、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形”
        二、按本真的方式认识“形”
        三、以呈现的样态认识“形”
第三章 《指归》哲学方法的理路推引:形→象→名→分
    第一节 由“象”推证“人文”的“法式”
        一、示以无象之象,立其法式
        二、天地法象,万物自象,人文饰象
    第二节 由“名”推理“形物”的“正实”
        一、正法以正名
        二、正名以覆实
        三、审实以督名
    第三节 由“分”推断“名实”的“度数”
        一、分理
        二、分度
        三、分类
        四、分数
        五、分职
第四章 《指归》的“自然”哲学本体论
    第一节 “自然”是宇宙生命的本因
        一、自然的总论
        二、自然的虚实体
        三、自然的内外用
        四、自然的因应和
        五、自然的五个我
    第二节 论“道德”的原因、内涵与理路
        一、“道德因于自然”的生命自觉
        二、道与德及其道德之义涵辨析
        三、道德本我的理路建设
    第三节 论“神明”的原因、内核与本能
        一、“神明因于道德”的自然本系与自觉开示
        二、神明之神的核要阐释与纵贯推绎
    第四节 论“太和”的原因、实质与本状
        一、“和因于神明”的生命关联
        二、“气因于和”的合当理解
        三、“气化”“太和”本状的根源探索及其生命我之反思
第五章 《指归》哲学本体的形物世界生成:天、物、人
    第一节 论天地的生成、意涵与能限
        一、“天地生于太和”之原由与历程
        二、天之意涵分析
        三、天地之能与限
    第二节 论物的生成、蕴涵与分合
        一、万物生于天地之可能与全程
        二、物之内蕴、能动与关联
        三、物类之命分与整合
    第三节 论人的始源、认知与本智
        一、人物生于物类之判别与统合
        二、人生、人性与人格之探讨
        三、人类之知与智
第六章 《指归》哲学本体的人文世界觉解:意、言、器
    第一节 意欲之术用
        一、意与欲的基本界定
        二、意欲的识解在人心
        三、意欲的本义是人理解的自然
    第二节 言教之术用
        一、言教的识解在意欲
        二、言与教的根本性澄明
        三、言教的本文是人表达的自然
    第三节 器事之术用
        一、器事的识解在言教
        二、器与事的主旨范导
        三、器事的本职是人承载的自然
结语《指归》哲学的要领统摄、认识定位与思想融贯
    一、《指归》哲学的要点归纳及得失检讨
    二、《指归》哲学的理论贡献与价值定位
    三、《指归》哲学融贯前后思想学说要素
参考文献
个人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3.2.2 哲学的转向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6.1.2 佛教本土化
        6.1.3 道教世俗化
        6.1.4 乡村建设运动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中国近代哲学与道家思想 ——以道家思想对近代哲学生成之影响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近代哲学与“古今中西”之争
第二章 形上之思的发掘
    第一节 道之实体属性的展开
        一、道物关系中的宇宙之“根本”
        二、中西哲学融合中的“木体”之道
        三、科学与哲学视界中的宇宙性质
    第二节 对普遍性追寻中的道
        一、“性”与“德”:对质的普遍性和类的普遍性的思考
        二、等酸咸于一味:认识之维中的绝对普遍性问题
    第三节 天道、势与物理公例
        一、万物皆迁流而道不改
        二、天理与物理公例:天道与人道
        三、“无成势”与“因时为业”:道家“无为”思想之新解
    第四节 中与西:两种不同的因
        一、以“欲”为因:严复对“欲”的新释
        二、道是第一因
        三、逻辑学上的因果律
    第五节 天演进程中的道
        一、道是自然演变历程的总名
        二、虎狼食肉,非天本之物:天演中的物种平等
        三、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物种起源问题
        四、气物转变中的天演真相
    第六节 自然科学与道家思想中的时空问题
        一、近代物理学时空观念中的道家“宇宙”观
        二、时由心变:时间和意识的关系
        三、“无”即空间
第三章 经验和知识
    第一节 道家哲学范畴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再现
        一、道者同道,德者同德:认识产生于主客观之同物相感
        二、信不足与有不信: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三、知、心和常心:唯心哲学的主旨
        四、不期精粗: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问题
    第二节 “接知”和“谟知”的经验论视域
        一、经验就是“验于诸或”的认识
        二、“接知”和“谟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三、元知为智慧之本始
    第三节 道家思想中知识论的发掘
        一、“大小长短之辩”:知识标准的客观性问题
        二、言与认识的限度问题
        三、真理之客观的根据:知识的规范性问题
        四、是非之名目与真知:知识的分类问题
第四章 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澄明
    第—节 事功、无为和善:个体价值的登场
        一、事与功:道家思想的个体实践
        二、无所为而为:个体生活的艺术化
        三、掊击圣人,殚残圣法:个体的道德自由
    第二节 道家思想对社会价值的阐扬
        一、“无为”的救世意义之突显
        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三、对道家治国之术的评判
    第三节 自然主义:道家思想的价值旨归
        一、道即自然
        二、自然即自然界
        三、自然即真即美即善
        四、自然即无为无造
        五、自然即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
第五章 道家思想对政治哲学观念的影响
    第—节 道家思想的平等之思
        一、通之象为平等
        二、安、平、太:平等的伦理学内涵
        三、“等视有情”与“毕竟平等”
    第二节 道家思想的自由向度
        一、物各得其所自致即自由
        二、“在宥”即自由
        三、无待与真我
    第三节 道家思想的民主蕴涵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民主之路探寻
        二、“以贱为本,以下为基”:民主之基问题
        三、“小国寡民”中的民主实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道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基础性研究
    第一节 近代哲学对道家文本的诠释
        一、用传统方法对道家文本的注疏、校勘和考证
        二、从学术史的角度对道家文本的诠释性研究
        三、以近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视角的道家文本的诠释
    第二节 近代哲学对道家基础性问题的定位和评价
        一、有关道家思想的来源问题
        二、对道家人物的相关说明
        三、对道家学派的总体性研究
        四、关于道家思想的传承情况
        五、历代对《老子》的研究概说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港台现代新儒家的庄子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的选定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思路、难点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方东美的庄子哲学研究——“双回向”形态的庄子哲学
    第一节 庄子的人生观
        一、“双回向”形态下的入世和出世
        二、“物物而不物与物”的自由原则
        三、人格修养论
    第二节 庄子哲学的艺术指向
        一、艺术精神的生命意味
        二、艺术中的“天人之际”
        三、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第三节 庄子的政治观
        一、政治的三种类型
        二、“藏天下于天下”的理想政治
        三、庄子政治观的包容性
第二章 牟宗三的庄子哲学研究——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
    第一节 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
        一、两种形上学
        二、主观境界说
        三、“两层存有论”之“无执的存有论”
    第二节 庄子哲学的实践向度
        一、内圣通外王之途
        二、自由与自然
        三、道器不二
    第三节 庄子思想的圆教境界
        一、圆教之存有论
        二、迹本圆融
        三、德福一致的圆善论
第三章 徐复观的庄子哲学研究——道德与艺术的统一
    第一节 庄子的道德观
        一、通天地者德也
        二、道德之质
        三、“游心”的境界
    第二节 庄子的艺术精神
        一、“虚静明”的心
        二、自然与无待
        三、个体精神的解放
    第三节 儒道会通视域下的庄子
        一、庄子的忧患意识
        二、儒家化的庄子
        三、道德与艺术的统一
第四章 唐君毅的庄子哲学研究——言德与言心之学
    第一节 庄子的为人之道
        一、人之本质
        二、全德之人
        三、至德以应世
    第二节 庄子的言心之学
        一、理性之心与超理性之心
        二、灵台心与世俗心
        三、遇物之神明
    第三节 庄子的修养工夫论
        一、撄宁与坐忘
        二、心知与生命
        三、修道以应世
结语 港台现代新儒家庄子哲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及评价
    第一节 港台现代新儒家庄子哲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港台现代新儒家庄子哲学研究的评价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淮南子》天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淮南子》的学术思想背景
    第一节 汉初的学术思想现状
    第二节 《淮南子》以前的天人观概述
    小结
第二章 《淮南子》的道论
    第一节 道的内涵
        一 本根之道
        二 形上之道
        三 形下之道
    第二节 道与宇宙生成
        一 道家两重世界宇宙观
        二 道与阴阳气化观
    小结
第三章 《淮南子》的天论
    第一节 天的含义及其构成
        一 天的含义
        二 天的构成
    第二节 天道观
        一 天道之规律论
        二 天道之自然论
        三 天道之价值论
    小结
第四章 《淮南子》的人论
    第一节 人的含义及其构成
        一 人的含义
        二 人的构成
    第二节 人道观
        一 性命论
        二 人生价值论
        三 人之生存境域的超越与应然的生存方式
    小结
第五章 《淮南子》的天人关系论
    第一节 天人同构
        一 天人同源同构
        二 天人同构之功用
    第二节 天人感应
        一 天人同气互感
        二 天人感应之功用
    第三节 天人合一
        一 天人合德合性
        二 天人合一之功用
    小结
第六章 《淮南子》天人观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历史地位
        一 对汉代儒家神学目的论的冲击
        二 对早期道教天人观的影响
    第二节 现代价值
        一 《淮南子》天人观蕴涵的生态智慧价值
        二 《淮南子》天人观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当代新道家 道家超越理想的科学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道家思想文化的复兴与创建[J]. 刘在平. 珠江论丛, 2020(02)
  • [2]陈鼓应《老子》道论研究[D]. 薛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道家美学的现代境遇与意义生发[J]. 刘绍瑾.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9)
  • [4]太极拳“法”“理”研究 ——以道文化为视角[D]. 尹永佩.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5]刘咸炘道家重建思想研究[D]. 伍金霞. 湖南大学, 2018(02)
  • [6]《老子指归》的哲学研究[D]. 袁永飞. 武汉大学, 2018(06)
  • [7]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8]中国近代哲学与道家思想 ——以道家思想对近代哲学生成之影响为视角[D]. 宋丽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4)
  • [9]港台现代新儒家的庄子哲学研究[D]. 张华勇. 武汉大学, 2016(06)
  • [10]《淮南子》天人观研究[D]. 斯洪桥.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当代新道家 超越理想的道家科学诠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