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下一代电信网络是历史必然

发展下一代电信网络是历史必然

一、发展下一代电信网是历史的必然(论文文献综述)

唐睿[1](2013)在《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网络型产业而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性垄断实行规制已经成为了全国通讯产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固有的技术和经济特点,通讯网络有效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平等接入、实现互联互通。而通讯网络产业全程全网、连通作业、服务全社会的基本特性,又决定了运营商只有互联互通才能实现网络效率、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实践中,由于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往往某个主导运营商凭借技术优势、历史机遇、政策许可等因素控制着瓶颈资源,阻碍着产业有效竞争的发挥。因此,从资源配置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如何建立-套兼顾通讯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接入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的接入定价规制机制、方法与措施,已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的问题。目前对通讯网络型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以及规制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对象集中在电信网络、广播网络等,鲜有文献对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规制进行研究,缺乏对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法、规制工具选择的系统研究。尽管和电信网络、广播网络产业同具自然垄断等特征,但互联网产业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经济、技术特点。特别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产业的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实践与改革正迫在眉睫,这亟待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结合我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发展的历史演变,本文在对发达国家互联网或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规制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规制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讲,本文基本框架如下:本文首先对区域性垄断、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经济规制的基础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在第三章对现阶段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主要方式(互不结算方式、基于资费结算方式以及基于成本结算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互联互通的成本与收益、接入定价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第四章是一个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选择,研究了放松管制、基于成本的价格管制以及零售减成(retail-minus)规制三种政策工具的区别。接下来,本文对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依据进行了探析,从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并探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进行互联网互联互通垄断定价规制的经验,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中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市场的现实情况,本文在第六章分析了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途径与障碍,分析了管制机构在互联网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中的作用。最后是本文的政策与措施部分,将从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善定期回顾制度和管制制度评价机制、重构网间结算标准、加快互联网互联互通立法、建立第三方技术监督平台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理论模型研究法,对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的规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属于一个探索性研究,目前此方面的相关资料、文献等都较少,因此这既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可能的创新点之一。此外,本文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考察提供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运营商、接入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比较分析了三种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的差异,将为规制机构选择最有效的价格规制工具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动态博弈模型,考察提供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运营商、接入的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并比较分析了不同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基于成本的价格规制、零售减成价格规制、放松规制)的差异,为规制机构选择最有效的价格规制工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次,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管制经验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构建定期回顾制度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规制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最后,本文对区域性垄断规制理论与模型、我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区域性垄断历史演变与现状、发达国家互联网互联互通区域性垄断成功经验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特别的,对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规制研究,目前在国内仍然属于空白,本文的试探性研究将为此后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受制于研究时间、调查数据、本文作者研究水平,本文存在较多不足: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测算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以及价格规制,包括互联网接入运营商的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缺乏足够的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这些都有待后续深入研究。当然,对具有区域性自然垄断的基础性行业的双向接入定价理论进行一定的拓展,并对中国现阶段互联网行业互联互通双向接入的价格制定提供某些借鉴意义,这将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张爽[2](2013)在《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网融合在推动科技进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三网融合,推动了本国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国民提供了质优廉价的多样化信息服务。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和发展,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推动,出台了多项关于三网融合的政策规划,取得了一些进展:三网融合时间表已经制定,正在实施过程中;融合试点工作分两批在全国54个城市全面展开;新行业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其中,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整合了基础网络资源;探索了多样化的融合模式;确立了非对称进入的原则;培育多元竞争主体,促进竞争有序开展。虽然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融合进程一直停滞不前,陷入“知易行难”的发展困局。究其原因,虽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畅、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技术标准有待统一等诸多外部困难,但以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体制存在巨大障碍、相关部门利益纠葛等为代表的内在矛盾,才是阻碍融合进程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界定政府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确保这些责任能够履行到位,将对三网融合在我国能否取得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正是以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三网融合历程的全面回顾和政府责任内涵的系统辨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进行细致梳理,提出构建以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为核心的我国三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通过对五项责任逐一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并以中国电信业为实例,对责任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充分验证。当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主要存在:融合法律缺失、普遍服务体系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合理、行政手段干预过多、融合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责任缺失,政府有必要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履行其责任。在法律责任方面:要制定统一的三网融合法律,修订反垄断法律,创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政府法律执行能力建设,改革争议解决程序,做到执法必严。在社会责任方面:要通过立法规范普遍服务内容,引导主体自觉执行;健全利益协调与用户参与机制;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促进政府责任履行。行政责任方面:重组监管机构,成立高级别的监管委员会;调整监管体制,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优化监管机构权责,实现业务和网络的分离监管。经济责任方面:推动基础网络建设,培育产业链快速形成;设立三网融合规制主体,明确机构的独立性和职能的合法性;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行政干预;打破产权垄断,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提供财政扶持,确保监管的公正性。技术责任方面: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明确发展方向;建立技术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建立行政监管体系,发挥协同管理效果。电信业作为我国三网融合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上述五个方面的政府责任在其行业发展进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验证了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三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本文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不失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本文拓展了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题和内容,填补了本领域内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从整个政府“大”责任的视角出发、结合国情进行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为融合发展的突破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价值层面,论文的研究直接回应三网融合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观点,为我国三网融合进程提供了一些极具实践意义的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力图在研究主题、框架、内容、模型和方法上所有创新。从研究主题上看,行政学界对于三网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网融合的内容、模式、监管机构设置和准入机制设立等方面;经济学界则将内需拉动、产业链建设等作为研究重点;社会学界关注的是三网融合的普遍服务如何落实;至今还没有学者明确以“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为题进行系统地诠释与研究。从研究框架上看,本文将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界定为一个体系,包括: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技术责任五个要素,并依照这五个要素的内在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分别进行论述分析,这样的研究架构在当前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尚属首创。从研究模型上看,本文从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融合的现实环境出发,创新地将政府责任作为三网融合中的一个内生变量,尝试建立包括电信企业、广电企业、终端设备制造企业、用户、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内的三网融合模型,探讨这些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得出政府在三网融合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要求,为三网融合的发展提供保障。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除应用公共行政学理论、法学理论等传统的政府责任理论外,还尝试运用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论等研究政府责任,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探究三网融合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和共生机制,分析在三网融合不同阶段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三网融合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对我国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国民产业和社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这其中,政府责任也将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发展而做出动态调整,以服务国民、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宗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

黄秀清[3](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蔚晓丹[4](2010)在《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及ITS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能力、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承担着交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交通信息网,存在着信息网资源利用率不高和对新技术的探索应用研究不够等局限性。同时,现阶段电信企业处于转型的时期,消费者对于交通信息网的大量交通信息的需求则是电信企业未来盈利的重要潜在要素。因此,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如果可以有机融合,将实现通信资源的整合利用,并提高交通运输业和电信业的效益,使交通信息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行业和社会公众。本文对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在理论、路径、策略和实证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既有理论价值,也对交通业和电信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德尔菲专家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研究方法。论文研究了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基础,对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综合考虑中国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融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行业壁垒,提出了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路径和融合架构,并针对融合架构的各个层次,分别提出了融合实施的具体策略。最后,本文根据提出的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架构对ITS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创建了适合中国现阶段使用的ITS动态评估模型并进行了科学修正。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一是从网络融合的理论出发,结合交通产业和电信产业的不同性质和特征,构建了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的融合架构;二是将融合架构应用于ITS进行实证分析,并构建了动态的ITS指标评价模型,完善了ITS层次评价体系;三是从基础设施、业务应用、数据整合、辅助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融合的具体实施策略,对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有切实的参考意义。

柳云平[5](2009)在《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是世界网络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电信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的管制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行为,影响着中国未来市场的走向。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经济方面近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正处于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施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后发优势,进行跨越式发展战略,电信和信息行业对我国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深远、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语音业务已经相当普及,语音作为基本需求已经得到较好的满足,而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业务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资源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数据、多媒体成为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电信重点发展的对象。长远来说,升级到数据消费为主的电信网络成为必然趋势。当初的网络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服务于一种服务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由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来提供多种业务,并且业务的开发与网络层相分离,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开发多种业务。现存的各个网络进行技术改造以后逐渐会融入到统一的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中。下一代网络分为基础层和业务层进行管理。由于随时随地的服务,接入网逐渐引入多种形式,有Wi-Fi mesh, WiMAX,飞蜂窝,VDSL2, HSPA,LTE等多种形式,本地接入网的长期垄断特性将被打破,多种业务的开发将导致市场呈现越来越多的竞争性。随着我国电信2008年重组完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使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强,3G牌照的发放和网络建设正在大规模进行。下一代网络的骨干核心网仍然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性。为了解决下一代网络中,新的管制难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进行了市场参与家数与市场效率的理论研究,将其应用于下一代网络的准入管制指导中,并提出了辅助下一代网络市场准入管制的措施。我们主张我国下一代网络中,核心网和部分基础设施接入网进行一致产权办法进行,解决由于网络外部性导致的市场竞争无效行为;在业务网新兴服务商的接入问题上采用分阶段抽租补偿管制办法,设立创业保险基金,以鼓励市场创新、保护运营商的合理收益。最后,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通信市场面临的决策与体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文中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方向建议。

李沁[6](2009)在《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电信业务迅速发展,传统电信网逐渐显现出其不适应性,不能满足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的电信网正与互联网新技术相融合,演化为下一代电信网。下一代电信网的发展是电信界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传统电信网的各个层次和部分,原本封闭的传统电信网变得开放,但是这种开放性却引入了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在下一代电信网中应用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是与下一代电信网安全问题的特征相符合的一种解决方案。风险数据采集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首要步骤,用于对网络风险的要素进行实时、动态的采集。但是,现有的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尚不能满足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的要求,而且这些技术主要是针对Internet网络应用而开发的。所以,需要对现有的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加以整合与改进,以适应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的需求。本论文在分析现有的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和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通过整合不同工具进行风险数据采集的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该系统能够快速接入各种工具进行风险要素的采集,对于不断变化的需求有很好的适应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下一代电信网特有的技术特征。随后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最后,详细给出了下一代电信网威胁要素采集子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实现,并在实验环境中对威胁要素采集进行了测试。

蒋林涛[7](2008)在《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用户群体的巨大改变,互联网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原有的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已难于适应发展的需要。互联网向何处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互联网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互联网技术对电信网的强烈冲击使得电信界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电信界在寻找发展方向,寻找技术的突破口,以使自己重新立于主动地位,但至今没有找到,电信网也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下一代网技术的发展。下一代网的关键技术是什么,这些关键技术问题能不能解决,是否可能在近期得到解决并用于商用系统,都是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杨肖[8](2008)在《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是一种网络安全动态评估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方向,对下一代电信网进行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更是一个新的领域。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利于对下一代电信网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有利于对下一代电信网的资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整个系统的风险管理。它直接关系到网络运营商能否有效的监控网络上各种脆弱性和威胁,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运维。因此,设计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面向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测试评估技术及工具”(课题编号:2006AA012448)过程中,对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即依托于该项目而展开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的研究背景,接着对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的研究要点做了进一步的介绍,指出了设计面向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意义所在。接下来,又给出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并且对风险评估子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的最后对动态预警功能进行了模拟实验并给出了相关的示例展示。

“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组,吴伟陵[9](2007)在《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

梁星[10](2006)在《下一代网络的对比与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5-6年里,VOIP给电信业所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这使得VOIP在电信NGN的演进中带有更多的负面和消极印象。与此同时,各种与VOIP听上去相似看上去相近的新词异语在电信界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最常见和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NGN和NGI。 NGN与NGI作为通信网络建设的下一代技术,是近年来通信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NGN与NGI的产生背景和概念,NGN的总体结构标准以及其中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PSTN仿真子系统(PES)的功能,提出NGN的核心技术和业务,分析探讨了NGN的商业模型和业务模式。并从NGI与NGN的提出背景入手,分析NGI与NGN的区别和不同的发展路线,讨论NGN技术体制和提出向NGN演进的看法,最后介绍我国关于NGI和NGN的试验,特别是CNGI项目。 本文的另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NGN的发展状况,并从成本方面对NGN演进作了一个分析。论文总结了软交换网络出现的必然性,指出目前正处在电信网络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分析了在国内电信市场格局已定的情况下,各电信公司面临网络建设的紧迫问题;建立了网络技术经济评价的模型体系。

二、发展下一代电信网是历史的必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下一代电信网是历史的必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政府规制的观点总结
        1.2.2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定价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1.3 本文研究方法、结构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2. 概念辨析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辨析
        2.1.1 垄断、区域性垄断与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的区域性垄断行为
        2.1.2 互联互通及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界定
        2.1.3 规制与定价规制
    2.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行为的基础理论
        2.2.1 公共利益理论
        2.2.2 规制俘虏理论
        2.2.3 斯蒂格勒模型
        2.2.4 佩尔兹曼最优规制政策模型
        2.2.5 贝克尔政治均衡模型
        2.2.6 规制博弈理论
        2.2.7 激励性规制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形成原理
    3.1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方式
        3.1.1 互不结算方式
        3.1.2 基于资费结算方式
        3.1.3 基于成本结算方式
    3.2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定价影响因素
        3.2.1 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成本
        3.2.2 互联网终端价格规制
        3.2.3 市场需求
        3.2.4 接入定价的制定者
    3.3 互联网互联互通成本与收益分析
        3.3.1 互联互通的成本分析
        3.3.2 互联互通的收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依据
    4.1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现实依据
        4.1.1 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本质发生变化
        4.1.2 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具有危害性
    4.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理论依据
        4.2.1 经济学依据
        4.2.2 国内法律依据
        4.2.3 国际法依据
    4.3 发达国家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垄断定价的经验:他山之石
        4.3.1 美国经验
        4.3.2 英国经验
        4.3.3 德国经验
        4.3.4 经验对比——来自英美两国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互联网互联互通接入价格规制工具选择的博弈模型
    5.1 基本模型
        5.1.1 基本假设
        5.1.2 斯塔克伯格下的零售价格和企业产量
        5.1.3 情形A——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5.1.4 情形B——基于成本的价格管制
        5.1.5 情形C——零售减成规制(Retail-minus regulation)
    5.2 规制工具的结果比较
        5.2.1 破坏性(Foreclosure)
        5.2.2 投资水平
        5.2.3 消费者剩余
    5.3 本章小结
6.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障碍与途径
    6.1 发挥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障碍
        6.1.1 利益协调
        6.1.2 企业运行机制
        6.1.3 利益集团
    6.2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区域性垄断中的途径
        6.2.1 制定互联互通具体指导细则
        6.2.2 设置网间互联互通默认安排
        6.2.3 协调运营商互联互通谈判
        6.2.4 激励运营商实施网间互联互通
    6.3 本章小结
7. 规制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区域性垄断的措施
    7.1 建立识别管制需求的有效方式
    7.2 完善定期回顾制度与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7.3 重构网间结算标准
    7.4 加快互联网互联互通立法
    7.5 建立第三方技术监督平台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及说明
        (一) 三网的界定
        (二) 本文三网融合主体的界定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 三网融合的相关研究
        (二) 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三)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四、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体系
    一、 三网融合发展对政府责任的需求
        (一) 法律方面的需求
        (二) 社会秩序方面的需求
        (三) 行政管理方面的需求
        (四) 经济方面的需求
        (五) 技术方面的需求
    二、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构成
        (一) 法律责任
        (二) 社会责任
        (三) 行政责任
        (四) 经济责任
        (五) 技术责任
    三、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分析框架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体分析框架
        (二)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特征分析
第三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分析
    一、 我国三网的发展历程
        (一) 电信业的发展
        (二) 广电业的发展
        (三)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 PEST 分析
        (一) 政治环境分析(P)
        (二) 经济环境分析(E)
        (三) 社会环境分析(S)
        (四) 技术环境分析(T)
    三、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一) 三网融合的发展阶段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三) 我国三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现状
        (二)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法律责任分析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的内涵
        (一) 政府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二) 政府法律责任的作用机制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现状及问题
        (一) 法律环境缺失
        (二) 权力分散、多头管理
        (三) 现行法律缺乏预见性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法律责任的特点
        (一) 政府法律责任先行
        (二) 监管机构融合
        (三) 产业立法呈现“竞争法化”趋势
        (四) 法律体系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的对策
        (一) 制定统一的三网融合法律
        (二) 动态修订反垄断法
        (三) 加强法律执行能力建设
        (四) 改革争议解决程序
第五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社会责任分析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社会责任的内涵
        (一) 政府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二) 政府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社会责任现状及问题
        (一) 普遍服务的统一性缺失
        (二) 普遍服务的履行缺位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特点
        (一) 突出普遍服务,重视社会责任
        (二) 改革管制模式,释放政策动力
        (三) 培育多元主体,提升竞争活力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 确定普遍服务的法律内容
        (二)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三) 建立用户参与机制
        (四) 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
第六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行政责任分析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的内涵
        (一) 政府行政责任的基本内容
        (二) 政府行政责任的作用机制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现状及问题
        (一) 监管机构分散
        (二) 监管体制不完善
        (三) 监管过度与缺位并存
        (四) 政府行政能力不足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行政责任的特点
        (一) 监管机制适应融合发展环境
        (二) 管制政策适应融合发展环境
        (三) 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的对策
        (一) 重组监管机构
        (二) 调整监管体制
        (三) 优化监管机构权责
第七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经济责任分析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经济责任的内涵
        (一) 政府经济责任的基本内容
        (二) 政府经济责任的作用机制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经济责任现状及问题
        (一) 产权结构不合理
        (二) 产业基础十分薄弱
        (三) 进入规制不健全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经济责任的特点
        (一) 产业政策目标明确
        (二) 融合规制主体专门化
        (三) 规制发展呈现阶段性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经济责任的对策
        (一) 设立三网融合规制主体
        (二) 推动基础建设
        (三) 规范市场秩序
        (四) 促进形成多元竞争主体
        (五) 提供财政扶持
第八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技术责任分析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技术责任的内涵
        (一) 政府技术责任的基本内容
        (二) 政府技术责任的作用机制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技术责任履行现状及问题
        (一) 物理联网尚未完成
        (二) 网络与技术中立原则尚未建立
        (三) 相关技术基础薄弱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技术责任的特点
        (一) 网络中立和技术中立
        (二) 互联互通规制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技术责任的对策
        (一) 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
        (二) 建立技术监管体系
        (三) 建立行政监管体系
第九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责任的案例分析——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一、 中国电信业监管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一) 组织架构
        (二) 监管目标
        (三) 电信监管职能配置
    二、 三网融合中电信业的政府责任现状
        (一) 我国电信监管能力存在的问题
        (二) 电信监管的创制能力不足
        (三) 电信监管的实施能力不足
        (四) 电信监管的保障能力不足
    三、 三网融合中的电信业政府责任体系构建
        (一) 法律责任
        (二) 社会责任
        (三) 行政责任
        (四) 经济责任
        (五) 技术责任
    四、 关于完善我国电信业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
        (一) 法律责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 行政责任: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三) 社会责任:确定普遍服务内容和机制
        (四) 经济责任:引导面向三网融合的发展
        (五) 技术责任:注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结论
    一、 研究得出的结论
    二、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2.1.2 制度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2.3 SSP范式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2.4.1 管制及其目的
        2.4.2 管制的边界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2.5.1 正面观点
        2.5.2 负面观点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3.1.1 关于NGN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3.1.3 NGN的关键技术
        3.1.4 NGN的演进路径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3.2.1 技术比较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3.2.4 NGN的网间互联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4.1.2 接入(Access)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4.3.1 终接垄断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4.3.3 政策含义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6.2.1 事前管制模式
        6.2.2 事后管制模式
        6.2.3 混合管制模式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6.5.4 管制的确定性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7.1 美国的经验
        7.1.1 美国NGN的发展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7.2 欧洲经验
    7.3 英国的经验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及ITS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交通信息网的定义
        1.2.2 电信网的定义
        1.2.3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融合的定义
        1.2.4 ITS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的内涵
        2.1.1 交通及交通信息网的内涵
        2.1.2 电信网的内涵
    2.2 网络融合理论研究
        2.2.1 网络融合定义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3 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信息网中的应用
        2.3.1 信息通信技术
        2.3.2 3G技术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3.3 信息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通讯中的应用
        2.3.4 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管理业务中的应用
    2.4 信息系统技术评价理论研究
        2.4.1 信息系统技术评价内涵
        2.4.2 信息系统技术评价方式
        2.4.3 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2.4.4 交通信息系统技术评价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基础研究
    3.1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的发展现状
        3.1.1 交通信息网的发展现状
        3.1.2 电信网的发展现状
    3.2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3.2.1 交通信息网实现两网融合的可能性
        3.2.2 电信网实现两网融合的可能性
    3.3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融合的行业壁垒分析
        3.3.1 规模经济壁垒
        3.3.2 在位企业优势壁垒
        3.3.3 公用网与专用网政策壁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的融合架构
    4.1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融合架构研究
        4.1.1 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互补关系
        4.1.2 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路径
        4.1.3 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架构
    4.2 交通信息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实施策略
        4.2.1 基础设施层次
        4.2.2 业务应用层次
        4.2.3 数据整合层次
        4.2.4 辅助决策层次
        4.2.5 公共服务层次
    4.3 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在ITS中的融合研究
        4.3.1 ITS的发展历史和定义
        4.3.2 智能交通系统的现有架构
        4.3.3 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在ITS中的融合
        4.3.3.1 资源与技术层次的融合
        4.3.3.2 业务层次的融合
        4.3.3.3 服务层次的融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TS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ITS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基于ICT的ITS指标体系构想
        5.1.2 对指标体系的证明与重构
        5.1.3 ITS技术评价模型的构建
    5.2 ITS技术评价模型的修正
        5.2.1 实验数据
        5.2.2 神经网络拓扑结构
        5.2.3 模型修正
        5.2.4 修正后的ITS技术评价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论文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下一代网络的背景
    1.3 我国下一代网络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结构内容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下一代网络参考文献综述
        2.1.1 下一代网络及原因
        2.1.2 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方式
    2.2 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建议研究
        2.2.1 相关理论研究
        2.2.2 政策建议研究
第三章 下一代网络分析
    3.1 下一代网络的定义
    3.2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3.3 下一代网络业务
        3.3.1 NGN提供的业务类型
        3.3.2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
        3.3.3 NGN业务技术
    3.4 运营商下一代网络的经济驱动原因分析
        3.4.1 成本的考虑
        3.4.2 业务的考虑
        3.4.3 网络融合、演进的考虑
        3.4.4 运营商自身的考虑
    3.5 下一代网络不同维度的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分析
    4.1 电信管制理论
        4.1.1 电信管制的发展背景
        4.1.2 电信管制原因
        4.1.3 竞争条件下电信行业管制原因
        4.1.4 管制的内容
    4.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回顾
        4.2.1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发展概述
        4.2.2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的主要发展阶段
    4.3 中国电信行业管制改革评价
        4.3.1 改革的初始目标基本实现
        4.3.2 电信行业获得巨大发展
    4.4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4.1 资源浪费现象
        4.4.2 网间互为壁垒现象
        4.4.3 通过管制成本、收益比较提高管制效果
    4.5 中国电信行业现有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内容
        4.5.1 电信业务经营准入管制
        4.5.2 电信码号资源管制
    4.6 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分析
        4.6.1 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管制
        4.6.2 自然垄断理论
        4.6.3 几家寡头垄断最优
    4.7 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网准入对策分析
    5.1 管制理论的新发展
    5.2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措施
        5.2.1 一致产权原则
        5.2.2 分阶段抽租补偿
        5.2.3 保险合作基金鼓励进入的措施
        5.2.4 可竞争原理对自然垄断的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下一代网络准入管制相关管制分析
    6.1 现有互联互通、价格管制、普遍服务
        6.1.1 现有互联互通
        6.1.2 现有价格管制
        6.1.3 现有普遍服务管制
    6.2 下一代网络价格管制、互联互通、普遍服务的主要不同点
        6.2.1 价格上限管制
        6.2.2 互联互通管制
        6.2.3 普遍服务
    6.3 下一代网络管制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利益的均衡
        6.3.1 管制过程的博弈性与政府角色
        6.3.2 管制的成本
        6.3.3 下一代网络管制者、企业、消费者的关系
    6.4 当前决策分析
    6.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获得资助
后记

(6)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问题
        1.1.2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风险数据采集技术介绍
    2.1 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综述
    2.2 数据源技术
        2.2.1 威胁采集技术
        2.2.2 脆弱性采集技术
        2.2.3 资产采集技术
    2.3 数据源管理技术
第三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3.1 技术特征
    3.2 技术方案
        3.2.1 系统模型
        3.2.2 技术方法
    3.3 技术需求分析
        3.3.1 功能需求
        3.3.2 非功能需求
第四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系统架构设计
    4.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架构
    4.2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系统架构
    4.3 数据采集子系统关键设计思路
        4.3.1 Sensor的实现模式
        4.3.2 Sensor实现工具的选择
        4.3.3 Sensor的部署
        4.3.4 Sensor的管理
        4.3.5 Sensor Manager的组件机制
        4.3.6 基于Sensor Manager的采集控制机制
第五章 Sensor Manager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内部功能模块设计
    5.2 工作流程
    5.3 关键数据结构
        5.3.1 消息分发和消息队列
        5.3.2 通信模块
第六章 威胁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实现思路和模块组成
    6.2 工作流程
    6.3 接口设计
        6.3.1 外部接口
        6.3.2 内部接口
    6.4 关键数据结构
        6.4.1 威胁管理器
        6.4.2 Snort Agent
第七章 威胁数据采集子系统测试
    7.1 测试组网环境
    7.2 测试用例及结果
第八章 结束语
    8.1 论文总结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7)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互联网技术
    1.1 互联网技术的现状
    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2 电信网技术
    2.1 电信网技术的现状
    2.2 电信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3 电信网与互联网
4 结束语

(8)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
    1.3 论文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NGNSSA系统需求分析
    2.1 术语定义
    2.2 功能需求说明
        2.2.1 基本功能划分
        2.2.2 总体功能需求
        2.2.3 脆弱性评估功能需求
        2.2.4 威胁评估功能需求
        2.2.5 风险评估功能需求
    2.3 其他需求说明
第三章 NGNSSA系统设计
    3.1 软件模块设计
    3.2 软件架构设计
    3.3 脆弱性评估设计
        3.3.1 模块功能说明
        3.3.2 接口设计
    3.4 威胁评估设计
        3.4.1 模块功能说明
        3.4.2 接口设计
    3.5 通信模块设计
    3.6 系统工作流程
    3.7 系统数据流
    3.8 系统组网与部署
        3.8.1 系统总体组网
        3.8.2 一个典型组网实践
第四章 风险评估子系统设计
    4.1 风险分析基本模型
    4.2 风险计算基本模型
    4.3 功能模块设计
    4.4 典型业务流程
    4.5 重要系统用例
    4.6 重要类设计
        4.6.1 RiskListener
        4.6.2 Calculator
        4.6.3 RiskManager
        4.6.4 AlarmManager
        4.6.5 Config
        4.6.6 RiskQuery
        4.6.7 Logger
    4.7 关键数据结构设计
        4.7.1 资产与业务相关表
        4.7.2 脆弱性与威胁相关表
        4.7.3 风险相关表
第五章 动态预警模块实验仿真
    5.1 动态预警实验模型
    5.2 动态预警试验流程
    5.3 动态预警相关技术介绍
        5.3.1 分析引擎技术
        5.3.2 展示引擎技术
    5.4 实验及示例展示
        5.4.1 实验环境及模拟条件
        5.4.2 实例展示说明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3 下一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3.1 物理层关键技术
        3.1.1 信源压缩编码
        3.1.2 传输技术
        3.1.3 加密认证技术
    3.2 下一代网络技术
        3.2.1 NGN的描述与定义
        3.2.2 NGN的主要特色与框架结构
        3.2.3 IP电信网的关键技术
    3.3 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及关键技术
        3.3.1 3G发展现状
        3.3.2 3G技术演变及发展
        ◇2G、2.5G技术
        ◇小灵通技术 (PHS)
        ◇无线局域网 (WLAN)
        ◇超3G (BEYOND 3G)
        3.3.3 3G业务模式
        3.3.4 下一代移动通信采用的关键技术
        ◇空时处理技术
        ◇软件无线电
        ◇OFDM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多用户检测
        ◇M-QAM
        ◇IP技术
    3.4 宽带无线、3G演进与NGN
    3.5 全IP的涵义
    3.6 家庭联网与社区宽带网
        3.6.1 家庭信息化与家庭网络
        3.6.2 社区智能化与社区宽带网

(10)下一代网络的对比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下一代网概述
    1.1 下一代网简介
        1.1.1 下一代电信网(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
        1.1.2 下一代互联网(Next Generation Internet,NGI)
        1.1.3 下一代移动通信
    1.2 下一代网主要技术
        1.2.1 IPv6
        1.2.2 光纤高速传输技术
        1.2.3 光交换与智能光网
        1.2.4 宽带接入
        1.2.5 城域网
        1.2.6 软交换
        1.2.7 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
        1.2.8 IP终端
        1.2.9 网络安全技术
        1.2.10 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技术
第二章 NGN与NGI格局之比较
    2.1 NGN与NGI网络特点之比较
        2.1.1 NGN的网络特点
        2.1.2 NGI的网络特点
        2.1.3 NGN与NGI网络综合比较
    2.2 NGN与NGI思想之比较
    2.3 NGN与NGI实施之比较
        2.3.1 国外NGI与NGN实施
        2.3.2 国内NGI与NGN实施
    2.4 NGN与NGI之发展观
        2.4.1 推进电信网IP化
        2.4.2 打造商用互联网
        2.4.3 NGN+NGI的二元组合
第三章 PSTN/ISDN向NGN演进研究
    3.1 国外主要运营商NGN演进策略与实践
        3.1.1 美国
        3.1.2 欧洲
        3.1.3 亚洲
    3.2 中国NGN演进分析
        3.2.1 中国NGN演进迫切性分析
        3.2.2 成本驱动NGN
    3.3 NGN网络改造的经济性分析
第四章 未来网络之预测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发展下一代电信网是历史的必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D]. 唐睿.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2]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张爽. 吉林大学, 2013(08)
  • [3]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4]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及ITS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蔚晓丹.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2)
  • [5]我国下一代网络的市场准入管制[D]. 柳云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5)
  • [6]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 李沁.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7]互联网技术与电信网技术研究[J]. 蒋林涛. 中兴通讯技术, 2008(05)
  • [8]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设计[D]. 杨肖.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9]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 “下一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项目组,吴伟陵. 中国有线电视, 2007(Z1)
  • [10]下一代网络的对比与演进研究[D]. 梁星.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发展下一代电信网络是历史必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