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

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

一、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论文文献综述)

蔡传远[1](2021)在《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让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在国土资源愈发有限的发展背景之下,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增强建筑工程的可用性。高层、超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城市化建筑的主要建筑模式。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建筑单位需要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温度、沉降等现象对高层建筑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后浇带施工技术为主,探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

陈金山[2](2021)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必备品"。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因此也越来越受关注。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通常需以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支撑高层建筑建造,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美观性。故而,加强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关注的重视,充分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提升施工质量非常必要。

刘明喜,王君,吴才有[3](2020)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对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平面间缝隙的问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施工材料大多为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会出现收缩或者膨胀的状况,所以会导致平面间特别容易出现缝隙,后期缝隙填充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在混凝土稳固一定时间之后,需要对其分析进行填充工作,这样整体建筑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张卫鸿[4](2019)在《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文中认为主要从后浇带施工技术概况角度出发,详细讨论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情况,论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作用,并从沉降差异和减少温度收缩2方面进行分析,叙述了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应用的质量控制要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王跃[5](2019)在《基于沉降观测的圆砾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沈阳市经济飞速发展,众多高层、超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只能采用造价高、工期长且施工工艺复杂的人工地基或桩基础,因此如能提高沈阳地区圆砾地基的承载能力,采用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的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由于主楼和裙楼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须设置后浇带,一般在主楼主体施工完毕后浇筑,如果后浇带提前浇筑,降水工程可提前终止,地下室和裙楼也可以提前投入使用,可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根据某工程实测的沉降观测资料,研究分析圆砾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与《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T 907-2015)和浅层载荷板试验经深、宽修正得到的地基承载力比对,探讨圆砾地基承载力提高的潜力;同时,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并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圆砾地基的沉降特性及不同工况下浇筑后浇带的最佳浇筑时间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比实测得到的主-裙楼沉降量随荷载变化规律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得到的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分析研究筏板基础不同位置处随荷载增加沉降的变化趋势,研究分析了后浇带浇筑前、后主-裙楼差异沉降发展规律,提出浇筑沉降后浇带的最佳时间。(2)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基础板厚、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影响因素对沉降特性的影响,得出不同影响因素下后浇带浇筑前、后沉降发展规律,主-裙楼差异沉降变化趋势及后浇带处应力变化规律。(3)比较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与实测沉降观测资料分析确定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得出沈阳地区圆砾地基承载力值有较大发掘潜力,并对《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T 907-2015)中给出的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进行调整。本论文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为今后沈阳地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李国胜[6](2019)在《后浇带设置问题的深入探讨》文中提出由于国家规范、规程和有关手册对收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的设置、构造、配筋和沉降计算无统一规定,对于有些内容,不同规范的规定要求又不一样,甚至互相矛盾,致使在设计中使用比较混乱、关键问题交代不清,设计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对收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的深入探讨,较全面地回答了如下关键问题:后浇带的设置要求及相关构造;后浇带浇筑时间;结构长度超规范时是否必须设收缩后浇带;高层和裙房之间是否必须设沉降后浇带;设沉降后浇带如何控制沉降差、基础和上部结构内力如何计算等。

张宝昌[7](2018)在《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对后浇带的概念、功能进行了阐述,对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际指出了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需注意的事项,以此对高层建筑质量予以保障,并促进建筑行业获取更进一步的发展。

段锦祥[8](2018)在《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解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加快了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在国土资源有限背景下发展建筑业,为有效节省空间,促使空间资源发挥到最大,高层、超高层建筑也逐渐成为建筑主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具体体现在向地下空间拓展,也越来越引起开发商的青睐和关注。然而,在对地下空间拓展的过程中,对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确保基础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也要降低温度、沉降等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解析。

杨嗣信,李国胜[9](2018)在《后浇带设置相关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后浇带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列举后浇带的弊病及取消后浇带的优越性,提出取消施工后浇带,用跳仓法替代的原理。分析沉降后浇带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规范分析不设沉降后浇带的必要条件,最后结合相应实例,得出不设沉降后浇带有利于跳仓法施工分仓划分的结论。

王振洲[10](2016)在《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差异沉降与沉降后浇带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建筑功能的多元化需求,在高层建筑周围布置层数不多的裙房以满足更多功能上的需求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超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沉降后浇带作为解决不均匀沉降常用方法之一,其作用已被实践证实。但是沉降后浇带涉及二次浇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影响了施工工期,增加了施工费用,除此之外后浇带处的质量比较难以控制。目前国内外规范对沉降后浇带的相关问题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缺少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以及详细完整的条款指导设计和施工。本文结合青岛地区地质条件,围绕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差异沉降及后浇带设置问题展开以下研究工作:首先,对于沉降计算和沉降后浇带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以青岛地区为例,通过分析超高层建筑的地质勘察报告,对青岛地区花岗岩地基的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提出的关于结构沉降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青岛地区的工程地质状况,给出了适合青岛地区超高层结构的沉降计算方法。利用SPSS软件,给出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计算中风化花岗岩地基建筑的沉降的方法,提高了沉降计算的精度。根据弹性力学的相关理论和公式,结合实际沉降监测数据,得出了花岗岩地基的弹性模量和压缩模量的关系。其次,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基于SAP2000对于不同情况下的主裙楼的差异沉降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裙房跨数、不同主体高度以及不同地基条件下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建筑主裙楼的沉降变化的规律。再次,根据后浇带的设置位置和封闭时间的不同,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SAP2000有限元程序对不同工况下沉降后浇带封闭前和封闭后主裙楼的沉降变化规律以及差异沉降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青岛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基于SAP2000,按多种因素组合考虑,得出花岗岩地基结构差异沉降的变化,并基于有限元的分析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推导出了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建筑主楼最大沉降量和主裙楼差异沉降的回归建议公式。综合所有分析,得出了花岗岩地基取消沉降后浇带的建议高度以及相关技术措施。

二、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论文提纲范文)

(1)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后浇带概述
    1.1 后浇带概念
    1.2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1.3 后浇带的设置
2 工程概况
    2.1 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
    2.2 后浇带止水技术
    2.3 后浇带钢筋构造
    2.4 后浇带支设
    2.5 后浇带浇筑技术
3 结束语

(2)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的意义
2 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1 底板后浇带设置
    2.2 后浇带钢筋处理
    2.3 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筑
    2.4 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2.5 后浇带模板施工
3 提高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质量的策略
    3.1 正确判断沉降量
    3.2 严格按照要求施工
    3.3 预防工程漏水发生
    3.4 重视排渣清淤通道处理
    3.5 重视维护管理及验收控制
4 总结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述分析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置原则
3 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
    3.1 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3.2 建筑物受温度影响力度减少
4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 后浇带间距和宽度的合理设置
    4.2 考虑受力结构的影响
    4.3 关于钢筋的控制
5 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5.1 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与管理控制力度
    5.2 施工材料的科学选择
    5.3 后浇带防水预防措施控制要点分析
    5.4 施工位置的精准定位
6 结束语

(4)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后浇带施工技术概况分析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
    2.1 防止高层建筑出现沉降差异现象
    2.2 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3 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3.1 后浇带平面布置设计分析
    3.2 后浇带支撑体系设计分析
    3.3 后浇带钢筋处理技术分析
    3.4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分析
4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应用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4.1 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与管理控制力度
    4.2 后浇带防水预防措施控制要点分析
    4.3 后浇带成品保护质量质量分析
5 结束语

(5)基于沉降观测的圆砾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内容主要研究现状
        1.2.1 承载力特性研究现状
        1.2.2 沉降特性及后浇带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2 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
    2.1 引言
    2.2 工程地质条件
    2.3 建筑物沉降观测
        2.3.1 监测方案
        2.3.2 沉降监测成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FLAC3D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地基土体本构模型
        3.2.1 文克勒(E.Winkler)地基模型
        3.2.2 弹性半空间模型
        3.2.3 分层地基模型
        3.2.4 摩尔-库伦模型
    3.3 筏板基础沉降计算的有限元理论
        3.3.1 克希霍夫(Kirchhoff)薄板理论分析
        3.3.2 明德林(Mindlin)中厚板理论
    3.4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3.4.1 弹性力学公式法计算沉降
        3.4.2 数值模拟法计算沉降
    3.5 数值模拟方案
    3.6 模型建立
        3.6.1 平衡地应力
        3.6.2 沉降分析
        3.6.3 应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沉降后浇带浇筑时间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工况数值模拟分析
        4.2.1 后浇带处应力分析
        4.2.2 模型沉降结果分析
    4.3 计算结果整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圆砾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沈阳地区圆砾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特性分析
    5.3 反分析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后浇带设置问题的深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后浇带的分类
2 后浇带间距及宽度
3 后浇带钢筋是否需要断开
4 后浇带设置位置
5 后浇带内是否需设置附加 (加强) 钢筋
6 后浇带浇筑时间
7 后浇带的其他要求
8 超长结构不设收缩后浇带可采取的措施
9 沉降后浇带问题的讨论
    9.1 高层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是否必须设置沉降后浇带
    9.2 沉降后浇带浇筑时间
    9.3 沉降后浇带设在裙房靠近高层第一跨时该跨后期沉降差控制
    9.4 沉降后浇带设在裙房靠近高层第一跨时裙房第二跨总沉降差的控制
    9.5 沉降后浇带设在裙房靠近高层第二跨时沉降差控制
    9.6 设置沉降后浇带沉降量计算
    9.7 设置沉降后浇带基础内力计算
    9.8 设置沉降后浇带时上部结构内力计算
    9.9 沉降后浇带应设置的位置
    9.1 0 设置沉降后浇带施工时高层和裙房之间是否预留高差
    9.1 1 先施工高层后施工裙房的正确性讨论
1 0 其他问题
1 1 结论

(7)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后浇带概述
    1.1 后浇带的概念
    1.2 后浇带的功能
        1.2.1 可处理沉降差问题
        1.2.2 降低温度收缩
        1.2.3 后浇带的设定
2 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工艺
    2.1 后浇带模板支设
    2.2 后浇带钢筋绑扎
    2.3 后浇带防水细节处理
    2.4 后浇带成品保护
    2.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3 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3.1 后浇带接缝应契合施工图规范
    3.2 应运用无收缩混凝土
    3.3 后浇带施工阶段跨内模板与支撑不得拆卸
4 结语

(8)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后浇带基本概述
    1.1 后浇带概念
    1.2 后浇带主要功能
        1.2.1 有效解决沉降差
        1.2.2 减小温度收缩
    1.3 后浇带的设置
2 工程概况
3 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解析
    3.1 后浇带止水技术
    3.2 后浇带钢筋构造
    3.3 后浇带支设
    3.4 后浇带浇筑技术
4 结束语

(9)后浇带设置相关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分析
2 关于取消施工后浇带的问题
3 设置沉降后浇带的问题
    3.1 沉降后浇带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2 不设沉降后浇带的必要条件
        3.2.1 减少高层建筑沉降的措施
        3.2.2 使裙房沉降量不致过小的措施
    3.3 不设沉降后浇带的工程实例
    3.4 不设沉降后浇带有利跳仓法施工分仓划分

(10)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差异沉降与沉降后浇带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地基沉降计算研究进展
    1.3 规范中的“沉降后浇带”与“差异沉降”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花岗岩介绍及超高层结构沉降计算方法
    2.1 概述花岗岩
    2.2 我国规范对岩体的相关规定
    2.3 花岗岩地基超高层结构沉降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花岗地基超高层建筑主裙楼差异沉降分析
    3.1 大底盘带裙房建筑的特点
    3.2 青岛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弹性模量取值研究
        3.2.1 工程实例验算
    3.3 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建筑主裙楼差异沉降分析
        3.3.1 工程概况
        3.3.2 模型单元的选取
        3.3.3 裙房对主楼沉降及主裙楼差异沉降的分析
        3.3.4 不同主体高度和不同地基条件基础沉降分析
    3.4 花岗岩地基超高层沉降计算方法
        3.4.1 工程实例验算
        3.4.2 弹性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回归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花岗岩地基设置沉降后浇带的主裙楼沉降特征
    4.1 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建筑后浇带统计
    4.2 设置沉降后浇带的计算模型
    4.3 设置沉降后浇带的沉降分布特征
        4.3.1 沉降后浇带设置在主楼外第一跨时沉降分布特征
        4.3.2 沉降后浇带设置在主楼外第二跨时沉降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花岗岩地基可取消沉降后浇带的建筑高度建议
    5.1 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建筑后浇带统计
    5.2 不同工况下差异沉降及可取消沉降后浇带的建筑高度建议
    5.3 基于ABAQUS的基础底板应力分析
        5.3.1 ABAQUS有限元软件
        5.3.2 ABAQUS的分析范围及在岩土领域的应用
        5.3.3 基于ABAQUS基础底板应力分析
    5.4 主楼最大沉降量与差异沉降的回归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四、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 蔡传远. 住宅与房地产, 2021(09)
  • [2]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 陈金山. 四川水泥, 2021(01)
  •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刘明喜,王君,吴才有.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0(04)
  • [4]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 张卫鸿. 建筑技术开发, 2019(22)
  • [5]基于沉降观测的圆砾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研究[D]. 王跃.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后浇带设置问题的深入探讨[J]. 李国胜. 建筑结构, 2019(03)
  • [7]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探讨[J]. 张宝昌. 山西建筑, 2018(35)
  • [8]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解析[J]. 段锦祥. 价值工程, 2018(21)
  • [9]后浇带设置相关问题分析[J]. 杨嗣信,李国胜. 建筑技术, 2018(05)
  • [10]花岗岩地基超高层差异沉降与沉降后浇带设计分析[D]. 王振洲.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浅谈高层建筑基础的后浇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