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

倭寇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

一、日本侵略者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姜山[1](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李虹儒[2](2016)在《鄂温克族“瑟宾节”与节日中的音乐 ——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采风记实》文中提出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在历史与特定的环境下孕育出来,彰显着鄂温克族的民族特征,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历经千载积淀出的文化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瑟宾节愈加的饱满,它是鄂温克人心灵归属的港湾。我多次深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对瑟宾节的现状、历史渊源和衍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对该地区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通过对当地文艺工作者的专访,了解到的内容更加的真实,围绕着节日发展的过程对节日中的音乐、舞蹈、说唱艺术、民族乐器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音乐在历史中所存在的形态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当地萨满的采访,亲身参与萨满组织的祭祀活动,萨满音乐和舞蹈在整个的仪式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感受到游牧民族对本土宗教的崇敬与敬畏,满足了人们心灵的归属感,这也是瑟宾节在最开始时的真正意义所在。以瑟宾节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对节日举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实细致的阐述并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出瑟宾节在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原始神秘的熊祭祀到现在的歌舞狂欢,流传至今人们对它的热情丝毫未减,参加节庆活动的过程以融入到鄂温克人的血液中。

王丙珍[3](2014)在《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从远古的森林文化走来,其内涵主要是指存在于鄂伦春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涵盖了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其形成的要素包括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原始宗教和森林文化,涉及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四个层面。在全球化时代,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在流变,原因在于多元文化的交融、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三次历史跨越和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鄂伦春族审美观念具有生态文化内涵及原始文化特征,探寻鄂伦春族审美观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异同,可充实中华美学研究范畴。鄂伦春族文化现象中的绘画、音乐和舞蹈归属于艺术门类,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宗教、民俗、文学和工艺既有综合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或审美形式;两个层面均体现了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体现在宗教信仰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呈现出鄂伦春族的神灵意识、本族意识和审美意识;以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的口述及经历为例,探讨萨满在民族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和职能;在请神仪式、降神仪式、娱神仪式、送神仪式中,凸显了净化与对话、迷狂、歌舞与摹仿和共享的审美构成与表现。鄂伦春族文化的审美特性贯穿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之中,在日常生活语境中,对当代口述传统展开美学思考。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在于绘画的审美意识、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及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触及生命的体验、情感的表露和信仰的思考;鄂伦春族民间工艺的审美标准存在功利性和审美性两个维度,在审美意象的延续中,审美主体在创造过程得到审美享受。通过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多维度阐释,本论文关注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危机,全球文化西化、中国文化汉化的趋势、人类对话方式的改变、传承主体的渐渐消失、加上鄂伦春族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类型的急剧变化,导致鄂伦春族文化艺术的碎片化,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事项已然有些模糊,尤其不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多元发展。最后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进行了反思,揭示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的功能与意义,并叙述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困境和未来展望,得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发展是要找到民族精神栖居的家园的目的。

张凤喜[4](2013)在《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代化选择 ——以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变迁为视角》文中提出现代化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包含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它涵盖了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立体碰撞、多元互动的变革。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无论它的历史传统多么悠久和伟大,要想在这个日趋一体化、全球化的地球中生存和发展,现代化必定成为其不可回避的现实选择。①在我国关于文化现代化的问题已经争论多年,探索现代化趋势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前景,寻求它们今后的发展前途,是人口较少民族研究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鄂温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我国10万人口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其漫长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目前,我国鄂温克族聚集区域大多数还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状态,抓紧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迫在眉睫,民族文化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选择。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外来现代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逐步将陌生、崭新的文化系统融入到人口较少民族的生活中,干扰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改变其缓慢发展的轨迹。文化的不断碰撞,使民族传统文化逐步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化。鄂温克民族地区的发展不能单纯关注经济问题,还必须要考虑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以丧失民族文化为代价。因此,探讨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寻求正确的文化现代化之路,是事关鄂温克民族发展成败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全国鄂温克族最大的民族聚集区——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为研究个案,以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变迁发展为主线,分析文化变迁与文化现代化关系这个主题,探讨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本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与第一章内容。绪论主要说明论文所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视角,并就论文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就已有的相关学术研究进行综述,主要是对民族文化变迁及文化现代化的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以及鄂温克民族研究的成果有其不足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进行综述。第一章,首先,从鄂温克民族历史出发,系统介绍了鄂温克的族源、族称、迁移与斗争等历史发展的脉络情况;其次,对鄂温克族长期生存和发展中所创造的传统民族文化特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涉及鄂温克族的衣、食、住、行文化、制度文化、节日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最后,全面梳理了本文研究的个案——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基本情况,对其生存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概括介绍。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第二章将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在大家面前。首先,从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两个层面描述了鄂温克民族物质文化变迁。其次,基于学术界通行的二元划分法,从制度和风俗信仰两个角度对鄂温克民族社会规范的变化进行探讨。再者,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加快及民族符号的淡化三方面论述了鄂温克民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变迁;第三章探讨了鄂温克民族文化变迁的动因。从包括生产方式、城镇化与人口流动等经济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民族政策的制度因素,以及包括人际交往、社会教育、大众传媒等文化传播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对民族文化变迁的深刻影响,挖掘鄂温克民族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在前几章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发展变迁及其变迁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以传统民族文化变迁为视角,结合根河境内的使鹿鄂温克人的情况,针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内容。探讨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文化变迁与现代化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出发,基于前几章有关鄂温克民族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由点及面地针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探讨。最后在公权力和社会视角下,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民族文化发展制度,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管理作用,文化调试机制建设,民族文化中优秀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的“区域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的生活化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选择建议。

王卫平[5](2012)在《社会变迁中的使鹿鄂温克族 ——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古氏家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了解各民族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以一个使鹿鄂温克猎民家族为研究个案,借助社会记忆理论这一学术工具和思维方法,通过梳理家族几代人对其生命历程中重要事件的记忆,阐述近代历史进程中个体或家族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在互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社会变迁。从而揭示集体记忆与民族传统文化对使鹿鄂温克族群体生活及其发展走向的作用。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为田野点概况,第二、三、四章为主体部分,第六部分为结论。第二章通过家族成员的讲述,可看出古氏家族关于自己家族、民族的发展历史有着某些共同的记忆,而这种由特定群体构建起来的集体记忆是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对本族群族源认同的最根本的表达。也正是这种认同,成为“一个民族或族群根基性情感产生的基础”,使得他们对本民族存在着一种集体认同感情。第三章探讨古氏家族关于游猎生活中各种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的记忆。在一种文化中成长的人们,需要学会用自己的实践和语言重复呈现各种行为的恰当模式,这是一种学习过程,被康纳顿称为“习惯记忆”。在习惯记忆里,过去似乎积淀在身体中,通过一代代的实践活动串起族群中“某种带有认知内容的东西”。而这种“群体成员共同记忆的认知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持久力。第四章分别论述古氏家族关于三次定居过程的记忆。在第一次定居过程中,随着整个族群共同地域的变迁,使鹿鄂温克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从原始社会二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其成员却一直坚守着祖先传承下来的狩猎传统,由此产生的狩猎文化也成为他们永远的记忆,供他们去回首和记忆过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某种集体认同感,从而唤起记忆的共同体。在第二次定居过程中,逐鹿而生的生活方式仍在延续,而且依然占着主体地位,但是却产生了一系列矛盾现象:“山上”与“山下”生活的矛盾;青年一代与老一代人对驯鹿态度的矛盾;内在发展与外部影响的矛盾。种种矛盾现象的出现使得长期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在第三次定居过程中,伴随着禁猎的实施和猎枪的上交,使鹿鄂温克族成员的“猎民”身份已不复存在,在使鹿鄂温克族延续了千百年的狩猎传统已经永远退出了他们的历史舞台,其狩猎文化也开始逐渐被封存在老猎民的记忆中和博物馆的器物里,代际间的狩猎文化和驯鹿文化情结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从表面来看,代际间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发生于个家族的不同代成员之间,而实际上这种差异或隔阂正是不同时代之间的差异或隔阂,是不同时代的疏离和间断。这些疏离和间断使得使鹿鄂温克族的狩猎传统在族群中渐行渐远,其中特有的狩猎文化和驯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岌岌可危。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记忆断裂”的结论。古氏家族作为使鹿鄂温克族的一部分,其家族变迁既受到宏观历史背景下社会变迁的影响,又受到家庭中每个个体能动作用的影响。在这种情境下,古氏家族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生命历程。每一代人的生命历程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把群体的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的桥梁,同时也是群体“自我认同的重要力量”,是区分、标识群体之间和表达其群体认同的“特殊历史叙事方式和媒介”。但是,一旦这个桥梁发生断裂,群体所经历的历史将无法与发展中的现实形成对话,也意味着群体的历史有可能被遗忘。如何保持历史记忆是一个变迁中的族群必须面对的问题。

石岩[6](2012)在《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文中提出伪满时期,日本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打出了"民族协和"的口号,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欺骗宣传。通过民族同化和离间政策,挑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收买和欺骗的手段,操纵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组建反动武装,围剿和镇压东北抗日力量。在日伪的统治下,东北各少数民族遭受残酷的摧残与迫害。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道同日伪统治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石岩[7](2012)在《略述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文中研究说明伪满时期,日本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打出了"民族协和"的招牌,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欺骗宣传。通过民族同化和离间政策,挑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收买和欺骗的手段,操纵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组建反动武装,围剿和镇压东北抗日力量。在日伪的统治下,东北各少数民族遭受残酷的摧残与迫害。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道同日伪统治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高承龙[8](2011)在《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东北地区各族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日本为了稳定其殖民统治,一方面对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汉、满、蒙、鲜等民族采取了高压、笼络、利用、同化等政策;另一方面对本民族采取了特殊化政策。除此之外,对于人口数比较少,地处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采取惨无人道的灭绝政策。这一系列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的殖民地民族政策不仅阻碍了东北各民族的正常发展,而且导致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隔阂。为此,通过分析日本对伪满洲国推行的民族政策,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险恶之本质。论文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预谋以及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经过和伪满洲国的成立。其次通过伪满洲国建国前签订的卖国条约、协定来揭露伪满洲国政权的傀儡性,说明伪满洲国的建立并非是东北各族人民的意愿,而是日本帝国主义欺世盗名的行径而已。此外,本章中略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各民族自然状况。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东北地区本民族采取的特殊化政策。主要分析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获得并行使的政治、经济、军警与司法方面的特殊化政策以及待遇。政治方面日本通过中央行政机构中的总务厅中心和地方行政机构中的日本人参事官制度来享受其特殊待遇。经济上日本通过高额薪金、津贴以及带有民族等级差别的“粮谷配给”来维持其腐化的生活,并且从东北各族手中掠夺大量土地,成为了东北的新型地主,奴役东北地区各族人民。第三部分主要叙述日本对满族、蒙族利用与控制政策。首先日本竭尽全力地拉拢溥仪,使溥仪心甘情愿地投入日本人的“怀抱”,并且建立了伪满洲国。之后日本一方面满足伪满皇帝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虚荣心,同时安插耳目时刻监视和监督伪满皇帝的一举一动。此外,日本通过“政治联姻”的方法,来制造带有日本血统的第二代傀儡人物。对于蒙古族上层采取了安抚、收买、利用政策,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早已对东北地区蒙古王公采取了收买和利用政策,通过支持蒙古王公的“蒙古独立”、“蒙古自治”活动,企图使内蒙古脱离中国政权。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对蒙古族上层采取了安抚和利用政策。初期为求稳定日本对蒙古王公采取了安抚政策,沿用并保持以前蒙古封建王公制度和权利。伪满洲国政权稳定之后,日本废除了蒙古王公制度,同时为了安抚蒙古王公,在经济上给予了高额补助。此外,日本利用蒙古族骁勇善战的习性,指使蒙古族败类组建伪蒙古骑兵,帮日寇镇压和屠杀东北各族人民。第四部分主要叙述日本对东北地区朝鲜族的利用和强制同化政策。朝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从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地移居到东北,经过与其他民族一道建设和开发东北疆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于东北各民族大家庭中。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把朝鲜族视为“最容易接近皇国臣民”的人,并将其地位提高至“准高等民族”(日本人视本民族为高等民族,然把蒙、满、汉民族为低等民族或者野蛮民族)地位,实施拉拢。实际上能够享受“准高等”民族待遇的只是一小撮朝鲜族亲日分子。广大朝鲜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样深受日本殖民统治和压迫。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朝鲜族人民实行了带有民族同化内容的“皇民化”政策,通过禁止朝鲜族人们使用本民族语言,强制性地普及日语,进行“创氏改名”来把朝鲜族同化为日本民族。第五部分中主要叙述了日本对汉民族采取的民族高压统治政策。政治方面,日本对为数众多的汉民族采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镇压政策。为了便于统治日本对汉民族上层人物采取了既利用,又压制的政策。对于广大下层汉民族人们采取了镇压政策。由于以汉民族人民为主导的东北抗日斗争声势浩大,日本采取了“归村并屯”政策。虽然切断人民与抗日队伍的联系,但导致了广大汉民族人民被迫离开故土,流离失所。在经济方面日本采取了残酷的掠夺政策,利用日本民族抢夺汉民族人们的土地,制定“粮谷出荷”政策,掠夺大量的粮食。制定“粮谷配给”政策,不断缩小汉民族人民的粮食需求。对城市中的工人采取低工资、低待遇政策,使得广大汉民族工人陷入极度贫困。对于文化教育方面,日本采取了愚民奴化政策,企图把广大汉民族人民变为忠于日本殖民统治的“顺民”。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统治政策。伪满洲国建国初期,日本无暇顾及这些为数较少的民族,对这些民族采取了暂时利用的政策,利用一小撮民族败类组织“山林队”、“山林警察队”,配合关东军“讨伐”和镇压抗日联军。伪满洲国政权稳定之后,日本改变对东北少数民族的暂时利用政策,采取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史骥[9](2008)在《民国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管辖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政府对东北边疆民族采取两种民族地区建置形式,一是承用清朝以来的民族地区设置,实行特殊的行政统辖与管理制度;二是实行与邻近民族相同的县、旗制进行统辖。外满洲国时期日伪统治者将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民族单独隔离开,设立特殊的统治机构,视他们为劣等民族而实施消灭政策,东北边疆民族遭受到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都永浩[10](2007)在《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文中认为本文利用丰富的文献,论述了历史上对北方渔猎民族的国家治理情况,重点论述了清与清后国家治理及其发展。本文认为,新中国建立后,北方渔猎民族得到了实质性发展,内部结构彻底改变,但同时指出,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和规律性作用,渔猎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与其他同类民族相似的问题。

二、日本侵略者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侵略者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一、鄂伦春族源
        二、鄂伦春族称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一、桦皮镶嵌画
        二、桦皮剪刻画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一、婚丧与祭祀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一、自然美
        二、功利美
        三、形式美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比例与尺度
        二、粗犷与细腻
        三、抽象与具象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传承风险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三、窘迫的现状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一、认识与观念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艺术地位
        二、学术价值
        三、“非遗”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2)鄂温克族“瑟宾节”与节日中的音乐 ——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采风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一)意义
        (二)目的
    二、主要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域的选择
第一章 鄂温克族瑟宾节探源
    一、民族简述
        (一)民族起源及名称
        (二)民族现状
    二、瑟宾节
        (一)瑟宾节探源
第二章 采风纪实
    一、海拉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概述
        (一)祭祀敖包
        (二)开幕仪式
        (三)文艺演出
        (四)篝火晚会
第三章“瑟宾节”中的音乐
    一、节日中采用的扎恩达拉嘎
        (一)带有衬词的歌曲
        (二)曲调各异歌曲
        (三)多民族间广泛流传的歌曲
        (四)为节日创作的歌曲
    二、节日中采用的舞蹈种类
        (一)衍化过程
        (二)舞蹈种类
        (三)节日中的舞蹈
        (四)舞蹈动作特点
    三、民间说唱艺术尼玛罕
        (一)尼玛罕作品举例分析
        (二)尼玛罕的特点
    四、萨满舞蹈与音乐
    五、专访乌兰牧骑
第四章 瑟宾节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瑟宾节及节日音乐的传承价值
        (一)弘扬传统文化价值
        (二)为传统节日提供交流平台
        (三)节庆活动的传播与发展
        (四)瑟宾节传承对鄂温克族音乐发展的作用
        (五)强化瑟宾节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瑟宾节与音乐的传承意义
        (一)历史意义
        (二)社会意义
        (三)精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学理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理论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探源
        一、鄂伦春族的族称、族源、人口及聚居地
        二、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形成的要素
        一、地理环境的审美基础
        二、民族迁徙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原始宗教的审美心理
        四、森林文化的审美根基
    第三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流变
        一、多元文化的交融
        二、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
        三、三次历史跨越、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的审美意蕴
    第一节 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
        一、自然崇拜:神灵意识
        二、图腾崇拜:本族意识
        三、祖先崇拜:人文意识
    第二节 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一、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
        二、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宗教仪式的审美构成
        一、请神仪式:净化与交流
        二、降神仪式:迷狂
        三、娱神仪式:歌舞与摹仿
        四、送神仪式:共享与轮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伦春族日常生活与文学的审美传统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民族服饰的审美形态
        二、饮食的审美感受
        三、民居建筑的审美追求
        四、交通运输的审美发生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传统
        一、鄂伦春族文学的审美品格
        二、当代口头传统的美学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绘画的审美意识
        一、鄂伦春族地区原始岩画
        二、现代油画
    第二节 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
        一、生活的体验
        二、情感的表露
        三、信仰的思考
    第三节 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
        一、审美标准的两个维度
        二、审美意象的传承
        三、创造过程的审美享受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目和图谱
    二、鄂伦春族田野调查路线图及鄂伦春族在中国分布示意图
    三、鄂伦春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一览表(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11)
    四、被访谈人情况及访谈内容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代化选择 ——以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变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族文化变迁及文化现代化的研究
        二、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
        三、关于鄂温克民族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鄂温克民族及文化概述
    第一节 鄂温克民族历史
        1.1.1 鄂温克族族源
        1.1.2 鄂温克族族称
        1.1.3 迁移与斗争
    第二节 鄂温克民族的文化特征
        1.2.1 物质文化特征
        1.2.2 制度文化特征
        1.2.3 精神文化特征
    第三节 研究个案——鄂温克族自治旗
        1.3.1 生存环境
        1.3.2 制度环境
        1.3.3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章 鄂温克民族传统文化变迁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变迁
        2.1.1 生产方式的变迁
        2.1.2 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规范的变迁
        2.2.1 制度的变迁
        2.2.2 风俗和信仰的变迁
    第三节 社会发展状况的变迁
        2.3.1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3.2 城镇化的加快
        2.3.3 民族符号的淡化
第三章 鄂温克民族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变迁的经济因素
        3.1.1 生产方式变迁
        3.1.2 城镇化和人口流动
    第二节 变迁的制度因素
        3.2.1 政治制度的影响
        3.2.2 民族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变迁的文化传播因素
        3.3.1 人际交往
        3.3.2 现代教育
        3.3.3 大众传媒
第四章 鄂温克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固守与抛弃
        4.1.1 对传统文化的固守
        4.1.2 对传统文化的抛弃
    第二节 对现代文化的拒斥与盲从
        4.2.1 对现代文化的拒斥
        4.2.2 对现代文化的盲从
    第三节 文化现代化发展不平衡
        4.3.1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变化速度不一
        4.3.2 城镇和牧区变化程度不一
        4.3.3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变化态度不一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开发
        4.4.1 文化旅游过度商业化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
        4.4.2 文化旅游过度商业化使传统文化失去本色
        4.4.3 文化旅游过度商业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威胁
第五章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选择
    第一节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5.1.1 文化变迁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5.1.2 现代化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5.1.3 文化发展对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5.2.1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多元性”发展规律
        5.2.2 实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公权力视角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选择
        5.3.1 建立人口较少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民族文化发展制度
        5.3.2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民族社会政治管理中的作用
        5.3.3 重视文化调适机制建设
    第四节 社会视角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选择
        5.4.1 注重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中优秀民族精神传承
        5.4.2 注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认同”
        5.4.3 注重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生活化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社会变迁中的使鹿鄂温克族 ——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古氏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一、关于使鹿鄂温克族的相关研究
        二、驯鹿文化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主要理论视角:社会记忆理论
    第四节 研究主题与方法
        一、研究主题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记忆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二、人口状况
    第二节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猎民点概况
    第三节 个案的选择
第二章 古氏家族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族源和族称
        一、关于族源的记忆
        二、关于族称的记忆
    第二节 迁徙的记忆
    第三节 家族结构的变迁
        一、氏族组织——“奥毛克”
        二、家庭公社——“乌力楞”
        三、个体家庭——“仙人柱”
    第四节 古氏家族的家系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解的情缘:游猎生活的记忆
    第一节 与驯鹿共生的游猎生活
        一、驯鹿的驯化过程
        二、驯鹿承载的经济文化类型
        三、1951年后驯鹿业的发展阶段
        四、驯鹿业发展陷入困境
    第二节 适应游猎生活的生态智慧
        一、日常生活方面的生态智慧
        二、生计方式方面的生态智慧
        三、惯习方面的生态智慧
    第三节 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文化特征
        一、符号文化
        二、饮食文化
        三、宗教信仰
        四、丧葬礼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适与困惑:伴随着迁徙的定居
    第一节 第一次迁徙与定居(1957年-1964年)
        一、时代特征分析
        二、伴随而生的人生观
    第二节 第二次迁徙和定居(1965年-2003年)
        一、时代特征分析
        二、社会环境
        三、伴随社会环境的族群变化
        四、对家族男子、女子的影响
    第三节 第三次迁徙与定居(2003年-今)
        一、时代特征分析
        二、社会环境
        三、代际间的差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问题与思考
    一、精神家园的记忆与失忆
    二、现实家园的调适与困惑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资料位置
附录二:文中表、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后记

(6)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统治者用“民族协和”的口号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欺骗宣传
二、日本统治者通过民族同化和离间政策, 操纵少数民族, 组建反动武装
    (一) 操纵伪满洲国, 组建伪满军队
    (二) 开展朝鲜“皇民化”运动, 控制“间岛部队”
    (三) 勾结蒙古贵族, 驱使蒙古军队
    (四) 对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和白俄流亡分子的怀柔与驱使
三、日本统治者对东北各少数民族的奴役与迫害
    (一) 对满族的迫害
    (二) 对朝鲜族的迫害
    (三) 对蒙古族的迫害
    (四) 对鄂伦春族的迫害
    (五) 对鄂温克族的迫害
    (六) 对赫哲族的迫害
    (七) 对达斡尔族的迫害
四、东北各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

(8)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伪满洲国的建立及其民族状况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建立
        一、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的建立
        二、伪满洲国的政权性质
    第二节 伪满洲国各民族的自然状况
        一、汉民族的自然状况
        二、满族的自然状况
        三、朝鲜族的自然状况
        四、蒙古族的自然状况
        五、日本民族的自然状况
        六、其他少数民族的自然状况
第二章 日本民族的特殊化政策
    第一节 政治领域中的特殊化政策
        一、总务厅为中心的官吏体制
        二、日本人参事官控制伪满地方政权
    第二节 经济领域中的特殊化政策
        一、日本人的高薪金待遇
        二、日本移民对土地的侵占
        三、“粮谷配给”的差别待遇
    第三节 军警与司法领域中的特殊化政策
        一、军事顾问和特殊警察的特权
        二、治外法权废除前后在司法领域中的特权
第三章 日本对满、蒙民族上层的利用和控制政策
    第一节 日本对满族上层的利用政策
        一、对溥仪的“豢养”
        二、对溥仪的利用
    第二节 日本对满族上层的控制政策
        一、溥仪复辟梦的破灭
        二、“帝室御用褂”制度
        三、“政治联姻”与“帝位继承法”
    第三节 日本对蒙古族上层的利用政策
        一、蒙古“独立”、“自治”运动的利用政策
        二、“保持以王公为中心的现有体制”的怀柔政策
        三、废除传统王公制度增加经济待遇的安抚政策
        四、日本人控制的蒙古族部队
第四章 日本对朝鲜族的利用与同化政策
    第一节 日本对朝鲜族的利用政策
        一、笼络朝鲜族为目的“准高等民族”待遇
        二、组织和利用朝鲜族反日武装团体
    第二节 对朝鲜族的同化政策
        一、“皇民化”的内容与实质
        二、“创氏改名”政策
第五章 日本对汉民族的高压政策
    第一节 政治上的监视与镇压政策
        一、汉民族官吏的监视
        二、强制推行“归屯并村”
        三、实施《保安矫正法》和《思想矫正法》
    第二节 经济上的剥削与掠夺政策
        一、失去土地的悲惨命运
        二、“粮谷出荷”政策
        三、“粮谷配给”政策
        四、对工人的奴役和压榨
    第三节 文化教育上的愚民与奴化政策
        一、文化上的愚民政策
        二、教育上的奴化政策
第六章 日本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灭绝政策
    第一节 对鄂伦春族的灭绝政策
    第二节 对鄂温克族的灭绝政策
    第三节 对赫哲族的灭绝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代王朝对北方渔猎民族的治理
二、历史性的嬗变
    (一) 建国后的建制
    (二) 以定居取代游猎, 改变生存方式
    (三)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
三、适者生存法则与迷茫的现实

四、日本侵略者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2]鄂温克族“瑟宾节”与节日中的音乐 ——海拉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第21届瑟宾节采风记实[D]. 李虹儒.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3]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丙珍. 黑龙江大学, 2014(04)
  • [4]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代化选择 ——以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变迁为视角[D]. 张凤喜.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5]社会变迁中的使鹿鄂温克族 ——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古氏家族为例[D]. 王卫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J]. 石岩. 满族研究, 2012(01)
  • [7]略述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A]. 石岩. 溥仪研究 2012年第1期, 2012(总第2期)
  • [8]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 高承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民国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管辖述论[J]. 史骥. 东北史地, 2008(03)
  • [10]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J]. 都永浩.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06)

标签:;  ;  ;  ;  ;  

倭寇对鄂温克人的灭绝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