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

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

一、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姜迪[1](2021)在《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手段,根植于中国的法制传统,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历史时期,调解一直是官方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甚至被置于高于正式司法审判的地位。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正是生发于这种法制传统根脉的一片崭新枝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对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及实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和现实两种因素的所用:首先,传统中国社会的乡村自治模式、民间千百年来的“无讼”和“惧讼”观念以及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均对仍处于乡土社会中的陕甘宁边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在纠纷解决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中不得不予以考虑;其次,中国共产党在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社会改造过程中,导致纠纷大量增加,这与边区本就孱弱的司法供给能力产生了极强的张力,而这种矛盾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资源紧张的革命战争年代注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共产党急于探求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缓解社会治理压力。所以,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有效盘活根据地现有社会治理资源的基础上,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这一崭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是采取社会团体、司法机关、政府、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调解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与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引导人民参与边区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激发人民的政治热情,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边区政府将边区人民组织起来,激发了人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实现了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避免了国民党政府权力下沉中出现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的问题。在这一对边区社会组织、动员、整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的新式精英,培育了众多的新式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新式精英取代了旧式精英成为乡村社会的领袖,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榜样的力量,获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新式基层组织也进一步削弱了宗族组织和家族组织等传统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重新完成了边区社会的组织化进程。新式精英与新式基层组织都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推动新式基层组织与新式乡村精英积极参与纠纷调解,极大地拓展了共产党在边区社会的治理空间,实现了调解工作的最广泛覆盖,使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中最受众多学者关注的就是人民司法的象征—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调解中,马锡五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并运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缓解了法律理想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张力,客观上推动了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中蕴含多重治理技术,拓展了司法的功能,它打破了司法审判的固有模式,其所表征的“身体在场”、“司法广场式”司法治理策略和理念,被作为典型树立起来。模范的塑造和符号资源的生产进一步塑造、凝结了司法认同,构筑了政治合法性。正式借由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根据地的推广,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内悄悄发起了一场心灵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立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新型司法模式的诞生。调解制度在陕甘宁边区不仅仅是弥补司法资源供给不足、化解社会纠纷冲突的有效手段,更成为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改造边区人民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灌输革命意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代,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影响力仍在,从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到浙江永康的“龙山经验”,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大调解”,在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和纠纷解决模式中仍然能够看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潜在影响。我们应充分挖掘其社会治理的精髓,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基层民主自治原则。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乡村治理主体实现多元治理。

刘柯含[2](2021)在《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旅游是中国的特色,它把革命教育同旅游产业集合起来,革命标志物、纪念地为载体,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旅游者通过参观游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増进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精神得到升华。延安市作为我国革命老根据地,具有优秀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延安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延安市红色旅游项目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促进延安红色旅游快速发展,本文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介绍了对红色旅游中政府行为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之后对红色旅游及政府行为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重点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然后对延安市红色发展现状及政府行为做出介绍,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找到了延安市政府针对当地红色旅游存在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科学规划、相关人才少、对市场缺乏监管等问题并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推动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赵一德[3](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6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2020年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省上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给全省人民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赵一德[4](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2020年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省上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

侯为[5](2020)在《明清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民族的城市建设历程中,有着历史悠久的城市人居建设实践,也探索出丰富的原创性经验,而这些优秀的城市建设经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消失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浪潮里,因此,寻求传统的营建经验,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成为了城市规划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明清时期的榆林城,在军事防御的背景下,借助良好的山水条件与区位优势,由村庄逐步发展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九边重镇”之一,本文以明清榆林城市为例,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参考,在历史文献、历史相关地图的收集基础上,以明清时期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为核心,结合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系统研究以及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总结榆林城市的人居智慧与经验,以期为当今榆林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本土经验,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弘扬城市历史精神。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划定,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内人居环境相关研究以及榆林相关研究入手,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明清榆林城市历史发展与演进脉络部分,首先对榆林城市历史环境背景进行分析,并对榆林城市历史发展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上榆林城市空间形态过程进行归纳并探究其形成原因,最后,总结榆林城市演进的动因,归纳城市演进规律。第三部分:为文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榆林城市选址、城市格局以及城市景观营建三个部分进行研究,深入探究三者之间的构成要素以及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三章论述了城市选址与山水环境、军事防御、道路交通与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从城市轴线、城市功能以及城市街巷三个方面探究榆林城市格局的特点以及规律;第五章分别从城市景观营建与山水格局、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城市八景建设以及人文景致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梳理出榆林景观营建的组织形式。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与启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下,主要从城市选址、格局以及景观三方面对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多重因素结合下的城市择址、依形就势的城市布局模式以及文景交融的城市景观营建等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近现代榆林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从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四山环拱,两水穿城”的格局形式,再现大驼城的山水格局;文化轴线的延续与生长中,积极并合理的把榆林城市中轴线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新的城市轴线;人文景观的持续与再生中,结合传统八景的布局特点,并与现代城市功能发生联系,形成新的榆林八景;最后在城市布局的传承与发展中,结合传统营建思想、传统肌理、地理特色以及当地城市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顺山就势的布局模式。以资为当代榆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张梦鸽[6](2020)在《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人口膨胀、用地紧张、功能混乱等困境,城市新区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然而新区建设往往面临着城市文脉断裂、千城一面的质疑和批判,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空间设计与文化意义的传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延安市是陕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域文脉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疏散老城区功能、保护历史革命遗址,延安市于2011年动工建设新区,文化广场位于新区中轴线最南端,是承担市民活动的主要公共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本文以文化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延安市地域文脉特征的深入研析,结合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地域文脉传承的视角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利用满意度和空间使用方式两种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文化广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实施,分析总结评价数据,总结新区广场在文脉传承方面现存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其内在原因,并提出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提升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使用者对文化广场空间品质整体满意度较高;其次,游客对延安新区广场的空间评价受到心理学效应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补偿效应、间歇效应、触媒效应;最后,地域文脉传承下的广场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可总结为以下三点:文脉的延续策略、文脉的重组策略、文脉的再生策略。

柏晓斐[7](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认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袁悦[8](2020)在《陕北·郝家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村却在国家快速发展中落于不利位置。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大家共同思考及正在探索的方向。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重点之一,乡村旅游的人数和收入都在逐年递增,其具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转移剩余劳动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贫富差距,使乡村不再过度依托城市并成为城市的“复制品”,走上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这也使乡村旅游成为了破解乡村发展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浪潮之下,陕北也出现了黄帝陵、延川梁家河村、神木高家堡镇等一批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拓宽了视野。随着2019年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陕北地区乡村旅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从学界对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研究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结合相关发展需求理论及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发展模式,分析“案例”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进行分类和成功经验总结,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切入,通过实地调研,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等角度对陕北·郝家桥村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郝家桥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再次,梳理郝家桥村特色要素,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展陕北民俗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宜的乡村旅游评价体系,以判断郝家桥村的发展潜力,从旅游产品、特色产业及空间规划方面探索出适合郝家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本文最后从特色文化塑造、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用地布局、空间设计引导、配套设施支撑几方面提出规划以及设计策略,用以指导其乡村旅游发展。本文意在为与郝家桥村拥有共性特征的其它乡村或者区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澎[9](2020)在《延安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沿川道蔓延呈“Y”型结构、属典型的河谷状城市。众多的历史遗迹与城市建设同处狭窄的川道空间中,城市建设用地紧缺而带来的旧址保护困难、交通拥堵、建设密集、设施不全等问题是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瓶颈。2011年延安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中疏外扩、建设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新区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从而缓释这些矛盾。延安新区作为延安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具备延安城市固有的文化特质;同时,它又是新历史背景下的新城市功能区,因而又应具备时代精神和现代品质。如何确立新区风貌并进行有效管控是新区建设需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从城市风貌构成要素和规划理论入手,探究了城市风貌的本质,将风貌构成要素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文化人文三大要素,并对风貌要素展现的特色属性进行分析,为新区风貌特色研究寻求思路。然后以延安城市文化特色因子的梳理为基础,通过总体风貌构建和风貌控制引导两个层面对新区风貌的规划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其中,以风貌定位、风貌结构和风貌分区三层面建构了新区总体风貌特色系统;以系统引导(城市总体高度形态、视域视廊的系统控制)、要素引导(建筑风貌、公共空间、城市景观风貌的单元化控制引导)和实施保障三方面构建了风貌特色的控制引导系统。旨在为延安新区风貌特色的形成与体现打下基础,同时为其它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提供参考。

张万龙[10](2020)在《南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南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因陕甘边革命斗争为人们所熟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设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造就了宝贵的南梁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陕甘边地区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精神和崇高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旺盛斗志精神动力;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精神力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陕甘边区团结广大群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突破各方势力的围追堵截,成功开辟了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唯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同时也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从而奠定了“两点一存”的特殊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形成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凸显中华民族优良品格的南梁精神,激励着几代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矢志不渝地奋斗。本文从南梁精神的源头入手,追溯了产生南梁精神的时代背景和核心条件;进而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在陕甘边的革命活动探寻南梁精神形成轨迹;根据具体史实总结凝练出南梁精神以面向群众、一心为民为根基,以坚定信念、百折不挠为核心,以顾全大局、忠诚于党为特质,以求实开拓、锐意探索为精髓,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灵魂的科学内涵;并指出其历史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地域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特点;最后,根据南梁精神的内涵分析在新时代弘扬南梁精神的价值。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梁精神真实生动的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边地区惊天动地的历史壮歌,它不仅对革命战争年代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有巨大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今天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践行群众路线;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社会风气、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沿革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边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
        二、边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抗战前边区落后的社会文化
        四、边区政府对边区社会文化的改造
        五、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对纠纷解决的影响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与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传统中国社会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萌芽
        三、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形成
        四、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类型
        一、民间社会调解
        二、群众团体调解
        三、边区政府调解
        四、司法机关调解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适用范围
        一、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二、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原则
        一、尊重双方意愿
        二、非诉讼前置程序
        三、遵守政府法令、兼顾善良习惯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传统历史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一、传统社会乡村自治模式的影响
        二、传统“无讼”和“惧讼”观念的影响
        三、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流动导致社会治理难度增加
        二、土地政策调整导致纠纷大量增加
        三、婚姻制度变革导致社会失序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形式化不足
        一、边区司法干部长期短缺
        二、边区司法干部专业能力欠缺
        三、诉讼程序不能满足边区民众的需要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力推广
        一、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的推广
        二、边区领导人的推动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组织网络与治理功能
    第一节 国民党基层社会的整合困境
        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的确立
        二、国民党权力下沉及其内卷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治动员的探索与新式调解权威
        一、推进民主选举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
        二、吸纳农民先进分子参与政权管理
        三、开展社会教育植入新的政治理念
        四、“内生型”精英与新式乡村调解人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组织化
        一、边区民众团体的政治基础
        二、边区民众团体的规范发展
        三、边区民众团体与社会组织化
    第四节 调解组织网络的形成与治理功能
        一、新式乡村精英、民众团体与调解的组织化
        二、调解组织网络的治理功能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治理策略与权力技术
    第一节 革命、婚姻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困局
        一、陕甘宁边区建立前的封建婚姻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婚姻制度变革的法律表达
        三、陕甘宁边区婚姻治理的积极影响
        四、婚姻治理中的革命理想与实践困局
    第二节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婚姻治理中的司法调解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法环境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三、封捧儿婚姻案——婚姻治理实践的个案解析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与个别化的权力技术
        一、塑造典型与符号资源的再生产
        二、“身体”在场的司法治理
        三、“司法广场”中的革命教化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一、国民党司法政策在乡村社会的困境
        二、司法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建构——中国司法新传统的形成
第六章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精神血脉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回归的必然性
        二、坚持司法为民的核心理念
        三、通过司法实践推进社会治理
    第二节 培育新式乡村精英实现多元治理
        一、“悬浮”状态下的乡村治理困境
        二、新乡贤的理性塑造
        三、纠纷解决中的新乡贤
    第三节 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纠纷治理
        二、建立社会组织调解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组织网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红色旅游
        2.政府行为
    (二)相关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2.市场失灵理论
        3.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本章小结
三、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概况与政府行为现状
    (一)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二)红色旅游发展中延安市政府行为的定位
        1.统筹协调
        2.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3.提供公共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4.产品开发和营销
        5.监督管理
    (三)本章小结
四、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调查分析
    (一)调查概况介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人员情况
        2.延安红色旅游吸引力情况
        3.延安红色旅游宣传力度情况
        4.延安红色旅游人才及管理情况
    (三)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1.开发模式单一且缺乏科学规划
        2.政府部门相关旅游产业人才较少
        3.政府对于旅游市场监管薄弱
        4.红色旅游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提供有限
        5.政府对红色旅游文化品牌不够重视
    (四)政府行为不当原因分析
        1.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不足
        2.政府部门对于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3.相关部门权责不清晰,监管体制不健全
        4.政府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5.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不够
    (五)本章小结
五、进一步推动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
        1.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和财政投入力度
        2.把好旅游产业导向关
    (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
        1.完善红色旅游要素保障
        2.精心策划红色旅游产品及旅游路线
        3.加强红色旅游业人才培养
    (三)加强旅游市场宣传力度
        1.做好整体规划和协调工作
        2.建立红色旅游管理关系
        3.打造红色旅游信息共享平台
    (四)加强红色历史文化保护和优化目的地生态环境
        1.保护红色历史文化
        2.优化当地旅游生态环境
    (五)本章小结
六、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延安红色旅游问卷
附录2 访谈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三、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一)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三)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切实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四)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建设美丽陕西
    (八)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九)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十)以“精彩圆满”为目标,举全省之力办好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5)明清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发展现状与反思
        1.1.2 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热点
        1.1.3 榆林城市发展的特色及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划定
        1.3.1 时间范围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人居环境经验相关研究
        1.4.3 明清榆林相关研究
        1.4.4 研究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实地调研法
        1.5.2 文献查阅法
        1.5.3 系统研究法
        1.5.4 分析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榆林城市历史发展与演进脉络
    2.1 榆林城市历史环境背景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社会经济环境
        2.1.3 历史人文环境
    2.2 榆林城市历史发展概述
        2.2.1 战国至元榆林城市发展——缓慢发展阶段
        2.2.2 明朝时期榆林城市发展——快速发展阶段
        2.2.3 清朝时期榆林城市发展——城市繁荣阶段
    2.3 榆林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
        2.3.1 初建时期——明代初期(1376年-1472年)
        2.3.2 拓展时期——明代中后期(1486年—1515年)
        2.3.3 收缩时期——清代时期(1863年)
    2.4 榆林城市历史演进规律
        2.4.1 动因分析
        2.4.2 规律总结
    2.5 小结
3 榆林城市选址分析
    3.1 山水环境因素
        3.1.1 三山环抱,两水绕流的山水格局
        3.1.2 河谷之中,狭口之间的地形环境
        3.1.3 伴泉而生,因水而兴的水源条件
    3.2 军事防御因素
        3.2.1 由点至面,明北防御体系之演变
        3.2.2 设垒为网,明北防御城堡之布局
    3.3 道路交通因素
        3.3.1 延绥襟喉,三秦要区的联系要道
        3.3.2 边陲衡要,全陕藩篱的交通枢纽
    3.4 社会文化因素
        3.4.1 降水气候,农牧文化分界之缘由
        3.4.2 陲边重镇,农牧文化博弈之必然
    3.5 小结
4 榆林城市格局分析
    4.1 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城市轴线
        4.1.1 榆林城市中轴线的构成
        4.1.2 榆林城市中轴线的演变
        4.1.3 榆林城市中轴线的形成原因
    4.2 上下半城,因势而为的城市功能
        4.2.1 军事防御功能
        4.2.2 行政功能
        4.2.3 宗教文化功能
        4.2.4 科教功能
        4.2.5 商业服务功能
        4.2.6 居住功能
        4.2.7 榆林城市功能演变规律总结
    4.3 耦合地形,上曲下直的城市街巷
        4.3.1 榆林城市街巷演变规律
        4.3.2 榆林街巷空间整体特点
        4.3.3 榆林街巷空间组织形式主要类型
        4.3.4 榆林街巷空间道路形态主要类型
        4.3.5 榆林街巷的功能与人群活动关系
    4.4 小结
5 榆林城市景观营建分析
    5.1 榆林城市景观营建与山水格局
        5.1.1 城市景观格局的尺度控制
        5.1.2 重要建筑与山水环境关系
    5.2 榆林城市水系景观建设
        5.2.1 榆林城市水系的构成
        5.2.2 因地制宜,街流清泉的水渠建设
        5.2.3 积水成潭,引水成园的园林建设
    5.3 榆林城市八景建设
        5.3.1 榆林八景的形成
        5.3.2 榆林八景的特点
    5.4 文人与景致
    5.5 小结
6 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与启示
    6.1 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总结
        6.1.1 多重因素结合的城市择址
        6.1.2 依形就势的城市布局模式
        6.1.3 文景交融的城市景观营建
    6.2 从近现代城市规划看榆林城市营建的问题
        6.2.1 近现代榆林城市规划历史梳理
        6.2.2 近现代榆林城市营建的问题
    6.3 榆林人居环境营建经验启示
        6.3.1 传统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创造
        6.3.2 文化传承轴线的延续与生长
        6.3.3 人文景观空间的持续与再生
        6.3.4 顺山就势布局的传承与发展
    6.4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6)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文脉主义相关理论
        2.1.2 广场设计理论研究
    2.2 城市广场实践探索
        2.2.1 西方广场建设发展
        2.2.2 中国广场建设发展
    2.3 现有研究的未尽之处
3 延安市特色地域文脉研析
    3.1 延安城市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人文特色概况
    3.2 延安城市建设发展
        3.2.1 城市沿革
        3.2.2 建筑特点
        3.2.3 公共空间
    3.3 显性文脉要素
        3.3.1 道路
        3.3.2 边界
        3.3.3 区域
        3.3.4 节点
        3.3.5 标志
    3.4 隐性文脉要素
        3.4.1 社会与文化层面
        3.4.2 心理与行为层面
    3.5 本章小结
4 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
    4.1 延安新区广场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场址概况
        4.1.3 广场现状
    4.2 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2 文脉构成要素的评价框架建立
        4.2.3 评价流程的设计
        4.2.4 评价旨趣
    4.3 本章小结
5 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实施及结果分析
    5.1 满意度评价
        5.1.1 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5.1.2 满意度评价测量方法
        5.1.3 满意度评价分析
    5.2 广场使用方式及空间活力评价
        5.2.1 行为地图分析
        5.2.2 行为日志观察分析
        5.2.3 广场空间活力评价
    5.3 评价结果总结及反思
        5.3.1 问题总结
        5.3.2 影响空间品质的心理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地域文脉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6.1 基于地域文脉的广场设计原则
        6.1.1 原真性原则
        6.1.2 场所性原则
        6.1.3 人本性原则
        6.1.4 多元性原则
    6.2 基于地域文脉的广场设计策略
        6.2.1 “形似”——文脉的延续策略
        6.2.2 “神似”——文脉的重组策略
        6.2.3 “再生”——文脉的更新策略
    6.3 新区广场现有文脉传承策略及提升建议
        6.3.1 现有策略
        6.3.2 提升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成果与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1.4 结论四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行为地图记录
    附录二 访谈记录
        1.访谈记录一
        2.访谈记录二
        3.访谈记录三
    附录三 调查问卷
        1.前期调查问卷
        2.标准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不同使用人群满意度平均值统计表
致谢

(7)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0.2.3 已有研究评价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
    0.5 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2.1 政治形象定位
        2.1.1 党领导的军队
        2.1.2 人民的军队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2.2.1 作风优良
        2.2.2 纪律严明
    2.3 军事形象定位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3.2 加强军队建设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4.1 文字宣传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4.2 语音宣传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4.3 形象宣传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7.1.1 参军
        7.1.2 支前、拥军、劳军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陕北·郝家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旅游
        2.1.2 农业旅游
        2.1.3 红色旅游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RMP(昂谱)分析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5 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乡村旅游理论研究进展
        2.3.2 国内乡村旅游理论研究进展
    2.4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剖析
        2.4.1 国外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剖析
        2.4.2 国内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剖析
        2.4.3 国内外典型发展模式经验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郝家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 现状条件解析
        3.1.1 区位分析
        3.1.2 社会经济
        3.1.3 生态环境
        3.1.4 配套设施
        3.1.5 红色文化
    3.2 乡村旅游RMP分析及评价
        3.2.1 郝家桥乡村旅游资源(R性)分析
        3.2.2 郝家桥乡村旅游市场(M性)分析
        3.2.3 郝家桥乡村旅游产品(P性)分析
        3.2.4 郝家桥乡村旅游R-M-P关系分析
        3.2.5 郝家桥乡村旅游评价
    3.3 旅游发展问题解析
        3.3.1 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3.3.2 产业结构有待丰富,开发力度亟待提升
        3.3.3 旅游服务设施欠缺,配套设施支撑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郝家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4.1 模式选择思路
    4.2 发展定位及目标
        4.2.1 定位依据
        4.2.2 战略定位
        4.2.3 发展目标
    4.3 动力机制研究
        4.3.1 乡村旅游需求系统
        4.3.2 乡村旅游供给系统
        4.3.3 乡村旅游支持系统
    4.4 特色发展模式构建
        4.4.1 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4.4.2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4.4.3 空间规划设计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郝家桥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理念与思路
        5.1.1 规划理念
        5.1.2 规划思路
    5.2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5.2.1 产品开发思路
        5.2.2 旅游产品规划
        5.2.3 旅游线路规划
    5.3 产业融合策略
        5.3.1 产业融合思路
        5.3.2 产业融合措施
    5.4 空间布局策略
        5.4.1 界定规划范围
        5.4.2 功能分区划定
        5.4.3 优化空间结构
        5.4.4 节点设计意向
    5.5 配套设施完善
        5.5.1 乡村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5.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9)延安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延安城市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貌资源要素
        1.1.2 新的城市建设不断侵蚀着延安城市固有的特色风貌
        1.1.3 延安新区建设急亟需风貌规划控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风貌
        1.3.2 城市特色
        1.3.3 城市风貌规划
    1.4 城市风貌与城市风貌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城市风貌发展研究
        1.4.2 国内城市风貌发展研究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风貌与城市风貌规划理论基础研究
    2.1 城市风貌基础研究
        2.1.1 城市风貌的本质
        2.1.2 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
        2.1.3 城市特色的属性
    2.2 城市风貌规划基础研究
        2.2.1 城市风貌规划理论
        2.2.2 城市风貌规划的定位
        2.2.3 城市风貌规划的三元结构
    2.3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案例分析
        2.3.1 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风貌规划—侧重于空间实体形象塑造
        2.3.2 青岛城市风貌规划—侧重于自然精神和文化内涵展示
        2.3.3 德国城市风貌规划—侧重于风貌管控实施
    2.4 延安新区风貌特色规划体系的思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安城市风貌特征研究
    3.1 延安城市概况
        3.1.1 区域位置
        3.1.2 历史沿革
        3.1.3 城市定位
    3.2 延安城市风貌历史演进
        3.2.1 城市空间的演变
        3.2.2 建筑风貌的变迁
    3.3 延安城市风貌特色要素梳理
        3.3.1 自然环境要素
        3.3.2 人工环境要素
        3.3.3 文化人文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延安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体系
    4.1 延安新区概况
        4.1.1 新区建设背景
        4.1.2 延安新区现状
        4.1.3 延安新区建设
    4.2 新区城市风貌特色的总体思路
    4.3 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定位
    4.4 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结构
    4.5 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风貌分区
        4.5.1 基于空间布局的风貌分区
        4.5.2 基于建筑形态的风貌分区
        4.5.3 基于城市景观的风貌分区
    4.6 延安新区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策略
        4.6.1 延续空间格局
        4.6.2 营造文化氛围
        4.6.3 塑造景观风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延安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控制引导
    5.1 风貌特色系统控制引导
        5.1.1 总体高度控制引导
        5.1.2 视域视廊控制引导
    5.2 风貌特色单元控制引导
        5.2.1 建筑
        5.2.2 公共空间
        5.2.3 城市景观
    5.3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5.3.1 制通则
        5.3.2 立制度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南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南梁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2.1 南梁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五四运动呼唤陕甘边民众意识的觉醒
        2.1.2 土地革命为陕甘边革命斗争提供指引
    2.2 南梁精神产生的核心条件
        2.2.1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2.2 文化条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2.3 实践基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2.4 组织条件:中共陕甘组织的建立
    2.3 南梁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3.1 南梁精神的萌芽时期(1919—1926)
        2.3.2 南梁精神的形成时期(1927—1933)
        2.3.3 南梁精神的发展时期(1934—1935)
        2.3.4 南梁精神的走向成熟时期(1936—1937)
第3章 南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
    3.1 南梁精神的基本内涵
        3.1.1 面向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
        3.1.2 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3.1.3 顾全大局、忠诚于党的团结精神
        3.1.4 求实开拓、锐意探索的创新精神
        3.1.5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
    3.2 南梁精神的主要特点
        3.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3.2.2 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3.2.3 地域性与普遍性相统一
第4章 新时代弘扬南梁精神的价值
    4.1 弘扬南梁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4.1.1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根植人民、夯实群众基础
        4.1.2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服务人民、践行党的宗旨
        4.1.3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依靠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
    4.2 弘扬南梁精神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
        4.2.1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党的领导
        4.2.2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坚持原则意识,推动廉政建设
        4.2.3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树立团结意识,维护党的团结
    4.3 弘扬南梁精神是引领社会风气、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4.3.1 弘扬南梁精神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创业风范
        4.3.2 弘扬南梁精神为培养开拓创新观念提供有益借鉴
        4.3.3 弘扬南梁精神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D]. 姜迪. 吉林大学, 2021(01)
  • [2]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刘柯含. 延安大学, 2021(11)
  • [3]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6日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J]. 赵一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4]政府工作报告[N]. 赵一德. 陕西日报, 2021
  • [5]明清榆林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D]. 侯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梦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8]陕北·郝家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袁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延安新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研究[D]. 王澎.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南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万龙. 新疆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延安:精心打造陕北中心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