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创伤及项目组特征

青少年运动创伤及项目组特征

一、少年运动创伤与项群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宿元[1](2020)在《基于技术表现视角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是一项使用单板滑雪板在特定规格雪上U型场地内进行比赛的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型比赛项目。作为我国冬季运动的潜优势比赛项目,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已成为我国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雪上项目中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又一突破口。深入认识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制胜因素有助于发挥理论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指导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利于提高后备人才选拔和培育的科学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影响该项目制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运动员的技术表现视角着重探讨了决定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技术表现指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系统主要由主导性因素、支持性因素、制约性因素和调节性因素4种类型的因素构成。其中,由运动员技术水平因素和动作编排战术因素所构成的技术表现因素是制胜系统的主导性因素;运动员的体能、心理、智能和经验所构成的支持性因素是运动技术表现的重要基础;场地条件和竞赛规则等外部制约性因素对运动员技术表现起到限制作用;教练员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节和参赛战术调整等调节性因素对运动员技术表现起到调节作用。运动员之间的竞技比赛即是在这种制胜系统相互作用下的竞争。(2)单板滑雪U型场技巧运动员全套比赛动作由多个“滑行—起飞—滞空—着陆”循环构成,各环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四个技术环节的力学分析,研究认为:滑行环节是人体机械能在势能与动能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滑行技术不但是实现势能和动能转化的中介,而且是决定起飞高度和滞空时间的关键,运动员对人体重心位置、雪板转动力矩及雪板压力的控制决定了滑行技术的质量。在起飞环节中,运动员对雪板回弹力的控制以及对起飞角度的控制是决定运动员起飞质量和飞行轨迹的重要条件。在滞空环节中,人体转动惯量和滞空时长是决定运动员空中翻转角度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滑行技术提高滞空时长能为空中动作的完成创造条件。在着陆环节中,对着陆位置、着陆面角度、雪板角度和身体姿态的控制是决定运动员能否顺利完成着陆动作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决定运动员能否连续完成参赛动作的关键。(3)通过对2010、2014、2018年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共计568例比赛视频样本研究后发现,严重失误率高是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特点之一,摔倒、失速、身体触及雪面等严重失误主要发生在着陆环节,然而造成失误则主要是由于空中翻转动作完成质量不高以及起飞时对雪板的控制力不足等间接原因所导致的着陆准备不足。(4)从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评价体系的高度、难度、多样性和完成质量4个维度中筛选出的9项技术表现指标对296例运动员参赛动作的视频样本进行视频分析和统计分析后发现,“平均滞空时长”、“平均翻转角度”“综合最大翻转角度”、“最大连续翻转角度”、“多样化”、“完成效果”6项指标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要技术指标,运动员优异的比赛成绩的取得与上述指标均领先于其他运动员有关,但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起决定性的核心技术表现指标则是以“平均滞空时长”、“完成效果”和角度类指标为核心的技术表现指标群。(5)根据决定比赛成绩的技术表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维度,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中对运动员比赛制胜起决定作用的运动技术表现因素可以归结为“高”、“难”、“稳”这三个特点。其中“高”即是要充分提高运动员的滞空高度和滞空时长;“难”即是要在平均翻转角度、综合最大翻转角度、最大连续翻转角度指标上都要达到一定的领先水平;“稳”除了要在整套比赛动作完成过程中保持流畅性以外,还包括在着陆阶段不出现严重失误。

韩霜[2](2020)在《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力量,担负着体育振兴,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加快,少年人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少年阶段的训练是成才的基础,需要科学化系统化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短跑训练水平的逐渐提高,训练理念在转变,也涌现出不少国际知名短跑运动员,短跑发展势头迅猛。南京市近年来举办很多国际性田径赛事,体育发展也成为南京市发展的时代名片。目前我国短跑后备人才成材率低,短跑后备人才不足,与一些体育强国还存在差距。为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提高我国短跑后备人才质量,解决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前我国短跑发展趋势。从短跑运动训练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维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南京市短跑后备人才和国家后备人才训练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体育强国建设服务。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虽然招生渠道逐渐扩展,但是对外招生依然受限,同时存在选材不科学,选材面窄,选材指标缺乏多元化,运动员训练动机与学校培养规划不统一。(2)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安排相对合理,缺乏对训练方法的合理化使用、缺乏对少年短跑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长期规划,训练缺乏趣味性,训练时间安排不够科学,训练内容安排不够新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3)南京市竞赛举办不够全面,层次不齐,竞赛举办不够科学,竞赛质量不高,缺乏参赛经验。少龄儿童群体运动会举办较少,运动员参加高级赛事较少,办赛水平尚待提高,降低赛事举办门槛。(4)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年龄结构相对较合理,但是女运动员相对较少,教练员专项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更新知识意识。对短跑训练规律掌握不足,项目制胜规律认识不足。南京市短跑发展受优势项目冲击严重,短跑运动员招生不足。(5)在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管理培养上,教练员与家长联系不足,对运动员的管理教育存在问题,体教结合优势难以发挥,尚需加大改革力度。场地器材设施更新慢,训练经费来源单一。运动员对短跑热情虽有提升,但参训目的与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导致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日常训练激情难以激发,短跑后备人才成材率低。

孟成才[3](2019)在《“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文中提出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下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布局重构,也是优化资源的路径转化。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项目布局,是基于自身体育特点和优势的视角,扬长避短,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优势竞技项目。自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提出以来,被列入精品项目的各地州政府围绕该主题,紧密联合省政府,加强督促培养单位落实各方面工作,与省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各州市培养单位也高度重视“一州(市)一精品”项目人才培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个培养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1.从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和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现状调查中得出:在现行管理体制、训练体制、运行机制、选材模式、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经费投入、场馆设施、后勤服务、科技投入、科研与训练,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员人员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2.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两个培养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地方政府经费配套不足;生源面窄,选材壁垒严重;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教练员队伍缺乏,训练理念陈旧;欠缺科研投入和医疗服务保障;运动员选材方式单一;家长担忧学训矛盾,支持率较低;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充分。3.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两个培养单位应对策略选择是:加强地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扩大招生面,打破招生壁垒的局限;完善场馆配套设施;提高教练员待遇,引入优秀教练员;引入科研服务,完善医疗服务;强化运动员选材方式、促进选材科学化;扭转家长思想观念,排除后顾之忧;加强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与衔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与结果,所提出两个培养单位所存在的共性现实问题,以及给出应对策略选择,以期对“一州(市)一精品”所有优势竞技项目在未来人才培养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中对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项目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对两个培养单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提供借鉴之处,逐步探索与完善培养体制机制,为下一步优势项目发展与改革做好铺垫,不断积累优势竞争力,使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中的竞走和体操,以及其他优势项目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促使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再次腾飞。

刘江山[4](2019)在《“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冬季项目的短板,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调研与思考,提出“举国发力、恶补短板”的新理念,采取跨项跨界选材的新思路,打破传统限制,拓宽选材渠道,充分利用各省市天然资源和地域优势,丰富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以期利用夏季项目的人才基础,通过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来缩短冬季项目运动员的培养周期,进而恶补我国冬季运动人才储备的短板,从而实现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跨越式发展。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明确将江苏省轮滑队作为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实施“轮转冰”计划的试点。2016年6月,江苏省速滑队正式组建。自“轮转冰”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速滑队在国际、国内速度滑冰竞赛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追踪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迁移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分期训练理论和“双子模型”训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分析,构建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江苏省速滑队“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进行实践分析,为今后“轮转冰”训练模式指明方向,并对其它项目跨界选材、转项训练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轮转冰”训练模式是指以实现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和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为目标,以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体,通过科学设计训练阶段和训练内容,最终使速度轮滑运动员转项成为在速度滑冰专项上具备较强竞技实力(较高竞技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标准样式。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依据理论指导,应形成“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轮滑训练→转项发展阶段:冰轮两栖训练→专项提高阶段:速度滑冰训练”三阶段训练模式。——我国速度滑冰整体实力下滑严重,尤其长距离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依旧停滞不前。江苏省速滑队所取得的成绩,证明“轮转冰”转项训练可以有效扩大速度滑冰选材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提出“轮转冰”转项训练发展方向应以速度滑冰长距离和集体出发项目为主,尤其注重集体出发项目的发展。但“轮转冰”训练理论十分滞后。——研究提出立足速度轮滑运动,依据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以培养速度滑冰后备人才为目标,指导由速度轮滑转项进入速度滑冰训练过程的“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指导思想;提出从运动员年龄、运动成绩以及对速度滑冰技术理解和适应程度这3个方面来判断“轮转冰”的转项训练时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因素、训练竞赛因素以及综合保障因素)、9个二级指标(教练员因素、运动员因素、管理人员因素、运动员训练环境、训练科学化程度、竞赛改革、管理保障、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以及41个三级指标的“轮转冰”训练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内容为基础,构建了以“轮转冰”训练模式内涵、原则、转项时机判断、训练内容和影响因素5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轮转冰”训练理论框架。——“轮转冰”训练模式,基础训练阶段,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以速度轮滑训练为主,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和水平;转项发展阶段,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重点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进入速度滑冰训练周期,以适应、调整速度滑冰技术和比赛节奏为主,通过转换频率增加来提升运动员对技术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轮滑主要竞赛期。专项提高阶段,同样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以速度滑冰训练和竞赛为主,重点是提升速度滑冰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滑冰主要竞赛期。尤其对于技术训练方面逐步探索出相对科学的训练理念,即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就是在与器材的磨合上,并不是局限于两者技术本身,随着转换的频繁,会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滑行风格。——通过案例分析更加明确了,“轮转冰”转项训练成功,以专攻中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转项速度滑冰后专攻集体出发和长距离项目,竞技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体能和战术两个方面。“轮转冰”训练应尊重速度轮滑原有技术,依据运动员对速度滑冰器材和场地磨合、适应程度,以适应速度滑冰专项技术为核心,改进为辅助,打造具有运动员个性化的滑行技术风格的技术训练理念。与传统速度滑冰训练相比,“轮转冰”训练的成材率相对更高。同时也验证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徐沣[5](2019)在《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功能评价与康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人的足球情结,蕴含着几代人的体育强国梦想,在足球热大背景下得到淋漓尽致展现,与此同时青少年足球运动被提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群体存在成材率低、运动能力低、伤病发生率高等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损伤发生规律,降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保证运动员进行正常训练和比赛,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下肢运动损伤情况的进行调查,对下肢易损伤部位、常见损伤及原因进行相关分析,制订康复阶段的功能评价统计量表和康复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65.5%),以下肢损伤为主,占损伤人数的69.6%,膝关节伤病率最高占比42.1%,肌肉损伤和关节损伤较为高发。2、研究制定出了一套对受试者下肢14个部位进行测试的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方案,经检验具有可行性,信度效度检验符合要求可以运用到实际康复治疗实践中。3、下肢损伤康复方案制定上应遵循目标性、及早安排训练过渡到全身性、特异性及超负荷原则;操作上按下肢牵拉、矫正性肌力训练、稳定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等顺序制订。案例分析结果显示下肢功能评价方法能较好指导实践,康复方案效果较好。4、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损伤预防上要坚持康复治疗的持续性、被动治疗与主动康复的结合、把握边缘效益、建立良性康复循环模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性个人运动方案,以及在团队协助下预防运动损伤。建议如下:在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参与下,提高思想意识、制订合适计划、加强保护,科学训练预防损伤。

孟新杰[6](2019)在《我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致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运动员在此阶段的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了运动损伤的特点和主要损伤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体操运动员和教练正确审视和应对在比赛、训练中存在的损伤风险,做到提前阻断、消除或抑制可能导致损伤的因素,为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和进一步指导科学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参加2018年全国体操冠军赛的获得一级、运动健将、国际健将等级的现役竞技体操运动员以及国家体操队的一线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征及致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请符合条件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问卷填写,将调查结果使用Excel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率比较高,国际运动健将人均损伤次数比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少,国家一级运动员人均损伤次数最多。2、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高危部位为腰、踝、腕、肩、膝,分别占44.67%、42.42%、40.91%、39.39%、37.88%。女运动员膝和跟腱的损伤率分别是44.68%和21.28%,比男运动员高,而男运动员腕、肩、肘的损伤率比女运动员高,分别占44.71%,47.06%,20%。3、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中扭伤占总比率的24.92%,劳损占总比率的22.82%;挫伤/血肿/擦伤占总比率的21.92%。4、竞技体操运动员急性损伤占52%,慢性损伤占48%;在急性损伤中,一级运动员人均次数为1.07次,运动健将次之为0.76次,国际健将最后人均次数为0.73;慢性损伤中,国际运动健将人均损伤次数最多,一级运动员居中,运动健将最少,分别为0.93次、0.8次、0.74次。5、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程度轻伤占49%,中伤42%,重伤9%;有86%的运动员带伤训练,14%的运动员没有带伤训练。结论:1、竞技体操运动员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同的等级运动员损伤概率不同;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为腰、踝、腕、肩、膝,男运动员损伤部位上肢为主,女运动员下肢为主;运动损伤形式以扭伤、劳损、挫伤/擦伤为主。2、损伤的病程以急性为主,以慢性为次;慢性损伤随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增加,急性损伤与之相反;损伤程度以轻伤和中度损伤为主;一年中有86%的运动员带伤训练。3、竞技体操运动员损伤的因素分潜在因素和直接因素,潜在因素有竞技体操项目多动作结构复杂的特点,规则中难度的增加、完成质量的要求更高,人体生理结构与技术动作的矛盾;直接因素中包括技术运用不够熟练、场地器材的原因、身体素质差、体力不佳、局部负担过重、旧伤未痊愈、过度疲劳和准备活动缺乏等因素。4、竞技体操运动损伤预防对策主要有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高技术熟练程度、运用多种职能的准备活动、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和增加营养、处理好训练与恢复的关系。

朱彩云[7](2013)在《我国射击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射击项目自1984为我国射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起,一直作为我国的优势项目进行重点项目布局,在奥运会上肩负着首金和夺金的任务,近几届奥运会上我国国家射击队不负众望,取得的硕果累累,一度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要支柱力量,是我国奥林匹克体育丰碑史上的一支劲旅。作为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优势项目,系统的项目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势在必行。笔者试图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和切入点,从项目的特征出发,分析影响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后备人才培养、训练、管理、科研医疗保障等方面层层展开,主要的结论如下:(1)坚实的后备人才根基是项目发展的基础。科学的运动员选材机制;组织一条龙的三级训练网体系;统筹安排青年集训工作,合理构建“老中青”三代队伍格局;统筹兼顾的进行重点项目布局;走“体教结合”的道路。(2)训练是项目发展的核心要素。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训练理念;严格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体能是基础、技能是核心、心智是保障;坚持“技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常态化”;坚持心理训练的“日常化、个性化、技术化”。(3)竞赛是项目发展途径与导向。全面发挥“竞赛杠杆”的作用;创新运动员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积分选拔机制;积极应对竞赛规则的改革,加强决赛能力的训练;与时俱进的进行赛事改革。(4)管理是实现项目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举国的体制;项目实行集约化的管理;坚持项目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全面加快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5)科研和医疗是项目发展重要保障。复合型科研教练团队建设;对项目进行科学化训练与监控:坚持科研和医疗保障服务的常态化;

王聪[8](2013)在《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它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然而,由于田径项目动作难度不断提高,训练时间不断加长,对机体的承受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多数从事田径运动的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怎样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然而由于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但打破了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还导致了一批有前途的田径运动员过早地离开了田径场地,这严重的阻碍了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因此,加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尤其是对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损伤的科学认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寻求有效预防其运动损伤的方法和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131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运动级别大部分为二级,占79.4%,他们平均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为2.5次。2、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率较高,占92.4%,男女运动员受伤人数没有显着差异,人均受伤2.9次。3、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中损伤部位主要是大腿部(24.2%)、踝部(21.3%)、小腿部(20.5%)等。不同项群项目的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部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损伤的轻重程度上多属于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有81.0%的损伤发生在训练阶段;损伤的季节多发生在冬季和秋季。4、造成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主要有:身体过度疲劳、旧伤未痊愈等生理因素;训练或比赛时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因素;技术运用不熟练、技术动作错误等技术因素;准备活动不充分、恢复时间及措施安排不合理等训练因素以及场地器材、天气原因等其他客观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杨至刚[9](2012)在《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棒球是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的同场集体对抗性球类运动项目。随着现代棒球技战术水平的日趋完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在棒球运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来说,我国棒球项目在国际上成绩较低,在亚洲也一直没有冲入前三,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已经成为公认的弱点。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对棒球运动项目特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对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特征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探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与评价体系。这将对提高我国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方面,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棒球运动项目特征;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特征;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标准的建立;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的诊断。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测试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高水平棒球运动员,棒球运动项目属于体、智能主导类同场集体对抗性非身体直接接触项群,其主要供能方式以ATP-CP为主,具有旋转功能的肌肉在棒球运动员投球、击球用力中起到主要作用。2.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是棒球运动员完成专门动作技术、战术所具备的与专项紧密结合的运动素质,其中快速力量、动作速度、加速与变向能力以及功能柔韧性是主要专项身体素质。棒球运动员有不同的专项位置,不同的位置其专项身体素质特征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位置的个性和共性,可分为位置专项身体素质和基本专项身体素质;根据进攻与防守特征,又分为进攻专项身体素质和防守专项身体素质。3.通过对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特征的研究发现: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上较为单一;功能性与专项性训练不够突出;一般身体素质练习过多;实际训练负荷量过大,强度低,而且耐力性练习过多;准备活动和恢复不够充分;比赛过少以及准备期过长。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训练因素、生理因素和心智因素,而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成为训练因素中的首要影响因素。4.通过指标的筛选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建立了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的一级指标是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灵敏、专项柔韧,不同的位置其三级指标与权重不同。5.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采用百分位数法,主要包括单项指标评价标准、综合评分评价标准以及等级评价标准。根据不同位置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共性建立了棒球运动员基本专项身体素质单项指标评分标准和等级标准。6.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的诊断主要包括总体态势诊断和个体态势诊断。采用帕雷托法对总体态势进行诊断,可以发现我国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存在的整体优劣势状态,相对而言,专项柔韧性是优势素质,而专项灵敏性是最劣素质,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偏弱;采用雷达分析法对个体态势进行诊断,可以发现运动员个体的位置专项身体素质优势指标和劣势指标。

张志超[10](2010)在《我国体育院校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三十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突出成就,更加可喜的是,在不久前刚刚胜利闭幕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位居奥运金牌榜榜首,这意味着我国的竞技体育步入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对我国体育训练理论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各体育高校一般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对其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总结出这些论文在体育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于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发展和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981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专题研究,仔细剖析在不同历史阶段这些论文的科学研究的特征,挖掘出这些学位论文与运动训练学学科之间的学理关联,并对一般训练学未来的科研方向做出预测,以期对研究生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提高一般训练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的事业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经验。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就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时期的科学研究的状况和特征作深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方面,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三者比例呈不均衡状态,应用性研究呈上升态势,开发性研究较少。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方面,对竞技体育领域展开的研究表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对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的研究呈不规律变化,第二阶段对群众体育领域展开的研究较多。3.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方面,以国内、外运动员、场馆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呈逐阶段上升趋势,以教练员、老年人、妇女等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且表现出不均衡特点。4.在硕士学位论文的科学研究中,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已由第一阶段(1981年至1990年)理论经验总结、技术总结、逻辑分析为主逐步演变发展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痕迹和“研究方法选择的综合化和手段的现代化、数学化”、和计算机化的特征。5.硕士学位论文的科学研究内容在不同时期对项群理论、体能、运动技战术、运动心理、智能、运动竞赛与管理、选材与损伤的研究不仅所占比例有所差别,而且也表现出在研究中逐渐细化的趋势,即由宏观向微观领域逐步拓展的研究特征。

二、少年运动创伤与项群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年运动创伤与项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技术表现视角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5 研究的前期准备
2.文献综述
    2.1 竞技体育运动制胜系统的构成研究
    2.2 技能主导类难美型项目制胜因素的相关研究
        2.2.1 技术表现因素
        2.2.2 体能水平因素
        2.2.3 战术编排因素
        2.2.4 心理和智能因素
        2.2.5 场地环境和器材因素
    2.3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特征研究
        2.3.1 运动器材特征
        2.3.2 竞赛环境特征
        2.3.3 运动场地特征
        2.3.4 专项技术特征
        2.3.5 专项体能特征
        2.3.6 心理能力特征
        2.3.7 竞赛规则特征
        2.3.8 运动损伤特征
    2.4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因素的相关研究
        2.4.1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视角
        2.4.2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方法
    2.5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深度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视频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系统的构成研究
    4.1 制胜系统中各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4.1.1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因素
        4.1.2 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因素
        4.1.3 运动员的编排战术因素
        4.1.4 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因素
        4.1.5 运动员的智能因素
        4.1.6 教练员的难度战术安排因素和对运动员心理的调节因素
        4.1.7 场地环境和器材条件因素
        4.1.8 赛制因素和评分方法因素
    4.2 制胜系统各因素的分类及制胜系统的构成逻辑
    4.3 本章小结
5.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的运动技术力学理论支撑
    5.1 滑行技术环节的力学特点
        5.1.1 滑行的基本力学基础
        5.1.2 滑行技术的基本力学特点
        5.1.3 在雪上U型场地内滑行的力学特点
        5.1.4 在雪上U型场地内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与能量损耗特点
        5.1.5 提高在U型场地滑行速度的理论与方法
    5.2 起飞技术环节的力学特点
        5.2.1 起飞技术的基本力学特点
        5.2.2 在雪上U型场地内起飞技术的力学特点
        5.2.3 在雪上U型场地内提高起飞技术效果的理论与方法
    5.3 滞空环节的力学特点
        5.3.1 在雪上U型场地内完成转体动作的力学基础
        5.3.2 在雪上U型场地内完成空翻动作的力学基础
        5.3.3 在雪上U型场地内完成复合翻转动作的力学基础
        5.3.4 提高空中翻转技术表现的理论与方法
    5.4 着陆环节的力学特点
        5.4.1 着陆技术的基本力学特点
        5.4.2 在雪上U型场地内着陆技术的基本力学特点
        5.4.3 提高着陆技术表现的理论与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的技术表现指标研究
    6.1 技术表现指标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6.1.1 有严重失误视频样本的指标分析
        6.1.2 无严重失误视频样本的技术表现指标分析
        6.1.3 无严重失误视频样本技术表现指标的组间比较
        6.1.4 无严重失误视频样本技术表现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
    6.2 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技术表现指标分析
    6.3 决定比赛成绩的核心技术表现指标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2)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文献综述
        1.3.1 国内短跑训练实证研究综述
        1.3.2 国内短跑训练主体研究综述
        1.3.3 国内短跑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
        1.3.4 国内短跑训练后备人才研究
    1.4 国外文献综述
    1.5 文献综述小评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专家访谈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京市短跑项目发展历程与培养机制变化
        3.1.1 南京市短跑项目发展历程
        3.1.2 南京市短跑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变化
    3.2 南京市少年短跑教练员现状研究
        3.2.1 南京市教练员基本情况
        3.2.2 教练员学历及职称情况
        3.2.3 教练员训练经历
        3.2.4 教练员运动等级基本情况
        3.2.5 教练员参加专业培训、观摩满意度
        3.2.6 教练员带短跑训练工作的动机一览表
    3.3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现状研究
        3.3.1 运动员性别与年龄结构
        3.3.2 运动员运动等级
        3.3.3 少年短跑运动员家庭现状
        3.3.4 短跑运动员运动目的动机
        3.3.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文化知识及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3.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选材现状
        3.4.1 选材指标筛选依据
        3.4.2 少年短跑运动员选材途径
        3.4.3 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方法
    3.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
        3.5.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现状
        3.5.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内容现状
        3.5.3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方法使用现状
        3.5.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组织形式现状
        3.5.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时间及周训练课次的现状
        3.5.6 南京少年短跑运动员受伤情况及原因现状
        3.5.7 南京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专项体能训练侧重点现状
        3.5.8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短跑技术训练现状
    3.6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竞赛现状
        3.6.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参赛现状分析
        3.6.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竞赛目的分析
        3.6.3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参赛类型
        3.6.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参训之后成绩变化情况
    3.7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管理现状
        3.7.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日常管理情况
        3.7.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恢复手段基本情况
        3.7.3 南京市当地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经费来源
        3.7.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场地设施使用
        3.7.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培养目标分析
    3.8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3.8.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问题及缘由
        3.8.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问题的解决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南京市少年短跑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问卷
附件二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问卷
附件三 访谈提纲
附件四 问卷效度评价表

(3)“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竞技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
        1.1.2 打破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1.2 研究目的
        1.2.1 新时期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布局重构
        1.2.2 构建云南竞技体育强省的重要举措
        1.2.3 打造“高原特色”体育文化品牌
    1.3 研究意义
        1.3.1 深化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路径改革
        1.3.2 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拓宽领域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3.3 “一带一路”战略下搭建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
    1.4 文献综述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1.1 “一州(市)一精品”理论释义
        1.4.1.2 优势项目含义分析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4.2.1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1.4.2.2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4.2.3 对省(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研究
        1.4.2.4 关于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研究
        1.4.3 国外文献综述
        1.4.3.1 国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特征
        1.4.3.2 国外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特征的研究
        1.4.4 综述评述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地考察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4.1 问卷信度检验
        2.2.4.2 问卷效度检验
        2.2.5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历程及特点
    3.1 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历史回眸
    3.2 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分析
    3.3 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特点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发展现状
        4.1.1 竞走和体操项目近期参与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分析
        4.1.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体制、机制分析
        4.1.2.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管理体制
        4.1.2.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体制
        4.1.2.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行机制
        4.1.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动员选材分析
        4.1.4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4.1.5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人力资源现状
        4.1.5.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管理员现状
        4.1.5.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教练员现状
        4.1.5.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动员现状
        4.1.6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物质资源现状
        4.1.6.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场馆现状
        4.1.6.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设备现状
        4.1.6.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后勤保障现状
        4.1.7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4.1.7.1 场馆建设和维修、训练设备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4.1.7.2 后勤、奖励机制、外出训练和比赛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4.1.7.3 医疗服务和科技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4.1.7.4 项目科研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4.1.8 后勤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4.1.9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毕业运动员出路分析
    4.2 制约项目发展的因素分析
        4.2.1 竞走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4.2.2 体操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4.3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发展的现实问题
        4.3.1 地方政府经费配套不足
        4.3.2 生源面窄,选材壁垒严重
        4.3.3 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
        4.3.4 教练员队伍缺乏,训练理念陈旧
        4.3.5 欠缺科研投入和医疗服务保障
        4.3.6 运动员选材方式单一
        4.3.7 家长担忧学训矛盾,支持率较低
        4.3.8 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充分
    4.4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发展的对策研究
        4.4.1 加强地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
        4.4.2 扩大招生面,打破招生壁垒的局限
        4.4.3 完善场馆配套设施
        4.4.4 提高教练员待遇,引入优秀教练员
        4.4.5 引入科研服务,完善医疗服务
        4.4.6 强化运动员选材方式、促进选材科学化
        4.4.7 扭转家长思想观念,排除后顾之忧
        4.4.8 加强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与衔接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修改建议

(4)“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速度滑冰研究综述
        1.2.2 速度轮滑研究综述
        1.2.3 运动技能迁移与跨项训练研究
        1.2.4 国外速度滑冰研究现状
        1.2.5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整体设计与理论基础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2.1 研究重点和难点
        2.2.2 研究创新点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方法
    2.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4.1 相关概念
        2.4.2 理论基础
    2.5 研究技术路线
3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与“轮转冰”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3.1.1 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奖牌分布特征
        3.1.2 平昌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竞赛成绩分析
        3.1.3 近三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3.2 江苏省速滑队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3.2.1 江苏省速滑队发展历程
        3.2.2 江苏省速滑队的队伍构成与管理现状
        3.2.3 江苏省速滑队在轮、冰两个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3.3 对“轮转冰”训练的启示
        3.3.1 江苏省速滑队的突破,证实了“轮转冰”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的可行性
        3.3.2 转项训练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指引转项训练方向逐渐明确
        3.3.3 转项训练模式正在形成,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3.3.4 “轮转冰”训练队伍持续扩大,后备人才培养增添新内涵
    3.4 当前“轮转冰”训练亟需解决的问题
        3.4.1 转项训练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3.4.2 训练理论极度缺失,训练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构建
    4.1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项目特征分析
        4.1.1 竞赛规则和竞赛特征
        4.1.2 竞技能力特征
        4.1.3 训练特征
        4.1.4 制胜因素
    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4.2.1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内涵解析
        4.2.2 “轮转冰”训练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4.2.3 “轮转冰”转项训练时机的选择与把握
    4.3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影响因素
        4.3.1 影响因素指标初选
        4.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4.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
        4.4.1 “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4.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运行分析
    5.1 “轮转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5.1.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
        5.1.2 转项发展阶段:主要任务
        5.1.3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任务
    5.2 “轮转冰”各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5.2.1 基础训练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5.2.2 转项发展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5.2.3 专项提高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5.3 “轮转冰”各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5.3.1 基础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5.3.2 转项发展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5.3.3 专项提高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结构
    5.4 “轮转冰”各阶段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
        5.4.1 各阶段训练内容
        5.4.2 各阶段训练方法和手段
    5.5 本章小结
6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案例分析
    6.1 郭丹个案访谈
        6.1.1 郭丹成长履历
        6.1.2 速度轮滑转项发展速度滑冰的优势
        6.1.3 “轮转冰”训练的主攻方向
        6.1.4 “轮转冰”运动员技术的提升
        6.1.5 对“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建议
    6.2 李思杉2016-2017 年度训练安排分析
        6.2.1 基本情况与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6.2.2 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6.2.3 年度大周期训练内容结构特征
        6.2.4 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特征
        6.2.5 年度训练不同周期体能和技术训练安排特征
        6.2.6 不同内容训练方案示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功能评价与康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损伤概述
        2.1.1 运动损伤概念
        2.1.2 运动损伤的类型划分
        2.1.3 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
        2.1.4 运动损伤特征
    2.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预防
        2.2.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
        2.2.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
    2.3 常用下肢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2.4 下肢损伤的康复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实地研究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损伤情况
        4.1.1 运动损伤患病率
        4.1.2 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
        4.1.3 运动损伤的组织学分类
        4.1.4 下肢软组织运动损伤患病率
    4.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功能评价
        4.2.1 运动员下肢损伤的功能评价体系构建
        4.2.2 下肢功能评价可行性分析
        4.2.3 下肢功能评价信度检验
        4.2.4 下肢功能评价效度检验
    4.3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损伤康复
        4.3.1 下肢损伤康复方案制定原则
        4.3.2 阶段性下肢运动损伤康复方案
        4.3.3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损伤康复案例分析
    4.4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损伤预防
        4.4.1 预防性个人训练方案
        4.4.2 团队协作下运动员下致损伤的预防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我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致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的定义
        2.1.2 运动损伤的定义
    2.2 运动损伤的研究
        2.2.1 国内运动损伤的研究
        2.2.2 国外运动损伤研究现状
    2.3 竞技体操项目运动损伤研究
        2.3.1 竞技体操项目运动损伤部位及类型的分析
        2.3.2 竞技体操项目运动损伤致因的分析
        2.3.3 竞技体操项目运动损伤防治对策分析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案例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
        4.1.1 运动损伤发生率
        4.1.2 运动损伤部位分布特征
        4.1.3 运动损伤类型特征
        4.1.4 运动损伤病程特征
        4.1.5 运动损伤程度特征
    4.2 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致因分析
        4.2.1 竞技体操项目的潜在因素
        4.2.2 运动损伤的直接因素
    4.3 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治对策
        4.3.1 竞技体操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4.3.2 竞技体操运动损伤的治疗对策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我国射击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丰富我国射击项目运动发展的理论研究体系
        1.1.2 实现射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影响我国射击项目运动发展的因素研究概况
        2.1.1 射击后备人才研究
        2.1.2 训练与管理研究
        2.1.3 关于竞赛与参赛
        2.1.4 关于科研与运动员损伤方面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调查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射击项目运动发展历程
    4.2 射击的项目特征
        4.2.1 生物学特征
        4.2.2 训练学特征
        4.2.3 竞赛学特征
        4.2.4 社会学特征
    4.3 影响射击项目运动发展的因素
        4.3.1 后备人才的培养
        4.3.2 训练
        4.3.3 竞赛
        4.3.4 管理
        4.3.5 科研医疗保障
    4.4 关于我国射击项目发展的对策研究
        4.4.1 坚定不移的推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
        4.4.2 始终把训练工作作为项目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4.4.3 全面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4.4.4 统筹兼顾的进行项目的管理工作
        4.4.5 全面贯彻科研和医疗保障工作服务训练一线的原则
5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高水平运动员相关概述
        1.2.2 运动损伤的定义
        1.2.3 运动损伤的分类
        1.2.4 国外有关田径运动损伤的研究
        1.2.5 国内有关田径运动损伤的研究
    1.3 研究任务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对象的年龄及性别特征
        3.1.2 调查对象的专业训练年限、次数特征
        3.1.3 调查对象的运动级别特征
        3.1.4 调查对象的来源
        3.1.5 调查对象的专项分布特征
    3.2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
        3.2.1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受伤率
        3.2.2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的分布
        3.2.3 河南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程度
        3.2.4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出现的时段特征
        3.2.5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出现的季节特征
    3.3 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致伤的因素分析
        3.3.1 生理因素
        3.3.2 心理因素
        3.3.3 技术因素
        3.3.4 训练因素
        3.3.5 其他客观因素
    3.4 预防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措施
        3.4.1 重视准备活动,加强易受伤部位的保护
        3.4.2 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
        3.4.3 加强医务监督和制度化管理
        3.4.4 注重疲劳的恢复和膳食的营养
        3.4.5 加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
        3.4.6 加强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训练
        3.4.7 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专项身体素质在竞技运动项目中的重要性
        1.2.2 对运动项目特征的深入认识是竞技运动训练的基本前提
        1.2.3 当前对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1.2.4 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提高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
        1.2.5 强调位置化是现代棒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与评价的发展趋势和需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任务
    1.5 研究现状
        1.5.1 有关运动项目特征的概念及研究
        1.5.2 有关身体素质的概念以及构成的研究
        1.5.3 有关专项身体素质的概念以及构成的研究
        1.5.4 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指标的研究
        1.5.5 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研究
    1.6 研究对象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资料法
        1.7.2 专家访谈法
        1.7.3 问卷调查法
        1.7.4 观察法
        1.7.5 测试法
        1.7.6 逻辑分析法
        1.7.7 数理统计法
    1.8 研究假设
    1.9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10 研究的技术路线
        1.10.1 研究的流程
        1.10.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棒球运动的项目特征
    2.1 棒球运动的竞赛特征
        2.1.1 棒球运动的规则特点
        2.1.2 棒球运动的比赛类型特点
    2.2 棒球运动的项群特征
    2.3 棒球运动的供能特征
        2.3.1 能量代谢系统特征
        2.3.2 棒球运动的供能特征
    2.4 棒球运动员的肌肉特征
        2.4.1 运动员专项肌肉的确定
        2.4.2 棒球运动员的肌纤维特征
        2.4.3 投手的肌肉特征
        2.4.4 击球员的肌肉特征
        2.4.5 跑垒员的肌肉特征
    2.5 棒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特征
        2.5.1 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构成
        2.5.2 棒球运动员的基本专项身体素质特征
        2.5.3 棒球运动员的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特征
    小结
3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特征
    3.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特征
        3.1.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特征
        3.1.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特征
        3.1.3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特征
        3.1.4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特征
        3.1.5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特征
    3.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负荷特征
        3.2.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不同时期身体素质训练的负荷特征
        3.2.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不同时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负荷特征
    3.3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年度周期训练的特征
        3.3.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训练的周期特征
        3.3.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全年训练的比重
        3.3.3 不同时期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安排情况
    3.4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赛前阶段训练的安排特征
        3.4.1 国家棒球队赛前阶段的训练安排
        3.4.2 我国职业棒球队赛前阶段的训练安排
    3.5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周训练的安排特征
    3.6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3.6.1 当前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
        3.6.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
    小结
4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确立的理论基础
        4.1.1 指标体系的结构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
        4.1.3 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的构成方法
    4.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4.2.1 投手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4.2.2 捕手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4.2.3 核心内场手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4.2.4 外角内场手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4.2.5 外场手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4.3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基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统计筛选
    小结
5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标准的建立
    5.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一般量值模式
    5.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单项指标评价标准
    5.3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综合评分评价标准
    5.4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5.5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基本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评价标准
    小结
6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的诊断
    6.1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的总体态势诊断
        6.1.1 总体态势的诊断方法
        6.1.2 总体态势的诊断步骤
    6.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位置专项身体素质的个体态势诊断
        6.2.1 个体态势的诊断方法
        6.2.2 个体态势诊断的建立
    小结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件
11 附录材料

(10)我国体育院校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运动训练学科学研究演进及现状与特征"的研究
    2.2 关于"体育学研究生论文"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专家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阶段划分及概念界定
    4.2 第一阶段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科学研究分析
        4.2.1 第一阶段(1981年-199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分析
        4.2.2 第一阶段(1981年-199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分析
        4.2.3 第一阶段(1981年-199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分析
        4.2.4 第一阶段(1981年-199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4.2.5 第一阶段(1981年-1990年)一般训练学硕十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4.2.5.1 对项群训练理论相关的研究
        4.2.5.2 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
        4.2.5.3 对训练选材相关的研究
        4.2.5.4 对运动竞赛、管理制度相关的研究
        4.2.5.5 对训练计划与组织的相关的研究
        4.2.5.6 对特殊人群的研究
        4.2.5.7 对体育场馆、器材的研究
    4.3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分析
        4.3.1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分析
        4.3.2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分析
        4.3.3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分析
        4.3.4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4.3.5 第二阶段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4.3.5.1 对竞技能力的研究
        4.3.5.2 对运动员心理、智能相关的研究
        4.3.5.3 对训练选材相关的研究
        4.3.5.4 对运动损伤比赛突发情况相关的研究
        4.3.5.5 对运动竞赛、管理制度相关的研究
        4.3.5.6 对训练计划与组织的相关的研究
    4.4 第三阶段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分析
        4.4.1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分析
        4.4.2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分析
        4.4.3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分析
        4.4.4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4.4.5 第三阶段(2001年-2008年)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4.4.5.1 对体能相关的研究
        4.4.5.2 对技、战术相关的研究
        4.4.5.3 对运动员心理、智能相关的研究
        4.4.5.4 对运动损伤比赛突发情况相关的研究
        4.4.5.5 对运动竞赛、管理制度相关的研究
        4.4.5.6 对训练计划与组织的相关的研究
    4.5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演进述评
        4.5.1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比较分析
        4.5.2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比较分析
        4.5.3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比较分析
        4.5.4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4.5.5 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比较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附件2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少年运动创伤与项群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技术表现视角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制胜因素研究[D]. 宿元.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2]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 韩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3]“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D]. 孟成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4]“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D]. 刘江山.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下肢运动功能评价与康复策略研究[D]. 徐沣.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6]我国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致因研究[D]. 孟新杰.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7]我国射击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 朱彩云. 北京体育大学, 2013(01)
  • [8]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因素调查研究[D]. 王聪.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5)
  • [9]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至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 [10]我国体育院校一般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研究的演进[D]. 张志超. 北京体育大学, 2010(12)

标签:;  ;  ;  ;  

青少年运动创伤及项目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