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

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

一、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论文文献综述)

梁伟,董志勇,徐兰,吴大广[1](2021)在《3DPCT辅助CT引导与普通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3D打印共面模板(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coplanar template,3DPCT)辅助CT引导与普通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72例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3DPCT辅助CT引导或普通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同时依据CT图像测量结节直径,将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设为大结节组(20~30mm),中结节组(11~19mm)以及小结节组(8~10mm)。比较操作时间、活检针调整次数、穿刺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本次研究中病理学结果与肺结节大小相关性。【结果】3DPCT辅助CT引导组穿刺活检的平均操作时间,调针次数均显着低于普通CT引导穿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结果分析显示3DPCT穿刺成功率高于普通CT引导穿刺。以上结果在小结节组比较中差异明显。并发症中,普通CT引导穿刺气胸和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3DPCT辅助CT组。穿刺活检取得病理阳性结果与肺结节直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3DPCT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相对于普通CT引导,穿刺准确率高,缩短了操作时间。特别对于小结节病变,其操作性及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后者,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周以明[2](2020)在《能谱CT在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能谱成像模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状态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并接受宝石能谱CT胸部增强扫描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病例36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淋巴结清扫和(或)支气管镜下超声引导细针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由2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胸部CT诊断学医师与手术和相关医生一起将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淋巴结所标示的位置与能谱CT图像中的位置进行一对一匹配,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影像诊断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对扫描的CT图像利用能谱CT后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能谱分析,分别测量并计算所有淋巴结的动、静脉期40-100keV能谱曲线斜率(HU Curve Slope,λHU)、40-100keV能谱曲线斜率比值(λHU比值)、标准化碘基值(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和动脉强化分数(Arterial Enhancement Fraction,AEF)。对转移淋巴结组与非转移淋巴结组的上述能谱参数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能谱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价各个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各个参数的最佳临界值根据约登指数(Youden index,YI)的计算结果来确定。结果:1、共入组病例36例,女性6例,男性30例,年龄2675岁,平均55.34±10.75岁,腺癌24例,鳞癌10例,大细胞癌2例,共活检淋巴结136枚,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淋巴结共95枚,其中31枚淋巴结有转移,64枚淋巴结未发现转移。2、扫描图像结果根据淋巴结最大短径>10mm作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正确诊断27枚转移性淋巴结,36枚非转移性淋巴结,漏诊4枚淋巴结,误诊28枚淋巴结,诊断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56.3%,准确性为:66.3%,阳性预测值为:49.1%,阴性预测值为:90%。3、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动脉期λHU、动脉期λHU比值和AEF分别为(1.630±0.730)vs(1.844±0.841)、(1.293±0.919)vs(1.469±0.976)和(0.718±0.284)vs(0.707±0.28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p=0.404和p=0.856)。静脉期λHU、静脉期λHU比值、动脉期NIC和静脉期NIC分别为(2.211±0.567)vs(2.705±0.720)、(1.113±0.303)vs(1.523±0.415)、(0.150±0.094)vs(0.195±0.092)和(0.427±0.116)vs(0.561±0.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46 p=0.001、t=4.895 p=0.000、t=2.203 p=0.030和t=4.482p=0.000)。4、对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静脉期λHU比值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根据约登指数计算结果,最佳临界值为1.465,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60.9%;其次为静脉期NI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最佳临界值为0.482,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67.2%。结论:宝石能谱CT多参数能谱成像模式(GSI)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1、静脉期λHU、静脉期λHU比值、静脉期NIC及动脉期NIC在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转移淋巴结组均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组。2、动脉期λHU、动脉期λHU比值和AEF在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根据ROC曲线分析,静脉期λHU比值、静脉期NIC和静脉期λHU具有中度诊断效能;动脉期NIC具有低度诊断效能。静脉期λHU比值诊断效能最高,以静脉期λHU比值1.465或静脉期NIC 0.482为诊断临界值时,诊断效能优于以淋巴结最大短径>10mm为诊断临界值的诊断效能。

朱妍[3](2020)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意义及其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本院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percutaneous CT-guided needle biopsy,PCNB)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意义、并发症的概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2018年间,经CT检查诊断肺小结节的患者,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术后获得涂片细胞学或(及)病理切片结果。统计穿刺结果,并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胸部手术史、肺大泡、COPD、结节性质、结节最大直径、进针与垂直方向角度、穿刺深度、穿刺部位、穿刺体位、穿刺次数,以及术后是否出现气胸、咯血、血胸、空气栓塞、针道转移、死亡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对病例结果显示恶性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手术病理结果,并和穿刺病理进行比较。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先将上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对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将P值放宽到<0.15,再对筛选出的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记录其OR值。结果:穿刺诊断率分析:共穿刺病例200例,均取材成功(100%)。获得病理学/细胞学结果者136例,穿刺诊断率68%。其中恶性结节共72例,包括鳞癌16例,腺癌40例,不能明确分型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小细胞癌7例,乳头状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另有4例无病理分型的恶性结节。良性结节者64例,其中有结核感染7例,真菌感染2例。未取样成功者64例,其中标本为肺组织者13例,标本为血块者8例。随访恶性结节患者,得到经手术者55例,与手术病理比对,得到穿刺诊断准确率为89%(49/5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N(P=0.035)、GGN(P=0.005)、穿刺体位(P=0.028)穿刺工具的选择(P=0.000)以及穿刺次数(P=0.005)是穿刺诊断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将P<0.15的因素纳入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N、GGN、穿刺次数、穿刺体位是穿刺成功与否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SN的诊断成功率更高(P=0.036,OR=1.833),GGN的穿刺诊断成功率较低(P=0.009,OR=0.247),俯卧位穿刺(P=0.03,OR=0.429)以及侧卧位穿刺(P=0.03,OR=0.619)时诊断成功率减低,穿刺次数为2次时诊断率减低(P=0.002,OR=0.277),当穿刺次数≥3次时诊断率升高(P=0.044,OR=1.7)。并发症分析;术后出现气胸32例(16%),咯血13例(6.5%),血胸2例(1%),死亡0例,针道转移0例,空气栓塞0例。气胸患者经吸氧治疗好转者21例,需经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者11例。出血患者经卧床休息及止血治疗好转。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P=0.001)、肺大泡(P=0.015)、COPD(P=0.000)是气胸的影响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P=0.001,OR=4.050)、有COPD(P=0.000,OR=6.481)以及侧卧位穿刺(P=0.024,OR=1.746)更容易出现气胸。由于出血病理较少,并未发现明显影响出血的因素。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对于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穿刺失败概率,故对于肺小结节患者是否需行肺穿刺检查还需结合患者自身素质、影像及临床医师的判断。恶性结节穿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行较高。穿刺并发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于有吸烟史、有COPD病史的患者会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但大多数气胸仅需经吸氧治疗即可,出血患者经止血治疗也可好转,目前暂未出现死亡、针道转移、空气栓塞等并发症,故可以广泛应用于需对肺小结节明确性质的患者。

邹兰科,邓忠天[4](2019)在《大孔径CT模拟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116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大孔径CT模拟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行普通CT经皮穿刺肺活检的52例患者资料(A组),搜集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应用大孔径CT模拟机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116例患者资料(B组),对两组患者检测的确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穿刺组织标本均送病理检查,显示两组确诊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一次成功率具有明显差异(53.4%vs76.7%, 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23.1%vs 27.6%, P>0.05)。结论:通过对比普通诊断CT机和大孔径CT模拟机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两者对疾病的确诊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且均没有发生致命性严重并发症。同时大孔径CT模拟机具有孔径大、适合肥胖患者检查、模具应用及定位精准等明显优势,是值得推广的穿刺引导方法。

徐律[5](2018)在《基于增强现实的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及数字医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手术已成为新一代临床手术的发展趋势,旨在提高手术精度、降低手术风险,实现精准与微创治疗。手术规划和导航技术是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但目前国内外手术导航系统仅适用于穿刺、切割、钻孔等常规化手术操作,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生还面临着如何根据术前规划将3D打印个性化假体和(或)游离骨块在术中精确定位、植入或复位这一棘手问题。另一方面,当前手术导航还普遍存在直观性较差及操作连续性不足等缺点。为此,我们引入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这一国际前沿技术,将手术规划及导航技术与其相结合,实现了基于增强现实的手术导航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困难。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在光线投射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PU的OpenGL可编程管线技术,实现了高效快速、实时高质量的三维体渲染。研究了三维模型的任意轨迹虚拟切割技术,利用轮廓线生成算法获取模型切截面外形轮廓,再通过耳切(Ear Clipping)算法解决了模型切割后的封闭连续性问题。完成了针对临床口腔颌面外科、骨科手术实际需求的术前规划系统开发,并将其与自主研发的个性化定位导向模板智能设计系统进行集成,通过临床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2.提出了导航系统中手术器械尖点、轴线和面的标定算法,实现了空间配准、2D/3D实时交互导航等关键技术,并采用基于标准建模语言的同步机制和时序机制使导航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基于3D Slicer这一世界着名开源医学图像计算与可视化平台的系统架构,将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核心功能作为扩展模块与其集成,完成了手术导航系统软硬件开发及样机研制,并设计制造了系统精度检验装置,模型及尸体标本实验结果表明精度可以满足临床手术要求。3.提出了针对个性化假体与游离骨块的标定方法:利用基于点或面的配准算法,计算其在参考坐标系下的空间变换矩阵,然后根据导航系统空间配准链坐标变换关系,实现了术中实时跟踪与显示。模型实验表明仅凭医生经验徒手植入假体的整体平均误差为2.61±1.1mm,而使用本系统后的平均误差为0.70±0.27mm。同时,利用该系统成功完成了骨盆肿瘤切除和保肢重建临床实验,术后结果表明系统为骨肿瘤的精确切除和个性化假体的精准植入提供了有力保障。4.提出了光学摄影测量标定算法,建立了头盔显示器(HMD)参考坐标系与患者实体坐标系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从而将术前规划的虚拟图像信息、实时导航信息以及真实的手术场景,在医生佩戴的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前融为一体并实时匹配。系统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目标点的平均距离误差为1.04±0.09mm,轴向孔平均角度误差为1.07±0.05°,能够满足临床要求。同时,骨盆骶髂关节螺钉植入的尸体标本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研究与开发了基于增强现实的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建立了数字化一体平台,实现了图像引导个性化假体、游离骨块的精准切除、植入或复位等操作,特别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解决了目前传统手术导航系统普遍存在虚实融合性及实时交互性较差等诸多弊端,为我国个性化、数字化、精确化与微创化的外科手术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李建[6](2018)在《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的探讨MRI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乳腺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Ⅳ期7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1例)。Ⅲ期5例,为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属于手术禁忌或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全部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经46周期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全身治疗后乳腺残留病灶难以进一步缩小,影像学检查乳腺病灶仍残存,再次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有活性肿瘤组织细胞残存。我们对乳腺病灶行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3、6、12个月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共进行了18次射频消融,所有病人都顺利完成治疗,MRI检查示肿瘤病灶均发生坏死,瘤内血供消失,无强化区。射频消融前后ADC值由0.855±0.046×10-3升高至1.26±0.148×10-3,差异有显着性(P<0.01)。6个月后临床触诊肿瘤体积平均值为(0.71±0.076)cm3,与治疗前的平均值(5.04±3.99)cm3相比,差异显着(P<0.01),1年后检查发现乳腺病灶模糊或者消失,病灶消融效果良好,全部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CR),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新增远处转移。结论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对乳腺癌的治疗安全有效。

李国强,李任增,张永飞,李震,王军,段德胜,呼艳立,李逸群[7](2015)在《双源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灶活检诊断脊柱病变的准确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伴随医疗设备的发展及进步,疾病的诊断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既往需要手术才能获取标本诊断的患者,现在通过介入导航的模式即可获取标本[1],术前进行病理检查,为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双源CT引导下获取标本,对于人体创伤小,风险低,定位精确,获取病变组织准确,有较高的确诊率[2]。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双源CT导引下行经皮穿刺脊柱病灶活检

赵颖,华小兰[8](2013)在《肺小结节在CT穿刺定位下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寻肺小结节在CT穿刺定位引导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2012年1月22日至2013年2月5日时间段内,根据医院的临床病例档案中随机抽取242例曾经使用过CT引导下的穿刺定位病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部的242例患者CT引导定位下的穿刺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达到了百分百,并且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7.37%,其中手术后有并发症的占23例(9.51%):出血状况发现8例、气胸症状的发现11例,有针道渗血状况的4例。结论肺小结节的诊疗中,通过引入CT穿刺定位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使得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了,而且此方法的费用经济、效费比高、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运用此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意义。

骆柘璜,陆普选,邱莹莹,刘九保,叶如馨,张蕃昌,金爱芳[9](2010)在《一次性CT导引下穿刺梯度定位器的制作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介绍一种自制CT导引下肝脏穿刺梯度定位器,并评价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3月,共74例肝脏病变(肝癌45例,血管瘤12例,肝脓疡7例,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例,肝内扩张胆管8例)在CT导引下经自制梯度定位器定位穿刺。分析这些定位穿刺的准确性。结果 74例患者经1次穿刺准确到位67次,经2次穿刺准确到位3次,经3次或以上准确穿刺到位4次,无1例穿刺不成功。结论 CT导引下穿刺梯度定位器制作费用低廉,临床应用穿刺准确率高。

丁士林,黄菊花,徐裕丰[10](2010)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技术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肺部占位性病变38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就如何提高穿刺准确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8例中穿刺成功率100%,病理报告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5例。并发少量气胸3例,咯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1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方法。

二、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论文提纲范文)

(2)能谱CT在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肺癌概述
    1.2 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现状
    1.3 宝石能谱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评估的研究进展
第2章 步骤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及步骤
        2.3.1 检查设备
        2.3.2 CT扫描方法及条件、参数
        2.3.3 数据测量与处理
        2.3.4 淋巴结影像与病理学匹配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5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 淋巴结大小分析结果
    3.3 能谱CT值分析
    3.4 转移淋巴结组与非转移淋巴结组能谱参数对比分析
    3.5 能谱CT参数评估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第4章 讨论
    4.1 宝石能谱CT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4.2 增强时相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4.3 能谱曲线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4.4 标准化碘浓度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4.5 动脉强化分数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4.6 能谱CT参数在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局限性
    5.1 结论
    5.2 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意义及其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肺小结节概述
    1.2 活检的必要性
    1.3 CT引导对于肺小结节的优势
    1.4 肺小结节活检方式概述
    1.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2.3 术前准备
    2.4 穿刺过程
    2.5 术后观察
    2.6 统计软件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肺穿刺诊断成功率
    3.2 肺穿刺诊断成功的影响因素
    3.3 恶性结节患者与手术结果的病理比较(诊断准确率)
    3.4 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对穿刺成功率较低的因素分析
    4.2 对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其他科研成果

(4)大孔径CT模拟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116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灶部位形状大小及确诊率分析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一次成功率及平均完成时间比较
3 讨论
    3.1 确诊率
    3.2 并发症
    3.3 大孔径CT模拟机具有的优势

(5)基于增强现实的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研究现状
    1.4 术前规划关键技术综述
        1.4.1 图像分割
        1.4.2 三维可视化
        1.4.3 三维模型虚拟切割
    1.5 手术导航系统简介
        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2 手术导航关键技术
    1.6 基于增强现实的手术导航系统研究现状
    1.7 增强现实关键技术综述
        1.7.1 增强现实的显示技术
        1.7.2 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的标定
    1.8 系统开发工具及 3D Slicer平台简介
    1.9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
    2.1 术前规划系统总体框架
    2.2 基于GPU加速的三维体绘制
    2.3 三维模型虚拟切割
        2.3.1 单平面切割
        2.3.2 多平面切割
    2.4 术前规划系统开发及其临床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3D Slicer的手术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
    3.1 手术导航系统总体框架
    3.2 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初始化技术
    3.3 手术器械标定
        3.3.1 尖点标定算法
        3.3.2 轴线标定算法
        3.3.3 锯面标定算法
    3.4 基于SVD算法的点配准
    3.5 基于ICP算法的面配准
    3.6 基于患者坐标系配准的实时跟踪算法
    3.7 基于 3D Slicer的手术导航系统开发
        3.7.1 3D Slicer系统总体架构
        3.7.2 3D Slicer扩展模块开发
        3.7.3 模型及尸体标本实验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假体和游离骨块标定算法及实验研究
    4.1 个性化假体标定算法
    4.2 游离骨块标定算法及实验研究
    4.3 计算机辅助骨盆肿瘤切除和保肢重建临床实验
        4.3.1 骨肿瘤切除与保肢重建手术简介
        4.3.2 术前规划及模型实验
        4.3.3 个性化假体安装精度验证
        4.3.4 临床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增强现实的手术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
    5.1 系统硬件配置
    5.2 光学摄影测量标定算法
    5.3 精度验证实验
        5.3.1 精度检验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5.3.2 实验操作流程
        5.3.3 传统手术导航系统精度
        5.3.4 基于增强现实的手术导航系统精度
    5.4 尸体标本实验
    5.5 与其它增强现实标定算法及系统的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所获荣誉奖励

(6)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
致谢

(8)肺小结节在CT穿刺定位下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普通性资料
    1.2 设备和仪器
    1.3 适应证资料
    1.4 包含的禁忌证类型
    1.5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1.6 具体的操作方法
2 结果
    2.1 CT定位下的穿刺病理诊断
    2.2 检查中出现的并发症
3 讨论

(9)一次性CT导引下穿刺梯度定位器的制作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理制作方法
    1.2 使用方法
    1.3 临床应用
2 结果
3 讨论

(1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
    二、术前准备
    三、穿刺方法
结 果
    一、标本获取成功率
    二、病理检查结果
    三、病人情况及并发症
讨 论

四、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论文参考文献)

  • [1]3DPCT辅助CT引导与普通CT引导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比较[J]. 梁伟,董志勇,徐兰,吴大广.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05)
  • [2]能谱CT在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D]. 周以明. 南昌大学, 2020(08)
  • [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意义及其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朱妍. 江苏大学, 2020(02)
  • [4]大孔径CT模拟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116例临床研究[J]. 邹兰科,邓忠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9(04)
  • [5]基于增强现实的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D]. 徐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6]磁共振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D]. 李建.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7]双源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灶活检诊断脊柱病变的准确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 李国强,李任增,张永飞,李震,王军,段德胜,呼艳立,李逸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10)
  • [8]肺小结节在CT穿刺定位下的临床价值[J]. 赵颖,华小兰. 继续医学教育, 2013(08)
  • [9]一次性CT导引下穿刺梯度定位器的制作和应用[J]. 骆柘璜,陆普选,邱莹莹,刘九保,叶如馨,张蕃昌,金爱芳. 江西医药, 2010(09)
  • [1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分析[J]. 丁士林,黄菊花,徐裕丰. 临床肺科杂志, 2010(01)

标签:;  ;  ;  ;  ;  

普通CT下穿刺活检定位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