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广西银锭铭文

论清代广西银锭铭文

一、谈清代广西银锭上的铭文(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货币史研究课题组,崔建荣,胡冰[1](2021)在《政府、钱庄、银行在近代币制改革中的博弈和困境——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依据》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币制改革,近代以来,我国货币实现了从计重货币到计量货币的转变,货币制度实现了由传统的"银铜并行"金属货币制度向信用货币制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我国近代币制改革历史进程中,政府、钱庄、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例,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通过构建政府与钱庄博弈模型的方式,认为近代币制改革本质上是商民政三者间的博弈,政府、银行和钱庄在博弈中均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中央银行统一货币制度为目标的币制改革才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严昊[2](2019)在《吉祥文化视域下京彩瓷延展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彩瓷作为我国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独树一帜,成为标识性符号。京彩瓷制作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充分体现了恢宏吉祥的华夏审美理想和文化价值取向。基于民俗学理论视角京彩瓷的研究,以技艺与社会整体演进的时空维度,对京彩瓷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吉祥文化背景中发展流变,进行延展性研究,以唤起人们对以京彩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技艺活态传承的关注。同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民俗文化的传统技艺,助推增强国际交流与经济互动,做出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京彩瓷技艺由北京仿古瓷转型的过程需要构建文化认同基础,运用民俗学历史考证与田野调查法对京彩瓷的历史流变进行比较研究。多元化的应用比较研究法将京彩瓷的外史、内史、以及人物口述史进行三维立体的研究,对京彩瓷技艺发展历史进行细致的脉络梳理,遵循京彩瓷技艺发展的历史过程,将其划分为初始、发展、鼎盛、革新四个历史时期;对京彩瓷丰富的技艺内涵、系统的吉祥文化、绵延的民俗记忆、悠久的历史认同、精巧的艺术融通等影响京彩瓷革新发展的动因展开剖析,并探究其在京彩瓷发展历程中的协同作用,京彩瓷的文化应用价值,是基于深入挖掘京彩瓷技艺本身在传承与创新、认同与自觉、自信与自强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对比分析其对于促进当代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与功能;吉祥文化助推京彩瓷品牌复兴加快民俗文化经济孕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产业道路颇为不易,故应在分析了新时代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下,京彩瓷革新发展面临的瓶颈与机遇的基础上,结合京彩瓷在社会发展中主体技艺的承传与流变,以及技艺传承创新发展的变化,构建京彩瓷复兴发展的新道路。京彩瓷延展性研究需要以民俗生活文化作为先行引导,创新技艺体验传承方式,形成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一众消费者与传承人之间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循序渐进地传承京彩瓷的技艺与文化,最终促成京彩瓷以吉祥文化为核心内驱力的民俗经济发展路线,是对京彩瓷复兴发展的重大挑战。

陈杰敏[3](2017)在《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罗城土地契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结合田野调查,对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罗城的土地契约进行综合研究。除了介绍其基本类型和文书结构外,深入分析罗城乡村的土地产权交易、地权转移情况,背后还牵涉到一些家族历史兴亡、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家制度、地方传统和交易当事方三个层面,对晚清民国时期罗城税契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初步梳理出仫佬人地区经济发展史脉络。认为罗城土地契约在整体交易程序和契约书写方面与国家制度保持一致外,也保留有不少自身特点,比如六房参与作用和影响、书写习惯、计量方法等等。土地交易类型、货币使用、价格变化等问题也反映了地方经济生活依据时代而变化的特点。从文书来观察某些家族的兴衰和风俗变化,以此来展现当时乡村社会状况,同时展现了社会史研究的路数。通过对罗城土地契约的研究,学界可以更好地认识地方历史,重视地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保存;也可以更好地认知罗城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为全国性的比较研究和仫佬人地区契约文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周卫荣,杨君,黄维,王小塔[4](2016)在《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贵金属货币的主要形式,起自唐代,止于1933年("废两改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银两货币体系。在中国传统铸造技术的背景下,银锭铸造无疑采用范铸技术浇铸成型。但对历代银锭到底如何浇铸?采用什么样的工艺?银锭的蜂窝、丝纹等具有标志性的外观特征与铸造工艺之间有何关联?等等,一系列的

杨君,周卫荣[5](2014)在《中国古代银锭科学鉴定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自唐以降银锭(铤)即进入货币领域,由于其价值大、器型多,几乎代代都有伪作。近年来,由于收藏品市场伪造风气盛行,银锭造假也渐猖獗,且仿真水平越来越高,给古代银锭的研究和收藏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古代银锭之真伪鉴定进行科学探讨。然而,判断真伪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辨析;就古代银锭而言,我们可以从铸造特征、铭文、形制、金属含量和色泽包浆等几

周卫荣,杨君,黄维,王小塔[6](2013)在《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贵金属货币的主要形式,起自唐代,止于1933年("废两改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银两货币体系。在中国传统铸造技术的背景下,银锭铸造无疑采用范铸技术浇铸成型。但历代银锭到底如何浇铸?采用什么样的工艺?银锭的蜂窝、丝纹等具有标志性的外观特征与铸造工艺之间有何关联?等等,一系列的专业问题一直缺乏系统而科学的研究。钱币界既有的一些说法,或来自前人的杂记,或引自古泉学家的一些记述,既没有科学的证据,也缺乏足够的文献佐证,有的还有以讹传讹的成分。为此,中国钱币博物馆于2011-2012年开展了《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课题。课题

黄维,杨君,周卫荣[7](2012)在《中国古代银锭制作技术考述》文中提出中国古代白银货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晚期或西汉。1974年河南扶沟的古城村曾出土银质铲币——银布,与楚国"郢称"金版同出①;《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曾造银锡合金的货币——"白金三品",但这些是否为真正的白银货币,尚存诸多争议。

韩涛[8](2009)在《司法变奏的政治底色——以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为中心》文中认为汪兆铭谋刺载沣案是晚清预备立宪背景下、司法独立过程中发生的着名历史事件。政治的变革和司法的转型,导致传统法律元素与现代法律元素在此案中交错杂陈、参差互现,使得此案的处理在程序和实体方面都出现不少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这诸般问题的背面,折射出的是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政治底色。以规范法学的方法,重构并解读这样一桩政治色彩遮蔽了法律属性的历史事件,可以为更加深入地诠释晚清司法转型的波折以及近代司法独立的艰难,提供一个因过于熟悉却转而陌生的视角。

韩涛[9](2009)在《司法变奏的政治底色——以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为中心》文中提出汪兆铭谋刺载沣案是晚清预备立宪背景下、司法独立过程中发生的着名历史事件。政治的变革和司法的转型,导致传统法律元素与现代法律元素在此案中交错杂陈、参差互现,使得此案的处理在程序和实体方面都出现不少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这诸般问题的背面,折射出的是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政治底色。以规范法学的方法,重构并解读这样一桩政治色彩遮蔽了法律属性的历史事件,可以为更加深入地诠释晚清司法转型的波折以及近代司法独立的艰难,提供一个因过于熟悉却转而陌生的视角。

黄瑞贵[10](2008)在《从铭文探讨清代广西官铸银锭的真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清代银锭,从其性质区别,分为两大类,一为官铸银锭,二是民铸银锭。由于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原因,广西铸造的银锭已十分稀少,越来越难得一见,尤其是广西官铸银锭,更是少之又少。目

二、谈清代广西银锭上的铭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清代广西银锭上的铭文(论文提纲范文)

(2)吉祥文化视域下京彩瓷延展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时空界定
    五、研究概述
    六、研究内容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京彩瓷技艺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京彩瓷技艺的初始时期
        一、隋唐至宋元实物模仿
        二、明代技艺融合发展
        三、清代制绘匹配发展
    第二节 京彩瓷技艺的发展时期
        一、“景瓷”技艺北归
        二、“结社”发展之路
    第三节 京彩瓷技艺的鼎盛时期
        一、产业化运营
        二、市场的开拓
    第四节 京彩瓷技艺的革新时期
        一、市场经济时代京彩瓷技艺的式微
        二、非遗保护背景下京彩瓷的新困境
第二章 京彩瓷技艺的吉祥文化内核
    第一节 吉祥的泥坯釉彩
        一、色吉坯美的泥料瓷坯
        二、绚丽淡雅的吉祥釉彩
        三、“拜神”“祈愿”的吉祥工艺
    第二节 吉祥的纹样瑞物
        一、岁月沉淀的吉祥纹样
        二、华丽典雅的吉祥瑞物
        三、民传官颂的吉祥文学
    第三节 吉祥的民俗生活
        一、生活中吉祥审美的普遍性价值
        二、京彩瓷在生命重要转折时祈福纳吉的行为表达
        三、京彩瓷吉祥民俗心理的审美内涵
第三章 京彩瓷技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京彩瓷技艺的文化应用价值
        一、传承古典瓷器文化的载体
        二、勾联现代吉祥文化的桥梁
        三、弘扬吉祥文化审美的基石
        四、协促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
    第二节 京彩瓷技艺的文化认同价值
        一、京彩瓷本源性文化记忆
        二、贯穿融通地域审美文化
        三、民俗与地缘文化的缠融
    第三节 京彩瓷技艺的创新发展价值
        一、形成早期文化商标的原型
        二、构成文化遗产的有机内容
        三、承扬合和吉祥的审美文化
第四章 京彩瓷传承发展的延展性探析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的京彩瓷技艺活态传承
        一、构建活态的京彩瓷传承人培养、保护机制
        二、协同教育科研机构的非遗传承使命
        三、营造京彩瓷体验式的技艺传承平台与氛围
    第二节 吉祥文化助推京彩瓷技艺的传承创新
        一、搭建以吉祥文化为内核的技艺传、创的空间
        二、贯通古今以创新京彩瓷的吉祥文化内涵
        三、融汇中外推动京彩瓷吉祥文化输出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京彩瓷技艺传承
        一、引进现代商业运营模式和生产技术
        二、推动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产业资源化
        三、面向国际市场推动京彩瓷技艺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罗城土地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罗城土地契约概况
    第一节 罗城建置沿革与自然环境
        一、建置沿革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罗城土地契约的类型与构成
        一、三种主要类型:绝卖、典当、抵当
        二、契约载体形式与构成要素
    第三节 国家制度与契约形成
        一、里甲制、“冬”的形成与土地买卖
        二、国家制度与红契
第二章 土地买卖与地方社会经济关系变动
    第一节 土地买卖中的家族活动
        一、晚清民国时期罗城家族发展概况
        二、交易习惯与家族参与土地买卖
        三、地契所见家族兴衰:吴氏的个案
    第二节 土地买卖与地权变动
        一、地权变动与乡民财产观念
        二、地权变动后赋役的承担和纠纷
    第三节 土地交易价格与社会经济
        一、土地交易价格与晚清民国社会经济
        二、契约所见货币变化
第三章 契约所见地方生计与民俗民风
    第一节 土地买卖与乡民生活
        一、买卖原因与生活水平
        二、交易圈与人际关系
    第二节 契约所见农业生产状况
        一、水稻品种
        二、土地利用方式
    第三节 民风民俗
        一、民间信仰
        二、风俗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关于银锭的铸范问题
    1.陶范。
    2.石范。
    3.铜范。
    4.砂型。
二 关于银锭外观特征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纯度银料的铸造结果
        1. 纯银浇铸。
        2. 含铜2%的银液。
        3. 含铜5%的银液。
        4. 含铜8%的银液。
        5. 含铜15%的银液。
        6. 含铜20%的银液。
        7. 含铜25%的银液。
    (二)银锭蜂窝、滴珠形成影响因素的讨论
        1. 铸范。
        2. 纯度。
        3. 滴珠形成。
        4. 光底。
    (三)丝纹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四)银锭器形与外观特征的演变
三 铸造工艺与银锭辨伪
    1.蜂窝特征
    2.丝纹特征
    3.铭文制作
    4.色泽包浆
彩页 1
彩页 2
彩页 3
彩页 4
彩页 5
彩页 6

(7)中国古代银锭制作技术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白银及其冶炼
二 古代银锭的考古出土
三 古代银锭的制作
四 小结

(8)司法变奏的政治底色——以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视野中的案件事实重构: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之经过
二、程序与实体: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中若干法律问题
    (一)程序方面:被绕过的大理院
    (二)实体方面:被无视的法律
三、司法与政治: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中法律问题之原因
    (一)程序方面法律问题的原因
    (二)实体方面法律问题的原因
四、结语

(9)司法变奏的政治底色——以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视野中的案件事实重构: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之经过
二、程序与实体: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中若干法律问题
    (一)程序方面:被绕过的大理院
    (二)实体方面:被无视的法律
三、司法与政治: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中法律问题之原因
    (一)程序方面法律问题的原因
    (二)实体方面法律问题的原因
四、结语

四、谈清代广西银锭上的铭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钱庄、银行在近代币制改革中的博弈和困境——以清末民初银锭铭文信息为依据[J].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货币史研究课题组,崔建荣,胡冰. 青海金融, 2021(12)
  • [2]吉祥文化视域下京彩瓷延展性研究[D]. 严昊.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罗城土地契约研究[D]. 陈杰敏.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4]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A]. 周卫荣,杨君,黄维,王小塔. 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六辑), 2016
  • [5]中国古代银锭科学鉴定刍议[J]. 杨君,周卫荣. 中国钱币, 2014(06)
  • [6]中国古代银锭铸造工艺研究[J]. 周卫荣,杨君,黄维,王小塔. 中国钱币, 2013(04)
  • [7]中国古代银锭制作技术考述[J]. 黄维,杨君,周卫荣. 中国钱币, 2012(03)
  • [8]司法变奏的政治底色——以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为中心[J]. 韩涛. 清华法律评论, 2009(01)
  • [9]司法变奏的政治底色——以汪兆铭谋刺载沣案为中心[J]. 韩涛. 清华法律评论, 2009(01)
  • [10]从铭文探讨清代广西官铸银锭的真伪[J]. 黄瑞贵. 广西金融研究, 2008(S1)

标签:;  ;  ;  ;  ;  

论清代广西银锭铭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