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档案价值的实现途径

论科技档案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试谈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吴月莉,张占武[1](2021)在《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档案管理也逐步向信息化方向迈进。但是由于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所以高校档案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通过分析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解决方案,促进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崔恬[2](2019)在《我国国家档案馆展览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展览是档案和档案馆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媒介,是档案宣传的重要方式。档案展览的内容包括所藏档案信息,档案工作成果,档案人员贡献,是展示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有效方式;是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的正面宣传活动;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力量;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是保存社会记忆,传承精神文明成果的载体;档案展览举办方要积极利用档案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档案展览的研究最早来自于档案展览工作经验总结,大致可以分为档案展览筹备工作经验总结、浅议档案展览作用价值和科学技术在档案展览中的应用,研究不够深入,仅是根据社会经济和传媒手段发展变化,划分档案展览发展历程,所以本文基于公开资料统计并分析我国建国至今的档案展览,以统计到的近70年的档案展览数据为基础,从档案展览的举办主体、展览主题、展览形式和展览目的等方面分析档案展览的发展演变,以影响档案展览的标志性事件和改变档案展览的关键技术手段作为档案展览发展历程的划分界限,将档案展览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概述了档案展览的概念、类型,用以阐释档案展览是什么,以何种方式存在。文章的主体是档案展览发展历程、档案展览演变规律和档案展览发展趋势,根据不同阶段档案展览的主题特征作为档案展览发展历程的划分标准,分为普及档案工作为主的单一主题阶段、宣传档案工作为主的复合主题阶段、档案内容宣传为主的多主题阶段三个阶段。归纳的档案展览演变规律:档案展览举办主体演变规律、档案展览主题演变规律和档案展览举办形式演变规律。档案馆展览发展趋势包括:档案展览举办主体和展览主题发展趋势、档案展览举办形式发展趋势、档案展览人员发展趋势、档案展览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四个发展趋势。

廖倩文[3](2019)在《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裴桐是我国卓越的档案学家,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学人的杰出代表,对我国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档案学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2018年恰逢裴桐100周年诞辰,在此之际,选择以裴桐的档案工作思想为论文的研究对象,以此表达对裴桐的敬佩之情。裴桐为档案事业奋斗终生,从事档案工作的时间横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无论是作为档案行政领导还是档案工作者,他的思想如实地反映了中国档案工作发展史的轨迹,是中国档案工作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对裴桐档案工作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国档案工作的研究范围,丰富档案学研究的内容,增加档案学人对裴桐档案工作相关思想的关注、继承和学习,而且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推动中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前进。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第二章阐述了裴桐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对档案工作的贡献。其中在对裴桐生平进行介绍时,以时间为脉络,全面地分析了裴桐的一生,着重突出裴桐人物经历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以引出裴桐与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打下初步基础。第三、四、五、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了裴桐坚持在档案工作中恪守党领导的思想、坚持档案实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想、坚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坚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思想。这四章中详细地介绍了裴桐关于档案工作的理论及思想,并将裴桐与“档案三老”中的其他二老——曾三和吴宝康以及同时代其他档案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思想做对比,以突出裴桐工作思想的特色。第七章总结提炼了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地位及当代启示。该部分是在深入研究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挖掘和评价,展现了裴桐档案工作思想从过去到现在的影响力,以及对中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积极意义。论文对裴桐档案工作思想内容的研究,采取将微观个体放置于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并结合对比分析的方法,有助于真实反映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内容、地位和价值,提高对我国档案工作发展史的认识,并从中汲取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能量和智慧。

何小菁[4](2018)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和经历智慧的结晶。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历经近百年历史。归纳此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历史,总结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对于掌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脉络,把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者和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产生与运行过程,以及具体到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员开展病历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病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组成部分。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史上的第一家病案室,开启我国集中统一管理病历档案的新篇章。依据档案管理理论,将病历档案管理划分为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两个主要部分。病历档案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一直是围绕着病历档案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开展相关工作。作者将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相关的特定事件相结合,首次将1921年至今的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历经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中,不变的是病历档案管理的客体,相对变化的病历档案管理的流程、内容和任务。管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建好病历档案和用好病历档案具有各自明确的病历档案管理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阶段与管理模式。作者以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进与发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归纳出四个阶段对应的四类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论文主要对国内外病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作者在厘定病历档案、病历档案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概念的基础之上,明确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定义,分析四个病历档案管理阶段的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等理论在各个章节中的具体应用。作者将1921年至1981年期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时期确定为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此阶段通过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等环节实现管好病历档案。建立病案室,医院实现对病历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为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提供病历档案实体。此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所有业务流程都是在病案室内进行。这一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病历档案实体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好病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前后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现管好病历档案的实体管理模式,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业务、科学研究等提供实体利用服务,体现为病历档案的备查、备考和凭证作用。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无法对病历档案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导致病历归档之后,发现病历档案内涵质量不高或存在缺陷时无法弥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强劲发展,医疗业务增长提速,病历档案数量快速增加,利用病历档案的频率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982年卫生部从国家层面第一次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和《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分别从医院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两个层次对病历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将全程管理的理念运用于病历档案管理。这便要求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病历档案实体管理的基础之上,要走出病案室与临床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医务人员写好病历。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将病历档案管理职能前移到诊断治疗、检验检查和护理服务等病历运行阶段。病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在病案室,工作流程需要在原有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的基础之上,超前到临床业务阶段,通过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管理内容,控制病历的产生与运行,实现写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纳入病历档案管理范畴,标志着病案档案管理正式进入全程管理模式阶段,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成为病历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下,病历档案的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医院之外的利用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同年卫生部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病历档案管理进入信息管理时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借助于电子病历系统,成为深化卫生改革、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仅病历档案数量增长加快,而且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利用等都对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关注病历档案内涵为主的管理内容,但是仅关注全程管理病历档案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快速、及时响应病历档案信息需求;另外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以前所建的病历档案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病历档案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形成了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病历档案管理的窘境,客观上需要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改善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现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任务。病历档案管理需要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可以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社会各界快速、及时提供病历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借助电子病历系统,采集、组织、存储、传递和利用病历档案信息,实现建好病历档案的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运行病历内涵质量,提高归档病历档案的管理效率,既可以满足病历档案实体管理要求又可以实现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需求。随着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如何“用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解答的新问题。健康管理要求病历档案跨医疗机构共享,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病历档案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医疗机构、一个病人,而是需要将病历档案信息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共建共享病历档案,产生的病历档案信息服务于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病历档案的形式也不断拓展,由文本向图形、影像、音频、视频、多媒体、传感信号,从单系统数据向大数据转换,并且出现从一个医疗机构向多个医疗机构转换,从医疗机构向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转换;病历档案数据为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病历档案数据生产和挖掘,服务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给病历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病历档案数据不断丰富,病历档案管理精细至数据层面,病历档案数据管理的结果将会不断提升病历档案的知识价值。病历档案数据管理一方面会将管理的对象向组成病历档案信息的数据转移;另一方面会提升病历档案管理结果的价值,通过病历档案知识生产,充分挖掘病历档案的价值。作者对近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提出,可以依据典型事件划分病历档案管理阶段,且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发展阶段具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基于病历档案管理二元性特点,在理出管好、写好、建好、用好这一发展主线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病历档案管理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作用越来越大,流程更加复杂,由实体管理不断向信息管理演进与发展的规律。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是不断满足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作者关于病历档案管理演进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病历档案管理员掌握病历档案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刘为[5](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沙丽娜[6](2017)在《供电局科技档案与电网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电局科技档案源于电网建设,也要服务于电网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关系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探讨了推动两者同步前进的思路与方法。

黄磊[7](2010)在《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简称山东院)创建于1958年,历经五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集工程咨询、勘测设计、总承包、工程监理、规划评估、科技实业等产业于一身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是全国首批“勘察设计百强”企业。档案管理作为该企业管理的一个管理子项目,为山东院的生存、发展提供着必备的保障。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山东院档案管理已纳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但由于对档案的重视不够,档案质量管理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改进档案质量的作用。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经过不断修订,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广泛性和适用性,由于其具有丰富内涵,也可以为档案界所借鉴。档案界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旨在利用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丰富和完善档案质量管理理论,规范档案管理,进而促进档案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借助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符合山东院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档案体系,规范其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通过采用PDCA方法对档案管理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使得档案管理按要求实施后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切实发挥档案的作用。本文试图在遵循档案管理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理念与方法,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吸收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并将这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到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构建中,从而使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是基于山东院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项目完成的。首先对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进行了仔细研究,然后针对山东院档案室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山东院档案室的实际情况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参照ISO15489文件管理国际标准,试图探讨建立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基础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将传统档案评估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架构,通过运用PDCA方法对体系中的档案过程控制进行优化,从而改革山东院传统档案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模式,构建适应当前需要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力图形成一套既符合档案管理规律,同时又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具有自我诊断、自我持续改进且便于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完善并规范档案管理流程,不断提高档案质量。

姚爱婵[8](2010)在《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以体现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推动企业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已成为企业档案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结构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型转化,科学技术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企业科技档案作为企业科技成果存在的一种主要载体之一,充分开发利用科技档案,能为企业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创造经济效益,已成为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在档案利用效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企业科技档案的特点研究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科技档案,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效益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去探讨如何以最小的管理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用效益。本文在分析企业科技档案的特点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实例计算来印证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确实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对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好的企业科技档案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刘小乙,赵晶[9](2004)在《试谈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方式》文中认为科技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它真实地记载了人们的科技思想、科技成果,反映着科技发展的历史。而科技档案价值的实现,一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生产,实现其原始的、固有的价值;二是通过间接作用于科技和生产,使生产条件得到改进,生产工艺得到提高。

薛艳茹[10](1994)在《试谈如何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文中提出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形势下,在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能反映科技成果全貌的科技档案,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这里,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谈点粗浅看法。科技档案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为使科技档案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技术活动服务,加速科研、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对科技档案进行集中统一地管理,更好地维护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性。这是做好科技档案工作的基础,是发挥科技档案作用的前提。

二、试谈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档案服务的技术化
    2.增强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需求迫切
    3.信息化背景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
    1.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化整合
    2.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
    3.高校科技档案信息化共享
三、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不足
    1.高校数字档案资源的建设落后
    2.高校档案软件系统的功能单一
    3.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4.高校的档案管理没有鲜明的特色
四、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解决方案
    1.高校要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整合
    2.各大高校之间要建立档案信息集成系统
    3.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特色化发展
五、结语

(2)我国国家档案馆展览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对象
    0.3 概念界定
        0.3.1 档案展览概念
        0.3.2 档案展览类型
    0.4 研究现状
    0.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5.1 研究思路
        0.5.2 研究方法
    0.6 创新点与不足
        0.6.1 创新点
        0.6.2 不足
1 普及档案工作为主的单一主题阶段(1949—1978)
    1.1 档案展览发展背景
        1.1.1 建国初党政工作逐渐开展
        1.1.2 国民文化水平逐渐提高
    1.2 接收整理档案(1949-1955)
    1.3 推广档案工作经验(1956-1965)
        1.3.1 推广档案工作展览为主
        1.3.2 档案文化展览为辅
    1.4 档案工作被迫停止(1966-1978)
2 宣传档案工作为主的复合主题阶段(1979—1996)
    2.1 档案展览发展背景
        2.1.1 开放历史档案
        2.1.2 文化事业发展
    2.2 历史档案展览
        2.2.1 展示馆藏精品档案
        2.2.2 配合重大纪念活动
    2.3 展示政绩、工作成就展览为主
        2.3.1 档案工作成就展览
        2.3.2 档案工作效益展览
        2.3.3 展示政绩档案展览
3 档案内容宣传为主的多主题阶段(1997—至今)
    3.1 档案展览发展背景
        3.1.1 档案学理论发展
        3.1.2 多媒体技术渐入辅助展览
        3.1.3 档案局(馆)门户网站应用
        3.1.4 档案局(馆)移动端出现
    3.2 档案展览举办常规化
        3.2.1 档案展览数量稳定
        3.2.2 档案展览来源广泛
    3.3 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逐渐增多
    3.4 地区文化档案展览为主
    3.5 档案展览政治性与文化性兼具
        3.5.1 档案展览关注政治
        3.5.2 档案展览关注文化
    3.6 网络展览与实体展览共存
4 档案馆展览演变规律
    4.1 档案展览举办主体演变规律
        4.1.1 从独立举办展览到联合举办展览
        4.1.2 从立足于馆藏资源展览到征集档案展览
        4.1.3 从临时举办展览到展览工作常态化
    4.2 档案展览主题演变规律
        4.2.1 从注重档案工作到注重档案内容
        4.2.2 从宏观综合性展览到小专题展览
    4.3 档案展览举办形式演变规律
        4.3.1 从实体档案展览到网络档案展览
        4.3.2 从向内部人员展览到向社会公众展览
5 档案馆展览发展趋势
    5.1 档案展览举办主体和展览主题发展趋势
        5.1.1 展示专题内容的联合办展
        5.1.2 展示精品馆藏的独立办展
        5.1.3 精准服务的定制主题展览
    5.2 档案展览举办形式发展趋势
        5.2.1 更加灵活的网络档案展览
        5.2.2 面向不同类型公众的展览
    5.3 档案展览人员发展趋势
        5.3.1 档案展览人员数量丰富
        5.3.2 档案展览人员具有多元的知识背景
        5.3.3 档案展览策展人员社会化
    5.4 档案展览资源整合深度挖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同时代学者的档案工作思想
        1.2.2 对裴桐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裴桐与中国档案工作的发展
    2.1 裴桐生平概述
        2.1.1 裴桐生平
        2.1.2 裴桐学术成就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档案工作创建的贡献
        2.2.1 参加中国革命,与图书资料工作结缘
        2.2.2 入职中央材料科,开创党中央的档案工作
    2.3 新中国时期对档案工作建设与发展的贡献
        2.3.1 重视档案人才培养
        2.3.2 推进档案工作法制建设
        2.3.3 推动档案馆工作发展
        2.3.4 开创少数民族档案工作
        2.3.5 持续关注档案学术研究
第三章 坚持档案工作恪守党领导的思想
    3.1 主张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保证
        3.1.1 认为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性质和作用的来源
        3.1.2 提出党的重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3.1.3 强调党的建设是档案工作前途的决定性因素
    3.2 提出档案工作要以政治为导向
        3.2.1 重视党在档案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3.2.2 主张践行以党方针政策为纲的工作方针
        3.2.3 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3.3 倡导档案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3.3.1 强调树立档案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3.2 主张实行群众路线“四项并重”策略
第四章 坚持档案实体管理创新发展的思想
    4.1 档案收集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1.1 完善档案接收制度
        4.1.2 深化档案征集思想
    4.2 档案整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2.1 创新档案分类方法
        4.2.2 重构档案编目体系
        4.2.3 提出档案鉴定新模式
    4.3 档案利用工作的创新发展思想
        4.3.1 持续更新档案利用服务理念
        4.3.2 要求扩大档案服务主体
第五章 坚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
    5.1 倡导用信息观点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
        5.1.1 认为档案是一种信息源
        5.1.2 提出档案信息具有“三性”特征
    5.2 提出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5.2.1 重视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
        5.2.2 强调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挖掘
    5.3 主张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档案信息服务
        5.3.1 要求档案部门参与国家信息系统建设
        5.3.2 建议“对症下药”突破影响因素限制
        5.3.3 主张运用新技术实现档案服务工作现代化
第六章 坚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思想
    6.1 强调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历史研究的必要性
    6.2 认为参与历史研究有助于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6.2.1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水平
        6.2.2 解决档案“古为今用”问题
    6.3 建议采用多元路径参与历史研究
        6.3.1 主张建立健全档案馆工作为编史工作提供服务条件
        6.3.2 要求打破档案工作人员“只管不研”的旧观念
        6.3.3 倡导实行内外合作参与历史研究的思路
        6.3.4 提出结合档案管理环节参与历史研究的理念
第七章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地位及当代启示
    7.1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特征
        7.1.1 政治导向
        7.1.2 求实创新
        7.1.3 利用为本
        7.1.4 多元融合
    7.2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地位
        7.2.1 党中央档案工作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
        7.2.2 新中国档案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3 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的当代启示
        7.3.1 对档案工作发展的启示
        7.3.2 对档案工作者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裴桐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病历档案
        2.1.2 病历档案管理
        2.1.3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档案管理理论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3 全程管理理论
        2.2.4 数据管理理论
        2.2.5 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
        2.2.6 档案管理模式理论
第三章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1921-1981)
    3.1 建立病案室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3.2.1 收集
        3.2.2 整理
        3.2.3 鉴定
        3.2.4 保管
        3.2.5 供应
    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分析
        3.3.1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定义
        3.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特点
        3.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不足
    3.4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1982-2001)
    4.1 两个文件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
    4.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4.2.1 规划
        4.2.2 指导
        4.2.3 监督
        4.2.4 协助
    4.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分析
        4.3.1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定义
        4.3.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4.3.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2002-2015)
    5.1 一个纲要标志进入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
        5.1.1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要求建好电子病历系统
        5.1.2 电子病历系统的四个发展阶段
        5.1.3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的类型
        5.1.4 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目标与任务
        5.1.5 电子病历系统的三类功能
        5.1.6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5.1.7 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变革
    5.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5.2.1 采集
        5.2.2 组织
        5.2.3 存储
        5.2.4 传递
        5.2.5 利用
    5.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分析
        5.3.1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定义
        5.3.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5.3.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
    5.4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2016—)
    6.1 进入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6.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6.2.1 数据生产
        6.2.2 数据挖掘
    6.3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分析
        6.3.1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定义
        6.3.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
    6.4 本章结语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
        7.1.2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
        7.1.3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5)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供电局科技档案与电网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供电局科技档案对电网建设的促进关系
     (一) 供电局科技档案为电网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二) 供电局科技档案是电网更新改造的好帮手
     (三) 供电局科技档案是电网建设质量的综合反映
     (四) 供电局科技档案可以促进电网建设水平提升
二、电网建设对供电局科技档案的促进关系
     (一) 电网建设为供电局科技档案提供物质基础
     (二) 电网建设为供电局科技档案提供优化管理的平台
     (三) 电网建设水平提高有利于供电局科技档案质量提升
三、推动供电局科技档案与电网建设同步前进的思路与方法
     (一) 加强顶层设计, 规范管理流程
     (二) 健全管理机制, 落实管理责任
     (三) 注重基础建设, 提高信息化水平
     (四)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五) 围绕电网需求, 推进应用服务

(7)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山东院档案室简介及档案质量管理的状况
    (一) 山东院档案室简介
    (二) 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的现状
    (三) 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与ISO标准要求的比较
二、建立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档案质量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 建立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三) 建立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三、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 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二) 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
    (三) 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四、山东院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一) 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前的准备
    (二) 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谢辞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节 企业
    第二节 档案
    第三节 科技档案
    第四节 企业科技档案
第三章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研究相关知识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企业科技档案概述
        一 企业科技档案本质属性
        二 企业科技档案特点
    第二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概述
        一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含义
        二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方式
        三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特点
    第三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贡献群体
    第四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理论基础
第四章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及其形成机制
    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内涵及其表达形式
        一 经济效益内涵
        二 经济效益表达形式
    第二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含义及其分类
        一 含义
        二 分类
    第三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表现形式
        一 货币计量部分
        二 非货币计量部分
    第四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特征
    第五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第六节 提高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的途径
    第七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形成机制
第五章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第一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评价概述
        一 评价概念
        二 评价基本原则
        三 评价实施过程
    第二节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的评价
        一 构建评价指标
        二 确定评价方法
        三 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四 实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试谈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J]. 吴月莉,张占武. 兰台内外, 2021(25)
  • [2]我国国家档案馆展览演变研究[D]. 崔恬. 辽宁大学, 2019(01)
  • [3]裴桐档案工作思想研究[D]. 廖倩文. 上海大学, 2019(02)
  • [4]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D]. 何小菁. 南京大学, 2018(04)
  • [5]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6]供电局科技档案与电网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J]. 沙丽娜. 城建档案, 2017(06)
  • [7]档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为例[D]. 黄磊. 山东大学, 2010(10)
  • [8]企业科技档案利用经济效益研究[D]. 姚爱婵. 广西民族大学, 2010(06)
  • [9]试谈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方式[J]. 刘小乙,赵晶. 档案天地, 2004(S1)
  • [10]试谈如何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J]. 薛艳茹. 黑龙江档案, 1994(02)

标签:;  ;  ;  ;  ;  

论科技档案价值的实现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