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动态相似性研究

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动态相似性研究

一、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动力相似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班新林[1](2021)在《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运营里程占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一半以上,我国高铁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桥梁占线路里程的比例高,平均大于50%,部分线路高达90%,其中标准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又占桥梁里程的90%以上。标准简支梁桥的设计理论、建造模式及运营性能控制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成为保障高速铁路线路高平顺性与高速列车长期平稳运行的关键控制环节。以32m简支箱梁为核心的我国高铁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40m简支梁对我国长度约25m的动车组具有消振优势,并且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河流湖泊中桥梁下部基础造价较高等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工程应用需求大。40m简支箱梁代表了高速铁路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40m简支梁设计理论创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速铁路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对象,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设计和静力学设计、容许应力法设计和极限强度理论设计、确定性分析和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可靠度分析,并且以实际工程应用目标打造一榀足尺试验梁,研究了系统的试验验证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动力系数和桥面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移动荷载列模型研究40m简支梁的竖向自振频率设计限值,研究结果论证了40m简支梁的消振效应,基频设计限值采用规范下限值即可。虽然混凝土结构本身较大的线质量,决定了桥面加速度不控制高铁简支梁的刚度设计,本文针对较小线质量40m简支梁基频限值的分析,可以为轻型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另外,以车体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模型,研究了40m简支梁的挠跨比、残余徐变变形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根据是否为可调的工后变形,分别给出各自的研究原则,研究得到的挠跨比限值大于既有规范,不控制40m简支梁刚度设计。基于车体加速度随速度变化规律,采用运营速度给出单独考虑的残余徐变变形限值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并给出工后变形变位的组合限值。(2)基于现行规范设计了一榀完全满足工程应用条件的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设计考虑了运营状态设计指标、施工工况下混凝土应力以及横框结构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设计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梁预制质量良好,基于研发的试验平台和加载系统,验证了40m简支梁抗弯性能、抗扭性能、抗裂安全系数、开裂荷载、预应力度和强度安全系数,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受力复杂的锚固区,试验验证了预应力张拉工况下结构受力安全。(3)使用桁架模型分析40m简支梁抗弯极限承载力,并与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对比,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的简支梁在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时,抗弯能力有5.9%~10.7%的富裕。提出了采用莫尔协调转角桁架模型、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固角软化桁架模型的抗剪设计方法,考虑了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以试验测试数据为分析起点,以试验梁配筋为基础,得到了抗剪钢筋的屈服顺序以及混凝土结构极限剪应力。采用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分析得到40m简支箱梁纯扭状态的破坏全过程,随着扭转角的增加,得到混凝土主压应变、剪力流区厚度发展规律和钢筋屈服顺序。研究表明40m简支梁抗扭延性比为15.8,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针对锚固区受力特征,基于拉压杆理论创立了三种腹板模型和两种底板模型,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劈裂力不控制足尺试验梁端配筋设计。(4)考虑二期恒载引起的跨中挠度和二期恒载加载龄期的随机性,分别采用一次二阶矩法和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洛法计算残余徐变变形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增加二期恒载加载龄期可以有效控制残余徐变变形的发展。考虑截面抗弯刚度、线质量和阻尼比的随机性,研究了桥面加速度的可靠度;考虑轨道不平顺的高低幅值和残余徐变上拱幅值的随机性,研究了车体加速度的可靠度;加速度响应均符合极值I型分布规律。累积概率99%的加速度明显大于确定性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参考指标。

覃水强[2](2019)在《隔震技术对不同周期建筑物影响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不同周期建筑结构应用隔震技术取得的隔震效果有明显的差别,摩擦滑移隔震与橡胶支座隔震是当今隔震研究最多的两种隔震技术,但是这两种隔震技术在不周期建筑结构的隔震性能方面的优劣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研究成果。因此,主要是对摩擦滑移隔震与橡胶支座隔震对不同周期隔震效果与不周周期隔震建筑的经济性进行探讨研究。首先通过PKPM对不同周期隔震结构进行设计,对比不同周期隔震结构的结构设计上的差异;其次,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设计好的不同周期隔震结构进行分析,通过隔震与抗震结构的对比,分析两种隔震技术在不同周期隔震结构的隔震性能,并通过经济性分析研究两个隔震技术的经济效果与不同周期隔震结构的经济性优劣。经PKPM隔震结构设计发现,长周期隔震结构由于支座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且有可能需要采取特殊设计手段才能使拉应力达标,因此长周期隔震结构中结构设计上更加复杂;经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周期不同隔震技术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发现,橡胶支座隔震隔震性能比摩擦滑移隔震更加优良,且在长周期隔震结构中表现得更加突出;通过经济分析可知,橡胶支座隔震结构中震后修复费用上远小于摩擦滑移隔震结构,6层隔震结构相比于抗震结构会增加9.13%的每平米造价,在建筑到达9层后与抗震结构每平米造价仅相差0.12%,在建筑到达12层后与抗震结构相比降低了6.38%每平米造价。图17幅;表56个;参51篇。

孙敏[3](2016)在《村镇滞变型滑移隔震建筑的隔震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震害经验表明,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差,在地震发生时受灾严重,因此提高村镇建筑的抗震能力势在必行,隔震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量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多年的研究中备受关注。在地震作用发生时,能量在滑移隔震系统中的累积情况与隔震层的耗能及上部结构的破坏有很大的关系,较大的累积能量可能会导致滑移隔震系统的破坏。因此,多年来对滑移隔震结构甚至是别的隔震结构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累积能量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正如对传统非隔震结构来说瞬时能量不容忽视一样,其对滑移隔震结构的破坏可能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地震作用的过程中,滑移隔震结构隔震层来回滑动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累积能量和瞬时能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隔震层所处的状态,从而影响到了系统的隔震效果。因此,研究村镇滞变型滑移隔震结构的破坏机理需从累积能量和瞬时能量两方面着手。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地震动特性及结构特性对村镇滑移隔震结构多个累积能量指标的敏感性,提出了能量响应关系谱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对累积输入能量谱和综合耗能谱进行了研究,基于传统非隔震结构瞬时输入能量的概念,给出了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能量的定义,将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输入能量最大值出现的时段与瞬时综合耗能最大值出现的时段进行了对比,揭示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系统能量的瞬时变化情况,最后对瞬时输入能量谱进行了研究。围绕以上内容,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针对滞变型滑移隔震结构的耗能特点,提出了综合耗能比的概念,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地震动特性及结构特性对滑移隔震结构累积输入能量、综合耗能比、摩擦耗能比和隔震层位移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上述响应指标对上部结构自振周期和隔震层摩擦系数较为敏感,对隔震层屈服之前的刚度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上部结构与隔震层的质量比、隔震层的屈服位移和限位装置的第二阶段刚度系数相对不敏感。(2)提出了滑移隔震结构的响应关系谱,即综合耗能比-输入能量关系谱和综合耗能比-隔震层最大滑移量关系谱,对两种响应关系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两种响应关系谱的影响与场地条件有关,各种场地中上部结构自振周期对两种响应关系谱的影响均较大,而刚度比和质量比对两种响应关系谱的影响则较小。(3)综合耗能象征着滑移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研究表明:隔震层的摩擦系数对总输入能量谱和综合耗能谱均有很大的影响,该参数对滑移隔震结构综合耗能的影响与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有关,刚度比对两种能量谱的影响与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总体来讲,质量比对两种能量谱的影响较小。(4)鉴于滑移隔震结构的复杂性,本文研究并得出了隔震层摩擦系数为0.07,限位装置的恢复力模型为理想弹塑性模型时的设计总输入能量谱和综合耗能谱,为滑移隔震结构的后续研究打下基础。(5)在传统非隔震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村镇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能量的概念,将村镇滑移隔震结构最大瞬时输入能量出现的时段与最大综合耗能出现的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滑移隔震结构最大瞬时输入能量与最大瞬时综合耗能量出现的时段尽管通常较为接近,但可能是不一致的,上述两个瞬时能量最大值出现的时段与上部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在瞬时输入能量最大值出现的时段,瞬时综合耗能量可能会为零或者较小。(6)对村镇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输入能量谱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隔震层的摩擦系数对瞬时输入能量的影响非常大,当摩擦系数较小时不同周期的瞬时输入能量谱曲线较为接近,当摩擦系数较大时,周期越大的结构瞬时输入能量也相对越大。

刘军生[4](2015)在《摩擦滑移隔震框架结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摩擦滑移隔震是结构隔震的主要型式之一,其隔震效果取决于滑移隔震支座的性能,而摩擦系数是影响支座性能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摩擦系数越小,隔震效果就会越好,但过小的摩擦系数却会造成滑移位移过大,增加限位复位的难度,甚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二硫化钼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高温抗高压性以及低摩擦性等优点,被誉为“高级固体润滑油王”。文中采用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作为隔震支座的摩擦材料,并以软钢实体圆锥棒作为限位消能器,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滑移隔震装置。将其应用到一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进行了Simulink仿真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新型滑移隔震支座的设计要点和工作原理,介绍了二硫化钼材料的性能和优点,采用MTS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其进行了不同竖向荷载下的摩擦性能试验,探讨了二硫化钼作为新型隔震系统滑移材料的可行性,并通过函数拟合建立了摩擦系数与竖向压应力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摩擦恢复力曲线符合库伦摩擦力模型,二硫化钼涂层材料摩擦性能稳定,摩擦系数约为0.040.05,可以作为建筑滑移隔震系统的滑移材料。(2)基于量纲理论,在综合考虑振动台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一致相似关系设计了一个比例为1:5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试验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延长了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相比10Hz谐波,2Hz谐波时隔震层产生的滑移量明显变大,隔震层位移对频谱特性较为敏感。纯滑移和限位滑移时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都很小,加速度呈“K”字形分布,达到了理想的减震效果;三维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层滑移量相比X单向滑移时略有增大,其X向的加速度反应处于X向抗震和X向滑移之间,最大减震效果为51.46%,表明了竖向地震作用下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依然有效;采取水箱滑移隔震技术后,水箱的加速度响应出现了明显地衰减,屋面凸出物的鞭梢效应得到了较好地抑制,且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也有一定的减小,表明附加层滑移隔震措施,可以作为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的第二道抗震防线。(3)以五层框架试验模型的原型为计算模型,综合运用Matlab编程语言、GCI工具和Simulink仿真模块,其中库伦摩擦力采用Stateflow有限状态机来模拟,弹塑性圆锥棒限位器的滞回特性采用Bouc-Wen模型来描述,以此建立了滑移隔震结构的Simulink主仿真模型,包括上部结构仿真模型、隔震层仿真模型、能量反应仿真模型、限位器仿真模型和摩擦力子模型。分析了不同地震波下结构体系的动力反应和能量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强震记录时抗震结构的仿真与试验加速度值吻合的较好,滑移结构的隔震层滑移量比较接近,误差较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结构地震总输入能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当摩擦系数增大到0.15时,结构总输入能变化已不再明显。随着预留滑移量的增大,地震总输入能逐渐减小,隔震性能逐渐提高,但隔震层的总滞回耗能也逐渐减小,其滞回耗能比变化不大,在0.86左右,相比抗震结构,不同滑移量下的隔震层都能较好地发挥滞回耗能,且减震效果相当;隔震层的最大滑移量随预留滑移量的增加而增大,滞回曲线饱满,限位器起到了良好的限位消能作用,摩擦滑移隔震结构获得了较好的减震效果。(4)根据国内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规程以及前人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试点工程总结的宝贵经验,总结和探讨了现阶段适合于滑移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初步设计、隔震层的设计、限位消能装置的设计以及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的设计构造方法等,为后人进行滑移隔震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滑移隔震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使用。最后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一多层框架结构工程实例进行了滑移隔震设计,分析了其减震效果。

付国[5](2014)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强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将引发一系列较财产损失更严重、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数次震害表明即使严格执行抗震设计的建筑物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倒塌破坏,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未充分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对结构倒塌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准确的倒塌破坏临界状态定义和合理的倒塌破坏准则。本文重点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特点和破坏机理,建立了结构倒塌破坏分析模型、临界状态、破坏准则,主要涉及以下工作:深入分析总结了结构倒塌破坏研究方法,已有倒塌破坏准则本质上是构件设计的延伸,融入结构思想的倒塌研究考虑了构件、子结构、结构破坏的不确定性。薄弱区域的塑性变形集中是倒塌发生的根本原因,框架结构塑性变形集中区域就是柱铰大量充分发育的区域,此时结构内力重分布能力逐步下降,形成柱铰破坏机制。创造性的提出了结构域倒塌破坏分析模型和塑性铰密度倒塌破坏准则,在构件、子结构、整体结构三个层面上对倒塌研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建立了可行的倒塌研究分析思路和方法。分析了结构倒塌破坏特性并提出了结构倒塌破坏分析模型,定义倒塌临界状态为地震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破坏后结构的极限性能,以倒塌区间代替单一倒塌临界值。根据同一层内受损构件的位置、破坏程度和数量等指标,将引起层倒塌的、破坏程度相近的同类型构件组合定义为倒塌关键区域,建立了域倒塌破坏分析模型。域失效是倒塌破坏发生的根本原因,真实反映了结构整体性能的退化规律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倒塌研究。对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机制和内力重分布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建议了基于柱铰的倒塌破坏准则。选取柱端塑性铰发育为倒塌分析变量,根据塑性铰发育程度、出现位置和数量等参数定义了塑性铰密度倒塌破坏准则。塑性铰密度破坏准则考虑了塑性铰发育与结构整体性能退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构件损伤、子结构破坏和结构倒塌破坏三个层面上对倒塌破坏机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薄弱层内一定量的柱铰充分发育后,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能力丧失,子结构转化为可变机构,标志着倒塌的开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表明域模型和塑性铰密度破坏准则较准确的解释和定义了结构倒塌临界状态、揭示了倒塌破坏机理。结构倒塌是由一定量的框架柱塑性变形集中引起的,柱端塑性变形是倒塌破坏研究的关键内容,对框架柱的损伤和塑性变形程度量化进行了研究:考虑滞回耗能与构件损伤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有效耗能理论,建立了考虑延性和有效耗能比例的改进双参数破坏准则;研究了柱的截面破坏特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数据回归得出了框架柱的极限曲率计算公式,建立了塑性铰发育量化方法。根据三榀平面框架的拟静力试验,建立了OpenSees的纤维单元模型,进行了框架结构的反复加载试验验证,完成了基于塑性铰密度破坏准则的平面框架结构倒塌计算分析,选取倒塌破坏区间(0.6,1.0)能够准确的定义倒塌破坏极限,倒塌破坏指数较好的反映了结构的整体性能退化规律。选取114条地震波进行了框架结构的时程分析,根据倒塌破坏指数大小从中选取了10条地震动作为后续参数分析的地震动数据库。完成了不同层数、层高、跨度、轴压比的倒塌破坏计算分析,计算表明随着层数、层高、跨度、轴压比的增加倒塌破坏总体呈现加剧的趋势,基于域模型的塑性铰密度准则能够较好的定义结构倒塌破坏,地震动随机性对结构倒塌破坏的影响不容忽视。

张风亮[6](2013)在《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建筑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使得像山西佛光寺大殿以及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这些经历千年风吹雨打和多次地震的典型古建筑物依然屹立于中华大地。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材料的老化、腐朽、虫蛀以及强震、战火、风雨侵蚀等自然力以及人为的破坏,再加上多年来对其保护不够重视、年久失修,使得这些现存古建筑木结构处于结构体系破坏、多种病害缠身、险情不断发展甚至潜伏坍塌的危险状态。因此,作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遗产的现存古建筑木结构建筑物,其修缮加固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汶川地震后对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害调查,通过系统归纳和分类统计,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梁柱和枓栱等构件、榫卯节点、整体稳定性以及围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及破坏原因、木材性能退化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结构不同的破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法。为了掌握古建筑木结构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对应的破坏状态,对震后古建筑木结构的破坏程度做出合理的评估,基于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和能量耗散原理,将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看做两耗能构件,计算出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抵抗破坏潜能”;根据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计算出各工况地震作用下每一耗能构件所耗散的能量;基于构件的“抵抗破坏潜能”和各工况下的地震耗能情况建立耗能构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并借助于能量分配系数找出了各耗能构件破坏状态与整体结构破坏状态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整体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评估模型。应用该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分别对燕尾榫柱架和枓栱铺作层以及整体结构进行构件地震破坏评估和整体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所得到的破坏系数能较好地反映各构件以及整体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态。对按照宋代《营造法式》构造要求制作的古建筑木结构实体加固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选用三条地震波分别对结构模型的柱根、柱头、铺作、乳栿的位移、加速度响应、地震剪力以及榫卯节点的内力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结构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扭转效应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柱础的摩擦滑移、半刚性榫卯节点的转动以及枓栱铺作层的滑移使得结构模型地震响应大幅度减小,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结构模型最大剪力沿高度的分布出现在柱架层或柱础层,并非一定出现在结构的柱础最低层;得出榫卯节点不同工况下的转动弯矩最大值;由于高振型的参与以及质量和刚度不均匀分布,结构模型在400Gal后出现明显的扭转。根据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力学性能,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分别得出了能够体现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独特受力性能的各关键部位或构件的恢复力特性曲线;用Combine40弹簧单元、Combine39弹簧单元+Combine14弹簧单元以及Combine39弹簧单元简化模拟柱脚与础石间的摩擦滑移特性、半刚性榫卯及枓栱连接,建立整体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态分析得出了结构模型的前十阶振型及自振频率。地震响应分析显示,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结构各层的最大位移值和加速度值逐渐增大,同时各层的动力放大系数越来越小,说明大震时半刚性榫卯连接的减震效果比中震和小震时的减震效果要好。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构造特点而具有与现代建筑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现有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对于古建筑木结构不再适用。基于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动力破坏形态,给出了关键构件的简化分析模型,将柱架简化为“摇摆柱”,将枓栱铺作层简化为“剪弯杆”;根据简化分析模型及整体结构质量分布情况,提出了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的两质点“摇摆-剪弯”动力分析模型;结合构件试验以及动力学理论推导得到了动力分析模型不同受力状态下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动力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最后,结合碳纤维布和扁钢加固燕尾榫节点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破坏性能,并根据试验破坏情况,提出了碳纤维布和扁钢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合理的加固设计建议,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蔡康锋[7](2012)在《滑移隔震技术及其在村镇建筑中的推广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基础滑移隔震是最早提出及应用于实践的隔震方式,它的原理是在结构基底设置水平向的滑移隔震层,使上部结构与基底解耦进而极大的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确保建筑物安全。因其安全可靠、造价低廉、简单实用受到了工程界的一致认可。目前,我国乡镇地区的房屋已成为防震减灾事业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减少国家和社会在地震中的损失,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滑移隔震体系已迫在眉睫。基于此原因,立足于前人研究,就摩擦滑移体系在乡镇中低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做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基础滑移隔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滑移隔震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并以此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三层隔震框架与非隔震框架进行数值模拟,从加速度、位移响应与层间剪力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框架的地震响应比非隔震框架小很多,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对常用的七大类滑移隔震支座的隔震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滑移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容易倾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滑移倾覆的构造措施设计,从工作原理、钢筋受力分析、整体隔震性能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面对乡镇房屋防震能力的薄弱,提出了几条改善乡镇房屋抗震设防能力的针对性建议,并建议了适宜在乡镇建筑中推广应用的摩擦隔震方案,提出了施工中及竣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图57表3参64

何文福,刘文光,杨巧荣,孙凤利[8](2012)在《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Ⅰ)——支座静力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提出了适用于低层及多层建筑结构的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的新型减震结构体系和锥形非固结隔震支座,为了研究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的减震机理、减震效果和支座力学性能,对粘弹性材料和锥形隔震支座进行静力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粘弹性材料具有相似的耗能能力;支座具有较大的竖向刚度、竖向耗能能力有限;支座水平滞回曲线饱满,曲线呈现出双锥形,在不同参数下等效阻尼比为15%~35%。

张多新,王清云,白新理[9](2011)在《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大型渡槽是灌区生命线工程中的关键性建筑物,其在地震及风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已是渡槽建设的"瓶劲",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渡槽结构的抗震、减震和抗风技术的核心是渡槽结构动力学的问题,而渡槽结构动力学系属流固耦合(FSI)系统的动力学范畴。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渡槽结构FSI系统模型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然后简述了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和响应的求解技术以及抗震、隔震、减震与抗风技术的研究概况;最后总结了渡槽结构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学科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李松[10](2011)在《近断层地震激励下SMA-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文中提出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技术,其中以基础隔震技术的理论最为成熟。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作为其中常见的一种,在远震场地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是近断层地震明显的长周期速度和位移脉冲运动可能对滑移隔震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并且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将产生较大的滑移,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因此对滑移隔震结构的残余位移的研究十分重要。由于形状记忆合金(SMA)具有高阻尼特性、超弹性性能和抗疲劳特性以及良好的耐久性,因此,本文将形状记忆合金与滑移隔震支座组成新型SMA—滑移隔震支座,对其在远场及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讨,主要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1)首先介绍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滑移隔震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2)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设计了SMA—滑移隔震支座,简述了SMA–滑移隔震支座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提出了该支座的恢复力模型。并对复合支座的SMA丝的选取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建立了固定支座、滑移支座及SMA—滑移支座三种条件下结构的动力方程,并提出用Newmark—β法对运动方程进行求解。(3)比较分析远场地震波和近场地震波作用下,非隔震结构、滑移隔震结构及SMA—滑移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SMA—滑移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既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具有很好的震后复位功能。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二、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动力相似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动力相似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铁路标准简支梁发展
    1.3 铁路标准简支梁动力设计参数
        1.3.1 铁路桥梁动力学研究方法
        1.3.2 动力设计参数
    1.4 高速铁路32m简支箱梁结构设计
        1.4.1 设计指标
        1.4.2 高速铁路32m简支梁设计
    1.5 铁路桥梁基于可靠度的设计研究
    1.6 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研究意义
    1.7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研究
    2.1 车桥消振理论
    2.2 跨度32m、40m简支梁动力响应规律对比
    2.3 基于动力系数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2.4 基于桥面加速度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车体加速度的变形变位设计限值研究
    3.1 车桥耦合计算理论
    3.2 基于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变形变位分析原则
        3.2.1 挠跨比计算原则
        3.2.2 残余徐变变形计算原则
        3.2.3 墩台不均匀沉降计算原则
    3.3 挠跨比限值
    3.4 残余徐变变形限值
    3.5 不均匀沉降限值
    3.6 工后变形变位组合限值
    3.7 车体加速度峰值规律
    3.8 本章小结
4 足尺试验梁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结构设计
    4.3 结构计算
        4.3.1 运营阶段设计计算
        4.3.2 预应力工况实体有限元计算
        4.3.3 横框配筋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足尺试验梁试验
    5.1 试验梁预制
    5.2 试验加载系统
        5.2.1 台座系统
        5.2.2 七点加载模式
        5.2.3 静载试验自动控制系统
    5.3 整体受力性能测试
        5.3.1 设计荷载测试
        5.3.2 偏载试验
        5.3.3 抗裂安全性能测试
        5.3.4 预应力度及强度安全性能测试
    5.4 终张拉梁端应力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桁架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6.1 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分析理论
    6.2 抗弯承载力分析
        6.2.1 桁架模型
        6.2.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6.3 抗剪承载力分析
        6.3.1 整体抗剪承载力
        6.3.2 基于弥散应力单元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6.4 抗扭承载力分析
        6.4.1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6.4.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锚固区受力分析及配筋验算
    7.1 简支梁D区设计理论
    7.2 AASHTO规范计算
        7.2.1 锚固力效应计算
        7.2.2 腹板配筋验算
        7.2.3 底板配筋验算
    7.3 拉压杆模型计算
        7.3.1 腹板配筋验算
        7.3.2 底板配筋验算
    7.4 本章小结
8 徐变可靠度和车桥动力可靠度研究
    8.1 时变可靠度理论
    8.2 动力可靠度理论
        8.2.1 首次超越失效机制
        8.2.2 极值分布
    8.3 可靠度计算方法
        8.3.1 一次二阶矩法(FOSM法)
        8.3.2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
        8.3.3 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
    8.4 残余徐变变形可靠度分析
        8.4.1 40m简支箱梁残余徐变变形设计计算
        8.4.2 徐变时变分析模型
        8.4.3 一次二阶矩法可靠度分析
        8.4.4 基于拉丁超立方的蒙特卡洛法可靠度分析
    8.5 桥面竖向加速度可靠度分析
        8.5.1 基本工况
        8.5.2 基于可靠度的桥面加速度计算
        8.5.3 参数灵敏度分析
    8.6 车体竖向加速度随机性分析
        8.6.1 基本工况
        8.6.2 基于可靠度的加速度计算
        8.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隔震技术对不同周期建筑物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地震灾害
        1.1.1 中国的地震灾害
        1.1.2 建筑抗震发展
    1.2 抗震建筑的设计概述
        1.2.1 抗震结构设计
        1.2.2 隔震结构与支座分类
        1.2.3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1.2.4 摩擦滑移隔震支座
        1.2.5 隔震支座的比较
    1.3 隔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隔震技术的国外研究概况
        1.3.2 隔震技术的国内研究与应用概况
    1.4 本文分析运用的软件介绍
        1.4.1 PKPM软件简介
        1.4.2 SAP2000软件简介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隔震结构工作原理与模型的建立
    2.1 基础隔震
        2.1.1 单质点隔震体系的动力分析
        2.1.2 多质点平动体系结构动力分析
    2.2 模型的建立
        2.2.1 工程概况
    2.3 6层隔震结构设计流程
        2.3.1 结构初步设计
        2.3.2 隔震层设计
    2.4 计算模型的建立
        2.4.1 隔震模型的建立
        2.4.2 周期延长检查
        2.4.3 结构合理性验算
    2.5 8度罕遇地震验算
    2.6 12层隔震结构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SAP2000模型建立与时程分析
    3.1 SAP2000建模
        3.1.1 摩擦滑移隔震结构模型建立
    3.2 地震波选取
        3.2.1 地震波的选取
        3.2.2 基底剪力对比
    3.3 水平向减震系数
    3.4 结构周期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4.1 不同隔震技术对隔震结构的楼层加速度反应对比
        4.1.1 6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加速度对比
        4.1.2 9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加速度对比
        4.1.3 12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加速度对比
    4.2 不同隔震技术隔震结构的层间剪力
        4.2.1 6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层间剪力对比
        4.2.2 9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层间剪力对比
        4.2.3 12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层间剪力对比
    4.3 不同隔震技术的隔震结构层间位移角
        4.3.1 6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层间位移对比
        4.3.2 9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层间位移对比
        4.3.3 12层隔震结构与抗震结构层间位移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隔震结构经济性分析
    5.1 结构减小损失比率
        5.1.1 6层结构层间位移与加速度引起的损失比率
        5.1.2 9层结构层间位移与加速度引起的损失比率
        5.1.3 12层结构层间位移与加速度引起的损失比率
    5.2 不同周期隔震结构经济性分析
        5.2.1 上部结构费用
    5.3 隔震层费用
    5.4 不同周期隔震结构总造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村镇滞变型滑移隔震建筑的隔震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隔震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1.3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的研究概况
    1.4 能量法在抗震及隔震结构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计算模型和相关理论及求解
    2.1 滑移隔震房屋的计算模型
        2.1.1 单自由度计算模型
        2.1.2 多自由度计算模型
        2.1.3 无限自由度计算模型
    2.2 带限位装置的多自由度滑移隔震结构的相关理论
        2.2.1 动力方程
        2.2.2 能量平衡方程
        2.2.3 本文研究中所选用的动力方程和能量方程
        2.2.4 本文研究中所选用的响应指标及相关参数
        2.2.5 摩擦力模型
        2.2.6 限位装置的恢复力模型
        2.2.7 隔震层运动状态的判别条件
    2.3 方程的求解
3 反应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3.1 引言
    3.2 反应指标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3.2.1 反应指标及相关参数的取值
        3.2.2 地震波的选取
    3.3 敏感性分析
        3.3.1 确定试验方案
        3.3.2 计算试验结果
        3.3.3 分析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累积能量谱分析
    4.1 引言
    4.2 能量响应关系谱研究
        4.2.1 能量响应关系谱的定义
        4.2.2 地震波的选取
        4.2.3 能量关系谱分析
    4.3 村镇多层滞变型滑移隔震结构的能量时程特点分析
    4.4 累积能量谱研究
        4.4.1 地震动三要素对能量谱的影响
        4.4.2 结构参数对能量谱的影响
        4.4.3 设计能量谱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瞬时能量的分析
    5.1 引言
    5.2 瞬时能量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5.2.1 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能量的定义
        5.2.2 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能量的研究意义
    5.3 瞬时输入能量最大值与瞬时综合耗能最大值出现时段的比较
        5.3.1 Kobe波作用下两个时段的比较分析
        5.3.2 Elcentro波作用下两个时段的比较分析
        5.3.3 Taft波作用下两个时段的比较分析
    5.4 滑移隔震结构瞬时输入能量谱的研究
        5.4.1 地震动三要素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影响
        5.4.2 结构参数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
        6.1.1 对参数敏感性的分析
        6.1.2 对能量响应关系谱的分析
        6.1.3 对累积能量谱的分析
        6.1.4 对瞬时能量最大值出现时段的分析
        6.1.5 对瞬时输入能量谱的分析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摩擦滑移隔震框架结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1.3 隔震技术概述
        1.3.1 隔震技术原理
        1.3.2 隔震技术类型
        1.3.3 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滑移隔震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滑移隔震技术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新型摩擦滑移隔震支座试验研究
    2.1 新型滑移隔震支座设计
        2.1.1 二硫化钼润滑剂
        2.1.2 隔震支座构造设计
        2.1.3 隔震支座工作原理
    2.2 隔震支座摩擦性能试验
        2.2.1 试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2.2.2 试验工况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摩擦滑移框架模型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3.1 试验研究目的和内容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内容
    3.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3.2.1 模型设计相似系数
        3.2.2 试验模型的制作
        3.2.3 屋面附加层
        3.2.4 隔震装置的布置
    3.3 测量系统与加载方案
        3.3.1 试验选用地震波
        3.3.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3.3 传感器布置
        3.3.4 试验工况及顺序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3.4.2 滑移限位模型动力反应
        3.4.3 三向耦合地震波下结构动力反应
        3.4.4 水箱滑移模型动力反应
    3.5 本章小结
4 摩擦滑移隔震框架结构Matlab数值模拟分析
    4.1 滑移隔震体系计算模型
        4.1.1 滑移支座摩擦力模型
        4.1.2 限位消能元件恢复力模型
        4.1.3 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4.2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4.2.1 基本假定
        4.2.2 滑移隔震结构抗震状态运动方程
        4.2.3 滑移隔震结构隔震状态运动方程
        4.2.4 滑移隔震结构的阻尼
        4.2.5 滑移隔震结构运动状态转换条件
    4.3 仿真算法与框架模型
        4.3.1 Simulink仿真算法
        4.3.2 框架模型简介
    4.4 滑移隔震结构仿真模型建立
        4.4.1 上部结构和隔震层仿真模型
        4.4.2 摩擦力仿真模型
        4.4.3 能量反应仿真模型
        4.4.4 Simulink主仿真模型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1 振动特性分析
        4.5.2 动力反应分析
        4.5.3 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
    4.6 摩擦系数对滑移隔震结构的影响
        4.6.1 动力反应分析
        4.6.2 能量反应分析
    4.7 带限位器的滑移隔震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4.7.1 限位器恢复力仿真模型
        4.7.2 动力反应分析
        4.7.3 能量反应分析
        4.7.4 隔震层滞回曲线
    4.8 本章小结
5 建筑滑移隔震技术设计方法
    5.1 滑移隔震结构初步设计
        5.1.1 滑移隔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
        5.1.2 滑移隔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5.1.3 房屋体型以及场地和地基的要求
    5.2 滑移隔震结构设计
        5.2.1 砌体结构
        5.2.2 框架、剪力墙结构
    5.3 滑移隔震层设计
        5.3.1 滑移支座设计
        5.3.2 隔震层的布置
        5.3.3 限位消能装置设计
        5.3.4 复位与试推机构设计
        5.3.5 隔震层的构造要求
    5.4 滑移隔震结构抗倾覆验算
    5.5 上部结构设计
        5.5.1 截面抗震验算
        5.5.2 上部结构构造措施
    5.6 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多层滑移隔震框架结构工程应用实例
    6.1 工程概况
    6.2 有限元模型
        6.2.1 结构体系有限元模拟
        6.2.2 滑移隔震装置模拟
    6.3 地震波的选取
        6.3.1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6.3.2 选用的地震波
    6.4 有限元模型建立
    6.5 隔震效果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地震倒塌破坏定义
    1.3 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特性
        1.3.1 结构地震响应的不确定性
        1.3.2 结构抵御地震作用的系统性
        1.3.3 地震倒塌与连续倒塌
        1.3.4 抗倒塌性能与抗震性能
    1.4 结构抗地震倒塌破坏分析方法
        1.4.1 静力推覆分析法
        1.4.2 动力分析法
        1.4.2.1 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1.4.2.2 时程分析法
        1.4.3 离散元分析法
    1.5 结构地震倒塌破坏准则
        1.5.1 变形破坏准则
        1.5.2 基于能量的倒塌破坏准则
        1.5.3 基于变形耗能组合的双参数倒塌破坏准则
        1.5.4 考虑子结构破坏的倒塌破坏准则
        1.5.5 倒塌破坏准则
    1.6 倒塌破坏临界状态
    1.7 塑性铰发育与结构倒塌破坏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8.2 拟采用的倒塌分析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融入结构思想的倒塌性能研究
    2.1 基于结构思想的倒塌破坏研究
        2.1.1 构件抗倒塌设计思想
        2.1.2 结构抗倒塌设计思想
        2.1.3 域倒塌破坏模型
        2.1.4 塑性铰密度破坏准则
    2.2 结构倒塌破坏研究思考
        2.2.1 构件层面的倒塌破坏思考
        2.2.2 子结构层面的倒塌破坏思考
        2.2.3 整体结构层面的倒塌破坏思考
    2.3 拟采用的倒塌破坏研究方法
        2.3.1 构件层面的倒塌研究内容
        2.3.2 子结构层面的倒塌研究内容
        2.3.3 整体结构层面的倒塌研究内容
    2.4 结构倒塌破坏与构件损伤的统一模型探索
        2.4.1 破坏的细观统一
        2.4.2 破坏的宏观统一
    2.5 小结
第三章 构件层次的结构倒塌研究
    3.1 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的多尺度分析
        3.1.1 柱损伤的细观尺度研究
        3.1.2 柱损伤的宏观尺度研究
    3.2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破坏准则
        3.2.1 钢筋混凝土柱单参数破坏准则
        3.2.2 钢筋混凝土柱多参数破坏准则
    3.3 改进双参数破坏准则
        3.3.1 混凝土柱耗能特性
        3.3.2 有效耗能理论
        3.3.3 考虑加载幅值的改进 Park-Ang 破坏准则
    3.4 基于倒塌的构件破坏量化分析
    3.5 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研究
        3.5.1 塑性铰定义
        3.5.2 塑性铰长度定义
        3.5.3 塑性铰发育与构件损伤
    3.6 矩形截面框架柱曲率计算研究
        3.6.1 屈服曲率
        3.6.2 极限曲率
    3.7 框架柱塑性铰量化分析
    3.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域失效的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研究
    4.1 倒塌破坏模型
        4.1.1 层模型
        4.1.2 子结构性能与结构倒塌
    4.2 域失效倒塌破坏模型
    4.3 域失效与构件损伤
        4.3.1 合理性
        4.3.2 唯一性
        4.3.3 可量化性
    4.4 域失效与层倒塌
        4.4.1 结构层完全倒塌
        4.4.2 层严重破坏
    4.5 域失效与结构倒塌
    4.6 基于域模型的塑性铰密度倒塌破坏准则
        4.6.1 结构倒塌破坏机制
        4.6.2 结构倒塌变量的选取
        4.6.3 塑性铰密度破坏准则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抗倒塌性能研究
    5.1 结构整体性能研究
    5.2 结构倒塌破坏区间
        5.2.1 结构倒塌破坏临界点
        5.2.2 倒塌破坏区间
    5.3 结构抗地震倒塌分析方法
        5.3.1 倒塌指数计算流程
        5.3.2 结构倒塌分析流程图
        5.3.3 框架结构时程反应分析方法
        5.3.4 倒塌破坏量化
    5.4 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试验
        5.4.1 框架结构试验
        5.4.1.1 二层双跨框架结构试验
        5.4.1.2 三层双跨框架结构试验
        5.4.1.3 三层三跨框架结构试验
        5.4.2 平面框架倒塌分析
        5.4.2.1 有限元程序 OpenSees
        5.4.2.2 数学软件 MATLAB
        5.4.3 平面框架建模
        5.4.4 平面框架结构反复加载分析
        5.4.5 结构倒塌破坏特点
    5.5 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分析
        5.5.1 框架试验准确性验证
        5.5.2 框架柱损伤定义
        5.5.2.1 框架柱曲率定义
        5.5.2.2 框架柱塑性铰定义
        5.5.3 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量化分析
        5.5.3.1 框架结构塑性铰分布
        5.5.3.2 结构倒塌破坏指数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整体结构倒塌破坏参数分析
    6.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6.2 结构倒塌破坏性能参数
        6.2.1 地震动输入评价指标 PGA
        6.2.2 结构设计参数选取
    6.3 地震记录选取
        6.3.1 地震记录数据库
        6.3.2 框架模型倒塌分析
        6.3.3 地震动选取结果
        6.3.4 时程分析结果评价
    6.4 框架结构倒塌性能变参数分析
        6.4.1 层数
        6.4.2 层高
        6.4.3 跨度
        6.4.4 轴压比
    6.5 倒塌分析思考
        6.5.1 加速度幅值
        6.5.2 域破坏特性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思考
    7.3 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6)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研究
        1.2.2 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性能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 古建筑木结构的破坏分析及其加固方法
    2.1 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基本特点
        2.1.1 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2.1.2 建筑外形造型优美,层次分明
        2.1.3 优良的抗震性能
        2.1.4 采用材份制的设计方法,房屋以间为单位
    2.2 古建筑木结构的破坏分析
        2.2.1 地基基础的破坏
        2.2.2 上部木结构的破坏
    2.3 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
        2.3.1 古建筑加固保护的原则
        2.3.2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修缮方法
    2.4 加固方案评价
        2.4.1 整体加固方案评价
        2.4.2 局部构件加固方案评价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基于结构潜能和能量耗散的古建筑木结构地震破坏评估
    3.1 概述
    3.2 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及试验方案
        3.2.1 相似关系
        3.2.2 模型设计
        3.2.3 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
        3.2.4 地震波选取
        3.2.5 加载方案
    3.3 古建筑木结构地震作用下耗能分析
    3.4 古建筑木结构的关键耗能构件地震破坏评估
        3.4.1 关键耗能构件地震破坏评估模型的建立
        3.4.2 关键耗能构件地震破坏评估
    3.5 古建筑木结构的整体结构地震破坏评估
        3.5.1 整体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
        3.5.2 整体结构地震破坏评估
    3.6 基于破坏程度的古建筑木结构震害等级及抗震能力指数划分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碳纤维布加固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加固试验模型设计
    4.3 试验测量内容及加载方案
    4.4 试验结果分析
        4.4.1 试验现象描述
        4.4.2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4.4.3 位移响应
        4.4.4 加速度响应
        4.4.5 结构地震剪力
        4.4.6 结构刚度退化及规律研究
        4.4.7 半刚性榫卯节点的内力反应及结构耗能情况
        4.4.8 结构扭转反应
    4.5 与扁钢加固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比较
        4.5.1 峰值加速度响应比较
        4.5.2 柱架侧移变形比较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5.1 概述
    5.2 古建筑木结构柱脚滑移恢复力特征曲线
        5.2.1 基本假定
        5.2.2 柱脚恢复力特征曲线及临界状态的确定
    5.3 碳纤维布加固燕尾榫柱架恢复力特征曲线
        5.3.1 骨架曲线模型
        5.3.2 柱架的 P 效应及卸载(拉回)刚度变化规律
        5.3.3 恢复力特征曲线的建立
        5.3.4 恢复力特征曲线与试验结果比较
    5.4 单朵枓栱铺作层恢复力特征曲线
        5.4.1 骨架曲线模型
        5.4.2 卸载刚度变化规律
        5.4.3 恢复力特征曲线及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5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5.5.1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加载求解
        5.5.2 模态分析
        5.5.3 水平地震响应分析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动力分析计算模型
    6.1 概述
    6.2 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简化模型
        6.2.1 古建筑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机制
        6.2.2 简化计算模型基本假定
        6.2.3 简化计算模型
    6.3 古建筑木结构“摇摆-剪弯”简化模型地震反应分析原理
        6.3.1 动力方程的建立
        6.3.2 结构力学模型的选取
        6.3.3 地震波选取
        6.3.4 动力分析相关参数的确定
        6.3.5 动力方程的数值求解
    6.4 计算模型振动台试验验证
        6.4.1 古建筑木结构动力弹塑性计算结果验证
        6.4.2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动力弹塑性计算结果验证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残损节点的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
    7.1 概述
    7.2 碳纤维布加固残损节点的破坏形态
        7.2.1 碳纤维布加固残损节点的方法
        7.2.2 碳纤维布加固残损节点的破坏形态
    7.3 碳纤维布加固残损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7.3.1 计算基本假定
        7.3.2 材料的本构关系
        7.3.3 碳纤维布加固残损榫卯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7.3.4 影响参数分析
    7.4 碳纤维布加固残损榫卯节点的设计建议
        7.4.1 碳纤维布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
        7.4.2 碳纤维布加固设计计算公式及步骤
        7.4.3 碳纤维布加固设计公式尚应继续深入考虑的几个方面
    7.5 铁件加固残损节点的破坏形态
        7.5.1 铁件加固残损榫卯节点的方法
        7.5.2 铁件加固残损榫卯节点的破坏形态
    7.6 扁钢加固残损榫卯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7.6.1 扁钢加固残损榫卯节点区破坏截面的受力阶段
        7.6.2 计算基本假定
        7.6.3 扁钢加固残损榫卯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7.7 扁钢加固榫卯节点设计建议
        7.7.1 扁钢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
        7.7.2 扁钢加固残损榫卯节点设计计算公式及步骤
        7.7.3 扁钢加固设计公式尚应继续深入考虑的几个方面
    7.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1.1 古建筑木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
        8.1.2 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抗震能力分析
        8.1.3 基于恢复力特性的碳纤维布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8.1.4 古建筑木结构动力计算模型
        8.1.5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榫卯节点的性能分析及加固设计方法
    8.2 展望
致谢
附录

(7)滑移隔震技术及其在村镇建筑中的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地震概况及我国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平
        1.1.1 地震概况
        1.1.2 结构安全水平的设置
    1.2 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我国地震灾害
        1.2.2 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基础滑移隔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1 滑移隔震技术的机理和隔震装置
        1.3.2 基础滑移隔震的理论模型和理论分析
        1.3.3 基础滑移隔震的试验研究和现状
        1.3.4 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的内容
2 中低层建筑基础滑移隔震效果数值分析
    2.1 SAP2000中的摩擦—摆锤隔振单元
    2.2 数值分析模型与隔震参数
        2.2.1 分析模型
        2.2.2 地震波输入
        2.2.3 地震动强度指标
        2.2.4 隔震支座参数
    2.3 计算结果分析
        2.3.1 加速度对比
        2.3.2 位移对比
        2.3.3 层间剪力对比
    2.4 小结
3 七类基础滑移隔震支座隔震特性研究
    3.1 滑移隔震支座的类型
        3.1.1 砂垫层隔震支座
        3.1.2 石墨垫层滑动支座
        3.1.3 钢珠(球)、辊轴滚动支座
        3.1.4 聚四氟乙烯滑板摩擦支座
        3.1.5 回弹滑动支座
        3.1.6 滞变—摩擦基底隔震支座
        3.1.7 直线式滑动支座
    3.2 隔震支座的隔震特性研究
    3.3 摩擦系数对隔震效果的影响
    3.4 小结
4 抗滑移倾覆的构造措施设计
    4.1 从建筑物整体假定看待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问题
    4.2 抗倾覆构造措施及工作原理
    4.3 设置侧向钢筋的受力分析
    4.4 抗滑移倾覆构造措施对隔震结构性能的影响
        4.4.1 隔震结构周期的变化
        4.4.2 隔震层抗滑移倾覆能力明显增强
        4.4.3 隔震结构时程响应的变化
        4.4.4 隔震支座中剪力分配的变化
    4.5 小结
5 我国乡镇房屋隔震技术应用探讨
    5.1 两次大地震村镇房屋震害调查
        5.1.1 震害调查
        5.1.2 震害产生原因分析
    5.2 改善乡镇房屋抗震设防的几条建议
    5.3 滑移隔震技术应用推广建议
        5.3.1 摩擦滑移及向心复位方案
        5.3.2 施工注意事项
        5.3.3 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Ⅰ)——支座静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非固结隔震结构减震机理及其锥形支座构造
2 锥形非固结隔震支座静力试验概要
    2.1 粘弹性材料纯压缩力学性能试验概要
    2.2 锥形非固结隔震支座试验概要
3 锥形非固结隔震支座静力试验结果
    3.1 粘弹性材料纯压缩力学性能
    3.2 支座压缩试验结果
    3.3 支座水平试验结果
4 结 论

(9)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1.1 附加质量模型
    1.2 等效质量-弹簧模型
    1.3 位移有限元模型
    1.4 位移-压力有限元格式
    1.5 流体固体动力耦合分析有限元模型
    1.6 边界元模型
    1.7 ALE模型
    1.8 模型评述
2 求解技术研究进展
    2.1 动力特性求解技术研究进展
    2.2 动力响应求解技术研究进展
3 抗震、隔震、减震技术研究进展
    3.1 渡槽结构抗震技术研究进展
    3.2 液体调频阻尼 (TLD) 效应
    3.3 渡槽结构隔震、减震技术研究进展
4 抗风技术研究进展
5 总结与展望

(10)近断层地震激励下SMA-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
        1.2.1 近断层地震动的集中性
        1.2.2 地表破裂和地面永久变形
        1.2.3 方向性效应
        1.2.4 速度脉冲效应
        1.2.5 上盘效应
        1.2.6 竖向效应
    1.3 滑移隔震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1.3.1 滑移隔震的基本原理
        1.3.2 滑移隔震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1.3.3 滑移隔震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形状记忆合金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
        1.4.1 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物理性能
        1.4.2 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
        1.4.3 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被动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4.4 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面临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SMA–滑移复合隔震支座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滑移隔震的分类及特点
        2.2.1 滑移支座的基本分类
        2.2.2 滑移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
        2.2.3 滑移隔震支座的优点和缺点
    2.3 SMA–橡胶复合隔震支座的设计与力学性能
        2.3.1 SMA-滑动隔震支座的模型设计
        2.3.2 SMA 材料的本构模型
        2.3.3 SMA–滑移支座中 SMA 丝的被动控制力推导
        2.3.4 SMA–滑移支座的力—位移关系变形模型
    2.4 SMA 丝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MA–滑移隔震结构的力学模型及动力方程
    3.1 SMA–滑移支座隔震体系的介绍
    3.2 SMA–滑移支座隔震结构地震时程反应的力学模型
        3.2.1 形状记忆合金 SMA 的力学模型
        3.2.2 摩擦滑移支座的力学模型
        3.2.3 SMA–滑移支座的力学模型
    3.3 SMA–滑移支座隔震结构地震时程反应的动力方程
        3.3.1 固定支座下的运动方程
        3.3.2 滑移支座下的运动方程
        3.3.3 SMA–滑移支座下的运动方程
    3.4 基础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断层地震波作用下SMA—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算例分析与对比
        4.2.1 工程概况
        4.2.2 有限元模型
        4.2.3 地震波参数选取
        4.2.4 结果分析
        4.2.5 抗震变形验算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反应的动力相似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D]. 班新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隔震技术对不同周期建筑物影响的分析[D]. 覃水强.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3]村镇滞变型滑移隔震建筑的隔震机理研究[D]. 孙敏. 郑州大学, 2016(08)
  • [4]摩擦滑移隔震框架结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 刘军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D]. 付国. 长安大学, 2014(12)
  • [6]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D]. 张风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滑移隔震技术及其在村镇建筑中的推广应用研究[D]. 蔡康锋. 安徽理工大学, 2012(01)
  • [8]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Ⅰ)——支座静力试验[J]. 何文福,刘文光,杨巧荣,孙凤利. 振动与冲击, 2012(10)
  • [9]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学研究进展[J]. 张多新,王清云,白新理.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4)
  • [10]近断层地震激励下SMA-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D]. 李松.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滑移隔震结构非线性响应的动态相似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