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省旅游度假区概况

大理省旅游度假区概况

一、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苏俊杰,赵娟[1](2021)在《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助力云南乡村振兴》文中提出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省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乡村都在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的云南省,基于自身发展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通过非遗实践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即通过非遗资源的利用,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非遗+旅游""非遗+产品""非遗+演艺"业态,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功能。本文通过分析云南丽江、大理和建水等地案例,展现云南非遗在推动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果,揭示少数民族非遗在培育乡村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效链接,以促进非遗成为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王宁,张晓彤,高磊[2](2021)在《区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提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纵观各国城市建设史,独特的人居环境孕育了特有的人文思想和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和利用也是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然而,在环境变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资源开发进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失落、历史遗迹的破坏、消失等问题日益严峻。

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3](2021)在《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两城一区”——大理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精神》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3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大理现场办公会,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大理作出"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两城一区"定位,要求大理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头支撑作用。高屋建瓴擘画大理发展蓝图会议从整个战略布局,深入分析大理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机遇,对大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邹函纾[4](2021)在《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迎来新时代,各个行业面临新的变化,旅游业也不例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发生变化,传统型的旅游发展模式难以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乃大势所趋。因此,对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是了解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寻找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扬长补短,提升旅游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弥勒市是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非传统旅游城市,旅游的兴起与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弥勒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目前,弥勒市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科学测评其经济绩效,发现旅游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促进弥勒旅游业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木桶效应”理论、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等构建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以弥勒市为案例点,测评其2012年至2019年的旅游业经济绩效,并分析影响因素,针对性给出相应建议。本研究第一、二章分析宏观和微观背景,梳理国内外关于旅游业经济绩效的研究成果,理清绩效的概念,辨析经济效率、经济效益与经济绩效的含义。第三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建立评价体系。以绩效的内涵作为选择一级指标的依据,确定经济业绩与经济效率两个层面构建一套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第四章对弥勒旅游业发展的自身优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计算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得分,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五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经济因素、资源因素、服务因素、交通因素、政策因素五个方面研究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第六章从规避“短板”,发挥“长板”两个角度,提出提升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建议,包括整合产业要素,扩大集群效应;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发挥创新驱动,完善产品结构;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贡献力。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评价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的三级指标差异性系数变化幅度大,对绩效影响力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性系数排在前四位的是旅游总收入/第三产业总值、旅游总收入/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总收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及旅行社数量,这四个指标对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较大。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公路营运里程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对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较小。其他指标相对集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差别不大。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在2012年—2019年期间总体上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12年—2014年呈下降趋势,2014年—2016年缓慢增长,此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从各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来看,除旅游投入产出系统外,其他三个系统与综合绩效走势均有较大差别。旅游产业规模系统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对总体绩效的作用大都处于中等水平。旅游业经济效益系统同样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后出现猛烈增长,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变大。旅游业支撑要素系统总体发展平稳,2015年出现上升趋势2016年回落,总体上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大。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中,旅行社数量的影响程度最强,旅游产业区位熵排在第二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程度最弱。从整体来看,服务因素对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强,其次是经济因素、资源因素和交通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弱。

冯文岗,马琨,郝瑞锋,罗用频[5](2021)在《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是全国旅游资源富集的省份,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贵州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本文在明确旅游产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化的机遇和优势,梳理了旅游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路径。

余务洪,雷旭锋[6](2021)在《打造世界级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新发展阶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打造世界级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精神,紧紧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基本定位和打造世界级文旅产业、世界级绿色食品产业的要求,切实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精准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重点项目支撑,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努力把大理州建设成为世界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赵冬冬[7](2021)在《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优化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大众旅游已经越来越普遍,旅游成为了大众对更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方式之一,新时代国家对环境保护不断重视,陆续推出“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相关保护政策。基于此,我国旅游业正式跨入全民休闲度假的新征程。如此一来,度假区便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重要的载体。浙江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同时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和自涌型温泉地热资源,且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均达到国家优质标准,但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内存在度假资源分散、业态产品单一、景观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度假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提出优化提升建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内外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本理论、度假区内涵以及市场等相关理论的总结分析,以及对目前温泉度假区发展现状的相关调查,从而给予其更加明确的阐述,制定出合理的度假区产品设计。同时通过实地走访、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检索,对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度假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异但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产品开发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本文第一部分回顾旅游度假区内涵及市场定位、开发规划设计、温泉旅游度假区等内容,基于上述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深入探讨现阶段国内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前景以及开发依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旅形式将会成为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该方式能够在休闲度假的同时感受特色文化带来的熏陶,同时其形式多样,具有健康发展理念。第二部分深入研究国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分布特点、主要资源类型、客源市场特征等。同时,总结分析浙江省和福建省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的现状和发展概况,发现筹备建设之中的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符合目前的旅游度假发展趋势,同时作为该地区仅有的在建国家级度假区,其具有开发和发展的必要。第三部分基于调查问卷和网络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区域条件、交通要素)资源概况、市场特点、开发规划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完成度假区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和整合,对度假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设计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提升建议,解决度假区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以此将度假区打造成为依托氡泉与廊桥两个主题资源,打造“廊桥文化传承,氡泉度假休闲”的文化,山水度假、红色教育、生态农业、文化体验为主特色”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的浙南最具吸引力旅游度假区。在此基础上,结合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现状、现有资源特点和游客满意调查分析,从度假区业态产品培育、项目设计、形象宣传推广、管理体制改革四方面进行提升改造,通过整合度假区旅游资源,提升度假区吸引力和市场运营力,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平台体验以及更加规范、安全的旅游服务。为今后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优化提升探索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晁梦园[8](2021)在《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在线旅游平台所占市场份额的扩大,网络数据的研究逐渐成为风景园林乃至各行各业研究的新领域。现阶段风景游赏规划和风景资源管理多以资源为主,忽略了“人”作为场地使用者的行为需求。为研究一定时空范围内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和游赏路径的特征,为湖南省景区游赏规划提供参考,进而探讨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和旅游者行为理论,利用Python语言爬取携程、去哪儿、马蜂窝旅游网站近五年访湘游记数据9630条,清洗处理后得到有效数据3037条。以游记涉及的104个景区为研究单元,构建时空行为数据库。并利用ST-DBSCAN算法(spatial-temporal 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对数据进行时空聚类,利用ArcGIS10.7、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到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如下:(1)游客风景游赏行为以传统游赏行为为主,无差别行为、与景区自然地貌密切相关的行为、与人文特色密切相关的行为、与季节密切相关行为出现频次相对较低,但也是游客在旅游中的主要游赏行为。风景游赏行为季节性分布明显,呈现“春夏差异小,秋季低,冬季高”的趋势。主要分布在以武陵源、凤凰古城和岳麓山—橘子洲为核心的空间范围内,“围绕知名景区零散圈状分布”。(2)游客出游行为的季节性时空聚类并不明显,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以张家界、湘西、长株潭为核心的三角区域,分布模式为“区域性聚集,整体分散”。大湘南和洞庭湖区域聚集性较低,格局西强东弱,整体发展不均衡。(3)从游赏轨迹角度看,湖南省整体上以武陵源、凤凰古城、岳麓山等着名景点为核心呈放射性分布,辐射全省,形成“中心发散,分布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其他景区间移动轨迹相对较少。(4)分析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分布原因可知,风景游赏行为时空分布特征(以景区年核密度为指标)与访客量、所在市GDP呈正相关,与周边知名景区距离呈负相关,是典型的“灯下黑”现象。通过分析游客风景游赏行为特征研究结果,为增强湖南省景区游赏规划以及景区在生态和人文层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得到启示:(1)加强省内交通规划,提升景区可达性。(2)引导区域式风景游赏协调发展。(3)打造优质服务体验,增加体验型游赏活动。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如下:(1)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为湖南省各景区,从省域角度研究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为区域风景游赏规划和资源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弥补大尺度行为研究的空缺;(2)本研究在时空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入风景游赏行为数据类型,构建湖南省近五年风景游赏行为“时空行为数据库”,进而进行游赏行为时空研究、游赏轨迹研究和出游行为时空特征研究;(3)运用ST-DBSCAN算法,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灵活研究某一时间段的空间聚集特征。同时深入到风景游赏行为研究层面,探讨旅游者整个风景游赏过程中在“时间—空间—行为”三个维度的行为模式和聚集特征,为后续研究游客游赏动机和游赏偏好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通过研究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证明运用网络游记数据可以准确提取风景游赏时空行为数据构建数据库,进而运用ST-DBSCAN算法、空间分析工具、社会网络分析、皮尔逊相关等方法分析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出游行为时空特征和风景游赏轨迹规律,方法可行。但由于游记涵盖群体的局限性,通过网络游记分析风景游赏行为的结果只能反映一部分群体的行为时空规律,因而本研究结果只能作为参考,需结合相关部门统计信息一起研究,才具有普遍性。

李叶舟[9](2021)在《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强等产业特征,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抓手。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出游频率与频次增加,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有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以及文化品牌输出的重要承载。但现状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低、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成熟,旅游盈利模式单一以及旅游重商业、轻文化等问题,总体来说,目前旅游业尚存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整体较低、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等都有待提升。昆明池处于旅游发展初期,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创新等旅游资源丰富,在大西安乃至陕西省层面均具有示范标杆作用。本文选取西安周边昆明池片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以及案例研究,了解研究进展,借鉴优秀经验,为昆明池旅游产品策划以及规划布局奠定基础。首先对昆明池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昆明池旅游发展特征以及发展问题。其次对昆明池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深入研究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对接西安市的旅游市场,确定旅游开发思路与原则。基于以上研究给出策划昆明池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重点产品,并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保护分区、旅游发展结构、开发建设布局、旅游游线组织等五个方面,对昆明池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布局研究,同时从旅游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智慧旅游设施等三个方面对昆明池旅游发展进行有效支撑,指导昆明池未来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实现从策划到布局的有效落地,引导高质量旅游发展。本文通过昆明池旅游产品以及规划布局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产品策划到空间布局、支撑配套、实施运营的旅游全流程研究,为其他景区从产品策划到实施运营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昆明池未来作为西安市乃至西北旅游市场的重要目的地,本次研究为昆明池高质量旅游发展提供方向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弥补西安市旅游产品短板、革新西安市旅游市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晶[10](2020)在《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游客的出行习惯,虚拟社区的兴起将用户流量分割在多个平台,用户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增权的过程,为社区、企业带来的价值愈发明显和重要,也促使旅游政府和企业思考如何去改善产品和服务、创新分发渠道、维系用户情感。在国家层面文化和旅游局合并之后,如何促进文旅融合、焕发旅游和文化生机更是旅游产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着眼于这些疑问,联系近两年备受关注的“旅游IP”热点话题,本文提出将旅游虚拟社区选作平台,通过用户价值共创的旅游IP作为文旅融合的落脚点和路径指导,以期为云南文化和旅游融合做出探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以及旅游IP目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分别阐述了三个关键词的概念。对于旅游IP这一较新概念,从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对其溯源探究,在综合各学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本研究语境下的定义:旅游IP是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的新型产业链生态。旅游IP是以自带流量的当地文化为内核,讲述有趣的故事,传播一定的价值观,聚合相似价值主张的游客群体并促成其身份标签与认同,在互动中不断衍生出具有社区情感和文化创意的产品并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可进行商业变现的产业链。此外,社会认同理论、情感依恋理论、符号学理论、场景理论以及故事理论是支撑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撑。其次,在文献研究和行业实践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IP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包括旅游IP的要素、特征及类型,并列举了国内外四个旅游IP,从概况、发展历程出发,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索出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旅游IP构建路径。再次,结合云南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调查,并回顾了云南文旅融合探索历程,以此得到云南文化旅游IP的打造基础。云南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即遗产遗迹类、红色与抗战类、民族、节庆与边地类、观光康体休闲类、城镇村落与园区类以及文化设施与演艺影视类文化旅游资源。云南在文旅融合的探索较为前卫,在IP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实践,作为互补,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旅游IP元素展开设计。最后,基于前述总结的旅游IP构建路径对云南选取七类元素进行IP构建的实证研究。选取云南优质内容类IP元素《芳华》和《消失的地平线》、媒体催生类旅游IP元素滇池海埂大坝和丽江听花堂客栈、传统文化类旅游IP元素哈尼族蘑菇房和白族扎染工艺、节事活动类旅游IP元素佤族摸你黑节,以“IP元素挖掘——IP符号设计——IP产品设计——IP整合营销——IP授权衍生”为基本路径,分别进行完整的旅游IP构建。

二、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助力云南乡村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遗+旅游:促进乡村体验旅游发展
二、非遗+产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三、非遗+演艺:促进乡村群众参与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2)区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提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文化为核心,创建更为包容、平等、韧性的城乡社区
二、大理州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独特,保护现状具有紧迫性
三、以传统村落区域性保护为目的、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挖掘历史空间资源、留存文化底蕴
四、以洱海生态治理为推动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遗产保护“喜洲方案”
五、思考与借鉴

(4)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国旅游业进入优质旅游时代
        二、提质增效是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新要求
        三、创新驱动打造弥勒市旅游业发展新引擎
        四、旅游业成为弥勒市产业结构优化新动力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旅游业经济绩效研究进展
        二、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三、弥勒市旅游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含义
        二、经济效率、经济效益与经济绩效内涵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木桶效应”理论
        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三、灰色系统理论
第三章 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及模型
    第一节 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三、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指标优化
        四、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第二节 熵权TOPSIS模型的实际应用
        一、基本原理
        二、基本步骤
第四章 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实证分析
    第一节 弥勒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弥勒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二、弥勒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弥勒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二、熵权法赋予评价指标权重
        三、TOPSIS计算综合评估值
        四、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选取及分析方法选择
        一、影响因素的选取
        二、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结果
    第三节 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
        一、经济因素对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增长作用
        二、资源因素对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增长作用
        三、服务因素对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增长作用
        四、交通因素对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增长作用
        五、政策因素对弥勒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增长作用
第六章 提升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建议
    第一节 扩大集群效应提高经济绩效
        一、加强旅游企业的交流合作
        二、推进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推动区域旅游的深度协作
    第二节 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一、健全“购”“娱”等旅游服务要素
        二、促进旅行社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第三节 发挥创新驱动完善产品结构
        一、打造创新旅游产品
        二、塑造知名旅游品牌
    第四节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旅游贡献力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方面
        二、影响因素分析方面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5)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产业化的研究概述
二、贵州旅游产业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条件
    (一)贵州旅游产业化的历史进程
        1.积蓄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7年之前
        2.初创阶段:1998—2005年
        3.加速成长阶段:2006至2020年
        4.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及以后
    (二)贵州旅游产业化的条件
        1.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为贵州旅游产业化带来了政策机遇
        2.旅游资源丰富,为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潜力
        3.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为贵州旅游产业化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4.不断增加的旅游发展实践,为贵州旅游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5.“快旅慢游”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为贵州旅游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要素保障
三、现阶段贵州推进旅游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景区景点品质和效益不高
    (二)涉旅企业实力不强且接待能力欠缺
    (三)市场化运作跟进不够
    (四)旅游资源系统化、特色化开发不足
    (五)旅游“末梢交通”仍有梗阻
四、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化的路径与建议
    (一)推动资源开发系统化,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二)推动景区建设品质化,提高旅游竞争力
    (三)推动要素配套优质化,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四)推动景区运营市场化,提高经营质量
    (五)推动产业发展融合化,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六)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提高旅游满意度

(6)打造世界级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坚定世界级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启动世界级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7)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优化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2章 国内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一、国内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
        (一)探索阶段(1992 年-2010 年)
        (二)突破阶段(2010 年-2015 年)
        (三)深化阶段(2016 年-2021 年)
    二、国内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一)空间分布不均
        (二)以自然资源型度假区为主
        (三)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客源地
    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概况
第3章 浙江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分析
    一、旅游资源概况
    二、旅游资源分类
        (一)自然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评价
        (一)资源类型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二)资源品位高、组合度高
第4章 浙江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开发管理现状研究
    一、浙江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成立背景
        (一)温州旅游发展情况
        (二)泰顺县县情及旅游发展情况
        (三)泰顺县周边度假区建设情况
    二、浙江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基本情况
        (一)管理体制
        (二)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情况
        (三)度假产品开发和招商情况
第5章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旅游市场分析
    一、基于游客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目的和样本情况
        (二)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三)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二、基于对游客网络点评的文本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三、基于游客满意度调研和网络文本分析发现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二)产品体系不完善
        (三)营销宣传不到位
第6章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优化提升建议
    一、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一)推进一体化管理建设
        (二)加快度假区法治化建设
    二、产品优化提升建议
        (一)业态培育提升
        (二)产品优化提升
    三、项目设计建议
        (一)国际化温泉度假酒店项目
        (二)“寻梦廊桥·养生氡泉”康养休闲项目
        (三)文旅IP项目
    四、市场营销推广建议
        (一)市场分布与定位
        (二)推进智慧化宣传
    五、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二)人才保障
        (三)交通保障
结语
文献参考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8)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景游赏成为主流生活休闲方式
        1.1.2 海量的网络数据为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研究提供数据
        1.1.3 湖南省景区规划需要理论支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理论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网络数据挖掘法
        1.5.3 时空聚类算法
        1.5.4 社会网络分析法
    1.6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6.1 论文结构
        1.6.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湖南省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交通
        2.1.4 景区资源
    2.2 数据获取与清洗
        2.2.1 训练数据来源
        2.2.2 数据清洗
    2.3 中文分词与词频统计
    2.4 构建时空行为数据库
    2.5 ST--DBSCAN时空聚类模型构建
    2.6 空间分析——核密度、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
        2.6.1 核密度
        2.6.2 空间自相关
        2.6.3 热点分析
    2.7 季节性强度分析
    2.8 时空轨迹分析
    2.9 相关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风景游赏行为类型
    3.2 高频代表性风景游赏行为空间分布特征
        3.2.1 吃——传统风景游赏行为空间分布
        3.2.2 步行——无差别行为空间分布
        3.2.3 爬山--与景区自然地貌密切相关的行为
        3.2.4 表演--与人文特色密切相关的行为
        3.2.5 赏花--与季节密切相关的行为
        3.2.6 高频行为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3.3 高频风景游赏行为时间分布特征
        3.3.1 高频风景游赏行为季节性分布
        3.3.2 高频风景游赏行为年度分布
    3.4 出游行为时空分布
        3.4.1 访客量频度季节分布
        3.4.2 季节性出游行为空间分布
        3.4.3 年度出游行为空间分布
    3.5 各年度风景游赏时空轨迹特征
    3.6 时空分布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方法
    4.2 发现
    4.3 启示
    4.4 不足与展望
    4.5 研究创新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主要数据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对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1.1.2 现状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
        1.1.3 昆明池担当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产品内涵
        2.1.2 旅游区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旅游产品相关理论
        2.2.2 旅游空间相关理论
    2.3 相关案例借鉴分析
        2.3.1 旅游产品策划相关案例
        2.3.2 旅游空间布局相关案例
        2.3.3 景城融合模式相关案例
3 昆明池片区旅游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解析
    3.1 资源价值评析
        3.1.1 旅游资源分类
        3.1.2 资源价值体系
        3.1.3 资源价值评价
    3.2 发展现状解析
        3.2.1 自然条件
        3.2.2 产品现状
        3.2.3 空间布局
        3.2.4 市场现状
        3.2.5 交通现状
    3.3 问卷调研分析
        3.3.1 游客特征分析
        3.3.2 旅游体验分析
        3.3.3 旅游需求分析
    3.4 特征与问题总结
        3.4.1 发展特征
        3.4.2 问题总结
    3.5 小结
4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策划
    4.1 旅游发展趋势研判
        4.1.1 旅游产品趋势
        4.1.2 旅游市场趋势
        4.1.3 游客特征分析
    4.2 产品开发swot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遇
        4.2.4 挑战
    4.3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4.3.1 规划资源转化产品
        4.3.2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4.3.3 顺应旅游发展趋势
        4.3.4 价值确定产品方向
    4.4 核心旅游产品谱系
        4.4.1 文化体验类重点产品
        4.4.2 生态休闲类重点产品
        4.4.3 创新城市类重点产品
5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5.1 旅游产品布局原则
    5.2 旅游产品空间布局
        5.2.1 构建区域空间格局
        5.2.2 明确空间保护分区
        5.2.3 规划空间发展结构
        5.2.4 开发建设布局研究
        5.2.5 核心旅游产品布局
    5.3 旅游交通布局及游线组织
        5.3.1 交通布局原则
        5.3.2 道路交通规划
        5.3.3 旅游游线组织
    5.4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5.4.1 服务设施分级
        5.4.2 服务设施分类
        5.4.3 旅游智慧设施
    5.5 旅游产品开发实施运营策略
        5.5.1 旅游市场营销
        5.5.2 目标市场定位
        5.5.3 营销渠道策划
        5.5.4 重点节庆营销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件 昆明池游客调查问卷

(10)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旅游虚拟社区
        二、价值共创
        三、旅游IP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旅游虚拟社区
        二、价值共创
        三、旅游形象
        四、旅游品牌
        五、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旅游IP三者关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认同理论
        二、情感联结理论
        三、符号学理论
        四、故事理论
        五、场景理论
第三章 旅游IP基础理论与构建路径
    第一节 旅游IP的概念探析
        一、概念
        二、旅游形象、旅游品牌、旅游IP三者关系
    第二节 旅游IP的要素
        一、蕴含文化的内容
        二、高辨识度的符号体系
        三、普适性的价值观
        四、一定的粉丝群体
        五、广泛的营销渠道
    第三节 旅游IP的特征
        一、地域性
        二、场景性
        三、人格化
        四、对象性
        五、衍生性
    第四节 旅游IP案例解析
        一、迪士尼IP案例分析
        二、熊本熊IP案例分析
        三、故宫IP案例分析
        四、乌镇IP案例分析
    第五节 旅游IP的基本类型
        一、优质内容孵化的旅游IP
        二、媒体渠道催生的旅游IP
        三、传统文化创新的旅游IP
        四、节事活动赋能的旅游IP
    第六节 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旅游IP构建路径
        一、基于用户共创内容的旅游IP元素挖掘
        二、基于用户认知分析的旅游IP符号设计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旅游IP产品打造
        四、基于用户参与的旅游IP整合营销
        五、基于知识产权的旅游IP跨界衍生
第四章 云南文化旅游IP打造基础
    第一节 云南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遗产遗迹类文化旅游资源
        二、红色与抗战类文化旅游资源
        三、民族、节庆与边地类文化旅游资源
        四、观光康体休闲类文化旅游资源
        五、城镇、村落与园区类文化旅游资源
        六、文化设施与演艺影视类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 云南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分析
        二、游客媒介选择偏好分析
        三、游客文化旅游需求偏好分析
    第三节 云南文化旅游融合探索
        一、全域旅游建设
        二、智慧旅游建设
        三、云南新文旅IP战略布局
第五章 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
    第一节 数据来源
        一、旅游虚拟社区选定
        二、用户游记获取
    第二节 用户关注的文化旅游形象要素
    第三节 云南文化旅游IP分类构建
        一、云南优质内容类旅游IP
        二、云南媒体催生类旅游IP
        三、云南传统文化类旅游IP
        四、云南节事活动类旅游IP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云南文化旅游需求调查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四、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少数民族旅游文化产业与非遗助力云南乡村振兴[J]. 苏俊杰,赵娟. 艺术评论, 2021(10)
  • [2]区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提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 王宁,张晓彤,高磊. 城乡建设, 2021(14)
  • [3]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两城一区”——大理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精神[J]. 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 云岭先锋, 2021(07)
  • [4]弥勒市旅游业经济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邹函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 冯文岗,马琨,郝瑞锋,罗用频.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21(02)
  • [6]打造世界级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J]. 余务洪,雷旭锋. 社会主义论坛, 2021(06)
  • [7]浙江省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的优化提升研究[D]. 赵冬冬.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8]湖南省风景游赏行为时空特征研究[D]. 晁梦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D]. 李叶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旅游虚拟社区价值共创的云南文化旅游IP构建研究[D]. 张晶.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大理省旅游度假区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