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丙糖异构酶、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和1,6-二磷酸果糖酶的共表达

磷酸丙糖异构酶、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和1,6-二磷酸果糖酶的共表达

一、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珈[1](2021)在《桑树中与桑脉带相关病毒N蛋白互作的蛋白筛选、鉴定及其表达分析》文中指出桑脉带相关病毒(Mulberry vein banding associated virus,MVBa V)是桑树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病毒,属于番茄斑萎病毒科(Tospoviridae)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的成员,其S RNA编码的核外壳(nucleocapsid,N)蛋白。筛选、鉴定MVBa V N蛋白互作蛋白,进而研究其互作机制对揭示MVBa V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作用。前期研究中我们制备了MVBa V N蛋白多克隆抗体,本研究在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基础上,采用免疫共沉淀筛选N蛋白的互作蛋白,并经双分子荧光互补和酵母双杂交系统对10个候选互作蛋白进行验证,对部分编码互作蛋白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表明所制备的抗体能够检测出低至0.50 ng的MVBa V N融合蛋白,在稀释倍数1:1000时与细菌表达的融合N蛋白及感病桑叶中的N蛋白产生特异性识别,不与寄主蛋白产生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2、以具有典型桑脉带病症状的桑叶为材料提取总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Co IP-MS)的方法,筛选到与MVBa V N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有106个,其中包括MVBa V编码的运动蛋白(non-structural movement,NSm)、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suppressor,NSs)、核外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蛋白)。3、选取类乳胶蛋白423(MLP-like protein 423,MLP-LP423)、结瘤素相关蛋白1(Nodulin-related protein 1,NRP1)、果胶酯酶(Pectinesterase,PECT)、烯醇化酶(Enolase,ENO)、14-3-3蛋白B(14-3-3-like protein B,14-3-3LPB)、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FBA)、核糖体再循环因子(Ribosome-recycling factor,RRF)、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Adenosylhomocysteinase,SAHH)和丙二烯氧化物合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共10个候选互作蛋白进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和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结果显示,MLP-LP423、NRP1、PECT、14-3-3LPB、FBA、RRF和SAHH共7个蛋白与病毒N蛋白之间存在互作。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4-3-3LPB、PECT、RRF、SAHH基因在健康桑树、病毒病桑树以及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桑幼苗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桑树受MVBa V侵染后,14-3-3LPB的表达量在根部和茎部中呈上调表达;PECT的表达量在叶部和茎部中呈上调表达,在根部中呈下调表达;RRF的表达量在上部叶片和茎部中呈上调表达;SAHH的表达量在根部及叶部中呈上调表达,在茎部中呈下调表达。PECT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量均呈现下调趋势,14-3-3LPB、RRF和SAHH的变化趋势则各不相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MVBa V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寄主蛋白之间的互作机制打下一定基础。

赵颖[2](2020)在《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一氧化氮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文中认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目前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草地畜牧业扮演重要作用。干旱胁迫作为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制约了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因此,研究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的影响及其适应干旱的机制、及寻找提高紫花苜蓿抗旱的方法对克服干旱地区苜蓿栽培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可通过细胞膜扩散的气体信号分子,通过信号转导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目前,有关NO缓解逆境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胁迫上,研究的物种也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玉米(Zea mays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燕麦(Avena sativa L)为主,而NO在牧草上的应用尤其是紫花苜蓿上的报道较少。与此同时,当今关于NO调控苜蓿抗逆性的研究尚处在生理生化水平,而NO对紫花苜蓿抗旱调控的分子机理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硝普钠(SNP)为外源NO供体,Carboxy-PTIO(cPTIO)为内源NO清除剂,以紫花苜蓿(“阿尔岗金”、“三得利”、“金皇后”)为研究材料,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和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等方法,从NO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抗旱性调节差异、萌发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碳同化及碳代谢的调控、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转录组分析等方面解析了NO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外源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指标变化比较分析,SNP浸种降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对8个与抗性相关指标变化进行隶属函数法分析,发现3个紫花苜蓿品种对外源NO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三得利>金皇后>阿尔岗金。选择对NO最为敏感的品种“三得利”为材料研究NO调控紫花苜蓿抗旱机制。(2)通过对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三得利”紫花苜蓿萌发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研究,发现外源SNP浸种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萌发第7天的苜蓿芽苗干重和含水量增加,根长降低;外源cPTIO浸种抑制了干旱下种子的萌发,芽苗干重和根长降低。叶片喷施SNP或cPTI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茎长和根长无显着影响,但施加SNP显着增加了幼苗分枝数对侧根无显着影响;施加cPTIO显着降低了幼苗侧根数对分枝数目无显着影响。干旱胁迫下,外源施加SNP降低了紫花苜蓿萌发期芽苗和幼苗期叶片内O2˙ˉ、H2O2和MDA的积累,·OH清除速率提高,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最终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而施加cPTIO引起活性氧水平显着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干旱胁迫的损伤。(3)通过对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三得利”紫花苜蓿碳同化和碳代谢关键酶进行分析,外源施加SNP增加了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期苗芽和幼苗期叶片卡尔文循环中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TBA)、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柠檬酸循环中丙酮酸脱氢酶(PDH)、柠檬酸合酶(CS)、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活性。而外源施加cPTIO可调控干旱下编码卡尔文循环及三羧酸循环代谢中间酶的基因下调表达,且其酶活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同化和碳代谢进程效率。(4)RNA-Seq分析NO调控干旱胁迫下“三得利”紫花苜蓿萌发期芽苗的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有3524个(FDR<0.01,FC≥2),GO和KEGG分析表明,DEGs主要与类黄酮、黄酮、苯丙烷、单萜、倍半萜和三萜类等次生物质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光合天线蛋白、淀粉和蔗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干旱下施加SNP与干旱处理相比引起2208个DEGs(FDR<0.01,FC≥2),DEGs主要富集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氮代谢、肌醇磷酸代谢及淀粉蔗糖代谢通路。干旱胁迫下施加cPTIO(PEG-NO)与干旱处理相比引起3461个DEGs(FDR<0.0001,FC≥2),内源NO介导的基因主要参与柠檬酸循环、丙酮酸代谢、乙醛酸代谢、精氨酸合成代谢、及光合器官的碳同化,且绝大多数基因均下调表达。(5)通过RNA-Seq对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期叶片进行研究,干旱胁迫处理与对照间叶片有947个DEGs(FDR<0.01,FC≥2),显着富集在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上。干旱下喷施SNP与干旱处理相比有852个DEGs(FDR<0.01,FC≥2),显着富集在苯丙烷类化合物、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合成通路,且参与这些通路的基因几乎全部下调表达。干旱下喷施cPTIO与干旱处理间鉴定出2891个DEGs(FDR<0.01,FC≥4),多数参与光合器官碳同化、氧化磷酸化、碳代谢、柠檬酸循环及氨基酸代谢且下调表达。

李国玮[3](2020)在《通过体外生物合成体系利用α型葡二糖进行生物制造》文中指出α型葡二糖是指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二糖,包括海藻糖、曲二糖、黑曲霉糖、麦芽糖以及异麦芽糖,尽管已在食品医药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大多利用其物理生化特性进行功能性应用,而忽视了这一系列二糖的能源性应用。开发这些二糖中的低价值二糖用以生产高价值产品,实现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符合目前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α型葡二糖为底物构建体外生物制造平台,将其作为生物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挖掘α型葡二糖的生物制造潜力,对于扩展α型葡二糖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α型葡二糖中最普遍存在的麦芽糖为例,利用体外生物合成体系分别构建了一个14酶酶促途径和一个5酶酶促途径,通过级联反应实现了麦芽糖在酶燃料电池和体外合成高价值产品果糖1,6-二磷酸方面的应用。在麦芽糖生物发电实验中,通过加入C5到C6循环再生模块实现了对麦芽糖的深度氧化,其法拉第效率高达96.4%。同时鉴定了麦芽糖为燃料的酶燃料电池的基本性能——最大功率密度,并发现C5到C6循环再生模块的加入可以提高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在麦芽糖体外合成果糖1,6-二磷酸实验中,为了提高果糖1,6-二磷酸的得率,对级联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缓冲液pH为7.0,酶比例为麦芽糖磷酸化酶:β-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聚磷酸葡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焦磷酸磷酸果糖激酶=1:4:2:1:2。在优化条件下,果糖1,6-二磷酸的得率达到88.7%。将麦芽糖浓度提高至50 g/L后,以分批补料方式合成果糖1,6-二磷酸,得到高达184 mM浓度的果糖1,6-二磷酸,产率达到66.8%,体现了体外生物合成果糖1,6-二磷酸体系工业化制造方面的潜力。本论文成功构建了一个以α型葡二糖为底物的体外生物合成体系,实现了麦芽糖完全氧化发电及以较高的产物得率合成高价值化学品——果糖1,6-二磷酸。随着酶元件的标准化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体外生物合成体系终将成为新一代生物制造平台。

王新鹏[4](2020)在《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决定因素,黑龙江作为水稻主产区之一,肩负着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干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水稻孕穗期对水分最为敏感,孕穗期干旱胁迫导致水稻大量枝梗退化,并使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能力下降,对“库”的充实造成显着影响。探究孕穗期干旱胁迫下水稻从碳代谢到产量形成的变化规律,对充分了解孕穗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的致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干旱敏感型品种松粳6号(SJ6)和耐旱型品种东农425(DN42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孕穗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恢复过程对寒地粳稻光合作用、功能叶片及籽粒蔗糖和淀粉形成积累、干物质转运分配、籽粒灌浆动态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从碳代谢角度探究孕穗期干旱胁迫及其恢复过程中蔗糖和淀粉的积累规律及其分子机制;明确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解析孕穗期干旱胁迫及其恢复过程中寒地粳稻光合物质生产、转运和积累对产量形成影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为明确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对孕穗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丰富寒地粳稻抗旱生理基础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导致寒地粳稻叶面积指数降低,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重,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越大。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胁迫期叶片SPAD(相对叶绿素含量)值影响较小,但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在恢复灌溉后表现出较大的叶片SPAD值衰减率,重度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叶片SPAD值。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寒地粳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干旱胁迫程度越重,下降幅度越大。恢复灌溉后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各性状于灌浆期恢复至对照水平,重度干旱胁迫处理所需时间更长。叶片SPAD值和气孔导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短时间内促进了Ru BP羧化酶(Ribulose-1,5-bispho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 Bis CO)活性的升高,但干旱一段时间后Ru Bis CO活性下降;干旱胁迫提高了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活性最大值。(2)轻度干旱胁迫显着增加了寒地粳稻茎鞘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与对照相比,中重度干旱胁迫下SJ6将可溶性糖和蔗糖更多的集中在茎鞘,根系相对较少,DN425根系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相对更高。干旱胁迫下功能叶片液泡转化酶(Vacuolar invertase,VIN)活性显着升高,干旱胁迫程度越重,升高幅度越大。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功能叶片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u Sase)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影响了蔗糖的合成及降解,恢复灌溉后,各处理均未能恢复至对照水平。VIN、Su Sase和SPS三种酶共同作用调节叶片蔗糖含量,重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成为限制蔗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强势粒和弱势粒的Su Sase活性和强势粒SPS活性,弱势粒Su Sase活性对籽粒蔗糖含量影响最为显着,DN425强势粒VIN活性显着高于SJ6。(3)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弱势粒的ADPG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活性升高,重度干旱胁迫显着降低DN425强势粒SSS活性;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活性对干旱胁迫不敏感;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弱势粒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活性升高,强势粒SBE活性下降;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弱势粒直链淀粉含量,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强势粒支链淀粉合成受到影响,而弱势粒支链淀粉合成能力得到加强;轻度干旱胁迫对籽粒总淀粉含量影响不显着,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籽粒总淀粉含量。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根系、茎鞘和叶片的NSC积累量。干旱胁迫期间SJ6重度干旱胁迫处理茎鞘NSC积累量显着高于中度干旱胁迫处理,DN425趋势相反。恢复灌溉后,重度干旱胁迫下两品种均表现出大量NSC滞留在营养器官中。干旱胁迫下籽粒蔗糖含量和籽粒SSS活性是影响籽粒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弱势粒SSS活性在籽粒淀粉合成上起到关键作用。(4)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寒地粳稻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恢复灌溉后,两品种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SJ6轻度干旱胁迫处理茎鞘始终未能恢复至对照水平;重度干旱胁迫下大量干物质滞留在营养器官中。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均显着降低寒地粳稻花后干物质转运量,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提高了两品种茎鞘花后干物质转运率,提高了SJ6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和贡献率,中度干旱胁迫降低了DN425叶片转运率。(5)孕穗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寒地粳稻籽粒灌浆速率,轻度干旱胁迫显着延长了强势粒灌浆活跃期,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强势粒灌浆活跃期缩短;干旱胁迫显着延长了弱势粒灌浆活跃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和千粒重,有效穗数也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而降低;强弱势粒灌浆速率主要通过影响千粒重间接影响产量,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对千粒重的影响更大。干旱胁迫显着降低寒地粳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DN425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下降幅度均小于SJ6,在重度干旱胁迫下DN425实际产量超过SJ6。(6)结合转录组测序发现干旱胁迫第6天至第9天差异基因表达数目最多;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找到了具有时间特异性表达的2种转化酶基因和4种β-淀粉酶基因参与干旱胁迫寒地粳稻功能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结合WGCNA分析方法发现干旱胁迫期间VIN活性受Osb ZIP04和Os WRKY62两种转录因子调控。

兰天艳[5](2020)在《多房棘球蚴在不同寄生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分析》文中认为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啮齿类或人的肝脏和肺脏,引起多房棘球蚴病,又称泡型棘球蚴病。临床上发现,棘球蚴可寄生在中间宿主的不同部位,并且存在两种类型的包囊,即一种是具有大量原头蚴的可育包囊,其原头蚴附着于生发层或游离于囊液中,另一种则是没有或仅有少量原头蚴的不育包囊。目前,对于包囊不育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其分子机制仍未知。包囊中的蛋白质组分对寄生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以皮下寄生和肝脏寄生的多房棘球蚴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蛋白质谱分析、基因的序列分析、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蛋白质的组织定位及其包囊的形态观察,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每只BALB/c小鼠皮下多点接种约600只原头蚴,分别在感染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分离皮下寄生的包囊;腹腔感染两个月、三个月后分离肝脏寄生的包囊。将分离到的包囊提取蛋白质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皮下寄生一个月的包囊中含203种蛋白质,在皮下寄生两个月的包囊中含538种蛋白质,在皮下寄生三个月的包囊中含939种蛋白质,肝脏寄生两个月的包囊中含135种蛋白质,在肝脏寄生三个月的包囊中含217种蛋白质。表明:在不同寄生条件下,多房棘球蚴包囊的蛋白质组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质谱分析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EmFru)。2.以多房棘球蚴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EmFru基因,对该基因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EmFru基因ORF序列大小为1092 bp,可编码363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9 ku。表明:成功克隆出EmFru基因。3.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EmFru;表达出rEmFru并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rEmFru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验证EmFru在包囊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获得了可溶的重组EmFru(rEmFru),分子大小约39 ku;获得了rEmFru的特异性IgG抗体;间接ELISA分析表明:rEmFru的免疫效果较好,抗体效价达到1:204800;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rEmFru在皮下寄生的包囊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肝脏寄生的包囊中的表达水平。4.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EmFru进行组织定位,结果:EmFru主要定位在包囊生发层、原头蚴的表层以及包囊的胶状物中。表明:包囊生发层、原头蚴的表层以及包囊的胶状物中代谢旺盛。结论:多房棘球蚴在不同寄生条件下包囊的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而EmFru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赵莹[6](2020)在《烟草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的系统鉴定、特性分析及其非生物胁迫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研究基础生物学过程的模式植物。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FBA)是参与植物糖酵解,糖异生和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它在生物和非生物应激反应以及调节生长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公共基因组平台上的烟草基因组信息,对烟草FBA基因进行系统鉴定以及特征特性分析。对烟草FBA在烟草根茎叶中的表达、对光反应的响应以及在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对于烟草FBA基因特征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在烟草中鉴定出16个FBA均属于I类FBA,具有保守的糖酵解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发现NtFBA1-10定位于叶绿体,NtFBA11-16定位于细胞质。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包括蛋白ID、所在的基因ID、蛋白质长度、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等电点和亲水性平均系数,NtFBAs基因的理化性质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只有NtFBA6和NtFBA10与其他成员存在差异性。(2)NtFBAs和其他物种FB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tFBAs与II类FBA基因较大差异性,与I类FBA基因具有最高的同源性。I类FBAs基因分为S1和S2两个分支,NtFBA1-10位于S1,NtFBA11-16位于S2。(3)NtFBAs基因多重序列比对与保守motif分析,NtFBAs均具有motif1/2/4/9,并且这4个motif均属于糖酵解结构域,这保守性说明motif1/2/4/9在烟草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4)内含子-外显子的基因结构表明,位于同一分支的NtFBAs基因在内含子-外显子的数量、长度和位置上存在很高的相似性,但是个别基因也存在差异性,S1中的NtFBAs大部分是4-6个内含子,只有NtFBA6是含有9个内含子。S2中的NtFBAs大部分含有2个内含子,只有NtFBA13含有17个内含子,NtFBA14含有16个内含子。推测NtFBA6/13/14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内含子获得的现象。(5)对于NtFBAs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以及对光反应的响应研究发现,大多数NtFBAs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大部分NtFBAs基因对光反应有反应,并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FB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NtFBAs基因对4种非生物胁迫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但是一致的是NtFBA13/14在4种非生物胁迫中表达量均上调,NtFBA7/8在4种非生物胁迫中表达量均下调。

程琨[7](2019)在《肌醇体外合成途径的构建及其对小麦抗逆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肌醇是环状的六碳六元醇,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参与生物膜合成和信号传导,在生物生长发育和应对环境变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肌醇在植物体内可以调节细胞渗透压抵御干旱和高盐等逆境胁迫,调节矿物质元素的储藏并参与种子的形成,进而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产生重要影响。然而,肌醇在作物生产领域的应用还仅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肌醇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障碍是肌醇传统生产方法获得的产品肌醇含量低、纯化成本高、价格昂贵。因此,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构建肌醇体外合成新途径,适用更广泛的原料,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同时探索肌醇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抗逆和提升产量性状等方面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在对12种相关酶进行系统功能鉴定和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建立了由木糖合成肌醇的体外高效合成体系,实现了纤维素分解的副产品戊糖-木糖向高附加值肌醇的高效转化;同时还研究了在田间和室内实验条件下肌醇对小麦抗逆性状的影响,分析了肌醇对小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化学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木糖异构酶(XI:xylose isomerase)、木酮糖激酶(XK:xylulokinase),转酮醇酶(TK:transketolase)、核酮糖-5-磷酸差向异构酶(RPE:ribulose5-phosphate epimerase)、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ribose 5-phosphate isomerase)、磷酸丙糖异构酶(TIM: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LD:fructose-bisphosphatealdolase)、转醛醇酶(TAL:transaldolase)、果糖-1,6-二磷酸酶(FBP:fructose-1,6-bisphosphatase)、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phosphoglucoseisomerase)、D-肌肌醇-3-磷酸合成酶(IPS:D-myo-inositol 3-phosphate synthase)和肌醇单磷酸酶(IMP:inositol monophosphatase)等12种酶构成的木糖转化肌醇反应途径。2.确定选用嗜热热栖菌(Ttc:Thermus thermophilus)来源的XI、TK、TIM、ALD、PGI,海栖热袍菌(Tm:Thermotoga maritima)来源的XK、RPE、RPI、TAL、FBP、PGI,闪烁古生球菌(Af:Archaeoglobus fulgidus)来源的IPS。并将这些基因克隆重组到p ET20b、p ET28a或p ET33b上,成功得到p ET-20b-Ttc-XI、p ET-20b-Tm-XK、p ET20b-Ttc-TK、p ET20b-Tm-RPE、p ET20b-Tm-RPI、p ET33b-Ttc-TIM、p ET28a-Ttc-ALD、p ET28a-Tm-TAL、p ET20b-Tm-FBP、p ET20b-Ttc-PGI、p ET20b-Af-IPS、p ET20b-Tm-IMP重组表达质粒。3.完成木糖合成肌醇的12种酶在E.coli BL21(DE3)中的表达、纯化及酶活测定。优化建立了木糖合成肌醇的检测方法,即使用Bio-rad Aminex HPX-87P分析柱以水为流动相在80℃下0.5m L/min分析样品。4.建立了由木糖到肌醇的高效率体外合成途径。研究验证了整个反应途径,优化了最适温度、最适缓冲液的种类及浓度、最适酶的加量、最适Mg2+浓度,以及ATP的补加等一系列技术参数,最终将20m M的木糖转化成16.1m M的肌醇,肌醇产量达到理论转化率的96.6%。在构建反应途径的调试过程中,首次将碳重排平台的反应应用在70℃以上,并发现了Tris-HCl具有比Na2SO3更好的抗美拉德反应的效果。5.初步分析了肌醇对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的调节作用及生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肌醇能显着降低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期的丙二醛含量,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损伤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6.田间喷施肌醇试验表明,拔节期喷施适当浓度的肌醇水溶液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穗长和成穗数,增强抗干热风能力,提高产量。本研究使用小麦品种郑麦7968在河南农业大学原阳试验农场进行,在后期遭遇干热风灾害的情况下,不施肥小区喷施1m M肌醇产量较对照提高17.04%,施肥(复合肥)小区喷施2m M肌醇产量较对照提高32.25%,显示肌醇能在干热风逆境下能调节小麦的适应性。

肖闪[8](2019)在《FBA-Ⅱ的金属离子催化调控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筛选和抑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类的代谢为有机生命体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糖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糖酵解途径以及糖异生途径。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是糖降解、糖异生途径及Calvin循环的重要调控酶。大量文献表明:抑制FBA的活性或者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fba)的表达,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限制。Ⅱ型fba基因敲除实验也证实了Ⅱ型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Ⅱ)是一个潜在的药物作用靶标。因此,以FBA-Ⅱ为靶酶开发新型作用模式的抑制剂将有助于解决由长期使用商品化M grisea杀菌剂引发的抗性问题,以及由化学杀藻剂治理蓝藻水华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对于Ⅰ型FBA来说,Ⅱ型FBA是一类金属依赖酶,金属离子的催化调控机制对其抑制剂的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对蓝藻(Synechocystis sp.PCC 6803)的FBA-Ⅱ(简称Cy-FBA-Ⅱ)和真菌(M grisea)的FBA-Ⅱ(Mg-FBA-Ⅱ)的金属离子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Cy-FBA-Ⅱ和Mg-FBA-Ⅱ的催化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一价金属离子对Mg-FBA-Ⅱ有激活作用,K+的激活作用最强,而其对Cy-FBA-Ⅱ并没有表现出激活作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Cy-FBA-Ⅱ中一价金属离子结合位点被K201替代,不需要一价金属离子参与催化,而Co2+对Cy-FBA-Ⅱ有催化作用,在Mg-FBA-Ⅱ中,Zn2+、Mn2+和高浓度Ca2+都能使催化反应进行。此外,研究表明在Mg-FBA-Ⅱ中K+与Zn2+协同起催化作用,且Mg-FBA-Ⅱ中存在一个一价金属离子结合位点(K2)和两个二价金属离子结合位点(Zn1和Zn2)。并且E174是催化Zn2+的重要结合位点,证实了 Zn2+对Mg-FBA-Ⅱ催化反应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金属离子在Mg-FBA-Ⅱ中可能的催化机理。这两个新金属离子位点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设计Mg-FBA-Ⅱ抑制剂的新思路。对Mg-FBA-Ⅱ的催化机理的研究,为以Mg-FBA-Ⅱ为靶标的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研究基础。既然Zn2+对Mg-FBA-Ⅱ催化反应的进行如此重要,那么,针对金属离子设计抑制剂,也许能达到较好抑制效果。针对Mg-FBA-Ⅱ金属离子结合位点筛选了一些化合物,并测试了对Mgrisea的抑制活性,采用理论预测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抑制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苯腙类化合物的抑制活性都高于硫脲类化合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苯腙类化合物与Zn2+形成配位,而硫脲类化合物没有与Zn2+形成配位,由此可见与Zn2+的配位作用对化合物抑制活性的提高是十分关键的。构效关系分析发现苯环上OH及对位取代基的引入有利于化合物对Mg-FBA-Ⅱ抑制活性的提高。且R332可能是提高化合物抑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参考上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合模式及Zn2+的配位的重要性,设计合成了分别以b1和d2为代表的两类化合物,其中以b1(Ki=0.46μM)为代表的苯腙衍生物对Mg-FBA-Ⅱ抑制活性最好,主要因为其与Zn2+的配位作用增强。而d系列化合物对Mg-FBA-Ⅱ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其是一类非竞争型抑制剂,结合于Znl结合空腔,并与金属Zn2+形成配位,E174是一个重要结合位点。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对Mg-FBA-Ⅱ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这些化合物中仅有硫脲类化合物具有杀菌活性。以Mg-FBA-Ⅱ底物空腔的Zn2+为重要关注点,通过虚拟筛选获得了全新骨架的苗头化合物e4和5a,为后续抑制剂的合理设计提供一定基础。本文通过针对Mg-FBA-Ⅱ金属离子位点的抑制剂的筛选和改造,发现了两种作用于不同空腔的Mg-FBA-Ⅱ抑制剂,证实了与Zn2+形成配位对抑制剂的重要性,且针对Zn1空腔设计的抑制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为合理设计高选择性、高活性的新型抑制剂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蓝藻是一种光合产氧型单细胞的模式原核生物。本文以Cy-FBA-Ⅱ为靶标,采用了新型de novo计算策略从头设计了 Cy-FBA-Ⅱ的新型抑制剂,筛选获得了苗头化合物L1(Ki=16.7μM)。基于L1的结构骨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硫脲类化合物,评估了其对Cy-FBA-Ⅱ的抑制活性,并对其抑制机理进行研究。考虑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其与Cy-FBA-Ⅱ的结合模式,设计合成了以L14为代表的一系列硫脲类衍生物,抑制活性实验显示其对Cy-FBA-Ⅱ的抑制效果更好。构效关系分析表明R1位OH的引入会使化合物对Cy-FBA-Ⅱ的抑制活性明显提高。研究表明L14不论是对Cy-FBA-Ⅱ还是对Synechocystis sp.PCC 6803(EC50=0.09 ppm)都表现出较高的抑制作用,且抑藻效果比之前报道的抑制剂(EC50=0.6 ppm)要高7倍。结合DOX方法、MD、MM-PBSA和定点突变等方法分别从理论计算和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 L14与Cy-FBA-Ⅱ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设计改造思路是合理、可行的,证实了 R281是一个重要的作用位点。此外,通过 L14 对Synechocystis sp.PCC 6803 和fba-Ⅱ过表达的Synechocystis sp.PCC 6803(PSBⅡ)的抑制实验证明硫脲类化合物确实是通过抑制Synechocystissp.PCC 6803体内的Cy-FBA-Ⅱ的活性来抑制其生长的。这表明以Cy-FBA-Ⅱ为靶标设计合成杀藻剂是可行的,硫脲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开发特异性、绿色的杀藻剂的先导化合物,从而为解决蓝藻水华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文以Cy-FBA-Ⅱ和Mg-FBA-Ⅱ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方法对Mg-FBA-Ⅱ的金属离子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设计合成了对Mg-FBA-Ⅱ和Cy-FBA-Ⅱ的抑制效果较好的化合物,并对其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为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型绿色的杀菌剂和杀藻剂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新思路。

乌凤章[9](2018)在《低温和短光周期对笃斯越橘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研究笃斯越橘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光合作用对低温与短光周期组合环境的适应机制。将苗木分别置于4℃低温下短日照(10 h)和长日照(14 h)人工环境中处理21 d,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受低温影响而显着降低(或升高);鉴定得到50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表达受低温或低温与光周期共同影响。在低温短日照下笃斯越橘通过重构光合机构,降低光捕获效率,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降低光合磷酸化活性,调整与卡尔文循环相关蛋白表达模式适应低温环境,降低光抑制对光合作用影响。

刘金亮[10](2018)在《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MBF)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聚合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由于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微生物絮凝剂已成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水处理剂,但生产成本较高和絮凝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多种检测技术对高效产絮菌A9的生物学和基因组特性,及其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等进行了检测分析,从分子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从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产絮菌产絮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及功能调控,为工业化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供调控方法。研究结果对揭示产絮菌合成絮凝剂的机制和调控途径,为进一步利用代谢工程等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促进微生物絮凝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对产絮菌A9的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和16S rRNA基因序列等进行了检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分类,并对分离提纯的发酵产物进行紫外和红外分析。基于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16S rRNA基因序列等分析结果,产絮菌A9被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内的新种。紫外扫描和红外检测等结果表明,产絮菌A9所产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并且吸附架桥是其产生絮凝作用的主要机理。对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和絮凝成分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的了解产絮菌A9的表型、遗传型、系统发育及其所产絮凝剂的性质,为后续研究产絮菌A9的基因组及絮凝剂合成途径等奠定基础。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产絮菌A9的DNA进行paired-end测序,研究产絮菌A9基因组、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其代谢途径,并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获得产絮菌A9的基因组序列由92个contigs组成,可以组装到67个scaffolds中。应用Glimmer软件成功预测4932个基因,其中有4284个(86.9%)与NCBI-Nr数据库比对到相似序列,共有1,689个蛋白注释到COG家族。通过blastp基于KEGG数据库的功能注释与代谢路径分析,预测了 165条代谢通路,包含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等产能代谢途径。根据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解析了产絮菌A9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胞外多糖合成途径,产絮菌A9胞外多糖包含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甘露糖,结果和此前的研究结论一致。参与胞外多糖合成的相关酶包括磷酸葡萄糖变位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产絮菌A9的全基因组扫描测序为了解其基因组信息和代谢通路,研究其所产絮凝剂胞外多糖的合成途径和功能基因等提供数据支持。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为研究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以及后续利用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构建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工程菌等提供借鉴。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菌株A9转录组测序,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发酵vs普通)分析表明,表达差异显着的基因有70个。通过转录组分析表明:相对于普通培养基,在葡萄糖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很多糖类合成及代谢的基因都上调表达。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为从RNA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及其合成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代谢调控等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对产絮菌A9在普通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和甘露糖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研究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胶图分析结果表明: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蛋白质表达有较大差异。通过质谱分析,共有个54蛋白被成功鉴定,包括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酶等。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能量产生和转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等有关。产絮菌A9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分析,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产絮菌的产絮机理,全面解析和调控产絮菌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产絮菌A9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实验,进行产絮菌A9生产微生物絮凝剂胞外多糖的调控研究。建立起培养条件,差异表达基因及蛋白质和产絮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工业上生产微生物絮凝剂提出了菌种复壮、底物水平调控、发酵过程参数优化三个层面的调控策略。

二、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桑树中与桑脉带相关病毒N蛋白互作的蛋白筛选、鉴定及其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桑脉带相关病毒
    1.2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核外壳蛋白的功能及其互作蛋白
    1.3 植物相关蛋白及其功能
        1.3.1 乳胶蛋白
        1.3.2 结瘤素相关蛋白1
        1.3.3 果胶酯酶
        1.3.4 烯醇化酶
        1.3.5 14-3-3 蛋白
        1.3.6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
        1.3.7 核糖体再循环因子
        1.3.8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1.3.9 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
        1.3.10 丙二烯氧化物合酶
    1.4 植物激素及其在植物病毒与寄主互作中的作用
    1.5 病毒与寄主蛋白互作研究技术
        1.5.1 免疫共沉淀技术
        1.5.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1.5.3 酵母双杂交系统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种与质粒来源
        2.1.3 酶及试剂
        2.1.4 所用仪器
        2.1.5 实验相关引物
    2.2 方法
        2.2.1 植物材料的种植与管理
        2.2.2 总RNA的提取
        2.2.3 RNA的反转录
        2.2.4 PCR反应体系与条件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产物纯化与回收
        2.2.7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2.2.8 化学转化
        2.2.9 大肠杆菌质粒小量提取
        2.2.10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片段
        2.2.11 Western blot
        2.2.12 免疫共沉淀(Co-IP)
        2.2.12.1 提取桑的非变性蛋白
        2.2.12.2 Co-IP
        2.2.13 蛋白质的质谱鉴定
        2.2.14 电转化农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2.2.14.1 制备感受态
        2.2.14.2 转化
        2.2.14.3 农杆菌侵染烟草
        2.2.15 转化酵母NMY51
        2.2.16 相对荧光定量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MVBaV N多克隆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
    3.2 Co-IP联合质谱分析
    3.3 候选蛋白基因ORF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3.3.1 候选蛋白基因ORF的扩增
        3.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4 MVBaV N蛋白候选互作蛋白的验证
        3.4.1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验证
        3.4.1.1 双分子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
        3.4.1.2 共注射烟草显微观察N蛋白与候选蛋白的互作
        3.4.2 酵母双杂验证MVBaV N蛋白与候选蛋白的互作
        3.4.2.1 猎物质粒的构建
        3.4.2.2 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N蛋白与候选蛋白的互作
    3.5 互作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3.5.1 生物胁迫下14-3-3LPB、PECT、RRF、SAHH的表达分析
        3.5.1.1 MVBaV对14-3-3LPB的表达影响
        3.5.1.2 MVBaV对 PECT的表达影响
        3.5.1.3 MVBaV对 RRF的表达影响
        3.5.1.4 MVBaV对 SAHH的表达影响
        3.5.2 幼苗不同组织14-3-3LPB、PECT、RRF、SAHH的表达分析
        3.5.3 外源激素处理下14-3-3LPB、PECT、RRF、SAHH的表达分析
        3.5.3.1 外源激素对14-3-3LPB的表达影响
        3.5.3.2 外源激素对PECT的表达影响
        3.5.3.3 外源激素对RRF的表达影响
        3.5.3.4 外源激素对SAHH的表达影响
        3.5.4 非生物胁迫下14-3-3LPB、PECT、RRF、SAHH的表达分析
        3.5.4.1 非生物胁迫下14-3-3LPB的表达影响
        3.5.4.2 非生物胁迫下PECT的表达影响
        3.5.4.3 非生物胁迫下RRF的表达影响
        3.5.4.4 非生物胁迫下SAHH的表达影响
4 讨论
    4.1 MVBaV N蛋白的互作蛋白
        4.1.1 与MVBaV N蛋白互作的病毒蛋白
        4.1.2 与MVBaV N蛋白互作的寄主蛋白
        4.1.2.1 MLP类蛋白
        4.1.2.2 NRP1 蛋白
        4.1.2.3 果胶酯酶
        4.1.2.4 14-3-3LPB蛋白
        4.1.2.5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
        4.1.2.6 核糖体再循环因子
        4.1.2.7 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
    4.2 互作基因的表达模式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蛋白质的质谱鉴定方法与步骤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一氧化氮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1 紫花苜蓿抗旱研究进展
        1.1 紫花苜蓿重要性及面临问题
        1.2 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2.1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萌发特性
        1.2.2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形态特征
        1.2.3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光合特性及光合碳同化响应
        1.2.4 紫花苜蓿应答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2 一氧化氮在植物中的研究
        2.1 植物体内NO的生物合成
        2.1.1 氧化途径
        2.1.2 还原途径
        2.2 NO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2.2.1 种子萌发
        2.2.2 幼苗的生长发育
        2.3 NO调控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3 转录组学技术在研究苜蓿抗逆机理中的应用
        3.1 转录组学的概述
        3.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苜蓿抗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外源NO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性影响的比较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NP溶液浸种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MDA含量的影响
        2.2 SNP浸种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3 SNP浸种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3.1 SOD活性
        2.3.2 POD活性
        2.3.3 CAT活性
        2.3.4 APX活性
        2.4 不同处理及不同PEG胁迫时间对3品种紫花苜蓿抗性的影响
        2.5 SNP浸种对PEG胁迫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调控效应综合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及处理
        1.2.1 萌发期试验
        1.2.2 幼苗期试验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种子萌发指标的测定
        1.3.2 生长指标的测定
        1.3.3 生理指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
        2.2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2.3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活性氧积累及MDA含量的影响
        2.4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碳同化及碳代谢的影响
    前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碳同化关键酶活性测定
        1.2.2 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1.2.3 碳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碳同化关键酶活性的的影响
        2.2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2.3 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柠檬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期芽苗的转录组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RNA的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1.2.1 RNA的提取
        1.2.2 cDNA文库的构建
        1.2.3 Illumina测序
        1.3 转录本拼接
        1.4 Unigene的功能注释
        1.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1.6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1.7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样品质检
        2.2 萌发期紫花苜蓿芽苗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
        2.3 转录组拼接结果
        2.4 Unigene功能注释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6 DEGS的 GO和 KEGG富集分析
        2.6.1 干旱胁迫诱导的紫花苜蓿萌发期种子中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2.6.2 NO供体(SNP)诱导紫花苜蓿萌发期种子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2.6.3 NO清除剂(cPTIO)诱导紫花苜蓿萌发期种子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2.7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芽苗DEGS的主要代谢通路分析
        2.7.1 外源NO调控的苯丙烷类合成通路分析
        2.7.2 外源NO调控的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分析
        2.7.3 外源NO调控的氮代谢通路分析
        2.7.4 内源NO调控的有机酸代谢通路分析
        2.8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分析
    3 讨论
        3.1 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芽苗转录调控分析
        3.2 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芽苗转录调控分析
        3.3 内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芽苗转录调控分析
    4 小结
第六章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功能叶片的转录组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RNA的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1.2.1 RNA的提取
        1.2.2 cDNA文库的构建
        1.2.3 Illumina测序
        1.3 转录组拼接
        1.4 基因功能注释
        1.5 差异表达分析
        1.6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1.7 差异表达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样品质检
        2.2 幼苗期紫花苜蓿叶片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
        2.3 转录组拼接结果
        2.4 Unigene功能注释
        2.5 幼苗叶片差异表达分析
        2.6 DEGS的 GO和 KEGG富集分析
        2.6.1 干旱胁迫诱导的紫花苜蓿叶片中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2.6.2 NO供体(SNP)诱导紫花苜蓿幼苗叶片DEGs的 GO和 KEGG分析
        2.6.3 NO清除剂(cPTIO)诱导紫花苜蓿幼苗叶片DEGs的 GO个 KEGG分析
        2.7 NO调控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DEGS的主要代谢通路分析
        2.7.1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通路分析
        2.7.2 光合器官碳同化通路分析
        2.7.3 氧化磷酸化通路分析
        2.7.4 碳素代谢通路分析
        2.7.5 三羧酸循环通路分析
        2.8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3 讨论
        3.1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转录水平调控分析
        3.2 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转录水平调控分析
        3.3 内源NO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转录水平调控分析
    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通过体外生物合成体系利用α型葡二糖进行生物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葡二糖概述
        1.1.1 葡二糖类型与结构
        1.1.2 α型葡二糖的应用
    1.2 体外合成生物学
        1.2.1 体外生物合成体系概述
        1.2.2 体外生物合成体系的构建
        1.2.3 体外生物合成体系的优势
    1.3 体外生物合成体系的应用
        1.3.1 生物燃料电池
        1.3.2 高附加值生物化学品
        1.3.3 氢能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实验中所用酶的主要信息
        2.1.3 化学试剂
        2.1.4 仪器与设备
        2.1.5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构建
        2.2.2 蛋白表达与纯化
        2.2.3 酶活测定
        2.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2.2.5 果糖1,6-二磷酸合成实验中的方法与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体外生物合成体系的设计
        3.1.1 麦芽糖完全氧化发电的体外途径设计
        3.1.2 麦芽糖体外合成果糖1,6-二磷酸途径设计
    3.2 质粒构建与蛋白表达纯化
        3.2.1 质粒构建
        3.2.2 蛋白表达与纯化
        3.2.3 酶活测定
    3.3 麦芽糖为燃料的酶燃料电池构建与性能鉴定
        3.3.1 体外转化麦芽糖生成G6P的途径验证
        3.3.2 麦芽糖生物发电概念验证实验
        3.3.3 以麦芽糖为底物的高效率生物发电
        3.3.4 测定麦芽糖酶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
    3.4 麦芽糖体外合成果糖1,6-二磷酸
        3.4.1 FDP合成概念实验
        3.4.2 级联反应条件优化
        3.4.3 优化后以5 g/L麦芽糖合成果糖1,6-二磷酸
        3.4.4 50 g/L麦芽糖分批补料合成果糖-1,6-二磷酸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4)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干旱胁迫对水稻碳代谢的影响
        1.2.2 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2.3 水稻耐旱相关基因挖掘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方法
        2.3.1 碳代谢相关酶
        2.3.2 RNA-seq
        2.3.3 干物质、籽粒灌浆和碳代谢相关物质含量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测定及计算方法
        2.4.1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2 计算方法
    2.5 数据分析
    2.6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光合及碳代谢的影响
        3.1.1 光合相关指标
        3.1.2 蔗糖代谢
        3.1.3 淀粉代谢
    3.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
        3.2.1 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
        3.2.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的影响
    3.3 基于RNA-Seq挖掘孕穗期干旱胁迫下寒地粳稻碳代谢差异表达基因
        3.3.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3.3.2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3.3 共表达网络分析
        3.3.4 q RT-PCR验证
4 讨论
    4.1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的影响
        4.1.1 光合相关指标
        4.1.2 蔗糖代谢
        4.1.3 淀粉代谢
    4.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4.2.1 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
        4.2.2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3 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转录水平的影响
        4.3.1 差异基因筛选
        4.3.2 WGCNA关键基因筛选
5 结论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多房棘球蚴在不同寄生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多房棘球绦虫简介
    1.2 泡型包虫病
    1.3 泡型包虫病的诊断
    1.4 泡型包虫病的预防
    1.5 泡型包虫病的治疗
    1.6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多房棘球蚴包囊的质谱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小鼠、虫体、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多房棘球蚴虫体
        2.1.4 多房棘球蚴虫体皮下接种
        2.1.5 多房棘球蚴虫体腹腔接种
        2.1.6 多房棘球蚴包囊蛋白质的制备
        2.1.7 质谱分析
        2.1.8 质谱分析的Western blotting验证
    2.2 结果
        2.2.1 皮下寄生一个月的包囊质谱分析结果
        2.2.2 皮下寄生两个月的包囊质谱分析结果
        2.2.3 皮下寄生三个月的包囊质谱分析结果
        2.2.4 肝脏寄生两个月的包囊质谱分析结果
        2.2.5 肝脏寄生三个月的包囊质谱分析结果
        2.2.6 质谱分析的Western blotting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多房棘球蚴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克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4 EmFru基因理化性质分析
        3.1.5 总RNA的提取
        3.1.6 cDNA合成
        3.1.7 EmFru基因扩增
        3.1.8 EmFru基因扩增产物纯化
        3.1.9 基因扩增产物3'端加A
        3.1.10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与转化
        3.1.11 重组质粒的提取
        3.1.12 重组质粒的验证
    3.2 结果
        3.2.1 EmFru DNA序列分析
        3.2.2 EmFru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3.2.3 EmFru DNA扩增
        3.2.4 重组EmFru DNA的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Em Fru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4.1.4 pEASY-EmFru质粒、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的双酶切
        4.1.5 pEASY-EmFru质粒、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的连接
        4.1.6 pEASY-EmFru质粒、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的转化
        4.1.7 重组质粒的验证
        4.1.8 EmFru的原核表达
        4.1.9 rEmFru的纯化
        4.1.10 多克隆抗体制备
        4.1.11 多克隆抗体纯化
        4.1.12 免疫效果及免疫效价的测定
        4.1.13 EmFru在多房棘球蚴中以及在不同寄生时期、不同寄生条件下的包囊中的表达水平
    4.2 结果
        4.2.1 pEASY-EmFru质粒和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的双酶切
        4.2.2 重组质粒的验证
        4.2.3 rEmFru的原核表达
        4.2.4 rEmFru的纯化
        4.2.5 rEmFru多克隆抗体纯化
        4.2.6 免疫效果及免疫效价的测定
        4.2.7 EmFru的 Western blotting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Em Fru的组织定位及其包囊的形态观察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
        5.1.3 HE染色
        5.1.4 糖原染色
        5.1.5 免疫荧光
    5.2 结果
        5.2.1 HE染色、糖原染色
        5.2.2 免疫荧光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烟草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的系统鉴定、特性分析及其非生物胁迫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普通烟草
    1.2 FBA及其分类
        1.2.1 FBA
        1.2.2 FBA的分类
        1.2.3 I类FBA的分类
        1.2.4 II类FBA的分类
    1.3 FBA的结构特性
    1.4 FBA与非生物胁迫
        1.4.1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危害
        1.4.2 FBA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1.5 FBA的其他功能
    1.6 FBA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方法
    2.1 植物材料和实验处理
    2.2 数据来源
    2.3 FBA基因成员的鉴定
    2.4 FBA基因的理化性质分析
    2.5 FBA基因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2.6 保守域和基因结构分析
    2.7 RNA分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NtFBAs基因成员的鉴定与理化性质分析
    3.2 NtFBAs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NtFBAs保守域的多重序列比对及序列特征
    3.4 NtFBAs的基因结构分析
    3.5 NtFBAs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以及对光反应的响应
    3.6 非生物胁迫下NtFBAs基因的表达
4 讨论
    4.1 NtFBAs基因家族扩大
    4.2 NtFBAs基因组的获取和同源性研究
    4.3 物理结构特性对功能的影响
    4.4 NtFBAs在组织中的表达和对光反应的应答
    4.5 NtFBAs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肌醇体外合成途径的构建及其对小麦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2 肌醇的研究进展
        2.1 肌醇的发现
        2.2 肌醇的理化性质
        2.3 肌醇功能的研究
        2.4 肌醇的代谢途径
        2.4.1 肌醇在体内的合成
        2.4.2 肌醇在体内各生理阶段含量变化
        2.4.3 肌醇在体内代谢去向
        2.5 肌醇的应用
        2.6 传统的肌醇生产方法
        2.6.1 植酸水解法
        2.6.2 化学合成法
        2.7 体外合成肌醇
    3 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3.1 合成生物学的定义
        3.2 两种合成的优势
        3.3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3.4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重点
    4 肌醇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研究内容
    7 技术难点
    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木糖合成肌醇途径的设计及途径酶的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工具网站
        1.2 途径设计
        1.3 化学平衡计算
        1.4 相关酶学性质查询
    2 结果与分析
        2.1 代谢途径的设计结果
        2.1.1 五碳糖的磷酸化过程
        2.1.2 五碳糖到六碳糖的分子重排
        2.1.3 六碳糖的环化与脱磷酸
        2.2 相关酶的筛选结果
        2.2.1 木糖异构酶筛选结果
        2.2.2 木酮糖激酶筛选结果
        2.2.3 核酮糖-5-磷酸差向异构酶筛选结果
        2.2.4 核糖-5-磷酸异构酶筛选结果
        2.2.5 转酮醇酶筛选结果
        2.2.6 转醛醇酶筛选结果
        2.2.7 磷酸丙糖异构酶筛选结果
        2.2.8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筛选结果
        2.2.9 果糖-1,6-二磷酸酶筛选结果
        2.2.10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筛选结果
        2.2.11 D-肌肉-肌醇-3-磷酸合酶筛选结果
        2.2.12 肌醇单磷酸酶筛选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木糖合成肌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菌株、质粒和基因组
        1.3 试剂
        1.4 培养基
        1.5 基因克隆
        1.6 相关酶的表达及纯化
        1.7 相关酶的酶活力测定
        1.7.1 木糖异构酶(XI)酶活力测定
        1.7.2 木酮糖激酶(XK)酶活力测定
        1.7.3 转酮醇酶(TK)酶活力测定
        1.7.4 核酮糖-5-磷酸3位差向异构酶(RPE)酶活力测定
        1.7.5 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酶活力测定
        1.7.6 丙糖磷酸异构酶(TIM)酶活力测定
        1.7.7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LD)酶活力测定
        1.7.8 果糖-1,6-二磷酸酶(FBP)酶活力测定
        1.7.9 转醛醇酶(TAL)酶活力测定
        1.7.10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酶活力测定
        1.7.11 D-肌肉-肌醇-3-磷酸合酶(IPS)酶活力测定
        1.8 肌醇检测方法的建立
        1.9 代谢途径的验证与反应条件的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途径酶的表达纯化结果
        2.2 途径酶活力测定结果
        2.3 目标产物肌醇的检测方法的确定
        2.4 木糖合成肌醇的代谢途径的验证
        2.5 美拉德反应对木糖合成肌醇代谢途径的影响
        2.6 缓冲液种类对代谢途径肌醇产量的影响
        2.7 缓冲液浓度对代谢途径肌醇产量的影响
        2.8 反应温度对代谢途径肌醇产量的影响
        2.9 酶加量对代谢途径肌醇产量的影响
        2.10 ATP与Mg2+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2.11 ATP添加方式对代谢途径肌醇产量的影响
        2.12 无ATP参与的肌醇合成途径构建
    3 小结
第四章 肌醇对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发芽试验
        1.3 小麦发芽过程中盐胁迫临界盐浓度的测定
        1.4 不同浓度肌醇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发芽的调控效应分析
        1.5 粗酶液的制备
        1.6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1.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1.8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1.9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1.10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2 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肌醇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2.3 盐胁迫条件下肌醇对小麦MDA含量的影响
        2.4 盐胁迫条件下肌醇对抗氧化酶(SOD、CAT和 POD)活性的影响
    3 小结
第五章 肌醇在小麦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小麦种植分区与处理
        1.3 小麦种植分布与肌醇喷施处理
        1.4 小麦田间观察与样品收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拔节期肌醇对小麦株高和叶重的影响
        2.2 肌醇喷施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2.3 拔节期喷施肌醇对小麦株高与叶重的影响
        2.4 喷施肌醇对小麦耐受干热风的影响
    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已发表论文
    4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8)FBA-Ⅱ的金属离子催化调控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筛选和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的创新点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相关研究
        1.1.1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进化
        1.1.2 Ⅱ型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作为药物靶标的可能性
        1.1.3 Ⅱ型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的结构及催化机理研究进展
        1.1.4 Ⅱ型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抑制剂相关的研究进展
    1.2 稻瘟菌的杀菌剂研究进展及新靶标的发现
    1.3 杀藻剂研究进展及新的药物靶标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目标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FBA-Ⅱ催化机理的研究
    前言
    2.1 Mg-FBA-Ⅱ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2.1.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 重组Mg-FBA-Ⅱ同源模建与结构优化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 重组Mg-FBA-Ⅱ的底物催化机理的研究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方法
        2.3.4 结果与讨论
    2.4 以Mg-FBA-Ⅱ为主的FBA-Ⅱ的金属离子催化调控的研究
        2.4.1 实验材料
        2.4.2 实验仪器
        2.4.3 实验方法
        2.4.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Mg-FBA-Ⅱ为靶标的新型杀菌剂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前言
    3.1 苯腙类抑制剂的发现和设计改造及其抑制机理的研究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2 硫脲类抑制剂的发现及其抑制机理的研究
        3.2.1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新型Mg-FBA-Ⅱ抑制剂的合理设计及其抑制机理的研究
        3.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以Mg-FBA-Ⅱ为靶标的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3.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Cy-FBA-Ⅱ为靶标的新型抑藻剂的合理设计
    前言
    4.1 基于Cy-FBA-Ⅱ受体结构的新型抑制剂的从头设计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方法
        4.1.4 结果与讨论
    4.2 新型Cy-FBA-Ⅱ抑制剂的合理设计
        4.2.1 实验器材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天然氨基酸序列分类表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低温和短光周期对笃斯越橘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验处理
    1.2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1.3 笃斯越橘叶片蛋白组分析
        1.3.1 iTRAQ标记
        1.3.2 差异蛋白选择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下不同日照长度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2 笃斯越橘叶片响应低温和短日照的蛋白质定量鉴定
        2.2.1 蛋白质定量鉴定
        2.2.2 叶片中光合作用蛋白表达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3.1 低温和短日照对笃斯越橘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2 低温短日照对笃斯越橘光合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2.1 低温和短日照对笃斯越橘光合机构及光合电子传递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2.2 低温和短光周期对笃斯越橘碳固定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0)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生物絮凝剂概述
        1.1.1 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
        1.1.2 絮凝剂产生菌
        1.1.3 絮凝机理
        1.1.4 影响絮凝剂产生的因素
        1.1.5 影响絮凝效率的因素
        1.1.6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应用现状
    1.2 细菌胞外多糖概述
        1.2.1 细菌胞外多糖的分类
        1.2.2 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
        1.2.3 细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1.2.4 细菌胞外多糖的应用
        1.2.5 细菌胞外多糖的合成
    1.3 新兴组学研究进展
        1.3.1 全基因组测序
        1.3.2 基因组学
        1.3.3 转录组学
        1.3.4 蛋白质组学
        1.3.5 代谢组学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1.6 创新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2.2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2.2.1 主要化学试剂
        2.2.2 主要生化试剂
        2.2.3 引物及测序分析
        2.2.4 试剂盒
        2.2.5 主要仪器设备
    2.3 菌株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优化
        2.3.1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2.3.2 絮凝率测定方法
    2.4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
        2.4.1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分析
        2.4.2 菌株细胞化学组分分析
        2.4.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4.4 发酵产物的分离鉴定
    2.5 基因组测序方法
        2.5.1 培养方法
        2.5.2 文库构建
        2.5.3 桥式PCR
        2.5.4 Illumina测序
        2.5.5 生物信息分析
        2.5.6 质量剪切步骤
    2.6 转录组测序方法
        2.6.1 培养方法
        2.6.2 总RNA提取步骤
        2.6.3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2.6.4 实验步骤
        2.6.5 信息分析流程
    2.7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方法
        2.7.1 菌株培养方法
        2.7.2 蛋白质的提取
        2.7.3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2.7.4 双向电泳胶图分析和质谱鉴定
    2.8 核酸纯化及克隆
        2.8.1 基因组DNA提取
        2.8.2 PCR产物纯化
        2.8.3 小量质粒提取
        2.8.4 DNA酶切
        2.8.5 载体与目的片段连接
        2.8.6 大肠杆菌热激转化
第3章 产絮菌A9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测序
    3.1 产絮菌A9生物学特性
        3.1.1 形态学特征
        3.1.2 生理生化特征
        3.1.3 培养条件优化
        3.1.4 细胞化学组分
        3.1.5 (G+C)含量和DNA同源性分析
        3.1.6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3.2 絮凝成分及机理分析
        3.2.1 絮凝成分分析
        3.2.2 絮凝机理分析
    3.3 产絮菌A9基因组测序
        3.3.1 基因组测序数据统计
        3.3.2 基因组拼接
        3.3.3 基因注释
    3.4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途径研究
        3.4.1 产絮菌A9胞外多糖合成过程
        3.4.2 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异源表达
    3.5 小结
第4章 产絮菌产絮过程表达差异及生产调控研究
    4.1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转录组表达差异分析
        4.1.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4.1.2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4.1.3 表达量统计及表达差异分析
        4.1.4 基因注释
        4.1.5 产絮菌A9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差异基因分析
    4.2 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絮菌A9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4.2.1 碳源对菌株产生絮凝剂的影响
        4.2.2 胶图分析结果
        4.2.3 质谱鉴定结果
        4.2.4 差异蛋白质功能分析
    4.3 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调控研究
        4.3.1 菌种复壮调控方法
        4.3.2 底物水平调控方法
        4.3.3 发酵工艺参数调控方法
        4.3.4 产絮菌胞外多糖合成的代谢工程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
附录 英文缩略词

四、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桑树中与桑脉带相关病毒N蛋白互作的蛋白筛选、鉴定及其表达分析[D]. 李雨珈.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一氧化氮调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D]. 赵颖.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通过体外生物合成体系利用α型葡二糖进行生物制造[D]. 李国玮.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4]孕穗期干旱胁迫对寒地粳稻碳代谢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D]. 王新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多房棘球蚴在不同寄生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分析[D]. 兰天艳.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烟草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的系统鉴定、特性分析及其非生物胁迫响应研究[D]. 赵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7]肌醇体外合成途径的构建及其对小麦抗逆性影响的研究[D]. 程琨.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5)
  • [8]FBA-Ⅱ的金属离子催化调控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筛选和抑制机理研究[D]. 肖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低温和短光周期对笃斯越橘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影响[J]. 乌凤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12)
  • [10]一株高效产絮菌的基因组测序及胞外多糖合成组学研究[D]. 刘金亮. 东北大学, 2018

标签:;  ;  ;  ;  ;  

磷酸丙糖异构酶、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和1,6-二磷酸果糖酶的共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