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萨尔瓦多“太古宙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与金属成矿国际研讨会”简介

巴西萨尔瓦多“太古宙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与金属成矿国际研讨会”简介

一、在巴西萨尔瓦多举行的“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高婷[1](2011)在《西秦岭西段北部重要侵入体年代学、地质地球化学、形成构造环境及与成矿作用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单元之一,其构造位置特殊且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西秦岭西段北部花岗质岩浆作用发育,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省之一。研究西秦岭北段花岗岩浆作用的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构造环境,对于认识西秦岭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指导区域地质找矿部署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往针对西秦岭地区的花岗岩浆作用研究大多集中在西秦岭的东段地区,而西秦岭西段北部的花岗岩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论文主要通过西秦岭西段北部重要花岗质侵入体年代学和主量、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花岗岩形成的年代学格架,探讨其形成构造环境和岩石成因,分析花岗岩与成矿作用关系,为区域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信息。论文获得一批西秦岭花岗岩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西秦岭西段北部花岗岩浆作用自中二叠纪晚期264Ma就开始,大规模的花岗岩浆活动从早三叠世开始,到晚三叠世末期200Ma结束。五个重要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西秦岭西段以中酸性侵入体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等为主;花岗质岩体多数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部分具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花岗岩主要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中地壳源区的成分包含了古元古代地壳和中元古代地壳的组分。综合前人同位素示踪研究成果,认为西秦岭地壳基底具有扬子型块体的构造属性。花岗岩的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岩形成于地壳加厚构造环境。综合本次研究和区域地质特征,认为三叠纪时西秦岭地区为陆内叠覆造山阶段,在二叠纪末-三叠纪时期,地质演化总体为陆陆俯冲-叠覆期,陆壳加厚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具有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的地球化学特点的花岗岩浆作用。提出西秦岭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分析了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富集金铜等成矿元素的机理,结合成矿模式分析,提出围绕着区内的埃达克质岩以及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找矿开展工作部署的思路。

许超[2](2009)在《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综合地层学理论以及《国际地层指南》和重新修订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所倡导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思想,对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辽宁省北部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上古生界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按照活动论的观点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研究及编图。首先,针对中国东北地区构造复杂,研究程度较低的现状,从广泛搜集前人资料以及全面的野外实测着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将全区石炭—二叠系划分为4个地层大区,4个地层区,11个地层分区,进而在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后,建立了全区岩石地层单位序列,并分区进行了基准剖面的详细描述。其次,通过全区古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共建立了41个生物地层单位(其中前人建立了30个化石带,本文新建11个化石带)。第三,通过年代地层的研究,理清了中国石炭纪、二叠纪的年代地层划分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对比,并建立了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第四,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该区的同位素地层及地震地层的辅助研究,提出了该区石炭—二叠系岩相古地理的8个编图单元,继而按照编图单元实现了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交错网格状高精度划分与对比,分别建立了石炭系、二叠系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第五,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石炭—二叠系沉积演化史的研究以及各期沉积特征的分析,划分了8大沉积体系,最后完成了全区各编图单元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并绘制了8期岩相古地理图件。

沃杏宝[3](1991)在《近年国外铜矿勘查及研究若干进展》文中认为近年国外铜矿床勘查与研究工作,在成矿理论和勘查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智利埃斯康迪达斑岩铜矿床和圣烛节层控铜矿床,印度马兰杰坎德铜矿床,菲律宾勤班陀富金铜矿床,印尼埃茨伯格矽卡岩铜矿床和格拉斯伯格斑岩金铜矿床,加拿大米利根山和卢维库特铜矿床的勘查工作进展;同时介绍了铜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研究工作的新进展,斑岩铜矿床成矿与陆内活化带构造环境有关,成矿作用具多期多阶段特征;层控铜矿床成矿与大陆裂谷环境有关,不同类型矿床与裂谷演变的不同阶段有关,以及层控铜矿床分类的特点.最后,为解决我国铜矿资源,结合我国铜矿床勘查利用情况,提出改进提取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铜矿石的认识和建议.

姚金炎[4](1989)在《铜矿资源及主要铜矿类型勘查研究现状》文中指出世界铜资源是丰富的。我国保有铜储量在世界占前几位,但由于目前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有较大部分矿石暂时尚难利用。因此,我国铜产量与需求量有较大缺口,迫切需要寻找大量建设条件好的富铜资源。本文介绍了国外铜资源趋势及展望;勘查与开发方向;国外近年发现的几个世界级铜矿床:总结了国内主要铜矿类型的新认识,提出今后勘查研究展望。

秦克章[5](1989)在《1987年巴西国际花岗岩及成矿学术讨论会(ISGAM)评述》文中认为本文对1987年1月21—31日在巴西巴伊亚州萨尔瓦多召开的国际花岗岩及成矿学术讨论会作了评述,重点是学术报告和论文。

沈其韩[6](1982)在《在巴西萨尔瓦多举行的“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简介》文中研究说明1982年9月3—11日,在巴西巴依亚州首府萨尔瓦多举行了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及金属成矿作用的讨论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eal and Early Proterozoic Geologic Evolution and Metallogenesis)。这一会议是由巴依亚州能源矿产局、巴西地质学会、巴西科学院、岩石圈国际联合委员

佘传菁[7](1982)在《西德学习纪事》文中研究表明 西德卡尔·杜伊斯堡协会和克劳斯塔尔工科大学外事处,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合作部的名义,于1981年10月29日至12月15日在西柏林/克劳斯塔尔举办了“前寒武纪地区矿产研究学习班”,其目的在于增强西德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合作,促进科学文化交流.活动的参加者来自阿根廷、巴西、缅甸、中国、哥伦比亚、伊朗、秘鲁、苏丹、土耳其、扎伊尔、赞比亚等发展中国家,共计28名.其中有一些是活跃在本国地质、采矿、冶金等行业的专家.笔者也应邀参加了这次学习.在西德期间,我们受到主人热情接待.整个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我们不仅参加了准备充分的课堂学习和实习,而且有机会参观了一些工矿企业,游览了着名的风

涂光炽[8](1981)在《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地质矿产工作概况及若干新进展》文中指出 一般情况 1981年3、4月,笔者曾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三国。在一个多月内曾参观了下述地质-地球化学单位与实验室(按访问先后次序排列):

二、在巴西萨尔瓦多举行的“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巴西萨尔瓦多举行的“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西秦岭西段北部重要侵入体年代学、地质地球化学、形成构造环境及与成矿作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野外地质调查
        1.4.2 室内研究方法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西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背景
    2.1 西秦岭造山带地理位置及大地构造位置
        2.1.1 西秦岭造山带地理位置
        2.1.2 西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
    2.2 西秦岭造山带各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2.2.1 西秦岭构造单元划分
        2.2.2 研究区内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西秦岭西段重要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特征
    3.1 西秦岭西段重要花岗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3.1.1 同仁江里沟二长花岗岩
        3.1.2 夏河阿夷山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3.1.3 夏河德乌鲁花岗闪长岩体
        3.1.4 武山温泉花岗闪长岩体
        3.1.5 礼县中川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
    3.2 西秦岭西段重要花岗岩体的年代学
        3.2.1 江里沟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测年分析结果
        3.2.2 夏河阿夷山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测年结果
        3.2.3 夏河德乌鲁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测年分析结果
        3.2.4 温泉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测年分析结果
        3.2.5 中川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测年分析结果
        3.2.6 中川二长花岗岩Hf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
    3.3 花岗岩形成构造环境与岩石成因讨论
        3.3.1 西秦岭西段花岗岩古生代末-中生代年代学格架
        3.3.2 西秦岭西段花岗岩构造环境
        3.3.3 花岗岩源区示踪及岩石成因
第四章 西秦岭西段中部中生代花岗岩浆作用与成矿
    4.1 西秦岭西段北部中生代矿产特征与成矿时代
        4.1.1 西秦岭西段北部主要矿产资源特征
        4.1.2 成矿时代
    4.2 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成因与金、铜、钼成矿的关系
        4.2.1 埃达克岩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成矿的条件
        4.2.2 西秦岭西段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成因与金、铜、钼成矿的关系
    4.3 研究区找矿指示意义思考
第五章 结论
图版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2 地质概论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3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区划及特征
    3.2 分区岩石地层及基准剖面描述
    3.3 生物地层划分
    3.4 年代地层划分
    3.5 同位素地层划分及地震地层划分
    3.6 编图单元确定与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4 沉积特征研究
    4.1 石炭—二叠系沉积演化史
    4.2 石炭—二叠纪沉积相研究
5 岩相古地理分析及编图
    5.1 编图思想与方法
    5.2 岩相古地理分析及编图
6 主要成果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表
附图

四、在巴西萨尔瓦多举行的“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秦岭西段北部重要侵入体年代学、地质地球化学、形成构造环境及与成矿作用关系[D]. 高婷. 长安大学, 2011(04)
  • [2]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 许超. 山东科技大学, 2009(S1)
  • [3]近年国外铜矿勘查及研究若干进展[J]. 沃杏宝. 矿产与地质, 1991(06)
  • [4]铜矿资源及主要铜矿类型勘查研究现状[J]. 姚金炎. 矿产与地质, 1989(03)
  • [5]1987年巴西国际花岗岩及成矿学术讨论会(ISGAM)评述[J]. 秦克章. 地质地球化学, 1989(04)
  • [6]在巴西萨尔瓦多举行的“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和金属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简介[A]. 沈其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5), 1982
  • [7]西德学习纪事[J]. 佘传菁. 地质与勘探, 1982(08)
  • [8]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地质矿产工作概况及若干新进展[J]. 涂光炽. 地质地球化学, 1981(09)

标签:;  ;  ;  ;  ;  

巴西萨尔瓦多“太古宙和早元古代地质演化与金属成矿国际研讨会”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