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堤保护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堤保护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一、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护岸工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19)在《辽河左岸二道桥子护岸方案分析与施工进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型护岸是一种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护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型护岸不仅能确保河岸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调节河川径流和维护河岸稳定,而且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等生态环境效应。作为一种河道整治中广泛使用的维护型建筑物,丁坝具有削减水势、增强河道防洪能力、稳定河势的作用,同时在保护生态方面也发挥相当重要作用。本论文对国内外护岸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辽河左岸二道桥子护岸为例,从防洪、生态、经济、景观等多角度出发,对传统与生态的护岸型式、结构进行比选、分析,研究确定坡式+坝式护岸的工程型式,确定了格宾石笼+柴排的防护结构。对护岸工程的运用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对案例工程的应用概况、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在满足防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岸坡滩地的河岸缓冲带设计。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应用P6(Primavera 6.0)项目软件,在利用德尔菲法对工程的工期进行估算及利用关键路径法对工期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了优化,编制出施工甘特图。本文提出的设计理念、方法及先进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也对国内河道河岸的治理和维护提供参考。通过生态护岸工程的实施,可恢复或加强河流的行洪能力,确保河岸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水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共建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刘瀚泽[2](2018)在《大凌河西支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文中认为传统河道治理以防洪为首要目标,主要包括清淤疏浚、硬质材料砌筑等工作,忽略了河道的生态性,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生态河道治理则以防洪安全为基础,兼顾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治河是构建良好水环境系统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未来河道治理的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原则和应用,提出了现代河道生态治理要点;接着介绍了生态清淤、生态护坡几种型式的工程应用,为河道生态治理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支撑;最后,从项目区概况、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工程任务与规模、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设计计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凌源市大凌河西支河道治理工程,为辽宁省生态型河道建设提供了借鉴。大凌河西支治理工程位于凌源市宋杖子镇。河段的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556m3/s。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项,分别为河道清淤疏浚2.443km(含垃圾清理1处)、岸坡整治及恢复4.774km。本次设计岸坡临水侧边坡为1:2.5,岸顶宽3.0m,背水侧边坡为1:2。岸坡临水侧岸脚采用石笼进行防护:1.6×1.5m、1.3×1.0m、1.0×1.0m、1.3×1.5m石笼错台0.3m摆放,石笼下部敷设300g/m2土工布反滤。石笼埋设深度为设计河底以下1.5m,在清淤疏浚过程中,结合现状岸脚高程情况,保证石笼埋设深度为1.52.5m,即墙前堆土为1.52.5m厚,墙后岸坡高度为0.52.0m。为进一步稳固岸坡,同时提升河道的生态性,本次设计在临、背水侧岸坡及临水侧岸脚1m区域范围内种植棉槐,固土护岸。苗木规格要求分支6条以上,冠形饱满,种植株行距0.5×0.5m,品字形栽植,种植穴规格为深30cm,直径30cm。

汪恩良,张栋,刘春利,韩红卫,解飞,姜海强[3](2018)在《冰上沉排在寒区护岸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冰上沉排作为寒区工程建设中一种特殊的施工技术,在提高施工过程中边坡安全性和稳定性,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实践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沉排类型、组合、以及沉排结构计算进行阐述,并得出结论:(1)冰上沉排作为一种冬季施工技术,可显着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工程资金投入,提高工程经济性;(2)冰上沉排在设计,施工过程,质量验收与评价中存在缺乏标准等问题;(3)分别对石笼沉排、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和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设计、沉排材料选用标准和参数等方面进行概述,为冰上沉排前期材料准备和施工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范静[4](2018)在《盘锦辽河闸水利风景区水土保持规划》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兴水利,建设了许多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在发挥防洪、蓄水及改善水土资源条件等基础功能的同时,还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水利风景资源,这些资源长期以来因主客观原因多处于闲置或粗放开发的状态,并没有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发挥有效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对水利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我国从2001年起实施了大范围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水利风景区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但由于一些地方在水利风景区规划过程中过多地搬抄已成风景区的建设模式,过度追求眼前利益,缺乏绿色发展理念和全局性的考虑,规划中对水土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导致工程周边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压力。2017年盘锦市政府启动了辽河闸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工作。辽河闸工程地处盘锦市双台子区东郊,位于辽河干流感潮河段的末端,属大型拦河水利枢纽建筑物,自1969年投入使用以来,年平均供水量8亿m3,对盘锦及周边地区来说,发挥了极其重要防洪和供水保障作用;同时其地理位置优越,水系丰富,周边有大面积的芦苇湿地和稻田,下游河口湿地属中国最美丽的六大湿地之一。由于其周边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在对辽河闸枢纽工程进行水利风景区规划时,强化其生态环境及水土资源保护,既是景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周边环境、顺应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本论文结合辽河闸水利风景区规划,通过对辽河闸周边的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区域概况进行详细调查,明确规划区内各组成部分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再结合规划区周边的环境资源与景观调查,依托SWOT方法,全面分析了辽河闸作为水利风景区进行规划开发的优劣势及规划的重点;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结合现有水利工程布局、景区各功能区块土地利用现状及旅游开发利用方向,在尽可能减少地表扰动和地貌重塑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内的原河闸管理区、浅孔闸新建区、左岸滨河湿地区、右岸滨河区四大功能区块进行了水土保持规划分区和细化;运用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景观学等相关原理提出了各分区水土保持规划措施布局和植被绿化方案;结合当地适生植物种类和工程措施治理经验,对各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规划设计。从整体上,为促进水利风景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途径。

陈涛[5](2015)在《辽宁省中小河流生态景观堤岸防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水利防洪工程”与“风景园林工程”这两个在以前看似不搭边的工程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联系到了一起。但目前一般水利规划设计单位在的中小河流堤岸防护工程建设中,侧重于防洪标准、材料抗冲性、边坡稳定性以及投资经济性等因素,往往忽略了河道的生态性及景观性,结构简单、构造安全,但不美观、生态。于此相反,一般景观规划设计单位在中小河流河道滨水景观、岸坡绿化及河流生态修复建设中,更加注重视觉景观及生态效果,往往忽略了堤岸的抗冲性、稳定性及淹没性等防洪安全要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怎样能够使“水利防洪工程”与“风景园林工程”相互衔接及有机融合是摆在水利工作者及景观工作者两类人面前的共同课题。目前虽然国内外河流堤岸生态景观防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数研究仅仅是在总结某一特定地区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缺乏一定的普遍适用性。辽宁省中小河流洪涝灾害严重,由于中小河流具有河道宽度窄、河底比降大、近岸冲刷强等的特点,所以堤岸防护部分是河流整治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之前的研究成果在层次布置、结构形式选择等方面并不完全适用于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辽宁省。加之,不同的生态景观堤岸防护形式其适用性也有很大差别,以目前的科学发展和技术手段,还没有一种堤岸防护形式能够兼顾抗冲能力强、景观效果好、生态效果佳、阻水程度小、占地尺度少及工程造价低。同时,一般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堤岸防护规划及设计,多数直接采用一种防护型式,或采用两种、三种防护形式进行概化比较,考虑因素不全,很难找到与该河段特点及需求最为吻合的堤岸防护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总结经验及典型设计,以分析堤岸防护工程建设的需求要素为根本,以总结各类防护形式特点为基础,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为手段,开展辽宁省中小河流生态景观堤岸防护技术研究。并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选取兴城河作为典型案例分析,经实际工程检测,分析结果准确、适用,该项目已于2014年12月顺利通过了辽宁省技术审核中心的专家审查,目前正在实施。本论文研究将探索一条适合于辽宁省中小河流生态景观整治的新思路,为中小河流的规划设计模式优化提供参考,为辽宁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中小河流整治及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因此,研究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石瑞花[6](2008)在《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河流不仅在水利方面起到防洪减灾、供水兴利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还是沿河地区人群与生物集结的场所及人文历史发展的载体,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河流治理模式主要以“防洪兴利”为主,目前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边环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寻找平衡”以及“河流生态建设”等成为新时期的治河理念。随着上述理念的提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研究急需寻找一套适当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从河流功能区划的角度出发,兼顾河流的资源、环境及生态功能,提出了一套河流功能评估、功能区划及典型功能区治理模式的技术和方法体系。工程实践方面,重点探讨了生态型护坡构建技术及河流生物栖息地改善措施等生态修复方法。首先,研究了现代条件下河流功能的扩展及分类体系,并建立了河流功能综合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采用了多指标评价法,对河流的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分别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打分法,对每个指标进行分级并设定分级标准。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给出每个指标的评估尺度,经过尺度变换,计算指标得分,建立了河流功能的综合评估方法。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沈阳市浑河河段的评估,评估成果可以为该河段下一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提供参考。其次,较系统地研究了河流功能区划的目标、原则、分类体系、区划方法及区划程序。从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河流功能的完整性出发,按照人类对河流开发利用的强度和河流的功能特点将河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境修复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和过渡区5类。给出了这5种类型区的定性描述,并就如何判断功能区的类型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河流功能综合评估方法为理论基础,依据河流社会功能评估得分和自然生态功能评估得分两个准则建立功能分区图,建立了河流功能区划的双准则约束矩阵分区方法。最后总结上述内容给出了河流功能区划的程序。第三,重点探讨了生境修复区的治理方法,包括生态型护坡构建技术、方案决策和生物栖息地状况改善研究。生态型护坡构建技术包括生态型护坡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常用的材料和结构。另外,本文还探讨了满足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亲水功能的生态型护岸的结构设计方法。方案决策部分,建立了生态护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案优选方法。指标体系的建立采用了德尔斐专家调查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方案优选方法引入了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基于TOPSIS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共有10位专家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调查采用了两两比较法,方案的相对偏好调查采用语言评语集。应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应用三角模糊数和模糊左右评分法将语言评语集中的语言变量转化为实数值,然后应用TOPSIS方法进行方案优选。将上述评价体系和决策方法应用于沈阳市浑河生态护坡工程方案优选中,结果表明三维植被网是最优的护坡措施。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对指标权重和决策过程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包括正交化技术和距离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指标体系中,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对方案优选结果比较敏感,可以作为决策过程中的主导因子,其它指标对优选结果皆不敏感;距离计算方法和正交化技术对优选结果不敏感。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决策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第四,河流生物栖息地状况改善研究部分,首先阐述了栖息地的分类和评估技术,然后建立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栖息地量化方法。该方法假设栖息地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利用水流流态代表生境类型,然后通过水动力学模型求解水流流态从而量化栖息地得到每种类型的栖息地面积,进而评价栖息地的多样性并发展可供工程规划设计参考的生境分布图。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量化方法简便、可行,可以应用于河流生态修复治理中。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杨素勤[7](2007)在《水流中土工包沉落模型试验与土工包护岸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河岸崩塌问题是我国防洪减灾事业中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土体中坡脚被冲刷后,其余部分塌入河中,江水继续破坏暂存的岸滩使堤防节节后退。许多河道河势不稳,冲淤变化频繁,岸滩冲刷崩塌的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一般解决崩岸问题从稳定河势和控导地下水水流两方面着手,其中土工包是新型的水下固基措施,与传统护岸方法比较具有经济性强和结构稳定的特征,是以后岸坡防护的发展方向。可使岸坡有效防止水流冲刷从而达到稳定河势、增强岸坡稳定性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工程实例马湖堤的数值模拟分析讨论土工包在岸坡防护方面的作用。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介绍河岸崩塌的发生机理和岸坡防护的各种措施、土工包的国内外研究。 2、在宽体矩形水槽中进行了比尺为1∶60的土工包动水投放的水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土工包在沉落过程中受水流影响产生的位移特征,对土工包的沉落规律进行了归纳,并根据试验数据和因次和谐原理推导了土工包在不同流速和水深下的沉落位移公式,旨在指导护岸工程中土工包的实际施工。 3、介绍大型差分程序FLAC3D的基本原理和本文所用到的章节。 4、以江西马湖堤工程为例,应用大型差分程序FLAC3D讨论土工包对岸坡稳定的作用。对比分析岸坡淘刷前后在江水水位变化的四种工况下的竖直位移、侧向位移、最小主应力、塑性状态区域、强度折减法安全系数等的变化。 5、对本文的工作做简单的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王殿武,曹广祝[8](2006)在《土工织物防护工程反滤准则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工合成材料的出现,为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但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在堤岸防护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有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必要。尤其是保土性准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较大孔径织造布在堤岸防护工程中多年应用实践,通过室内反滤试验,野外淘刷试验及工程应用实例分析研究,提出了O90≤(210)d90防护工程中织造布保土性设计新准则,突破了目前普遍采用的O90≤(12)d90设计指标。

王殿武[9](2004)在《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据统计截止2003年辽宁省水利工程中已应用土工合成材料达1450万多m2,尤其在河道护岸、堤(坝)护坡、防渗工程上这种新型工程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辽宁省水利工程上应用的实际,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岸比传统柴排护岸节省投资35%~80%;堤坝护坡采用土工织物滤层比传统砂砾料滤层节省投资30%以上:土工膜防渗可比粘土防渗节省投资30%~50%。仅辽宁省水利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5亿元,综合效益达3.5亿元;在东北地区水利工程中应用经济效益至少已超过10亿元。同时还取得了保护生态平衡、节省能源、促进化纤工业发展等十分显着的社会效益。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对促进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王殿武,崔中兴,仵彦卿,曹广祝[10](2004)在《防护工程土工织物保土性准则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初土工合成材料学科兴起以来,土工织物滤层的机理、试验方法,尤其是保土性设计准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较大孔径织造布在堤岸防护工程中多年应用实践,通过室内反滤试验、野外淘刷试验及工程应用实例分析研究,提出了090≤(2-10)d90防护工程中织造布保土性设计新准则,突破了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的090≤(1-2)d90设计指标。为堤岸防护工程反滤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护岸工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护岸工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左岸二道桥子护岸方案分析与施工进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生态型护岸工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生态型护岸工程的发展和现状
        1.2.2 国内生态型护岸工程的发展和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二道桥子河岸现状
    2.1 工程治理标准
        2.1.1 险工治理重要性
        2.1.2 河道防洪级别
    2.2 护岸治理目标
        2.2.1 险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2.2.2 需求分析
3 水文与地质资料分析
    3.1 基础资料内容和成果情况
        3.1.1 基础资料内容
        3.1.2 资料成果情况
    3.2 资料条件评价
        3.2.1 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3.2.2 天然建筑材料
    3.3 设计水面线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护岸方案研究
    4.1 护岸工程型式的选择
    4.2 坡式护岸方案的比选
        4.2.1 坡式护岸护坡型式比选
        4.2.2 坡式护岸护脚型式比选
    4.3 丁坝护岸结构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护岸方案的参数计算分析
    5.1 坡式护岸工程
        5.1.1 护坡厚度的确定
        5.1.2 护坡稳定计算分析
        5.1.3 柴排护脚的结构分析
        5.1.4 柴排护脚的稳定分析
    5.2 丁坝护岸工程
    5.3 生态工程工程
    5.4 工程量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关键路径法的工程进度优化研究
    6.1 施工工艺分析
    6.2 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表的优化
        6.2.1 施工进度
        6.2.2 施工进度计划表的优化
    6.3 施工进度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2)大凌河西支河道治理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凌河西支河道治理工程概况
    2.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流域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河流水系概况
        2.2.3 洪旱灾害概况
        2.2.4 流域气象概况
    2.3 工程地质概况
        2.3.1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
        2.3.2 堤基工程地质条件
        2.3.3 护岸工程地质条件
        2.3.4 结论与建议
    2.4 现有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河道现状及主要问题
        2.4.2 堤防现状及主要问题
第三章 工程建设目标及任务
    3.1 工程建设规模标准
    3.2 工程建设范围
第四章 水文计算及治理方案比选
    4.1 设计洪水计算
        4.1.1 历史洪水
        4.1.2 设计洪水
    4.2 设计水面线计算
        4.2.1. 计算范围及方法
        4.2.2. 计算条件
        4.2.3 计算频率及流量
        4.2.4 计算成果及分析
    4.3 工程治理方案比选
第五章 主要建筑物设计
    5.1 设计依据
    5.2 工程等级和标准
    5.3 工程布置
        5.3.1 清淤疏浚布置
        5.3.2 岸坡整治及恢复布置
    5.4 清淤疏浚设计
        5.4.1 垃圾清理
        5.4.2 河道平整
    5.5 岸坡整治及恢复设计
        5.5.1 结构型式
        5.5.2 材料规格及相关计算
        5.5.3 工程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冰上沉排在寒区护岸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冰上沉排类型
    1.1 柴排
    1.2 石笼沉排
    1.3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
    1.4 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
2 冰上沉排设计
    2.1 石笼沉排设计
        2.1.1 石笼沉排长度
        2.1.2 石笼沉排宽度
        2.1.3 石笼沉排厚度
    2.2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设计
        2.2.1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长度
        2.2.2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宽度
        2.2.3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稳定性
    2.3 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设计
        2.3.1 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长度
        2.3.2 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稳定性
3 冰上沉排材料选择
    3.1 石笼沉排材料
        3.1.1 石笼网格材料
        3.1.2 石笼填充材料
    3.2 土工织物软体沉排材料
    3.3 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材料
        3.3.1 模袋布
        3.3.2 铰链绳
4 冰上沉排施工技术
    4.1 冰面处理
    4.2 排布及沉排铺设
    4.3 沉排锚固
        4.3.1 锚固方法
        4.3.2 锚固力
    4.4 排布沉放
5 结论

(4)盘锦辽河闸水利风景区水土保持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规划区基本概况
    3.1 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气象
        3.1.4 河流水系
        3.1.5 土壤植被
        3.1.6 矿产资源
        3.1.7 水土流失概况
    3.2 区域经济
    3.3 社会区域
        3.3.1 行政区划
        3.3.2 交通运输现状
        3.3.3 相关规划情况
        3.3.4 辽河闸枢纽工程概况
4 规划区环境分析与诊断
    4.1 规划区环境现状
    4.2 规划区环境调查与诊断
        4.2.1 原河闸管理区
        4.2.2 浅孔闸新建区
        4.2.3 左岸滨河区
        4.2.4 右岸滨河区
        4.2.5 小结
    4.3 规划区周边景观资源
        4.3.1 水文景观
        4.3.2 地文景观
        4.3.3 水利工程景观
        4.3.4 规划区总体环境与景观
    4.4 基于SWOT方法的环境景观分析
        4.4.1 优势分析(Strength)
        4.4.2 劣势分析(Weakness)
        4.4.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4.4.4 威胁分析(Threat)
        4.4.5 小结
5 辽河闸水利风景区水土保持规划
    5.1 规划总则
        5.1.1 规划原则
        5.1.2 规划依据
        5.1.3 规划范围
        5.1.4 规划目标
        5.1.5 规划时段
    5.2 规划分区
        5.2.1 分区原则
        5.2.2 规划分区
    5.3 各分区措施布局
        5.3.1 原河闸管理区
        5.3.2 浅孔闸新建区
        5.3.3 左岸滨河湿地区
        5.3.4 右岸滨河区
6 规划投资与进度安排
    6.1 规划投资估算
        6.1.1 主要编制依据
        6.1.2 单价及费率
        6.1.3 编制方法
        6.1.4 投资估算
    6.2 规划实施进度安排
7 规划总成果及展望
    7.1 规划总成果
    7.2 规划成果展望
        7.2.1 生态效益
        7.2.2 社会效益
        7.2.3 经济效益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5)辽宁省中小河流生态景观堤岸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堤岸防护建设需求要素分析
    2.1 冲刷强度影响性分析
    2.2 沿岸景观需求性分析
    2.3 河段生态介入性质分析
    2.4 河道行洪能力要求性分析
    2.5 工程区占地条件困难性分析
    2.6 工程投资额度控制性分析
3 各类型生态景观堤岸防护形式特点评价
    3.1 各类型堤岸防护形式特点评价
        3.1.1 坡式绿滨垫防护形式评价
        3.1.2 坡式混凝土连锁砖防护形式评价
        3.1.3 坡式菱形混凝土框格结合植物防护形式评价
        3.1.4 坡式三维植被网结合植物防护形式评价
        3.1.5 坡式加筋麦克垫结合植物防护形式评价
        3.1.6 坡式膨润土防水毯结合植物防护形式评价
        3.1.7 坡式植草防护形式评价
        3.1.8 坡式乔、灌木防护形式评价
        3.1.9 堆立式机织土工管带防护形式评价
        3.1.10 堆立式生态护坡袋结合植物防护形式评价
        3.1.11 直立式固滨挡墙防护形式评价
        3.1.12 直立式圆木桩结合抛石及植物防护形式评价
        3.1.13 直立式土工石笼袋防护形式评价
    3.2 各类型堤岸防护形式特点总结
        3.2.1 各堤岸防护形式抗冲能力总结
        3.2.2 各堤岸防护形式景观效果总结
        3.2.3 各堤岸防护形式生态效果总结
        3.2.4 各堤岸防护形式阻水程度总结
        3.2.5 各堤岸防护形式占地尺度总结
        3.2.6 各堤岸防护形式工程造价总结
4 防护形式ARGP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1 ARGP综合评价模型概念
    4.2 ARGP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5 兴城河典型案例分析
    5.1 工程简介
        5.1.1 项目由来
        5.1.2 工程任务及规模
    5.2 拟治理河段堤岸防护建设需求要素分析
        5.2.1 拟治河段冲刷强度影响性分析
        5.2.2 拟治河段沿岸景观需求性分析
        5.2.3 拟治河段生态介入性质分析
        5.2.4 拟治河段行洪能力要求性分析
        5.2.5 拟治河段工程区占地条件困难性分析
        5.2.6 拟治河段投资额度控制性分析
    5.3 利用ARGP综合评价模型选择适合各河段的生态景观防护形式
        5.3.1 各河段堤岸防护需求要素汇总
        5.3.2 各防护形式特点评价结果汇总
        5.3.3 各河段堤岸防护权重系数
        5.3.4 各河段生态景观堤岸防护形式选择与优化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河流的功能
        1.2.2 人类活动对河流功能的影响
        1.2.3 国内外河流治理进程
        1.2.4 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1.3 相关研究的进展
        1.3.1 河流连续体理论
        1.3.2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1.3.3 河流四维模型
        1.3.4 地貌分类模型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功能区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和调查
    2.1 调查范围和密度
    2.2 采样方法
        2.2.1 鱼类采样方法
        2.2.2 底栖动物采样方法
        2.2.3 采样季节
    2.3 数据记录
        2.3.1 数据记录表设计
        2.3.2 测量步骤
        2.3.3 需要的设备和物品清单
    2.4 本章小结
3 河流功能综合评估方法
    3.1 评估原理
    3.2 指标体系
        3.2.1 自然功能评估指标体系
        3.2.2 社会功能评估指标体系
        3.2.3 指标分级标准
        3.2.4 指标评估尺度
    3.3 功能综合评估方法
    3.4 实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河流功能区划技术体系
    4.1 功能区划的目标和原则
        4.1.1 功能区划的目标
        4.1.2 区划原则
    4.2 功能区类型划分及类型区识别方法
        4.2.1 功能区类型划分
        4.2.2 类型区识别方法—双准则约束矩阵方法
    4.3 区划程序
    4.4 实例研究
        4.4.1 研究区概况及规划目标
        4.4.2 采样点布置及数据的采集
        4.4.3 河段功能评估及功能区划建议
        4.4.4 区划成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生境修复区治理模式研究
    5.1 不同功能区的治理目标和内容
    5.2 山区性河流生境修复模式
        5.2.1 山区性河流的特点
        5.2.2 国内外治理方法
        5.2.3 阶梯-深潭结构的机理和作用
    5.3 平原河流生境修复模式
        5.3.1 平原河流的特点
        5.3.2 河流廊道理论与应用
        5.3.3 平原河流生境修复措施
    5.4 生境修复的程序和步骤
        5.4.1 资料分析及目标确定
        5.4.2 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5.4.3 生境修复规划和设计
        5.4.4 生境修复施工
        5.4.5 修复后的管理、监测和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生态型护坡构建技术及方案决策
    6.1 生态型护坡的设计原则
    6.2 生态护坡的设计要素
        6.2.1 材料和结构
        6.2.2 设计流程
    6.3 典型功能的护坡结构设计
        6.3.1 生态功能设计
        6.3.2 亲水功能设计
        6.3.3 景观功能设计
    6.4 生态护坡方案的评估和优选方法
        6.4.1 研究区概况
        6.4.2 评估框架和决策过程
        6.4.3 基于Delphi-AHP的指标体系建立
        6.4.4 模糊TOPSIS方案优选
        6.4.5 敏感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河流生物栖息地状况的量化研究
    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 栖息地分类
    7.3 栖息地评估技术
    7.4 基于SMS的栖息地量化研究
        7.4.1 方法思想及技术路线
        7.4.2 SMS的功能及应用特点
        7.4.3 实例研究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水流中土工包沉落模型试验与土工包护岸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长江岸坡崩塌机理
    1.3 护岸工程
        1.3.1 传统护岸技术
        1.3.2 新护岸技术的进展
        1.3.3 护岸方式的比较
    1.4 土工包技术的国内外研究
        1.4.1 国内的研究
        1.4.2 国外的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动水中投放护岸土工包的试验研究
    2.1 模型试验的相似
        2.1.1 相似理论简介
        2.1.2 相似准则的选取
        2.1.3 量纲分析原理
    2.2 模型试验
        2.2.1 研究基本条件
        2.2.2 土工包在静水中投放试验
        2.2.3 土工包在水流作用下的投放试验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用于分析护岸工程的FLAC~(3D)的基本原理
    3.1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
        3.1.1 数值求解规则
        3.1.2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网格离散
        3.1.3 有限差分方程
    3.2 FLAC~(3D)中的摩尔模型(Mohr)
        3.2.1 FLAC~(3D)的塑性流动理论的增量公式
        3.2.2 FLAC~(3D)的Mohr-Coulomb plasticity模型
    3.3 强度折减法
    3.4 流固耦合
        3.4.1 简介
        3.4.2 FLAC~(3D)流-固耦合方程数值表述
        3.4.3 渗流边界条件
        3.4.4 流固耦合的计算过程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长江马湖堤除险护岸工程的数值分析
    4.1 工程简介
        4.1.1 地理位置
        4.1.2 工程材料特征
        4.1.3 水文环境
    4.2 崩岸险情与防护措施
    4.3 防护措施实施
        4.3.1 土工材料
        4.3.2 施工
    4.4 防护效果分析
        4.4.1 工程建模
        4.4.2 工程模拟过程
        4.4.3 马湖堤土工包防护前后效果比较
    4.5 计算结果分析
        4.5.1 岸坡在水位变化过程中的状态比较
        4.5.2 加土工包防护与不加土工包的结果对比分析
        4.5.3 土工包抢险前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护岸工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左岸二道桥子护岸方案分析与施工进度优化研究[D]. 王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5)
  • [2]大凌河西支河道治理工程设计[D]. 刘瀚泽.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3]冰上沉排在寒区护岸工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汪恩良,张栋,刘春利,韩红卫,解飞,姜海强.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8(01)
  • [4]盘锦辽河闸水利风景区水土保持规划[D]. 范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辽宁省中小河流生态景观堤岸防护技术研究[D]. 陈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6]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D]. 石瑞花.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7]水流中土工包沉落模型试验与土工包护岸数值分析[D]. 杨素勤. 河海大学, 2007(06)
  • [8]土工织物防护工程反滤准则试验研究[J]. 王殿武,曹广祝. 工程地质学报, 2006(02)
  • [9]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效益分析[A]. 王殿武. 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
  • [10]防护工程土工织物保土性准则试验研究[A]. 王殿武,崔中兴,仵彦卿,曹广祝. 全国第六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

标签:;  ;  ;  ;  ;  

辽宁省土工合成材料防洪堤保护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