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比较

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比较

一、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孙宁[1](2021)在《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混合状况是釜式搅拌反应器的一个关键指标。根据研究尺度的不同,通常将搅拌混合过程分为宏观混合、介观混合以及微观混合等三个层次,其中微观混合对于化工生产中涉及固-液两相的快速反应过程(如沉淀反应、结晶反应、聚合反应)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转化率、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等性质。然而迄今为止仅少数学者探寻了悬浮颗粒对于微观混合的影响,且获得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此外,由于前人并未考虑到某些复杂反应体系还涉及到粘度的变化,故其所采用的搅拌器多为适用于清水体系的传统单轴搅拌器,而对于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宽粘度适应性同心双轴搅拌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研究甚少。因此,考察此类搅拌器的微观混合性能尤为必要,其有望为提高工业生产中的微观混合效率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在粘性固-液体系(75~300m Pa·s)中研究了同心双轴搅拌器的微观混合特性,借助碘化物-碘酸盐表征反应体系考察了进料时间及H+浓度、固相吸附作用、进料位置、转动模式、外桨功率、内桨桨型、内桨直径、固含率、固相粒径及液相粘度等因素对离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浓度为2mol/L的H+较为合适,且在进料时间为480s时能够排除宏观及介观混合的干扰;固相玻璃微珠不存在对产物的吸附作用;在桨叶区进料更有利于微观混合的进行;外桨的转动能显着改善微观混合的效果,且能令固-液体系以较低的功耗达到临界离底悬浮状态,但持续增大外桨转速对进一步提高微观混合效率的作用有限,且容易造成表面吸气从而不利于表征体系工作;同转模式相比于反转模式显得更为经济高效,且更利于颗粒的悬浮;六斜叶桨(45°)PBT相较于六直叶涡轮桨RT更适合作为内桨;桨径比为0.35~0.42的内桨呈现出较优的微观混合性能;780μm的颗粒在固含率为0.5vol%~1vol%时使得微观混合性能略有改善,但随着固含率进一步增大并形成“固相云”时,在“云”上方的清液层内进料将导致微观混合显着恶化;170μm的颗粒在本文所研究的浓度范围(0.5vol%~8vol%)内均表现出湍动抑制的性质;1013μm的颗粒在浓度为0.5vol%~2vol%表现出湍动增强的性质并使得离集指数稍有减小,但当固含率超过2vol%时其同样导致微观混合效率降低;液相粘度增大会造成微观混合性能持续恶化。基于实验结果和Buckingham的π定理,通过因次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离集指数的工程计算模型。该模型经验证能够就Anchor+PBT组合在粘性固-液体系中的微观混合性能给出较为可靠的定性评估,为此类搅拌器在微观混合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王利民[2](2021)在《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微试剂原位水质在线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经济疾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水质检测技术在日趋严峻的水污染环境治理以及水质检测中逐渐被人们重视,水质检测相关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水质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对于水质监测意义重大。课题主要针对水质检测部分方法受光源限制,检测时间长,适用检测的参数少等问题,通过融合图像识别技术和水质检测中的流动顺序注射技术,研究一种新的水质检测的方法。这种水质检测方法受光源限制小,检测速度快,可检测多种参数,并且准确性高,可靠性强,便于维护。首先,对图像识别技术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选取水质COD参数,结合水质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微试剂水质检测方法。同时详细阐述了图像检测水质参数的原理,包括色度理论、颜色空间、滤波处理、形态学处理以及回归建模方法。其次,以高锰酸盐指数为测试参数,搭建系统平台进行方法可行性验证。主要包括检测池设计、消解池设计、顺序注射平台设计以及检测流程设计。图像采集模块包含了工业相机、光源以及检测池,检测池的设计提高了图像采集的质量。消解池的设计在减少试剂消耗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耗能;顺序注射平台设计提高了系统的进液精度以及检测精度;以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为基础,设计了图像检测水质参数的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软件部分包含嵌入式软件设计和视觉系统软件设计。整个微试剂系统控制的软件设计基于STM32主控板,运行系统为μCOS-III实时操作系统;利用Python、Py Qt5和Open CV完成了工业相机的控制、上位机图形界面显示以及图像处理的软件开发。最后,结合可行性试验数据,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影响水质参数检测的主要干扰因素,改进图像采集时的光源强度和采集距离,优化平台采样流程以及检测流程。分析单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方法原理。选取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检测参数来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准确度、重复性和检出限,得到结果与国标法进行对比无显着差异,系统可稳定、高效的分析不同水样中的水质参数。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微试剂原位水质在线监测方法研究,有助于提升水质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适用于多种水质参数的检测。

卢林[3](2021)在《电子舌多传感阵列信息交互及籼稻米食味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主要智能感官仪器之一,电子舌具有快速、简便、实时的分析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现阶段的电子舌主要用来区分、辨别样品的整体差异,仍然达不到量化的效果。电子舌多传感阵列的伏安信号缺少合适的分解与变换,基本停留在直接读取信号的顶点与拐点作为特征值,导致其中包含的有用的弱信息提取不充分,从而限制了传感阵列对微小差异的辨识能力。电子舌达不到量化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电子舌多传感阵列的信息交互尚不明确。本文以智能感官技术实验室研发的伏安型电子舌为基础,利用信息熵手段,结合多维数据算法,以籼稻米为应用对象,开展电子舌多传感阵列的信息交互研究,从而实现传感阵列的量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提取向量式特征值方面,采用基于相似熵的小波包分解和傅里叶变换,电子舌多传感阵列信号提取到排除多重共线性的向量式特征值。传感阵列所有电极的最佳小波基函数均为db N系列,Ag电极为db2,Pt、Au、W电极均为db4,Pd、Ti电极为db6;小波包分解的最佳分解层为4层。原始伏安信号经过小波包分解成细节信号,再通过傅里叶变换得的系-傅幅值来提取向量式特征值。采用多重共线性判断向量式特征值的有效性,可得向量式特征值已删去原始数据中重叠冗余部分。根据与稻米理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向量式特征值与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淀粉的相关度相对高些。该研究排除了共线性对交互信息的干扰影响。(2)在提取窗式特征方面,以向量式特征值为基础,采用基于相对熵的连续窗式特征提取及表征方法,电子舌多传感阵列信号提取到矩阵特征值,明确了含有交互信息的有效细节信号。在向量式特征值的基础上,利用相对熵的概念计算得到信噪相对熵。通过分析不同窗式运算方法可得,连续窗式比分区窗式更适用于传感阵列信号的矩阵特征值提取。采用表盘形色块表征图对电极间和频率间的连续窗式特征提取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以最大特征值降序排序而得的前6至8细节信号含有交互信息即为有效细节信号。根据与稻米理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可得,有效细节信号与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淀粉的相关性较大。该研究定位了交互信息,确定了含交互信息的有效细节信号。(3)在增强区分识别方面,以有效细节信号为基础,利用信息熵的基础原理,电子舌多传感阵列能准确区分识别稻米产地和类型。基于信息熵的基础原理定义了电子舌多传感阵列中单一电极和电极间的传感熵值,组建了单元传感向量和交互传感向量,结果显示,含有6个单元传感熵能有效用于稻米产地的识别;所有交互传感向量都能有效用于稻米类型的区分。采用SVM和KNN分类器识别稻米产地和区分稻米类型,结果显示,以交互传感向量为输入向量的SVM识别稻区的训练和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9.0%、82.9%,区分稻类的训练和预测准确度分别为96.0%、88.6%。该研究确证了有效细节信号含有的交互信息可增强传感阵列的区分识别能力。(4)在实现量化分析方面,以有效细节信号为基础,基于联合熵和互信息的原理,利用多维数据形式,电子舌多传感阵列有效量化预测稻米理化指标。以有效细节信号为基础,构建了多维交互矩阵。采用CNN模型、Bp NN模型和CNN+Bp NN联合模型,以多维交互矩阵为输入数据,建立了量化模型。结果显示,CNN+Bp NN联合模型的训练准确度和预测准确度分别处于87.0%~92.0%、82.9%~89.5%。多传感阵列电极间交互比频率间交互传递出更多可量化信息。多维交互矩阵与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淀粉这些理化指标强相关,证明了信息熵与多维数据相结合在模型量化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研究明确了交互信息可实现传感阵列的有效量化能力。(5)在量化感官评价方面,以信息熵与多维数据相结合的多维交互矩阵为基础,电子舌多传感阵列能量化稻米食味评价。采用串联评价模型,以食味评分值为目标数据,其预测准确度高达91.4%。分析了稻米食味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食味与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淀粉和垩白度这些理化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相关。结合多传感阵列量化理化指标的结果,交互信息与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淀粉这4个理化指标相关,由此验证了电子舌多传感阵列的有效量化能力。该研究明确了交互信息可实现传感阵列的感官评价能力,同时验证了其量化能力。本文创新利用信息学手段,将信息熵贯穿于电子舌多传感阵列的信息交互及多维量化的研究中,明确了传感阵列的交互信息,实现了电子舌多传感阵列的量化功能。本文为智能感官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为电子舌的量化分析提供技术保障。

黄海娟[4](2021)在《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文中认为桉树在中国南方大面积高强度地连续单一种植,对土壤肥力质量和环境造成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开展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旨在选择适宜的桉树在林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桉树人工林的规划。本文在桉树主产区建立了 90个桉树人工林标准地,测量了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的33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平均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a)、加权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w)、Nemoro质量指数(SQIn)、灰色关联度(SQIg)共4种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全数据集(TDS)、最小数据集(MDS)、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RMDS)共3种数据集来评价和验证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主要结论如下:(1)筛选了 10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作为桉树人工林的最小数据集。MDS包括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有: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通气度、pH、全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锌、氨态氮、蔗糖酶,其中物理指标3个,化学指标6个,生物学指标1个。同时筛选了13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作为桉树人工林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RMDS的指标有:毛管孔隙、土壤通气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有效铜、全钾、有效硼、有效铁、蔗糖酶、微生物生物量磷、过氧化氢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其中物理指标3个,化学指标6个,生物学指标4个。(2)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MDS和RMDS,它们之间显着相关,RMDS比MDS更准确有效。(3)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性质对生物学性质具有影响。全钾、土壤通气度、全氮、有效钾、最大持水量、有机质、硝态氮、非毛管孔隙、毛管持水量、氨态氮、有效锌、总孔隙度、最小持水量、有效镁、毛管孔隙、有效钙、全磷、pH、有效铜都是理化性质中对生物学性质影响较敏感的指标。有效硼、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效磷、有效铁、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容重、有效锰都是理化性质中对生物学性质影响较不敏感的指标。(4)本研究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发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不高。(5)聚类分析显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可分为三级,每级土壤之间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第三级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土壤通气度、有机质、有效铁、硝态氮、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第一级土壤和第二级土壤。(6)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全磷、有效锰含量较低,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硼分别低于10mg/kg、100mg/kg、2 mg/kg、0.5 mg/kg 临界值,所以今后在桉树人工林土壤管理与施肥过程中应注意磷、钾、铜、硼元素的补充。

秦文静[5](2020)在《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241个田间原状黄土土样低吸力阶段(<101KPa)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试验、土壤常规理化参数系列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以原状黄土土壤理化参数为自变量的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包括非饱和土壤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土壤导水率获取的基础上,建立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扩散率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探讨了温度对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因素。相较于全阶段的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低吸力阶段呈现出更大的变异性。通过单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二参数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单因素函数关系;确定了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与土壤粘粒含量、粉粒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的单因素函数关系。(2)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和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203、0.0151,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170、0.00937,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476、0.161;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182、0.0139,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210、0.0161,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517、0.394。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二参数指数函数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相结合作为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最优预报模型。采用对该方法训练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413、0.0381、0.394,对训练样本具有较强的训练能力;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425、0.0400、0.429,对验证样本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3)采用非线性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采用三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118、0.0111、0.000525,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965、0.0401、0.0249,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436、0.0558、0.0619;对验证样本预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902、0.0147、0.00691,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809、0.0343、0.00325,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781、0.0417、0.0146。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Frelund-Xing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相结合作为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预报模型。采用该方法对训练样本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预测所得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001、0.0091、0.0357,对训练样本具有较强的训练能力;对验证样本黄土土壤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预测所得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0.001、0.0035、0.0059,对验证样本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4)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指数函数模型参数进行预报是可行的。采用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对训练样本预测所得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二参数指数函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751、0.0415、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614、0.0409、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3.094、2.016;对验证样本预测黄土土壤扩散率模型参数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0233、0.0317,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0.0642、0.0573,平均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1.442、0.0511。推荐使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土壤传递函数作为原状黄土土壤扩散率的最优预报模型。(5)温度对原状黄土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显着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吸力条件下,温度越高,土壤非饱和导水率越大,土壤的含水率越小;同一含水率条件下,温度越高,土壤吸力越小。通过单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温度与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二参数幂函数、三参数幂函数和二参数指数函数模型参数的单因素函数关系;确定了温度与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Brooks-Cory、van-Genuchten、Frelund-Xing模型参数的单因素函数关系。在模型比选的基础上,推荐使用二参数指数函数作为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最优拟合模型,推荐使用Frelund-Xing模型作为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拟合模型。

张晓寒[6](2020)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与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有机污染物,如多溴二苯醚、多环麝香以及多环芳烃等,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排放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这些污染物多伴有潜在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理效应等。国内外研究学者们分别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来分析检测以上有机污染物,例如GC-ECD、GC-MS、HPLC等。传统仪器分析方法对仪器配置有极高要求,且存在检测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逐渐成为了高灵敏、微量、快速的检测手段。但是,对于以上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法研究,仅有针对多溴二苯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有所报导;多环麝香相关免疫分析研究工作尚为空白;而多环芳烃的总体分析、评估方面,毒性当量评估、免疫分析手段等尚存在不足。因此,结合研究现状,为克服现有检测、评估方法的不足,建立针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的高灵敏、简单、快捷的新型生物分析方法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以典型低溴代四溴二苯醚BDE-47和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代表吐纳麝香AHTN为免疫分析研究对象,设计了新型、简便的合成路线并制备了相应的半抗原。半抗原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后,与BSA、OVA载体蛋白偶联,最终制备了BDE-47和AHTN的人工免疫原与包被原。经免疫实验后,从兔血清中提取并纯化得到抗BDE-47和抗AHTN的多克隆抗体。最终建立了间接竞争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S-ELISA)、基于新型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直接竞争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等新型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BDE-47与AHTN的分析,并将免疫分析测定结果分别与GC-ECD、GC-MS方法对比,以考察免疫分析新方法结果的准确性。间接竞争BS-ELISA方法建立时,优化了基本检测条件与基质效应等因素。在优化条件下:测定AHTN时线性工作范围为0.092~5.93ng/m L;IC50=0.74 ng/m L;检测下限为0.046 ng/m L。测定BDE-47时线性工作范围为0.04~7.85 ng/m L;IC50=0.56 ng/m L;检测下限为0.02ng/m L。两种方法的板内、板间变异系数?15%,方法重复性较好。实际样品测定结果分别与GC-MS、GC-ECD测定结果相关性好,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0%~110.3%(AHTN)、89.3%~106.8(BDE-47);变异系数分别为5.2%~8.6%(AHTN)、1.7%~8.2%(BDE-47);可实现高通量测定。采用BS-ELISA监测了上海闵行区PM2.5中BDE-47的浓度,分析了BDE-47/PM2.5和大气常规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结论如下:BDE-47的排放过程可能伴随有NO2的排放;工厂、车辆以及人类活动等可能是BDE-47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但不是此区域大气颗粒物PM2.5的主要排放者。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测定BDE-47,采用预先制备的了复合探针取代传统的酶标二抗,增加了酶信号量,提高方法灵敏性。在优化条件下,新方法测定BDE-47的线性工作范围为0.016~5.11ng/m L,IC50=0.284 ng/m L,IC10=0.0059 ng/m L。新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与GC-MS测定结果相关性好;与传统间接竞争ELISA法比,新型免疫分析的检测下限降低了约20倍。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5%~104%;变异系数为3.6%~10.2%,方法重复性较好。建立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实时荧光免疫PCR方法中,分别采用抗AHTN抗体-金纳米颗粒(AuNPs)、抗BDE-47抗体-碳纳米管(CNTs)制备生物探针,建立了直接竞争AuNPs-rt-iPCR法测定AHTN、直接竞争CNTs-rt-iPCR法测定BDE-47。在优化条件下,直接竞争AuNPs-rt-iPCR测定AHTN时在1 pg/L~10 ng/L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1.73 pg/L。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4.6%~105.2%、2.8%~10.3%。直接竞争CNTs-rt-iPCR测定BDE-47浓度在5pg/L~0.5ng/L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约为1 pg/L。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3.4%~110.3%、3.2%~16.7%。两种新方法的测定结果与GC-MS或GC-ECD均有较好相关性;且新方法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重复性良好。本文采用了新型第三代重组小鼠肝癌细胞H1L7.5c1,建立了基于多环芳烃毒理学机制的基于芳香烃受体通路的化学活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AhR-CALUX)。优化了细胞接种个数、培养基、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BaP作为标准物质,其EC50约为1.099±0.195 n M,EC25约为0.345±0.078 n M,该测定法可以检测出BaP当量浓度大于3×10-11M的情况。方法的板内变异系数为1.35%~16.20%;板间变异系数为1.81%~23.92%;方法重复性好,可用于实际水体样品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与传统仪器分析方法相比,本文建立的新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等优点,有益于实现环境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对于多环芳烃总体评估,国内外研究学者们采用传统仪器(例如HPLC等)测定每一种多环芳烃浓度后,与其对应毒性当量因子相乘后求得总和为其毒性当量(TEQ),但此法忽略了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本文新建的AhR-CALUX分析方法可以直接用于测定总体的生物分析当量,方法更加准确、简便、快捷。新型生物分析法可用于BDE-47,AHTN和PAHs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不仅具有快速、高通量筛选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丁永胜[7](2020)在《基于活血谱效相关的三七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因其有着活血止血双向作用的特性,在医疗保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质量评价方法是控制中药质量、保障药物疗效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三七质量评价研究越来越深入,解决了三七质量控制中的大部分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难题尚未解决,如:因三七有效成分群尚未完全明确,现建立的以化学成分含量为依据的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完全反映三七真实药效;以传统性状特征为依据的三七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方法缺乏系统的现代化学及药理学数据支撑。通过前期研究及文献查阅了解到三七活血有效成分主要为三七总皂苷,而三七总皂苷具体组成尚未完全阐释清楚,三七总皂苷含量与三七性状特征之间的关系也无统一定论,因此,仅以几个三七皂苷单体含量为评价指标的质量控制方法存在一定不足,以三七性状特征划分三七商品规格等级缺乏科学依据。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拟收集50批次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的三七,以活血功效为切入点,利用谱-效相关法深入研究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组成,以三七有效成分群含量为依据,结合三七谱-效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能够反映三七真实药效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以活血药效为依据的三七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新方法。方法1三七资源调查及实验样品制备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三七资源调查及实验样品收集范围,采取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及走访调查的方式了解三七种植资源分布和市场销售的情况并收集产地信息明确的三七样品,以70%乙醇为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所收集到的三七样品,为后续研究做准备。2三七药物谱研究取有代表性的14批次三七药材,有目的地制备谱图差异明显的14批次三七样品,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提升仪器分析检测化学成分的能力,建立三七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得到三七的药物谱。3三七活血药效谱研究采用体外毛细管凝血实验,观察具代表性的14批次三七对大鼠毛细管凝血时间的影响,初步评价14批次三七活血作用强弱。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观测具有代表性的14批次三七药材对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脑失水率、脑体指数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三七活血作用强弱。最终得到三七抗毛细管凝血时间药效谱和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谱。4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的筛选采用熵值法分别计算大鼠MCAO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的综合药效指标、三七活血作用综合药效指标。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将药物谱分别与单一药效指标和综合药效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得到三七的抗毛细管凝血有效成分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有效成分群和三七活血作用的有效成分群。5基于活血功效的三七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采用HPLC法检测50批次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的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含量,通过灰色关联法结合活血有效成分群各指标药效系数,构建三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三七质量,并依据相对加权关联度大小,设置商品规格等级阈值,划分三七商品规格等级,建立三七质量评价及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方法。结果1三七资源调查及实验样品制备三七种植地主要分布于云南文山州、红河州和玉溪地区,广西仅德保、坡洪等地有少量种植。市场销售三七主产于云南,集散于文山。本研究共收集到50批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的三七样品,对所收集到的样品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制备三七70%乙醇提取物干膏,发现所收集到的50批次三七样品出膏率范围为24.41%~50.31%,说明各批次三七化学成分含量或种类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后续实验研究材料。2三七药物谱研究通过对14批次三七进行HPLC分析,建立了三七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 23个共有成分,指认了其中 12 个成分(N-R1、G-Rg1、G-Re、20(R)N-R2、G-Rg2、G-Rh1、G-Rb1、G-Rc、G-Rb2、G-Rd、N-Ft1、20(R)G-Rh2),均为皂苷类化合物。对已指认的 12个共有成分和11个未指认成分分别进行定量及半定量分析,获取了三七的药物谱。14批次三七12个共有皂苷类成分含量分别在0.61%~1.29%、3.90~5.90%、0.42%~1.23%、0.06%~0.11%、0.21%~0.61%、0.14%~0.27%、1.82%~3.70%、0.03%~0.07%、0.08%~0.21%、0.75%~1.30%、0.03%~0.15%、0.04%~0.15%范围内。以上结果说明14批次三七化学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继续进行后续实验研究。3三七活血药效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4批次三七的活血效果确实存在显着性差异。体外毛细管凝血实验显示,14批次三七凝血时间范围为59.17~97.08 s,与空白组比较均可显着延长大鼠毛细管凝血时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实验结果显示,14批次三七脑梗死面积百分比、脑失水率及脑体指数范围分别为5.87%~32.08%、79.76%~81.45%、0.59%~0.66%,14批次三七给药组各药效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为谱-效相关法研究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提供了丰富的药效学信息。4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的筛选采用熵值法,建立了三七的抗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综合药效谱和活血作用综合药效谱。药物谱-抗毛细管凝血药效指标相关结果表明:23个共有化合物中,20个化合物对延长毛细管凝血时间起正向作用。已指认的化合物中,G-Rb1、G-Rb2和G-Re对延长毛细管凝血时间贡献度最高,(R)N-R2、G-Rh1对该指标有明显的负向作用。药物谱-抗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指标相关结果表明:23个共有化合物中17个成分对降低大鼠脑梗死面积起正向作用;15个成分对降低大鼠脑失水率起正向作用;9个成分对降低大鼠脑体指数起正向作用。药物谱-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综合药效谱相关结果表明,23个共有成分中18个成分对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正向作用,已指认的化合物中,G-Rb2、G-Rc、G-Rd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贡献度最大,(R)N-R2、G-Rh1、N-Ft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负向作用。药物谱-活血作用综合药效指标相关结果表明:23个共有成分中17个化合物对活血综合药效指标起正向作用。已指认的化学成分中,G-Rb2、G-Rc、G-Rd、N-R1、G-Rb1五种成分对三七活血作用所作贡献较大,G-Rh1、(R)N-R2、N-Ft1对三七活血作用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无论体外、体内实验G-Rh1、(R)N-R2均对三七活血指标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N-Ft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综合药效也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影响,说明G-Rh1、(R)N-R2、N-Ft1可能存在潜在的促凝作用。5基于活血功效的三七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利用HPLC法对50批次三七进行了活血有效成分的定量/半定量分析,采用灰色关联法成功构建三七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了三七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新方法。50批次三七相对加权关联度大小范围为0.4170~0.5210,相对加权关联度越大,三七质量越优。人为设置三七商品等级相对加权关联度阈值,初步将50批次三七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相对加权关联度≥ 0.5000;Ⅱ级:0.5000>相对加权关联度≥ 0.4600;Ⅲ级:0.4600>相对加权关联度≥0.4200;Ⅳ级:0.4200>相对加权关联度),检测的50批三七中Ⅰ级8批次,Ⅱ级14批次,Ⅲ级26批次,Ⅳ级2批次。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谱-效相关的三七活血作用有效成分群的快速筛选方法,为全面揭示三七有效成分群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中药材有效成分群的辨识提供了借鉴。2.首次采用熵值法综合体外、体内活血药效指标,利用谱-效相关法明确了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组成,为三七质量评价研究、临床合理使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3.以有效成分的药效系数为权重、含量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能够反映三七药效的质量评价方法和三七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新方法,为三七及其他多指标成分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朱艳[8](2020)在《温室番茄生长和根区土壤微环境对加气灌溉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滴灌虽灌水效率高,但灌水时易因滴头附近的湿润锋导致根区缺氧。根区缺氧易影响根系生长发育、根系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向地上部的运输,影响作物新陈代谢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加气灌溉是在地下滴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灌水时利用文丘里加气设备将空气吸入到灌溉水中形成水气混合液的一种灌水方式。研究不同灌水水平和滴头埋深条件下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根区土壤微环境、作物生长发育、果实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试验处理进行综合评价。于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四茬试验(春夏和秋冬茬试验各2茬)。试验采用3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计加气灌溉(O)和常规地下滴灌(对照处理,S)2种灌水方式,依据作物-皿系数kcp分别取值0.6、0.8和1.0设置3种灌水水平W1、W2和W3和设置15 cm(D1)和25 cm(D2)2种滴头埋深,共12个处理。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与地下滴灌输入单纯的灌溉水相比,加气灌溉向土壤中输入的是水气混合液,因此,加气灌溉有效改善了土壤通气条件。春夏和秋冬茬试验中加气灌溉处理下土壤氧气含量较对照分别显着增大了6.86%和8.01%(P<0.05)。与对照相比,加气灌溉下土壤充气孔隙度有增大的趋势,春夏和秋冬茬试验中,加气灌溉处理土壤充气孔隙度较对照分别增大了4.29%和3.09%。在灌水时加气灌溉不仅能够有效减慢土壤氧气含量迅速下降的趋势,且保证灌水时土壤氧气含量的最小值不至于过低。(2)加气灌溉有效改善了土壤通气性,即保证了大气-土壤-作物根系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即与地下滴灌相比,加气灌溉保证了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对O2的需求以及土壤CO2的顺利排出。因此,加气灌溉处理下土壤呼吸(包括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根系呼吸)和土壤主要微生物的生物量均显着增大。与对照相比,春夏和秋冬茬试验中,加气灌溉处理下土壤呼吸分别显着增大了23.2%和28.3%。处理W3D1O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生物量在春夏茬试验中分别较W3D1S显着增大了39.2%、37.1%和39.3%(P<0.05);在秋冬茬试验中分别较W3D1S显着增大了31.6%、47.9%和35.8%(P<0.05)。春夏和秋冬茬试验中,处理W3D1O的土壤微生物呼吸分别较W3D1S显着增大了15.3%和10.9%(P<0.05),植物根系呼吸分别较W3D1S显着增大了28.7%和76.7%(P<0.05)。(3)加气灌溉在改善根区土壤微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了根系和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中,番茄收获时植株根系指标,包括根系直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体积密度分别显着增大了26.04%、30.65%、29.58%和31.76%(P<0.05)。番茄收获时植株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显着增大了6.47%和20.11%(P<0.05),地上部干重和收获指数也均显着增大。加气灌溉处理下番茄第一和三穗花的开花时长分别显着延长了0.89 d和1 d(P<0.05)。(4)加气灌溉在改善根系土壤微环境、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最终影响了作物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中,加气灌溉对番茄单株产量、单果重、水分利用效率、果实中番茄红素、V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产生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正影响效应。与对照处理相比,春夏茬试验中加气灌溉处理下各指标分别显着增大了22.6%、20.0%、23.16%、39%、36.4%、26.8%和31.7%(P<0.05);秋冬茬试验中分别显着增大了20.3%、20.2%、19.91%、28.1%、35.7%、22.7%和28.4%(P<0.05)。(5)虽然灌水水平的增大对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均产生显着(P<0.05)或极显着正影响(P<0.01);但是,对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春夏茬试验果实中番茄红素和有机酸含量、春夏和秋冬茬试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产生显着(P<0.05)或极显着负影响效应(P<0.01)。除春夏茬试验果实中糖酸比在25 cm滴头埋深处理下显着(P<0.05)高于15 cm处理下外,滴头埋深的变化对春夏和秋冬茬试验中果实产量指标、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指标均无显着性(P>0.05)影响。(6)在综合分析不同处理对产量指标(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单果重)、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指标(番茄红素、VC、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糖酸比)影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处理的综合得分。无论是春夏茬还是秋冬茬试验,对照处理的6个处理的综合得分均排在后6位,加气灌溉的6个处理均排在前6位。春夏茬试验中排在第1位的处理是W1D2O,秋冬茬试验中排在第1位的处理是W2D1O。因此,灌水水平kcp为0.6、滴头埋深为25 cm的加气灌溉处理在春夏茬试验中和灌水水平kcp为0.8、滴头埋深为15 cm的加气灌溉处理在秋冬茬试验中可分别较好的兼顾温室番茄高产、节水和优质的三重目标,为加气灌溉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张玲[9](2020)在《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文中指出罗非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鱼皮,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以罗非鱼新鲜鱼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采用酸热处理降解生成明胶化胶原,并开展了明胶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为解决含鱼明胶体系中胶原蛋白肽含量测定的诸多问题,对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及应用评价;对一种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碱性胶原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结构模拟研究,并采用磺化聚苯乙烯(sulfonated polystyrene,SPS)纳米粒子固载胶原蛋白酶;以固定化酶水解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制备胶原蛋白肽为研究体系,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和3-D模型解析了多组分复杂体系的动态降解行为;以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肽为原料制备了肽钙螯合物,优化了螯合工艺,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为原料,通过纤维组织观察发现罗非鱼皮中主要为Ⅰ型胶原;采用单纯醋酸提取及胃蛋白酶辅助醋酸提取两种方法制得了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及酶促酸溶性胶原(PSC),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及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鱼皮ASC和PSC的纯度分别为85.69%、72.88%,鱼鳞ASC和PSC纯度分别为70.35%、73.92%;产物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甘氨酸,分别为20.85%、21.01%、21.16%和19.21%,符合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紫外最大吸收分别在234 nm、222 nm、236 nm、226 nm处,符合胶原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热收缩温度分别约为89.0℃、81.3℃、74.0℃、70.7℃;FT-IR表明四种胶原产物皆保留了天然的三螺旋结构;高效凝胶色谱(GPC)测得鱼皮ASC和PSC、鱼鳞ASC和PSC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9570 Da、20891 Da、131909 Da、20428 Da,从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来看,鱼皮ASC最接近于天然胶原,在医用及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2)以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ASC)为原料,用酸法诱导其明胶化并用热水提取明胶。采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SDS-PAGE电泳、DSC热稳定性分析对胶原明胶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酸处理时间后的明胶化胶原产物的红外光谱在1460~1230cm-1附近吸收峰的尖锐度明显降低,判定胶原三螺旋结构逐渐发生解旋;酸处理4 h时胶原明胶化程度较高,明胶提取率可达到77.41%;DSC与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酸处理造成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解旋和高分子亚基的降解,酸处理的前4 h内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阶段,4 h后以高分子亚基降解过程为主,因此,确定酸处理时间少于4 h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明胶。(3)以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为对照品,改良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肽含量的操作方法,探讨了本体系中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线性拟合度高的肽和三氯乙酸(TCA)浓度范围、p H;在最优条件下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重复性、精密度评价以及加样回收率的实验并进行了应用评价。结果显示,当胶原蛋白肽(标称分子量3 KDa)质量浓度在0.3~1.5mg/m L范围内,使用13%TCA,p H 12.5,在545 nm处检测,吸光值与肽质量浓度线性拟合好(R2=0.999);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得到RSD分别为1.86%和1.8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13.9%、109.7%,RSD分别为1.39%、1.00%;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将本法应用于不同种类罗非鱼肽产品体系的检测,加样回收率相差小,偏差较小,说明本法简便、快捷,适用于罗非鱼源肽含量的检测。(4)对一种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酶制剂进行了分离纯化、酶蛋白结构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工艺可使酶比活力提高到608.17 U/μg;其分子量约为31.0 KDa;质谱鉴定得到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并模拟得到1个蛋白质三维结构,推测该酶可能属于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成员。在鱼皮胶原蛋白水解体系中,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 H为7.4;在低于4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 H 5.0-7.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米氏常数为88.22 mg/m L,催化效率为26.37 m L·mg-1·min-1;Al3+、Fe3+、Fe2+、Pb2+、Ba2+、Mg2+、Zn2+、Mn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巯基乙醇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够使其酶活性下降至60%左右,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能够使该酶完全失活。采用SPS纳米球固载酶的最优条件为:SPS纳米球乳液与酶液的体积比为3:50(m L:m L)、固载温度为25℃、固载体系p H为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酶的固载率为73.48%,比活力为274.05 U/μg;固定化酶比活力约为游离酶比活力的53.74%。(5)为展现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降解作用下的酶解行为及结果,基于高效凝胶色谱(GPC)和液质联用(HPLC-MS/MS)检测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知识,运用计算机模拟及图像处理技术,绘制了可表征酶解反应过程动态特性的3-D图,拟合得到了酶解动力学方程,验算得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以抗氧化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对水解180 min时的酶解物进行了质谱测序研究,鉴定得到10个片段,并采用Chem Draw19.0-Chem3D软件对肽片段分子结构进行了预测。(6)以标称分子量分别为1 KDa、3 KDa、5 KDa的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粉和无水氯化钙为原料,研究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法优化螯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p H7.00、温度40℃、肽钙质量比7:1、时间30.00 min,此条件下钙螯合率为39.5%±0.5%。对产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分析以及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钙离子被成功螯合;肽钙螯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温度越高钙结合量下降越快;在酸性环境下易于解离,酸性环境影响比碱性环境大;在与乳糖及氯化钠共存的环境中较为稳定;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会分解肽钙螯合物,且胰蛋白酶的影响作用比胃蛋白酶大;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体外评价了肽钙螯合物对钙促转运的作用,发现螯合物浓度在3 mg/L以上时具有良好的促钙转运效果;当3 h时,7 mg/L肽钙螯合物对钙的促转运能力达到2.52μg/mg,促钙吸收率为41.04%,优于罗非鱼皮蛋白肽(Val-Gly-Leu-Pro-Asn-Ser-Arg)钙螯合物,弱于鳕鱼皮胶原蛋白肽(Ala-Gly-Pro-Ala-Gly-Pro-Arg)钙螯合物。

孙境蔚[10](2020)在《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认为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全球有20多亿人饮茶。长期饮用金属污染物超标的茶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选择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和茶树为研究对象,开展铁观音茶叶受金属(Li、V、Cr、Co、Ni、Cu、Zn、Sr、Mo、Cd、Sb、Ba、Tl、Pb)污染的调查研究,分析土壤—茶树体系的金属总量、生物有效性并进行评价;研究茶树在典型金属胁迫条件下,茶树各部位的金属分布及茶叶品质的变化;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壤—茶树体系中的金属来源,为铁观音种植区的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铁观音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总有机碳在大部分采样点为优良水平;茶园土壤中Cd、Pb、Tl为主要污染因子,Cd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湖头镇和剑斗镇的3个采样点(HT1、HT2、JD1)及2个垂直剖面(HTp、JDp)的污染严重;金属含量在垂直剖面土壤中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根中的Cu和Zn,茎中的Mo、Cd、Sb,新叶中的Cr、Sr、Cd、Ba具有极强变异;茶树新叶从土壤中富集金属的能力较弱。(2)茶园土壤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表明:Cd、Pb、Cr、Zn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土壤酸性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金属的生物活性越强;金属总量对金属活性态的影响不显着。(3)Pb、Cd、Zn的胁迫实验结果表明:Pb、Cd主要富集在根部,当基质中Pb、Cd的含量较高时,叶片的累积也不容忽视;根吸收的低含量的Zn主要累积在茎,当Zn浓度增加时,叶片的累积超过茎;当金属胁迫浓度较高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均迅速下降,影响茶叶品质。(4)茶叶的浸泡实验表明:泡茶用水的水质影响茶汤中金属的浓度。茶园土壤和茶汤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不会出现非致癌和致癌的健康风险;饮用茶汤不存在致癌风险,金属Tl存在一定的非致癌风险。(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的来源主要为母质层和工农业生产;垂直剖面土壤金属均以母质层来源为主;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沉降在根;农业生产对茎的影响最大;新叶则受母质层的影响最大;各因子的空间分布与安溪县的工业布局有关。(6)Pb、Sr同位素示踪及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研究表明:表层土壤的铅锶同位素比值落在母质层和燃煤范围内,母质层的平均贡献率为88%;垂直剖面土壤主要受到母质层的影响,贡献率在90%以上;茶树各部位的金属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中根主要受母质层和燃煤影响,茎和老叶受燃煤、农业源、钢铁厂飞灰的影响,新叶则主要受工业源与交通源影响。

二、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微观混合基本理论
        1.1.1 混合的类别
        1.1.2 混合的机理
        1.1.3 微观混合的工业背景
    1.2 微观混合的表征手段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3 微观混合研究进展
        1.3.1 单相体系
        1.3.2 固-液体系
    1.4 同心双轴搅拌器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物料的选择
        2.1.1 液相体系
        2.1.2 固相体系
        2.1.3 表征体系
    2.2 实验方法
        2.2.1 药品溶液的配制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流程
    2.3 分析方法
        2.3.1 功率的测量计算
        2.3.2 I_3~-浓度的测量计算
        2.3.3 离集指数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粘性固-液体系下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操作条件的测定
        3.2.1 吸光度系数的标定
        3.2.2 临界离底悬浮状态的判定
    3.3 各因素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1 进料时间及氢离子浓度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2 固相颗粒吸附作用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3 进料位置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4 转动模式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5 外桨功率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6 内桨桨型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7 内桨直径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8 固含率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9 固相粒径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3.10 液相粘度对微观混合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离集指数工程计算模型
    4.1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4.2 离集指数关联式的建立
        4.2.1 Buckingham法
        4.2.2 Rayleigh法
    4.3 关联式中指数的计算
    4.4 关联式的准确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微试剂原位水质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质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图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图像检测原理研究
    2.1 图像检测基本理论
        2.1.1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概述
        2.1.2 色度的基本理论
        2.1.3 颜色空间
        2.1.4 滤波及形态学处理
    2.2 图像检测方法原理
    2.3 回归建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检测水质参数可行性研究
    3.1 溶液制备
    3.2 可行性实验平台设计
    3.3 实验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硬件设计
        4.1.1 硬件平台搭建
        4.1.2 消解池结构设计
        4.1.3 检测池结构设计
        4.1.4 顺序注射平台设计
        4.1.5 嵌入式硬件设计
    4.2 系统软件设计
        4.2.1 模块驱动及通讯协议
        4.2.2 操作系统及任务创建
        4.2.3 人机交互控制
    4.3 检测流程设计
        4.3.1 实验平台采样流程设计
        4.3.2 系统检测流程设计
        4.3.3 图像处理流程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性能及数据分析
    5.1 数据处理方法原理
    5.2 化学需氧量实验
        5.2.1 工作回归方程
        5.2.2 回归方程分析
    5.3 影响因素分析
        5.3.1 图像采集
        5.3.2 控制精度
    5.4 性能分析
        5.4.1 重复性
        5.4.2 检测时间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电子舌多传感阵列信息交互及籼稻米食味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舌的研究现状
        1.1.1 电子舌原理与特点
        1.1.2 电子舌的分类
        1.1.3 电子舌在食品上的应用研究
    1.2 电子舌算法及其主要问题
        1.2.1 电子舌算法及其应用
        1.2.2 电子舌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信息熵及其研究现状
        1.3.1 信息熵的起源与发展
        1.3.2 信息熵的计算原理
        1.3.3 信息熵的应用研究
    1.4 稻米品质检测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信息熵的多传感阵列向量式特征值提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内容与路线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
        2.4.2 电子舌测定
        2.4.3 理化指标测定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5.1 小波包分解
        2.5.2 相似熵算法
        2.5.3 傅里叶变换
        2.5.4 向量式特征值
        2.5.5 多重共线性
        2.5.6 主成分分析
        2.5.7 常规特征值提取方法
    2.6 结果与讨论
        2.6.1 原始伏安信号的分解
        2.6.2 分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6.3 向量式特征值的提取
        2.6.4 与理化相关分析
        2.6.5 与常规特征值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信息熵的多传感阵列窗式特征值提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与路线
    3.3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仪器
        3.3.3 实验试剂
    3.4 实验方法
        3.4.1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
        3.4.2 电子舌测定
        3.4.3 理化指标测定
    3.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5.1 信号特征值矩阵
        3.5.2 噪声矩阵
        3.5.3 窗式运算
        3.5.4 信噪相对熵
        3.5.5 信噪相对熵矩阵
        3.5.6 表征方法
    3.6 结果与讨论
        3.6.1 信号特征值矩阵的构建
        3.6.2 噪声矩阵的构建
        3.6.3 连续窗式和分区窗式运算结果的比较
        3.6.4 电极间的连续窗式特征提取和表征
        3.6.5 频率间的连续窗式特征提取和表征
        3.6.6 与理化相关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信息熵的多传感阵列区分识别籼稻米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与路线
    4.3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
        4.4.2 电子舌测定
    4.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4.5.1 适配位点概率
        4.5.2 单元传感熵和单元传感向量
        4.5.3 交互传感值和交互传感向量
        4.5.4 SVM分类器
        4.5.5 KNN分类器
        4.5.6 分类器模型的准确度评价
        4.5.7 常规特征值
    4.6 结果与讨论
        4.6.1 传感阵列中独立电极的传感分析
        4.6.2 传感阵列的向量式交互传感分析
        4.6.3 稻米产地的识别分析
        4.6.4 稻米类型的区分分析
        4.6.5 与常规特征值用于分类的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多传感阵列量化籼稻米理化指标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与路线
    5.3 实验材料与仪器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仪器
        5.3.3 实验试剂
    5.4 实验方法
        5.4.1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
        5.4.2 电子舌测定
        5.4.3 理化指标测定
    5.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5.5.1 联合熵度和类间交互度
        5.5.2 多维交互矩阵
        5.5.3 卷积神经网络
        5.5.4 BpNN神经网络
        5.5.5 CNN+Bp NN联合模型
        5.5.6 模型的准确度评价
        5.5.7 常规特征矩阵
    5.6 结果与讨论
        5.6.1 稻米理化成分的分析
        5.6.2 多维交互矩阵的构建
        5.6.3 CNN参数选定
        5.6.4 建模与量化预测
        5.6.5 与常规特征矩阵用于量化的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信息熵的多传感阵列量化籼稻米感官评价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内容与路线
    6.3 实验材料与仪器
        6.3.1 实验材料
        6.3.2 实验仪器
        6.3.3 实验试剂
    6.4 实验方法
        6.4.1 样品前处理及制备
        6.4.2 电子舌测定
        6.4.3 理化指标测定
        6.4.4 稻米食味人工品评
    6.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6.5.1 极标平面值的计算
        6.5.2 串联评价模型
        6.5.3 SVM分类器
        6.5.4 KNN分类器
        6.5.5 模型的准确度评价
    6.6 结果与讨论
        6.6.1 分类定级模型的建立
        6.6.2 串联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食味预测
        6.6.3 稻米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分析
        6.6.4 稻米理化指标用于食味的分类预测
        6.6.5 与多传感阵列量化理化指标的综合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1 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1.2.2 土壤肥力质量研究进展
        1.2.3 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研究进展
        1.2.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土壤采样
    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4 土壤生物学性质分析
    2.5 最小数据集筛选
    2.6 土壤质量评价
    2.7 建立和验证MDS和RMDS
    2.8 统计分析
        2.8.1 主成分分析
        2.8.2 相关性分析
        2.8.3 冗余分析
        2.8.4 灰色关联分析
        2.8.5 聚类分析
    2.9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土壤性质
    3.2 土壤性质的冗余分析
    3.3 最小数据集的筛选
    3.4 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的筛选
    3.5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6 MDS和RMDS的验证
    3.7 土壤肥力质量分级
4 讨论
    4.1 土壤肥力质量
    4.2 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
    4.3 MDS与RMDS的比较
    4.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土壤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水力运动参数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1.2.3 原状土壤水力运动参数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4 土壤传递函数研究进展
        1.2.5 非饱和土壤水力运动参数传递函数需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状土壤水力运动参数试验与样本库创建
    2.1 原状黄土取样点布设
    2.2 试验条件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案和试验方法
        2.3.1 试验方案
        2.3.2 试验方法
    2.4 土壤水力运动参数模型参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2.4.1 非饱和导水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2.4.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2.4.3 土壤扩散率经验模型参数的求解
    2.5 土壤传递函数构建方法
        2.5.1 多元非线性土壤传递函数
        2.5.2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土壤传递函数
        2.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2.5.4 土壤传递函数判定标准
第三章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研究
    3.1 影响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素分析
        3.1.1 土壤质地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1.2 土壤结构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3.3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3.3.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3.3.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3.4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3.4.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3.4.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3.5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3.5.1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误差比较
        3.5.2 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综合误差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研究
    4.1 影响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导因素分析
        4.1.1 土壤质地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4.1.2 土壤结构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4.1.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4.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4.3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
        4.3.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4.3.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NRA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4.4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4.4.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4.4.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4.5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4.5.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构建
        4.5.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PSO-SVM土壤传递函数模型验证
    4.6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4.6.1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误差比较
        4.6.2 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综合误差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土壤扩散率经验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
    5.1 黄土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自变量的确定
    5.2 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GA-BP土壤传递函数
    5.3 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 PSO-SVM土壤传递函数
    5.4 黄土土壤扩散率预测模型参数土壤传递函数比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度对黄土土壤水力运动参数影响
    6.1 温度对原状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及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
        6.1.1 温度对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和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及其数量关系的确定
        6.1.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比选
    6.2 温度对原状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
        6.2.1 温度对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预测模型参数的影响分析及其数量关系的确定
        6.2.2 不同温度条件下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比选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分析技术
    1.2 免疫分析法
        1.2.1 酶联免疫吸附法
        1.2.2 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分析
        1.2.2.1 聚合酶链式反应
        1.2.2.2 免疫PCR方法
        1.2.2.3 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
        1.2.3 与复合探针结合的生物分析法
    1.3 基于毒性信号通路的体外生物分析法
    1.4 本课题研究对象
        1.4.1 多溴二苯醚
        1.4.1.1 多溴二苯醚现状
        1.4.1.2 多溴二苯醚危害
        1.4.1.3 多溴二苯醚现有分析方法及面临问题
        1.4.2 合成麝香
        1.4.2.1 合成麝香现状
        1.4.2.2 合成麝香危害
        1.4.2.3 合成麝香现有分析方法及面临问题
        1.4.3 多环芳烃
        1.4.3.1 多环芳烃现状
        1.4.3.2 多环芳烃危害
        1.4.3.3 多环芳烃现有分析方法及面临问题
        1.4.4 研究对象的生物分析方法现状总结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BDE-47、AHTN半抗原、全抗原及抗体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2.2.2 实验药品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BDE-47半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2.3.2 BDE-47人工全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2.3.3 AHTN半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2.3.4 AHTN全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2.3.5 BDE-47、AHTN蛋白偶联物测定
        2.3.6 BDE-47、AHTN免疫实验
        2.3.7 BDE-47、AHTN多克隆抗体纯化
        2.3.8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与亲和性
        2.3.9 酶联免疫测定抗体效价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BDE-47中间体及半抗原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4.2 AHTN与半抗原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2.4.3 免疫原及包被原的鉴定
        2.4.4 免疫原、包被原蛋白浓度测定
        2.4.5 抗体效价及蛋白浓度测定
        2.4.6 抗体亲和性与特异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间接竞争BS-ELISA测定AHTN、BDE-47
    3.1 前言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3.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制备生物素化多克隆抗体
        3.3.2 间接竞争BS-ELISA分析方法建立
        3.3.3 间接竞争BS-ELISA分析方法的优化
        3.3.4 间接竞争BS-ELISA标准曲线
        3.3.5 重复性检测
        3.3.6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7 样品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间接竞争BS-ELISA测定BDE-47条件优化
        3.4.2 间接竞争BS-ELISA测定AHTN条件优化
        3.4.3 间接竞争BS-ELISA标准曲线
        3.4.4 GC-ECD、GC-MS法测定BDE-47、AHTN
        3.4.5 间接竞争BS-ELISA重复性
        3.4.6 化妆品中AHTN含量与加标回收实验
        3.4.7 灰尘中BDE-47含量与加标回收实验
        3.4.8 PM_(2.5)中BDE-47的浓度水平和变化
        3.4.9 PM_(2.5)中BDE-47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测定BDE-47
    4.1 前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4.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生物素化羊抗兔IgG预处理
        4.3.2 复合探针制备
        4.3.3 复合探针的链霉亲和素标记率
        4.3.4 复合探针SA-B-IgG-CNTs-HRP活性测定
        4.3.5 间接竞争ELISA分析方法建立
        4.3.6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条件优化
        4.3.7 间接竞争ELISA法的标准曲线
        4.3.8 样品采集与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探针的表征
        4.4.2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条件优化
        4.4.3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BDE-47
        4.4.4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重复性
        4.4.5 BDE-47实际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法测定AHTN、BDE-47
    5.1 前言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5.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5.3.2 一抗复合探针的制备
        5.3.2.1 金纳米复合探针制备
        5.3.2.2 碳纳米管复合探针制备
        5.3.3 一抗复合探针的蛋白标记率
        5.3.4 一抗复合探针活性
        5.3.5 基于一抗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分析法建立
        5.3.6 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方法的优化
        5.3.7 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标准曲线
        5.3.8 样品采集与处理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一抗复合探针的表征
        5.4.1.1 金纳米复合探针
        5.4.1.2 碳纳米管复合探针
        5.4.2 直接竞争Au NPs-rt-iPCR条件优化
        5.4.2.1 直接竞争Au NPs-rt-iPCR条件优化
        5.4.2.2 直接竞争CNTs-rt-iPCR条件优化
        5.4.3 直接竞争rt-iPCR测定AHTN、BDE-47
        5.4.3.1 直接竞争Au NPs-rt-iPCR测定AHTN
        5.4.3.2 直接竞争CNTs-rt-iPCR测定BDE-47
        5.4.4 直接竞争rt-iPCR方法的重复性
        5.4.5 实际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实验
        5.4.5.1 直接竞争AuNPs-rt-iPCR测定AHTN
        5.4.5.2 直接竞争CNTs-rt-iPCR测定BDE-47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AhR-CALUX测定多环芳烃
    6.1 前言
    6.2 实验药品与仪器
        6.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6.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6.2.3 H1L7.5c1细胞系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培养
        6.3.2 细胞接种
        6.3.3 CALUX条件优化
        6.3.4 样品处理
        6.3.5 CALUX分析
        6.3.6 数据分析
        6.3.7 重复性检测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细胞接种
        6.4.2 边缘效应及重复测定次数
        6.4.3 培养基、培养时间优化
        6.4.4 样品稀释倍比
        6.4.5 CALUX测定程序
        6.4.6 CALUX测定BaP的标准曲线
        6.4.7 AhR-CALUX重复性及加标回收实验
        6.4.8 水样测定及实验结果分析
        6.4.9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与CALUX结合展望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
博士研究期间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博士研究期间专利申请情况
博士研究期间学术会议参加情况
致谢

(7)基于活血谱效相关的三七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三七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 皂苷类成分
        2 氨基酸和蛋白质类成分
        3 黄酮类成分
        4 糖类成分
        5 挥发性成分
        6 微量元素
        7 其他成分
        8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三七活血功效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在外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3 在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4 在骨伤、外科类疾病中的应用
        5 小结与展望
    综述三 活血药物药理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体内活血药理模型
        2 体外活血药理模型
        3 小结与展望
    综述四 三七活血药效物质基础及三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 三七活血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2 三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三七药用资源现状调查及实验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第一节 广西、云南两省三七药用资源现状调查及实验样品的收集
        1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3 小结
        第二节 实验样品的制备
        1 三七谱-效相关研究实验样品的制备
        2 灰色关联分析实验样品的制备
        3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七药物谱的构建
        第一节 三七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节 14批次三七指纹图谱中共有成分的定量及半定量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七药效谱的获取
        第一节 三七对大鼠毛细管凝血实验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节 三七对大鼠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谱-效相关法筛选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
        第一节 药物谱与毛细管凝血实验药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二节 药物谱与大鼠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第三节 药物谱与活血作用综合药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三七质量
        第一节 50批次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的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二节 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三七质量评价模型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一 全文总结
        1 三七资源调查及实验样品制备
        2 三七药物谱的获取
        3 三七药效谱的获取
        4 谱-效相关法筛选三七活血有效成分群
        5 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三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6 小结
        7 展望
        二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温室番茄生长和根区土壤微环境对加气灌溉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方法探索
        1.2.2 加气灌溉的提出
        1.2.3 主要加气灌溉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根区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1.4.2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4.3 加气灌溉增产、节水和优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气象资料测定
        2.3.2 土壤指标测定
        2.3.3 作物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加气灌溉对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
    3.1 加气灌溉对土壤氧气含量的影响
        3.1.1 加气灌溉对土壤氧气含量日变化的影响
        3.1.2 加气灌溉对土壤氧气含量季节变化的影响
    3.2 加气灌溉对土壤充气孔隙度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加气灌溉对土壤呼吸、温度及微生物的影响
    4.1 加气灌溉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1.1 加气灌溉对土壤呼吸日变化的影响
        4.1.2 加气灌溉对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影响
    4.2 加气灌溉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2.1 加气灌溉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4.2.2 加气灌溉对土壤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4.3 加气灌溉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的影响
        4.3.1 加气灌溉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4.3.2 加气灌溉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呼吸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土壤微环境各指标间的关系
    5.1 土壤微环境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5.2 土壤温度、氧气含量、充气孔隙度对土壤呼吸的回归方程
        5.2.1 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回归方程
        5.2.2 土壤氧气含量对土壤呼吸的回归方程
        5.2.3 土壤充气孔隙度对土壤呼吸的回归方程
        5.2.4 土壤温度、氧气含量和充气孔隙度对土壤呼吸的回归方程
        5.2.5 土壤温度、充气孔隙度对土壤氧气含量的回归方程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6.1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开花期及开花时长的影响
    6.2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6.3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6.4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7.1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2 加气灌溉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7.3 基于产量和品质指标对不同条件下加气灌溉处理的综合评价
        7.3.1 基于春夏茬试验对不同条件下加气灌溉处理的综合评价
        7.3.2 基于秋冬茬试验对不同条件下加气灌溉处理的综合评价
    7.4 讨论和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非鱼养殖及加工现状
        1.1.1 罗非鱼习性及养殖现状
        1.1.2 罗非鱼加工现状
        1.1.3 罗非鱼的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1.1.4 罗非鱼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产业转型的迫切性
    1.2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1.2.1 胶原蛋白的分类
        1.2.2 胶原蛋白的结构
        1.2.3 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1.2.4 胶原蛋白的应用
    1.3 胶原明胶化过程
        1.3.1 明胶概述
        1.3.2 明胶结构
        1.3.3 明胶的提取方法
    1.4 胶原明胶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1.5 鱼明胶及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
        1.5.1 鱼明胶概况
        1.5.2 鱼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1.5.3 鱼明胶的应用
        1.5.4 胶原蛋白肽的概述
    1.6 胶原蛋白酶性质及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1.6.1 胶原蛋白酶性质
        1.6.2 酶的纯化方法
    1.7 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检测方法
    1.8 3-D模型构建在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的应用研究
    1.9 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1.9.1 螯合机制
        1.9.2 肽钙螯合物的吸收利用
        1.9.3 生产制备工艺
        1.9.4 肽钙螯合物的特性及促钙吸收的机理
        1.9.5 肽钙螯合物的结合性能分析
        1.9.6 肽钙螯合产品研究
    1.10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1.1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0.2 研究内容
        1.10.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罗非鱼皮胶原纤维结构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基本成分的测定
        2.3.2 鱼皮胶原纤维的分布
        2.3.3 罗非鱼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和酶促酸溶性胶原(PSC)提取方法
        2.3.4 胶原产物性质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罗非鱼鱼皮和鱼鳞组成成分的比较
        2.4.2 罗非鱼皮中胶原纤维的分布
        2.4.3 胶原产物纯度的测定结果
        2.4.4 紫外光谱分析
        2.4.5 氨基酸组成分析
        2.4.6 FTIR分析
        2.4.7 胶原热收缩温度测定(Ts)
        2.4.8 胶原产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罗非鱼皮胶原明胶化过程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流程及方法
        3.3.1 盐酸法提取罗非鱼鱼皮明胶化胶原的制备方法
        3.3.2 罗非鱼鱼皮明胶的提取及其提取率计算
        3.3.3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
        3.3.4 明胶化胶原的热稳定性分析
        3.3.5 红外光谱分析
        3.3.6 明胶化胶原的圆二色谱分析
        3.3.7 产物亚基组成及分子量分布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3.4.2 酸处理时间对明胶提取率的影响
        3.4.3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胶原降解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4.4 酸处理对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3.4.5 酸处理罗非鱼皮胶原圆二色谱结果分析
        3.4.6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改良及应用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内容和方法
        4.3.1 实验流程
        4.3.2 测定方法最适参数的选定
        4.3.3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制作
        4.3.4 精密度实验
        4.3.5 重复性实验
        4.3.6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7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8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加样回收率试验
        4.3.9 不同种类罗非鱼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10 数据及图片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4.2 多肽线性质量浓度范围的确定
        4.4.3 最适pH的确定
        4.4.4 最适TCA浓度的确定
        4.4.5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绘制
        4.4.6 精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7 重复性试验结果分析
        4.4.8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4.9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4.10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及加罗非鱼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及固定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酶的纯化及鉴定
        5.3.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5.3.3 磺化聚苯乙烯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5.4.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5.4.3 磺化聚苯乙烯(SPS)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酶解过程反应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酶解体系的建立
        6.3.2 水解度的测定
        6.3.3 酶解体系物质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6.3.4 3-D图形构建与曲面方程拟合及验证
        6.3.5 不同水解度下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6.3.6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蛋白肽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及序列分析
        6.3.7 鉴定得到的肽序列结构的模拟
    6.4 结果与分析
        6.4.1 酶解反应动态特征3-D模型构建
        6.4.2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6.4.3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肽的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6.5 小结
第七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体外Caco-2细胞模型促钙吸收评价
    7.1 引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7.3.2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钙含量的测定
        7.3.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基本制备方法
        7.3.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优化
        7.3.5 钙螯合率的测定
        7.3.6 胶原蛋白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
        7.3.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7.3.8 罗非鱼鱼鳞肽钙螯合物中钙结合量的测定方法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7.4.2 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含钙量的测定结果
        7.4.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7.4.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7.4.5 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结构表征
        7.4.6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稳定性研究
        7.4.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效果
    7.5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土壤中金属的含量分布及评价方法
        1.2.2 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1.2.3 茶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1.2.4 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及迁移
        1.2.5 茶叶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1.2.6 土壤中金属的来源解析技术
        1.2.7 植物中金属的来源解析技术
        1.2.8 土壤—茶树体系中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概况与分析方法
    2.1 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2.4 分析方法
        2.4.1 土壤pH值的测定
        2.4.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2.4.3 金属全量的提取及测定
        2.4.4 土壤中金属赋存形态的提取及测定
        2.4.5 茶汤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2.4.6 茶树盆栽实验
        2.4.7 茶叶品质的测定
        2.4.8 同位素组成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2.5 实验质量控制
        2.5.1 实验器具的质量控制
        2.5.2 金属全量分析的质量控制
        2.5.3 金属赋存形态分析的质量控制
        2.5.4 铅、锶同位素分析的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及作图
第3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特征
    3.1 前言
    3.2 铁观音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
        3.2.1 pH值
        3.2.2 总有机碳
    3.3 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3.4 铁观音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3.5 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特征
    3.6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污染评价
        3.6.1 评价标准及背景值
        3.6.2 土壤中金属的污染评价
    3.7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研究
        3.7.1 茶树与表层土壤中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3.7.2 生物富集系数法
        3.7.3 转移系数法
        3.7.4 胁迫控制实验法
        3.7.5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4.1 前言
    4.2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4.2.1 表层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4.2.2 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4.3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4.3.1 风险评价编码法
        4.3.2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4.3.3 讨论
    4.4 铁观音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有效性与茶树中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4.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2 土壤金属总量的相关性
        4.4.3 茶树根、茎、老叶、新叶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胁迫条件下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金属胁迫下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
        5.2.1 Cd胁迫
        5.2.2 Pb胁迫
        5.2.3 Zn胁迫
    5.3 金属胁迫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影响
        5.3.1 茶多酚
        5.3.2 咖啡碱
        5.3.3 金属胁迫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及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6.1 前言
    6.2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6.2.1 暴露评估
        6.2.2 风险表征
        6.2.3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6.3 铁观音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6.3.1 铁观音茶汤中金属的浓度
        6.3.2 泡茶方式对金属浓度的影响
        6.3.3 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6.4 铁观音茶汤中的金属Tl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7.1 前言
    7.2 主成分分析法
        7.2.1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7.2.2 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7.3 聚类分析法
    7.4 APCS-MLR法
        7.4.1 表层土壤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7.4.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7.4.3 茶树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7.5 基于GIS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7.5.1 表层土壤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
        7.5.2 茶树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
    7.6 讨论
        7.6.1 研究方法
        7.6.2 需进一步讨论的金属(Tl、Cd)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铅锶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8.1 前言
    8.2 潜在源的Pb、Sr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8.2.1 潜在源的Pb、Sr含量
        8.2.2 潜在源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1 茶园表层土壤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3 茶树各部位Pb、Sr同位素组成
    8.4 基于Pb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Pb来源解析
        8.4.1 茶园表层土壤中Pb来源解析
        8.4.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Pb来源解析
        8.4.3 茶树中Pb来源解析
    8.5 基于Sr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Sr来源解析
        8.5.1 茶园表层土壤中Sr来源解析
        8.5.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Sr来源解析
        8.5.3 茶树中Sr来源解析
    8.6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
        8.6.1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的来源
        8.6.2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的来源
        8.6.3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树中金属的来源
    8.7 基于同位素混合模型的各潜在源贡献率
        8.7.1 茶园表层土壤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8.7.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8.7.3 茶树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粘性固-液体系下同心双轴搅拌器微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D]. 孙宁. 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微试剂原位水质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 王利民.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电子舌多传感阵列信息交互及籼稻米食味量化研究[D]. 卢林.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1)
  • [4]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D]. 黄海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黄土水力运动参数经验模型参数的传递函数研究[D]. 秦文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6]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张晓寒.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活血谱效相关的三七质量评价研究[D]. 丁永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温室番茄生长和根区土壤微环境对加气灌溉的响应机制[D]. 朱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D]. 孙境蔚. 华侨大学, 2020

标签:;  ;  ;  ;  ;  

水碘测定中指数回归与线性回归计算结果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